后一页
前一页
回目录
回主页
动物的求救



                 纳兰逊

            令人发指——野生动物非法交易

    据估计,全世界珍稀野生动物每年的非法交易额约100亿美元——仅次
  于贩毒和武器走私,位列第三,实际情况可能还要严重得多……

  世界上最大的热带雨林——巴西亚马逊地区中某些精巧可爱同时珍稀无比的猴子正被滥捕滥杀。
  非法捕捉猴子的人只要小猴(成年猴子难以驯养),因此在捕捉过程中往往枪杀母猴。而那些刚刚失去母亲的小猴也并不是全都能生存下来的——有的从30多米高的树上掉落地上摔死,有的在掉下时头碰到树枝而死亡。为弥补这种损失,野生动物非法商贩们实际捕捉的小猴比其计划中需要的数目要大得多。动物学家阿尔梅达·诺罗尼亚说,“每出售一只小猴,(非法商贩)就要杀害5只猴子:2只小猴和3只成年母猴。”而那些在捕捉时受伤的动物只能等死。没有长羽毛的小鹦鹉不值钱,也被丢弃在鸟巢边,而母鹦鹉已被捉走,幼鸟只能活活饿死。
  为了“方便”地向大城市源源不断地供应“上好的”野生动物,动物贩子们采取的是相当残酷的手段。运往市场出售的野生动物几乎全部被迫服下镇静剂,以避开司法人员的检查。动物贩子一般将非法捕获的野生动物藏在有夹层的箱子或纸板箱里,放在汽车行李箱中偷运到黑市出售。由于箱子里空气憋闷,而动物数量又多,长途运输往往造成动物大量窒息死亡。为此,一些“讲求效率”的动物贩子发明了一种新的偷运方式:运出鸟蛋。这样,巴西的鸟类会在欧洲和美国诞生。1993年,动物贩子从马里用飞机运出各种鸟类1.2万只,结果大部分在运输过程被冻死。野生动物在被运至黑市非法买卖的过程中死亡率就高达80%,也就是说,放在市场上卖的只有2只活的,而途中死去的却有8只。
  动物贩子为了尽可能多地捞钱,是不会顾及野生动物的死活的一一他们把八哥的眼睛弄瞎后出售,因为在黑暗中它只能惶急地鸣叫,这样它就成了一只“爱叫的”、“讨人喜欢的”八哥,顾客自然会大方些;残忍的动物贩子将模样好看或叫声好听的名贵鸟类的胸骨弄断,使其在售出后几天慢慢伤重死去,这样粗心的买主往往会以为自己没经验照顾不周,为了“积累经验”,自然得再买新的;动物贩子将猴子的尾巴打个结——习惯利用尾巴活动的猴子自然只好老实下来,在买主面前显得很温顺,于是行情看涨。此外,猛兽的尖牙被拔除,利爪被挫平,等等,不一而足。
  贩卖野生动物的生意之所以非常兴旺,是因为它可以获取极丰厚的利润。例如,欧洲马戏团买一只在加篷和喀麦隆边境捕获的大猩猩要花1.5万美元,而商贩在当地只花8美元就可买到一只。

           追根溯源——发达国家罪责难逃

    野生动物非法交易的一大特点是:野生动物主要从发展中国家捕获,
  而最终销售地往往是发达国家。尤其是美国,每年在其野生动物黑市上出
  售的珍禽异兽的数量都在增加。

  某些发达国家的有钱人,为了亲手弄到装点豪华门厅的羚羊角或狮子头,不惜花重金将珍稀动物买来关在笼子里,然后开枪打死……
  爬行动物正成为美国五花八门宠物中的“新秀”。特别是一些个体较大的珍稀爬行动物,更是对珍稀爬行动物痴迷不已的宠物迷们求之不得的“宝贝”。
  混身冰冷、模样丑恶的爬行动物怎么会成为抢手的“宠物”呢?用那些宠物迷的话说就是,“爬行动物是属于90年代的宠物……它们是懒人的宠物……你在喂过它们后,可以离开一星期,只要有水就没关系……它们不会发出任何声音、扰乱邻居……它们不需要什么照料……还会自动消灭害虫,吃掉靠近它们的所有苍蝇、蟑螂和小老鼠……这些特点使它们成为理想的家庭伴侣……”其结果可想而知:没有多久,那些原本与世无争的珍稀的大型爬行动物被大量地从自然界里“请”到了城市,再过一段时间,这些珍稀爬行动物也被贴上了“濒危”的标签。
  在家中豢养一只或几只与众不同、能够显示出主人“性格”的珍禽异兽已成为一些发达国家有闲阶层的“时尚”,特别是一些濒临灭绝的猫科食肉猛兽,如美洲豹、老虎等。这些野生动物从被偷捕到被麻醉、长途贩运直到进入“主人”的笼子,早已奄奄一息。而离开了自然界的野生动物无异于离开了水的鱼,它们被长期关在笼子里或拴在铁链上,不用多久就会完全丧失辨别敌人和觅食的能力,而且很容易患上城市疾病,如感冒和疮疹。其实,那些豢养野生动物追求刺激的“主人”们本身也处在疾病的阴影中——所有野生动物都可能传播疾病,特别是热带疾病,如疟疾和黄热病。因为豢养野生动物而使人被传染上“热带怪病”的事例绝不是个别。
  如果说豢养野生动物还能感觉到某些人类“慈善”的话,那么隔着铁栅栏、将关在笼中没有任何反抗能力的野生动物活活枪杀就只剩下残忍了。由于可供自然狩猎的地域越来越小,再加上严厉的动物保护法规,一些喜欢“猎取”羚羊角、狮子头等“战利品”来装点自己的豪华门厅的西方富豪,发明了一种“全新的”、很可能会跨世纪的“新式打猎”:不惜重金从动物贩子手中买到珍稀的野生动物,给它注射大剂量的镇静剂,使其萎靡不振,然后将它从笼中放出来,开枪打死,于是就有了自己“亲手猎获”的“战利品”。而一旦对猎杀珍稀野生动物情有独钟的富豪真的对此一掷千金的话,那就是野生动物的灾难了:1995年10月,美国亿万富翁詹姆斯·布兰查德三世以天文数字的金钱为后盾,在莫桑比克邻近南非的马普托区和马图图温区购得了包括90公里印度洋原始海滩线的23.4万公顷土地,作为他的“私人猎场”。
  发达国家一些商业或娱乐业惟利是图,将珍稀动物作为招徕顾客或观众的手段。比如在美国的“赌城”拉斯维加斯,珍稀动物几乎是任何一个娱乐机构必不可少的“表演明星”。为了取得轰动效应吸引游客,那些在驯兽员的电标下不得不俯首帖耳的珍稀动物“明星”身上多多少少留下了人类“加工”的痕迹,比如狮、虎等猛兽的皮毛被用化学药品漂白成雪白的颜色,于是摇身一变成为珍奇无比的“白老虎”、“白狮子”;深色皮毛的猴子或猩猩经过药物处理后披上了一身闪闪发光的金黄色毛发;雌狮子甚至被涂上口红、戴上假睫毛当“美人”

           以兽养兽——动物保护路在何方

    他们不是盗猎,因为他们的行动获得政府许可;他们狩猎也不是为了
  休闲或冒险,而是为了“生意”——不是象牙、犀角或毛皮,而是猎物的
  肉……

  有一些动物保护专家设想出了一种与传统动物保护方式格格不入的方式:一批受过严格训练的神枪手,每周一两次拿着步枪,悄悄爬上卡车,趁着夜色深入丛林,猎杀鸵鸟、斑马。长颈鹿、黑斑羚、大羚羊等动物。
  这些动物保护专家的新观点归结起来可说是“以兽养兽”——在不影响整体的情况下,使一定范围和一定数量的野生动物或其产品进入商业领域,再以其获利的资金用于野生动物保护,从而达到一种良性循环。这些动物保护专家宣称,这种极有开创性的设想最终目的仍然是为了拯救非洲野生动物。恢复非洲草原生机,并为经济困难的非洲创造经济契机。
  这些动物保护专家认为,以生态保育而言,猎食野生动物比食用人工饲养的牛羊更好。因为野生动物的肉最大的特色就是几乎完全没有脂肪,也不合抗生素及生长激素等对人体健康不利的物质。此外,由于非洲大陆大片地区遍布着一种叫“采采蝇”的锥虫病病原体载体,它们活动肆虐,而人工饲养的牲畜一旦染上锥虫病就等于判了死刑,因此非洲很多草原都无法饲养牲畜。至于野生动物,因它们已与带有锥虫病原的采采蝇共存了数百万年,早已具备免疫功能。同时,非洲许多草原因雨量稀少,不适合从事畜牧业。另外,即使在并无锥虫病的地区,野生动物也有优于牛羊等牲口之处,理由是牛羊经常过度啃食青草及灌木,可能造成表土流失,最后导致草地变成沙漠。狩猎牧场的动物没有这种现象,有益水土保持。同时,由于经济的发展,许多非洲著名的国家公园范围日益缩小,野生动物的栖息地亦随着减少,若无明显的经济诱因,这些野兽无可避免的会消失。
  已有越来越多的人士认为,民间对野生动物观赏、游猎及狩牧场的投资是发展非洲国家经济的一个重要因素。
  野生动物的生存面临着巨大的危险,如人口爆炸、城市侵占绿地、砍伐森林、水源污染和工业垃圾等破坏了动物生存的环境。非法贩卖动物又加剧了野生动物灭绝的进程,而野生动物离开森林造成的损失是无法以金钱计算的。
  总之,谁也不需要一只猴子或鹦鹉。真正需要它们的是大自然。

  附:小资料

  据西班牙《改革十六》杂志提供的材料,全世界灵长目动物一年的非法买卖过5万只,非洲象的象牙14万根,爬行动物的皮1000万件,哺乳动物的皮155万张,热带鱼3.5亿尾。动物贩子长时间非法盗卖野生动物的结果是使许多珍稀品种到了完全绝灭的边缘——像老虎这类在自然界“弱肉强食”的规则中处于优势地位的猫科动物的8个种属目前已只剩下了5个。动物贩子们造就的是一份令人触目惊心的名单:当今世界上最珍贵的十种动物——生活在印度尼西亚的爪哇犀牛,约有50头;生活在美国的红狼,不到100只;生活在阿拉伯的大羚羊,不到150只;生活在美国的夏威夷海豹,大约有700至1000只;生活在俄罗斯远东地区的西伯利亚虎,大约200至300只;生活在夏威夷群岛的考艾欧鸟,不到10只;生活在毛里求斯的毛里求斯茶隼,只有20只;生活在美国的加利福尼亚神鹰,不到40只;生活在新西兰的新西兰鹦鹉,不到100只;生活在西班牙的西班牙王鹰,约有15只。美国某国际自然资源保护组织公布了一份标明野生动物面临灭绝危险的“热点”地图。这些“热点”共有17个,地球上25%的脊椎动物生长在这些地区:马达加斯加、安的列斯群岛、菲律宾、巴西亚马逊地区、地中海地区、新喀里多尼亚以及几内亚、加纳和科特迪瓦的热带森林地区。

后一页
前一页
回目录
回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