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冥有鱼,释文“本一作溟,北 海也。”其名为鲲。释鱼:“鲲 ,鱼子。”方以智云:“鲲本小鱼、庄子用为大鱼之名 。”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 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 云。是乌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玉篇 :“运,行也。”案:行于海上,故曰“海运”。下云 “水击”,是也。南冥者,天池也。成 玄英云:“大海洪川,原夫造化,非人所作,故曰天池 。”案:言物之大者,任天而游。齐谐者,志怪者 也。司马彪云:“齐谐,人姓名。”简 文云:“书名。”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 水击三千里,崔撰云:“将飞举翼,击 水踉跄。”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崔 云:“拊翼徘徊而上。”尔雅:“扶摇谓之飙。”郭注 :“暴风从下上。”去以六月息者也。”成 云:“六月,半岁,至天池而息。”引齐谐一证。野 马也,司马云:“野马,春月泽中游气 也。”成云:“青春之时,阳气发动,遥望薮泽,犹如 奔马,故谓之野马。”尘埃也,成 云:“扬土曰尘。尘之细者曰埃。”生物之以息相 吹也。成云:“天地之间,生物气息, 更相吹动。”案汉书扬雄传注:“息,出入气也。”言 物之微者,亦任天而游。入此义,见物无大小,皆任天 而动。“鹏”下不言,于此点出。天之苍苍,其正 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其,谓鹏。是,谓人视天。鸟在九万里 上,率数约略如此,故曰“则已矣”,非谓遂止也。借 人视天喻鹏视下,极言抟上之高。且夫水之积也不 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覆杯水于坳堂之上,支 遁云:“谓堂有坳垤形也。”则芥为之舟,李 颐云:“芥,小草。”置杯焉则胶,崔 云:“着地。”水浅而舟大也。风之积也不厚,则 其负大翼也无力。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而后乃今培 风;王念孙曰:“培,冯也。周礼冯相 氏注:‘冯,乘也。’鹏在风上,故言冯。培、冯声近 义通。汉书周□传,□封蒯城侯,颜注:‘吕忱蒯音陪 ,楚汉春秋作冯城侯。’是培、冯音近之证。”背 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司马云:“夭, 折也。阏,止也。言无有折止使不行者。”而后乃 今将图南。谋向南行。借水喻风,唯力 厚,故能负而行,明物非以息相吹不能游也。蜩与 学鸠笑之曰:释文:“学,本又作鸴。 本或作鸒,音预。司马云:‘学鸠,小鸠。’”俞樾云 :“文选江淹诗‘鸒斯高下飞’,李注引庄子此文说之 。又引司马云:‘鸒鸠,小鸟。’是司马注作鸒,不作 鸴。”“我决起而飞,李云:“决,疾貌。”枪榆 、枋,支云:“枪,突也。”李云:“ 犹集也。”榆、枋,二木名。枋,音方,李云:“檀木 。”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王 念孙云:“则,犹或也。”司马云:“控,投也。”奚 以之九万里而南为?”借蜩、鸠之笑, 为惠施写照。适莽苍者三餐而反,释 文:“苍,七荡反,或如字。崔云:‘草野之色。’” 三餐,犹言竟日。腹犹果然;适百里者宿舂粮;隔 宿捣米储食。适千里者三月聚粮。之二虫谓 蜩、鸠。又何知!借人为二虫设 喻。小知不及大知,释文:“音 智,本亦作智。下大知同。”小年不及大年。上 语明显,设喻骈列,以掩其迹。奚以知其然也?朝 菌不知晦朔,列子汤问篇:“朽壤之上 ,有菌芝者,生于朝,死于晦。”晦谓夜。释文:“朔 ,旦也。”惠蛄不知春秋,此小年也。释 文:“惠,本作蟪。司马云:‘惠蛄,寒蝉也,一名蝭 蟧,春生夏死,夏生秋死。’”楚之南有冥灵者, 以五百岁为春,五百岁为秋;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 为春,八千岁为秋。“楚之南”下,全 引列子汤问篇。“楚”,彼作“荆”。而彭祖乃今 以久特闻,李云:“彭祖,名铿,尧臣 ,封彭城,历虞、夏至商,年七百岁,故以久寿见闻。 ”众人匹之,言寿者必举彭祖为 比。不亦悲乎!此段从“小年” 句演出。汤之问棘也是已。汤问 篇“殷汤问于夏革”,张湛注:“汤大夫。”□、革古 同声通用。穷发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有鱼焉 ,其广数千里,未有知其修者,其名为鲲。有鸟焉,其 名为鹏,背若泰山,翼若垂天之云,汤 问篇:“终发北之北,有溟海者,天池也。有鱼焉,其 广数千里,其长称焉,其名为鲲。有鸟焉,其名为鹏, 翼若垂天之云,其体称焉。”按:列子不言鲲化为鹏。 又此下至“而彼且奚适也”,皆列子所无,而其文若相 属为义。漆园引古,在有意无意之间,所谓“洸洋自恣 以适己”者,此类是也。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 ,司马云:“风曲上行若羊角。”绝 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且适南冥也。引 汤问再证。斥鴳笑之曰:司马云 :“斥,小泽。鴳,鴳雀也。斥,本作尺。”古字通。 夏侯湛抵疑:“尺鷃不能陵桑榆。”文选七启注:“鷃 雀飞不过一尺,言其劣弱也。”案:雀飞何止一尺?下 文明言“数仞”矣。“彼且奚适也?彼 ,鹏。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间 ,此亦飞之至也。而彼且奚适也?”又 借斥鴳之笑,为惠施写照。此小大之辨也。点 明。
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李云
:“比,合也。”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郭
庆藩云:“而读为能。能、而,古字通用。官、乡、君
、国相对,知、行、德、能亦相对。”司马云:“征,
信也。”其自视也亦若此矣。此
谓斥鴳。方说到人,暗指惠施一辈人。而宋荣子犹
然笑之。司马、李云:“荣子,宋国人
。”崔云:“贤者。”谓犹以为笑。且举世〔一〕
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郭
象云:“审自得也。”定乎内外之分,郭
云:“内我而外物。”辨乎荣辱之境,郭
云:“荣己而辱人。”斯已矣。成
云:“荣子智德,止尽于斯。”彼其于世,未数数
然也。言不数数见如此者也。虽
然,犹有未树也。司马云:“树,立也
。至德未立。”案:言宋荣子不足慕。夫列子御风
而行,成云:“列御寇,郑人,与郑繻
公同时。”案列子黄帝篇:“列子师老商氏,友伯高子
,尽二子之道,乘风而归。”下又云:“
随风东西,犹木叶干壳,竟不知风
乘我邪,我乘风乎?”泠然善也,郭
云:“泠然,轻妙之貌。”旬有五日而后反。彼于
致福者,未数数然也。成云:“致,得
也。得风仙之福。”案:言得此福者,亦不数数见也。
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者也。难
免步行,犹必待风。列子亦不足慕。若夫乘天地之
正,而御六气之辩,司马云:“六气,
阴、阳、风、雨、晦、明。”郭庆藩云:“辩读为变,
与正对文。辩、变古字通。”以游无穷者,彼且恶
乎待哉!无所待而游于无穷,方是逍遥
游一篇纲要。故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
名。释文:“己音纪。”成云:“至言
其体,神言其用,圣言其名,其实一也。”案:不立功
名,不以己与,故为独绝。此庄子自为说法,下又列四
事以明之。
〔一〕“举世”下,王孝鱼点校庄子
集释本(以下简称集释本)有“
而”字。下句“举世”下同。
尧让天下于许由,司马云:“颍 川阳城人。”曰:“日月出矣,而爝火不息,字 林:“爝,炬火也。”其于光也,不亦难乎!时雨 降矣,而犹浸灌,其于泽也,不亦劳乎!夫子立而天下 治,而我犹尸之,成云:“尸,主也。 ”吾自视缺然,请致天下。”许由曰:“子治天下 ,天下既已治也。而我犹代子,吾将为名乎?名者,实 之宾也,吾将为宾乎?鹪鹩巢于深林,不过一枝;李 云:“鹪鹩,小鸟。”郭璞云:“桃雀。”偃鼠饮 河,不过满腹。李颐云:“偃鼠,鼷鼠 也。”李桢云:“偃,或作鼹,俗作□。”本草陶注: “一名鼢鼠,常穿耕地中行,讨掘即得。”说文“鼢” 下云:“地行鼠,伯劳所化也。”李说误。归休乎 君!予无所用天下为。庖人虽不治庖,尸祝不越樽俎而 代之矣。”释文:“传鬼神言曰祝。” 案:引不受天下之许由,为己写照。言非此不能独全其 天。
肩吾问于连叔成云:“并古之怀 道者。”曰:“吾闻言于接舆,释 文:“皇甫谧云:‘接舆躬耕,楚王遣使以黄金百镒、 车二驷聘之,不应。’”大而无当,释 文:“丁浪反。”案:当,底也。往而不返。吾惊 怖其言,犹河汉而无极也,成云:“犹 上天河汉,迢递清高,寻其源流,略无穷极。”大 有迳庭,宣颖云:“迳,门外路;庭, 堂外地。大有,谓相远之甚。”不近人情焉。”连 叔曰:“其言谓何哉?”曰:“藐姑射之山,释 文:“藐音邈,简文云:‘远也。’姑射,山名,在北 海中。”有神人居焉,肌肤若冰雪,淖约若处子, 李云:“淖约,好貌。”释文:“处子 ,在室女。”不食五谷,吸风饮露。乘云气,御飞 龙,而游乎四海之外。“乘云气”三句 ,又见齐物论篇,“御飞龙”作“骑日月”。其神 凝,三字吃紧。非游物外者,不能凝于 神。使物不疵疠而年谷熟。司马 云:“疵,毁也。”疠音癞,恶病。列子黄帝篇:“姑 射山在海中。山上有神人焉,吸风饮露,不食五谷,心 如渊泉,形如处女。不施不惠,而物自足,不聚不敛, 而己无愆。阴阳常调,日月常明,四时常若,风雨常均 ,字育常时,年谷常丰。而土无札伤,人无夭恶,物无 疵疠。”漆园本此为说。吾是以狂而不信也。”狂 ,李又九况反。案:音读如诳。言以为诳。连叔曰 :“然。●者无以与乎文章之观,聋者无以与乎钟鼓之 声。岂惟形骸有聋盲哉?夫知亦有之。是其言也,犹时 女也。司马云:“犹处女也。”案:时 ,是也。云是其言也,犹是若处女者也。此人也、此德 也云云,极拟议之词。之人也,之德也,将磅礴万 物,以为一世蕲乎乱,孰弊弊焉以天下为事!李 云“磅礴,犹旁礴。”李桢云:“亦作旁魄,广被意也 。言其德行广被万物,以为一世求治,岂肯有劳天下之 迹!老子曰:‘我无为而民自化。’乱,治也。”简文 云:“弊弊,经营貌。”案:蕲同期。之人也,物 莫之伤,大浸稽天而不溺,司马云:“ 稽,至也。”大旱、金石流、土山焦而不热。是其 尘垢秕糠,说文“□”作“秕”。释文 :“秕糠,犹繁碎。”案:言于烦碎之事物,直以尘垢 视之。将犹陶铸尧、舜者也,孰肯以物为事!又 引不以天下为事之神人,以明其自全之道。宋人资 章甫〔一〕适诸越,李云:“资,货也 。章甫,殷冠也。以冠为货。”司马云:“诸,于也。 ”越人短发〔二〕文身,无所用之。为 无所用天下设喻。尧治天下之民,平海内之政,往 见四子藐姑射之山,司马、李云:“四 子,王倪、啮缺、被衣、许由。”李桢云:“四子本无 其人,征名以实之,则凿矣。”汾水之阳,窅然丧 其天下焉。”汾水之阳,尧都。宣云: “窅然,深远貌。”案:言尧亦自失其有天下之尊,下 此更不足言矣。
〔一〕“章甫”下,集释本有“而” 字。
〔二〕“短发”,集释本作“断发” 。
惠子谓庄子曰:司马云:“姓惠 名施,为梁相。”“魏王贻我大瓠之种,瓠 ,瓜也,即今葫芦瓜。我树之成而实五石,以盛水 浆,其坚不能自举也。成云:“树,植 。实,子也。虚脆不坚,故不能自胜举。”剖之以 为瓢,则瓠落无所容。简文云:“瓠落 ,犹廓落也。”成云:“平浅不容多物。”非不呺 然大也,释文:“呺,本亦作□。李云 :‘虚大貌。’”俞樾云:“呺,俗字,当作枵,虚也 。”吾为其无用而掊之。”庄子曰:“夫子固拙于 用大矣。宋人有善为不龟手之药者,向 秀云:“龟,拘坼也。”释文:“徐音举伦反。”李桢 云:“此以龟为皲之假借。玄应音义皲下引通俗文:‘ 手足坼裂曰皲,经文或作龟坼。’下引此文为证。”世 世以洴澼絖为事。成云:“洴,浮。澼 ,漂。絖,絮也。”李云:“漂絮水上。”卢文弨云: “洴澼,击絮之声。”客闻之,请买其方百金。李 云:“金方寸重一斤为一金。百金,百斤也。”聚 族而谋曰:‘我世世为洴澼絖,不过数金;今一朝而鬻 技百金,请与之。’客得之,以说吴王。越有难,吴王 使之将。冬,与越人水战,大败越人,裂地而封之。能 不龟手一也,或以封,或不免于洴澼絖,则所用之异也 。今子有五石之瓠,何不虑以为大樽而浮于江湖,司 马云:“虑,犹结缀也。樽如酒器,缚之于身,浮于江 湖,可以自渡。”案:所谓腰舟。而忧其瓠落无所 容?则夫子犹有蓬之心也夫!”向云: “蓬者,短不畅,曲士之谓。”案:言惠施以有用为无 用,不得用之道也。
惠子曰〔一〕:“吾有大树,人谓之樗。其大本 拥肿而不中绳墨,其小枝卷曲而不中规矩,立之涂,匠 者不顾。今子之言,大而无用,众所同去也。”犹 言弃而不取。庄子曰:“子独不见狸狌乎?成 云:“狌,野猫。”卑身而伏,以候敖者;司 马云:“遨翔之物,鸡鼠之属。”东西跳梁,成 云:“跳梁,犹走掷。”不辟高下;辟 音避。中于机辟,辟,所以陷物 。盐铁论刑法篇“辟陷设而当其蹊”,与此同义。亦作 “臂”。楚词哀时命篇:“外迫胁于机臂兮。”机臂, 即机辟也。玉篇王注,以为弩身。死于网罟。今夫 斄牛,司马云:“旄牛。”其大 若垂天之云。成云:“山中远望,如天 际之云。”此能为大矣,而不能执鼠。今子有大树 ,患其无用,何不树之于无何有之乡,广莫之野,简 文云:“莫,大也。”仿徨乎无为其侧,释 文:“仿徨,犹翱翔。”逍遥乎寝卧其下?郭 庆藩云:“逍遥,依说文,当作‘消摇’。”又引王瞀 夜云:“消摇者,调畅悦豫之意。”不夭斤斧,物 无害者,无所可用,言无处可用之。人 间世篇:“是不材之木也,无所可用。”又云:“予求 无所可用久矣。”又山木篇:“无所可用。”文意并与 此同。安所困苦哉!”又言狸狌 之不得其死,斄牛之大而无用,不如樗树之善全,以晓 惠施。盖惠施用世,庄子逃世,惠以庄言为无用,不知 庄之游于无穷,所谓“大知”“小知”之异也。
〔一〕“惠子曰”,集释本作“惠子
谓庄子曰”。
南郭子綦隐机而坐,司马云:“
居南郭,因为号。”释文:“隐,冯也。李本机作几。
”案:事又见徐无鬼篇,“郭”作“伯”,“
机”作“几”。仰天而嘘,荅
焉似丧其耦。向云:“嘘,息也。”释
文:“荅,解体貌,本又作嗒。耦,本亦作偶。”俞云
:“偶当读为寓,寄也。即下文所谓‘吾丧我’也。”
案:徐无鬼篇“嘘”下无此句。颜成子游立侍乎前
,李云:“子綦弟子,姓颜名偃,谥成
,字子〔一〕游。”案:徐无鬼篇作“颜成子入见”。
曰:“何居乎?徐无鬼篇作“夫
子物之尤也”。形固可使如槁木,而心固可使如死
灰乎?文子道原篇引老子曰:“形若槁
木,心若死灰。”徐无鬼篇与此二句同,“木”作“骸
”。知北游篇:“形若槁骸,心若死灰。”庚桑楚篇亦
有二句,“槁骸”作“槁木之枝”。达生篇亦云:“吾
执臂也,若槁木之枝。”是此“槁木”即槁木之枝。槁
骸,亦槁枝也。以下异。今之隐机者,非昔之隐机
者也。”子綦曰:“偃,不亦善乎而问之也!而
同尔。今者吾丧我,汝知之乎?汝闻人籁而未闻地
籁,汝闻地籁而未闻天籁夫!”郭云:
“籁,箫也。”子游曰:“敢问其方。”成
云:“方,术也。”子綦曰:“夫大块噫气,俞
云:“块,□或体,大地。”成云:“噫而出气。”其
名为风。是唯无作,作则万窍怒呺。而独不闻之翏翏乎
?之,犹其。下同。释文:“翏翏,长
风声。李本作飂。”山林之畏佳,即
□崔,犹崔巍。大木百围之窍穴,似鼻,似口,似
耳,似枅,似圈,似臼,似洼者,似污者;字
林云:“枅,柱上方木。”成云:“圈,兽之阑圈。”
宣云:“洼,深池。污,窊也。三象身,三象物,二象
地,皆状木之窍形。”激者,謞者,叱者,吸者,
叫者,号者,穾者,咬者,宣云:“激
如水激声,謞如箭去声;叱出而声粗,吸入而声细;叫
高而声扬,号下而声浊;穾深而声留,咬鸣而声清。皆
状窍声。”释文:“謞音孝。司马云:‘号,哭声。’
”案:“交交黄鸟”,三家诗作“咬咬”。前者唱
于而随者唱喁。李云:“于、喁,声之
相和。”成云:“皆风吹树动,前后相随之声。”泠
风则小和,飘风则大和,李云:“泠,
小风也。”尔雅:“回风为飘。”和,胡〔二〕卧反。
厉风济则众窍为虚。向云:“
厉,烈也。济,止也。”风止则万
窍寂然。而独不见之调调、之刁刁乎?”郭
云:“调调、刁刁,皆动摇貌。”子游曰:“地籁
则众窍是已,人籁则比竹是已。以竹相
比而吹之。敢问天籁。”子綦曰:“夫吹万不同,
而使其自已也,咸其自取,怒者其谁邪!”宣
云:“待风鸣者地籁,而风之使窍自鸣者,即天籁也。
引子綦言毕。”案:此文以吹引言。风所吹万有不同,
而使之鸣者,仍使其自止也。且每窍各成一声,是鸣者
仍皆其自取也。然则万窍怒呺,有使之怒者,而怒者果
谁邪!悟其为谁,则众声之鸣皆不能无所待而成形者,
更可知矣,又何所谓得丧乎!“怒者其谁”,使人言下
自领,下文所谓“真君”也。
〔一〕“子”字,据陆德明经典释文 (以下简称释文)补。
〔二〕“胡”原误“明”,据释文改 。
大知闲闲,小知闲闲;释文:“
知音智。下同。”成云:“闲闲,宽裕也。”俞云:“
广雅释诂:‘闲,覗也。’闲闲,谓好覗察人。”此智
、识之异。大言炎炎,小言詹詹。炎
炎,有气焰。成云:“
詹詹,词费也。”此议、论之异。
其寐也魂交,其觉也形开,此寐
、觉之异。与接为构,成云:“
构,合也。”日以心斗。宣云:
“心计相角。”缦者,窖者,密者。简
文云:“缦,宽。”司马云:“窖,深也。”宣云:“
密,谨也。”成云:“略而言之,有此三别。”此交、
接之异。小恐惴惴,大恐缦缦。李
云:“惴惴,小心貌。”宣云:“缦缦,迷漫失精。”
此恐、悸之异。其发若机栝,其司是非之谓也;释
文:“机,弩牙。栝,箭栝。”成云:“司,主也。”
案:发言即有是非,荣辱之主也。其留如诅盟,其
守胜之谓也;留不发,若诅盟然,守己
以胜人。此语、默之异。其杀若秋冬,以言其日消
也;宣云:“琢削,使天真日丧。”其
溺之所为之,不可使复之也;溺,沉溺
。宣云:“‘为之’之‘之’,犹往。言一往不可复返
。”其厌也如缄,以言其老洫也;宣
云:“厌然闭藏。缄,秘固。洫,深也。老而愈深。”
近死之心,莫使复阳也。宣云:
“阴鸷无复生意。”喜怒哀乐,虑叹变慹,宣
云:“虑多思,叹多悲,变多反覆,慹多怖,音执。”
姚佚启态;成云:“姚则轻浮躁
动,佚则奢华纵放,启则情欲开张,态则娇淫妖冶。”
案:姚同佻。动止交接,性情容貌,皆天所赋。以上言
人。乐出虚,无声而有声。宣云
:“本虚器,乐由此作。”蒸成菌。无
形而有形,皆气所使。以上言物。日夜相代乎前,
而莫知其所萌。日与夜代,于何萌生?
上句又见德充符篇。已乎已乎!旦暮得此,其所由
以生乎!既无可推求,不如其已乎。然
俯仰旦暮间,自悟真理。此者,生之根也。非彼无
我,宣云:“彼,即上之此也。”非
我无所取。成云:“若非自然,谁能生
我?若无有我,谁禀自然乎?”是亦近矣,成
云:“我即自然,自然即我,其理非远。”而不知
其所为使。宣云:“究竟使然者谁邪?
”案:与上“怒者其谁邪”相应。必〔一〕有真宰
,而特不得其眹。崔云:“特,辞也。
”李云:“眹,兆也。”案:云若有真为主宰者使然,
而其眹迹不可得见。可形已信,而不见其形,可
运动者,已信能之,而不见运动我之形。有情而无
形。与我有相维系之情,而形不可见。
百骸、成云:“百骨节。”九
窍、眼、耳、鼻、口七窍,与下二漏而
九。六藏,李桢云:“难经三十
九难:‘五藏,心、肝、脾、肺、肾也。’亦有六藏者
,肾有两藏也。左肾,右命门。命门者,谓精神之所舍
也。其气与肾通,故言藏有六也。”赅而存焉,成
云:“赅,备。”吾谁与为亲?成
云:“岂有亲疏?”汝皆说之乎?其有私焉?将
皆亲而爱悦之乎?或有私于身中之一物乎?如是皆
有,为臣妾乎,其臣妾不足以相治也〔二〕。其递相为
君臣乎,其有真君存焉。成云:“臣妾
,士女之贱职。”案:谓役使之也。言皆悦不可,有私
不可。既如是矣,或皆有之,而贱为役使之臣妾乎,然
无主不足以相治也。其或递代为君臣乎,然有真君在焉
。即上“真宰”也。此语点醒。如求得其情与不得
,无益损乎其真。一受其成形,不亡以待尽。与物相刃
相靡,其行尽如驰,而莫之能止,不亦悲乎!成
云:“刃,逆。靡,顺也。”真君所在,求得不加益,
不得不加损。惟人自受形以来,守之不死,坐待气尽,
徒与外物相撄,视岁月之行尽如驰,而莫之能止,不可
悲乎!案:“一受其成形,不亡以待尽”,又见田子方
篇,“亡”作“化”。终身役役而不见其成功,●
然疲役而不知其所归,可不哀邪!所有
皆幻妄,故无成功,疲于所役,而不知如何归宿。卢文
弨云:“●,当作苶。”司马作“薾”。简文云:“疲
,困貌〔三〕。”人谓之不死,奚益?其形化,其
心与之然,可不谓大哀乎?宣云:“纵
生何用?及形化而心亦与之化,灵气荡然矣。”人
之生也,固若是芒乎!其我独芒,而人亦有不芒者乎!
成云:“芒,闇昧也。”夫随其
成心而师之,谁独且无师乎?奚必知代而心自取者有之
?愚者与有焉。心之所志,随而成之。
以心为师,人人皆有,奚必知相代之理而心能自得师者
有之?即愚者莫不有焉。未成乎心而有是非,是今
日适越而昔至也。未成凝一之心,妄起
意见,以为若者是道,若者非道,犹未行而自夸已至。
此“是非”与下“是非”无涉。天下篇“今日适越而昔
来”,惠施与辩者之言也,此引为喻。是以无有为
有。无有为有,虽有神禹,且不能知,吾独且奈何哉!
无而为有,虽禹之智,不能解悟。自夸
自欺,吾末如之何矣。此段反复唤醒世人。
〔一〕“必”,集释本作“若”。按 :据王氏案云“若有真为主宰者使然”,则王氏本亦当 作“若”。
〔二〕“也”,集释本作“乎”。
〔三〕“困貌”,释文作“病困之状 ”。
夫言非吹也。应上“吹”。言
者有言,其所言者特未定也。果有言邪?其未尝有言邪
?其以为异于鷇音,亦有辨乎,其无辨乎?人
言非风吹比,人甫有言,未定足据也。果据以为言邪?
抑以为无此言邪?抑以为与初生鸟音果有别乎,无别乎
?其言之轻重尚不定。道恶乎隐而有真伪?言恶乎
隐而有是非?隐,蔽也。道何以蔽而至
于有真有伪?言何以蔽而至于有是有非?道恶乎往
而不存?言恶乎存而不可?宣云:“触
处皆道,本不须言。一言一道,亦不须辩。”道隐
于小成,小成,谓各执所成以为道,不
知道之大也。宣云:“偏见之人,乃致道隐。”成引老
子云:“大道废,有仁义。”言隐于荣华。成
云:“荣华,浮辩之词,华美之言也。只为滞于华辩,
所以蔽隐至言。老子云:‘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故有儒、墨之是非,以是其所非,而非其所是。成
云:“昔有郑人名缓,学于求氏之地,三年艺成而化为
儒。儒者祖述尧、舜,宪章文、武,行仁义之道,辩尊
卑之位,故谓之儒。缓弟名翟,缓化其弟,遂成于墨。
墨者,禹道也。尚贤崇礼,俭以兼爱,摩顶放踵,以救
苍生,此谓之墨也。缓、翟二人,亲则兄弟,各执一教
,更相是非。缓恨其弟,感激而死。然彼我是非,其来
久矣。争竞之甚,起自二贤,故指此二贤为乱群之帅。
是知道丧言隐,方督是非。”案:儒、墨事,见列御寇
篇。欲是其所非而非其所是,则莫若以明。郭
嵩焘云:“彼是有对待之形,而是非两立,则所持之是
非,非是非也,彼是之见存也。”案:莫若以明者,言
莫若即以本然之明照之。物无非彼,物无非是。有
对立,皆有彼此。自彼则不见,自知则知之。观
人则昧,返观即明。故曰:彼出于是,是亦因彼。
彼是,方生之说也。有此而后有彼,因
彼而亦有此,乃彼此初生之说也。虽然,方生方死
,方死方生;然其说随生随灭,随灭随
生,浮游无定。郭以此言死生之变,非是。方可方
不可,方不可方可;言可,即有以为不
可者;言不可,即有以为可者。可不可,即是非也。因
是因非,因非因是。有因而是者,即有
因而非者;有因而非者,即有因而是者。既有彼此,则
是非之生无穷。是以圣人不由,宣
云:“不由是非之途。”而照之于天,成
云:“天,自然也。”案:照,明也。但明之于自然之
天,无所用其是非。亦因是也。是
,此也。因此是非无穷,故不由之。苏舆云:“犹言职
是故也。”是亦彼也,彼亦是也。是
,此也。郭云:“此亦为彼所彼,彼亦自以为此。”彼
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成云:“此既
自是,彼亦自是;此既非彼,彼亦非此。故各有一是,
各有一非也。”果且有彼是乎哉?果且无彼是乎哉
?分则有彼此,合则无彼此。彼
是莫得其偶,谓之道枢。成云:“偶,
对。枢,要也。体夫彼此俱空,是非两幻,凝神独见,
而无对于天下者,可得〔一〕会其玄极,得道枢要。”
枢始得其环中,以应无穷。郭嵩
焘云:“是非两化,而道存焉,故曰道枢。握道之枢,
以游乎环中。中,空也。是非反复,相寻无穷,若循环
然。游乎空中,不为是非所役,而后可以应无穷。”唐
释湛然止观辅行传宏决引庄子古注云:“以圆环内空体
无际,故曰〔二〕环中。”案则阳篇亦云:“冉相氏得
其环中以随成。”是亦一无穷,非亦一无穷也。郭
云:“
天下莫不自是而莫不相非,故一是
一非,两行无穷。”故曰“莫若以明”。惟
本明之照,可以应无穷。此言有彼此而是非生,非以明
不能见道。
〔一〕“得”,集释本引成疏作“谓 ”。
〔二〕“故曰”,止观辅行传宏决作 “名为”。
以指喻指之非指,不若以非指喻指之非指也;以
马喻马之非马,不若以非马喻马之非马也。天地,一指
也;万物,一马也。为下文“
物谓之而然”立一影子。近取诸身
,则指是;远取诸物,则马是。今曰指非指,马非马,
人必不信,以指与马喻之,不能明也。以非指非马者喻
之,则指之非指,马之非马,可以悟矣。故天地虽大,
特一指耳;万物虽纷,特一马耳。可乎可,不可乎
不可。郭云:“可乎己者,即谓之可;
不可于己者,即谓之不可。”道行之而成,宣
云:“道,路也。”案:行之而成,孟子所云“用之而
成路”也。为下句取譬,与理道无涉。物谓之而然
。凡物称之而名立,非先固有此名也。
故指、马可曰非指、马,非指、马者亦可曰指、马。恶
乎然?然于然。恶乎不然?不然于不然。何
以谓之然?有然者,即从而皆然之。何以谓之不然?有
不然者,即从而皆不然之,随人为是非也。物固有
所然,物固有所可。无物不然,无物不可。论
物之初,固有然有可,如指为指,马为马是也。论物之
后起,则不正之名多矣,若变易名称,无不然,无不可
,如指非指,马非马,何不可听人谓之?“恶乎然”以
下,又见寓言篇。此是非可否并举,以寓言篇证之,“
不然于不然”下,似应更有“恶乎可?可于可。恶乎不
可?不可于不可”四句,而今本夺之。故为是举莛
与楹,厉与西施,恢□憰怪,道通为一。释
文:“为,于伪反。”成云:“为是故略举数事。”俞
云:“说文:‘
莛,茎也。’汉书东方朔传:‘以
莛撞钟。’司马云:‘楹,屋柱也。厉,病癞。’莛、
楹,以大小言;厉、西施,以美丑言。”成云:“恢,
宽大之名。憰,奇变之称。憰,矫诈之名。怪,妖异之
称。”案:自知道者观之,皆可通而为一,不必异视。
其分也,成也;分一物以成数物
。其成也,毁也。成云:“于此
为成,于彼为毁。如散毛成□,伐木为舍等也。”凡
物无成与毁,复通为一。如此成即毁,
毁即成,故无论成毁,复可通而为一,不必异视。唯
达者知通为一,为是不用而寓诸庸。唯
达道者能一视之,为是不用己见而寓诸寻常之理。庸
也者,用也;宣云:“无用之用。”用
也者,通也;无用而有用者,以能观其
通。通也者,得也。观其通,则
自得。适得而几已。适然自得,
则几于道矣。因是已。因,任也
。任天之谓也。已而不知其然,谓之道。宣
云:“已者,既通为一,不知其然,未尝有心也。谓之
道,所谓‘适得而几’也。”案:此言非齐是非不能得
道,以下又反言以明。劳神明为一,而不知其同也
,谓之朝三。若劳神明以求一,而不知
其本同也,是囿于目前之一隅,与“朝三”之说何异乎
?何谓朝三?狙公赋芧,曰:“朝三而暮四。”众
狙皆怒。曰:“然则朝四而暮三。”众狙皆悦。名实未
亏,而喜怒为用,亦因是也。列子黄帝
篇:“宋有狙公者,爱狙,养之成群,能解狙之意,狙
亦得公之心。损其家口,充狙之欲。俄而匮焉,将限其
食,恐众狙之不驯于己也,先诳之曰:‘与若芧,朝三
而暮四,足乎?’众狙皆起而怒。俄而曰:‘朝四而暮
三,足乎?’众狙皆伏而喜。物之以能鄙相笼,皆犹此
也。圣人以智笼群愚,亦犹狙公之以智笼众狙也。名实
不亏,使其喜怒哉!”张湛注:“好养猿猴者,因谓之
狙公。芧音序,栗也。”案:漆园引之,言名实两无亏
损,而喜怒为其所用,顺其天性而已,亦因任之义也。
是以圣人和之以是非,而休乎天钧,是之谓两行。
释文:“钧,本又作均。”成云:“均
,自然均平之理。”案:言圣人和通是非,共休息于自
然均平之地,物与我各得其所,是两行也。案寓言篇亦
云:“始卒若环,莫得其伦,是谓天均。天均者,天倪
也。”此作“钧”,用通借字。古之人,其知有所
至矣。成云:“至,造极之名。”恶
乎至?有以为未始有物者,至矣尽矣,不可以加矣。郭
云:“此忘天地,遗万物,外不察乎宇宙,内不觉其一
身,故能旷然无累,与物俱往,而无所不应。”其
次以为有物矣,以上又见庚桑楚篇。而
未始有封也。封,界域也。其次见为有
物,尚无彼此。其次以为有封焉,而未始有是非也
。虽见有彼此,尚无是非。是非
之彰也,道之所以亏也。见是非,则道
之浑然者伤矣。道之所以亏,爱之所以成。私
爱以是非而成。果且有成与亏乎哉?果且无成与亏
乎哉?成云:“果,决定也。道无增减
,物有亏成。是以物爱既成,谓道为损,而道实无亏也
。故假设论端,以明其义。”有成与亏,故昭氏之
鼓琴也;无成与亏,故昭氏之不鼓琴也。宣
云:“故,古也。”成云:“
姓昭名文,古善琴者。鼓商则丧角
,挥宫则失征,未若置而不鼓,五音自全。亦犹存情所
以乖道,忘智所以合真者也。”昭文之鼓琴也,师
旷之枝策也,成云:“枝,柱也。策,
打鼓枝,亦言击节枝。旷妙解音律,晋平公乐师。”案
:枝策者,拄其策而不击。惠子之据梧也,司
马云:“梧,琴也。”成云:“检典籍,无惠子善琴之
文。据梧者,止是以梧几而据之谈说。”案:今从成说
。德充符篇庄谓惠子云:“今子外乎子之神,劳乎子之
精,倚树而吟,据槁梧而瞑。”案据梧而瞑,善辩者有
不辩之时,枝策者有不击之时。上昭文鼓琴,亦兼承不
鼓意。三子之知几乎!皆其盛者也,故载之末年。
崔云:“书之于今也。”案:言昭善鼓
琴,旷知音律,惠谈名理,三子之智,其庶几乎!皆其
最盛美者也,故记载之,传于后世。唯其好之,以
异于彼,其好之也,欲以明之彼。宣云
:“惟自以为异于人,且欲以晓于人。”成云:“彼,
众人也。”案:“唯其好之”四语,专承善辩者言。非
所明而明之,故以坚白之昧终。非人所
必明,而强欲共明之,如“坚石”“白马”之辩,欲众
共明,而终于昧,故曰“以坚白之昧终”。坚白,又见
德充符、天下、天地、秋水四篇。成云:“公孙龙,赵
人。当六国时,弟子孔穿之徒,坚执此论,横行天下,
服众人之口,不服众人之心。”而其子又以文之纶
终,终身无成。郭云:“昭文之子,又
乃终文之绪。”成云:“昭文之子,倚其父业,卒其年
命,竟无所成。”案:终文之绪,犹礼中庸云“缵太王
、王季、文王之绪”也。所谓无成者,不过成其一技,
而去道远,仍是无成。若是而可谓成乎,虽我亦成
也。成云:“我,众人也。若三子异于
众人,遂自以为成,而众人异于三子,亦可谓之成也。
”若是而不可谓成乎,物与我无成也。若
是而不可谓成乎?则天下之无成者多矣。当知以我逐物
,皆是无成也。是故滑疑之耀,圣人之所图也。为
是不用而寓诸庸,此之谓以明。司马云
:“滑疑,乱也。”案:虽乱道,而足以眩耀世人,故
曰“滑疑之耀”。圣人必谋去之,为其有害大道也。为
是不用己智,而寓诸寻常之理,此之谓以本然之明照之
。以上言求道则不容有物,得物之一端以为道,不可谓
成。
今且有言于此,不知其与是类乎?其与是不类乎
?类与不类,相与为类,则与彼无以异矣。如
人皆执彼此之见,今且有言如此,不知其与我类乎?与
我不类乎?若务求胜彼,而引不类者为类,则与彼之不
类有异乎?宣云:“是,我也。”虽然,请尝言之
。成云:“尝,试也。”有始也
者,有未始有始也者,成云:“未始,
犹未曾也。”案:事端未露。有未始有〔一〕夫未
始有始也者。并无事端,仅具事理。有
有也者,有无也者,言之有无。有
未始有无也者,言未曾出。有未
始有〔二〕夫未始有无也者。并出言之
心亦未曾萌。俄而有无矣,而未知有无之果孰有孰
无也。忽而有有言者,有无言者,然有
者或情已竭,无者或意未尽。是有者为无,无者为有,
故曰“未知有无之果孰有孰无也”。今我则已有谓
矣,既显有言矣。而未知吾所谓
之果有谓乎,其果无谓乎?未知吾所言
之果为有言乎,其果为无言乎?合于道为言,不合则有
言与无言等。天下莫大于秋毫之末,而太山为小;
莫寿于殇子,而彭祖为夭。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
为一。释文:“殇子,短命者也。或云
:年十九以下为殇。司马云:‘兔毫在秋而成。’”成
云:“秋时,兽生毫毛,其末至微,故谓秋毫之末也。
人生在于襁褓而亡,谓之殇子。物之生也,形气不同,
有小有大,有夭有寿。若以性分言之,无不自足。故以
性足为大,天下莫大于豪末,莫小于太山。太山为小,
则天下无大;豪末为大,则天下无小。小大既尔,夭寿
亦然。是以两仪虽大,各足之性乃均;万物虽多,自得
之义唯一。”案:此漆园所谓齐彭、殇也。但如前人所
说,则诚虚诞妄作矣。其意盖谓太山、豪末皆区中之一
物,既有相千万于太山之大者,则太山不过与豪末等,
故曰“莫大于豪末,而太山为小”。彭祖、殇子,皆区
中之一人,彭祖七八百年而亡,则彭祖不过与殇子等,
故曰“莫寿于殇子,而彭祖为夭”。我能与天地无极,
则天地与我并生;我不必与万物相竞,则万物与我为一
也。漆园道术精妙,唤醒世迷,欲其直指最初,各葆真
性。俗子徒就文章求之,止益其妄耳。既已为一矣
,且得有言乎?何所容其言?既
已谓之一矣,且得无言乎?谓之一,即
是言。一与言为二,二与一为三。自此以往,巧历
不能得,而况其凡乎!成云:“夫以言
言一,而一非言也。一既一矣,言又言焉,有一有言,
二名斯起。复将后时之二名,对前时之妙一,有一有二
,不谓之三乎?从三以往,虽有善巧算历之人,亦不能
纪得其数,而况凡夫之类乎!”故自无适有,以至
于三,而况自有适有乎!成云:“自,
从也。适,往也。至理无言,言则名起。从无言以之有
言,才言则至于三。况从有言适有言,枝流分派,其可
穷乎!”无适焉,因是已。若其
无适,惟有因任而已。此举物之大小、人之寿夭并齐之
,得因任之妙。夫道未始有封,成
云:“道无不在,有何封域?”言未始有常,郭
云:“彼此言之,故是非无定。”为是而有畛也。
为言无常,而后有畛域。请言其
畛:有左,有右,或袒左,或袒右。有
伦,有义,郭云:“物物有理,事事有
宜。”释文:“崔本作‘有论有议’。”俞云:“崔本
是。下文云‘存而不论’,‘论而不议’。又曰:‘故
分也者,有不分也;辩也者,有不辩也。’彼所谓分、
辩,即此‘有分有辩’。然则彼所谓论、议,即此‘有
论有议’矣。”案:上言“有畛”,伦义非畛也。当从
俞说。有分,有辩,分者异视,
辩者剖别。有竞,有争,竞者对
竞,争者群争。此之谓八德。德
之言得也。各据所得,而后有言。此八类也。六合
之外,圣人存而不论;成云:“六合,
天地四方。妙理希夷,超六合之外,所以存而不论。”
六合之内,圣人论而不议。成云
:“六合之内,谓苍生所禀之性分。圣人随其机感,陈
而应之。既曰凭虚,亦无可详议。”春秋经世,先
王之志,圣人议而不辩。成云:“春秋
者,时代。先王,三皇、五帝。志,记也。祖述轩、顼
,宪章尧、舜,记录时代,以为典谟。圣人议论,利益
当时,终不取是辩非,滞于陈迹。”案:春秋经世,谓
有年时以经纬世事,非孔子所作春秋也。故分也者
,有不分也;辩也者,有不辩也。以不
分为分,不辩为辩。曰:何也?圣人怀之,存
之于心。众人辩之以相示也。相
夸示。故曰:辩也者,有不见也。不
见道之大,而后辩起。夫大道不称,宣
云:“无可名。”大辩不言,使
其自悟,不以言屈。大仁不仁,成
云:“亭毒群品,泛爱无心,譬彼青春,非为仁也。”
大廉不嗛,释文:“徐音谦。”
成云:“知万境虚幻,无一可贪,物我俱空,何所逊让
?”大勇不忮。宣云:“无客气
害人之心。”道昭而不道,以道
炫物,必非真道。言辩而不及,宣
云:“不胜辩。”仁常而不成,郭
云:“有常爱,必不周。”廉清而不信,宣
云:“外示皦然,则中不可知。”勇忮而不成。成
云:“
舍慈而勇,忮逆物情,众共疾之,
必无成遂。”五者□而几向方矣。释
文:“□,崔音圆〔三〕,司马云:‘圆也。’”成云
:“几,近也。”宣云:“五者本浑然圆通,今滞于迹
而近向方,不可行也。”故知止其所不知,至矣。
成云:“智不逮,不强知。知止其分,
学之造极也。”孰知不言之辩,不道之道?不
道,即上“不称”。若有能知,此之谓天府。宣
云:“浑然之中,无所不藏。”注焉而不满,酌焉
而不竭,而不知其所由来,郭云:“至
理之来,自然无迹。”此之谓葆光。成
云:“葆,蔽也。韬蔽而其光弥朗。言藉言以显者非道
,反复以明之。”
〔一〕“有”字,据集释本补。
〔二〕“有”字,据集释本补。
〔三〕“圆”,释文作“刓”。
故昔者尧问于舜曰:“我欲伐宗、脍、胥敖,崔
云:“宗一,脍二,胥敖三国。”案人间世篇:“尧攻
丛枝、胥敖,国为虚厉。”是未从舜言矣。南面而
不释然。成云:“释然,怡悦貌也。”
案:释同怿。语又见庚桑楚篇。其故何也?”舜曰
:“夫三子者,成云:“三国君。”犹
存乎蓬艾之间。存,犹在也。成云:“
蓬艾,贱草。”若不释然,何哉?昔者十日并出,
淮南子:“尧时十日并出,使羿射落其
九。”故援以为喻。万物皆照,而况德之进乎日者
乎!”成云:“
进,过也。欲夺蓬艾之愿,而伐使
从我,于至道岂宏哉!”尧、舜一证。啮缺问乎王
倪曰:释文:“倪,徐五嵇反,李音义
。高士传云:‘王倪,尧时贤人也。’天地篇云:‘啮
缺之师。’”“子知物之所同是乎?”曰:“吾恶
乎知之!”郭云:“所同未必是,所异
不独非。彼我莫能相正,故无所用其知。”“子知
子之所不知邪?”成云:“子既不知物
之同是,颇自知己之不知乎?”曰:“吾恶乎知之
!”郭云:“若自知其所不知,即为有
知,有知则不能任群才之自当。”“然则物无知邪
?”汝既无知,然则物皆无知邪?曰
:“吾恶乎知之!成云:“岂独不知我
,亦乃不知物。物我都忘,故无所措其知也。”虽
然,尝试言之。庸讵知吾所谓知之非不知邪?庸讵知吾
所谓不知之非知邪?李云:“庸,用也
。讵。何也。”案:小知仍未为知,则不知未必非。且
吾尝试问乎女:民湿寝则腰疾偏死,司
马云:“偏枯。”□然乎哉?案
:言物则不然。成云:“泥□。”木处则惴栗恂惧
,释文:“恂,徐音峻,恐貌。班固作
眴。”猿猴然乎哉?三者孰知正处?民
、□、猿,孰知所处为正?民食刍豢,刍
,野蔬。豢,家畜。孟子:“刍豢之悦我口。”麋
鹿食荐,说文:“荐,兽之所食。”蝍
且甘带,释文:“蝍且,字或作蛆。广
雅云:‘蜈公也。’崔云:‘带,蛇也。’”鸱鸦
耆鼠,鸱、鸦二鸟。耆,释文:“字或
作嗜。”四者孰知正味?民、兽
、虫、鸟,孰知所食之味为正?猿,猵狙以为雌,
释文:“猵,徐敷面反,郭、李音偏。
司马云:‘猵狙,一名獦牂,似猿而狗头,□与雌猿交
。’”麋与鹿交,□与鱼游。毛嫱、丽姬,人之所
美也,鱼见之深入,鸟见之高飞,麋鹿见之决骤。崔
云:“决骤,疾走不顾。”四者孰知天下之正色哉
?自我观之,仁义之端,是非之涂,樊然殽乱,吾恶能
知其辩!”释文:“樊音烦。”说文:
“殽,杂错也。”成云:“行仁履义,损益不同,或于
我为利,于彼为害,或于彼为是,于我为非,何能知其
分别!”啮缺曰:“子不知利害,则至人固不知利
害乎?”王倪曰:“至人神矣:成云:“
至者,妙极之体;神者,不测之用
。”大泽焚而不能热,河、汉冱而不能寒,向
云:“冱,冻也。”疾雷破山、风振海而不能惊。
若然者,乘云气,郭云:“寄物而行,
非为动也。”骑日月,郭云:“
有昼夜而无死生。”而游乎四海之外。三
句与逍遥游篇同,“骑日月”作“御飞龙”。死生
无变于己,郭云:“与变为体,故死生
若一。”而况利害之端乎!”啮
缺、王倪二证。
瞿鹊子问于长梧子曰:“吾闻诸夫子,长 梧子,李云:“居长梧下,因以为名。”崔云:“名丘 。”俞云:“瞿鹊,必七十子之后人。夫子,谓孔子。 下文‘丘也何足以知之’,即孔子名。因瞿鹊述孔子之 言而折之。崔说非也。下文‘丘也与汝皆梦也,予谓女 梦亦梦也’,予者,长梧子自谓。既云‘丘与女皆梦’ ,又云‘予亦梦’,则安得即以丘为长梧之名乎?”圣 人不从事于务,郭云:“务自来而理自 应,非从而事之也。”不就利,不违害,成 云:“违,避也。”不喜求,不缘道,郭 云:“独至。”无谓有谓,谓, 言也。或问而不答,即是答也。有谓无谓,有 言而欲无言。而游乎尘垢之外。夫子以为孟浪之言 ,向云:“孟浪,音漫澜,无所趋舍之 谓。”宣云:“无畔岸貌。”李云:“犹较略也。”成 云:“犹率略也。”案:率略即较略。谓言其大略。而 我以为妙道之行也。吾子以为奚若?”长梧子曰:“是 黄帝之所听荧也,“黄”,元作“皇” ,释文:“本又作黄。”卢文弨云:“黄、皇通用。今 本作黄。”成云:“听荧,疑惑不明之貌。”而丘 也何足以知之!且汝亦大早计,释文: “大音泰。”成云:“方闻此言,便谓妙道,无异下云 云也。”见卵而求时夜,崔云: “时夜,司夜,谓鸡。”见弹而求鸮炙。司 马云:“鸮,小鸠,可炙。毛诗草木疏云:‘大如斑鸠 ,绿色,其肉甚美。’”成云:“即鵩鸟,贾谊所赋。 ”案:二句又见人间世篇。予尝为女妄言之,女亦 以妄听之,奚?成云:“何如?”旁 日月,释文:“旁,薄葬反,司马云: ‘依也。’”郭云:“以死生为昼夜之喻。”挟宇 宙,尸子云:“天地四方曰宇,古往今 来曰宙。”说文:“舟舆所极覆曰宙。”成云:“挟, 怀藏也。”郭云:“以万物为一体之譬。”为其吻 合,吻,司马云:“合也。”向音唇, 云:“若两唇之相合也。”成云:“无分别貌。”置 其滑湣,成云:“置,任也。滑,乱也 。向本作汨。涽,闇也。”以隶相尊。成 云:“隶,贱称,皂仆之类。”案:此贵贱一视。众 人役役,圣人愚春,春,徐徒奔反。司 马云:“浑沌不分察。”成云:“忘知废照,春然若愚 。”参万岁而一成纯。参糅万岁 ,千殊万异,浑然汨然,不以介怀,抱一而成精纯也。 万物尽然,而以是相蕴。释文: “蕴,积也。”案:言于万物无所不然,但以一是相蕴 积。予恶乎知说生之非惑邪!说 音悦。予恶乎知恶死之非弱丧而不知归者邪!丧 ,失也。弱龄失其故居,安于他土。丽之姬,艾封 人之子也。成云:“艾封人,艾地守封 疆者。”晋国之始得之,涕泣沾襟;及其至于王所 ,崔云:“六国诸侯僭称王,因谓晋献 公为王也。”与王同筐□,释文 :“筐,本亦作匡,崔云:‘方也。’”食刍豢, 而后悔其泣也。又借喻。予恶乎 知夫死者不悔其始之蕲生乎!郭云:“ 蕲,求也。”梦饮酒者,旦而哭泣;梦哭泣者,旦 而田猎。方其梦也,不知其梦也。梦之中又占其梦焉, 觉而后知其梦也。觉、梦之异。且 有大觉而后知此其大梦也,死为大觉, 则生是大梦。而愚者自以为觉,窃窃然知之。自 谓知之。君乎,牧乎,固哉!其 孰真为君上之贵乎?孰真为牧圉之贱乎?可谓固陋哉! 丘也,与女皆梦也;予谓女梦,亦梦也。是其言也 ,其名为吊诡。释文:“吊音的,至也 。诡,异也。”苏舆云:“言众人闻此言,以为吊诡, 遇大圣则知其解矣。”万世之后,而一遇大圣知其 解者,是旦暮遇之也。解人难得,万世 一遇,犹旦暮然。既使我与若辩矣,若胜我,我不 若胜,若果是也?我果非也邪?我胜若,若不吾胜,我 果是也?而果非也邪?若、而,皆汝也 。其或是也,其或非也邪?有是 有非。其俱是也,其俱非也邪?我与若不能相知也 ,则人固受其黮闇。吾谁使正之?使我 各执偏见,不能相知,则旁人亦因之不明,是受其黮闇 也。我欲正之,将谁使乎?黮闇,不明之貌。使同 乎若者正之,既与若同矣,恶能正之!使同乎我者正之 ,既同乎我矣,恶能正之!使异乎我与若者正之,既异 乎我与若矣,恶能正之!使同乎我与若者正之,既同乎 我与若矣,恶能正之!然则我与若与人俱不能相知也, 而待彼也邪?同彼,我不信;同我,彼 不服。别立是非,彼我皆疑,随人是非,更无定论,不 能相知,更何待邪?极言辩之无益。化声之相待, 若其不相待。郭嵩焘云:“言随物而变 ,谓之化声。若,与也。是与不是,然与不然,在人者 也。待人之为是为然,而是之然之,与其无待于人,而 自是自然,一皆无与于其心,如下文所云也。”和 之以天倪,因之以曼衍,所以穷年也。成 云:“天,自然也。倪,分也。曼衍,犹变化。因,任 也。穷,尽也。和以自然之分,任其无极之化,尽天年 之性命。”案:此二十五字,在后“亦无辩”下,今从 宣本移正。又寓言篇亦云:“卮言日出,和以天倪,因 以曼衍,所以穷年。”何谓和之以天倪?曰:是不 是,然不然。是若果是也,则是之异乎不是也亦无辩; 然若果然也,则然之异乎不然也亦无辩。成 云:“是非然否,出自妄情,以理推求,举体虚幻,所 是则不是,所然则不然。何以知其然邪?是若定是,是 则异非;然若定然,然则异否。而今此谓之是,彼谓之 非;彼之所然,此以为否。故知是非然否,理在不殊, 彼我更对,妄为分别,故无辩也矣。”忘年忘义, 成云:“年者生之所禀,既同于生死, 所以忘年。义者裁于是非,既一于是非,所以忘义。” 振于无竟,故寓诸无竟。”成云 :“振,畅。竟,穷。寓,寄也。”案:理畅于无穷, 斯意寄于无穷,不须辩言也。瞿鹊、长梧三证。
冈两问景曰:郭云:“罔两,景 外之微阴也。”释文:“景,本或作影,俗。”“ 曩子行,今子止,曩子坐,今子起,何其无特操与?” 成云:“独立志操。”景曰:“ 吾有待而然者邪!吾所待又有待而然者邪!影 不能自立,须待形;形不自主,又待真宰。吾待蛇 蚹、蜩翼邪!言吾之待如之。释文:“ 蚹音附。司马云:‘蛇腹下龃龉,可以行者也。’”成 云:“若使待翼而飞,待足而走,禽兽甚多,何独蛇蚹 可譬?蚹,蛇蜕皮。翼,蜩甲也。蛇蜕旧皮,蜩新出甲 ,不知所以,莫辩所然,独化而生,盖无待也。是知形 影之义,与蚹甲无异也。”案:言吾之所待,其蛇蚹邪 ,蜩翼邪?谓二物有一定之形,此尚不甚相合也。以上 与寓言篇同,而繁简互异。恶识所以然?恶识所以 不然?”成云:“待与不待,然与不然 ,天机自张,莫知其宰。”罔两、景四证。
昔者庄周梦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成
云:“栩栩,忻畅貌。”自喻适志与!李
云:“喻,快也。”自快适其志。与音余。不知周
也。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成云:“
蘧蘧,惊动之貌。”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
梦为周与?周与胡蝶,则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周
、蝶必有分,而其入梦方觉,不知周、蝶之分也,谓周
为蝶可,谓蝶为周亦可。此则一而化矣。现身说法,五
证。齐物极境。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生有
穷尽,知无畔岸。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向
云:“殆,穷困〔一〕。”已而为知者,殆而已矣
。已,止也。事过思留,其殆更甚。言
以物为事,无益于性命。为善无近名,为恶无近刑
。王夫之云:“声色之类,不可名为善
者,即恶也。”二语浅说。缘督以为经,李
颐云:“缘,顺。督,中。经,常也。”李桢云:“人
身惟脊居中,督脉并脊而上,故训中。”王夫之云:“
身后之中脉曰督。缘督者,以清微
纤妙之气,循虚而行,自顺以适得其中。”深说。可
以保身,可以全生,全其有生之理。可
以养亲,以受于亲者归之于亲,养之至
也。可以尽年。天所与之年,任
其自尽,勿夭折之,则有尽者无尽。从正意说入,一篇
纲要,下设五喻以明之。
〔一〕“穷困”,释文作“疲困之谓 ”。
庖丁为文惠君解牛,释文:“丁
其名。崔、司马云:‘文惠君,梁惠王。’”成云:“
解,宰割。”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
之所踦,苏舆云:“说文:‘踦,一足
也。’膝举则足单,故曰踦。”砉然向然,奏刀騞
然,司马云:“砉,皮骨相离声。”崔
云:“砉音画。騞音近获,声大于砉也。”成云:“砉
然向应,进奏鸾刀,騞然大解。”莫不中音。释
文:“中,丁仲反。下同。”合于桑林之舞,司
马云:“桑林,汤乐名。”崔云:“宋舞乐名。”释文
:“
左传‘舞师题以旌夏’是也。”乃
中经首之会。向、司马云:“经首,咸
池乐章也。”即尧乐。宣云:“会,节也。”文惠
君曰:“嘻!李云:“叹声。”善
哉!技盖至此乎?”庖丁释刀对曰:“臣之所好者道也
,进乎技矣。成云:“进,过也。”始
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牛者。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
也。成云:“操刀既久,顿见理间,才
睹有牛,已知空郤。亦犹服道日久,智照渐明,所见尘
境,无非虚幻。”方今之时,臣以神遇,向
云:“暗与理会。”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
。成云:“官,主司也。”案:“官”
承上,专以目言。目方睹其迹,神已析其形。依乎
天理,成云:“依天然之腠理。”批
大郤,字林:“批,击也。”成云:“
大郤,间郤交际之处。”郭音却。道大窾,郭
庆藩云:“窾当为款。汉书司马迁传注:‘款,空也。
’谓骨节空处。”因其固然。技经肯綮之未尝,俞
云:“技盖枝之误。枝,枝脉;经,经脉。枝经,犹言
经络〔一〕。素问王注引灵枢经云:‘经脉为里,支而
横者为络。’支、枝通作。经络相连处,必有碍于游刃
,庖丁因其固然,故无碍。”释文:“肯,着骨肉。司
马云:‘綮,犹结处也。’音启。”言枝经肯綮,皆刃
所未到。尝,试也。而况大軱乎!軱
音孤。崔云:“槃结骨。”良庖岁更刀,割也;族
庖月更刀,折也。崔云:“族,众也。
”俞云:“谓折骨,非刀折。左传曰:‘无折骨。’”
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数千牛矣,而刀刃若新发
于硎。释文:“磨石。”彼节者
有间,节,骨节。而刀刃者无厚
,以无厚入有闲,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是以十
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虽然,每至于族,郭
云:“交错聚结为族。”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
视为止,郭云:“不属目他物。”行
为迟。郭云:“徐其手。”动刀
甚微,謋然已解,謋与磔同,解脱貌。
如土委地。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
郭云:“逸足容豫自得之谓。”案:田
子方篇亦云:“方将踌躇,方将四顾。”善刀而藏
之。”释文:“善,犹拭。”文
惠君曰:“善哉!吾闻庖丁之言,得养生焉。”牛
虽多,不以伤刃,物虽杂,不以累心,皆得养之道也。
一喻。
〔一〕“络”原误“路”,据集释引 俞樾说改。
公文轩见右师而惊曰:司马云: “公文姓,轩名,宋人。”简文云:“右师,官名。” “是何人也?恶乎介也?介,一 足。天与,其人与?”司马云: “为天命与,抑人事也?”曰:“天也,非人也。 天之生是使独也,司马云:“独,一足 。”案此与德充符篇三兀者不同:介者天生,兀者人患 。人之貌有与也。郭云:“两足 并行。”以是知其天也,非人也。”形 残而神全也。知天则处顺。二喻。
泽雉十步一啄,百步一饮,不蕲畜乎樊中。蕲 同期。犹言不期而遇。下同。李云:“樊,藩也,所以 笼鸟〔一〕。”神虽王,不善也。释 文:“王,于〔二〕况反。”不善,谓不自得。鸟在泽 则适,在樊则拘;人束缚于荣华,必失所养。三喻。
〔一〕“鸟”,释文作“雉”。
〔二〕“于”原误“千”,据释文改 。
老聃死,司马云:“老子。”案
:老子不知其年,此借为说。秦失吊之,释
文:“失音逸。”三号而出。弟子曰:“非夫子之
友邪?”曰:“然。”“然则吊焉若此,可乎?”曰:
“然。始也,吾以为其人也,谓真人不
死。而今非也。向吾入而吊焉,有老者哭之,如哭
其子;少者哭之,如哭其母。彼其所以会之,必有不蕲
言而言,不蕲哭而哭者。所谓“不言而
信,不比而周”也。会,交际。言,称誉。言老子诚能
动物,我之不哭,自有说也。是遯天倍情,忘其所
受,释文:“遯,又作遁。”是,谓老
聃。情,乃惠子所谓情,见德充符篇。受者,受其成形
。古者谓之遁天之刑。语又见列
御寇篇。德充符以孔子为天刑之,则知“遁天刑”是赞
语。旧解并误。适来,夫子时也;适去,夫子顺也
。安时而处顺,哀乐不能入也,古者谓是帝之县解。”
释文:“县音玄。”成云:“帝,天也
。”案:大宗师篇云:“
得者时也,失者顺也。安时而处顺
,哀乐不能入也,此古之所谓县解也。”与此文大同。
来去得失,皆谓生死。德充符郭注亦云:“生为我时,
死为我顺;时为我聚,顺为我散也。天生人而情赋焉,
县也。冥情任运,是天之县解也。”言夫子已死,吾又
何哀!四喻。
指穷于为薪,以指析木为薪,薪
有穷时。火传也,不知其尽也。形
虽往,而神常存,养生之究竟。薪有穷,火无尽。五喻
。
颜回见仲尼请行。曰:“奚之?”曰:“将之卫
。”曰:“奚为焉?”曰:“回闻卫君,释
文:“司马云:‘卫庄公蒯聩。’案左传,庄公以鲁哀
十五年冬入国,时颜回已死。此是出公辄也。”姚鼐云
:“卫君,托词,以指时王糜烂其民者。”其年壮
,其行独,宣云:“自用。”轻
用其国,役民无时。而不见其过
,郭云:“莫敢谏。”轻用民死
,视用兵易。死者以国量乎泽,
若蕉,国中民死之多,若以比量泽地,
如以火烈而焚之之惨也。郭嵩焘云:“蕉与焦通。左成
九年传‘蕉萃’,班固宾戏作‘焦瘁’。广雅:‘蕉,
黑也。’”民其无如矣。无所归
往。回尝闻之夫子曰:‘治国去之,宣
云:“无所事。”乱国就之,宣
云:“欲相救。”医门多疾。’入
喻。愿以所闻思其则,崔、李云
:“则,法也。”庶几其国有瘳乎!”李
云:“瘳,愈也。”仲尼曰:“嘻!若殆往而刑耳
!成云:“若,汝也。往恐被戮。”夫
道不欲杂,杂则多,多则扰,扰则忧,忧而不救。成
云:“
道在纯粹,杂则事绪繁多,事多则
心扰乱,扰则忧患起。药病既乖,彼此俱困,己尚不立
,焉能救物?”古之至人,先存诸己,而后存诸人
。成云:“存,立也。”所存于
己者未定,何暇至于暴人之所行!至,
犹逮及也。暴人,谓卫君。且若亦知夫德之所荡,
而知之所为出乎哉?德荡乎名,知出乎争。成
云:“德所以流荡丧真者,矜名故也。智所以横出逾分
者,争善故也。”名也者,相轧也;知也者,争之
器也。二者凶器,非所以尽行也。成云
:“轧,伤也。”案:言皆凶祸之器,非所以尽乎行世
之道。苏舆云:“瘳国,美名也;医疾,多智也。持是
心以往,争轧萌矣,故曰凶器。”此浅言之,下复深言
。虽无用智争名之心,而持仁义绳墨之言以讽人主,尚
不可游乱世而免于灾,况怀凶器以往乎!且德厚信
矼,未达人气;名闻不争,未达人心。简
文云:“矼,悫实貌。”案:虽悫厚不用智,而未孚乎
人之意气;虽不争名,而未通乎人之心志,人必疑之。
而强以仁义绳墨之言术暴人之前者,是以人恶有其
美也,释文:“强,其两反。”术同述
。郭嵩焘云:“祭义‘而术省之’,郑注:‘术当作述
。’”案:人若如此,则是自有其美,人必恶之。命
之曰灾人。灾人者,人必反灾之,若殆为人灾夫!成
云:“命,名也。”释文:“灾音灾。”且苟为悦
贤而恶不肖,恶用而求有以异?下而,
汝也。且卫君苟好善恶恶,则朝多正人,何用汝之求有
以自异乎?若唯无诏,王公必将乘人而斗其捷。成
云:“诏,言也。王公,卫君。”言汝唯无言,卫君必
将乘汝之隙,而以捷辩相斗。而目将荧之,而色将
平之,口将营之,容将形之,心且成之。是以火救火,
以水救水,名之曰益多,顺始无穷。郭
庆藩云:“荧,●之借字。说文:‘●,惑也。从目,
荧省声。’”成云:“形,见也。”言汝目将为所眩,
汝色将自降,口将自救,容将益恭,心且舍己之是,以
成彼之非。彼恶既多,汝又从而益之。始既如此,后且
顺之无尽。若殆以不信厚言,宣
云:“未信而深谏。”案:此“若”字训如。必死
于暴人之前矣。且昔者桀杀关龙逢,纣杀王子比干,是
皆修其身以下伛拊人之民,李云:“伛
拊,谓怜爱之。”宣云:“人,谓君。”以下拂其
上者也,故其君因其修以挤之。是好名者也。因
其好修名之心而陷之。一证。昔者尧攻丛枝、胥敖
,禹攻有扈,三国名。国为虚厉
,宣云:“地为丘墟,人为厉鬼。”身
为刑戮,其用兵不止,其求实无已。求
实,贪利。三国如此,故尧、禹攻灭之。是皆求名
、实者也,再证。苏舆云:“龙、比修
德,而桀、纣以为好名,因而挤之。桀、纣恶直臣之有
其美,而自耻为辟王,是亦好名也。丛枝、胥敖、有扈
,用兵不止,以求实也,尧、禹因而攻灭之,亦未始非
求实也。故曰:‘是皆求名、实者也。’”而独不
闻之乎?名、实者,圣人之所不能胜也,而况若乎!夫
子又举所闻告之。言人主据高位之名,有威权之实,虽
以圣人为之臣,亦不能不为所屈,况汝乎!虽然,
若必有以也,尝以语我来!”以者,挟
持之具。尝,试也。颜回曰:“端而虚,端
肃而谦虚。勉而一,黾勉而纯一
。则可乎?”曰:“恶!恶可?上
恶,惊叹词。下恶可,不可也。夫以阳为充孔扬,
卫君阳刚之气充满于内,甚扬于外。采
色不定,容外见者无常。常人之
所不违,平人莫之敢违。因案人
之所感,以求容与其心。成云:“案,
抑也。容与,犹快乐。人以箴规感动,乃因而挫抑之,
以求放纵其心意。”名之曰日渐之德不成,而况大
德乎!虽日日渐渍之以德,不能有成,
而况进于大德乎!将执而不化,宣
云:“自以为是。”外合而内不訾,宣
云:“外即相合,而内无自讼之心。”姚鼐云:“訾,
量也。闻君子之言,外若不违,而内不度量其义。”其
庸讵可乎!”“然则我内直而外曲,成而上比。“
然则”下,颜子又言也。内直者,与天为徒。与天
为徒者,知天子之与己皆天之所子,而独以己言蕲乎而
人善之,蕲乎而人不善之邪?成云:“
内心诚直,共自然之理而为徒类。”宣云:“天子,人
君。”郭云:“人无贵贱,得生一也。故善与不善,付
之公当,一无所求于人也。”若然者,人谓之童子
,是之谓与天为徒。依乎天理,纯一无
私,若婴儿也。外曲者,与人之为徒也。擎、跽、
曲拳,宣云:“擎,执笏。跽,长跪。
曲拳,鞠躬。”人臣之礼也,人皆为之,吾敢不为
邪!为人之所为者,人亦无疵焉,是之谓与人为徒。成
而上比者,与古为徒。成云:“忠谏之
事,乃成于今;君臣之义,上比于古。”其言虽教
,谪之实也。所陈之言,虽是古教,即
有讽责之实也。古之有也,非吾有也。若然者,虽
直而不病,郭云:“寄直于古,无以病
我。”是之谓与古为徒。若是,则可乎?”仲尼曰
:“恶!恶可?大多政,释文:“大音
泰。”郭云:“当理无二,而张三条以政之,所谓大多
政也。”案:政、正同。法而不谍,俞
云:“四字为句。列御寇篇:‘形谍成光。’释文:‘
谍,便僻也。’此谍义同。言有法度,而不便僻。”虽
固,亦无罪。虽未宏大,可免罪咎。虽
然,止是耳矣,夫胡可以及化!不足化
人。犹师心者也。”成云:“师
其有心。”颜回曰:“吾无以进矣,敢问其方。”
仲尼曰:“齐,吾将语若!释文:“齐
,本亦作斋。”有而为之,其易邪?郭
云:“有其心而为之,诚未易也。”易之者,皞天
不宜。”成云:“尔雅:‘夏曰皓天。
’言其气皓汗也。”案:与虚白自然之理不合。苏舆云
:“易之者,仍师心也。失其初心,是谓违天。”于义
亦通。颜回曰:“回之家贫,唯不饮酒、不茹荤者
数月矣。如此,则可以为齐乎?”成云
:“荤,辛菜。”曰:“是祭祀之齐,非心齐也。
”回曰:“敢问心齐。”仲尼曰:“一若志,宣
云:“不杂也。”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成
云:“耳根虚寂,凝神心符。”无听之以心而听之
以气。成云:“心有知觉,犹起攀缘;
气无情虑,虚柔任物。故去彼知觉,取此虚柔,遣之又
遣,渐阶玄妙。”听止于耳,宣
云:“止于形骸。”俞云:“当作‘耳止于听’,传写
误倒也。此申说无听之以耳之义,言耳之为用,止于听
而已,故无听之以耳也。”心止于符。俞
云:“此申说无听之以心之义,言心之用,止于符而已
,故无听之以心也。符之言合,与物合也,与物合,则
非虚而待物之谓矣。”气也者,虚而待物者也。俞
云:“此申说气。”宣云:“气无端,即虚也。”唯
道集虚。虚者,心齐也。”成云:“唯
此真道,集在虚心。故虚者,心齐妙道也。”颜回
曰:“回之未始得使,未得使心齐之教
。实自回也;自见有回。得
使之也,未始有回也。既得教令,遂忘
物我。可谓虚乎?”夫子曰:“尽矣。成
云:“心齐之妙尽矣。”吾语若!若能入游其樊而
无感其名,汝入卫,能游其藩内,而无
以虚名相感动。入则鸣,不入则止。入
吾言则言,不入则姑止。无门无毒,宣
云:“不开一隙,不发一药。”郭云:“使物自若,无
门者也;付天下之自安,无毒者也。”李桢云:“门、
毒对文,毒与门不同类。说文:‘毒,厚也。害人之草
,往往而生。’义亦不合。毒盖壔之借字。说文壔下云
:‘保也,亦曰高土也,读若毒。’与郭注‘自安’义
合。张行孚说文发疑云:‘
壔者,累土为台以传信,即吕览所
谓“为高保祷于王路,置鼓其上,远近相闻”是也。’
祷是壔之讹。壔者,保卫之所,故借其义为保卫。周易
‘以此毒天下,而民从之’,老子‘亭之毒之’,与此
‘无门无毒’,三毒字,皆是此义。广雅:‘毒,安也
。’亦即此训。桢案:壔为毒本字,正与门同类,所以
门、毒对文,读都皓切,音之转也。”案:宣说望文生
义,不如李训最合。门者,可以沿为行路;毒者,可以
望为标的。无门无毒,使人无可窥寻指目之意。一
宅而寓于不得已,则几矣。成云:“宅
,居处也。处心至一之道,不得已而应之,非预谋也,
则庶几矣。”绝迹易,无行地难。宣
云:“人之处世,不行易,行而不着迹难。”为人
使,易以伪;为天使,难以伪。成云:
“人情驱使,浅而易欺;天然驭用,为而难矫。”闻
以有翼飞者矣,未闻以无翼飞者也;闻以有知知者矣,
未闻以无知知者也。释文:“上音智,
下如字。”宣云:“以神运,以寂照。”瞻彼阕者
,虚室生白,司马云:“阕,空也。室
,喻心。心能空虚,则纯白独生也。”成云:“彼,前
境也。观察万有,悉皆空寂,故能虚其心室,乃照真源
。”吉祥止止。成云:“吉祥善
福,止在凝静之心,亦能致善应也。”俞云:“‘止止
’连文,于义无取。淮南俶真训:‘虚室生白,吉祥止
也。’疑此文下止字亦也字之误。列子天瑞篇卢重元注
云‘
虚室生白,吉祥止耳’,亦可证‘
止止’连文之误。”案:下“止”字,或“之”之误。
夫且不止,是之谓坐驰。若精神
外骛而不安息,是形坐而心驰也。夫徇耳目内通而
外于心知,鬼神将来舍,而况人乎!李
云:“徇,使也。”宣云:“耳目在外,而徇之于内;
心智在内,而黜之于外。”成云:“虚怀任物,鬼神将
冥附而舍止。人伦归依,固其宜矣。”是万物之化
也,禹、舜之所纽也,伏羲、几蘧之所行终,而况散焉
者乎!”此禹、舜应物之纲纽,上古帝
王之所行止,而况凡散之人,有不为所化乎!成云:“
几蘧,三皇以前无文字之君。”苏舆云:“言知此可为
帝王,可以宰世,而况为支离之散人乎!”于义亦通。
叶公子高将使于齐,问于仲尼曰:“王使诸梁也
甚重,成云:“
委寄甚重。”齐之待使者,盖
将甚敬而不急。宣云:“貌敬而缓于应
事。”匹夫犹未可动,而况诸侯乎!吾甚栗之。惧
也。子常语诸梁也,曰:‘凡事若小若大,寡不道
以欢成。事无大小,鲜不由道而以欢然
成遂者。事若不成,则必有人道之患;王
必降罪。事若成,则必有阴阳之患。宣
云:“喜惧交战,阴阳二气将受伤而疾作。”若成
若不成而后无患者,唯有德者能之。’成
云:“任成败于前涂,不以忧喜累心者,唯盛德之人。
”以上述子言。苏舆云:“谓事无成败,而卒可无患者
,惟盛德为能。”案:成说颇似张浚符离之败,未可为
训。苏说是也。吾食也,执粗而不臧,宣
云:“甘守粗粝,不求精善。”爨无欲清之人。成
云:“清,凉也。然火不多,无热可避。”今吾朝
受命而夕饮冰,我其内热与!忧灼之故
。吾未至乎事之情,宣云:“
未到行事实处。”而既有阴阳
之患矣;事若不成,必有人道之患。是两也,为人臣者
不足以任之,子其有以语我来!”仲尼曰:“天下有大
戒二:成云:“戒,法也。”其
一,命也;其一,义也。子之爱亲,命也,不可解于心
;受之于天,自然固结。臣之事
君,义也,无适而非君也,无所逃于天地之间。成
云:“天下未有无君之国。”是之谓大戒。是以夫
事其亲者,不择地而安之,不论境地何
若,惟求安适其亲。孝之至也;夫事其君者,不择
事而安之,成云:“事无夷险,安之若
命。”忠之盛也;自事其心者,哀乐不易施乎前,
王念孙云:“施读〔一〕为移。此犹言
不移易。晏子春秋外篇‘君臣易施’,荀子儒效篇‘哀
虚之相易也’,汉书卫绾传‘人之所施易’,义皆同。
正言之则为易施,倒言之则为施易也。”宣云:“事心
如事君父之无所择,虽哀乐之境不同,而不为移易于其
前。”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德之至也。为人
臣子者,固有所不得已,行事之情而忘其身,情
,实也。何暇至于悦生而恶死!宣
云:“尚何阴阳之患!”夫子其行可矣!丘请复以
所闻:更以前闻告之。凡交,交
邻。近则必相靡以信,宣云:“
相亲顺以信行。”远则必忠之以言,宣
云:“相孚契以言语。”言必或传之。宣
云:“必托使传。”夫传两喜两怒之言,宣
云:“两国君之喜怒。”天下之难者也。夫两喜必
多溢美之言,两怒必多溢恶之言。郭云
:“溢,过也。喜怒之言,常过其当。”凡溢之类
妄,成云:“类,似也。似使人妄构。
”妄则其信之也莫,成云:“莫
,致疑貌。”莫则传言者殃。故法言曰:引
古格言。扬子法言名因此。‘传其常情,宣
云:“但传其平实者。”无传其溢言,郭
云:“虽闻临时之过言而勿传。”则几乎全。’宣
云:“庶可自全。”案:引法言毕。且以巧斗力者
,始乎阳,常卒乎阴,大至则多奇巧;释
文:“大音泰,本亦作泰。”案:斗力属阳,求胜则终
于阴谋,欲胜之至,则奇谲百出矣。以礼饮酒者,
始乎治,常卒乎乱,大至则多奇乐。礼
饮象治,既醉则终于迷乱,昏醉之至,则乐无不极矣。
凡事亦然。始乎谅,常卒乎鄙;宣
云:“谅,信。鄙,诈。”俞云:“谅与鄙,文不相对
。谅盖诸之误。诸读为都。释地‘宋有孟诸’,史记夏
本纪作‘明都’,是其例。‘始乎都,常卒乎鄙’,都
、鄙正相对。因字通作诸,又误而为谅,遂失其恉矣。
淮南诠言训‘故始于都者,常大于鄙’,即本庄子,可
据以订正。彼文大字,乃卒字之误。说见王氏杂志。”
其作始也简,其将毕也必巨。夫言者,风波也;如
风之来,如波之起。行者,实丧也。郭
嵩焘云:“实者,有而存之;丧者,纵而舍之。实丧,
犹得失也。”风波易以动,实丧易以危。得
失无定,故曰“易以危”。故忿设无由,巧言偏辞
。忿怒之设端,无他由也,常由巧言过
实,偏辞失中之故。兽死不择音,气息茀然,于是
并生心厉。兽困而就死,鸣不择音,而
忿气有余。于其时,且生于心而为恶厉,欲噬人也。以
兽之心厉,譬下人有不肖之心。克核大至,则必有
不肖之心应之,而不知其然也。克求精
核太过,则人以不肖之心起而相应,不知其然而然。苟
为不知其然也,孰知其所终!宣云:“
必罹祸。”故法言曰:‘无迁
令,成云:“君命实传,无得迁改。”
无劝成。’成云:“弗劳劝奖,
强令成就。”再引法言毕。过度,益也。若
过于本度,则是增益语言。迁令、劝成殆事,事
必危殆。美成在久,恶成不及改,成
而善,不在一时;成而恶,必有不及改者。可不慎
与!且夫乘物以游心,托不得已以养中,至矣。宣
云:“随物以游寄吾心,托于不得已而应,而毫无造端
,以养吾心不动之中,此道之极则也。”何作为报
也!郭云:“任齐所报,何必为齐作意
于其间!”莫若为致命。此其难者。”但
致君命,而不以己与,即此为难。若人道之患,非患也
。颜阖将傅卫灵公太子,释文:
“颜阖,鲁贤人。太子,蒯聩。”而问于蘧伯玉曰
:“有人于此,其德天杀。天性嗜杀。
与之为无方,则危吾国;宣云:
“纵其败度,必覆邦家。”与之为有方,则危吾身
。制以法度,先将害己。其知适
足以知人之过,而不知其所以过。释文
:“其知,音智。”但知责人,不见己过。若然者
,吾奈之何?”蘧伯玉曰:“善哉问乎!戒之慎之,正
汝身也哉!先求身之无过。形莫
若就,心莫若和。宣云:“外示亲附之
形,内寓和顺之意。”虽然,之二者有患。宣
云:“犹未尽善。”就不欲入,和不欲出。附
不欲深,必防其纵;顺不欲显,必范其趋。形就而
入,且为颠为灭,为崩为蹶。颠,坠。
灭,绝。崩,坏。蹶,仆也。心和而出,且为声为
名,为妖为孽。郭云:“自显和之,且
有含垢之声;济彼之名,彼且恶其胜己,妄生妖孽。”
彼且为婴儿,亦与之为婴儿;喻
无知识。彼且为无町畦,亦与之为无町畦;无
界限。喻小有逾越。彼且为无崖,亦与之为无崖。
不立崖岸。达之,入于无疵。顺
其意而通之,以入于无疵病。汝不知夫螳蜋乎?怒
其臂以当车辙,不知其不胜任也,是其才之美者也。戒
之慎之!积伐而美者以犯之,几矣。而
,汝也。伐,夸功也。美不可恃,积汝之美,伐汝之美
,以犯太子,近似螳蜋矣。一喻。汝不知夫养虎者
乎?不敢以生物与之,为其杀之之怒也;不敢以全物与
之,为其决之之怒也。成云:“以死物
投虎,亦先为分决,不使用力。”时其饥饱,达其
怒心。虎之与人异类而媚养己者,顺也;故其杀者,逆
也。虎逆之则杀人,养之则媚人。喻教
人不可怒之。再喻。夫爱马者,以筐盛矢,以蜄盛
溺。成云:“蜄,大蛤也。”爱马之至
者。适有□虻仆缘,王念孙云:
“仆,附也。言□虻附缘于马体也。诗‘景命有仆’,
毛传:‘仆,附也。’”而拊之不时,成
云:“拊,拍也。不时,掩马不意。”则缺衔、毁
首、碎胸。成云:“衔,勒也。”马惊
至此。意有所至,而爱有所亡,可不慎邪!”亡
,犹失也。欲为马除□虻,意有偏至,反以爱马之故,
而致亡失,故当慎也。三喻。
〔一〕“读”原误“谓”,据集释引 改。
匠石之齐,至乎曲辕,见栎社树。石
,匠名。之,往也。司马云:“曲辕,曲道。”成云:
“如轘辕之道也。社,土神。栎树,社木。”其大
蔽数千牛,洁之百围,文选注引司马云
:“洁,匝也。”李云:“径尺为围,盖十丈。”其
高临山十仞而后有枝,其可以为舟者旁十数。俞
云:“旁、方古通。方,且也。言可为舟者且十数。”
观者如市,匠伯不顾,遂行不辍。遂
,竟也。文选注引司马云:“匠石,字伯。”弟子
厌观之,厌,饱也。走及匠石,
曰:“自吾执斧斤以随夫子,未尝见材如此其美也。先
生不肯视,行不辍,何邪?”曰:“已矣,勿言之矣!
散木也,以为舟则沈,体重。以
为棺椁则速腐,多败。以为器则
速毁,疏脆。以为门户则液樠,
李桢云:“广韵:‘
樠,松心,又木名也。’松心有脂
,液樠正取此义。”以为柱则蠹。虫
蚀。是不材之木也,无所可用,已
见逍遥游诸篇。故能若是之寿。”匠石归,栎社见
梦曰:“女将恶乎比予哉?若将比予于文木邪?郭
云:“凡可用之木为文木,可成章也。”夫柤、梨
、橘、柚、果、蓏之属,成云:“蓏,
瓜瓠之类。”实熟则剥,剥则辱,大枝折,小枝泄
。俞云:“泄,当读为抴。荀子非相篇
‘接人则用抴’,杨注:‘
抴,牵引也。’小枝抴,谓见牵引
也。”此以其能苦其生者也,故不终其天年而中道
夭,自掊击于世俗者也。掊击由其自取
。成云:“掊,打。”物莫不若是。且予求无所可
用久矣,几死,几伐而死。乃今
得之,郭云:“数有睥睨己者,唯今匠
石明之。”为予大用。成云:“
方得全身,为我大用。”使予也而有用,且得有此
大也邪?且也,若与予也皆物也,奈何哉其相物也?而
几死之散人,又恶知散木!”而,汝。
几,近也。匠石觉而诊其梦。王
念孙云:“诊读为畛。尔雅:‘畛,告也。’告其梦于
弟子。”弟子曰:“趣取无用,则为社何邪?”既
急取无用以全身,何必为社木以自荣?曰:“密!
犹言秘之。姚鼐云:“密、默字通。田
子方篇仲尼曰:‘默!女无言!’达生篇:‘公密而不
应。’”若无言!彼亦直寄焉,以为不知己者诟厉
也。彼亦特寄于社,以听不知己者诟病
之而不辞也。司马云:“厉,病也。”不为社者,
且几有翦乎!如不为社木,且几有翦伐
之者,谓或析为薪木。且也,彼其所保,与众异,
保于山野,究与俗众异,非城狐、社鼠
之比。以〔一〕义誉之,不亦远乎!”宣
云:“义,常理。”案:彼非托社神以自荣,而以常理
称之,于情事远也。南伯子綦游乎商之丘,李
云:“即南郭也。伯,长也。”司马云:“商之丘,今
梁国睢阳县。”见大木焉有异,结驷千乘,隐将芘
其所藾。向云:“
藾,荫也。”崔云:“隐,伤于热
也。”成云:“驷马曰乘。言连结千乘,热时可庇于其
荫。”子綦曰:“此何木也哉?此必有异材夫!”
言必可为材也。仰而视其细枝,
则拳曲而不可以为栋梁;俯而见其大根,则轴解而不可
为棺椁;成云:“轴,如车轴之转,谓
转心木也。案:解者,文理解散,不密缀。咶其叶
,则口烂而为伤;嗅之,则使人狂酲三日而不已。李
云:“狂如酲也。病酒曰酲。”子綦曰:“
此果不材之木也,以至于此其大也。成
云:“不材为全生之大材,无用乃济物之妙用,故能不
夭斧斤,而庇荫千乘也。”嗟夫!神人以此不材!
”由木悟人。宣云:“神人亦以不见其
材,故无用于世,而天独全也。”宋有荆氏者,宜
楸、柏、桑。司马云:“荆氏,地名。
”宜此三木。其拱把而上者,求狙猴之杙者斩之;
司马云:“两手曰拱,一手曰把。”宣
云:“杙,系橛也。”三围四围,求高名之丽者斩
之;崔云:“环八尺为一围。”郭庆藩
云:“名,大也。”(详天下“名山三百”下。)成云
:“丽,屋栋也。”七围八围,贵人富商之家求椫
傍者斩之。释文:“椫,本亦作檀。”
成云:“棺之全一边而不两合者,谓之椫傍。其木极大
,当斩取大板。”故未终其天年,而中道已夭于斧
斤,此材之患也。故解之以牛之白颡者,与豚之亢鼻者
,与人有痔病者,不可以适河。郭云:
“解,巫祝解除也。”成云:“颡,额也。亢,高也。
三者不可往灵河而设祭。古者将人沉河以祭,西门豹为
邺令,方断之,即其类是也。”此皆巫祝以知之矣
,以、已同。郭云:“巫祝于此,亦知
不材者全也。”所以为不祥也,此乃神人之所以为
大祥也。宣云:“可全生,则祥莫大焉
。”
〔一〕“以”字上,集释本有“而” 字。
支离疏者,司马云:“支离,形
体不全貌。疏其名。”颐隐于脐,肩高于顶,司
马云:“言脊曲头缩也。”淮南曰:“脊管高于顶也。
”会撮指天,司马云:“会撮,
髻也。古者髻在项中,脊曲头低,故髻指天。”崔云:
“会撮,项椎也。”李桢云:“崔说是。大宗师篇:‘
句赘指天。’李云:‘句赘,项椎也,其形如赘。’亦
与崔说证合。素问刺热篇:‘项上三椎,陷者中也。’
王注:‘此举数脊椎大法也。’沈彤释骨云:‘项大椎
以下二十一椎,通曰脊,骨曰脊椎。’难经四十五难云
:‘骨会大杼。’张注:‘大杼,穴名,在项后第一椎
,两旁诸骨自此檠架往下支生,故骨会于大杼。’会撮
,正从骨会取义,又在大椎之间,故曰‘项椎’也。初
学记十九引撮作□。玉篇:‘□,木□节也。’与脊节
正相似。从木作□,于义为长。”五管在上,李
云:“管,腧也。五藏之腧,并在人背。”李桢云:“
颐、肩属外说,会撮、五管属内说
。”两髀为胁。司马云:“脊曲
脾竖,故与胁肋相并。”挫针治繲,足以糊口;司
马云:“挫针,缝衣也。繲,浣衣也。”鼓筴播精
,足以食十人。司马云:“鼓,簸也。
小箕曰筴。简米曰精。”成云:“播,扬土。”上
征武士,则支离攘臂而游于其间;郭云
:“恃其无用,故不自窜匿。”上有大役,则支离
以有常疾不受功;宣云:“不任功作。
”上与病者粟,则受三钟与十束薪。司
马云:“六斛四斗曰钟。”夫支离其形者,犹足以
养其身,终其天年,又况支离其德者乎!”成
云:“忘形者犹足免害,况忘德者乎!”
孔子适楚,楚狂接舆游其门曰:“凤兮凤兮,何 如德之衰也!成云:“何如,犹如何。 ”来世不可待,往世不可追也。郭 云:“当尽临时之宜耳。”天下有道,圣人成焉; 宣云:“成其功。”苏舆云:“庄引数 语,见所遇非时。苟生当有道,固乐用世,不仅自全其 生矣。”天下无道,圣人生焉。宣 云:“全其生。”方今之时,仅免刑焉。福轻乎羽 ,莫之知载;易取不取。祸重乎 地,莫之知避。当避不避。已乎 已乎,临人以德!宣云:“亟当止者, 示人以德之事。”殆乎殆乎,画地而趋!宣 云:“最可危者,拘守自苦之人。”迷阳迷阳,谓 棘刺也,生于山野,践之伤足。至今吾楚舆夫遇之,犹 呼“迷阳踢”也。迷音读如麻。无伤吾行!吾行却 曲,宣云:“却步委曲,不敢直道。” 无伤吾足!”
山木自寇也,膏火自煎也。司马
云:“木为斧柄,还自伐;膏起火,还自消。”桂
可食,故伐之;漆可用,故割之。成云
:“桂心辛香,故遭斫伐,漆供器用,所以割之,俱为
才能,夭于斤斧。”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
之用也。喻意点清结局,与上接舆歌不
连,歌有韵,此无韵。
鲁有兀者王骀,李云:“刖足曰
兀。”从之游者,与仲尼相若。郭
云:“弟子多少敌孔子。”常季问于仲尼曰:“王
骀,兀者也,从之游者,与夫子中分鲁。释
文:“常季,或云:孔子弟子。”或云:鲁贤人。立
不教,坐不议,虚而往,实而归。弟子
皆有所得。固有不言之教,无形而心成者邪?宣
云:“默化也。”是何人也?”仲尼曰:“夫子,
圣人也。丘也,直后而未往耳。直,特
也。未及往从。丘将以为师,而况不如丘者乎!奚
假鲁国!何但假借鲁之一邦!丘
将引天下而与从之。”常季曰:“彼兀者也,而王先生
,言居然王先生也。其与庸亦远
矣。固当与庸人相远。若然者,
其用心也,独若之何?”仲尼曰:“死生亦大矣,而不
得与之变,其人与变俱,故死生不变。
虽天地覆坠,亦将不与之遗。成
云:“遗,失也。”言不随之而遗失。审乎无假,
而不与物迁,郭庆藩云:“假是瑕之误
。淮南精神训正作‘审乎无瑕。’谓审乎己之无可瑕疵
,斯任物自迁,而无役于物也。左传‘傅瑕’,郑世家
作‘甫假’,礼檀弓‘公肩假’,汉书人表作‘公肩瑕
’。瑕、假形近,易致互误。”命物之化,而守其
宗也。”宣云:“主宰物化,执其枢纽
。”常季曰:“何谓也?”仲尼曰:“自其异者视
之,肝胆楚越也;本一身,而世俗异视
之。自其同者视之,万物皆一也。皆
天地间一物。夫若然者,且不知耳目之所宜,耳
目之宜于声色,彼若冥然无所知。而游心于德之和
,郭云:“放心于道德之间,而旷然无
不适也。”物视其所一,而不见其所丧,宣
云:“视万物为一致,无有得丧。”视丧其足,犹
遗土也。”常季曰:“彼为己,言骀但
能修己耳。以其知得其心,以其
真知,得还吾心理。以其心得其常心,又
以吾心理,悟得古今常然之心理。物何为最之哉?
”最,聚也。众人何为群聚而从之哉?
仲尼曰:“人莫鉴于流水,而鉴于止水,唯止能止
众止。成云:“鉴,照也。”宣云“水
不求鉴,而人自来鉴。唯自止,故能止众之求止者。”
受命于地,唯松柏独也在,句。
冬夏青青;受命于天,唯舜独也正,郭
云:“下首唯有松柏,上首唯有圣人,故凡不正者皆来
求正。若物皆青全,则无贵于松柏;人各自正,则无羡
于大圣而趋之。”成云:“人头在上,去上则死;木头
在下,去下则死。是以呼人为上首,呼木为下首。故上
首食傍首,傍首食下首。下首草木,傍首虫兽。”幸
能正生,以正众生。宣云:“舜能正己
之性,而物性自皆受正。”夫保始之征,保
守本始之性命,于何征验?不惧之实。勇士一人,
雄入于九军。崔云:“
天子六军,诸侯三军,通为九军。
”将求名而能自要者,而犹若此,将
求功名而能自必者,犹可如此。而况官天地,府万
物,成云:“纲维二仪,苞藏宇宙。”
直寓六骸,宣云:“直,犹特。
以六骸为吾寄寓。”成云:“六骸,身首四肢也。”象
耳目,宣云:“以耳目为吾迹象。”一
知之所知,上知谓智,下知谓境。纯一
无二。而心未尝死者乎!宣云:
“得其常心,不以死生变。”彼且择日而登假,假
,徐音遐。宣云:“曲礼:‘天王登假。’此借言遗世
独立。择日,犹言指日。”案:言若黄帝之游于太清。
人则从是也。宣云:“人自不能
舍之。”彼且何肯以物为事乎!”因
常季疑骀有动众之意,故答之。申徒嘉,兀者也,
而与郑子产同师于伯昏无人。杂篇作“
瞀人”。子产谓申徒嘉曰:“我先出,则子止;子
先出,则我止。”郭云:“羞与刖者并
行。”其明日,又与合堂同席而坐。子产谓申徒嘉
曰:“我先出,则子止;子先出,则我止。今我将出,
子可以止乎,其未邪?郭云:“质而问
之,欲使必不并己。”且子见执政而不违,子齐执
政乎?”执政,子产自称。违,避。也
齐,同也。斥其不逊让。申徒嘉曰:“先生之门,
固有执政焉如此哉?言伯昏先生之门,
以道德相高,固有以执政自多如此者哉?子而说子
之执政而后人者也!子乃悦爱子之执政
,而致居人后者也!闻之曰:‘鉴明则尘垢不止,
止则不明也。久与贤人处,则无过。’止
,犹集也。明镜无尘,亲贤无过。今子之所取大者
,先生也,而犹出言若是,不亦过乎!”宣
云:“取大,求广见识。”案:取大,犹言引重。子
产曰:“子既若是矣,既已残形。犹
与尧争善,宣云:“尧乃善之至者,故
以为言。”计子之德不足以自反邪?”宣
云:“计子之素行,必有过而后致兀,尚不足自反邪?
”申徒嘉曰:“自状其过以不当亡者众,不状其过
以不当存者寡。状,犹显白也。自显言
其罪过,以为不至亡足者多矣;不显言其罪过,而自反
以为不当存足者少也。知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惟
有德者能之。宣云:“以兀为自然之命
而不介意,非有德者不能。”游于羿之彀中,中央
者,中地也,然而不中者,命也。上二
中,如字。下二中,竹仲反。以羿彀喻刑网。言同居刑
网之中,孰能自信无过?其不为刑罚所加,亦命之偶值
耳。人以其全足笑吾不全足者多矣。我怫然而怒,
而适先生之所,则废然而反。郭云:“
废向者之怒而复常。”不知先生之洗我以善邪!以
善道净我心累。吾与夫子游十九年矣,而未尝知吾
兀者也。未闻先生以残形见摈。今
子与我游于形骸之内,以道德相友。而
子索我于形骸之外,以形迹相绳。不
亦过乎!”子产蹴然改容更貌曰:“子无乃称!”蹴
然起谢。乃者,犹言如此。子无乃称,谓子毋如此言也
。大宗师篇“不知其所以乃”,亦谓不知其所以如此也
。
鲁有兀者叔山无趾,李云:“叔
山,氏。”宣云:“无足趾,遂为号。”踵见仲尼
。崔云:“无趾,故踵行。”仲
尼曰:“子不谨,前既犯患若是矣。虽今来,何及矣?
”无趾曰:“吾唯不知务而轻用吾身,吾是以亡足。今
吾来也,犹有尊足者存,宣云:“有尊
于足者,不在形骸。”吾是以务全之也。夫天无不
覆,地无不载,吾以夫子为天地,安知夫子之犹若是也
!”孔子曰:“丘则陋矣。夫子胡不入乎?请讲以所闻
!”无趾出。宣云:“径去。”孔
子曰:“弟子勉之!夫无趾,兀者也,犹务学以复补前
行之恶,而况全德之人乎!”前恶亏德
,求学以补之,况无恶行而全德者乎!无趾语老聃
曰:“孔丘之于至人,其未邪!彼何宾宾以学子为?俞
云:“宾宾,犹频频也。宾声、频声之字,古相通。广
雅释训:‘频频,比也。’”郭云:“
怪其方复学于老聃。”彼且蕲
以諔诡幻怪之名闻,不知至人之以是为己桎梏邪?”李
云:“諔诡,奇异也。”案:吕览伤乐篇作“俶诡”。
木在足曰桎,在手曰梏。蕲、期同。言彼期以异人之名
闻于天下,不知至人之于名,视犹己之桎梏邪?老
聃曰:“胡不直使彼以死生为一条,以可不可为一贯者
,解其桎梏,其可乎?”言生死是非,
可通为一,何不使以死生是非为一条贯者,解其迷惑,
庶几可乎!无趾曰:“天刑之,安可解?”言
其根器如此,天然刑戮,不可解也。
鲁哀公问于仲尼曰:“卫有恶人焉,曰哀骀它。
释文:“恶,丑。李云:‘哀骀,丑貌
。它其名。’”丈夫与之处者,思而不能去也。妇
人见之,请于父母曰‘与为人妻,宁为夫子妾’者,十
数而未止也。未尝有闻其唱者也,常和而已矣。未
尝先人,感而后应。无君人之位以济乎人之死,宣
云:“济犹拯也。”无聚禄以望人之腹。李
桢云:“说文:‘望,月满也。’腹满为饱,犹月满为
望,故以拟之。”又以恶骇天下,非
以美动人。和而不唱,未尝招引
人。知不出乎四域,知名不出四
境之远。且而雌雄合乎前。宣云
:“妇人、丈夫,皆来亲之。”是必有异乎人者也
。寡人召而观之,果以恶骇天下。与寡人处,不至以月
数,而寡人有意乎其为人也;郭云:“
未经月,已觉其有远处。”不至乎期年,而寡人信
之。国无宰,寡人传国焉。成云:“国
无良宰,传以国政。”释文:“传,丈〔一〕专反。”
闷然而后应,闷然不合于其意,
而后应焉。泛而若辞。泛然不系
于其心,而若辞焉。寡人丑乎,李
云:“丑,惭也。”卒授之国。无几何也,去寡人
而行,成云:“俄顷之间,逃遁而去。
”寡人恤焉若有亡也,宣云:“
恤,忧貌。”若无与乐是国也。是何人者也?”仲
尼曰:“丘也,尝使于楚矣,适见□子食于其死母者,
释文:“□,本又作豚。”郭注:“食
,乳也。”少焉眴若,皆弃之而走。释
文:“眴,本亦作瞬,司马云:‘惊貌。’”俞云:“
眴若,犹眴然。徐无鬼篇:‘
众狙恂然弃而走。’眴、恂,并●
之假借。说文:‘●,惊辞也。’始就其母食,少焉,
觉其死,皆惊走也。”不见己焉尔,不得类焉尔。
郭云:“生者以才德为类,死而才德去
矣,故生者以失类而走也。”案:言□子以母之不顾见
己而惊疑,又不得其生之气类而舍去也。所爱其母
者,非爱其形也,爱使其形者也。成云
:“使其形者,精神也。”战而死者,其人之葬也
,不以翣资,郭云:“翣者,武所资也
。战而死者,无武也,翣将安施!”成云:“翣者,武
饰之具,武王为之,或云周公作也。其形似方扇,使车
两边。军将行师,陷阵而死,及其葬日,不用翣资。是
知翣者,武之所资,无武则翣无所资,以喻无神则形无
所爱也。”李云:“资,送也。”刖者之屦,无为
爱之,释文:“为,于伪反。”郭云:
“爱屦者,为足故耳。”皆无其本矣。翣
本于武,屦本于足。为天子之诸御,不爪翦,不穿
耳;御女不加修饰,使其质全。娶
妻者止于外,不得复使。匹夫娶妻,休
止于外,官不役之,使其形逸。形全犹足以为尔,
上二事,皆全其形。而况全德之
人乎!宣云:“德全则有本,人岂能不
爱乎!”今哀骀它未言而信,无功而亲,使人授己
国,唯恐其不受也,是必才全而德不形者也。”哀公曰
:“何谓才全?”仲尼曰:“死生存亡,穷达贫富,贤
与不肖,毁誉、饥渴、寒暑,是事之变,命之行也,成
云:“并事物之变化,天命之流行。”日夜相代乎
前,语又见齐物论篇。而知不能
规乎其始者也。宣云:“虽有智者,不
能诘所自始。”故不足以滑和,不可入于灵府。成
云:“滑,乱也。”郭云:“灵府,精神之宇。”宣云
:“惟其如是,故当任其自然,不足以滑吾之天和,不
可以扰吾之灵府。”使之和豫通而不失于兑,使日
夜无郤而与物为春,李云:“兑,悦也
。郤,间也。”宣云:“使和豫之气流通,不失吾怡悦
之性,日夜无一息间隙,随物所在,同游于春和之中。
”是接而生时于心者也。宣云:
“是四时不在天地,而吾心之春,无有间断,乃接续而
生时于心也。”是之谓才全。”“何谓德不形?”
曰:“平者,水停之盛也。郭云:“天
下之平,莫盛于停水。”其可以为法也,郭
云:“无情至平,故天下取正焉。” 内保之而外不
荡也。荡,动也。内保其明,外不动于
物。德者,成和之修也。宣云:
“修太和之道既成,乃名为德也。”德不形者,物
不能离也。”含德之厚,人乐亲之。哀
公异日以告闵子曰:“始也,吾以南面而君天下,执民
之纪,而忧其死,成云:“执持纲纪,
忧于兆庶,饮食教诲,恐其夭死。”吾自以为至通
矣。今吾闻至人之言,宣云:“孔子之
言哀骀它者。”恐吾无其实,轻用吾身而亡其国。
吾与孔丘,非君臣也,德友而已矣。”
〔一〕“丈”原误“文”,据释文改 。
闉跂支离无脤成云:“闉,曲也 。谓挛曲企踵而行。脤,唇也。谓支体坼裂,伛偻残病 ,复无唇也。”释文:“脤,徐市轸反。又音唇。”说 卫灵公,灵公说之,而视全人,其脰肩肩。上 说言说,下说音悦。其下同。释文:“脰,颈也。李云 :‘肩肩,羸小貌。’”李桢云:“考工梓人文‘数目 顅脰’,注云:‘顅,长脰貌。’与肩肩义合。知肩是 省借,本字当作顅。”案:卫君悦之,顾视全人之脰, 反觉其羸小也。瓮●大瘿说齐桓公,桓公说之,而 视全人,其脰肩肩。说文:“瘿,瘤也 。”李云:“瓮●,大瘿貌。”
故德有所长,而形有所忘,总上
。人不忘其所忘,而忘其所不忘,此谓诚忘。形
宜忘,德不宜忘;反是,乃真忘也。故圣人有所游
,游心于虚。而知为孽,智
慧运动,而生支孽。约为胶,礼
信约束,而相胶固。德为接,广
树德意,以相交接。工为商。工
巧化居,以通商贾。圣人不谋,恶用知?心
无图谋,故不用智。不斫,恶用胶?质
不雕琢,何须约束?无丧,恶用德?德
之言得也。本无丧失,何用以德相招引?不货,恶
用商?不贵货物,无须通商。四
者,天鬻也。天鬻者,天食也。释文:
“鬻,养也。”知、约、德、工四 者
,天所以养人也。天养者,天所以食之也。既受食
于天,又恶用人?既受食于天矣,则当
全其自然,不用以人为杂之。有人之形,无人之情
。屏绝情感。有人之形,故群于
人;成云:“和光混迹。”无人
之情,故是非不得于身。绝是非之端。
眇乎小哉!所以属于人也。謷乎大哉!独成其天。
崔云:“类同于人,所以为小;情合于
天,所以为大。”成云:“謷,高大貌也。”惠子
谓庄子曰:“人故无情乎?”庄子曰:“
然。”惠子曰:“人而无情,何以谓之人?”庄子曰
:“道与之貌,天与之形,成云:“虚
通之道,为之相貌;自然之理,遗其形质。”恶得
不谓之人?”惠子曰:“既谓之人,恶得无情?”庄子
曰:“是非吾所谓情也。宣云:“言惠
子先误认情字。”案:郭以是非承上言,非。吾所
谓无情者,言人之不以好恶内伤其身,常因自然而不益
生也。”宣云:“本生之理,不以人为
加益之。”惠子曰:“不益生,何以有其身?”成
云:“若不资益生道,何以有其身乎?”庄子曰:
“道与之貌,天与之形,无以好恶内伤其身。有
其身者如此。今子外乎子之神,劳乎子之精,倚树
而吟,据槁梧而瞑。成云:“槁梧,夹
膝几也。言惠子疏外神识,劳苦精灵,故行则倚树而吟
咏,坐则隐几而谈说,形劳心倦,疲怠而瞑。”天
选子之形,选,解如孟子“选择而使子
”之选。子以坚白鸣!”言子以
此自鸣,与公孙龙“坚白”之论何异?齐物论所谓“以
坚白之昧终”也。解见前。
知天之所为,知人之所为者,至矣。知天之所为
者,天而生也;凡物皆自然而生,则当
顺其自然。知人之所为者,以其知之所知,以养其
知之所不知,终其天年而不中道夭者,是知之盛也。两
其知,音智。不强知,则智得所养。郭云:“知人之所
为者有分,故任而不强也;知人之所知者有极,故用而
不荡也。故所知不以无涯自困。”虽然,有患。成
云:“知虽盛美,犹有患累,不若忘知而任独也。”夫
知有所待而后当,其所待者特未定也。成
云:“知必对境,非境不当。境既生灭不定,知亦待夺
无常。唯当境、知两忘,然后无患。”庸讵知吾所
谓天之非人乎?所谓人之非天乎?成云
:“知能运用,无非自然。是知天之与人,理归无二,
故谓天即人,谓人即天。所谓吾者,庄生自称。此则泯
合天人,混同物我也。”且有真人,而后有真知。
郭云:“有真人,而后天下之知皆得其
真而不可乱。”何谓真人?古之真人,不逆寡,虚
怀任物,虽寡少,不逆忤。不雄成,不
以成功自雄。不谟士。成云:“
虚夷而士众自归,非谋谟招致。”若然者,过而弗
悔,当而不自得也。成云:“天时已过
,曾无悔吝之心;分命偶当,不以自得为美。”若
然者,登高不栗,入水不濡,入火不热。是知之能登假
于道也若此。危难生死,不以介怀。其
能登至于道,非世之所为知也。古之真人,其寝不
梦,成云:“绝思想,故寝寐寂泊。”
其觉无忧,郭云:“随所寓而安
。”其食不甘,成云:“不耽滋
味。”其息深深。李云:“内息
之貌。”真人之息以踵,成云:
“踵,足根。”宣云:“呼吸通于涌泉。”众人之
息以喉。宣云:“止 于
厌会之际。”屈服者,其嗌言若哇。屈
服,谓议论为人所屈。嗌,喉咽也。嗌,声之未出;言
,声之已出。吞吐之际,如欲哇然,以状无养之人。其
耆欲深者,其天机浅。情欲深重,机神
浅钝。古之真人,不知说生,不知恶死;郭
云:“与化为体。”其出不欣,其入不距;释
文:“距,本又作拒。李云:‘欣出则营生,拒入则恶
死。’”翛然而往,翛然而来而已矣。成
云:“翛然,无系貌。”不忘其所始,不求其所终
;宣云:“知生之源,任死之归。”受
而喜之,宣云:“
受生之后,常自得。”忘而复
之。宣云:“忘其死,而复归于天。”
是之谓不以心捐道,不以人助天。是之谓真人。郭
云:“物之感人无穷,人之逐欲无节,则天理灭矣。真
人知用心则背道,助天则伤生,故不为也。”俞云:“
据郭注,捐疑偝之误。”若然者,其心志,宣
云:“志当作忘。无思。”其容寂,宣
云:“无为。”其颡頯,宣云:
“颡,额也。”頯,大朴貌,宣云:“恢,上声。”凄
然似秋,暖然似春,郭云:“杀物非为
威,生物非为仁。”喜怒通四时,宣
云:“喜怒皆无心,如四时之运。”与物有宜,而
莫知其极。随事合宜,而莫窥其际。故
圣人之用兵也,亡国而不失人心;崔云
:“亡敌国而得其人心。”利泽施于万物,不为爱
人。由仁义行,非行仁义。故乐
通物,非圣人也;不求通物,而物情自
通,为圣人。有亲,非仁也;至
仁则无私亲。天时,非贤也;宣
云:“择时而动,有计较成败之心。”利害不通,
非君子也;利害不观其通,故有趋避。
行名失己,非士也;成云:“必
所行求名而失己性,非有道之士。”亡身不真,非
役人也。宣云:“徒弃其身,而无当真
性,为世所役,非能役人。”若狐不偕、成
云:“姓狐,字不偕,尧时贤人,不受尧让,投河而死
。”务光、成云:“夏时人,饵
药养性,好鼓琴,汤让天下,不受,负石自沈于庐水。
”伯夷、叔齐、箕子胥余、司马
云:“胥余,箕子名。尸子曰:‘箕子胥余,漆身为厉
, 被发佯狂。’”纪他、成
云:“汤时逸人,闻汤让务光,恐及乎己,遂将弟子,
蹈于窾水而死。申徒狄闻之,因以踣河。”申徒狄
,释文:“殷时人,负石自沈于河。”
是役人之役,适人之适,而不自适其适者也。郭
云:“斯皆舍己效人,徇彼伤我者。”宣云:“为人用
,快人意,与真性何益!”古之真人,其状义而不
朋,郭云:“与物同宜,而非朋党。”
俞云:“郭注非也。此言其状,非言其德。义读为峨。
天道篇‘而状义然’,即峨然也。朋读为崩。易‘朋来
无咎’,汉书五行志引作‘崩来无咎’,是也。义而不
朋,言其状峨然高大而不崩坏也。”若不足而不承
,宣云:“卑以自牧,而非居人下。”
与乎其觚而不坚也,王云:“觚
,特立不群也。”崔云:“觚,棱也。”李桢云:“觚
是孤借字。释地‘觚竹’,释文:‘本又作孤。’此孤
、觚通作之证。孤特者,方而有棱,故字亦借觚为之。
‘与乎其觚’,与‘张乎其虚’对文,与当是●之借字
。说文:‘●,安行也。’”案:不坚,谓不固执。张
乎其虚而不华也,成云:“张,广大貌
。”案:廓然清虚,而不浮华。邴邴乎其似喜乎!
向云:“邴邴,喜貌。”郭云:“至人
无喜,畅然和适,故似喜也。”崔乎其不得已乎!
向云:“崔,动貌。”成云:“迫而后
动,非关先唱,故不得已而应之也。”滀乎进我色
也,简文云:“滀,聚也。”宣云:“
水聚则有光泽。言和泽之色,令人可亲。”与乎止
我德也,与,相接意。宣云:“宽闲之
德,使我归止。”厉乎其似世乎!崔
本“厉”作“广”,当从之。俞云:“世乃泰之借字。
广与泰义相应。”郭庆藩云:“厉、广古通借。泰字作
大。世、大古亦通借。”謷乎其未可制也,成
云:“謷然高远,超于世表,不可禁制。”连乎其
似好闭也,李云:“连,绵长貌。”郭
云:“绵邈深远,莫见其门。”成云:“默如关闭,不
闻见也。”释文:“好,呼报反。”悗乎忘其言也
。释文:“悗,忘本反。”成云:“悗
,无心貌。以上言真人德行,下明其利物为政之方。”
以刑为体,郭云:“刑者治之体
,非我为。”以礼为翼,郭云:
“礼者,世 所以自行,非我制。
”以知为时,郭云:“知者时之
动,非我唱。”以德为循。郭云
:“德者自彼所循,非我作。”以刑为体者,绰乎
其杀也;郭云:“任治之自杀,故虽杀
而宽。”以礼为翼者,所以行于世也;郭
云:“顺世所行,故无不行。”以知为时者,不得
已于事也;知以应时,不得已于世事,
随宜付之。以德为循者,言其与有足者至于丘也,
宣云:“德之所在,人人可至,我特循
之耳。如丘之所在,有足者皆可至,我特与同登耳,非
自立异。”案:无意于行,自然而至,故曰“与有足者
至”也。而人真以为勤行者也。宣
云:“人视真人为勤行不怠,岂知其毫末以我与乎!”
故其好之也一,其弗好之也一。成
云:“既忘怀于美恶,亦遗荡于爱憎。故好与弗好,出
自凡情,而圣智虚融,未尝不一。”其一也一,其
不一也一。成云:“其一,圣智也;其
不一,凡情也。凡、圣不二,故不一皆一之。”其
一,与天为徒;其不一,与人为徒。成
云:“同天人,齐万致,与天而为类也。彼彼而我我,
与人而为徒也。”天与人不相胜也,是之谓真人。
成云:“虽天无彼我,人有是非,确然
谕之,咸归空寂。若使天胜人劣,岂谓齐乎!此又混一
天人,冥同胜负,体此趣者,可谓真人。”死生,
命也,其有夜旦之常,天也。人之有所不得与,皆物之
情也。死生与夜旦等,皆由天命,不可
更以人与。此物之情,实无足系恋也。彼特以天为
父,而身犹爱之,而况其卓乎!身知爱
天,而况卓然出于天者乎!人特以有君为愈乎己,
宣云:“势分胜乎己。”而身犹
死之,宣云:“效忠。”而况其
真乎!身知爱君,而况确然切于君者乎
!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不
如相忘于江湖。喻贪生惧死,不如相忘
于自然。“泉涸”四语,又见天运篇。与其誉尧而
非桀,不如两忘而化其道。宣云:“此
道字轻,谓是非之道。言誉尧非桀,不如两忘其道;好
生恶死,不如两 忘其累。”案:
二语又见外物篇,下三字作“闭其所誉”。夫大块
载我以形,劳我以生,佚我以老,息我以死。故善吾生
者,乃所以善吾死也。宣云:“纯任自
然,所以善吾生也。如是,则死亦不苦矣。”案:六语
又见后。列子天瑞篇:“人胥知生之乐,未知生之苦;
知老之惫,未知老之逸;知死之恶,未知死之息也。”
夫藏舟于壑,藏山于泽,岛也。
谓之固矣。然而夜半有力者负之而走,昧者不知也
。舟可负,山可移。宣云:“造化默运
,而藏者犹谓在其故处。”藏大小有宜,犹有所遯
。若夫藏天下于天下,而不得所遯,是恒物之大情也。
藏无大小,各有所宜,然无不变之理。
宣云:“遯生于藏之过,若悟天下之理,非我所得私,
而因而付之天下,则此理随在与我共之,又乌所遯哉!
此物理之实也。”案:恒物之大情,犹言常物之通理。
特犯人之形而犹喜之,若人之形者,万化而未始有
极也,其为乐可胜计邪!犯与笵同。见
笵人形犹喜之,若人之生无穷,孰不自喜其身者!故
圣人将游于物之所不得遯而皆存。宣云
:“圣人全体造化,形有生死,而此理已与天地同流,
故曰皆存。”善妖善老,善始善终,人犹效之,又
况万物之所系,而一化之所待乎!释文
:“妖,本又作夭。”成云:“寿夭老少,都不介怀。
虽未能忘生死,但复无所嫌恶,犹足为物师傅,人仿效
之。况混同万物,冥一变化,为物宗匠,不亦宜乎!”
夫道,有情有信,无为无形;宣
云:“情者,静之动也;信者,动之符也。”成云:“
恬然寂寞,无为也;视之不见,无形也。”可传而
不可受,郭云:“古今传而宅之,莫能
受而有之。”可得而不可见;成
云:“方寸独悟,可得也。离于形色,不可见也。”自
本自根,宣云:“道为事物根本,更无
有为道之根本者,自本自根耳。”未有天地,自古
以固存;成云:“老子云:‘有物混成
,先天地生。’”神鬼神帝,下
文堪坏、冯夷等,鬼也;豨韦、伏羲等, 帝
也。其神,皆道神之。生天生地;成
云:“老子云:‘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在
太极之先而不为高,在六极之下而不为深;阴
阳未判,是为太极。天地四方,谓之六极。成云:“道
在太极之先,不为高远;在六合之下,不为深邃。”先
天地生而不为久,长于上古而不为老。释
文:“长,丁丈反。”案:此语又见后。豨韦氏得
之,以挈天地;豨韦,即豕韦,盖古帝
王也。成云:“挈,又作契。言能混同万物,符合二仪
。”伏戏氏得之,以袭气母;成
云:“袭,合也。气母,元气之母。为得至道,故能画
八卦,演六爻,调阴阳,合元气。”维斗得之,终
古不忒;成云:“北斗为众星纲维,故
曰维斗。得至道,故维持天地,历终始,无差忒。”日
月得之,终古不息;堪坏得之,以袭昆仑;释
文:“崔坏作邳。司马云:‘堪坏,神名,人面兽形。
’淮南作‘钦负’。”成云:“昆仑山神名。袭,入也
。”冯夷得之,以游大川;司马
云:“清泠传曰:‘冯夷,华阴潼乡堤首(成疏有“里
”字。)人也。服八石,得水仙,是为河伯。’一云:
以八月庚子浴于河,溺死。”肩吾得之,以处大山
;司马云:“山神,不死,至孔子时。
”成云:“得道,处东岳,为太山之神。”黄帝得
之,以登云天;崔云:“黄帝得道而上
天也。”颛顼得之,以处玄宫;李
云:“颛顼,高阳氏。玄宫,北方宫也。月令曰:‘其
帝颛顼,其神玄冥。’”成云:“得道为北方之帝。玄
者,北方之色,故处于玄宫。”禺强得之,立乎北
极;释文:“海外经云:‘北方禺强,
黑身手足,乘两龙。’郭璞以为水神,人面鸟身。简文
云:‘北海神也,一名禺京,是黄帝之孙也。’”西
王母得之,坐乎少广,莫知其始,莫知其终;释
文:“山海经:‘
西王母状如人,狗尾,蓬头,戴胜
,善啸,居海水之涯。’汉武内传云:‘西王母与上元
夫人降帝,美容貌,神仙人也。’崔云:‘少广,山名
。’或云:西方空界之名。”彭祖得之,上及有虞
,下及五伯;崔云:“彭祖寿七百岁,
或以为仙,不死。”成云:“上自有 虞
,下及殷、周,凡八百年。”傅说得之,以相武丁
,奄有天下,乘东维,骑箕尾,而比于列星。司
马云:“东维箕、斗之间,天汉津之东维也。星经:‘
傅说一星,在尾上。’”崔云:“傅说死,其精神乘东
维,托龙尾,乃列宿。”释文:“崔本此下更有‘其生
无父母,死,登假,三年而形遯,此言神之无能名者也
’。”案:下引七事以明之。
南伯子葵问乎女偊曰:“子之年长矣,而色若孺
子,何也?”李云:“葵当为綦,声之
误也。”释文:“偊,徐音禹。一云:是妇人也。”曰
:“吾闻道矣。”南伯子葵曰:“道可得学邪?”曰:
“恶!恶可!子非其人也。夫卜梁倚有圣人之才,而无
圣人之道,我有圣人之道,而无圣人之才,李
云:“卜梁姓,倚名。”宣云:“倚聪明,似子贡;偊
忘聪明,似颜子也。”吾欲以教之,庶几其果为圣
人乎!不然,以圣人之道告圣人之才,亦易矣。吾犹守
而告之,守而不去,与为谆复。参
日而后能外天下;成云:“心既虚寂,
万境皆空。”已外天下矣,吾又守之,七日而后能
外物;郭云:“物者,朝夕所需,切己
难忘。”成云:“天下疏远易忘,资身之物亲近难忘,
守经七日,然后遗之。”已外物矣,吾又守之,九
日而后能外生;成云:“
隳体离形,坐忘我丧。”已外
生矣,而后能朝彻;成云:“死生一观
,物我兼忘,豁然如朝阳初启,故谓之朝彻。”宣云:
“朝彻,如平旦之清明。”朝彻,而后能见独;见
一而已。见独,而后能无古今;成
云:“任造物之日新,随变化而俱往,故无古今之异。
”无古今,而后能入于不死不生。宣
云:“生死一也。至此,则道在我矣。”杀生者不
死,生生者不生。苏舆云:“‘杀生’
二语,申释上文。绝贪生之妄觊,故曰杀生;安性命之
自然,故曰生生。死生顺受,是不死不生也。”其
〔一〕为物,无不将也,无不迎也;成
云:“将,送也。道之为物,拯济无方,迎无穷之生,
送无量 之死。”无不毁也,
无不成也。成云:“不送而送,无不毁
灭;不迎而迎,无不生成。”其名为撄宁。撄宁也
者,撄而后成者也。”郭嵩焘云:“孟
子赵注:‘
撄,迫也。’物我生死之见迫于中
,将迎成毁之机迫于外,而一无所动其心,乃谓之撄宁
。置身纷纭蕃变、交争互触之地,而心固宁焉,则几于
成矣,故曰‘撄而后成’。”南伯子葵曰:“子独
恶乎闻之?”曰:“闻诸副墨之子,成
云:“副,贰也。”宣云:“文字是翰墨为之,然文字
非道,不过传道之助,故谓之副墨。又对初作之文字言
,则后之文字,皆其孳生者,故曰‘副墨之子’。”副
墨之子闻诸洛诵之孙,成云:“罗洛诵
之。”案:谓连络诵之,犹言反复读之也。洛、络同音
借字。对古先读书者言,故曰“洛诵之孙”。古书先口
授而后着之竹帛,故云然。洛诵之孙闻之瞻明,见
解洞彻。瞻明闻之聂许,聂许,
小语,犹嗫嚅。聂许闻之需役,成
云:“需,须。役,行也。须勤行勿怠者。”需役
闻之于讴,释文:“于音乌。王云:‘
讴,歌谣也。’”宣云:“咏叹歌吟,寄趣之深。”于
讴闻之玄冥,宣云:“玄冥,寂寞之地
。”玄冥闻之参寥,宣云:“参
悟空虚。”参寥闻之疑始。”宣
云:“至于无端倪,乃闻道也。疑始者,似有始而未尝
有始。”
〔一〕“其”字,据集释本补。
子祀、子舆、子犁、子来四人相与语曰:崔 云:“淮南‘子祀’作‘子永’,行年五十四,而病伛 偻。”顾千里云:“淮南精神篇作‘子求’,非。求、 永字,经传多互误。抱朴子博喻篇:‘子永叹天伦之伟 。’”案:据此,下“祀”“舆”字当互易。“孰 能以无为首,以生为脊,以死为尻,孰知生死存亡之一 体者,吾与之友矣。”成云:“人起自 虚无,故以无为首;从无生有,生则居次,故以生为脊 ;死最居后,故以死为尻。死生离异,同乎一体。能达 斯趣,所 遇皆适,岂有存亡欣恶 于其间,谁能知是,我与为友也。”四人相视而笑 ,莫逆于心,遂相与为友。俄而子舆有病,子祀往问之 。曰:“伟哉!夫造物者,将以予为此拘拘也!成 云“子舆自叹。”司马云:“拘拘,体拘挛也。”曲 偻发背,成云:“伛偻曲腰,背骨发露 。”上有五管,五藏之管向上。 颐隐于齐,同脐。肩高于顶 ,句赘指天。”李云:“句赘,项椎。 其形似赘,言其上向。”阴阳之气有沴,郭 云:“沴,陵乱也。”同戾。其心闲而无事,宣 云:“不以病撄心。”跰●而鉴于井,成 云:“跰●,曳疾貌。曳疾力行,照临于井。”曰 :“嗟乎!夫造物者,又将以予为此拘拘也!”重 叹之。子祀曰:“汝恶之乎?”曰:“亡,无 同。予何恶!浸假而化予之左臂以为鸡,予因以求 时夜;司夜也。“鸡”疑是“卵”字之 误。时夜,即鸡也。既化为鸡,何又云因以求鸡?惟鸡 出于卵,鸮出于弹,故因卵以求时夜,因弹以求鸮炙耳 。齐物论云:“见卵而求时夜,见弹而求鸮炙”,与此 文大同,亦其明证矣。浸假而化予之右臂以为弹, 予因以求鸮炙;浸假而化予之尻以为轮,以神为马,予 因以乘之,岂更驾哉!郭云:“无往不 因,无因不可。”且夫得者时也,失者顺也,安时 而处顺,哀乐不能入也。此古之所谓县解也,成 云:“得者,生也;失者,死也。”案养生主篇:“适 来,夫子时也;适去,夫子顺也。安时而处顺,哀乐不 能入也。古者谓是帝之县解。”与此文证合。而不 能自解者,物有结之。郭云:“一不能 自解,则众物共结之矣。”且夫物不胜天久矣,吾 又何恶焉?”俄而子来有病,喘喘然将死,其妻子环而 泣之。成云:“喘喘,气息急也。”子 犁往问之曰:“叱!避!叱令其妻子避 。无怛化!”释文:“怛,惊也 。”勿惊将化人。倚其户与之语曰:“伟哉造物! 又将奚以汝为?为何物?将奚以 汝适?适,往也。以汝为鼠肝乎 ?以汝为虫臂乎?”王云:“取微蔑至 贱。”子来曰:“父母于子,东西南北,唯命之从 。阴阳于人,不翅于父母,成云:“阴 阳造化,何啻二亲乎!”彼近吾死而我不听,我则 悍矣,彼何罪焉!彼,阴阳。悍,不顺 。宣云:“近,迫也。”夫大块载我以形,劳我以 生,佚我以老,息我以死。故善吾生者,乃所以善吾死 也。六语又见大宗师篇。今之大 冶铸金,金踊跃曰‘我必且为镆□’,大冶必以为不祥 之金。大冶,铸金匠。今一犯人 之形,而曰‘人耳人耳’,夫造化者必以为不祥之人。 犯同笵。偶成为人,遂欣爱郑重,以为 异于众物,则造化亦必以为不祥。今一以天地为大 鑪,以造化为大冶,恶乎往而不可哉!”鼠 肝、虫臂,何关念虑!成然寐,蘧然觉。成 然为人,寐也;蘧然长逝,觉也。
子桑户、孟子反、子琴张三人相与友,曰:“孰
能相与于无相与,相为于无相为?成云
:“如百体各有司存,更相御用,无心于相与,无意于
相为,而相济之功成矣。故于无与而相与周旋,无为而
相为交友者,其意亦然。”孰能登天游雾,宣
云:“超于物外。”挠挑无极,李
云:“挠挑,犹宛转也。宛转玄旷之中。”相忘以
生,无所终穷?”宣云:“不悦生,不
恶死。”三人相视而笑,莫逆于心,遂相与友。莫
然有闲,崔云:“莫然,定也。闲,顷
也。”而子桑户死,未葬。孔子闻之,使子贡往侍
事焉。成云:“供给丧事。”或
编曲,李云:“曲,蚕薄。”或
鼓琴,相和而歌曰:“嗟来桑户乎!嗟来桑户乎!而已
反其真,而,汝。而我犹为人猗
!”成云:“猗,相和声。”子
贡趋而进曰:“敢问临尸而歌,礼乎?”二人相视而笑
,曰:“是恶知礼意!”是,谓子贡。
子贡反,以告孔子曰:“彼何人者邪?修行无有,
无自修之行。而外其形骸,临尸
而歌,颜色不变,无以命之。崔云:“
命,名也。”彼何人者邪?”孔子曰:“彼游方之
外者也,而丘游方之内者也。成云:“
方,区域也。”外内不相及,而丘使女往吊之,丘
则陋矣。彼方且与造物者为人,王引之
云:“为人,犹言为偶。中庸‘仁者人也’,郑注:‘
读如“相人偶”之人,以人意相存偶之言。’公食大夫
礼注:‘每曲揖,及当碑揖,相人偶。’是人与偶同义
。淮南原道篇:‘与造化者为人。’义同。齐俗篇‘
上与神明为友,下与造化为人’,
尤其明证。”而游乎天地之一气。彼以生为附赘县
疣,成云:“气聚而生,譬疣赘附县,
非所乐。”以死为决●溃痈。释
文:“●,胡乱反。”宣云:“疽属。”成云:“
气散而死,若●痈决溃,非所惜。
”夫若然者,又恶知死生先后之所在!宣
云:“一气循环。”假于异物,托于同体,宣
云:“即圆觉经地、风、水、火四大合而成体之说。盖
视生偶然耳。”忘其肝胆,遗其耳目,宣
云:“外身也,视死偶然耳。”反覆终始,不知端
倪,往来生死,莫知其极。芒然
仿徨乎尘垢之外,逍遥乎无为之业。成
云:“芒然,无知貌。放任于尘累之表,逸豫于清旷之
乡。”彼又恶能愦愦然为世俗之礼,以观众人之耳
目哉!”成云:“愦愦,烦乱。”释文
:“观,示也。”子贡曰:“然则夫子何方之依?
”成云:“方内方外,未知夫子依从何
道?”孔子曰:“丘,天之戮民也。成
云:“
圣迹礼仪,乃桎梏形性。夫子既依
方内,是自然之理,刑戮之人也。故德充篇云‘天刑之
,安可解乎’!”虽然,吾与汝共之。”宣
云:“己之所得不欲隐。”子贡曰:“敢问其方。
”孔子曰:“鱼相造乎水,人相造乎道。造
,诣也。造乎水者鱼之乐,造乎道者人之乐。相造
乎水者,穿池而养给;相造乎道者,无事而生定。释
文: “池,本亦作地。”案:两
本并通。鱼得水则养给,人得道则性定。生、性字通。
故曰:鱼相忘乎江湖,人相忘乎道术。”宣
云:“愈大则愈适,岂但养给、生定而已。”子贡
曰:“敢问畸人。”司马云:“畸,不
耦也。”郭云:“问向所谓方外而不偶于俗者安在?”
曰:“畸人者,畸于人而侔于天。司
马云:“侔,等也。”成云:“率其本性,与自然之理
同。”故曰:天之小人,人之君子;宣
云:“拘拘礼法,不知性命之情,而人称为有礼。”人
之君子,天之小人也。”案:各本皆同
。疑复语无义,当作“天之君子,人之小人也”。成云
:“子反、琴张,不偶于俗,乃曰畸人,实天之君子。
”案不偶于俗,即谓不偕于礼,则人皆不然之,故曰“
天之君子,人之小人也”,文义甚明。苏舆云:“以人
之小人断定畸人,则琴张、孟孙辈皆非所取,庄生岂真
不知礼者哉!”
颜回问仲尼曰:“孟孙才,名才
。其母死,哭泣无涕,中心不戚,居丧不哀。无是
三者,以善处丧盖鲁国。固有无其实而得其名者乎?回
壹怪之。”郭、陆、成本“丧”字绝句
。李桢云:“文义未完。‘盖鲁国’三字当属上句,与
应帝王篇‘功盖天下’义同。释言:‘
弇,盖也。’释名:‘盖,加也。
’并有高出其上之意。言才以善处丧名盖鲁国也。”仲
尼曰:“夫孟孙氏尽之矣,进于知矣。成
云:“
进,过也。”宣云:“其尽道过于
知丧礼者。”唯简之而不得,宣
云:“简者,略于事。世俗相因,不得独简,故未免哭
泣居丧之事。”夫已有所简矣。宣
云:“然已无涕、不戚、不哀,是已有所简矣。”苏舆
云:“二语泛言,不属孟孙氏说。”姚云:“常人束于
生死之情以为哀痛,简之而不得,不知于性命之真,已
有所简矣。”似较宣说为优。孟孙氏不知所以生,
不知所以死,宣云:“生死付之自然,
此其进于知也。”不知就先,不知就后,成
云:“先,生;后,死。既一于死生,故无去无就。”
若化为物,以待其所不知之化已乎!宣
云:“顺其所以化,以待其将来所不可知之化,如此而
已。”案:死为鬼物,化也。鼠肝、虫臂,所不知之化
也。且方将化,恶知不化哉?方将不化,恶知已化
哉?宣云:“四语正不知之化,总非我
所能与。”吾特与汝其梦未始觉者邪!宣
云:“未能若孟孙之进于知也。”且彼有骇形而无
损心,彼孟孙氏虽有骇变之形,而不以
损累其心。有旦宅而无情死。成
云:“旦,日新也。宅者,神之舍也。以形之改变,为
宅舍之日新耳。”姚云:“情,实也。言本非实有死者
。”孟孙氏特觉,人哭亦哭,是自其所以乃。乃
,犹言如此。人哭亦哭,己无容心。苏舆云:“‘孟孙
氏特觉’句绝。言我汝皆梦,而孟孙独觉,人哭亦哭,
是其随人发哀。”且也,相与吾之耳矣,庸讵知吾
所谓吾之乎?人每见吾暂有身,则相与
吾之。岂知吾所谓吾之,果为吾乎,果非吾乎?且
汝梦为鸟而厉乎天,厉、戾同声通用,
至也。梦为鱼而没于渊,不识今之言者,其觉者乎
,梦者乎?未知鱼鸟是觉邪梦邪,抑今
人之言鱼鸟者是觉邪梦邪?造适不及笑,献笑不及
排,宣云:“人但知笑为适意,不知当
其忽造适意之境,心先喻之,不及笑也。及忽发为笑,
又是天机自动,亦不及推排而为之,是适与笑不自主也
。”安排而去化,乃入于寥天一。”宣
云:“由此观之,凡事皆非己所及排,冥冥中有排之者
。今但当安于所排,而忘去死化之悲,乃入于空虚之天
之至一者耳。”
意而子见许由,许由曰:“尧何以资汝?”成
云:“意而,古之贤人。”郭云:“资者,给济之谓。
”意而子曰:“尧谓我:‘汝必躬服仁义,而明言
是非。’”成云:“必须己身服行,亦
复明言示物。”许由曰:“而奚为来轵?而
,汝也。轵同只。夫尧既已黥汝以仁义,而劓汝以
是非矣,宣云:“如加之以刑然。”汝
将何以游夫遥荡、恣睢、转徙之途乎?”成
云:“恣睢,纵任也。转徙,变化也。”案:言汝既为
尧所误,何以游乎逍遥放荡、纵任变化之境乎?意
而子曰:“虽然,吾愿游于其藩。”宣
云:“言虽不能遵途,愿涉其藩篱。”许由曰:“
不然。夫盲者无以与乎眉目颜色之好,瞽者无以与乎青
黄黼黻之观。”意而子曰:“夫无庄之失其美,成
云:“无庄,古之美人,为闻道,故不复庄饰,而自忘
其美色。”据梁之失其力,成云
:“据梁,古之多力人,为闻道守雌故,失其力。”黄
帝之亡其知,成云:“黄帝有圣知,亦
为闻道,故能亡遣其知。”皆在鑪捶之间耳。释
文:“捶,本又作锤。”成云:“鑪,灶也。锤,锻也
。三人以闻道契真,如器物假鑪冶打锻,以成用耳。”
庸讵知夫造物者之不息我黥而补我劓,使我乘成以
随先生邪?”宣云:“乘,犹载也。黥
劓则体不备,息之补之,复完成矣。天今使我遇先生,
安知不使我载一成体以相随邪?”许由曰:“噫!
未可知也。我为汝言其大略。吾师乎!吾师乎!●万物
而不为义,泽及万世而不为仁,司马云
:“●,碎也。”卢文弨云:“说文作●,亦作□。隶
省作□。”成云:“
素秋霜降,碎落万物,非有心断割
而为义。青春和气,生育万物,非有情恩爱而为仁。”
长于上古而不为老,成云:“万
象之前,先有此道,而日新不穷。”案:语又见前。覆
载天地、刻雕众形而不为巧。成云:“
天覆地载,以道为原,众形雕刻,咸资造化,同禀自然
,故巧名斯灭。”此所游已。”宣
云:“应上游。”
颜回曰:“回益矣。”仲尼曰:“何谓也?”曰 :“回忘仁义矣。”曰:“可矣,犹未也。”他日复见 ,曰:“回益矣。”曰:“何谓也?”曰:“回忘礼乐 矣。”曰:“可矣,犹未也。”他日复见,曰:“回益 矣。”曰:“何谓也?”曰:“回坐忘矣。”司 马云“坐而自忘其身。”仲尼蹴然曰:“何谓坐忘 ?”颜回曰:“堕肢体,黜聪明,成云 :“堕,毁废。黜,退除。”离形去知,宣 云:“总上二句。”同于大通,成 云:“冥同大道。”此谓坐忘。”仲尼曰:“同则 无好也,宣云:“无私心。”化 则无常也。宣云:“无滞理。”而 果其贤乎!丘也请从而后也。”尔诚贤 乎!吾亦愿学。极赞以进回。
子舆与子桑友,而霖雨十日。雨
三日以往为霖。子舆曰:“子桑殆病矣!”裹饭而
往食之。至子桑之门,则若歌若哭,鼓琴曰:“父邪母
邪!天乎人乎!”有不任其声,而趋举其诗焉。崔
云:“不任其声,惫也。”成云:“趋,卒疾也。”子
舆入,曰:“子之歌诗,何故若是?”成
云:“歌诗似有怨望,故惊怪问其所由。”曰:“
吾思乎使我至此极者而弗得也。父母岂欲吾贫哉?天无
私覆,地无私载,天地岂私贫我哉?求其为之者而不得
也。然而至此极者,命也夫!”知命所
为,顺之而已。
啮缺问于王倪,四问而四不知。见 齐物论。啮缺因跃而大喜,行以告蒲衣子。释 文:“尸子云:‘蒲衣八岁,舜让以天下。’崔云:‘ 即被衣,王倪之师也。’淮南子曰:‘啮缺问道于被衣 。’”蒲衣子曰:“而乃今知之乎?而 ,汝。有虞氏不及泰氏。成云: “泰氏,即太昊伏羲也。”有虞氏,其犹藏仁以要 人,亦得人矣,而未〔一〕始出于非人。崔 云:“怀仁心以结人也。”宣云:“非人者,物也。有 心要人,犹击于物,是未能超出于物之外。”泰氏 ,其卧徐徐,其觉于于,司马云:“徐 徐,安稳貌。于于,无所知貌。”一以己为马,一 以己为牛,成云:“或马或牛,随人呼 召。”其知情信,成云:“率其 真知,情无虚矫。”其德甚真,郭 云:“任其自得,故无伪。”而未始入于非人。” 宣云:“浑同自然,毫无物累,未始陷 入于物之中。”
〔一〕“未”原作“非”,据集释本 改。
肩吾见狂接舆。狂接舆曰:“日中始何以语女? ”李云:“日中始,人姓名,贤者也。 ”崔本无“日”字,云:“中始,贤人也。”俞云:“ 日,犹言日者也。义见左文七年、襄二十六年、昭七年 、十九年传。”肩吾曰:“告我:君人者,以己出 经式义度,司马云“出,行也。”王念 孙云:“经式义度,皆谓法也。义读为仪,古字通。” 人孰敢不听而化诸!”狂接舆曰:“是欺德也。成 云:“以己制物,物丧其真,是欺诳之德,非实道。” 其于治天下也,犹涉海凿河,涉 海而凿为河。而使□负山也。夫圣人之治〔一〕也 ,治外乎?用法,是治外也。正 而后行,正其性而后行化。确乎 能其事者而已矣。李云:“确,坚也。 ”宣云:“不强人以性之所难为。”且鸟高飞以避 矰弋之害,鼷鼠深穴乎神丘之下,以避熏凿之患,成 云:“矰,网。鼷鼠,小鼠。神丘,社坛。”宣云:“ 物尚有知如此。”而曾二虫之无知!”曾 是人之无知不如二虫乎!
〔一〕“治”原作“知”,据集释本 改。
天根游于殷阳,崔云:“地名。 ”至蓼水之上,李云:“蓼水, 水名。”适遭无名人而问焉,曰:“请问为天下。 ”无名人曰:“去!汝鄙人也,何问之不豫也!俞 云:“释诂:‘豫,厌也。’楚词惜诵‘行婞直而不豫 兮’,王注:‘豫,厌也。’此怪天根之多问,犹云何 不惮烦也!”予方将与造物者为人,人 ,偶也,详大宗师篇。厌则又乘夫莽眇之鸟,成 云:“莽眇,深远。”案:谓清虚之气若鸟然。以 出六极之外,成云:“六极,犹六合。 ”而游无何有之乡,说见逍遥游 篇。以处圹埌之野。崔云:“圹 埌,犹旷荡也。”汝又何帠以治天下感予之心为? ”帠,徐音艺,未详何字。崔本作“为 ”,当从之。又复问。无名人曰:“汝游心于淡, 合气于漠,顺物自然,而无容私焉,宣 云:“不用我智。”而天下治矣。”
阳子居见老聃曰:成云:“姓阳 ,字子居。”案:即杨朱,见寓言篇注。“有人于 此,向疾强梁,向往敏疾,强干果决。 物彻疏明,事物洞彻,疏通明达 。学道不倦。如是者,可比明王乎?”老聃曰:“ 是于圣人也,胥易技系,劳形怵心者也。言 此其学圣人,如胥之易,如技之系,徒役其形心者也。 郭庆藩云:“胥徒,民给徭役者。易,治也。胥易,谓 胥徒供役治事。技系,若王制‘凡执技以事上者,不贰 事,不移官’,是为技所系也。”且也虎豹之文来 田,以文致猎。猿狙之便、捷 也。执●之狗来藉。司马云:“ 藉,系也。”案:猴、狗以能致系。二 语 亦见天地篇。如是者,可比明王乎?”阳子居蹴然 曰:“敢问明王之治。”老聃曰:“明王之治,功盖天 下而似不自己,成云:“圣人功成不居 ,似非己为之。”化贷万物而民弗恃,宣 云:“贷,施也。”成云:“百姓谓不赖君之能。”有 莫举名,宣云:“似有,而无能名。” 使物自喜,成云:“物各自得。 ”立乎不测,宣云:“所存者神 。”而游于无有者也。”宣云: “行所无事。”
郑有神巫曰季咸,列子黄帝篇云
:“有神巫自齐来,处于郑,命曰季咸。”知人之
生死存亡,祸福寿夭,期以岁月旬日,若神。或
岁或月或旬日,无不神验。郑人见之,皆弃而走。
宣云:“惟恐言其不吉。”列子
见之而心醉,向云:“迷惑于其道也。
”归以告壶子,列子作“壶邱子
”。司马云:“名林,郑人,列子师。”曰:“始
吾以夫子之道为至矣,则又有至焉者矣。”郭
云:“谓季咸之至,又过于夫子。”壶子曰:“吾
与汝既其文,未既其实,而固得道与?”成
云:“与,授。既,尽也。吾比授汝,始尽文言,于其
妙理,全未造实。汝固执文字,谓言得道邪?”案:列
子“既其文”作“无其文”,张湛注引向秀云:“实由
文显,道以事彰。有道而无事,犹有雌无雄耳。今吾与
汝,虽深浅不同,无文相发,故未尽我道之实也。此言
圣人之唱,必有感而后和。”众雌而无雄,而又奚
卵焉!郭云:“喻列子未怀道。”而
以道与世亢必信,而,汝也。信读曰伸
。言汝之道尚浅,而乃与世亢,以求必伸。列子“亢”
作“抗”。夫故使人得而相女。故
使人得而窥测之。尝试与来,以予示之。”明日,
列子与之见壶子。出而谓列子曰:“嘻!子之先生死矣
,弗活矣,不以旬数矣!吾见怪焉,见湿灰焉。”宣
云:“言无气焰。”列子入,泣涕沾襟,以告壶子
。壶子曰:“乡吾示之以地文,列子注
引向云:“块然若 土也。”萌
乎不震不正。俞云:“列子作‘罪乎不
誫不止’,当从之。罪读为●,说文作●,云:‘山貌
。’震即誫之异文。不誫不止者,不动不止也,故以●
乎形容之,言与山同也。今罪误作萌,止误作正,失其
义矣。据释文,崔本作‘不誫不止’,与列子同,可据
以订正。”案:列子注引向云:“不动,亦不自止,与
枯木同其不华,死灰均其寂魄,此至人无感之时也。”
是殆见吾杜德机也。成云:“杜
,塞也。”列子“机”作“几”,下同。注引向云:“
德几不发,故曰杜。”尝又与来。”尝
,亦试也。明日,又与之见壶子。出而谓列子曰:
“幸矣!子之先生遇我也。有瘳矣,全然有生矣。列
子“全”作“灰”。吾见其杜权矣。”宣
云:“杜闭中觉有权变。”列子入,以告壶子。壶
子曰:“乡吾示之以天壤,列子注引向
云:“天壤之中,覆载之功见矣。比地之文,不犹外乎
!”案:郭注“地之”作“之地”,“外”作“卵”,
是误字。昔人谓郭窃向注,殆不然,此类得毋近是乎?
名实不入,列子注引向云:“任
自然而覆载,则名实皆为弃物。”案:郭注“则”下,
作“天机玄应,而名利之饰皆为弃物矣”。而机发
于踵。宣云:“一段生机,自踵而发。
”是殆见吾善者机也。宣云:“
善即生意。”尝又与来。”明日,又与之见壶子。
出而谓列子曰:“子之先生不齐,释文
:“侧皆反,本又作斋。下同。”吾无得而相焉。
试齐,且复相之。”列子入,以告壶子。壶子曰:“吾
乡示之以太冲莫胜。列子“胜”作“眹
”,当从之。注引向云:“居太冲之极,浩然泊心,玄
同万方,莫见其迹。”案:郭注“莫见其迹”作“故胜
负莫得厝其间也”。是殆见吾衡气机也。宣
云:“衡,平也。”列子注引向云:“无往不平,混然
一之。”案:郭注同。鲵桓之审为渊,止水之审为
渊,流水之审为渊。渊有九名,此处三焉。列
子“鲵桓之审”作“鲵旋之潘”,张注以为当作“蟠”
,云:“鲵,大鱼。桓,盘桓也。蟠,洄流也。言大鱼
盘桓,其 水蟠洄而成深泉。”渊
有九名者,谓鲵桓、止水、流水、滥水、(尔雅:“水
涌出也。”)沃水、(水泉从上溜下。)氿水、(水泉
从旁出。)雍水、(河水决出,还复入也。)汧水、(
水流行也。)肥水。(水所出异为肥。)是为九渊,皆
列子之文。成云:“水体无心,动止随物,或鲸鲵盘桓
,或凝湛止住,或波流湍激。虽多种不同,而玄默无心
一也。”尝又与来。”明日,又与之见壶子。立未
定,自失而走。壶子曰:“
追之!”列子追之不及,反以报壶子,曰:“已灭矣
,已失矣,吾弗及也〔一〕。”壶子曰:“乡吾示之以
未始出吾宗。深根冥极,不出见吾之宗
主。吾与之虚而委蛇,成云:“
委蛇,随顺貌。”郭云:“
无心而随物化。”案:列子“委蛇
”作“猗移”,义同。不知其谁何,向
云:“泛然无所系。”案:郭注同。因以为弟靡,
释文:“弟音颓。弟靡,不穷之貌。”
卢文弨云:“正字通弟作●。后来字书亦因之,而于古
无有也。类篇弟字下有徒回反一音,云:‘弟靡,不穷
貌。’正本此。列子作‘茅靡’。”因以为波流,
崔本作“波随”,云:“常随从之。”
王念孙云:“崔本是也。蛇、何、靡、随为韵。蛇,古
音徒禾反。靡,古音摩。随,古亦音徒何反。”故
逃也。”成云:“因任前机,曾无执滞
,千变万化,非相者所知,故季咸逃逸也。”案:列子
注引向云:“至人其动也天,其静也地,其行也水流,
其湛也渊嘿。渊嘿之与水流,天行之与地止,其于不为
而自然,一也。今季咸见其尸居而坐忘,即谓之将死;
见其神动而天随,即谓之有生。苟无心而应感,则与变
升降,以世为量,然后足为物主,而顺时无极耳,岂相
者之所觉哉!”然后列子自以为未始学而归,成
云:“始觉壶丘道深,自知未学。”三年不出。为
其妻爨,向云:“遗耻辱。”食
豕如食人。释文:“食音祀。”郭云:
“忘贵贱也。”于事无与亲,不
近世事。雕琢复朴,成 云
:“雕琢华饰之务,悉皆屏除,复于朴素。”块然
独以其形立。块然无偶。纷而封
哉,释文:“纷而,崔云:‘乱貌。’
哉,崔本作戎,云:‘封戎,散乱也。’”李桢云:“
崔本是也。列子作‘●然而封戎’。六句人、亲,朴、
立,戎、终,各自为韵。”一以是终。宣
云:“道无复加也。引季咸、壶子事,明帝王当虚己无
为,立于不测,不可使天下得相其端,以开机智。其取
意微渺无伦。”以上引五事为证。
〔一〕“也”,集释本作“矣”。
无为名尸,成云:“尸,主也。 无为名誉之主。”无为谋府,无 为谋虑之府。无为事任,郭云: “付物使各自任。”无为知主。释 文:“知音智。”成云:“不运智以主物。”体尽 无穷,体悟真源,冥会无穷。而 游无朕,崔云:“朕,兆也。”成云: “朕,迹也。晦迹韬光,故无朕。”尽其所受于天 ,而无见得,全所受于天,而无自以为 得之见。亦虚而已。郭云:“不 虚,则不能任群实。”至人之用心若镜,郭 云:“鉴物而无情。”不将不迎,应而不藏,成 云:“将,送也。物感斯应,应不以心,既无将、迎, 岂有情于隐匿哉!”故能胜物而不伤。成 云:“用心不劳,故无损害。”此段正文。
南海之帝为倏,北海之帝为忽,中央之帝为浑沌 。简文云:“倏、忽,取神速为名。浑 沌,以合和为貌。神速〔一〕譬有为,合和譬无为。” 崔云:“浑沌,无孔窍也。”倏与忽时相与遇于浑 沌之地,浑沌待之甚善。倏与忽谋报浑沌之德,曰:“ 人皆有七窍,以视听食息,此独无有,尝试凿之。”日 凿一窍,七日而浑沌死。郭云:“为者 败之。”此段喻意。
〔一〕“神速”原作“倏忽”,据释
文改。
骈拇枝指,出乎性哉!而侈于德。李
云:“骈,并也。”成云:“足大拇指与第二指相连。
枝指,手有六指也。”崔云:“侈,过也。”案:生而
有之,故曰出乎性。德之言得也。所得比人为过。附
赘县疣,出乎形哉!而侈于性。附赘县
疣,见大宗师篇。形既成而后附,故曰出乎形,然过于
自然之性。多方乎仁义而用之者,列于五藏哉!而
非道德之正也。成云:“方,道术也。
”案:多术以施用仁义者,以五性为人所同有,而列于
五藏,以配五行,然非道德之本然。是故骈于足者
,连无用之肉也;枝于手者,树无用之指也;树
,立。多方骈枝于五藏之情者,情
,实。淫僻于仁义之行,淫,过
也。过诡于正,故曰淫僻。而多方于聪明之用也。
是故骈于明者,乱五色,淫文章,青黄黼黻之煌煌非乎
?而离朱是已。言自离朱诸人始也。成
云:“斧形谓之黼,两己相背谓之黻。五色,青、黄、
赤、白、黑也。青与赤为文,赤与白为章。煌煌,眩目
貌。”司马云: “离朱,黄帝时
人,百步见秋毫之末。一云见千里针锋。孟子作离娄。
”多于聪者,乱五声,淫六律,金石、丝竹,黄钟
、大吕之声非乎?而师旷是已。释文:
“师旷,晋大夫,善音律,能致鬼神。史记云:‘冀州
南和人,生而无目。’”郭云:“生而有耳目者,所困
常在于希离慕旷,则离、旷虽聪明,乃乱耳目之至也。
”枝于仁者,擢德塞性以收名声,使天下簧鼓以奉
不及之法非乎?而曾、史是已。枝于仁
者,谓标举仁义,如枝生一指。曾、史性优于仁义,而
性不长者争慕之,天下喧攘,如簧如鼓,以奉不能及之
法式也。曾、史,曾参、史鱼。王念孙云:“塞与擢,
义不相类。塞当为搴,形近而误。擢、搴,皆谓拔取之
也。广雅:‘搴,取也,拔也。’方言作攓,云:‘取
也。南楚曰攓。’说文作●,云:‘拔取也。’淮南俶
真篇:‘俗世之学,擢德攓性,内愁五藏,外劳耳目,
乃始招蛲振缱物之毫芒,摇消掉捎仁义礼乐,暴行越智
于天下,以招号名声于世。’又曰:‘今万物之来,擢
拔吾性,攓取吾情。’皆其证。”骈于辩者,累瓦
结绳窜句,游心于坚白同异之间,而敝跬誉无用之言非
乎?而杨、墨是已。崔云:“聚无用之
语,如瓦之累,绳之结也。一云:瓦当作丸。”案:窜
易文句,游荡心思于坚白同异之闲也。郭嵩焘云:“敝
,谓劳敝也。跬誉,犹云咫言。半步为跬。司马法:‘
一举足曰跬。’跬,三尺也。跬誉者,邀一时之近誉。
劳敝于有近誉、无实用之言,故谓之骈于辩。杨朱、墨
翟禀性多辩,故特举之。”故此皆多骈旁枝之道,
非天下之至正也。彼正正者,不失其性命之情。俞
云:“上正字乃至字之误。”故合者不为骈,而枝
者不为跂;释文:“跂,其知反。”宣
本作“歧”。案:跂、歧同。长者不为有余,短者
不为不足。是故凫胫虽短,续之则忧;鹤胫虽长,断之
则悲。成云:“凫,小鸭。”故
性长非所断,性短非所续,无所去忧也。宣
云:“率其本然,自无忧,何待 去
?”意仁义其非人情乎!彼仁人何其多忧也?苏
舆云:“‘仁人’,宣本作‘仁义’,是。郭注云:‘
恐仁义非人情而忧之者,真可谓多忧也。’似所见本亦
作‘仁义’。此言仁义束缚,使人失其常性而多忧患。
在宥篇‘愁其五藏以为仁义’,即此旨。此缘下‘仁人
’而误。”且夫骈于拇者,决之则泣;枝于手者,
龁之则啼。二者或有余于数,或不足于数,其于忧一也
。骈者数不足,枝者数有余。今
世之仁人,蒿目而忧世之患;司马云:
“蒿,目乱也。”俞云:“蒿是●之假字。玉篇:‘●
,目明,又望也。’是●为望视之貌。仁人之忧天下,
必为●然远望,故云然。●与蒿,古音相近,故得通用
。诗‘白鸟翯翯’,孟子作‘鹤鹤’,文选景福殿赋作
‘●●’。蒿之通●,犹翯之通鹤与●矣。”不仁
之人,决性命之情而饕富贵。决,溃也
。如水之决堤而出。情,实。饕,贪也。故意仁义
其非人情乎!自三代以下者,天下苏舆
云:“自三代以下者,庄子有此文法,胠箧、在宥篇屡
见。”何其嚣嚣也?成云:“嚣
嚣,犹讙聒。”且夫待钩绳规矩而正者,是削其性
;成云:“钩曲,绳直,规圆,矩方,
皆损害本性。”待绳约胶漆而固者,是侵其德也;
成云:“约,束缚也。侵伤其德。”屈
折礼乐,呴俞仁义,以慰天下之心者,此失其常然也。
礼乐周旋,是屈折也。呴俞,犹煦妪,
假仁义也。天下有常然。常然者,曲者不以钩,直
者不以绳,圆者不以规,方者不以矩,附离不以胶漆,
约束不以纆索。释文:“广雅:‘纆,
索也。’”故天下诱然皆生,而不知其所以生;宣
云:“诱然若有导以生者。”同焉皆得,而不知其
所以得。故古今不二,不可亏也。古今
无二理,不可以人为损之。则仁义又奚连连如胶漆
纆索,而游乎道德之闲为哉?使天下惑也!连
连,相续貌。此尊道德而斥仁义。夫小惑易方,迷
于所向。大惑易性。失其真性。
何以知其然邪?自虞氏招仁义以挠天下也,俞
云:“
招,举也。”释文:“挠,乱也。
”天下莫不奔命于仁义,奔驰以
从之。是非以仁义易其性与?郭
云:“虽虞氏无易之情,而天下之性固已易矣。”故
尝试论之,自三代以下者,天下莫不以物易其性矣。小
人则以身殉利,士则以身殉名,以名利
易性。大夫则以身殉家,圣人则以身殉天下。以
家天下易性。故此数子者,苏舆
云:“数子,犹言此数等人。”事业不同,名声异
号,其于伤性以身为殉,一也。臧与谷,二人相与牧羊
,而俱亡其羊。释文:“张揖云:‘婿
婢之子谓之臧。’崔本谷作●,云:‘孺子曰●。’”
问臧奚事,则挟筴读书;问谷奚事,则博塞以游。
二人者,事业不同,其于亡羊均也。释
文:“筴,字又作策,李云:‘竹简也。’塞,博之类
也。”案:策当读如左传“绕朝赠策”之策,驱羊鞭也
。伯夷死名于首阳之下,盗跖死利于东陵之上。成
云:“跖,柳下惠从弟,卒徒九千,常为巨盗。东陵,
山名,又云即太山,在齐州界,去东平十五里,跖死其
上。”二人者,所死不同,其于残生伤性均也,奚
必伯夷之是而盗跖之非乎?天下尽殉也。彼其所殉仁义
也,则俗谓之君子;其所殉货财也,则俗谓之小人。其
殉一也,则有君子焉,有小人焉;“则
有”之则,与而同义。若其残生损性,则盗跖亦伯
夷已,跖与夷同。又恶取君子小
人于其间哉?宣云:“称名何取相异?
”且夫属其性乎仁义者,虽通如曾、史,非吾所谓
臧也;释文:“属,谓系属。”成云:
“臧,善也。”属其性于五味,虽通如俞儿,非吾
所谓臧也;释文:“司马云:‘俞儿,
古之善识味人也。’崔云:‘尸子曰:“膳俞儿和之以
姜桂,为人主上食。”淮南云:“俞儿、狄牙,尝淄、
渑之水而别之。”一云:俞儿,黄帝时人。狄牙则易
牙,齐桓公时识味人也。一云:俞儿亦
齐人。’”属其性乎五声,虽通如师旷,非吾所谓
聪也;属其性乎五色,虽通如离朱,非吾所谓明也。吾
所谓臧者,非仁义之谓也,臧于其德而已矣;善
在自得。吾所谓臧者,非所谓仁义之谓也,宣
云:“此句疑言味而讹。”任其性命之情而已矣;
吾所谓聪者,非谓其闻彼也,自闻而已矣;吾所谓明者
,非谓其见彼也,自见而已矣。成云:
“心神驰奔,耳目竭丧,此乃愚闇,岂曰聪明!若听耳
之所闻,视目之所见,保分任真,不荡于外者,即物皆
聪明也。”夫不自见而见彼,不自得而得彼者,是
得人之得而不自得其得,适人之适而不自适其适者也。
郭云:“此舍己效人者也,虽效之若人
,而己已亡矣。”夫适人之适而不自适其适,虽盗
跖与伯夷,是同为淫僻也。郭云:“苟
以失性为淫僻,虽所失之涂异,其于失之一也。”案:
大宗师篇:“狐不偕、务光、伯夷、叔齐、箕子胥余、
纪他、申屠狄,是役人之役,适人之适,而不自适其适
者也。”庄子以全生为大,故于伯夷一流人深致不满,
但务光、申徒狄诸人,情事未详,当时或有可以不死之
道。至夷、齐、箕子,所系至重,不可一概而论。此所
见与圣人异也。余愧乎道德,宣
云:“谦词。”是以上不敢为仁义之操,而下不敢
为淫僻之行也。宣云:“庄子将仁义、
淫僻例视,何有上下之目!此上、下二字,就俗见言之
。”案:三代以来,视道德甚尊,而论仁义不分析。韩
非子混义于仁,此文亦以仁义并入仁人内言之。自孔、
孟书外,罕能推见仁义之分者,漆园固别有微恉,世儒
亦无复深求。昌黎原道一篇,开宗明义,独举“仁”“
义”“道”“德”四字,开示学人,所以能拔出唐贤而
上契古圣也。
马,蹄可以践霜雪,毛可以御风寒,龁草饮水,
翘足而陆。释文:“崔本足作尾。司马
云:‘陆,跳也,字书作●。踛,马健也。’”郭庆藩
云:“崔足作尾。文选江赋注引亦作尾,陆作踛,云踛
音六。广韵:‘踛,力竹切,翘踛也。’”此马之
真性也。虽有义台、路寝,无所用之。虽
极居处之庄丽,非马性所适也。释文:“义,徐音仪。
路,正也,大也。崔云:‘路寝,正室。’”俞云:“
义、仪古通。仪台,犹言容台。淮南览冥篇‘容台振而
掩覆’,高注:‘容台,行礼容之台。’”及至伯
乐,曰:“我善治马。”烧之剔之,刻之雒之,释
文:“伯乐,姓孙,名阳,善驭马。司马云:‘烧铁以
烁之。剔,谓翦其毛。’”郭嵩焘云:“雒同烙,谓印
烙。”连之以羁馽,编之以皂栈,释
文:“广雅:‘羁,勒也。’馽,丁邑反。崔云:‘绊
前后足也。’”文选马汧督诔注引司马云:“皂,枥也
。”栈,若棂床,施之湿地也。马之死者十二三矣
;饥之渴之,驰之骤之,整之齐之,前有橛饰之患,而
后有鞭筴之威,而马之死者已过半矣。司
马云:“橛,衔也。饰,谓加饰于马镳也。”成云:“
带皮曰鞭,无皮曰筴。”陶者曰:“我善治埴,圆
者中规,方者中矩。”释文:“
陶,□也。崔云:‘埴,土也。’
”匠人曰:“我善治木,曲者中钩,直者应绳。”
夫埴、木之性,岂欲中规矩钩绳哉?然且世世称之曰:
“伯乐善治马,而陶、匠善治埴木。”此亦治天下者之
过也。其过与治天下者等。吾意
善治天下者不然。彼民有常性,织而衣,耕而食,是谓
同德;成云:“物各自足,故同德。”
一而不党,命曰天放。成云:“
党,偏。命,名。天,自然也。”宣云:“浑一无偏,
任天自在。”苏舆云“与天为一,泯善恶之党”,于义
亦通。故至德之世,其行填填,其视颠颠。崔
云:“填填,重迟。颠颠,专一也。”当是时也,
山无蹊隧,泽无舟梁;成云:“蹊,径
。隧,道。”郭云:“不求非望,故止于一家而足。”
万物群生,连属其乡;宣云:“
各就所居为连属。”禽兽成群,草木遂长。郭
云:“足性而止,无吞夷之欲,故物全。”是故禽
兽可系羁而游,乌鹊之巢可攀援而窥。郭
云:“与物无害,故物驯。”夫至德之世,同与禽
兽居,族与万物并,族,聚也。恶
乎知君子小人哉!同乎无知,其德不离;同乎无欲,是
谓素朴。素朴而民性得矣。郭云:“知
则离道以善,欲则离性以饰。”及至圣人,蹩躠为
仁,踶跂为义,而天下始疑矣;李云:
“蹩躠、踶跂,皆用心为仁义之貌。”澶漫为乐,
摘僻为礼,而天下始分矣。李云:“澶
漫,犹纵逸也。”郭嵩焘云:“‘摘僻’,当作‘摘擗
’。楚词王注:‘擗,析也。’摘者,摘取之;擗者,
分析之。谓烦碎也。”故纯朴不残,孰为牺尊!白
玉不毁,孰为珪璋!成云:“纯朴不残
,全木未雕也。牺尊,酒器,刻为牛首,以祭宗庙也。
上锐下方曰珪,半珪曰璋。”道德不废,安取仁义
!老子云:“大道废,有仁义。”性
情不离,安用礼乐!成云:“礼以检迹
,乐以和心。情苟不散,安用和心!性苟不离,何劳检
迹!”五色不乱,孰为文采!五声不乱,孰应六律
!郭云:“此皆变朴为华,弃本崇末,
于其天素,有残废矣。”夫残朴以为器,工匠之罪
也;毁道德以为仁义,圣人之过也。成
云:“以仁义之迹,毁无为之道。”夫马,陆居则
食草饮水,喜则交颈相靡,靡与摩同。
怒则分背相踶。宣云:“马之踶
必向后,故曰分背。”马知已此矣。马所知止此矣
。李音智,非。夫加之以衡□,释文:
“衡,辕前横木,缚轭者。扼,叉马颈者也。”齐
之以月题,司马云:“马□上当颅如月
形者也。”而马知介倪、闉扼、鸷曼、李
云:“介倪,犹睥睨也。闉,曲也。鸷,抵也。曼,突
也。”司马云:“言曲颈于扼以抵突也。”诡衔、
窃辔。成云:“诡衔,吐出其勒。窃辔
,盗脱笼头。”故马之知而态至盗者,充
其所知,而态至于盗。伯乐之罪也。夫赫胥氏之时
,民居不知所为,行不知所之,含哺而熙,鼓腹而游,
民能以此矣。司马云:“赫胥,上古帝
王也。”案:熙与嬉同。以、已通作。及至圣人,
屈折礼乐以匡天下之形,县企仁义以慰天下之心,匡
,正也。县企,县举而企及之,使人共慕也。而民
乃始踶跂好知,踶跂,自矜。好智,行
诈。争归于利,不可止也。此亦圣人之过也。
崔瞿问于老聃曰:“不治天下,安藏人心?”“ 藏”是“臧”之误,古字止作“臧”。安臧人心,言人 心无由善。老聃曰:“汝慎无撄人心。成 云:“撄挠人心。”人心排下而进上,宣 云:“排抑则降下,稍进则亢上。” 上下囚杀,宣 云:“上下之间,系之若囚,伤之若杀。”苏舆云:“ 其亢上也如杀,其排下也如囚。杀则骄,囚则偾。”淖 约柔乎刚强。成云:“淖约,柔弱也。 ”郭云:“能淖约则刚强者柔矣。”廉刿雕琢,其 热焦火,其寒凝冰。廉,棱。刿,利。 雕琢,刻削也。言尖利刻削之人,其心燥急则热如焦火 ,战惕则寒如凝冰。其疾俛仰之间,而再抚四海之 外,抚,临也。喻其疾速。其居 也渊而静,宣云:“言其深伏。”其 动也县而天。宣云:“言其飞浮。”偾 骄而不可系者,偾骄不可禁系。其 唯人心乎!昔者黄帝始以仁义撄人之心,尧、舜于是乎 股无胈,胫无毛,以养天下之形,李云 “胈,白肉。”愁其五藏以为仁义,矜其血气以规 法度。郭庆藩云:“释言:‘矜,苦也 。’矜其血气,犹孟子言‘苦其心志’。”然犹有 不胜也。尧于是放讙兜于崇山,投三苗于三峗,流共工 于幽都,此不胜天下也夫!释文:“峗 ,本亦作危。”案:古注“夫”字下属,今以属上。施 及三王而天下大骇矣。宣云:“不安其 性。”下有桀、跖,上有曾、史,成 云:“桀、跖行小人之行为下,曾、史行君子之行为上 。”而儒、墨毕起。同时并起。 于是乎喜怒相疑,愚知相欺,善否相非,诞信相讥 ,而天下衰矣;大德不同,德本玄同, 而此有不同之迹。而性命烂漫矣;成 云:“烂漫,散乱。”天下好知,而百姓求竭矣。 上穷其智,百姓不能供其求。于 是乎釿锯制焉,释文:“釿音斤,本亦 作斤。”绳墨杀焉,椎凿决焉。工 匠以绳墨正木,人君以礼法正人;工匠以斤锯椎凿残木 ,人君以刑法残人。天下脊脊大乱,释 文:“脊脊,相残藉也。”案:与藉藉同。罪在撄 人心。故贤者伏处大山嵁岩之下,俞云 :“嵁当为湛。文选封禅文李注:‘湛,深也。’山以 大言,岩以深言。”而万乘之君忧栗乎庙堂之上。 今世殊死者相枕也,桁杨者相推也,刑戮者相望也,释 文:“广雅:‘殊,断也。’崔云:‘械夹颈及胫者, 皆曰桁杨。’”案:相枕,谓已死者。相推、相望,言 其多。而儒、墨乃始离跂攘臂乎桎梏之间。意!同 噫。甚矣哉!其无愧而不知耻也甚矣!吾未知圣知 之不为桁杨椄槢也,仁义之不为桎梏、凿枘也,司 马云:“椄槢,械楔。”成云:“凿,孔也。以物内孔 中曰枘。”桁杨以椄槢为管,桎梏以凿枘为用。焉 知曾、史之不为桀、跖嚆矢也!向云: “嚆矢,矢之鸣者。”字林云“嚆,大呼。”郭云:“ 言曾、史为桀、跖之利用也。”故曰:‘绝圣弃知 而天下大治。’”
黄帝立为天子十九年,令行天下,闻广成子在于
空同之上,故往见之,释文:“广成子
,或云即老子。尔雅云:‘北戴斗极为空同。’”曰
:“我闻吾子达于至道,敢问至道之精。吾欲取天地之
精,以佐五谷,以养民人;成云:“欲
取阴阳精气,助成五谷。”吾又欲官阴阳,以遂群
生。成云:“欲象阴阳,设官分职。遂
,顺也。”为之奈何〔一〕?”广成子曰:“而所
欲问者,物之质也;成云:“而,汝也
。下同。所问粗浅,不过形质。”而所欲官者,物
之残也。宣云:“犹言朴散之余。”自
而治天下,云气不待族而雨,司马云:
“族,聚也。未聚而雨,言泽少。”草木不待黄而
落,司马云:“杀气多。”日月
之光益以荒矣。宣云:“天地之气凋丧
如此。”而佞人之心翦翦者,又奚足以语至道!”
成云:“汝是谄佞之人,心甚狭劣。”
李云:“翦翦,浅短貌。”案:翦与谫同。黄帝退
,捐天下,筑特室,席白茅,示洁净。
闲居三月,复往邀之。邀,求请
也。广成子南首而卧,黄帝顺下风膝行而进,再拜
稽首而问曰:“闻吾子达于至道,敢问治身奈何而可以
长久?”广成子蹶然而起,蹶然,疾起
貌。曰:“善哉问乎!来!吾语女至道。至道之精
,窈窈冥冥;至道之极,昏昏默默。无视无听,抱神以
静,形将自正。必静必清,无劳女形,无摇女精,乃可
以长生。宣云:“此言安外以养内也。
”目无所见,耳无所闻,心无所知,女神将守形,
形乃长生。慎女内,绝思虑。闭
女外,止动作。多知为败。宣
云:“内外交引,病在于知,故总言之。”我为女
遂于大明之上矣,至彼至阳之原也;为女入于窈冥之门
矣,至彼至阴之原也。遂,径达也。至
人智照如日月,故名大明。有感而动,故曰遂于大明之
上;无感之时,深根凝湛,故曰入于窈冥之门。天
地有官,宣云:“两仪分职。”阴
阳有藏,宣云:“互为其根。”慎
守女身,物将自壮。宣云:“物即道也
。守身则道得其养,将自成也。”我守其一,以处
其和,宣云:“二气之和也。”故
我修身千二百岁矣,吾形未尝衰。”宣
云:“形神相守,长久之道。”黄帝再拜稽首曰:
“广成子之谓天矣!”宣云:“与天合
德。”广成子曰:“
来!吾语女。彼其物无穷,而人皆以为有终;道
如循环然,而人以为没则已焉。彼其物无测,而人
皆以为有极。道本无尽,而人以为有尽
。得吾道者,上为皇而下为王;失吾道者,上见光
而下为土。虽见光明,已为土壤。今
夫百昌,百物昌盛,谓之百昌。皆
生于土而反于土,宣云:“人不知道,
与物何异!”故余将去女,入无穷之门,以游无极
之野。成云:“反归冥寂之本,入无穷
之门;应变天地之间,游无极之野。”吾与日月参
光,吾与天地为常。成云:“参,同也
。”当我,缗乎!远我,昏乎!释
文:“缗,泯合也。”郭嵩焘云:“缗、昏字通,缗亦
昏也。当我,乡我而来,远我,背我而去,任人之向背
,一以无心应之。”人其尽死,而我独存乎!”宣
云:“与道不息。”
〔一〕“为之奈何”四字据集释本补 。
云将东游,初学记一引司马云: “云将,云之主帅。”过扶摇之枝,李 云:“扶摇,神木也,生东海。”而适遭鸿蒙。司 马云:“自然元气也。”鸿蒙方将拊髀雀跃而游。 成云:“拊,拍也。雀跃,跳跃也。” 云将见之,倘然止,贽然立,李 云:“倘,自失貌。贽,不动貌。”曰:“叟何人 邪?叟何为此?”司马云:“叟,长者 称。”鸿蒙拊髀雀跃不辍,对云将曰:“游。”云 将曰:“朕愿有问也。”鸿蒙仰而视云将曰:“吁!” 云将曰:“天气不合,地气郁结,六气不调,成 云:“阴、阳、风、雨、晦、明。”四时不节。今 我愿合六气之精,以育群生,成云:“ 欲合六气精华,以养万物。”为之奈何?”鸿蒙拊 髀雀跃掉头曰:“吾弗知,吾弗知。”云将不得问。又 三年,东游,过有宋之野,而适遭鸿蒙。云将大喜,行 趋而进曰:“天忘朕邪?天忘朕邪?”尊 之曰天,如黄帝之称广成子。再拜稽首,愿闻于鸿 蒙。鸿蒙曰:“浮游不知所求,猖狂不知所往,自 得所求,自适所往。游者鞅掌,有 鞅在掌,言出游也。以观无妄,宣 云:“真机之自动者,吾但从而寓目焉。”朕又何 知!”云将曰:“朕也自以为猖狂,而百姓随予所往; 朕也不得已于民,宣云:“谢之不去。 ”今则民之放也。郭云:“为民 所放效。”愿闻一言。”鸿蒙曰:“乱天之经,逆 物之情,玄天弗成;成云:“乱天常道 ,逆物真性,自然之化不成。”解兽之群,而鸟皆 夜鸣;兽散其群,鸟鸣于夜。灾 及草木,祸及止虫。释文:“止,本亦 作昆。”苏舆云:“止、豸同。”意!治人之过也 !”释文:“意,本又作噫,下同。” 郭云:“有治之迹,乱之所由生也。”云将曰:“ 然则吾奈何?”鸿蒙曰:“意!毒哉!宣 云:“言害已 深。”仙仙乎 归矣!”成云:“仙仙,轻举貌。劝令 归。”云将曰:“吾遇天难,愿闻一言。”鸿蒙曰 :“意!心养。唯心当养。汝徒 处无为,而物自化。成云:“徒,但也 。”堕尔形体,吐尔聪明;成云 :“身心两忘。”伦与物忘,人 伦庶物,皆泯其迹。大同乎涬溟;司 马云:“涬溟,自然气也。”宣云:“与浩气同体。” 解心释神,莫然无魂。宣云“解 其黏,释其缚。”成云:“魂,好知为。莫然,无知。 同死灰枯木。”万物云云,成云 :“云云,众多也。”苏舆云:“案‘云云’,老子作 ‘芸芸’,自然貌。”各复其根,宣 云:“皆得其无妄之真本。”各复其根而不知。浑 浑沌沌,终身不离;宣云:“不开其知 识。”若彼知之,乃是离之。成 云:“用知,乃离自然之性。”无问其名,无窥其 情,宣云:“物本无名,我不必问;本 无情,不必窥。”物故自生。成 云:“任于独化,物得生理也。”云将曰:“天降 朕以德,示朕以默,躬身求之,乃今也得。”再拜稽首 ,起辞而行。
世俗之人,皆喜人之同乎己,而恶人之异于己也 。同于己而欲之、异于己而不欲者,以出乎众为心也。 宣云:“言己超出于众,皆当从己也。 ”夫以出于众为心者,曷尝出乎众哉!非 果能超出于众也。因众以宁所闻,不如众技众矣。 并无独见,但因闻众论,遂执一而安之 ,则反不如能集众技者之信为众矣。而欲为人之国 者,此揽乎三王之利,而不见其患者也。宣 云:“然且欲以己见治人之国者,此徒以圣知仁义为利 ,而不见其害也。”此以人之国侥幸也,几何侥幸 而不丧人之国乎!其存人之国也,无万分之一;其丧人 之国也,一不成而万有余丧矣。一事不 成,万事随之。悲夫!有土者之不知也!夫有土者 ,有大物也。有大物者,不可以物物;郭 云:“不能用物而为物用,即是物耳,岂能物物 哉 !不能物物,则不足以有大物矣。”苏舆云:“言有土 者自以为若有物存,则为物所物矣。惟物而不物,故能 以一身物万物。下文‘独有’,即无物之旨。”而 不物,故能物物。宣云:“不见有物, 则超乎物外,故能主宰乎物也。”明乎物物者之非 物也,岂独治天下百姓而已哉!出入六合,游乎九州, 独往独来,是谓独有。独有之人,是谓至贵。成 云:“人欲出众而己独游,众无此能,是名独有。独有 之人,百姓荷戴,以斯为主,可谓至尊至贵也。”
大人之教,若形之于影,声之于响。有问而应之 ,尽其所怀,为天下配。成云:“配, 匹也。先感为主,应者为匹。”处乎无响,郭 云:“寂以待物。”行乎无方。郭 云:“随物转化。”挈汝适复之挠挠,以游无端, 俞云:“释诂:‘适,往也。’适复, 犹往复。挠挠,乱也。惟大人能提洁世俗往复挠乱之人 ,与之共游于无端。”出入无旁,宣 云:“去声。”与日无始,成云 :“与日俱新,故无终始。”颂论形躯,合乎大同 ,论其形貌,合乎人群,不自立异。大 同而无己。无己,恶乎得有有!郭云: “天下之难无者己也。己既无矣,则群有不足复有之。 ”睹有者,昔之君子;宣云:“ 三代所谓明圣。”睹无者,天地之友。
贱而不可不任者,物也;卑而不可不因者,民也 ;民、物虽卑贱,惟当因而任之,反其 性则乱。匿而不可不为者,事也;郭 云:“事藏于彼,而各自为,故不可自为,但当因任耳 。”粗而不可不陈者,法也;成 云:“法,言教也。理妙法粗,故顺陈说。”远而 不可不居者,义也;成云:“义虽去道 疏远,苟其合理,应须取断。”亲而不可不广者, 仁也;成云:“亲偏爱狭,周广乃大仁 也。”节而不可不积者,礼也;成 云:“积,厚也。节, 文也。” 中而不可不高者,德也;修德之 人,与世中和,自然高远。一而不可不易者,道也 ;成云:“妙本一气,通生万物,甚自 简易,其唯道乎!”神而不可不为者,天也。故圣 人观于天而不助,成云:“圣人观自然 妙理,大顺群物,而不助其性分。”成于德而不累 ,出于道而不谋,郭云:“不谋而一, 所以为易。”会于仁而不恃,所 为自与仁会,不恃赖之。薄于义而不积,应于礼而 不讳,俞云:“讳读为违。广雅释诂: ‘讳,避也。’国语韦注:‘违,避也。’二字声近义 通。不讳,即不违。”接于事而不辞,齐于法而不 乱,成云:“因于物性,以法齐之,故 不乱。”恃于民而不轻,郭云: “恃其自为,不轻用也。”因于物而不去。郭 云:“因而任之,不去其本。”物者莫足为也,而 不可不为。成云:“素无之,不可强为 ;性中有者,不可不为。”不明于天者,不纯于德 ;成云:“闇自然之理,则浇薄之德不 纯。”不通于道者,无自而可。成 云:“触事面墙,无从而可。”不明于道者,悲夫 !何谓道?有天道,有人道。无为而尊者,天道也;有 为而累者,人道也。主者,天道也;臣者,人道也。天 道之与人道也〔一〕,相去远矣,不可不察也。宣 云:“此段意肤文杂,与本篇义不甚切,不似庄子之笔 ,或后人续貂耳。”案:宣疑是也。然郭象有注,则晋 世传本已然。
〔一〕“天道之与人道也”八字,据
集释本补。
夫子曰:司马云:“庄子也。一
云:老子也。”宣云:“孔子也。下言‘夫子问于老聃
’可知。”“夫道,覆载万物者也,洋洋乎大哉!
君子不可以不刳心焉。成云:“刳,去
也,洗也。法道之无为,洗去有心之累。”无为为
之之谓天,上为去声。成云:“率性而
动,天机自张。”无为言之之谓德,成
云:“应答无方,物来斯应。”爱人利物之谓仁,
成云:“心无偏执,措其性命。”不
同同之之谓大,郭云:“万物万形,各
止其分,不引彼以同我,乃成大耳。”行不崖异之
谓宽,宣云:“和光同尘。”有
万不同之谓富。故执德之谓纪,成云:
“能持以前之德行者,可谓群物之纲纪。”苏舆云:“
故字疑衍。”德成之谓立〔一〕,成
云:“德行既成,方可立功济物。”循于道之谓备
,成云:“循,顺也。顺于虚通,德行
方足。”不以物挫志之谓完。成
云:“一毁誉,混荣辱,不以物屈,其德完全。”君
子明于此十者,则韬乎其事心之大也,成
云:“韬,包容也。”俞云:“事心,犹立心也。礼郊
特牲郑注:‘事,犹立也。’吕览论人篇‘
事心乎自然之涂’,亦以事心连文
。”沛乎其为万物逝也。成云:“
逝,往也。为群生所归往。”若
然者,藏金于山,藏珠于渊;不利货财,不近贵富;宣
云:“不以物累身。”不乐寿,不哀夭;不荣通,
不丑穷;寿夭俱忘,穷通不足言矣。不拘一世之利以为
己私分,郭云:“皆委之万物。”不
以王天下为己处显。郭云:“忽然不觉
荣之在身。”显则明,万物一府,成
云:“忘于物我。”死生同状。”成
云:“冥于变化。”
〔一〕“立”原作“力”,据集释本 改。
夫子曰:“夫道,渊乎其居也,漻乎其清也。释
文:“广雅云:‘漻,清貌。’”金石不得,无以
鸣。金石不得其和不鸣,亦道之见端也
。故金石有声,不考不鸣。感而
后应。万物孰能定之!推此而言
,万物 应感无方,孰能定之!夫
王德之人,素逝而耻通于事,抱朴以往
,羞通于庶务。苏舆云:“素逝,即山木篇‘晏然体逝
’之意。‘
通于事’与‘通于神’对文,耻字
疑误。”立之本原而知通于神。故其德广,本
原既立,智可通神,故德能广被。其心之出,有物
采之。非感不应。故形非道不生
,生非德不明。成云:“道能通生万物
,故非道不生;德能鉴照本原,故非德不明。老经云‘
道生之,德畜之’也。”存形穷生,立德明道,非
王德者邪!荡荡乎!忽然出,勃然动,而万物从之乎!
此谓王德之人。郭云:“忽、勃,皆无
心而应之貌。”视乎冥冥,听乎无声。宣
云:“道不在形势故。”冥冥之中,独见晓焉;无
声之中,独闻和焉。宣云:“道又非寂
灭故。”故深之又深,而能物焉;宣
云:“至不测矣,而物由此出。”神之又神,而能
精焉。至无方矣,而精不可掩。故
其与万物接也,至无而供其求,非有而
求无不给。时骋而要其宿,行远
而其归可会。大小、长短、修远。”宣
云:“‘修远’当作‘远近’。大而小,长而短,远而
近。”
黄帝游乎赤水之北,登乎昆仑之丘而南望,还归
,遗其玄珠,文选广绝交论注引司马云
:“赤水,假名。玄珠,喻道也。”宣云:“
赤者,南方明色,其北则玄境也。
南乃明察之方。已游玄境,不能久守,而复望明处,则
玄亡也。”使知索之而不得,释
文:“知音智。”使离朱索之而不得,使吃诟索之
而不得也。郭嵩焘云:“广韵:‘
吃,同●。’●,声也;诟,怒也
,怒亦声也。集韵云‘吃诟力诤’者是也。知以神索之
,离朱索之形影,吃诟索之声闻,是以愈索愈远。象罔
者,若有形,若无形,故眸而得之。”乃使象罔,
象罔得之。黄帝曰:“异哉!象罔乃可以得之乎?”宣
云:“似有象而实无,盖无心之谓。”
尧之师曰许由,许由之师曰啮缺,啮缺之师曰王 倪,王倪之师曰被衣。尧问于许由曰:“啮缺可以配天 乎?吾藉王倪以要之。”尧欲让天下于 啮缺,因王倪要致之。许由曰:“殆哉圾乎天下! 圾同岌,危也。啮缺之为人也, 聪明叡知,给数以敏,其性过人,释文 “数音朔。”成云:“叡,圣。给,捷。敏,速也。” 而又乃以人受天。宣云:“非纯 乎天者。”彼审乎禁过,而不知过之所由生。郭 云:“过生于聪知,又役知以禁之,其知弥甚矣。”与 之配天乎?彼且乘人而无天,若令为天 子,彼且专任人而无复自然之性。方且本身而异形 ,显分人己。方且尊知而火驰, 宣云:“尚智巧而急用之。”方 且为绪使,宣云:“为细事所役。”方 且为物絯,释文:“广雅云:‘束也, 公才反。’”宣云:“为物所拘。”方且四顾而物 应,宣云:“酬接不暇。”方且 应众宜,事事求合。方且与物化 而未始有恒。宣云:“屡为物变而不能 定。”夫何足以配天乎?虽然,有族有祖,宣 云:“凡聚族必有宗祖。”可以为众父,而不可以 为众父父。宣云:“众父父者,乃族之 祖也,万化之大宗也。啮缺亦可为众人之父,但不能为 众父之父耳。”治乱之率也,率 ,主也。用智理物,治之主,亦乱之主。北面之祸 也,南面之贼也。”宣云:“不可为人 臣,亦不可为人君。”案:借此言以警尧,非啮缺真如 此也。
尧观乎华。司马云:“地名。”
华封人曰:“嘻!圣人!请祝圣人:使圣人寿。”
尧曰:“辞。”“使圣人富”。尧曰:“辞。”“
使圣人多男子”。尧曰:“辞。”封人曰:“寿、富
、多男子,人之所欲也。女独不欲,何邪?”尧曰:“
多男子则多惧,富则多事,寿则多辱。是三者,非所以
养德也,故辞。”封人曰:“始也我以女为圣人邪,今
然君子也。宣云:“今如此,但可为君
子。”天生万民,必授之职,多男子而授之职,则
何惧之有!富而使人分之,则何事之有!夫圣人鹑居而
鷇食,宣云:“鹑无常居,言不求安;
鷇待母食,言不求饱。”鸟行而无彰;成
云:“与物俱冥,如鸟之飞行,无踪迹可见。”天
下有道则与物皆昌,天下无道则修德就闲;千岁厌世,
去而上仙,乘彼白云,至于帝乡。三患莫至,成
云:“三患,前富、寿、多男子也。”身常无殃,
则何辱之有!”封人去之,尧随之,曰:“请问。”封
人曰:“退已!”
尧治天下,伯成子高立为诸侯。释 文:“通变经云:‘老子从此天地开辟以来,吾身一千 二百变,后世得道,伯成子高是也。’”尧授舜, 舜授禹,伯成子高辞为诸侯而耕。禹往见之,则耕在野 。禹趋就下风,立而问焉,曰:“昔尧治天下,吾子立 为诸侯;尧授舜,舜授予,而吾子辞为诸侯而耕。敢问 其故何也?”子高曰:“昔尧治天下,不赏而民劝,不 罚而民畏。今子赏罚而民且不仁,德自此衰,刑自此立 ,后世之乱自此始矣。夫子阖行邪?无落吾事!”俋俋 乎耕而不顾。释文:“阖,本亦作盍。 落,犹废也。字林云:‘俋俋,勇壮貌。’”
泰初有无,并不得谓之无。有 无名,可谓之无而不能名。一之 所起,有一而未形。宣云:“太极尚未 着。”物得以生,谓之德;宣云 :“物得此未形之一以生,则性中各有一太极,故谓之 德。”未形者有分,且然无间,谓之命;宣 云:“虽分阴阳,犹且阳变阴合,流行无间,乃天之所 以为命也。”留动而生物,宣云 :“动即造化 之流行,少留于此 ,即生一物。”物成生理,谓之形;宣 云:“物受之而成生理,谓之形。”形体保神,各 有仪则,谓之性。成云:“体,质。” 宣云:“形载神而保,合之视听言动,各有当然之则, 乃所谓性也。上所谓‘得以生,谓之德’者,此也。言 性在形之后者,性须形载之,故曰形体保神。”性 修反德,宣云:“性修则复其所得于未 形之一。”德至同于初。宣云: “德之至,则同于泰初,此极诣也。”同乃虚,虚 乃大。宣云:“形容同于初之妙境。” 合喙鸣,宣云:“浑合众口,盖 忘言也。”喙鸣合,与天地为合。宣 云:“既忘言则与天地一体矣。”其合缗缗,释 文:“缗,武巾反。”若愚若昏,郭 云:“坐忘而自合耳。”是谓玄德,同乎大顺。郭 云:“德玄而所顺者大矣。”
夫子问于老聃曰:“有人治道若相放,可不可,
然不然。郭云:“若相放效,强以不可
为可,不然为然。”辩者有言曰:‘离坚白若县宇
。’成云:“坚白,公孙龙守白论也。
孔穿之徒,坚执此论,当时独步,天下无敌。今辩者云
‘我能离析坚白之论,不以为辩,如县日月于区宇’也
。”若是,则可谓圣人乎?”老聃曰:“是胥易技
系,劳形怵心者也。解见应帝王篇。执
留之狗成思,猿狙之便自山林来。释文
:“执留,本又作●,一本作狸。司马云:‘●,竹鼠
也。’一云:“执留之狗,谓有能,故被留系,成愁思
也。”案:说文:“
●,竹鼠也。”埤雅:“一名竹●
。”郭璞山海经注“其音如留牛”,亦引此文“执留之
狗”为证。据此,知留是留牛,非竹●,特竹●之音似
留牛耳。留牛即斄牛,留、斄双声字。盖斄牛身大,逍
遥游篇所谓“若垂天之云”者,此狗独能执之,故谓之
执留之狗。言狗以有能被系而成愁思,猿狙以便捷亦自
山林而来,见拘絷也。应帝王篇引老子语云“猿狙之便
、执斄之狗来藉”,与此文微异,而恉大同,尤留、斄
同字之明证矣。丘!予告若,而所不能闻与而所不
能言。谓道也。若、而,皆汝。凡
有首、有趾、无心、无耳者众,宣云:
“具体为人,而无知无闻者皆是。”有形者与无形
无状而皆存者尽无。有形,人也;无形
无状,道也。能人与道俱存者无之。其动,止也;
其死,生也;其废,起也。此又非其所以也。动
静、死生、兴废,皆非道之所在。有治在人,苏
舆云:“言道无可名,徒有治化之迹在人耳。”忘
乎物,忘乎天,其名为忘己。忘物矣,
并其自然之天而亦忘之,是之谓忘己。忘己之人,
是之谓入于天。”宣云:“与天为一。
”
将闾葂见季彻曰:释文:“将,
一本作蒋。葂,亦作菟,音免。姓将闾,名菟。或云:
姓蒋,名闾葂也。季彻,人姓名,盖季氏之族。”“
鲁君谓葂也曰:‘请受教。’辞不获命〔一〕,既已告
矣,未知中否,请尝荐之。尝,试。荐
,进也。吾进告彻。吾谓鲁君曰:‘
必服恭俭,若被服之。拔出公
忠之属,属,类。而无阿私,行
政无私曲。民孰敢不辑!’”辑
,和。季彻局局然笑曰:“若夫子之言,于帝王之
德,犹螳蜋之怒臂以当车轶,则必不胜任矣。释
文:“局局,大笑貌。轶音辙。”且若是,则其自
为处危,非自安之道。其观台多
物,观台,君所居地。物,事也。言君
所自此多事。将往投迹者众。”举
足投迹者众,君且不胜其烦,非帝王修德安人之道。将
闾葂覤覤然惊曰:“葂也汒若于夫子之所言矣。释
文:“覤覤,惊惧貌,许逆反。”案:汒若,犹茫然。
虽然,愿先生之言其风也。”俞
云:“风读为凡,犹云言其大凡也。风本从凡声,故得
通用。”季彻曰:“大圣之治天下也,摇荡民心,
使之成教易俗,宣云:“摇荡,犹言鼓
舞。”举灭其贼心而皆进其独志,成
云:“举,皆也。”宣云:“除其害道之心,进其得一
之志。”若性之自为,而民不知其所由然。若然者
,岂兄尧、舜之教民,溟滓然弟之哉?郭
云:“溟滓,甚贵之谓。”宣云:“言不肯让尧、舜居
先而己后之。”欲同乎德而心居矣。”宣
云:“欲同天下于一德,而心安处于不用矣。”
〔一〕“命”字,据集释本补。
子贡南游于楚,反于晋,过汉阴,见一丈人方将 为圃畦,李云:“菜蔬曰圃,埒中曰畦 。”凿隧而入井,成云:“隧, 地道。”抱瓮而出灌,搰搰然用力甚多而见功寡。 郭云:“搰搰,用力貌。”子贡 曰:“有械于此,一日浸百畦,用力甚寡而见功多,夫 子不欲乎?”为圃者卬而视之曰:“奈何?”成 云:“问其方法。”曰:“凿木为机,后重前轻, 挈水若抽,李云:“抽,引也。”数 如泆汤,释文:“数,所角反。泆,本 或作溢。李云:‘疾速如汤沸溢。’”其名为槔。 ”释文:“本又作桥,司马、李云:‘ 桔槔也。’”为圃者忿然作色而笑曰:“吾闻之吾 师:‘有机械者必有机事,有机事者必有机心。’机心 存于胸中,则纯白不备;纯白不备,则神生不定;神生 不定者,道之所不载也。生、性同。言 不可载道。吾非不知,羞而不为也。”子贡瞒然惭 ,释文:“瞒,李天典反,惭貌。司马 本作怃。”俯而不对。有间,为圃者曰:“子奚为 者邪?”曰:“孔丘之徒也。”为圃者曰:“子非夫博 学以拟圣,于于以盖众,郭嵩焘云:“ 应帝王篇:‘其觉于于。’说文:‘于,于也,象气之 舒。’是于、于字同。于于,犹于于也。”独弦哀 歌以卖名声于天下者乎?汝方将忘汝神气,堕汝形骸, 而庶几乎!犹云其庶乎!而,汝也。而 身之不能治,而何暇治天下乎?子往矣,无乏吾事!释 文:“乏,废也。”子贡卑陬失色,顼顼然不自得 ,行三十里而后愈。李云:“卑 陬,愧惧貌。顼顼,自失貌。”其 弟子曰:“向之人何为者邪?夫子何故见之变容失色, 终日不自反邪?”成云:“反,复也。 崇朝神气不复。”曰:“始以为天下一人耳,昔 以为天下止一人耳。意尊孔子。不知复有夫人也。 不知复有此辈人也。吾闻之夫子 :‘事求可、功求成、用力少、见功多者,圣人之道。 ’今徒不然。徒,辈也,言此辈人。执 道者德全,德全者形全,形全者神全。神全者,圣人之 道也。托生与民并行,宣云:“寄生于 世,与民大同。”而不知其所之,汒乎淳备哉!汒 乎,言不能测其所至。功利、机巧,必忘夫人之心 。宣云:“夫人之心,必无此四累。” 若夫人者,非其志不之,非其心不为。之 ,往也。心志有所专执。虽以天下誉之,得其所谓 ,称为全德。謷然不顾;謷 然,犹傲然。以天下非之,失其所谓,成 云:“声名丧失。”傥然不受。成 云:“傥然,无心貌。”天下之非誉,无益损焉, 是谓全德之人哉!郭云:“此宋荣子之 徒,未足以为全德。子贡之迷没于此人,即若列子之心 醉于季咸也。”我之谓风波之民。”成 云:“水性虽澄,逢风波起,我心不定,类彼波澜。” 反于鲁,以告孔子。孔子曰:“彼假修浑沌氏之术 者也:郭云:“以其背今向古,羞为世 事,故知其非真浑沌也。”宣云:“假修,言假人事以 修之。”案:二说并通。识其一,不知其二;郭 云:“徒识修古抱灌之朴,不知因时任物之易。”治 其内,而不治其外。成云:“守道抱素 ,治内也;不能随时应变,不治外也。”夫明白入 素,无为复朴,成云:“心智明白,会 于质素之本;无为虚淡,复于淳朴之原。”体性抱 神,以游世俗之间者,汝将固惊邪?郭 云:“此真浑沌也,故与世同波而不自失,则虽游于世 俗而泯然无迹,岂必使汝惊哉!”俞云:“固读为胡。 胡、固皆从古声,故得通用。汝将胡惊邪,言汝与真浑 沌遇,则何惊 也?郭注正得其意 。”且浑沌氏之术,予与汝何足以识之哉!”郭 云:“浑沌玄同,孰识之哉!”
谆芒将东之大壑,海也。适
遇苑风于东海之滨。苑风曰:“子将奚之?”曰:“将
之大壑。”曰:“奚为焉?”曰:“夫大壑之为物也,
注焉而不满,酌焉而不竭,吾将游焉。”成
云:“大海宏深,以譬至理。虽寄往沧溟,实游心大道
也。”苑风曰:“夫子无意于横目之民乎?成
云:“五行之内,惟民横目。”愿闻圣治。”谆芒
曰:“
圣治乎,官施而不失其宜,司马云
:“施政布教,各得其宜。”拔举而不失其能,毕
见其情事而行其所为,宣云:“尽见情
理,顺而行之。”行言自为而天下化,躬
行其言,皆以自为,而人化之。手挠顾指,四方之
民莫不俱至,言以手麾,以顾指,而民
毕从。司马云:“挠,动也。”郭庆藩云:“顾指,谓
顾其人而指使之。左思吴都赋‘搴旗若顾指’,刘逵注
:‘谓顾指如意。’”此之谓圣治。”“愿闻德人
。”曰:“德人者,居无思,行无虑,不藏是非美恶。
宣云:“心中过而不留。”四海
之内,共利之之谓悦,共给之之谓安;民
与上共悦安。为、谓字同。怊乎若婴儿之失其母也
,傥乎若行而失其道也。释文:“字林
云:‘怊,怅也。’”案:傥,心无主也。民仰赖之如
此。财用有余而不知其所自来,饮食取足而不知其
所从。成云:“寡欲止分,故财用有余
;不贪滋味,故饮食取足。”此谓德人之容。”郭
云:“德者,神人迹也,故曰容。”“愿闻神人。
”曰:“上神乘光,与形灭亡,上品神
人,乘光照物,不见其形迹。此谓照旷。成
云:“智周万物,明逾三景,无幽不烛,岂非旷远!”
姚云:“晋人讳昭,皆书作照,右军法帖皆然。不知者
乃因照字作解,非也。”致命尽情,宣
云:“致天命,尽实理。”天地乐而万事销亡,宣
云:“与天地同乐,而物累皆捐。”万物复情,齐
其情实。此之谓混冥。”混同于
玄冥。
门无鬼司马本作“无畏”,云: “门姓,无畏字。”与赤张满稽,宣 云:“赤张姓,满稽名。”观于武王之师。谓 孟津之役。赤张满稽曰:“不及有虞氏乎!故离此 患也。”不及有虞之揖让,故遭离征伐 之患。门无鬼曰:“天下均治而有虞氏治之邪,其 乱而后治之与?”言天下皆治,而有虞 氏又从而治之邪,其必有乱而后治之与?赤张满稽 曰:“天下均治之为愿,而何计以有虞氏为?郭 云:“均治则愿各足矣,复何为计有虞氏之德而推以为 君!”有虞氏之药疡也,李云: “疡,头创也。”王引之云:“药,古读曜,与疗声近 义通。方言:‘疗,治也。’”郭云:“天下皆患创乱 ,故求虞氏药之。”秃而施□,病而求医。宣 云:“不秃何用□?不病何用医?”孝子操药以修 慈父,修,治也。其色燋然,圣 人羞之。宣云:“言不如养亲使不病也 。”至治之世,不尚贤,不使能;上如标枝,如 树枝无心而在上。民如野鹿;郭 云:“放而自得。”端正而不知以为义,自 然合宜。相爱而不知以为仁;实而不知以为忠,当 而不知以为信;成云:“任真当理。” 蠢动而相使,不以为赐。互相役 使,故不谢。是故行而无迹,事而无传。”成 云:“率性而动,故无迹可记。迹既昧矣,事亦灭焉。 ”姚本“无传”为一节,从之。
孝子不谀其亲,忠臣不谄其君,臣子之盛也。亲
之所言而然,所行而善,则世俗谓之不肖子;君之所言
而然,所行而善,则世俗谓之不肖臣。而未知此其必然
邪!宣云:“明于责臣子之谄谀,却不
知人情皆必然。”世俗之所谓然而然之,所谓善而
善之,则不谓之道谀之人也。则与而同
义。郭庆藩云:“道即谄也。渔父篇:
‘希意道言谓之谄。’荀子不苟篇‘非谄谀也’,贾子
先醒篇‘君好谄谀而恶至言’,韩诗外传并作‘道谀’
。道、谄一声之转。”宣云:“世俗明道谀,而不谓之
道谀。”然则俗固严于亲而尊于君邪!宣
云:“道谀君亲则责之,道谀世俗则安之,岂世俗更严
更尊邪?”谓己道人,则勃然作色;谓己谀人,则
怫然作色。而终身道人也,终身谀人也,宣
云:“恶其名而甘蹈其实。”合譬饰辞聚众也,宣
云:“广合譬喻,使人易晓;修饰辞令,使人动听。所
谓招人附己也。”是始终本末不相坐。宣
云:“蹈其实,不坐其罪,故曰不相坐。”垂衣裳
,设采色,动容貌,以媚一世,而不自谓道谀,指
人君。与夫人之为徒,通是非,而不自谓众人,宣
云:“与众人为徒,同是非之习,而又自谓独异于众。
”愚之至也。知其愚者,非大愚也;知其惑者,非
大惑也。大惑者,终身不解;大愚者,终身不灵。司
马云:“灵,晓也。”三人行而一人惑,所适者犹
可致也,成云:“适,往也。致,至也
。”惑者少也;二人惑则劳而不至,惑者胜也。而
今也以天下惑,予虽有祈向,祈,求也
。不可得也。不亦悲乎!大声不入于里耳,司
马云:“
大声,谓咸池六音之乐。”折
杨、皇荂,成云:“盖古之俗中小曲。
”释文:“荂,本又作华,音花。”则嗑然而笑。
李云:“嗑,笑声。”是故高言
不止于众人之心,宣云:“不相入也。
”成云:“超出俗表,谓之高言。”至言不出,俗
言胜也。成云:“出,显也。”以
二缶钟惑,而所适不得矣。释文:“缶
,应作垂;钟,应作踵。言垂脚空中,必不得有之适也
。司马本作‘二垂钟’,云:‘钟,注意也。’”郭嵩
焘云:“说文:‘缶,瓦器也,所以盛酒浆。’‘钟,
酒器也。’小尔雅:‘釜二有半谓之薮,薮二有半谓之
缶,缶二谓之钟。’缶、钟皆量器:缶受四斛,钟受八
斛。以二缶钟惑,不辨缶钟所受多寡也,持以为 量
,茫乎无所适从矣。上文‘一人惑’、‘二人惑’,据
人言;此‘以二缶钟惑’,据事言。”案:郭注云“各
自信据,故不知所之”,所见盖与今本同。自陆氏易“
缶钟”为“垂踵”,成疏因之,说究未安。俞氏易“二
缶钟”为“一企踵”,改字更多,不如郭注望文生义之
为胜也。而今也以天下惑,予虽有祈向,其庸可得
邪?知其不可得也而强之,又一惑也,故莫若释之而不
推。宣云:“不必推究。”不推
,谁其比忧!成云:“比,与也。”案
:自宽之词。厉之人夜半生其子,遽取火而视之,
汲汲然惟恐其似己也。宣云:“厉,癞
也。丑人惟恐子之相似,今知天下之惑,而我乃欲强所
不可得而又成一惑,独不惧其相似邪?故莫若释之而远
于忧,盖惟恐同蹈于惑也。”百年之木,破为牺尊
,淮南俶真篇高注:“牺尊,犹疏镂之
尊。”青黄而文之,其断在沟中。断
弃之木。比牺尊于沟中之断,则美恶有间矣,其于
失性一也。跖与曾、史,行义有间矣,然其失性均也。
且夫失性有五:一曰五色乱目,使目不明;二曰五声乱
耳,使耳不聪;三曰五臭薰鼻,困惾中颡;成
云:“五臭,谓膻、薰、香、●、腐。惾,塞也。言鼻
耽五臭,故壅塞不通而中伤颡额。外书呼香为臭,故易
云‘其臭如兰’;道经谓‘五香’,故西升经云‘香味
是冤’也。”释文:“惾,子公反,郭音俊。”四
曰五味浊口,使口厉爽;郭庆藩云:“
大雅思齐笺:‘厉,病也。’广雅:‘爽,伤也。’言
病伤滋味。”五曰趣舍滑心,使性飞扬。成
云:“趣,取。滑,乱也。”此五者,皆生之害也
。而杨、墨乃始离跂自以为得,非吾所谓得也。离
跂,离人独立。夫得者困,成云
:“既伪其性,则遭困苦。”可以为得乎?则鸠鸮
之在于笼也,亦可以为得矣。且夫趣舍声色以柴其内,
如柴之塞。皮弁、鹬冠、搢笏、
绅修以约其外,成云:“皮弁,以皮为
冠。鹬鸟翠羽饰冠。搢,插也。 笏
,犹珪。绅,大带。修,长也。”内支盈于柴栅,
成云:“栅,笼也。支柱充塞于内,故
以柴栅拟之。”外重纆缴,释文
:“重,直龙反。”成云:“纆缴,绳也。”睆睆
然在纆缴之中成云:“睆睆,视貌。”
而自以为得,则是罪人交〔一〕臂、历指,司
马云:“交臂,反缚也。”宣云:“
历指,关指。”而虎豹在于囊
槛,亦可以为得矣。
〔一〕“交”原作“支”,据集释本
改。注文“交”字同。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