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会要

 

唐会要卷九十一

  内外官料钱上

武德已后。国家仓库犹虚。应京官料钱。并给公廨本。 令当司令史番官回易给利。计官员多少分给。

贞观十二年二月。谏议大夫褚遂良上疏曰。为政之本 。在于择人。不正其源。遂差千里。汉家以明经拜职。 或四科辟召。必择器任使。量才命官。然则市井子孙。 不居官吏。大唐制令。宪章古昔。商贾之人。亦不居官 位。陛下近许诸司令史。捉公廨本钱。诸司取此色人。 号为捉钱令史。不简性识。宁论书艺。但令身能估贩。 家足赀财。录牒吏部。使即依补。大率人捉五十贯已下 。四十贯已上。任居市肆。恣其贩易。每月纳利四千。 一年凡输五万。送利不违。年满受职。然有国家者。尝 笑汉代卖官。今开此路。颇类于彼。在京七十余司。大 率司引九人。更一二载后。年别即有六百余人输利受职 。伏惟陛下治致升平。任贤为政。或文学高第。或诸州 进士。皆策同片玉。经若悬河。奉先圣之格言。慕昔贤 之廉耻。拔十取五。量能授官。然犯禁违公。辄罹刑法 。况乎捉钱令史。主于估贩。志意分毫之末。耳目廛肆 之间。输钱于官。以获品秩。荏苒年岁。陛下能不使用 之乎。此人习以性成。惯于求利。苟得无耻。莫蹈廉隅 。使其居职。从何而可。将来之弊。宜绝本源。臣每周 游人间。为国视听。京司寮庶。爰及外官。异口同词。 皆言不便。伏愿敕朝臣遣其详议。上纳之。其月二十三 日。敕并停。改置胥士七千人。以诸州上户充。准防阁 例。输课二年一替。计官员多少分给之。

二十一年二月七日。令在京诸司。依旧置公廨。给钱 充本。置令史府史胥士等。回易取利。以充官人俸。

永徽元年四月二日。废京官诸司捉钱庶仆胥士。其官 人俸料。以诸州租脚价充。

麟德二年八月十九日诏。文武五品已上。同武职班给 仗身。以掌闲幕士充之。咸亨元年四月十二日。停给。

干封元年八月十二日。诏京文武官应给防阁庶仆俸料 。始依职事品。其课及赐。各依本品。

仪凤三年八月二日诏。廪食为费。同资于上农。岁俸 所颁。并课于编户。因地出赋。则沃瘠未均。据丁收物 。则劳逸不等。俾之富教。其可得乎。永念于斯。载怀 厘创。如文武内外官应给俸料课钱。及公廨料度封户租 调等。远近不均。贵贱有异。输纳简选。事甚艰难。运 送脚钱。损费实广。公廨出举回易。典吏因此侵渔。抚 字之方。岂合如此。宜令王公已下。百姓已上。率口出 钱。以充防阁庶仆。胥士白直。折冲府仗身。并封户内 官人俸食等料。既依户次。贫富有殊。载详职务。繁简 不类。率钱给用。须有等差。宜具条例。并各逐便。

光宅元年九月。以京官八品九品俸料薄。诸八品每年 给庶仆三人。九品二人。

长寿三年三月。豆卢钦望请辍京官九品以上两月俸物 。以助军。左拾遗王永礼奏曰。陛下富有四海。足以储 畜军国之用。何藉贫京官九品俸。而令钦望欺夺之。臣 切不取。钦望执曰。秦汉皆有税算。以赡军。永礼不识 大体。妄有争议。永礼曰。秦皇汉武税天下。使空虚以 事边。奈何使圣朝仿习也。不知钦望此言。是识大体耶 。遂寝不行。

开元六年七月。秘书少监崔沔议州县官月料钱状曰。 养贤之禄。国用尤先。取之齐民。未为剥下。何用立本 息利。法商求资。皇运之初。务革其弊。托本取利。以 绳富家。固乃一切权宜。谅非经通彝典。顷以州县典吏 。并捉官钱。收利数多。破产者众。散诸编户。本少利 轻。民用不休。时以为便。付本收利。患及于民。然则 议国事者。亦当忧人为谋。恤下立计。天下州县。积数 既多。大抵皆然。为害不少。且五千之本。七分生利。 一年所输。四千二百。兼算劳费。不啻五千。在于平民 。已为重赋。富户既免其徭。贫户则受其弊。伤民刻下 。俱在其中。未若大率群官。通计众户。据官定料。均 户出资。常年发赋之时。每丁量加升尺。以近及远。损 有兼无。合而筹之。所增盖少。时则不扰。简而易从。 庶乎流亡渐归。仓库稍实。则当咸出正赋。罢所新加。 天下坦然。十一而税。上下各足。其不远乎。

十年正月二十一日。令有司收天下公廨钱。其官人料 。以万户税钱充。每月准旧分利数给。至二十二日敕。 王公以下。视品官参佐及京官五品已上。每月别给仗身 职员钱。悉停。

十六年十一月十五日敕。文武百官俸料钱所给物。宜 依时价给。

十八年九月四日。御史大夫李朝隐奏。请籍民一年税 钱充本。依旧令高户典正等捉。随月收利。供官人料钱 。

二十二年四月十四日敕。京官兼外州都督刺史大都督 府长史俸料。并宜两给。至天宝二年十一月十六日敕。 京官兼太守等官俸料两给者。宜停。其外官太守兼京官 。准式。亲王带京官任外官副大将军副大使知军及知使 事。京官兼外官知使事。据文合兼给者。仍任逐稳便。 余并从一处给。

二十四年六月二十三日敕。百官料钱。宜合为一色。 都以月俸为名。各据本官。随月给付。其贮粟宜令入禄 数同申。应合减折及申请时限。并依常式。

一品。三十一千。月俸八千。食料一千八百。防阁二 十千。杂用一千二百文。

二品。二十四千。月俸六千。食料一千五百。防阁十 五千。杂用一千文。

三品。十七千。月俸五千。食料一千一百。防阁十千 。杂用九百文。

四品。一十一千八百六十七文。月俸四千五百。食料 七百。防阁六千六百文。杂用六百文。

五品。九千二百。月俸三千。食料六百。防阁五千。 杂用五百文。

六品。五千三百。月俸二千三百。食料四百。庶仆二 千二百。杂用四百文。

七品。四千五百。月俸一千七百五十。食料三百五十 。庶仆一千六百。杂用三百五十文。

八品。二千四百七十五文。月俸一千三百。食料三百 。庶仆六百二十五文。杂用二百五十文。

九品。一千九百一十七文。月俸一千五十文。食料二 百五十。庶仆四百一十七文。杂用二百文。

天宝三载十三日敕。郡县阙。职钱送纳太府寺。自今 已后。纳当郡。充员外官料钱。不足。即取正官料钱分 。若无员外官。当郡分。

五载三月二十日敕。郡县官人及公廨白直。天下约计 一载破十万丁已上。一丁每月输钱二百八文。每至月初 。当处征纳。送县来往。数日功程。在于百姓。尤是重 役。其郡县白直。计数多少。请用料钱。加税充用。其 应差丁充白直。望请并停。一免百姓艰辛。二省国家丁 壮。

十四载八月四日诏。文武九品以上官员。既亲职务。 可谓勤心。自今已后。每月给俸食料杂用防阁庶仆等。 宜十分率加二分。其同正员官。加一分。仍永为常式。 至德二年已后。内外官并不给料钱。郡府县官给半禄。

干元元年。外官给半料。与职田。京官不给料。仍敕 度支使量闲剧。分给手力课。员外官一切无料。至二年 九月五日诏。京官无俸料。桂玉之费。将何以堪。官取 绛州新钱。给冬季料。即仰所由申请。计会支给。且艰 难之际。国家是同。顷者。急在军戎。所以久亏禄俸。 眷言忧恤。常愧于怀。今甫及授衣。略为赒给。庶资时 要。宜悉朕怀。

大历十二年四月二十八日。度支奏。加给京百司文武 官及京兆府县官每月料钱等。具件如后。

太师。太傅。太保。太尉。司徒。司空。侍中。中书 令。每月各一百二十贯文。中书 门下侍郎。各一百贯文。东宫三 太。左右仆射。各八十贯文。东 宫三少。各七十贯文。六尚书。 御史大夫。太常卿。各六十贯文。常 侍。宗正卿。太子詹事。国子祭酒。各 五十贯文。左右丞及诸司侍郎。给事中。中书舍人 。御史中丞。太子宾客。殿中监。秘书监。司农等卿。 将作等监。各四十五贯文。太子 左右庶子。太常少卿。各四十贯文。谏 议。诸司少府少监。各三十五贯文。国 子司业。内侍。东宫三卿。各三十贯文 。郎中。侍御史。司天监。少詹事。诸王傅。国子 博士。谕德。中允。中舍。殿中。秘书。太常。宗正丞 。各二十五贯文。殿中侍御史。 著作郎。大理正。都水使者。总监。内常侍。给事中。 各二十贯文。员外郎。通事起居 舍人。王府长史。各十八贯文。监 察御史。台主簿。补阙。王府司马。司天少监。太子典 内。太常博士。主簿。宗正主簿。门下录事。中书主簿 。各十五贯文。拾遗。司议。太 子文学。秘书。著作佐郎。国子太学。四门。广文等博 士。大理司直。詹事府丞。及诸寺监丞。谒者监。中书 门下主事。各十二贯文。洗马。 赞善。诸寺监主簿。詹事府司直。各十 贯文。评事。各八贯文。诸 校正。各六贯文。诸奉御。九成 宫总监。诸王谘议。及诸陵令。各九贯 二百文。城门。符宝。国子助教。六局郎。王府掾 属。太常侍医。文学录事参军。主簿。记室诸卫及六军 长史。两市令。诸副总监。武库署令。太公庙令。各 五贯三百文。太子通事舍人。东宫寺丞。太学广文 助教。内坊丞诸直长。内寺伯。千牛卫及诸率府长史。 诸陵丞。诸陵署诸王府判司。司竹温泉监。尚书都事。 都水及诸总监丞。司天台丞。太子侍医。诸司上局署令 。及王府国令。苑四面副监。公主邑司令。各 四贯一百一十六文。国子四门助教。律医学博士。 协律郎。内谒者。诸卫六军左右卫率府等卫佐。诸王府 参军。大农。都省。兵。吏。礼。考功主事。春坊录事 。司竹副监。诸司中局署令。都水主簿。诸司上局署丞 。及监庙邑司丞。司天台灵台郎。保章。挈壶正。太医 署针医监。尚药局司医。各四千百七十 五文。太祝。奉礼。省中诸行主事。门下典仪。御 史台。殿中。秘书。内侍省。春坊。詹事府主事。诸寺 监。诸卫六军诸司录事。诸司中局署丞。及大理狱丞。 诸司府监录事。诸率府录事。殿中省医佐。食医奉辇。 司库。司廪。奉乘。鸿胪寺掌客。司仪。太仆寺主乘。 内坊典直。司天台司辰。司历。监候。内侍省宫教博士 。东宫三寺主簿。太常太乐鼓吹丞。医正。按摩。咒禁 。卜筮博士。及针医。卜助教。国子书算博士。及助教 。诸王府国子丞尉。诸总监主簿。各一 千九百一十七文。武官左右金吾卫大将军。各 四十五贯文。六军大将军。左右金吾将军。各 四十贯文。诸卫大将军。六军将军。各 三十贯文。诸卫将军。各二十五 贯文。诸卫及六军中郎。诸率府率副率。各 一十一千五百六十七文。诸卫及六军郎将。诸王府 典军。副典军。各九千二百文。诸 卫及六军司升千牛。及左右备身。各五 千三百文。诸卫及六军中候。太子千牛。各 四千一百一十六文。诸卫及六军司戈。太子备身。 各二千四百七十五文。诸卫及六 军执戟及长上。各一千九百一十七文。 京兆及诸府尹。各八十贯文。少 尹。两县令。各五十贯文。奉先 。昭应。醴泉等县令。司录。各四十五 贯文。畿令。各四十贯文。判 司。两县丞。各三十五贯文。两 县簿。尉。奉先等县丞。各三十贯文。 奉先等主簿。尉诸畿令。各二十 五贯文。畿簿。尉。各二十贯文 。参军。文学博士。录事。各一 十贯文。应给百司正员文武官月料钱外。官员准式 例合支给料钱如后。

检校官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每月一百 一十贯文。准大历十二年六月七日敕。检校官同中书门 下平章事并同正官例。就一高处给。殿中省进马。 准开元十七年五月十四日敕置。每人准 一月纳料钱一千九百一十七文。仆寺进马。与 殿中进马同。内侍省。每月四十 五贯文。省监。与诸少监同。度 支奏。岁约加一十五万六千贯文。准旧给都当二十六万 贯文以来。伏望准数。起六月一日给付。敕旨。依。仍 令所司。起五月一日支给。至六月七日。户部侍郎判度 支韩滉奏。准今年四月二十八日恩敕。加给京文武官九 品已上正员官月俸。其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不带正官。 敕内无额。应检校官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并请同正官例 。就一高处给。敕旨。依。至建中三年闰正月四日。中 书门下奏。文武百官每月料钱一百贯以上者。三分减一 。八十贯已上者。五分减一。六十贯已上者。七分减一 。四十贯已上者。十分减一。三十贯以下者。不减。待 兵革宁后。丰年无事。即准常式处分。仍旧给。

其年五月。中书门下奏。得苏州刺史兼御史大夫知台 事李涵。东都河南江淮山南等道转运使。吏部尚书兼御 史大夫刘晏。户部侍郎专判度支韩滉等状。厘革诸道观 察使团练使。及判官料钱。观察使。令 兼使。不在加给限。每月除刺史正俸料外。每使每 月请给一百贯文。杂给准时价不得过五十贯文。都团练 副使。每月料钱八十贯文。杂给准时价。不得过三十贯 文。观察判官。与都团练判官同。每 月料钱五十贯文。支使每月料钱四十贯文。推官每月料 钱三十贯文。巡官准观察推官例。已上每员。每月杂给 。准时估不得过二十贯文。如州县见任官充者。月料杂 给减半。刺史知军事。每人除正俸外。请给七十贯文。 如带别使。不在加限。杂给准时估不得过三十贯文。州 县给料。其大都督府长史。准七府尹例 。左右司马。准上州别驾例。支给料钱。刺史八十 贯文。别驾。五十五贯文。长史。司马。各五十贯。录 事参军。四十贯。判司。三十贯。参军。博士。各一十 五贯。录事。市令等。各一十三贯。县令。四十贯。丞 。三十贯。簿。尉。各二十贯。右谨具条件如前。其旧 准令月俸杂料纸笔执衣白直。但纳资课等色。并在此数 内。其七府准四月二十八日敕文不该者。并请依京兆府 例处分。其中州中县已下。三分减一分。其额内厘务。 比正官减半。其州县官除差充推官巡官及司马掌军事外 。如更别带职。亦不在加给限。敕旨。宜依。

十四年正月。宰臣常衮与杨绾同掌枢务。道不同。先 是。百官俸料寡薄。绾与衮奏请加之。时滉判度支。衮 与滉各骋私怀。所加俸料。厚薄多由己。时诸少列。各 定月俸料为三十五千。滉怒司业张参。惟止给三十千。 衮恶少詹事赵惎。遂给二十五千。又太子洗马视司经局 长官。文学为之贰。衮有亲戚任文学者。给十二千。而 给洗马十千。其轻重任情。不通时政。多如此类。

兴元元年十二月诏。京百官及畿内官俸料。准元数支 给。自巡幸奉天。转运路阻绝。百官俸料。或至阙绝。 至是全给。从之。

贞元二年敕。左右金吾及十六卫将军。自天宝艰难以 后。虽卫兵废缺。而品秩本高。宜增禄秩。以示优崇。 并宜加给料钱。及随身干力粮课等。其十六卫各置上将 军一人。秩从一品。左右金吾上将军俸料。并同六军统 军。诸卫上将军。次于统军。所司条件闻奏。

一十六员诸卫上将军。左右卫本料各六十千。加粮赐 等。每月各粮米六斗。盐七合五勺。手 力七人。资十千五文。私马五匹。草三百束。料九石七 斗五升。随身十五人。粮米九石。盐一斗一升三合五勺 。春衣布一十五端。绢三十疋。冬衣袍䌷一十五疋。绢 三十疋。绵三十屯。二员左右金吾上将军。左右金 吾卫。并准上。一十二员左右武 卫等。本料五十五千。加粮料等。每月 手力五人。资六千五百文。私马四匹。草三百三十二束 。料六石六斗。随身一十三人。粮米七石八斗。春衣布 十三端。绢二十四疋。冬衣袍䌷十三疋。绢二十六疋。 绵二十四屯。一十六员诸卫大将军。左右卫左右金 吾卫。本料四十千五百。续加。准上。 随衣一人。随物随人减料。左右武卫等杂卫。本料 三十六千文。续加。每月手力各四人。 资二千文。私马三匹。草一百六十束。料四石九斗五升 。随身十八人。粮米六石。春衣布一十端。绢三十疋。 冬衣袍䌷十疋。绢三十四疋。绵二十七屯。三十员 诸卫将军。左右卫左右金吾卫。本料三十六千。续加。 准上。左右武卫等杂卫。本料二 十千。续加。每月手力各三人。资四千 五百文。私马两匹。草一百一十束。料三石三斗。随身 八人。粮米四石八斗。春衣布八端。绢十六疋。冬衣袍 䌷八疋。绢十六疋。绵十六屯。六员统军。本料各 六十五千。续加。春冬衣一付。每月粮 米六斗。盐七合五勺。私马五匹。草粮随金吾同金吾随 身。余准诸卫上将军。六员大将军。本料六十千文 。续加。并准诸卫大将军。六军 将军。本料三十千文。续加。准左武等 杂卫将军。射生神策大将军。本料三十六千文。续 加。私马五匹。草料准上。随身十四人 。七人给衣。不给料。七人给粮米四石三斗。盐一斗五 升。春衣布十四端。绢二十八疋。鞋十四两。冬衣袍䌷 十四疋。绢二十八疋。绵二十八屯。射生神策将军 。本料三十千文。续加。私马三匹。草 料准上。随身十二人。六人给衣不给粮。六人全给。粮 米三石六斗。盐九升。春衣布十二端。绢二十四疋。鞋 十二两。冬衣袍䌷十二疋。绢二十四疋。绵二十四屯。

三年六月。中书侍郎同平章事李泌奏。加百官俸料。 各具品秩。以定月俸。随曹署闲剧。加置手力资课杂给 等。议者称之。

四年。中书门下奏。京文武及京兆府县官。总三千七 十七员。据元给及新加。每月当钱五万一千四百四贯六 百十七文。一年都当六十一万六千八百五十五贯四百四 文。旧额三十四万八千五百贯四百文。 新加二十六万八千三百五十五贯四文。文官一千八 百九十员。三太。各二百贯文。三 公。各一百八十贯文。侍中。中 书令。各一百六十贯文。中书门 下侍郎。左右仆射。太子三太。各一百 三十贯文。六尚书。御史大夫。太子三少。各 一百贯文。常侍。太常。宗正卿。京兆尹。各 九十贯文。左右丞。诸司侍郎。给事舍人。御史中 丞。太子宾客。詹事。国子祭酒。诸卿监。内侍监。各 八十贯文。谏议。庶子。太常。宗正少卿。各 七十贯文。司业。少詹事。诸少卿。少监。内侍。 各六十五贯文。谕德。诸曹郎中 。东宫三卿。各五十贯文。员外 郎。起居舍人。侍御史。王府长史。著作郎。太子中舍 。中允。国子博士。太常。宗正。殿中。秘书等丞。大 理正。都水使者。京都总监。内常侍。各 四十贯文。补阙。殿中侍御史。通事舍人。各 三十五贯文。拾遗。监察。司天少监。王府司马。 赞善。洗马。奉御陵令。内给事。典内。太常博士。司 舍。太常。宗正。御史台主簿。中书主书。门下录事。 各三十贯文。太子文学。秘书郎 。著作佐郎。城门。符宝郎。大学。广文。四门博士。 大理司直。大理。詹事诸寺监丞。内谒者监。中书门下 主事。各二十五贯文。评事。国 子助教。王府谘议。及司天正。宫正六局郎。诸卫六军 长史。诸寺及詹事主事。詹事司直。太子通事舍人。东 宫三寺丞。太子文学。广文助教。千牛卫及率府长史。 七品陵丞。都水丞。诸直长。各二十贯 文。四门助教。协律郎。诸卫及六军卫佐。校书。 正字。奉礼。大税尚书都事。九成宫总监。各 十六贯文。诸寺监。内侍省。詹事府。司天台录事 主事。各八贯文。王府掾属。录 事参军。主簿。侍御医。两市令。中书武库署令。武成 王庙令。司天丞。各十贯文。内 坊丞。内寺主。王府判司。王府国令。诸司上局署令。 太子侍医。公伯邑司。总监丞。司竹温泉监。七品陵庙 令。司天台主簿。各六贯文。律 学博士。内谒者。王府参军。诸司中局署令。王府大农 诸司上局署丞。邑司丞。司天灵台郎保章。挈壶正。京 苑四面监。太常医博士。及监医。八品陵庙令。尚药局 司医。司竹温泉监丞。各四贯文。诸 司中局署丞。大理狱丞。鸿胪掌客。诸司府监作监事计 官属佐食医。各二贯文。尚辇。 太仆主乘。仆寺典乘。军卫率府。亲勋翊府兵曹。典膳 两令。司天台司辰。司历。监候。内坊典直。内侍省宫 教博士。太常寺乐正。及医卜正。九品陵庙丞。苑四面 监丞。王府国丞尉。按摩。□禁。卜筮博士。及针医助 教。诸总监主簿。国子书算及律助教。各 一千文。武官八百五十六员。七十二员四品。各 十七千三百五十文。一百三十六员五品。各 一十千八百文。九十六员六品。各 七千九百五十文。九十八员七品。各 六千一百七十四文。一百三十六员八品。各 三千七百十二文。五百五十八员九品。各 二千八百七十五文。并杂给校簿。每贯加五百文支 给。京兆府县官。唯两县簿尉加五千文 。余并同大历十二年四月二十八日敕。右中书门下 准去年十一月二十八日敕。京官宜加料钱。准敕商量。 谨条件如前。敕旨。依。

十年二月。诏应文武朝官有薨卒者。自今已后。其月 俸料宜皆全给。仍更准本官一月俸钱。以为赙赠。若诸 司三品已上官。及尚书省四品官。仍令有司举旧令闻奏 。行吊祭之礼。务从优备。初。左庶子雷咸。以是月朔 卒。有司以故事计其月俸。以月数给之。上闻之。故有 是命。

十五年十二月诏。今年十月三日。权减诸道诸州刺史 判军事料。及专知勾当官加手力课。并减州县官手力。 门仓库狱囚子驿馆廨宇等钱。宜一切却仍旧。初。献计 者言收诸道军事钱。及手力资课等。当得百数十万贯。 可以助军。于□时判度支。又赞成之。及算计大数。止 于三十万贯。而数中更有耗折杂破。才得十余万贯。舆 论甚以为不便。韦皋张建封。又相次奏。言所得甚微。 所失体大。又因此人心颇不安。故命复古也。

元和六年闰十二月敕。河东。河中。凤翔。易定四道 。州县久破。俸给至微。吏曹注官。将同比远。在于治 体。切要均融。宜以户部钱五万五千贯文。充加四道州 县官课。

七年五月。加赐泽、潞、磁、邢、洺五州府县官料钱 二万贯文。其年十二月。以麟、坊、邠三州官吏。近边 俸薄。各加赐其料钱。

其年。中书门下奏。国家旧章。依品制俸。官一品。 月俸三十千。其余职田禄米。大约不过千石。自一品以 下。多少可知。艰难以来。网禁渐弛。于是增置使额。 厚请俸钱。故大历中。权臣月俸有至九千贯者。列郡刺 史无大小。给皆千贯。常衮为相。始立限约。至李泌又 量其闲剧。随事增加。时谓通济。理难减削。然有名存 职废。额去俸存。闲剧之间。厚薄顿异。将为定式。须 立常规。制从之。乃命给事中段平仲。中书舍人韦贯之 。兵

部侍郎许孟容。户部侍郎李绛等。详定减省。从之。

十二年四月敕。京百官俸料。从五月以后。并宜给见 钱。其数内一半充给。元估疋段者。即据时估实数。回 给见钱。

其年十一月敕。工部尚书邢士美。以疾未任赴京。宜 就东都将息。疾损日赴任。其料钱准上官例。令有司支 给。

十三年六月。以德棣沧景四州。顷遭水潦。给复一年 。遂定四州官吏俸钱料。刺史每月一百五十千。望紧上 县令。每月四十千。余有差。

十四年四月。重定淮西州县俸禄。以蔡州为紧。刺史 月俸一百八十千。申光二州为中。刺史月俸一百五十千 。长史已下有差。

十五年六月。敕曰。朕闻帝王所重者国体。所切者人 情。苟得其体。必臻于太和。如失其情。是由于小利。 况设官求理。颁禄责功。既有常规。宁宜就减。近者以 每岁经费。量入不充。外官俸料。据数抽贯。朕再三思 度。终所未安。念彼遐方。或从卑官。一家所给。三载 言归。在公当甘于廉洁。受禄又苦于减克。待我庶吏。 岂其然乎。虽忧国之诚。固须赡助。而恤人之虑。将起 怨咨。必若水旱为虞。干戈未戢。事非获已。人亦何辞 。今则幸遇丰登。又方宁谧。九州之内。永绝妖氛。三 边之上。冀除烽警。自宜克己以足用。安可剥下而为谋 。临轩载怀。实所增愧。其度支所准五月二日敕。应给 用钱。每贯抽五十文。都计一百五十万贯文。并宜停抽 。初。宰相以国用不足。故权请抽减课官。及言事者累 陈表章。以为非便。故复下此诏以罢之。
 
 
 

唐会要卷九十二

  内外官料钱下

长庆元年二月敕。司徒兼中书令韩宏。疾未全平。尚须 在假将息。其俸料宜从敕下日。便令所司支给。

四年五月敕。近日访闻京城米价稍贵。须有通变。以 公济私。宜令户部应给百官俸料。其中一半合给段疋者 。回给官中所粜粟。每斗折钱五十文。其段疋委别贮。 至冬籴粟填纳太仓。时人以为甚便。

太和四年七月敕。吏部奏。应比远道州县官课料。请 令依元额料计支给。不得更有欠折。敕旨。依奏。

其年七月敕。应外任官带一品正官京职。纵不知政事 。且依俸料。宜付所司。并令兼给。

七年一月。户部侍郎庾敬休奏。应文武九品已上。每 月料钱。一半合给段疋丝绵等。伏以自冬涉春。久无雨 雪。米价少贵。人心未安。自德音放免逋悬。赈恤贫民 。中外群庶。已感皇慈。至于衣冠之家。素乏储蓄。朝 夕取给。犹足为忧。以臣愚见。若令百官料钱内。一半 停给段疋丝绵等。回给太仓粟。每斗计七十文。在众庶 必见欢康。于公家无所亏减。待至麦熟。米价稍贱。即 依前却给段疋等。酌于事理。庶协变通。敕旨。宜依。

八年八月。剑南东川观察使杨嗣复奏。管内普合渝三 州刺史元请料钱。每月各四十五贯。请各添至六十贯。 敕旨。依奏。

九年六月敕。宰相俸料。宜依元和十四年以前旧例。 并给见钱。

开成二年八月。户部侍郎李□奏。京诸司六品以下官 。请假往外府。违假不到。本官停给料钱。敕旨。违限 停俸料。余依准令式。

四年三月敕。侍讲学士兼太子少师王起。宜兼给料钱 。

五年三月。中书门下奏。准今年二月八日赦节文。应 京诸司勒留官。令本处克留手力杂给钱与摄官者。臣等 检详诸道正官。料钱绝少。杂给手力则多。今正官勒留 。亦管公事。俸入多少。事未得中。臣等商议。其料钱 杂给等钱。望每贯割留二百文与摄官。其职田禄米。全 还正官。从之。

会昌元年。中书门下奏。河东陇州鄜坊邠州等道比远 官。加给课料。河东等道。或兴王旧邦。或陪京近地。 州县之职。人合乐为。祇缘俸课寡薄。官同比远。伏准 元和六年闰十二月十二日及元和七年十二月二十日敕。 河东。凤翔。鄜坊。邠州。易定等道。令户部加给课料 钱。共六万二千五百贯文。吏曹出得平流官数百员。时 议以为至当。自后访闻户部所给零碎。兼不及时。观察 使以其虚折。皆别将破用。徒有加给。不及官人。近地 好官。依前比远。臣等商议。伏望今日以后。令户部以 实物仍及时支遣。诸道并委观察判官专判此案。随月加 给官人。不得别将破用。如有违越。观察判官远贬。观 察使奏取进止。选人官成后。皆于城中举债。到任填还 。致其贪求。罔不由此。其今年河东陇西鄜坊邠州新授 比远官等。望许连状相保。户部各借两月之数。加给料 钱。至支给时克下。所冀初官到任。不滞息债。衣食稍 足。可责清廉。从之。

  内外官职田

武德元年十二月制。内外官各给职分田。京官一品十二 顷。二品十顷。三品九顷。四品七顷。五品六顷。六品 四顷。七品三顷五十亩。八品二顷五十亩。九品二顷。 雍州及外州官。二品十二顷。三品十顷。四品八顷。五 品七顷。六品五顷。七品四顷。八品三顷。九品二顷五 十亩。

贞观十一年三月敕。内外官职田。恐侵百姓。先令官 收。虑其禄薄家贫。所以别给地子。去岁缘有水旱。遂 令总停。兹闻卑官颇难支济。事须优恤。使得自资。宜 准元敕。给其地子。

景龙四年三月。敕旨颁行天下。凡属文武官员五品以 下。各加田五亩。五品以上。各加田四亩。

开元十年正月。命有司收内外官职田。以给逃还贫民 户。其职田以正仓粟亩二升给之。

其年六月敕。所置职田。本非古法。爰自近制。是以 因循。事有变通。应须删改。其内外官所给职田地子。 从今年九月以后。并宜停给。

十八年三月敕。京官职田。将令准令给受。复用旧制 。

十九年四月敕。天下诸州县。并府镇戍官等职田顷亩 籍帐。仍依允租价对定。无过六斗。地不毛者。亩给二 斗。

二十九年二月敕。外官职田。委所司准例仓中受纳。 纳毕一时分付。县官亦准此。

其年三月敕。京畿地狭。民户殷繁。计丁给田。尚犹 不足。兼充百官苗子。固难周济。其诸司官令分在都者 。宜令所司。具作定额。计应受职田。并于都畿给付。 其应退地。委采访使与本州长官给贫下百姓。其应给职 田。亦委采访使与所由长官勘会同给。仍永为常式。

天宝元年六月敕。如闻河东河北官人职田。既纳地租 。仍收桑课。田树兼税。民何以堪。自今以后。官人及 公廨职田有桑。一切不得更征丝课。

十二载十月敕。两京百官职田。承前佃民自送。道路 或远。劳费颇多。自今已后。其职田去城五十里内者。 依旧令佃民自送入城。自余限十月内便于所管州县并脚 价贮纳。其脚价五十里外。每斗各征二文。一百里外不 过三文。并令百官差本司请受。

上元元年十月敕。京官职田。准式并令佃民输送至京 。

广德二年十月。宰臣等奏。减百司职田租之半。以助 军粮。从之。

大历二年正月诏。京兆府及畿县官职田。宜令准外州 府县官例。三分取一分。至十月。减京官职田。一分充 军粮。二分给本官。

十四年八月敕。内外文武官职田。及公廨田。准式。 州县每年六月三十日勘造白簿申省。与诸司文解勘会。 至十月三十日征收。给付本官。近来不守常规。多不申 报。给付之际。先付清望要官。其闲慢卑官。即被延引 不付。自今以后。准式各令送付本官。又准式。职田黄 籍。每三年一造。自天宝九载以后。更不造籍。宜各委 州县。每年差专知官巡覆。仍造簿依限申交所司。不得 隐漏。及妄破蒿荒。如有违犯。专知官及本典。准法科 罚。

贞元四年八月敕。准田令。永业田。职事官从一品。 郡王。各五十顷。国公若职事官正二品。各四十顷。郡 公若职事官从二品。各三十五顷。县公若职事官从三品 。各二十顷。侯若职事官正四品。各十四顷。伯若职事 官从四品。各十一顷。

十四年六月。判度支于□请收百官阙职田。以赡军须 。从之。

元和六年八月诏。百官职田。其数甚广。今缘水潦。 诸处道路不通。宜令所在贮钱。充度支支用。百官却令 据数于太仓请受。

十三年三月诏。百司职田。多少不均。为弊日久。宜 令每司各收职田草粟等数。自长官以下。据多少人作等 差。除留阙官外分给。

长庆元年七月敕。百司职田。在京畿诸县者。访闻本 地多被所由侵隐。抑令贫户佃食蒿荒。百姓流亡。半在 于此。宜委京兆府勘会均配。务使公平。

其年十月敕。司兼中书令合属内官。各依旧外。再加 田五亩。七品以下仍旧。

宝历元年四月制。京百司田散在畿内诸县。旧制配地 出子。岁月已深。佃户至有流亡。官曹多领虚数。今欲 据额均入。地盘万户。供输百司。尽得随税出子。逐亩 平摊。比量旧制。孰为允便。宜委京兆府与屯田审勘计 会。条流闻奏。

开成二年五月。判国子祭酒事门下侍郎平章事郑覃奏 。太学新置五经博士各一人。屯田素无职田。请依王府 官品秩例。赐以禄粟。从之。

会昌六年十月。京兆府奏。诸县征纳京百司官秩职田 斛斗等。伏请从今已后。却准会昌元年已前旧例。上司 官斛斗。勒民户使自送纳。所冀输纳简便。百官各得本 分职田。县司所由。无因隐欺者。并从之。

大中元年十月。屯田奏。应内外官请职田。陆田限三 月三十日。水田限四月三十日。麦田限九月三十日。已 前上者。入后人。已后上者。入前人。伏以令式之中。 并不该闰月。每遇闰月。交替者即公牒纷纭。有司即无 定条。莫知所守。伏以公田给使。须准期程。时限未明 。实恐遗阙。今请至前件月。遇闰即以十五日为定式。 十五日以前上者。入后人。已后上者。入前人。据今条 。其元阙职田。并限六月三十日。春麦限三月三十日。 宿麦限十二月三十日。已前上者入新人。已后上者。并 入旧人。今亦请至前件月。遇闰即以十五日为定式。所 冀给受有制。永无诉论。敕曰。五岁再闰。固在不刊。 二稔职田。须有定制。自此已后。宜依屯田所奏。永为 常式。
 
 
 

唐会要卷九十三

  诸司诸色本钱上

武德元年十二月。置公廨本钱。以诸州令史主之。号捉 钱令史。每司九人。补于吏部。所主才五万钱以下。市 肆贩易。月纳息钱四千文。岁满授官。

贞观元年。京师及州县。皆有公廨田。以供公私之费 。其后以用度不足。京官有俸赐而已。诸司置公廨本钱 。以番官贸易取息。计员多少为月料。

十一年。罢诸司公廨本钱。以天下上户七千人为胥士 。视防阁制。而收其课。计官多少而给之。

十二年。复置公廨本钱。谏议大夫褚遂良上疏。言七 十余司。更一二岁。捉钱令史六百余人受职。太学高第 。诸州进士。拔十取五。犹有犯禁罹法者。况廛肆之人 。苟得无耻。不可使其居职。太宗乃罢捉钱令史。复给 百官俸。又令文武职事三品以上。给亲事帐内。以六品 七品子为亲事。以八品九品子为帐内。岁纳钱千五百。 谓之品子课钱。凡捉钱品子。无违负者。满二百日。本 属以簿附朝集使。上于考功兵部。满十岁。量文武授官 。

十八年。以京兆府岐同华邠坊州隙地陂泽可垦者。复 给京官职田。

二十一年二月。令在京诸司依旧置公廨本钱。捉以令 史府史胥士等。令回易纳利。以充官人俸。至永徽元年 。废之。以天下租脚直为京官俸料。其后又薄敛一岁税 。以高户主之。月收息给俸。寻颛以税钱给之。总十五 万二千七百三十缗。

光宅元年。秘书少监崔沔请计户均出。每丁加升尺。 所增盖少。流亡渐复。仓库充实。然后取于正赋。罢新 加者。至开元十年。中书舍人张嘉贞。又陈其不便。遂 罢天下公廨本钱。复税户以给百官。籍内外职田。

开元十八年。御史大夫李朝隐奏。请籍百姓一年税钱 充本。依旧令高户及典正等捉。随月收利。将供官人料 钱。并取情愿自捉。不得令州县牵捉。

其年。复给京官职田。州县籍一岁税钱为本。以高下 捉之。月收赢以给外官。复置天下公廨本钱。收赢十之 六。

天宝元年。员外郎给料。天下白直。岁役丁十万。有 诏罢之。计数加税以供用。人皆以为便。自开元后。置 使甚众。每使各给杂钱。

至德二年七月。宣谕使侍御史郑叔清奏。承前诸使下 召纳钱物。多给空名告身。虽假以官。赏其忠义。犹未 尽才能。今皆量文武才艺。兼情愿稳便。据条格议。同 申奏闻。

干元元年敕。长安万年两县。各备钱一万贯。每月收 利。以充和雇。时祠祭及蕃夷赐宴别设。皆长安万年人 吏主办。二县置本钱。配纳质债户收息。以供费。诸使 捉钱者。给牒免徭役。有罪府县不敢劾治。民闲有不取 本钱。立虚契。子孙相承为之。

宝应元年敕。诸色本钱。比来将放与人。或府县自取 。及贫人将捉。非惟积利不纳。亦且兼本破除。今请一 切不得与官人及穷百姓并贫典吏。拣择当处殷富干了者 三五人。均使翻转回易。仍放其诸色差遣。庶符永存官 物。又冀免破家。

大历六年三月敕。军器公廨本钱三千贯文。放在人上 。取利充使以下食料纸笔。宜于数内收一千贯文。别纳 店铺课钱。添公廨收利杂用。

贞元元年四月。礼部尚书李齐运奏。当司本钱至少。 厨食阙绝。请准秘书省大理寺例。取户部阙职官钱二千 贯文。充本收利。以助公厨。可之。

其年九月八日敕。自今后。应征息利本钱。除主保逃 亡转征邻近者放免。余并准旧征收。其所欠钱。仍任各 取当司阙官职田。量事粜货。充填本数。并已后所举。 不得过二十贯。

十二年。御史中丞王颜奏。简勘足数十王厨。二 十贯文。十六王宅。三百九十二 贯八百二十五文。门下省。三千 九百七十贯四十文。中书省。五 千九百九十八贯文。集贤院。四 千四百六十八贯八百文。崇元馆。五 百贯文。宏文馆。七百二十六贯 二百文。太清宫。一千贯文。史 馆。一千三百一十贯四百文。尚 书都省。一万二百一十五贯二百三十八 文。 吏部尚书铨。三千一百八十 二贯二十文。东铨。二千四百四 十五贯三百一十文。西铨。二千 四百三十三贯六百六十一文。南曹。五 百八十贯文。甲库。二百八十四 贯六十五文。功状院。二千五百 贯文。流外铨。三百贯文。急 画。五百贯文。主事。五 百贯文。白院。五千六百二十三 贯文。考功。一千五百二十六贯 一百九十五文。司勋。二百二十 八贯文。兵部。六千五百二十贯 五百五十二文。户部。六千贯五 百五十六文。工仓部。四百二十 七贯三百三十文。刑部。六十贯 文。礼部。三千五百二十八贯五 百三十七文。工部。四千三百二 十贯九百五十九文。御史台。一 万八千五百九十一贯文。东都御史台。五 百贯文。西京观察使。五千四十 六贯八百五文。三卫使。五百贯 文。军器使。二千一百九十一贯 一百三十文。监食使。七十四贯 五十文。秘书省。四千七十贯文 。殿中省。二百三十八贯五百文 。太常寺。一万四千二百五十四 贯八百文。太常礼院。一千七百 贯文。光禄寺。一百五十六贯文 。卫尉寺。一千二百四贯八百七 文。宗正寺。一千八百八十四贯 文。大理寺。五千九十二贯八百 文。大仆寺。三千贯文。鸿 胪寺。六千六百五贯一百二十九文。司 农寺。五千六百五贯二百八十二文。太 仓诸色供。七百八十七贯四百二十四文 。太府寺。二千二百八十一贯六 百三文。左藏库将作监。七百贯 文。少府监。六百七十八贯七百 文。中尚。七百七十贯文。国 子监。三千三百八十二贯三百六十文。 詹事府。一千七百一十六贯七百 三十二文。家令寺。七百八十七 贯九百文。仆寺。四百贯文。左 春坊。一百八十四贯六百文。右 春坊。二百八十贯文。崇文馆。 八百一十贯文。司天台。二 百八十贯文。皇城留守。一千二 百三十四贯八百文。右金吾卫。九 千贯文。右金吾引驾仗。三千三 百六十九贯文。右街使。一千八 百六十贯八百三十文。左金吾卫。九 千九贯五百文。左金吾引驾仗。六 千一百二十贯文。左街使。三千 九百十六贯三百八十文。总监。三 千贯文。京兆府。四万八千八百 八十九贯二百二十四文。京兆府御递院。二 千五百贯文。

二十一年正月制。百官及在城诸使息利本钱。征放多 年。积成深弊。宜委中书门下与所司商量其利害。条件 以闻。不得擅有禁钱。务令通济。

其年七月中书门下奏。敕厘革京百司息利本钱。应征 近亲。及重摊保。并远年逃亡等。今年四月十七日敕。 本利并放讫。其本事须借钱添填。都计二万五千九百四 十三贯六百九十九文。伏以百司本钱。久无疏理。年岁 深远。亡失颇多。食料既亏。公务则废。事须添借。令 可支持。伏望圣恩。许令准数支给。仍请以左藏库度支 除陌钱充。敕旨。宜依。

  诸司诸色本钱下

元和二年六月。中书门下上言。圣政维新。事必归本。 疏理五坊户色役。令府县却收。万民欣喜。恩出望外。 臣等敢不厘革旧弊。率先有司。其两省纳课陪厨户及捉 钱人。总一百二十四人。望令归府县色役。敕旨。从之 。

六年四月。御史台奏。诸使虑有捉利钱户。请同台省 例。如有过犯差遣。并任府县处置。从之。

其年五月。御史中丞柳公绰奏。请诸司诸使应有捉利 钱户。其本司本使给户人牒身。称准放免杂差遣夫役等 。如有过犯。请牒送本司本使科责。府县不得擅有决罚 。仍永为常式者。臣昨因奉进止。追勘闲厩使下利钱户 割耳进状。刘嘉和诉。被所由分外科配等事由。因勘责 刘嘉和所执牒身。所引敕文。检敕不获。牒闲厩使勘敕 下年月日。又称远年文案失落。今据闲厩使利钱案。一 使之下已有利钱户八百余人。访闻诸使。并同此例。户 免夫役者。通计数千家。况犯罪之人。又常侥幸。所称 捉利钱户。先亦不得本钱。百姓利其牒身。情愿虚立保 契。文牒一定。子孙相承。至如刘嘉和情愿充利钱户事 由。缘与人殴斗。打人头破时。便于闲厩使情愿纳利钱 。得牒身免府县科决。实亦不得本钱。已具推问奏闻讫 。伏奉进止。今臣具条流奏闻者。今请诸司诸使所管官 钱户。并依台省举本纳利人例。诸司诸使更不得妄有准 敕给牒身免差遣夫役。及有过犯。许作府县处分。如官 典有违。请必科处。使及长官。奏听进止。其先给牒者 。并仰本司本使收毁。入后在人户处收毁不尽。其官典 必有科责。其捉钱户原不得本钱者。亦任使不纳利。庶 得州府不失丁夫。奸人免有侥幸。敕旨。宜依。

九年十一月。户部奏。准八月十五日敕。诸司食利本 钱。出放已久。散失颇多。各委本司勘会。其合征钱数 。便充食钱。若数少不充。以除陌五文钱。量其所欠。 添本出放者。令准敕各牒诸司勘会。得报。据秘书省等 三十二司牒。应管食利本钱物五万三千九百五十二贯九 百五十五文。各随司被逃亡散失。见在 征数额。与元置不同。今但据元置数额而已。秘书 省。三千三百八十四贯五百文。太 常寺。六千七百二十二贯六百六文。光 禄寺。一千二百九十九贯六十四文。宗 正寺。一百十七贯九十五文。卫 尉寺。一千二百五十贯九百文。太 仆寺。一千九贯五百文。大理寺 。五千九百二十四贯七百四十文。鸿 胪寺。二千六百六十贯文。司农 寺。二千七百三十五贯七百七十文。太 府寺。一千五百八贯九百文。殿 中省。九百九十贯五百五十文。詹 事府。一千一百九十一贯三百七十七文 。国子监。二千六百四十四贯二 百五十文。少府监。一千三百三 十四贯七百三十一文。将作监。一 千六百十七贯文。左春坊。一千 三百八贯七百七文。右春坊。一 千贯文。司天台。三百八十贯文 。家令司。一千八百一十贯七百 文。太仆寺。四百三十六贯六百 五十文。总监。二千六百七十二 贯文。左藏库。六百二十贯文。 尚食局。三百三十八贯文。尚 舍局。三百七十四贯三百文。尚 辇局。一百贯文。太仓。二 千四百十五贯六百八十一文。内中局。六 百三十六贯二百文。万年县。三 千四百贯六百文。长安县。二千 七百四十五贯四百三十三文。左卫。五 百四十贯文。左司御帅府。二百 一十贯文。右司御帅府。一百贯 文。敕。宜委御史台仔细简勘。具合征放钱数。及 量诸司闲剧人目。加减条流奏闻。

其年十二月敕。比缘诸司食利钱。出举岁深。为弊颇 甚。已有厘革。别给食钱。其御史台奏。所勘责秘书省 等三十二司食利本钱数内。有重摊转保。称甚困穷者。 据所欠本利并放。其本户中纳利。如有十倍已上者。既 缘输利岁久。理亦可矜。量准前本利并放。其纳经五倍 已上。从今年十二月以前。应有欠利并放。起元和十年 正月已后。准前计利征收。其余人户等。计其倍数。纳 利非多。不可一例矜放。宜并委本司准前征纳。其诸司 所征到钱。自今以后。仍于五分之中。常抽一分。留添 官本。各勒本司以后相承收管。其诸司应见征纳。及续 举放所收利钱。并准今年八月十五日敕。充添修司廨宇 什物。及令史驱使官厨料等用。仍委御史台勾当。每常 至年终。勘会处分。其诸司除疏理外。见在本钱。据额 更不得破用。如有欠失。即便勒主掌官典所由等。据数 填赔。其中书门下两省。及尚书省御史台。应有食利钱 外。亦便令准此条流处分。

十年正月。御史台奏。秘书省等三十二司。除疏理外 。见在食利本钱。应见征纳及续举放。所收利钱。准敕 并充添修当司廨宇什物。及令史驱使官厨料等用。准元 和九年十二月二十九日敕。仍委御史台勾当。每至年终 。勘会处分。及诸司疏理外。见在本钱。据额不得破用 。如有欠失。即便勒主掌官典所由等填陪者。其诸司食 利本钱疏理外。合征收者。请改案额为元和十年新收置 公廨本钱。应缘添修廨宇什物。及令史府史等厨并用。 勒本司据见在户名钱数。各置案历。三官通押。逐委造 帐。印讫入案。仍不得侵用本钱。至年终勘会。欠少本 利官典。诸节级准法处分。庶官钱免至散失。年额既定 。勾当有凭。敕旨。宜依。

十一年八月敕。京城百司诸军诸使。及诸道应差所由 。并召人捉本钱。右御史中丞崔从奏。前件捉钱人等。 比缘皆以私钱添杂官本。所防耗折。裨补官利。近日访 闻商贩富人。投身要司。依托官本。广求私利。可征索 者。自充家产。或逋欠者。证是官钱。非理逼迫。为弊 非一。今请许捉钱户添放私本。不得过官本钱。勘责有 剩。并请没官。从之。

其年九月。东都御史台奏。当台食利本钱。从贞元十 一年至元和十一年。息利十倍以上者。二十五户。从贞 元十六年至元和十一年。息利七倍以上者。一百五十六 户。从贞元二十年至元和十一年。息利四倍以上者。一 百六十八户。伏见去年京畿诸司本钱。并条流甄免。其 东都未蒙该及者。窃以淮寇未平。供馈尚切。人力少疲 。衣食屡空。及纳息利年深。正身既没。子孙又尽。移 征亲族旁支。无支族。散征诸保人。保人逃死。或所由 代纳。纵倪旄孤独。仰无所依。立限逾年。虚系钱数。 公食屡阙。民户不堪。伏乞天恩。同京诸司例。特甄减 裁下。敕旨。从奏。

十二年正月。门下省奏。应管食利本钱。总三千四百 九十八贯三百二十一文。宰相已下至主 录等食利三百七十八贯三百四十余文。直省院本钱。准 建中三年四月十五日敕。以留院入钱置本。中书省 奏。当省食利本钱。共五千贯文。宰相 以下官至主录等食利钱一千贯。直省院食利本钱。准建 中二年四月敕。当院自敛置本。准元和九年十二月 九日敕。令勘会疏理。其见在合征钱。准敕合充添修当 司廨宇什物。其省院本钱。缘是当院自敛置本。请便充 本添厨等用。敕旨。依奏。

十四年十月。御史中丞萧俛奏。应诸司诸军诸使公廨 诸色本利钱等。伏缘臣当司及秘书省等三十二司利钱。 伏准本年七月十三日赦文。至十倍者。本利并放。展转 摊保。至五倍者。本利并放。缘前件诸司诸使诸军利钱 。节文并不该及。其中有纳利百姓。见臣称诉纳。利已 至十倍者。未蒙一例处分。求臣上达天听。臣已面陈奏 讫。伏以南北诸司。事体无异。纳利百姓。皆陛下赤子 。若恩泽均及。则雨露无偏。伏望圣慈。特赐放免。敕 旨。从奏。

十五年二月诏。内外百官食利钱十倍至五倍以上。节 级放免。仍每经十年。即内外百司各赐钱一万贯充本。 据司大小。公事闲剧。及当司贫富。作等第给付。

其年八月。赐教坊钱五千贯。充本以收息利。

长庆元年三月敕。添给诸司本钱。准元和十五年五月 十一日敕。内外百司。准二月五日赦文。宜共赐钱一万 贯文。以户部钱充。仍令御史台据司额大小。公事闲剧 。为等第均配。

三年十一月。赐内园本钱一万贯。军器使三千贯。

其年十二月。赐五坊使钱五千贯。赐威远镇一千贯。 以为食利。

太和元年十二月。殿中省奏。尚食局新旧本钱。总九 百八十贯文。伏以尚食贫虚。更无羡余添给。伏乞圣慈 。更赐添本钱二千贯文。许臣别条流方圆诸色改换。收 利支用。庶得不失公事。敕旨。赐本钱一千贯文。以户 部五文抽贯钱充。

七年八月敕。中书门下省所将本钱。与诸色人给驱使 官文牒。于江淮诸道经纪。每年纳利。并无元额许置。 如闻纳利殊少。影射至多。宜并勒停。两省先给文牒。 仍尽追收。其去年所减人数。虽挟名尚执两省文牒。亦 宜收讫闻奏。以后不承正敕。不在更置之限。

开成三年七月敕。尚书省自长庆三年赐本钱后。岁月 滋久。散失颇多。或息利数重。经恩放免。或民户逋欠 。无处征收。如闻尚书丞郎官入省日。每事阙供。须议 添助。除旧赐本钱征利收。及吏部告身钱外。宜每月共 赐一百贯文。委户部逐月支付。其本钱任准前收利添充 给用。仍委都省纳勒旧本。及新添钱量多少均配。逐行 分析闻奏。

四年六月。上御紫宸殿。宰臣李□奏。堂厨食利钱一 千五百贯文。供宰相香油蜡烛。捉钱官三十人。颇扰百 姓。今勘文书堂头。共有一千余贯。所收利亦无几。臣 欲总收此钱。用自不尽。假令十年之后。更无此钱。直 令户部供给亦得。两省亦有此钱。臣亦欲商量。共有三 百余人。在外求利。米盐细碎。非国体所宜。上曰。太 细碎。杨嗣复曰。百司食利。实为烦碎。自贞观以后。 留此弊法。臣等即条流闻奏。乃奏宰臣置厨捉钱官并勒 停。其钱并本钱追收。勒堂后驱使官置库收掌破用。量 入计费十年用尽后。即据所须。奏听进止。敕旨。宜依 。

会昌元年正月敕节文。每有过客衣冠。皆求应接行李 。苟不供给。必致怨尤。刺史县令。但取虚名。不惜百 姓。宜委本道观察使条流。量县大小。及道路要僻。各 置本钱。逐月收利。或观察使前任台省官。不乘馆驿者 。许量事供给。其钱便以留州留使钱充。每至年终。由 观察使。如妄破官钱。依前科配。并同入己赃论。仍委 出使御史纠察以闻。

其年四月。河南府奏。当府食利本钱。出举与人。敕 旨。河南府所置本钱。用有名额。既无别赐。所阙则多 。宜令改正名额。依旧收利充用。

其年六月。河中。晋。绛。慈。●等州观察使孙简奏 。准赦书节文。量县大小。各置本钱。逐月四分收利。 供给不乘驿前观察使刺史前任台省官等。晋慈●三州。 各置本钱讫。得绛州申。称无钱置本。令使司量贷钱二 百贯充置本。以当州合送使钱充。敕旨。宜依。仍付所 司。

是月。户部奏。准正月九日敕文。放免诸司食利钱。 每年别赐钱二万贯文。充诸司公用。今准长庆三年十二 月九日敕。赐诸司食利本钱。共八万四千五百贯文。四 分收利。一年秖当四万九百九十二贯文。今请落下。征 钱驱使官二百文课。并更请于合给钱内四分中落一分。 均摊分配。所得新赐钱。均给东都台省等一十四司。虽 落下一分钱。缘置驱使官员。于人户上征钱。皆被延引 。虽有四分收利之名。而无三分得利之实。今请每月合 得利钱数外。更添至三百贯文。内侍省据自司报。牒称 省内公用稍广。利钱比于诸司最多。今请于合得钱外。 亦添至三百贯文。兵部吏部尚书等铨一十一司。缘有旧 本钱。准敕放免。又有公事。今请每月共与一百五十贯 文。臣今于新赐外。更请添赐上件钱。所费不广。所利 至多。则内外诸司。永得优足。伏望圣恩。允臣所奏。 敕旨。宜依。

二年正月敕。去年赦书所放食利。祗是外百司食钱。 令户部共赐钱讫。若先假以食利为先。将充公用者。并 不在放免。如闻内诸司息利钱。皆以食利为名。百姓因 此。亦求蠲免。宜各委所司。不在放免之限。
 
 
 

唐会要卷九十四

  北突厥

高祖初起义兵晋阳。刘文静曰。与突厥相结。资其士马 。以益兵势。从之。自为手启。遗始毕可汗云。欲举义 兵。迎主上。若能与我俱南。愿勿侵暴百姓。若但和亲 。坐视受宝货。亦惟可汗所择。始毕得启。谓其臣曰。 隋主为人。我所知也。若迎以来。必害唐公而击我无疑 。苟唐公自为天子。我当以兵马助之。即复书。将佐皆 请从突厥言。帝不可。裴寂乃请尊隋主为太上皇。立代 王为帝。以安隋室。旗帜杂用绛白。以示突厥。帝曰。 此掩耳偷铃。然逼于时事。不得不然。乃许之。炀帝十 三年六月。遣使如北突厥。突厥遣康鞘利等送马千匹。 许发兵送帝入阙。帝受书。命刘文静报突厥以请兵。帝 私谓文静曰。胡骑入中国。生民之大蠹。我所以欲得之 者。恐刘武周引之为患。又胡马行牧。不费刍粟。聊欲 藉为声援。数百人之外。无所用之。八月。帝克临汾绛 郡。刘文静以突厥兵至。遂下韩城。帝即位之五月。突 厥遣使来。时突厥强盛。自契丹室韦。西尽吐谷浑。高 昌诸国皆臣之。又恃功骄倨。每遣使至。多暴横。帝亦 优容之。

武德元年八月。遣郑元□以女妓赂始毕可汗。始毕遣 使来报。帝宴之。引升御座以宠之。

二年二月。始毕死。其弟处罗可汗立。八月。梁王师 都与突厥合数千骑寇延州。总管段德操击破之。十一月 。师都请为乡导。谋大举入寇。是月。处罗死。其弟颉 利可汗咄苾立。

三年五月。颉利恃其士马雄盛。有凭陵中国之志。言 辞骄慢。求请无厌。又王世充使说之曰。昔启民奔隋。 赖文帝力。有此土宇。子孙享之。宜奉杨政道。炀 帝孙。代唐。以报文帝之德。颉利然之。至是寇汾 阳。

四年三月。颉利遣使送郑元□等还。先是。处罗与刘 武周寇并州。遣元□谕以祸福。不从。未几。处罗死。 疑□毒之。留不遣。又遣汉阳公瑰使颉利。颉利欲令瑰 拜。不屈。亦留之。复遣使赂颉利。且许结婚。遂遣使 送还。

六月。寇定州。八月。寇并州。遣郑元□诣颉利。责 以负约。因说以得唐地不能居。虏掠所得。皆入国人。 于可汗何有。不如还师修好。坐受金币。孰与弃昆弟积 年之欢。结子孙无穷之怨。颉利悦。引兵还。

七年闰七月。秦王世民与虏遇于豳州。颉利突利二可 汗。率万骑奄至城西。秦王帅骑驰诣虏阵。告之曰。国 家与可汗和亲。何为负约。深入我地。我秦王也。能斗 独出与我斗。若以众来。我直以此百骑相当耳。颉利不 应。又遣骑前告之。尔往与我盟。有急相救。今乃相攻 。何无香火情。突利亦不应。颉利见秦王轻出。又闻香 火之言。疑突利与王有谋。乃遣止之曰。王不须渡。我 但欲申固盟约耳。兵少却。后雨久虏弓筋胶俱解。秦王 潜师夜进。颉利大惊。乃请和亲。

九年秋七月。颉利寇边。先是。与突厥书。用敌国礼 。帝欲改用诏敕。突厥遂寇灵、相、潞、沁、韩、朔等 州。张瑾全军没。温彦博为虏所执。灵州都督任城王道 宗击破之。请和而退。

贞观二年四月。颉利以薛延陀回纥等叛。遣突利讨之 。败还。颉利拘而挞之。突利怨。表请入朝。

十一月。突厥北边多叛颉利归薛延陀。共推其俟斤夷 男为可汗。夷男不敢当。上方图颉利。乃遣使闲道册夷 男为真珠毗伽可汗。夷男建牙于大漠之郁督军山下。回 纥、拔野古、阿跌、同罗、仆骨、霫诸部皆属。遂遣弟 入贡三年十一月。颉利因薛延陀之封。大惧。始遣使称 臣。请尚公主。代州都督张公瑾上突厥可取六状。乃命 李靖为行军总管讨之。公瑾为副。突厥俟斤九人及拔野 古、仆骨、同罗、奚酋长。并率众来降。复以李靖等分 道出击。十二月。突利入朝。太宗喜曰。朕治安中国。 四夷自服。岂非上策乎。

四年二月。李靖袭破突厥于阴山。颉利遁依沙钵罗设 苏尼失部落。王道宗引兵逼之。使苏尼失执颉利。张宝 相取之以献。苏尼失举众降。漠南遂空。

十年正月。突厥阿史那社尔降。社尔。处罗之子。年 十一。以智略闻。处罗以为拓设。建牙于碛北。颉利亡 。西突厥亦乱。社尔诈之。袭取其地几半。众十余万。 乃曰。破我国者。薛延陀也。我当报仇击灭之。诸部皆 谏。不从。大败。遂率众降。

十三年四月。突利之弟结社率。贞观初。入朝为中郎 将。久不进秩。从幸九成宫。阴结故部落四十余人。夜 袭御营。折冲孙武开等帅众击之。盗马北走。追斩之。 七月。自结社率之反。群臣皆言留河南不便。乃赐怀化 郡王阿史那思摩姓李氏。立为泥熟俟利苾可汗。赐鼓纛 。使率其种落。突厥咸惮薛延陀。不肯出塞。上赐延陀 玺书。言前破突厥。止为颉利为百姓之害。今册还其故 国。尔薛延陀受册在前。突厥受册在后。当以先后为大 小。无故抄掠。发兵问其罪。薛延陀奉诏。乃遣王孝恭 等齎册立之。

十八年十一月。突厥泥熟俟利苾北渡河。延陀恶之。 数相攻击。俟利苾有众十万。不能抚御。悉南渡河。请 处胜夏之闲。许之。群臣言陛下方远征辽左。而置突厥 于河南。距京师不远。岂得不为后患。上曰。夷狄亦人 。以德治之。可使如一家。且彼不北走延陀而归我。其 情可见。俟利苾既失众。轻骑入朝。

二十一年冬十一月。突厥车鼻遣使入贡。车鼻本颉利 同族。颉利败。诸部欲立之。薛延陀方强。不敢当。率 众归之。延陀因其有勇略。恐为后患。欲杀之。车鼻逃 。建牙金山之北。余众稍归之。及延陀败。车鼻势益张 。遣子入贡。又请入朝。遣使征之。卒不至。正月。遣 右骁卫郎将高侃击车鼻。车鼻本无罪。 帝因安市班师。欲立奇功。以雪耻耳。

永徽元年九月。高侃击车鼻。军至阿息山。车鼻发诸 部兵。皆不应。遂以百骑走。侃追获之。送京师。诸部 尽内附。置单于瀚海二都护府。十都督二十二州分统之 。自是北边无寇三十余年。

咸亨元年三月。敕突厥酋长子弟。给事东宫。

调露元年十月。单于大都护府突厥阿史德温传。奉职 二部俱反。立阿史那泥熟卜为可汗。二十四州酋长皆叛 。众数十万。遣萧嗣业等讨之。屡捷。会大雪。突厥袭 其营。为虏所败。

永隆元年三月。以裴行俭为定襄道大总管。将兵以讨 之。大破于黑山。擒奉职。泥熟卜为其下所杀。以首来 降。

开耀七年。阿史那伏念自立为可汗。与阿史德温传连 兵为寇。诏复以行俭为大总管。曹怀舜副之。引兵讨伏 念。先遣裨将程务挺掩金牙。袭获伏念妻子辎重。伏念 北走。又使务挺等追蹑之。伏念遂执温传以降。余党悉 平。归斩伏念温传于都市。

永淳元年十月。突厥余党阿史那骨笃禄、阿史德元珍 等。招集亡散。寇并州。代州都督薛仁贵将兵击之。虏 以仁贵流象州死。仁贵免胄示之。而虏失色。下马列拜 引去。仁贵因奋击大破之。

宏道元年二月。突厥寇定州。围单于都护府。五月。 寇蔚州。

嗣圣四年七月。骨笃禄寇朔州。武后遣黑齿常之等击 之。骨笃禄散走碛北。长寿二年九月。武后以僧怀义讨 之。十年九月。骨笃禄死。弟默啜立。十一年三月。复 遣僧怀义讨默啜。十二年十月。默啜遣使请降。

圣历元年三月。默啜请为其女求婚。武后遣阎知微等 册为迁善可汗。初。虏降者多处于丰胜灵夏朔代六州。 至是默啜求之。乃悉驱降户归之。并许其婚。由是默啜 益强盛。

其年八月。太后以武承嗣子延秀入突厥。纳其女。默 啜谓知微等曰。我世受李氏恩。欲以女嫁李氏。安用武 氏儿。闻李氏惟两儿在。我将兵辅立之。以知微为南面 可汗。发兵寇妫澶等州。移书曰。我可汗女当嫁天子儿 。武。小姓。罔冒为婚。我为此起兵。欲取河北耳。九 月。陷赵州。武后以帝为皇太子河北道元帅。狄仁杰副 之。将兵讨之。默啜北遁。追之不及。

二年十月。默啜立其弟咄悉卜为左厢察。骨笃禄子默 矩为右厢察。各主兵二万余。其子匐具为小可汗。位在 两察上。主处本昆等十姓兵四万余。又号为拓西可汗。

大足二年正月。默啜寇盐夏。遂寇并州。遣薛季昶等 御之。

神龙二年十二月。默啜寇鸣沙。进寇原会等州。掠陇 右牧马万余匹而去。诏访群臣御寇计策。

景云二年正月。默啜遣使请和亲。遣和逢尧使突厥。 逢尧说默啜曰。处密坚昆闻可汗结婚于唐。皆当归附。 何不袭唐冠带。使之闻之。默啜许诺。明日。□头紫衫 。再拜称臣。

开元三年。默啜既请和称臣。至是复围北庭。九月。 遣薛讷讨之。四年六月。默啜为拔曳固斩首来降。

  西突厥

西突厥曷娑那可汗。入朝于隋。留之。国人立其叔父射 匮可汗。射匮者。达头之孙。既立。拓地东至金山。西 至海。遂与北突厥为敌。建庭于龟兹北三弥山。射匮卒 。弟统叶护可汗立。勇而有谋。北并铁勒。控弦十万。 据乌孙故地。又移庭于石国北千泉。西域诸国皆臣之。 统叶护各遣其吐屯监督征赋。

武德元年八月。以西突厥曷娑那可汗为归义王。曷娑 那献大珠。帝曰。珠诚至宝。然朕宝王赤心。珠无所用 之。竟还之。

二年八月。曷娑那在长安。北突厥遣使请杀之。不许 。群臣皆曰。保一人而失一国。后必为患。秦王曰。人 穷归我。杀之不义。久之。引曷娑那入内殿。既而送中 书省。纵北突厥使者杀之。

八月。西突厥高昌各遣使入贡。

八年夏四月。统叶护遣使请婚。帝问裴矩。矩对曰。 今北寇方强。国家且当远交而近攻。臣谓宜许其婚。以 威颉利。俟数年之后。徐思其宜。上从之。

贞观八年十月。西突厥咄陆可汗死。其弟沙钵罗咄咥 利失立。

十二年十二月。西突厥分为十部。每部酋长各赐一箭 。谓之十箭。又分左右厢。左厢号五咄陆部。置五大啜 。右厢号五弩失毕部。置五大俟斤。通谓之十姓部落。 至是。咥利失失众心。为其臣所袭。遂走焉耆。寻复得 其故地。西部遂立欲谷设为乙毗咄陆可污。中分其地。

十三年十二月。西突厥咥利失可汗死。子乙毗沙钵罗 叶护立。号南庭。咄陆为北庭。

十五年五月。咄陆可汗杀沙钵罗可汗。

十六年。咄陆既并沙钵罗之众。自恃强盛。遣兵寇伊 州。安西都护郭孝恪击破之。是年。咄陆击破米国。不 分虏获与其下。又斩其将泥熟啜。泥熟啜部将胡禄屋袭 击之。咄陆走保白水胡城。所部诣阙请废之。上遣使立 莫贺咄之子为乙毗射匮可汗。率诸部击咄陆。败之。使 人招其故部落。皆曰。使我千人战死。一人独存。亦不 汝从。咄陆自知不为众附。乃奔吐火罗。

十九年六月。乙毗射匮可汗遣使入贡。且请婚。许之 。使割龟兹、于阗、疏勒、朱俱波、葱岭五国。以为聘 礼。

二十二年四月。叶护贺鲁来降。咄陆既奔吐火罗。部 落亡散。其叶护阿史那贺鲁帅其余众数千帐内属。诏以 为瑶池都督。

永徽三年七月。贺鲁招集离散。庐帐渐盛。闻太宗崩 。遂叛。击破射匮。灭之。胜兵数十万。与乙毗咄陆连 兵。处月处密及西域诸国多附之。进寇庭州。攻陷金岭 城。诏梁建方。契苾何力发兵及回纥以讨之。

四年十二月。乙毗咄陆死。子颉苾达度设号真珠叶护 。与沙钵罗有隙。寻为沙钵罗所并。

六年五月。屯卫大将军程知节将兵讨沙钵罗。不克。

显庆二年正月。遣苏定方等复击沙钵罗。定方至是曳 咥河西。沙钵罗帅十万拒战。击败之。会大雪。平地二 尺。定方曰虏恃雪深。谓我不能进。亟追之可及也。又 斩获数万。沙钵罗脱走趣石国。诸部各归所居。乃命萧 嗣业追获之。遂分其地置昆陵濛池二都护府。以弥射为 兴昔亡可汗。押五咄陆部落。步真为继往绝可汗。押五 弩失毕部落。

龙朔二年十月。敕兴昔亡继往绝二可汗。发兵与苏海 政讨龟兹。继往绝素与兴昔亡有怨。密请海政矫敕收斩 之。其部落亡走。海政追讨平之。继往绝寻死。十姓无 王。附于吐蕃。

三年十月。西突厥寇庭州。刺史来济将兵拒之。不能 御。遂赴敌死。

永淳元年四月。阿史那车簿围弓月。安西都护王方翼 救之。三姓咽□与车簿合兵拒方翼。战于热海。分遣裨 将袭破之。擒其酋长三百人。西突厥遂平。

嗣圣三年九月。以突厥斛瑟罗为继往绝可汗。

长寿二年十月。西突厥十姓。自垂拱以来。为东突厥 所侵掠。散亡略尽。继往绝可汗斛瑟罗。收其余众。入 居内地。武后以为竭忠事主可汗。

长安四年正月。周以阿史那怀道为西突厥十姓可汗。

  沙陀突厥

贞观十二年九月。上以薛延陀强盛。恐后难制。分封其 二子皆为小可汗。各赐鼓纛。外示优崇。实分其势。

十五年十一月。薛延陀真珠可汗闻将东封。境内以虚 。我此时取思摩奴。如拉朽。乃命其子大度设勒诸部兵 。合二十万。击突厥。思摩不能御。率部落入长城。保 朔州。遣使告急。诏遣李世绩等分道击之。十二月。世 绩败薛延陀于诺真水。捕获五万余。大度设脱走。

十六年十月。上谓侍臣曰。薛延陀屈强。今御之有二 策。苟非发兵殄灭之。则与之婚姻以抚之。房元龄曰。 兵凶战危。臣以为和亲便。即命兵部侍郎崔敦礼。持节 使薛延陀。许以新兴公主妻之。

十七年。真珠使其侄来纳聘。献羊马。契苾何力上言 。薛延陀不可与婚。上曰。我许之矣。可食言乎。何力 曰。愿且迁延。敕夷男使亲迎。彼必不敢来。则绝之矣 。上乃召真珠可汗会礼。真珠欲行。其臣不可。谓往必 不返。真珠谓天子圣明。远近朝服。今亲幸灵州。以爱 主妻我。我得见天子。死亦不恨。薛延陀何患无君。因 多以羊马为聘礼。路经沙碛。耗死过半。乃责以聘礼不 备。绝之。褚遂良上疏曰。往者夷夏咸言陛下欲安百姓 。不爱一女。莫不怀德。今忽有改悔之心。得少失多。 窃为国家惜之。嫌隙既生。必构边患。彼国蓄见欺之怒 。此土怀负约之惭。恐非所以服远人。训戎士也。不听 。薛延陀本无府库。至是厚敛诸部。以充聘财。诸部怨 叛。延陀由是衰弱。

十九年九月。真珠二子。长曰曳莽。次曰拔灼。初分 立为小可汗。至是。真珠死。拔灼杀其兄曳莽而自立。 是为多弥可汗。十二月。薛延陀寇夏州。

二十年正月。夏州兵击薛延陀。大破之。

二十一年八月。多弥猜褊好杀。废父时贵臣。专用己 所亲昵。国人不附。回纥诸部落击之。大败。上诏王道 宗等将兵击之。国中惊扰。多弥出走。回纥杀之。尽据 其地。余众西走。犹七万。共立真珠兄子咄摩支。遣使 奉表请居郁督军山之北。诏遣使安集之。铁勒九姓酋长 闻其来。皆惧。朝议亦恐其为碛北之患。乃遣李世绩图 之。上自幸灵州招抚之。世绩至郁督军山。咄摩支降。 道宗兵既渡碛。薛延陀余众拒战。道宗击破之。遣使招 谕铁勒诸部。其酋长皆喜。请入朝。驾至浮阳。回纥等 十一姓各遣使归命。乞置官司。上喜。遣使纳之。诏曰 。朕聊命偏师。遂擒颉利。始宏庙略。已灭延陀。铁勒 百余万户。请为州郡。混元以降。书未前闻。宜备礼告 庙。仍颁示普天。上又为诗曰。雪耻酬百姓。除凶报千 古。勒石于灵州。

景龙二年十一月。突骑施乌质勒卒。子娑葛自立为可 汗。故将阙啜忠节不服。数相攻击。遣冯嘉宾持节安抚 忠节。吕守素处置四镇。以牛师奖为安西副都护。发甘 凉兵兼征吐蕃。以讨娑葛。忠节逆嘉宾于讨舒河口。娑 葛遣兵袭之。擒忠节。杀嘉宾守素。牛师奖与娑葛战败 。遂陷安西。断四镇路。大都护郭元振表娑葛状直。遂 赦娑葛。立为可汗。三年七月。娑葛遣使请降。

开元九年二月。突厥毗伽遣使求和。帝赐书谕之。果 有诚心。则共保遐福。不然。无须使者往来。若仍侵边 。亦有以待之。其审图之。

十五年九月。吐蕃寇瓜州。遗突厥毗伽书。欲与俱入 寇。毗伽献其书于朝。上嘉之。听于西受降城互市。于 是遣使入贡。

二十二年十二月。毗伽为其臣梅录啜毒死。子登利立 。

二十九年七月。登利从叔二人。分典兵马。号左右杀 登利恶其专。诱右杀斩之。左杀判阙特勒攻杀登利。骨 咄叶护自立为可汗。

天宝元年秋七月。突厥拔悉密。回纥葛逻禄。自为左 右叶护。余众共立判阙特勒之子为乌苏米施可汗。朔方 节度使王忠嗣说拔悉密等攻之。乌苏遁去。突厥西叶护 阿布思等。帅余众千余帐。相次来降。突厥由是遂微弱 。

三载八月。拔悉密攻杀突厥乌苏米施可汗。国人立其 弟为白眉可汗。于是敕忠嗣乘乱破其左厢十一部。会回 纥葛逻禄共攻拔悉密颉跌伊施杀之。回纥骨力裴罗自立 为骨咄禄毗伽阙可汗。上册拜裴罗为怀仁可汗。

四载正月。白眉为怀仁所杀。其子摩延啜立。自号葛 勒可汗。

  吐谷浑

初。隋炀帝征吐谷浑。可汗伏允奔党项。炀帝立其质子 □为主。不之遣。会中国丧乱。伏允还收其故地。仍自 称为吐谷浑可汗。

武德二年二月。凉李轨奉书于帝。称从弟大凉皇帝臣 轨。帝怒。议讨之。遣使与伏允连和。使引兵击李轨。 许以顺还之。伏允喜。起兵击轨。数遣使入贡。请其质 子顺。帝遣还之。

四年七月。吐谷浑寇洮岷二州。遣岐州刺史柴绍救之 。为其所围。虏乘高射之。矢下如雨。绍遣人弹胡琵琶 。二女子对舞。虏怪之。相与聚观。绍察其无备。潜遣 精骑出虏阵后击之。众大溃。

八年正月。吐谷浑突厥各请互市。诏皆许之。先是。 中国丧乱。民乏耕牛。至是资于戎狄。杂畜被野。

贞观八年十月。吐谷浑可汗伏允老耄。其臣天柱王用 事。数入塞侵盗。诏大举兵讨之。上欲以李靖为将。因 其老。不欲重劳之。靖闻之。请行。上大悦。以靖为西 海道行军大总管。节度诸军讨之。

九年五月。李靖悉烧野草。轻兵走入碛。诸将以为马 无草。未可深入。侯君集曰。虏一败之后。鼠逃乌散。 取之易于拾芥。此而不乘。后必悔之。靖从之。分军为 两道。败吐谷浑于牛心堆。又败诸赤水源。君集追伏允 于乌海。与战大破之。靖袭破伏允牙帐。伏允子顺斩天 柱王来降。伏允为左右所杀。国人立顺为可汗。诏以为 西平王。后顺为国人所杀。上遣侯君集将兵立其子诺曷 钵为可汗。

十年三月。吐谷浑请颁历。遣子入侍。

永徽三年正月。吐谷浑遣使入贡。

咸亨三年二月。徙吐谷浑于灵州。其故地皆入于吐蕃 。

干宁元年六月。李克用大破吐谷浑。
 
 
 

唐会要卷九十五

  高昌

即汉车师前王之廷。后汉戊巳校尉之故地。汉时兴师西 讨。军中羸惫者留居焉。地形高敞。故因名高昌。垒有 八城。本皆中国人也。后魏时为郡。以阚伯周为太守。 寻为沮渠无讳所夺。居数世。高昌灭之。以炖煌人张孟 明为国王。国人杀之。共立马儒。又杀之。乃立其长史 金城曲嘉为王。嘉自云河东人。世修职贡于中国。知文 字书计。置官亦采中国之号。今王伯雅。即嘉之后世。

武德七年。献狗。雌雄各一。高六寸。长一尺余。中 国有拂秣狗。自此始也。

贞观四年。其王文泰来朝。泰即伯雅 子也。妻宇文氏。即隋炀帝所赐华容公主也。请入 宗亲。诏赐姓李氏。封常乐公主。其后与突厥连结。西 域诸国朝贡者。皆路出高昌。文泰稍拥绝之。至十三年 。太宗谓其使曰。高昌数年来。朝贡既略。无蕃臣之礼 。今兹岁首。万国来朝。而文泰不至。我使人至彼。文 泰云。鹰飞于天。雉窜于蒿。猫游于堂。鼠安于穴。各 得其所。岂不快耶。明年当发兵以击尔国也。

十四年八月十日。交河道行军大总管侯君集。副总管 牛进达。平高昌国。下其郡三。县五。城二十二。户八 千四十六。口三万七千七百三十八。马四千三百疋。太 宗欲以其地为州县。魏征谏曰。未若因抚其人。而立其 子。所谓伐罪吊民。威德被于遐外。为国之善者也。今 若利其土壤。以为州县。常须千余人镇守。数年一易。 往来交替。死者十有三四。遣办衣资。离别亲戚。十年 之后。陇右空虚。陛下终不得高昌撮粟尺布。以助中国 。所谓散有用而资无用。上不从。以其地为西昌州。又 改为西州。以交河城为交河县。始昌城为天山县。田山 城为柳中县。东镇城为蒲昌县。高昌城为高昌县。并为 都护府。留军以镇之。初。西突厥遣其叶护屯兵于可汗 浮图城。与高昌为影响。至是惧而来降。以其地为庭州 。并置蒲类县。国威既震。西域大惧。焉耆王诣军门请 谒。留兵镇守。刻石纪功而还。每岁调发千人防边。黄 门侍郎褚遂良上疏曰。臣闻古者哲后。必先华夏而后夷 狄。务广德化。不事遐荒。是以周宣薄伐。至境而止。 始皇远塞。中国分离。汉武负文景之聚财。玩士马之余 力。始通西域。将三十年。复得天马于宛城。采蒲桃于 安息。而海内空竭。生人物故。所以租及六畜。算至舟 车。因之凶年。盗贼并起。搜粟都尉桑宏羊复希主意。 请遣士卒。远田轮台。筑城以威西域。武帝翻然追悔。 情发于衷。弃轮台之野。下哀痛之诏。人神咸悦。海内 乂康。向使武帝复用桑宏羊之言。天下生灵皆尽之矣。 是以光武中兴。不逾葱岭。孝章即位。都护来归。陛下 诛灭高昌。威加西域。收其鲸鲵。以为州县。然则王师 护发之岁。河西供役之年。飞刍挽粟。十室九空。数部 萧然。五年不复。陛下岁遣千余人。远事屯戍。经年离 别。万室思归。去者资装。自须营办。既费刍粟。倾其 机杼。经途死亡。复在其外。兼遣罪人。增其防遏。彼 罪人者。生于贩肆。终朝堕业。犯禁违公。谓之浮薄。 徒能扰于边城。必无益于行阵。所遣之内。复有逃亡。 官司捕捉。为国生事。设令张掖尘飞。酒泉烽举。陛下 岂能得高昌一人升粟而及事乎。终须发陇右诸州。星驰 电击。由斯而言。此河西者。方己腹心。彼高昌者。他 人手足。岂得糜费中华。以事无用。书曰。不作无益害 有益。此之谓也。陛下平颉利于沙塞。灭吐浑于西海。 突厥余众。为立可汗。吐浑遗氓。更树君长。复立高昌 。非无前例。此所谓有罪而诛之。既复而立之。四海百 蛮。谁不闻见。蠕动怀生。畏威慕德。宜择高昌可立者 而立之。征给首领。兼还本国。负戴汉恩。长为藩翰。 中国不扰。既富且宁。传之子孙。以贻永世。初。平高 昌。君集至京师。有司劾其私取宝物。诏下狱。中书侍 郎岑文本上疏曰。高昌昏迷。人神共弃。在朝议者。以 其地在遐荒。咸欲置之度外。惟陛下运独见之明。授决 胜之略。君集奉行圣算。指期平殄。陛下为而不宰。乃 推功于将帅。露布初至。便降大恩。从征之人。皆沾涤 荡。内外文武。咸欣陛下赏不逾时。而不经旬日。并付 大理。虽君集等自挂网罗。恐海内疑陛下惟录其过。以 遗其功。古之人君。出师命将。克敌则获重赏。不克严 刑。是以当其有功也。虽贪残淫纵。必蒙青紫之宠。当 其无功。虽勤躬洁己。不免鈇钺之诛。故周书曰。记人 之功。忘人之过。宜为君者也。昔汉贰师损五万之师。 糜亿万之费。经四年之劳。唯获骏马三十四。虽斩宛王 之首。而罪恶甚多。武帝以为万里征伐。不录其过。遂 封海西侯。又校尉陈汤。矫诏兴师。虽斩郅支单于。而 汤盗所收康居财物。为司隶所系。汤乃上疏曰。臣与吏 人共诛郅支。幸得擒灭。今司隶乃收系按验。是为郅支 报雠也。元帝赦其罪。封汤关内侯。又晋龙骧将军王浚 。有平吴之功。而王浑等论浚军人得皓宝物。浚上表曰 。今年平吴。诚为大庆。于臣之身。更为咎累。武帝赦 而不推。封襄阳侯。近隋新义郡公韩擒虎。平陈之日。 纵士卒暴乱。取宝宫内。帝亦不问罪。加上柱国。由斯 观之。将帅之臣。廉慎者少。贪求者众。是以黄石军势 曰。使智使勇。使贪使愚。故智者乐立其功。勇者好行 其志。贪者邀趋其利。愚者不计其死。是知前圣莫不收 人之长。弃人之短。良为此也。陛下若降雨露之泽。收 雷电之威。录其微劳。忘其大过。足使立功之士。因兹 而皆劝。负罪之将。由斯而改节。乃释君集等。先是。 文泰已死。国人立其男智盛为王。竟为君集执献于观德 殿。初。其国童谣曰。高昌兵马如霜雪。汉家兵马如日 月。日月照霜雪。回首自消灭。文泰使人捕其首唱者。 不能得。曲氏有国。至智盛凡九代。一百四十四年而灭 。寻拜智盛为左武卫将军。封金城郡公。弟智湛为右武 卫中郎将。封天山县公。智湛后终于左骁卫将军西州刺 史。天授初。其子崇税授左武卫大将军交河郡王。税卒 。封袭遂绝。

  高句丽

高句丽者。出自扶余氏。其后有朱蒙孙莫来。因灭扶余 。都平壤。即元菟之故地。俗颇知书记。恒西与中国通 。

武德七年二月七日。遣使内附。受正朔。请颁历。许 之。

八年三月十一日。高祖谓群臣曰。名实之间。理须相 副。高丽称臣于隋。终拒炀帝。何必令其称臣。以自尊 大。可即诏述朕此怀也。裴矩温彦博进曰。辽东之地。 周为箕子之国。汉家元菟郡耳。魏晋以前。近在提封之 内。不可许以不臣。若与高丽抗礼。四夷必当轻汉。且 中国之于夷狄。犹太阳之于列星。理无降尊。俯同藩服 。乃止。

贞观十八年二月。太宗谓侍臣曰。高丽莫离支贼杀其 主。尽诛大臣。用刑有同坑阱。夫出师吊伐。须有其名 。因其杀虐下人。取之为易。谏议大夫褚遂良进曰。兵 若渡辽。事须克捷。万一不获。无以威示远方。必更发 怒。再动兵众。若至于此。安危难测。太宗然之。兵部 尚书李绩曰。近者延陀犯边。陛下必欲追击。但为魏征 之谏。所以遂用其言。此之失机。亦由征之误计。倘若 仰申圣策。延陀无一人生还。可五十年间边境无事。至 十一月十六日。以刑部尚书张亮为平壤道行军大总管。 自莱州泛海趋平壤。又以特进李绩为辽东道行军大总管 。趋辽东。两军合势。以其月之三十日。征辽之兵。集 于幽州。安州人彭惠通请出布帛五千段 。以资征人。上嘉之。比汉之卜式。拜宣义郎。

十九年四月。李绩攻拔盖牟城。获口二万。以其城置 盖州。五月。上渡辽水。诏撒桥梁。以坚士卒之心。上 亲率甲骑。与李绩攻辽东城。拔之。以其城为州。六月 。攻拔白岩城。以其城为岩州。遂引军次安市城。进兵 以攻之。会高丽北部耨萨高延寿。南部高惠真。率靺鞨 之众十五万来援。于安市城东南八里。依山为阵。上令 所司张授降幕于朝堂之侧曰。明日午时。纳降虏于此。 上夜召文武。躬自指麾。是夜。有流星坠贼营中。明日 。及战。大破之。延寿惠真率三万六千八百人来降。上 以酋首三千五百人。授以戎秩。迁之内地。余三万人悉 放还平壤城。收靺鞨三千三百人。并坑之。获马五万匹 。牛五万头。甲一万领。因名所幸山为驻跸山。命许敬 宗为文勒石。以纪其迹。遂移军于安市城南。久不克。 九月。遂班师。先遣辽盖二州户口渡辽。乃召兵马。历 于城下而旋。城主升城拜辞。太宗嘉其坚守。赐缣百疋 。以励事君者。十一月。至幽州。初入辽也。将十万人 。各有八驮。两军战马四万匹。及还。死者一千二百人 。八驮及战死者十七八。张亮水军七万人。沉海溺死数 百人。凡徒辽盖岩二州户口入内地。前后七万余人。二 十一年。李绩复大破高丽于南苏。班师至颇利城。渡白 狼黄岩二水。皆由膝已下。绩怪二水浅狭。问契丹辽源 所在。云此二水更行数里。即合南流。即称辽水。更无 辽源可得也。二十二年七月。太子太傅知门下省事房元 龄谓诸子曰。吾自度危笃。以东讨不停。岂可使吾衔恨 入地。遂封表上谏曰。臣详观方今为中国患者。无过突 厥。遂能坐运神策。不下殿堂。大小可汗。相次束手。 分典禁卫。执戟行间。其后延陀鸱张。寻就夷灭。铁勒 慕义。请置州县。沙漠已北。万里无尘。如高昌叛涣于 流沙。吐浑首窜于积石。偏师薄伐。俱从平荡。高丽历 代逋诛。莫能讨击。陛下责其逆乱。弑主虐人。亲总六 军。问罪辽碣。未经旬日。即灭辽东。前后虏获。数十 万计。分配诸州。无处不满。雪往代之宿耻。掩崤陵之 枯骨。比功较德。万倍前王。此圣主之所自知。微臣安 敢备说。今臣深为陛下惜之、重之、爱之、宝之。周易 曰。知进退存亡而不失其正者。其惟圣人乎。由此言之 。进有退之义。存是亡之几得有丧之理。老臣所以为陛 下惜之。盖谓此也。陛下威名功德。亦可足矣。拓地开 疆。亦可止矣。彼高丽者。边夷之贱类。不足待以仁义 。不可责以常理。古来以鱼鳖畜之。宜从阙略。若必欲 绝其种类。恐兽穷则搏。陛下每决死囚。必令三覆五奏 。进素食。停音乐。盖以人命所重。感动圣慈也。况今 兵士之徒。无一罪戾。无故驱之于战阵之间。委之于锋 刃之下。使肝脑涂地。魂魄无归。令其老父孤儿。寡妻 慈母。望□车而掩泣。抱枯骨而椎心。足以变动阴阳。 感伤和气。实天下之冤痛也。且兵凶器也。战危事也。 不得已而用之。向使高丽违失臣节。而陛下诛之可也。 使失百姓。而陛下灭之可也。久长能为中国患。而陛下 除之可也。有一于此。虽日杀万夫。不足为媿。今无此 三条。坐烦中国。内为旧主雪怨。外为新罗报雠。岂非 所存者小。所损者大。愿陛下遵皇祖老子止足之诫。保 后代巍巍之名。发沛然之恩。降宽大之诏。顺阳春以布 泽。许高丽以自新。臣老病三公。朝夕入地。所恨竟无 尘露。微增海岳。谨罄残魂余息。先代结草之诚。倘蒙 录此哀鸣。即臣死且不朽。八月。徐充容上表曰。窃见 顷年已来。力役兼总。东有辽海之军。西有昆邱之役。 士马疲于甲胄。舟车倦于转输。且召募投戎。去留怀生 死之痛。因风阻浪。存没有漂溺之危。一夫力耕。卒无 数十之获。一船致损。则倾数万之粮。是犹运有尽之农 功。填无穷之巨浪。图未获之他众。丧已成之我军。虽 除凶伐暴。国有常规。然黩武玩兵。先哲所戒。昔秦王 并吞六国。反速危亡之期。晋武奄有三方。翻成覆败之 业。是知地广非久安之术。人劳乃易乱之原。愿陛下布 泽流仁。矜弊恤乏。减行役之烦。增湛露之惠。

龙朔元年四月十六日。兵部尚书任雅相为浿江道行军 大总管。三十五军水陆分途。先观高丽之衅。上将亲率 六军以继之。蔚州刺史李君球上疏曰。臣闻司马法曰。 国虽大。好战必亡。天下虽平。忘战必危。战者危事。 兵者凶器。故圣主明王重行之也。忧人力之尽。恐府库 之殚。惧社稷之危。生中国之患。故古人云。务广德者 昌。务广地者亡。昔秦始皇好战不已。至于失国。是不 爱其内而务其远故也。汉武远讨朔方。迨乎万里。广拓 南海。分为八郡。终于户口减半。国用空虚。至于末年 。方垂哀痛之诏。自悔其失。彼高丽者。僻侧小丑。潜 藏山海之间。得其人不足以彰圣化。弃其地不足以损天 威。何至于疲中国之人。倾府库之实。使男子不得耕耘 。女子不得蚕织。陛下为人父母。不垂恻恤之心。倾其 有限之赀。贪彼无用之地。设令高丽既灭。即不得不发 兵镇守。少发则兵威不足。多发即人心不安。是乃中国 疲于转戍。万姓无以聊生。则天下败矣。天下既败。即 陛下何以自安。故臣以为征之不如不征。灭之不如不灭 。惟陛下裁断焉。

干元三年。李绩攻拔扶余城。遂与诸军相会。时侍御 史贾言忠充支度辽东军粮使。还。上问以军事。言忠画 其山川地势。且言辽东可平之状。上问曰。卿何以知其 可平也。对曰。昔隋主亲率六军。覆于辽东者。人事然 也。炀帝无道。军政严酷。举国皆役。天下离心。元感 一倡。狼狈而返。身死国亡。自取之也。及先帝亲征问 罪。所以不得志者。高丽未有衅也。今高丽已失其政。 人心不附。男生兄弟。相为攻击。脱身来奔。为我乡导 。彼之情伪。尽知之矣。以国家富强。陛下明圣。将士 尽心。灭之必矣。且臣闻高丽秘记云。不及千年。当有 八十老将来灭之。自前汉之高丽氏。即有国土。及今九 百年矣。李绩年登八十。亦与其记符同。又高丽频岁饥 荒。卖鬻男女。无故地裂。狼狐入城。蚡鼠穴于国门之 下。夷俗信妖。迭相惊骇。天意如此。人事如彼。臣窃 以为是行不再举矣。上曰。卿观辽东诸将孰贤。对曰。 李绩先朝旧臣。圣鉴所悉。庞同善虽非斗将。而持军严 整。薛仁贵勇冠三军。威名远震。高侃勤俭自处。忠果 有余。契苾何力沈毅持重。统御之才。虽颇有忌前之癖 。而临事能断。然诸将夙夜小心。忘身忧国者。莫逮于 李绩。上深然其言。

总章元年夏四月。彗星见于五车。许敬宗以为星孛于 东北。王师问罪。此高丽将灭之征。九月。李绩拔平壤 城。虏高藏男建等。十二月。至新丰。诏取便道俘于昭 陵。乃备军容。奏凯乐。献于太庙。诏以高藏政不由己 。赦其罪。授司平太常伯。男产授司宰少卿。男建配流 黔州。分其地置都督府九。州四十二。县一百。又置安 东都护府以统之。移其户二万八千于内地。

仪凤中。高宗授高藏辽东都督府。封朝鲜王。居安东 。领本蕃为主。高藏至安东。潜与靺鞨相通谋叛。事觉 。召还。配流邛州。以永淳初卒。赠卫尉卿。圣历二年 。又授高藏男德武为安东都督。以领本蕃。自是高句丽 旧户在安东者渐寡少。分投突厥及靺鞨等。其旧地尽入 于新罗。高氏君长遂绝。

元和十三年四月。其国进乐物两部。

  百济

百济者。本扶余之别种。当马韩之故地。其后有仇台者 。为高丽所破。以百家济海。因号百济焉。大海之北。 小海之南。东北至新罗。西至越州。南渡海至倭国。北 渡至高丽。其王所居。有东西两城。新置内官佐平。掌 宣纳事。内头佐平。掌库藏事。内法佐平。掌礼仪事。 卫士佐平。掌宿卫兵事。朝廷佐平。掌刑狱事。兵官佐 平。掌在外兵马事。又外置六带方。管十郡。其用法。 叛逆者死。杀人者以奴婢二人赎罪。官人受财及盗者。 三倍追赃。余与高丽同。武德四年。其王扶余璋遣使献 果下马。与新罗世为仇雠。

贞观十六年。与高丽通和。以绝新罗入朝之道。太宗 亲征高丽。百济怀二。数年之间。朝贡遂绝。至显庆五 年八月十三日。左卫大将军苏定方讨平之。虏其王义慈 。及太子崇。将校五十八人。送于京师。其国分为五部 。统郡三十七。城二百。户七十六万。至是以其地置熊 津、马韩、东明、金涟、德安等五都督。各统州县。立 其酋长为都督。刺史县令。命左卫郎将王文度为都统。 总兵以镇之。义慈事亲以孝行闻。友于兄弟。时人号为 海东曾闵。及至京。数日病卒。葬于孙皓陈叔宝墓侧。 至麟德三年已后。其地为新罗靺鞨所分。百济之种遂绝 。

  新罗

新罗者。本弁韩之地。其风俗衣服。与高丽百济略同。 而朝服尚白。好祭山神。国人多金朴两姓。异姓不为婚 姻。重元日。每其日。拜日月鬼神。人发长美。其先出 高丽。魏将母邱俭之破高丽也。其众遁保沃沮。后归故 国。其留者号新罗。

永徽元年。新罗王金真德大破百济。遣使金法敏来朝 。仍织锦作五言太平诗以献。帝嘉之。拜法敏为大府卿 。五年。真德卒。高宗为举哀于永光门。使太常卿张文 收持节吊祭之。赠开府仪同三司。仍赐绫彩二百段。诏 其子春秋嗣位。

显庆元年三月。又破百济兵。遣使来告。

龙朔元年。春秋卒。诏以其子法敏嗣位。三年四月。 诏以新罗国置鸡林州大都督府。仍授法敏鸡林大都督府 。麟德二年八月。法敏与熊津都督扶余隆盟于百济之熊 津城。其盟书藏于新罗之庙。于是带方州刺史刘仁轨领 新罗、百济、耽罗、倭人四国使。浮海西还。以赴大山 之下。

上元元年二月。新罗王金法敏既纳高句丽叛亡之众。 又封百济故地。遣兵守之。帝大怒。诏削法敏官爵。遣 宰臣刘仁轨讨之。仍以法敏弟右骁卫员外大将军临海郡 公金仁问为新罗王。时仁问在京师。诏令归国以代其兄 。仁问行至中路。闻新罗降。仁问乃还。二年二月。鸡 林道行军大总管刘仁轨大破新罗之众于七重城而还。新 罗于是遣使入朝伏罪。并献方物。前后相属。帝复金法 敏官爵。既尽有百济之地。及高句丽南境。东西约九百 里。南北约一千八百里。于界内置上良康熊金武汉朔溟 等州。所输物产。为诸蕃之最。

开耀元年。法敏卒。遣使册立其子政明为王。仍袭父 官爵。

长寿二年。政明卒。册立其子理洪为王。三年。遣使 来朝。其年。理洪卒。册立其弟崇基为王。仍令袭兄辅 国大将军左豹韬大将军鸡林州都督。

神龙三年。授骠骑大将军。

先天元年。改名兴光。

开元十年。频遣使献方物。十二年。兴光遣使献果下 马二匹、牛黄、人参、头发朝霞䌷、鱼牙、纳䌷、镂鹰 铃、海豹皮、金银等。仍上表陈谢。至十二年。遣其臣 金武勋来贺正。及武勋还。降书赐之。又使其弟金嗣宗 来朝。并贡方物。至二十一年。加兴光宁海军使。其年 。命太仆卿员外置同正员金思兰使于新罗。思兰本新罗 之行人。恭而有礼。因留宿卫。及是委以出疆之任。且 便之也。前年。帝赐兴光白鹦鹉雌雄各一。及紫罗绣袍 、金银细器物、瑞文绣绯罗、五色罗、彩绫。共三百余 段。至是。兴光遣使从侄志廉奉表陈谢。仍奏国内有芝 草生。画图而献。二十年。又遣其大臣金端竭丹来贺正 。又遣侄志廉来献方物。授志廉鸿胪少卿员外置同正员 。赐绢百疋。留宿卫。二十三年十一月。遣从弟大阿飧 金忠相来朝。死于路。赠卫尉卿。二十五年。兴光卒。 其子承庆嗣位。遣使来告。帝悼惜之。又赠太子太保。 命赞善大夫邢□摄鸿胪少卿。往其国行吊祭册立之礼。 至二十八年。册承庆妻朴氏为新罗王妃。

天宝三载。承庆卒。命弟宪英嗣位。仍袭开府仪同三 司。都督。鸡林州刺史。兼持节宁海军事。是载四月。 遣使谢恩。并献方物。十月。遣使来贺正。授左清道率 府员外长史。赐绿袍银带。放还蕃。自后频来朝。七载 。遣使献金银及六十总布、鱼牙、纳朝霞䌷、牛黄、头 发人参。

宝应二年。宪英遣使朝贡。授其使检校礼部尚书。放 还。大历二年。宪英卒。册立其子干运为王。三年二月 。命仓部郎中归崇敬兼御史中丞。持节册命。又册干运 母为太妃。七年。遣使金标石来贺正。授卫尉员外少卿 。放还。八年。遣使来朝。并献金银牛黄鱼牙纳朝霞䌷 等方物。建中四年。干运卒。无子。国人立其上相金良 相为王。

贞元元年。授良相检校太尉。都督。鸡林州刺史。宁 海军使。新罗国王。仍令户部郎中盖埙持节册命。其年 。良相卒。立上相金敬信为王。令袭其官爵。良相之从 兄弟也。十四年。敬信卒。其子先敬信亡。国人立敬信 嫡孙权知国事俊邕为王。十六年。授俊邕开府仪同三司 。检校太尉。新罗王。令司封郎中兼御史中丞韦丹持节 册命。明年。至浑州。闻俊邕卒。其子重兴立。诏丹还 。

永贞元年。诏遣兵部郎中元季方。持节册重兴为王。

元和元年十一月。放宿卫新罗王子金忠献归本国。仍 加试秘书监。三年。遣使金力奇来朝。其年七月。力奇 上言。贞元十六年。奉诏册臣故主金俊邕为新罗王。母 申氏为太妃。妻叔氏为王妃。册使韦丹至中路。知俊邕 薨。其册却回。在中书省。今臣还国。伏请授臣以归。 敕。金俊邕等册。宜令鸿胪寺于中书省受领。至寺宣授 与金力奇。令齎归国。仍赐其叔彦升门戟。令本国准例 给。四年。遣使金陆珍等来朝贡。五年。其王子金宪章 来朝贡。七年。重兴卒。立其相金彦升为王。遣使金昌 南等告哀。七月。授彦升开府仪同三司。检校太尉。持 节大都督。鸡林州诸军事。兼持节宁海军使。上柱国。 新罗王。妻正氏册为妃。仍赐太宰相金崇斌等三人戟。 亦令本国准给。兼命职方员外郎摄御史中丞崔廷持节吊 祭册立。以其质子金士信副之。十一年十一月。其入朝 王子金士信等。遇恶风飘至楚州盐城县界。淮南节度使 李鄘以闻。是岁。新罗饥。其众一百七十人求食于浙东 。十五年。遣使朝贡。

长庆二年十二月。遣使金柱弼朝贡。

宝历元年。其王子金昕来朝。兼充宿卫。

太和四年。彦升卒。五年四月。诏以新罗王金景徽为 开府仪同三司。检校太尉。使持节大都督。鸡林州诸军 事。兼充宁海军使。景徽母朴氏。宣册为太妃。妻朴氏 册为妃。太子左谕德兼御史中丞源寂。持节吊祭册立焉 。

开成元年。其王子金义琮来谢恩。兼宿卫。二年四月 十一日。放还蕃。赐物有差。五年四月。鸿胪寺奏新罗 国告哀。其质子及年满合归国学生等。共一百五人。并 放还。

会昌元年七月。敕归国新罗官。前入新罗宣慰副使。 前充兖州都督府司马。赐绯鱼袋金云卿。可淄州长史。
 
 
 

唐会要卷九十六

  契丹

契丹居潢水之南。黄龙之北。鲜卑之故地。君长姓大贺 氏。胜兵四万三千人。分为八部。好与奚斗。死无服纪 。子孙死。父母晨夕哭。父母死。子孙不哭。余风俗与 突厥同。武德二年二月。遣使贡名马丰貂。

贞观二十二年。酋长窟哥等部落咸请内附。又契丹有 别部酋帅孙敖曹者。武德四年。与靺鞨酋长突地稽俱请 内附。诏令当州城傍安置。至曾孙万荣。通天元年中。 与妹婿李尽忠杀营州都督赵文翙。据营州作乱。尽 忠则窟哥之婿也。则天大怒。更号万荣为万斩。更 号尽忠为尽灭。寻自称无上可汗。以万荣为大将。及尽 忠死。万荣领其众。上初令曹仁师讨之。全军败绩。又 令王孝杰继之。孝杰没于阵。攻陷冀州。俄为奚及突厥 掩击其后。张九节设伏以击之。遂单马潜遁。为其奴斩 之。开元二年。李尽忠从父弟失活请归款。复封失活为 松漠都督。授左金吾卫大将军。仍于其府置静析军。五 年十二月。以东平王外孙杨元嗣女为永乐公主。出降。 失活亲迎之。夜遣诸亲高品及两蕃大首领观花烛。六年 。失活卒。元宗为之举哀。赠特进。册立其从父弟娑固 为松漠郡王。十年十一月。娑固与公主来朝。宴于内殿 。及归。娑固衙官可突于勇悍得众。娑固欲除之。而事 泄。可突于攻之。娑固奔营州。可突于立娑固从父弟郁 于为主。郁于遣使谢罪。元宗复册立郁于。令袭娑固之 位。仍赦可突于之罪。至十年。郁于朝。请婚。又封余 姚县主长女慕容氏为燕郡公主以妻之。封郁于为松漠郡 王。授左金吾员外大将军。兼静析军经略大使。郁于死 。立其弟咄于。袭其官爵。复以燕郡公主为妻。十三年 。咄于复与可突于相猜阻。携公主来奔。改封辽阳郡王 。国人立其弟邵固。其冬。邵固诣行在。从至东岳。诏 授左羽林员外大将军。改封广化郡王。仍封宗室外甥陈 氏女为东光公主以妻之。十八年。邵固为可突于所杀。 以其众降突厥。东光公主走投平卢。诏遣使信安王祎。 幽州长史薛楚玉等讨之。皆不克。二十二年六月。幽州 节度使张守珪大破之。遣使献捷。敕曰。边境为患。莫 甚于林胡。朝廷是虞。几烦于将帅。积年逋诛。一朝翦 灭。则东方之蟊贼。寖以廓清。河朔之民人。差宽征戍 。此皆上凭九庙之灵。下仗群帅之功。今具凯旋。敢不 以献。宜择日告九庙。所司准式。其年十一月。幽州节 度使张守珪发兵讨契丹。斩其王屈列。及其大臣可突于 等。传首东都。余众及叛奚皆散走山谷。立其酋长李过 折为契丹王。仍授特进。封北平郡王。其年。过折又为 可突于党泥礼所杀。惟一子刺干。走投安东获免。拜左 骁卫将军。自后与奚王朝贡岁至。蕃礼甚备。至贞元四 年。复犯我北鄙。幽州以闻。九年十二月。遣使朝贡。 十年正月。遣使朝贡。其年二月敕。幽州道入朝契丹大 首领悔落拽何等五人。并可果毅都尉。次首领王下诏活 薛于君等一十六人。并可别将。放还国。十一年十月。 契丹大首领热苏等二十五人来朝。

元和元年。遣使朝贡。八年十一月。契丹大首领悔落 鹘劣来朝。十年十一月。契丹遣使悔落饶等二十九人来 朝贡。十二年十一月。契丹首领介落等朝贡。以告身十 九通赐其贵人。

太和九年十一月。契丹大首领二十九人来朝。赐物各 有差。

开成元年十一月。契丹大首领涅列坏等三十一人来朝 。四年十二月。契丹大首领薛葛等三十人来朝。

会昌二年九月制。契丹新立王屈戍。可云麾将军。守 右武卫将军员外置同正员。幽州节度使张仲武奏。契丹 新立王屈戍等云。契丹旧用回鹘印。今恳请当道闻奏。 乞国家赐印。伏望圣慈允许。敕旨。宜依。仍以奉国契 丹之印为文。

  奚

奚。盖匈奴之别种。所居亦鲜卑之故地。即东胡之界也 。胜兵三万。分为五部。每部置俟斤。风俗与突厥同。 通天年中。契丹叛。奚亦臣属突厥。两国常为表里。号 为两蕃。景云元年。其王李大酺遣使贡方物。

开元五年。大酺入朝。为饶乐郡王。仍授左金吾卫员 外大将军。诏封外生女为固安公主以妻之。其年。大酺 与契丹首领李失活来朝。请于柳城复置营州。许之。大 酺卒。弟鲁苏立。十年。诏鲁苏袭其兄官爵。又封咸安 公主女韦氏为东光公主以妻之。十四年。改封鲁苏为奉 诚王。后为契丹衙官可突于胁附突厥。鲁苏走投榆关。 移其部落于幽州界安置。明年。信安王祎降。其酋李诗 。以其地置归义州。因以王诗。诗死。其子延宠又叛。 为幽州张守珪所困。复降。封怀信王。以宗室出女杨为 宜芳公主妻之。延宠杀公主。复叛。诏立它酋婆固为昭 信王。仍授饶乐都督。自大历后。朝使继至。

元和四年七月。奚及室韦寇振武。五年四月。幽州奏 。破奚六万余众。

太和元年。其王饶乐府都督袭归诚王梅落来朝。加检 校司空。放还蕃。五年。以奚首领索低为左卫将军同正 。充檀蓟两州游奕兵马使。仍赐姓李氏。八年。遣使朝 贡。十一年。遣使献名马。是后每岁至。至今朝贡不绝 。或岁中三至。故事。尝以范阳节度使为押奚契丹两蕃 使。自至德后。藩臣多擅封壤。朝廷优容之。俱务自完 。不生边事。故二蕃亦少为寇。其每岁朝贺。常各遣数 百人。至幽州。则选其酋长三五十人赴阙。引见于麟德 殿。赐以金帛遣还。余皆驻而馆之。率以为常。

  室韦

室韦者。契丹之别种。附于突厥。用角弓楛矢。尤善射 。时聚戈猎。事毕而散。其人土著。无赋税。人牵犁以 种。又按隋书室韦记云。室韦有五部落。一南室韦。二 北室韦。三钵室韦。在北室韦之北。四深末怛室韦。在 北室韦之西北。五大室韦。在室建河之南。深末怛室韦 之西北。隋书曰。大室韦之外。名字改易。不可详悉。 突厥沙钵罗可汗常以吐屯潘●统领之。盖并契丹之别种 也。其南者为契丹。在北者号室韦。南室韦在契丹北三 千里。后魏书云。自契丹路经啜水盖犊 子山。其山周回三百里。又经屈利水。始到其国。土 地卑湿。至夏则移向西。贷谷久对二山。多草木饶禽兽 。又多蚊蚋。人皆巢居。以避其患。后渐分为二十五部 。其酋帅号余莫不满咄。死则子弟代之。无嗣则择贤豪 而立之。盘发衣服。与契丹同。乘牛车。蘧蒢为室。如 突厥毡车之状。渡水则束薪为□。或有以皮为舟者。马 则织草为鞯。结绳为辔。寝则屈木为室。以蘧蒢覆之。 移则载以行。以猪皮为席。编木藉之。气候多寒。田收 甚薄。无羊少马多猪牛。言语与靺鞨相通。婚嫁之法。 二家相许。婿辄盗妇持去。然后送牛马为聘。妇人不再 嫁。以为死人之妻。难以共居。部落共为大棚。人死。 置尸其上。居丧三年。其国无铁。取给于高丽。南室韦 北行十一日。至北室韦。分为九部落。其渠帅号乞引莫 贺咄。气候最寒。冬则入山。居穴中。牛畜多冻死。饶 獐鹿。射猎为务。凿冰没水中。而网射鱼鳖。地多积雪 。惧陷坑阱。骑木而行。俗皆捕貂为业。冠以狐貉。衣 以鱼皮。又北行千里。至钵室韦。依胡布山而住。人众 多于北室韦。不知为几部落。用桦皮盖屋。其余同北室 韦。从钵室韦西四日行。至深末怛室韦。因水为号也。 冬月穴居。以避太阴之气也。又西北数千里。至大室韦 。径路险阻。言语不同。尤多貂及青鼠。北室韦。后魏 武定。隋开皇大业中。并遣使贡献大唐。有九部焉。所 谓岭西室韦。山北室韦。黄头室韦。大如者室韦。小如 者室韦。娑莴室韦。讷北室韦。骆驼室韦。并在柳城郡 之东北。近者三千五百里。远者六千二百里。今室韦最 西与回鹘接界者。有乌素固部落。当居俱轮泊之西南。 次东有移塞没部落。次东又有塞曷支部落。此部落有良 马。人户亦多。居啜河之南。其河彼俗谓之燕支河。又 有和解部落。次东又有乌罗护部落。一名乌罗浑。元魏 谓之乌落。居磨盖独山北啜河之侧。此部落自魏大武真 君四年。历北齐周隋及武德已后。朝贡不绝。又有□礼 部落。与乌罗护犬牙而居。又东北有山北室韦。又有小 如者室韦。又北有娑莴室韦。东又有岭西室韦。又东南 至黄头室韦。此部落兵强。人户亦多。东北与达姤接。 岭西室韦北。又有讷北支室韦。此部落校小。乌罗护之 东北百余里。□河之北。有古乌丸之遗人。今亦自称乌 丸国。武德贞观中。亦遣使朝贡。其国北大山之北。亦 有大室韦部落。其部落傍望建河居。其河源出突厥东北 界俱轮泊地。屈曲东流。经西室韦界。又东经大室韦界 。又东经蒙兀室韦之北。路丹室韦之南。又东流与□河 忽汗河合。又东经南黑水靺鞨之北。北黑水靺鞨之南。 东流注于海。乌丸东南三百里。又有东室韦部落。在峱 越河北。其河东南流与□河合。

武德八年。遣使朝贡。

开元天宝中。每数十岁一遣使来朝。及贡貂皮等物。

贞元八年闰十二月。室韦都督和解热素等一十人来朝 贡。

太和五年至八年。凡三遣使来朝贡。九年十二月。室 韦大都督阿朱等三十人来朝贡。

开成元年十二月。室韦大都督阿朱等来朝。进马五十 匹。四年正月。上御麟德殿。对入朝贺正室韦阿朱等十 五人。其年十二月。室韦大都督祑虫等三十人来朝贡。

会昌二年十二月。上御麟德殿。引见室韦大首领都督 热论等十五人。宴赐有差。

咸通元年正月。上御紫宸殿受朝。对室韦使。

  靺鞨

靺鞨者。盖肃慎之地也。后魏谓之勿吉。凡有数十部落 。各有酋长。而黑水靺鞨最处北方。尤称劲捷。性凶悍 。无忧戚。无文字。其畜宜猪。食其肉而衣其皮。

武德二年。其部酋长突地稽遣使朝贡。以其部置燕州 。初。突地稽朝炀帝于江都。属化及之乱。间行归柳城 。至是通使。拜突地稽为总管。贞观初。高开道引突厥 来攻幽州。突地稽力战有功。拜左卫将军。赐姓李氏。 封耆国公。寻卒。子谨行武力绝人。麟德中。累迁营州 都督。右领军大将军。为积石道经略大使。上元三年。 大破吐蕃众数万于青海之上。降玺书劳。仍赐燕国公。 永淳元年卒。赠幽州都督。陪葬干陵。

贞观十四年。黑水靺鞨遣使朝贡。以其地为黑水州。 自后或酋长自来。或遣使朝贡。每岁不绝。其白山部素 附于高丽。因收平壤后。部众多入于中国。洎咄安居骨 室等部。亦因高丽破后。奔散微弱。今无闻焉。纵有遗 人。并为渤海编户。唯黑水部全盛。分十六部落。以南 北为称。开元十年。安东都护薛泰。请于黑水靺鞨内置 黑水军。续更以最大部落为黑水府。仍以其首领为都督 。诸部刺史隶属焉。中国置长史。就其部落监领之。十 六年。其都督赐姓李氏。赐名献诚。授献诚云麾将军。 兼黑水经略使。仍以幽州都督为其押使。自此朝贡不绝 。旧说黑水西北有思慕靺鞨。正北微东十日程。有郡利 靺鞨。东北十日程。有窟说靺鞨。亦谓之屈说。东南十 日程。有莫曳皆靺鞨。今黑水靺鞨界南。与渤海国显德 府。北至小海。东至大海。西至室韦。南北约二千里。 东西约一千里。其国少马。国人能步战。士多貂鼠皮尾 骨咄角白兔白鹰等。初。上谓侍臣曰。靺鞨远来。盖突 厥服之所致也。昔周宣之时。猃狁孔炽。出兵驱逐。比 之蚊蚋。议者以为中策。汉武帝北事匈奴。中国虚竭。 议者以为下策。秦始皇北筑长城。人神怨愤。议者以为 无策。然则自古以来。其无上策乎。朕承隋之弊。而四 夷归伏。无为而治。得非上策乎。礼部侍郎李百药进曰 。陛下以武功定四海。以文德绥万物。至道所感。格于 天地。斯盖二仪降福。以祚圣人。岂与周汉失策。较其 长短哉。太宗大悦。其拂□铁利等诸部落。自国初至天 宝末。亦尝朝贡。或随渤海使而来。唯郡利莫曳皆三两 部未至。及渤海浸强。黑水亦为其所属。

  渤海

渤海靺鞨。本高丽别种。后徙居营州。其王姓大氏。名 祚荣。先天中。封渤海郡王。子武艺。

贞元八年闰十二月。渤海押靺鞨使杨吉福等三十五人 来朝贡。十年二月。以来朝渤海王子大清允为右卫将军 同正。其下拜官三十余人。十一年十二月。以靺鞨都督 密阿古等二十二人。并拜中郎将。放还蕃。至十四年三 月。加渤海郡王。兼骁卫大将军。忽汗州都督。大嵩璘 。为银青光禄大夫。检校司空。册为渤海郡王。依前忽 汗州都督。初。嵩璘父钦茂。以开元二十六年袭其父武 艺忽汗州都督。渤海郡王。左金吾大将军。天宝中。累 加特进。太子詹事。宝应元年。进封钦茂为渤海郡王。 大历中。又累拜司空。太尉。及嵩璘嗣位。但受其郡王 将军。嵩璘遣使叙理。故加册命焉。至元和元年。以渤 海郡王大嵩璘男元瑜为银青光禄大夫。检校秘书监。忽 汗州都督。依前渤海国王。七年十二月。遣使朝贡。八 年。又遣使朝贡。十年二月。黑水酋长十一人朝贡。十 一年三月。渤海靺鞨遣使朝贡。赐其使二十人官告。

  铁勒

铁勒者。本匈奴之别种。武德初。有薛延陀。契苾。回 纥。都播。骨利干。多览葛。仆骨。拔野古。同罗。浑 部。思结。斛萨。奚。结阿跌。白霫等。散在碛北。皆 铁勒之部内。诸部隋大业中。西突厥处罗可汗强盛。铁 勒诸部皆臣之。后处罗征税无度。铁勒相率而叛归。及 颉利政乱。皆属于薛延陀。贞观二十年。既破延陀。太 宗幸灵州。次泾阳顿。铁勒回鹘。拔野古。同罗。仆骨 。多滥葛。思结。阿跌。契丹。奚。浑。斛萨等十一姓 。各遣使朝贡。奏称延陀可汗。不事大国。暴虐无道。 不能与奴等为主人。自死败。部落鸟散。不知所之。奴 等各有分地。不能逐延陀去。归命天子。愿赐哀怜。乞 置汉官司。养育奴等。太宗以破延陀。欲遂空漠庭。见 其使至。甚悦。遣黄门侍郎褚遂良引于县厅。浮觞积胾 以礼之。夜分乃已。异日。召铁勒等并入行宫。张乐以 宴之。拜为郎将。及昭武校尉等官。乃降玺书劳其酋长 。及齎绫锦等。以将厚意。仍遣与乘舆会于灵州。并使 右领军中郎将安永寿往报焉。十一月。太宗至灵州。铁 勒诸部俟斤颉利发等诸姓至灵州数千人。咸请列其地为 州县。又曰愿得天至尊为奴等作可汗。子孙尝为天至尊 作奴。死无恨。于是北荒悉平。太宗为赋诗以叙其事。 公卿咸请勒于石。从之。二十一年正月。铁勒。回纥。 俟利弦等诸姓。并同诣阙朝见。太宗亲赉以绯黄瑞锦。 及标领袍。铁勒等睹而惊骇。以为未尝闻见。捧戴拜谢 。盘叫于尘埃中。及还蕃。太宗御天成殿。陈十部乐而 遣之。麟德中。余党复叛。

干封元年三月。铁勒道行军大总管右武卫大将军郑仁 泰。左武卫大将军薛仁贵。破铁勒之众于天山。初。泰 等将发京。内宴以饯之。积甲于殿前。令仁贵试之。帝 曰。古之善射。能有穿七札者。卿且射五重。仁贵射而 彻之。帝大惊赏。更取坚甲以赐之。时九姓有众十余万 。令骁健数十人。逆来挑战。仁贵发三矢。射杀三人。 其余一时下马请降。仁贵恐为后患。并坑杀之。更就碛 北安抚余众。擒其伪叶护兄弟三人而还。军中歌曰。将 军三箭定天山。战士长歌入汉关。是后遂绝边患。

  薛延陀

薛延陀者。自云本姓薛氏。其先击灭延陀而有其众。因 号薛延陀。其风俗与突厥同。延陀乙夫钵之孙曰夷男。 率其部落七万帐。附于颉利。颉利乱。碛北诸姓多归夷 男。共推为可汗。

贞观二年。太宗使乔师望册为真珠毗伽可汗。赠之鼓 纛。大喜。遂建庭于大漠之北。郁督军山下。三年。遣 其弟绕特勒来朝。上赐以宝刀及宝鞭。谓曰。汝所有部 。有大罪斩之。小罪鞭之。及平颉利。夷男东反故国。 建庭于都尉犍北山犹逻河之南。即古匈奴之故地。胜兵 二十万。仍立其子为南北部。太宗恐其太盛。册其子皆 为小可汗。外示优崇。实欲分其势也。会朝廷立李思摩 为可汗。处其部众于漠南之北。夷男心不悦。

十五年。太宗将有事太山。夷男谋于国曰。天子东封 。士马皆集。我乘此击思摩。若拉朽耳。因命其子大度 设勒兵二十万寇白道川。诏李绩薛万彻讨之。大败其众 。

十六年。遣使谢罪请婚。许妻以新兴公主。仍令备亲 迎之仪。太宗欲幸灵武以会之。夷男竟后期不至。乃绝 其婚。太宗以其数与思摩交兵。乃降□书责让之。又谓 其使曰。语尔可汗。我父子并东征高丽。汝若能寇边者 。但当来也。可汗遣使致谢。请发兵来助。太宗答以优 诏而止其兵。及太宗拔辽东谢城。破驻跸之陈。降高延 寿。声震戎狄。而莫离支潜令靺鞨诳惑延陀。啖以厚利 。延陀气慑不敢动。太宗在安市城。谓边臣曰。以我量 之。夷男其死矣。闻者莫测。俄然真珠毗伽可汗死。其 少子四叶护杀其兄突利失可汗而自立。是谓颉利俱利薛 娑多弥可汗。而车驾尚在辽东。边境阙备。遂发兵寇夏 州。执失思力击败之。多弥可汗轻骑遁走。部内骚然矣 。多弥可汗驭下少恩。废其父时贵臣。任己亲昵。多所 杀戮。其下不附。国中震恐。皆不自安。时太宗别令校 尉宇文法诣乌罗。护靺鞨部。适遇延陀阿波设比于东境 。法令率靺鞨进击破之。阿波设谓其国人曰。唐兵至矣 。其众转相惊扰。如是二旬。诸部大乱。多弥可汗与数 十骑往投阿史那时健部落。寻为回纥所杀。宗族殆尽。 其余尚存五万。窜于西域。而立真珠毗伽可汗犹子咄摩 支为酋帅。乃去可汗之号。遣使奉表。请居郁督军山之 北。使兵部尚书崔敦礼。英国公李绩就安辑之。太宗谓 曰。叛则击之。绩等既至。咄摩支惶骇不知所为。潜谋 拒战。持两端。绩因纵兵遣击。前后斩五千余级。虏男 女二万余人。后咄摩支入朝。拜为右武卫将军。及卒。 太宗为发哀。初。延陀请以其庶长子曳莽为突利失可汗 。居东方。所统者杂种。嫡子拔灼为四叶护可汗。居西 方。所统者皆延陀。诏许之。并礼以册之。曳莽自知非 正嫡。部落又少。意常不协。性又疏扰。而轻用兵。白 道之役。即曳莽倡首。拔灼二之。夷男之卒。皆来会葬 。焚尸卒哭。曳莽惧拔灼图己。先还。拔灼引兵自后袭 杀之。延陀以贞观初建衙于碛北。历三主。凡二十年。 李绩崔敦礼灭之。

总章二年十二月。延陀部落余众扰乱。诏发突厥进袭 。至乌罗德健山。大破之。
 
 
 

唐会要卷九十七

  吐蕃

吐蕃者。在长安西八千里。本汉西羌之种也。不知有国 之所由。或云南凉秃发利鹿孤之子曰樊 尼。国灭之后。西奔于羌中。建国。为众所怀。故姓窣 勃野。或云以秃发为国号。语讹谓之吐蕃。历魏及隋。 隔阔诸羌。未通中国。号其王为赞普。自中国出鄯 城五百里。过乌海。入吐谷浑部落。弥多弥苏毗及白兰 等国。至吐蕃界。其国风雨雷电。每隔日有之。盛夏气 如中国。暮春之月。山有积雪。地有冷瘴。令人气急。 不甚为害。其俗重汉缯而贵瑟瑟。男女用为首饰。其君 长或居拔布川。或居逻婆川。有小城而不居。坐大□帐 。张大拂庐。其大可容数百人。兵卫极严。而衙府甚狭 。俗养牛羊取乳酪供食。兼取毛为褐而衣焉。不食驴马 肉。以麦为面。人死。杀牛马以徇。取牛马头周垒于墓 上。其墓正方。垒石为之。状若平头屋焉。其臣与君自 为友。号曰共命人。其数不过五人。君死之日。共命人 皆日夜纵酒。葬日。于脚下刺血。出尽及死。便以殉葬 。又有亲信人。用刀当脑缝锯。亦有将四尺木。大如指 。刺两肋下。死者十有四五。亦殉葬焉。设官。父死子 代。绝嗣则近亲袭焉。非其种类。辄不相代。其官章饰 有五等。一谓瑟瑟。二谓金。三谓金饰银上。四谓银。 五谓熟铜。各以方圆三寸褐上装之。安膊前。以辨贵贱 。其战必下马列行而阵。死则递收之。终不肯退。枪细 而长于汉者。弓矢弱而甲坚。人皆用剑。不战亦负剑而 行。其驿以铁箭为契。其箭长七寸。若急驿。膊前加一 银鹘。有草名速古芒。叶二寸。状若斜蒿。有鼠尾长于 常鼠。其国禁毁鼠。杀之者加其罪。有可跋海。去赤岭 百里。方圆七十里。东南流入蛮。与西洱河合流而东。 号为漾鼻水。又东南出会川。为泸水焉。自赤岭至逻婆 川。绝无树木。唯有杨柳。人以为资。国置大论。统理 国事。无文字。刻木结绳为约。征兵用金箭。寇至举燧 。与臣下一年一小盟。用羊狗狝猴。三 年一大盟。用犬马牛驴。以麦熟 为岁首。其国都号为逻些城。用法则严整。议事则自下 而起。因人所利而行之。此其所以强且久也。重壮贱老 。母拜于子。重兵死。恶病终。以累世战没者以为甲门 。临阵奔逃者。悬狐尾于其首。表其似狐之怯。其赞普 弄赞。雄霸西域。

贞观八年九月。朝贡使至。十四年。遣其相禄东赞致 礼。请婚姻。献金五千两。自余宝玩数百事。十五年。 以文成公主妻之。弄赞至柏海。亲迎于河源。见王人。 执子婿之礼甚恭。而叹大国礼仪之美。俯仰有媿沮之色 。及与公主归国。谓所亲曰。我祖父未有通婚上国者。 今我得尚大唐公主。为幸实多。当为公主筑一城。以夸 示后代。遂筑城立栋宇以居处焉。公生恶其赭面。弄赞 令国中权且罢之。身释□裘。袭纨绮。渐慕华风。仍遣 酋豪子弟请入国学。以习诗书。又请中国识文字之人。 典其表疏。上征辽还。献大鹅。黄金铸成。高七尺。可 受酒三斛。高宗即位。拜驸马都尉。封西海郡王。致书 于长孙无忌云。天子初即位。若臣下有不忠之心者。当 勒兵以往。并献金银珠宝十五种。请置太宗灵座之前。 高宗进封宾王。因请蚕种及造酒碾硙纸笔之匠。并许之 。

永徽元年弄赞卒。其子早卒。立其孙。立年幼。国事 皆委禄东赞。禄东姓筑氏。有谋略。初。太宗许降文成 公主。东赞来迎。召见。顾问进对。合旨。乃拜为右卫 大将军。又以琅邪公主孙女妻之。东赞辞曰。臣本国有 妇。父母所聘。情不忍乖。且赞普未谒公主。陪臣安敢 妄婚。上嘉之。东赞有子五人。长赞悉若。早卒。次钦 陵。三赞婆。四悉多于。五勃论。及东赞死。钦陵兄弟 复专其国。

通天元年。薛仁贵为钦陵所败于大非川。

上元二年。李敬元又败于青海。钦陵多居中。诸弟分 镇方面。赞婆则专在东境。与中国为邻。三十余年。恒 为边患。

仪凤三年。上以李敬元初败。吐蕃为患转甚。召侍臣 曰。吐蕃小丑。屡犯边境。置之则疆埸日骇。图之则未 闻上策。宜论其得失。各书所怀。给事中刘景先曰。攻 之则兵威不足。镇之则国力有余。且抚养士卒。守御边 境。中书舍人郭正一曰。吐蕃作梗。年岁已深。兴师不 绝。非无劳费。近讨则徒损兵威。深入则未穷巢穴。臣 望少发兵募。且遣备边。明立烽候。勿令侵掠。待国用 丰足。一举而灭之。给事中皇甫文亮曰。且令大将镇抚 。畜养将士。仍命良吏营田。以收粮储。必待足兵足食 。方可以举而取之。上曰。宿将旧人。多从物故。自非 投戈俊杰。安能克灭凶渠。中书舍人刘祎之曰。臣观自 古圣主明君。皆有夷狄为梗。今吐蕃凭陵。未足为耻。 愿暂戢万乘之威。以宽百姓之役。给事中杨思忠曰。圣 人御物。贵在从时。今凶寇不能怀德。未肯畏威。和好 之谋。臣谓非便。中书侍郎薛元超曰。臣以为敌不可纵 。纵敌则患生。边不可守。守边则卒老。不如料简士卒 。一举灭之。上顾谓黄门侍郎来恒曰。李绩已后。实无 好将。当今以张虔勖纪及善等差为优耳。恒曰。昨者洮 河兵马。足堪制敌。但为诸将失于部分。遂无成功。今 无好将。诚如圣旨。

圣历二年。赞普器弩悉弄年渐长。不平。乃与大臣论 岩密计去之。召钦陵。执其亲党二千余人杀之。钦陵自 杀。

神龙元年。其赞普器弩悉弄卒。其子弃肆蹜赞嗣位。 赞时年七岁。使来告丧。中宗为之举哀。废朝一日。俄 而弃肆祖母。遣使献金二千两。为弃肆求婚。中宗以所 养雍王女降嫁之。自是频岁贡献。然亦时犯西边。

景龙四年来请婚。以左卫大将军杨矩为送金城公主使 。后矩为鄯州都督。吐蕃厚赂之。因请河西九曲之地。 以为公主汤沐之邑。矩遂奏与之。吐蕃既得九曲。其地 肥良。又与唐境接近。自后复叛。杨矩惧。饮药而死。

先天元年十月二十六日。吐蕃遣使来朝。

开元二年五月。吐蕃宰相坌达延陀献书于宰相曰。两 国地界。事资早定。界定之后。然后立盟。其月。吐蕃 使其宰相尚钦藏及御史名悉猎来献盟书。元宗御承天门 楼。命有司引见。置酒于内殿宴遣之。其月。坌达延陀 率众侵我渭源。帝下制亲征。会薛讷遇贼数万众。战于 武阶驿。大破之。乃罢。自五年至十年。凡八来朝。并 贡方物。十三年。遣使来贺。不许。

十七年。复遣使来朝。诏忠王及皇甫惟明及内侍张元 方使于吐蕃。惟明既见赞普及公主。皆欣然请和。尽出 贞观以来敕书。以示惟明。及遣其重臣名悉猎随惟明入 朝。赞普既献宝。公主又献盘杂盏器等物。悉猎颇晓书 记。先是。迎公主至长安。当时朝廷。皆称有才辨。及 引入赐宴。与语。甚礼之。诏御史大夫崔琳充使宣谕。 于赤岭各树分界之碑。约不相侵。

二十一年二月。金城公主上言。请以今年九月一日。 树碑于赤岭。定蕃汉两界。时李皓使于蕃。金城度其还 期。当在暮秋。故有是请。及树之日。诏张守珪李行袆 与其使莽布支同讫其事。是月。遣其大臣属卢论莽藏来 朝。及献方物。自二十二年。每岁遣使贺正。并贡献。 至二十九年七月。金城公主薨。遣使告哀。仍请和。不 许。使到数月。始命有司为公主于光顺门发哀。辍朝三 日。天宝中。连事西讨。进收黄河九曲。拔其石堡城。

至德二载三月。复遣使请和。且助国讨逆。诏遣南巨 川报之。明年二月。又遣使来朝。复请盟。诏从之。大 历元年至十年。七来朝贡。十三年正月。遣将马重英率 众四万侵灵州。夺我水口。填汉渠御史渠。以弊屯田。

建中元年正月。入蕃使太常少卿韦伦至。自大历已后 。吐蕃陷我河陇诸州。聘使前后数辈。皆留之不遣。边 上每俘获其人。亦令中官部统。徙之江岭。德宗初即位 。务以德绥远方。征其俘囚五百人。给衣一袭。使韦伦 给还其国。与之约和。仍敕边将无得侵伐。吐蕃始闻归 其人。不之信。及蕃俘入境。部落皆畏威怀惠焉。又命 伦为太常卿。复使吐蕃。其年十二月。伦至自蕃中。与 其宰相论钦明思等五十五人皆至。献其方物。吐蕃见伦 再至。甚欢。既就馆。声乐以娱之。留九日而旋。兼遣 其渠帅报命。伦一岁再往绝域。戎夷奉教。无此之速也 。

二年三月。以万年县令崔汉衡为殿中少监。持节使西 戎。初。吐蕃遣使求沙门之善讲者。至是。遣僧良琇文 素二人行。每人岁一更之。其年十二月。入蕃使判官监 察御史常鲁。与吐蕃使论悉诺罗等至自蕃中。奏请改敕 书以贡献为进。以赐为寄。以领取为领之。优诏降谕曰 。前相杨炎不循故事。致此误耳。并从之。

三年九月。崔汉衡与蕃使区类赞至自吐蕃。乃约灵州 以贺兰。泾州以弹筝峡西口。陇州以清水。为汉界。皆 建碑以志之。期以是年十月十五日。相与同盟于境上。 其年十月。以都督员外郎樊泽兼御史中丞充吐蕃计会使 。约以来年正月十日。会盟于清水。

四年正月。诏陇右节度使张镒与吐蕃使尚结赞等于清 水会盟官。崔汉衡等七人。与结赞及宰相等七人。俱升 坛为盟。夏四月。吐蕃将先没蕃将士僧尼等至自沙州。 凡八百人。报元年之德。

贞元元年九月。遣左监门卫将军康成。使于蕃中。且 定界。十月。凤翔节度使李晟。遣兵袭吐蕃于推沙堡。 大破之。焚其储积。斩蕃酋扈屈律设赞等七人。传首京 师。结赞等闻而大惧。累遣使请和。仍约盟会。上皆不 许。会马燧自河东至。且保明其诚至。乃许之。

二年九月。吐蕃游骑及于好畤。京师戒严。上遣左金 吾卫将军张献甫等统兵屯于咸阳。其月。二万余众又寇 凤翔城下。李晟出兵御之。一夕而退。其年十一月。吐 蕃陷我盐州。初。贼之来寇也。刺史杜彦光使以牛酒犒 之。吐蕃谓曰。我欲州城居之。听尔率其人而去。彦光 乃率众奔鄜州。其年十一月。吐蕃陷夏州。亦令刺史拓 拔干曜率众而去。复据其城。自是又寇银州。银州素无 城壁。居者奔散。蕃亦弃之。

三年二月。以前太子右谕德崔澣为检校左庶子兼御史 中丞。充入蕃使。四月。至自鸣沙。不数日。澣复以鸿 胪卿兼中丞。又充入蕃使。令澣报蕃宰相尚结赞曰。杜 希全职在灵州。不可出境。李观又已改官。遣侍中浑瑊 充盟会使。约以五月二十四日。复盟于清水。又令告尚 结赞以盐夏二州归于我。然后就盟会。其年夏。吐蕃背 盟于平凉城。

八年九月。剑南西川节度使韦皋攻吐蕃之维州。获大 将军轮赞热以献。十一月。山南西道节度使严震奏。击 破吐蕃于芳州及黑水堡。焚其积聚。并献首俘。

十年五月。剑南西川节度使韦皋又奏。西山峨和城击 破吐蕃二万余众。攻拔城栅。斩首三千八百余级。获其 器械牛马。其年八月。先没蕃中使李朝清归自吐蕃。

十三年正月。赞普遣使农索昔齎表请和好。帝以其豺 狼之性。数负恩约。不受表状。任其使却归。七月。韦 皋奏。去年二月十七日。吐蕃于剑山马岭三路分军下营 。仅住一月。进军逼台登城。嶲州刺史曹高任。率诸军 将士。并东蛮子弟。合势接战。自朝及午。大破之。生 擒大笼官七人阵上。杀获甚众。

十七年七月。吐蕃陷我麟州。杀刺史郭锋。毁城隍。 大掠居人。驱党项部落而去。次盐州西九十里横槽烽顿 军。有蕃卒传呼延州僧延素辈七人。称徐舍人召。其火 队吐蕃没勒遽引延素等疾趍至帐前。皆马革梏手。麻绳 缧颈。见一吐蕃年少。身长六尺余。朱髭大目。乃徐舍 人也。命解缚坐帐中曰。师勿惧。予本汉人。司空英公 五代孙也。属武后斫丧王室。余高祖建义中泯。子孙流 播绝域。今三代矣。虽代居戎职。位掌兵要。思本之心 无涯。故血族无由自拔耳。此蕃汉交境也。复九十里至 安乐州。师无由东矣。延素曰。僧身孤亲老。敢祈全活 。悲不自胜。又曰。余奉命率师备边。因求资食。遂涉 汉疆。展转东进。至麟州城下。城既无备。援兵又绝。 是以拔之。知郭使君是勋臣子孙。必将活之。不虞为乱 兵所害。适有飞鸟使至。飞鸟犹中国驿骑也。云术者上 变。召军亟还。遂解缚归之。时诏命韦皋。分遣偏将。 勒步骑合二万。出成都西山。南北九道并进。逼栖鸡老 翁故维州保州松州诸城。以纾北边故也。其年九月。韦 皋又奏大破吐蕃于维州。

十八年正月。韦皋又破吐蕃。生擒大首领论莽热来献 。至二十年三月。以吐蕃赞普卒。废朝三日。命工部侍 郎兼御史大夫张荐吊祭之。四月。吐蕃使臧河南观察使 论乞冉等五十四人来朝贡。至二十一年七月。赞普使论 乞缕勃藏来奉献德宗皇帝山陵金银衣服牛马等。陈于太 极殿庭。

元和元年七月。遣使论勃藏等来朝。并献方物。

五年春。以吐蕃俘人归于西蕃。虏遣使论思邪熟来朝 。并归郑叔矩路泌之柩。及叔矩男文延等一十三人。叔 矩。贞元初平凉背盟所陷。凡二十余年。竟不屈节。

其年五月。命宰臣杜佑等与吐蕃使议事于中书令厅。 且言归我秦原安乐州地。自六年至十年。遣使朝见。并 献方物。相继不绝。

十一年。西川奏。吐蕃赞普卒。

十二年。吐蕃告哀使论乞冉。献马十匹玉带金器等。

十三年。宴吐蕃使于中书。八月。吐蕃使论司热等七 人辞于宣政衙。已事不退。且征国使。诏有司谕之。方 出。敕。今后入回鹘吐蕃南诏使。所奏随从。不得过三 十人。新罗使不得过二十人。回鹘吐蕃使下合授正官。 不得过十人。南诏不得过五人。其年十月。吐蕃围我宥 州。命夏州兵击退之。

十四年三月诏。蕃使论矩立藏等并后般来使。并宜放 归本国。八月。寇我盐州及庆州方渠下营。大军至河州 界。其年。复遣论矩立藏来朝贡。立藏自称曰和好。诏 纳其请。遣还。其年十月。以太子中允张贾为太府少卿 。摄御史中丞。持节充入蕃答请和好使。寻贬贾为抚州 。责其逗留不行也。以邵同代之。至其年十二月。灵武 奏。吐蕃大军营于黄河北。烟尘数十里。凤翔进吐蕃表 函一封。西川奏。吐蕃入雅州界。时方镇邻接蕃界者。 皆奉诏备御。东川节度使王涯上言。臣道当出军。径入 贼腹。有两路。一路从龙州青川镇人吐蕃界。直抵故松 州城。是吐蕃旧置节度之所。一路从绵州威蕃栅入蕃界 。直抵栖鸡城。是吐蕃险要之地。涯又陈备御吐蕃要略 曰。臣伏愿陛下不爱金帛之费。以钓北虏之心。遣信臣 与之定约曰。犬戎为边患者数矣。能制而伏者。惟有北 蕃。如能发而深入。杀若干人。取若干地。则投若干之 赏。开怀以示之。厚利以啖之。一战之后。西戎亦衰矣 。

长庆元年四月。遣尚绮力陀思来朝。并献国信。其月 。吐蕃使郭居简朝贡。兼遗宰臣马。又遣使论纳罗来请 盟。

其年八月。吐蕃请盟。许之。宰相欲重其事。请告太 庙。太常礼院奏。谨按肃宗代宗故事。与吐蕃会盟。并 不告庙。惟德宗建中末。会盟于延平门。欲重其诚信。 特令告庙。至贞元三年。会于平凉。亦无告庙之文。伏 以事出一时。又非经制。求之典故。亦无其文。今参详 不合告。从之。十月。命宰相崔植等十四人。与吐蕃使 论纳罗盟于郡城西王会寺。十一月。又遣使论答热等来 朝。

二年五月。又遣使论赞等来朝。并进马六十匹。羊二 百口。及银器玉带等。七月。入蕃会盟使刘元鼎奏。以 五月六日与吐蕃盟于闷惧卢川。是川盖赞普之夏衙也。 中有臧河流焉。满川多紫薇树。其月。吐蕃使论悉诺息 等随元鼎来谢。十月。命太仆少卿兼御史中丞杜载。持 节充答吐蕃谢会盟使。

三年正月。遣使论答熟来贺正朔。并进羊六百口。

四年。遣使来求五台山图。

宝历元年三月。遣尚绮立热来朝。且请和好。

二年十一月。诏遣光禄卿兼御史大夫李锐。持节入蕃 。充答和好使。

太和五年正月。遣使论乞熟来朝。

六年。又遣使论董勃藏来朝。

九年正月。遣使论笼熟来朝。

开成元年。遣使论悉立熟来朝正。并献国信及马。

二年。遣使论监通来朝。先是。遣宗正少卿兼御史中 丞李从简入蕃。其年五月。至自蕃中。进国信金银器。 玉带。獭褐。牦牛尾。朝霞毡。杂药并马牛□驼等。诏 以其信物颁赐宰臣已下。

四年。遣使论焦熟等来朝。

会昌二年。赞普卒。至十二月。遣论赞热等来告丧。 诏废朝三日。仍令文武常参官四品已上。就鸿胪寺吊其 使者。诏遣将作少监兼御史中丞李璟。持节入西蕃。充 吊祭使。

三年正月。璟至自吐蕃。

大中三年春。吐蕃宰相尚恐热杀东道节度使。以秦原 安乐等三州。并石门木硖等七关款塞。泾原节度使康季 荣以状闻。上命太仆卿陆耽往劳焉。其年七月。河陇耆 老率长幼千余人赴阙下。上御延喜楼观之。莫不欢呼作 舞。更相解辫。争冠带于康衢。然后命善地以处之。观 者咸称万岁。八月。敕曰。自昔王之有国也。何尝不文 以守成。武以集事。参诸二柄。归乎太宁。朕猥荷丕图 。思宏景业。忧勤戒惕。四载于兹。每念河湟土疆。绵 亘遐阔。自天宝末。犬戎乘我多难。无力御奸。遂纵腥 膻。不远京邑。事更十叶。时近百年。进士试能。靡不 竭其长策。朝廷下议。亦皆听其直词。尽以不生边事为 永图。且守旧地为明理。荏苒于是。收复无由。今者天 地储祥。祖宗垂佑。左衽输款。边垒连降。创业建功。 所谋必克。实赖枢衡妙算。将帅雄俊。副元元不争之文 。绝汉武远征之悔。瓯脱顿空于内地。斥堠全据于新封 。莫大之休。指期而就。况将士等栉风沐雨。暴露郊原 。披荆棘而刁斗夜严。逐豺狼而穹庐晓破。动皆如意。 古无与京。念此诚勤。宜加宠赏。泾原宜赐绢六万匹。 灵武五万匹。凤翔邠宁四万匹。并以户部产物充。仍待 季荣叔明玭君绪各领征师到本镇。度支差脚。两司各差 人押领。送至本道分付。令充节级优赏。四道牧州牧有 功劳军将。各宜具名衔闻奏。当议甄奖。原州秦州威州 并七关侧近。访闻土地肥沃。水草丰美。如有百姓要垦 辟耕种。五年不加赋税。五年已后。量定户籍使。任为 产业。温地有盐。颇闻厚利。如置榷税。可赡边陲。仍 委度支计度制置闻奏。四道长吏如能各于镇守处遣官健 营田。度支出牛粮种子。每年量得多少充军粮。亦不限 约定数。原州秦州威州并七关镇守官健。每人各给衣料 两分。一分依常年例支给。一分度支加给。仍二年一度 替换其家口委长吏切加安存。官健有庄田户籍者。仰州 县放免杂差役。秦州至陇州已来道路。要置堡栅。与秦 州应接。委李玭与刘皋即便计度闻奏。如商贾往来。兴 贩货物。任泽利润。一切听从。关镇不得邀诘。其官健 父兄子弟来往。通传家信。不限多少任去。如要垦辟种 田。依百姓例处分。三州七关。如要器仗。长吏与量据 所要申奏。除授刺史关使后三五月内。差人巡检。有如 修筑部署。课绩殊尤。并训练有度者。其刺史关使虽新 授官爵。亦更与超升。其官健节级更与优赏。山南西道 剑南西川边界没蕃州县。量力收复。其兵士委本道差遣 。如要钱物接借。亦具闻奏。三州七关创置戍卒。且要 务静。如有羌戎潜来博易。辄不得容受。委刺史关使切 加禁断。或有投降吐蕃到边上收取。本道令长史奏取进 止。其京城有犯事合流役囚徒。从今已后。一切配在十 处收管。呜呼。七关要害。三郡膏腴。候馆之长址可寻 。唐人之遗风尚在。溯怀往事。良用兴嗟。夫取不在广 。贵保其金汤。得必有时。讵计于迟速。今则便务修筑 。不逞干戈。必使足食足兵。有备无患。载洽亭育之道 。永致生灵之安。远迩臣僚。宜体朕意。

咸通七年十月。沙州节度使张义潮奏。差回鹘首领仆 固俊与吐蕃大将尚恐热交战。大败蕃寇。斩尚恐热。传 首京师。
 
 
 

唐会要卷九十八

  回纥

回纥在薛延陀北境。居近婆陵水。去京师六千九百里。 胜兵五万。人口十万。先属于突厥。初。有特健俟斤死 。有子曰菩萨。部落以为贤而立之。由是大振。菩萨劲 勇有胆气。善筹策。常以少制众。其母乌罗浑主。知争 讼之事。平反严明。其地沙卤。有大羊而足长五寸。贞 观二十一年正月。率众内附。

显庆三年十二月。以回纥故烛龙州刺史吐迷度子婆闰 授左卫大将军。

龙朔三年二月。移燕然都护府于回纥部落。仍改名瀚 海都护府。其瀚海都护府移云中古城。改名云中都护府 。仍以碛为界。碛以北诸州为蕃州。悉隶瀚海。碛南并 隶云中。婆闰卒。子比来栗代立。比来栗卒。子独解支 立。其都督亲属及部落征战有功者。并自碛北移居甘州 界。故天宝末。取骁壮以充赤水军骑士。在碛北者。自 则天后。并为默啜所役属。仍别立都督以统之。独解支 卒。子伏帝匐立。为河西经略副使。兼赤水军使。

开元七年。伏帝匐卒。赠特进。遣使吊祭。子承宗立 。承宗为凉州都督王君□诬奏。长流瀼州而死。其部落 犹存。天宝初。回纥叶护逸标苾。袭灭突厥小杀之孙乌 苏米施可汗。未几。自立为九姓可汗。由是至今兼九姓 之号。因而南徙。居突厥旧地。依乌德健山嗢昆河居焉 。虽行逐水草。大抵以北山比中国之长安城。直南去西 城一千七百里。西城。即汉之高阙塞。 北去碛口三百里。有十一都督。九姓部落。一部落 置一都督。于本族中选有人望者为之。破拔悉密及葛逻 禄。皆收一部落。各置都督一人。每行止战斗。以二客 部落为锋。其九姓一曰回纥。二曰仆固。三曰浑。四曰 拔曳固。即拔野古。五曰同罗。 六曰思结。七曰契苾。以上七姓部。自国初以来。着在 史传。八曰阿布思。九曰骨仑屋骨恐。此二姓天宝后始 与七姓齐列。天宝三载三月。朝廷以逸标苾有诛乌苏米 施功。封为奉义王。及破拔悉密。自称骨咄禄毗伽阙可 汗。又遣使朝贡。四载。加授特进。五载。册为怀仁可 汗。六年。逸标苾卒。子磨延啜立。国人号为葛勒可汗 。磨延啜勇悍善用兵。十五载。回纥吐蕃遣使请和亲。 助国讨逆。葛勒可汗太子叶护以精骑三千。随朔方节度 使郭子仪讨贼。

至德元年七月。肃宗即位于灵武。二载五月朔。驾在 彭原。四月。官军为贼将安守忠所败于清渠北。乃遣中 官窦议使于回纥。令发其兵。九月。回纥遂遣太子叶护 领蕃兵四千余人来助讨贼。叶护入见肃宗。亲宴慰。赐 以金帛。广平王俶领朔方安西回纥南蛮大食之众十五万 。讨安庆绪。既战。大败逆贼。遂收东京。十一月。回 纥至东京。敕百官于长乐驿迎。上御宣政殿。引叶护宣 慰。其余酋长列于阶下。赐锦绣缯彩银品物甚多。叶护 辞归。帝谓曰。能为国家就大事者。卿力也。何遽去耶 。叶护奏曰。回纥战兵留在沙苑。欲更为陛下收范阳。 马少不足以讨除余孽。请且归灵夏已北取马。用济其事 。优诏答之。仍许和亲。

干元元年六月。遣达亥阿波来迎公主。拜开府仪同三 司。并献马五百匹。貂裘白□等。又遣宰相帝德领骁将 三千人助国讨贼。七月。册命葛勒可汗为英武威远毗伽 可汗。封幼女为宁国公主以降焉。八月。遣三子骨啜特 勒来朝。九月。遣大首领盖将军等谢主下降。又遣三妇 人来谢。二年四月。英武威远毗伽可汗卒。长子叶护先 被害。少子移地健立。是为牟羽可汗。

宝应元年四月。回纥演者裴罗等十八人来朝。八月。 可汗自将精骑五千南逾太原晋绛。屯兵于陕州平陆县。 遣使奏请助王师讨平残寇。是日。引其使宴于延英殿。 赐物有差。命左散骑常侍兼御史大夫尚衡。使于回纥军 。宣慰可汗。遣弟右杀领精骑三千。与行营节度使仆固 怀恩破逆贼史朝义于北邙山。二年正月。可汗辞还蕃。 六月。册命为颉咄登里骨啜密施合俱录英义建功毗伽可 汗。

大历十三年正月。回纥寇太原。河东节度留后鲍防出 师与回纥战于阳曲。我师败绩。死万余人。三月。河阳 将士劫回纥辎重。因大掠河阳坊市。回纥格战。死数千 人。

十四年。英义建功可汗为其下所杀。

建中元年六月。册回纥合骨咄禄毗伽可汗为武义成功 可汗。命京兆尹源休持节册立。初。德宗遣中官梁文秀 告哀于回纥。且修旧好。可汗移地健不为礼。而九姓胡 素属于回纥者。又陈中国便利。以诱其心。其相顿莫贺 达干谏不听。因大怒击杀之。并杀其亲信及九姓胡所诱 来者。凡三千人。顿莫自立。号为合骨咄禄毗伽可汗。 使其酋长聿达于随文秀来朝。故命休册拜焉。

二年六月。以兼光禄卿李涵为散骑常侍。充吊册回纥 使。

贞元三年八月。回纥使合阙将军归蕃。初。合阙将虏 命请婚于我。许以咸安公主嫁之。命公主见合阙于麟德 殿。又令中谒者齎公主画图赐之可汗。四年十一月。回 纥公主及使至自本藩。德宗御延喜门以观之。可汗喜于 和亲。其礼甚恭。乃言曰。子婿。半子也。父患于西。 我子也当遣兵除之。又骂辱吐蕃使。乃使其宰相等率众 千余人。及妹吐骨禄毗伽公主。姨迷叔咄禄公主。及职 使大首领等妻妾。凡五十六妇人来迎可敦。聘马三千匹 。敕令朔州及太原分留回纥七百余人。其宰相大首领等 至者。馆于鸿胪寺。召回纥公主。及使者对于麟德殿。 颁赐有差。诏以咸安公主出降回纥可汗。仍特置府。官 属并同亲王府。十一月。册令骨咄禄武义成功可汗为天 亲可汗。

五年七月。公主至衙帐。回纥使李义进请因咸安公主 下降。改纥字为鹘字。盖欲夸国俗俊健如鹘也。德宗允 其奏。自是改为回鹘。其年九月。天亲可汗卒。子多逻 斯立。国人谓之判官特勒。诏册为登里逻没密施俱录忠 贞毗伽可汗。以鸿胪卿兼御史中丞郭锋为吊册回鹘使。 至六年四月。忠贞可汗卒。子阿啜立。十月。郭锋至自 回鹘。初。锋奉使册忠贞可汗。是岁。忠贞为弟所杀而 篡立。时回鹘大将颉于迦斯西击吐蕃未回。及四月。其 次相率国人杀篡者而立忠贞之子为可汗。方年十七岁。 及六月。颉于迦斯西讨回。将至牙帐。次相等惧其复有 废立。不欲汉使知之。留锋数月而回。及颉于迦斯之至 也。可汗等迎于郊野。盛陈锋所送国信器币。可汗与次 相等皆俯伏自言废立之由。且请命曰。今日惟大臣生死 之。悉以所陈器币赠颉于迦斯以悦之。可汗又拜泣曰。 儿愚幼无知。今幸得立。惟仰食阿爹。国政悉不敢闻也 。回鹘谓父曰阿爹。七年二月。诏册阿啜为奉诚可汗。 遣鸿胪少卿御史大夫庾鋋持节吊祭册命之。四月。回鹘 遣使律支达于等来朝。且告小宁国之丧。小 宁国。荣王琬之女。宁国将有行。肃宗念其远去。故遣 媵之。及归宁。遂留虏中。国人号为小宁国公主也。九 月。败吐蕃于北庭。使献捷。十年四月。奉诚可汗卒。 奉诚无子。国人立其相骨咄禄将军。诏册册为滕里逻羽 禄没密施合禄胡毗伽怀信可汗。五月。令秘书少监兼御 史中丞史馆修撰张荐。持节吊祭册立之。其骨咄禄将军 。本姓□跌。少孤。为回鹘大首领所养。及长。有武艺 辩慧。自天亲可汗时。已掌兵马衙官。诸大首领多敬服 之。奉诚无嗣。国因奉为王。其天亲以上诸可汗。有子 见幼小者。并送阙庭。至德后。回鹘于中原有功。故怀 信可汗不敢言奉诚。从人望也。

永贞元年。怀信可汗卒。使来告丧。十一月。奉册命 可汗为爱登里逻羽德密施俱录毗伽可汗。未 详爱登里逻与怀信何亲。史并不载。以鸿胪少卿兼 御史中丞孙杲持节充吊祭册立使。至元和元年二月。凡 三朝贡。三年二月。回鹘使来告咸安大长公主之丧。废 朝三日。公主。德宗第八女也。本降天亲可汗。卒。子 忠贞可汗立。忠贞可汗卒。子奉诚可汗立。奉诚可汗卒 。国人立其相。是为怀信可汗。皆从胡法继尚公主。在 蕃凡二十一年卒。册赠燕国大长公主。赐谥曰襄穆。三 月。御麟德殿对回鹘使多览将军等。赐白彩锦衣服银器 有差。自回鹘请修蕃臣之礼。五年后。累遣使朝贡。六 年。回鹘可汗卒。遣使掘野居葛勒将军来告丧。七年正 月。册命可汗为军登里逻骨德密施合毗伽可汗。命检校 工部尚书鸿胪卿兼御史大夫张茂宣。持节吊祭册立之。 八年四月。回鹘请和亲。伊珠难还蕃。宴于三殿。赠银 器缯帛。九年。仆固昌来朝。十一年正月。御麟德殿引 对回鹘使。赐锦彩银器有差。三月。又遣使押进橐驼九 头。马八十匹。十一年。回鹘可汗卒。遣使来告丧。十 一月。册回鹘可汗为爱登里逻骨没密施合毗保义可汗。 命宗正少卿兼御史中丞李孝诚。持节吊祭册立之。十五 年三月。御麟德殿引见回鹘使合达于等。许其尚主。其 月。封第九妹为永安长公主。降嫁回鹘可汗。

长庆元年三月。保义可汗卒。辍朝三日。四月。册回 鹘可汗为君登里逻羽禄密施勾主禄毗伽崇德可汗。五月 。回鹘宰相都督公主麾尼等至。迎所降公主也。初。保 义可汗求婚。许降以永安公主。保义既卒。则宜改定。 而酋人固请永安。寻以第五妹封太和公主。出降回鹘。 命中书舍人王起就鸿胪寺宣谕焉。上御麟德殿。对回鹘 使及公主五十人等。赐锦缯银器有差。六月。敕太和公 主宜特置府。命宰相杜元颖充五礼使。回鹘宰相并公主 献驼褐。白锦。白练。貂鼠裘。鸭头子玉腰带等。马一 千匹。驼五十头。至七月。册太和公主为仁孝端丽明智 上寿可敦。命左金吾卫大将军兼御史大夫胡证为送公主 及册可汗使。光禄卿兼御史大夫李宪为之副。三年。崇 德可汗卒。其从父弟曷萨可汗立。遣使来告丧。册曷萨 可汗为爱登里啰汨没密施合毗伽昭礼可汗。命工部尚书 兼御史大夫郑权吊祭册立之。宝历中。频使朝贡。至太 和六年。为其下所杀。其从子胡特勒立。遣使告丧。为 之废朝。诏册胡特勒为爱登里逻汨没密施合毗伽彰信可 汗。命左骁卫将军兼御史大夫唐宏实持节吊祭册立之。

开成四年。其相掘罗勿荐公引山北沙陀攻围之。可汗 自杀。国人立勿荐公为□飒可汗。未受册命。连年饥疫 。羊马死者被地。又大雪为灾。武宗即位。遣嗣泽王溶 告丧。始知易代。其年为黠戛斯所害。其国分散。有乌 介特勒者。曷萨之弟。胡特勒之叔也。亦率众南奔。至 错子山。乃自立为可汗。居塞上。朝廷遣鸿胪卿张贾。 右金吾将军王会。往宣谕。分边备以振食之。兼就大同 川。还其马价绢。且册为可汗。遣将作少监兼御史中丞 苗镇。持节驻于河东。待其底定。然后受之。而可汗违 背恩德。侵劫诸部落。旋又擅入云州。将入振武。上以 为天亡数尽。不可容也。乃命河东等遣兵讨之。

会昌三年正月。诸军大破回鹘于杀湖山。就虏帐中奉 太和公主归于我军。其特勒以下大众数万人尽降。获其 前后所赐敕书。可汗亦被疮。与百骑逾山遁走。捷书至 。宰相率百僚合中称贺。先是。回鹘宰相嗢没斯特勒将 其家属及麾下数千人来降。上嘉之。降书抚纳。仍赐姓 李氏。封怀化郡王。改名思忠。赐甲第于永乐坊。并家 属遣所在给传赴阙。其军士分于诸镇收管。用壮骑兵。

  西爨

西爨者。南宁之渠帅。自云本河东安邑人。七世祖事晋 为南宁州太守。属中国乱。遂王蛮夷。梁元帝时。南宁 州刺史徐文盛征诣荆州。有爨瓒者。遂据南宁之地。延 袤二千余里。俗多华人。既死。其子震玩统其众。高祖 受禅。拜玩子宏达昆州刺史。令持其父尸归葬本乡。益 州刺史段纶又遣俞大施至南宁谕之。由是部落归款。武 德七年七月二十四日。来贡方物。

  昆弥国

昆弥国者。一曰昆明。西南夷也。以爨之西洱河为界。 即叶榆河也。其俗与突厥略同。去京师九千里。胜兵数 万人。相传云与匈奴本是兄弟国也。汉武帝得其地。入 益州郡部。其后复绝。诸葛亮定南中。亦所不至。武德 四年。嶲州治中吉宏伟使南宁。因至其国谕之。至十二 月。遣使朝贡。因求内附。自是每岁不绝。其使多由黔 南路而至。近又封其别帅为滇王。世袭其国。贞观十九 年四月二十日。右武候将军梁建方讨蛮。降其诸屯七十 二所。户十万九千三百。遣使往西洱河。有数十百部落 。大者五六百户。小者二三百户。无大君长。有数十姓 。以杨李赵董为名家。各擅一州。不相统摄。自云其先 本汉人。有城郭村邑。自夜郎滇池以西。皆云庄跷之余 种也。其土五谷与中夏同。以十二月为岁首。

  林邑国

林邑。汉日南象郡之地。其先因汉女子征则之乱。县功 曹子区连杀县令。自号为王。子孙相承。后王无子。其 甥范熊代立。晋宋已来。恒通中国。其地恒温。不识冰 雪。常多雾雨。人能用弩。以藤为甲。王出则列象千头 。信佛法。以二月为岁首。稻岁再熟。有结辽鸟。能解 人语。亦谓之结了鸟。盖夷音讹也。

武德六年二月。其王范梵志遣使朝贡。至贞观四年。 又贡火珠。大如鸡卵。圆白皎洁。状若水晶。正午向日 。以艾承之。即火燃。五年。又献白鹦鹉。精识辨慧。 善于应答。太宗悯之。并付其使。令放归林薮。十四年 。其国献通天犀一十枚。诸宝称是。永徽总章中。其王 钵迦含波摩累献驯象。先天开元中。其王建多达摩又献 驯象沉香琥珀等。

天宝八载。其王卢陀罗使献真珠一百条。沉香三十筋 。鲜白□。驯象二十只。自至德后。遂改称环王国。不 以林邑为号。贞元九年。环王因遣使贡犀牛。上令见于 太庙。

元和四年八月。安南都护张舟奏。破环王国伪欢爱州 都督杀三万余人。获其王子五十九人。器械战船战象称 之。

咸通二年十二月。寇安南府。遣神策将军康承训率禁 军并江西湖南之兵赴援。先是。大中末 。安南都护李琢贪暴。侵刻獠民。群獠引蛮攻 安 南。至咸通三年。大征兵赴援。天下骚动。其年。东蛮 竟陷交趾。

  真腊国

真腊在林邑之西南。本扶南之属国也。南接车渠。西接 朱江国。其王姓刹利氏。其俗东向开门。国以东为上。 有战象五千头。梁大同中。始并扶南而有其国。都伊奢 那城。风俗与林邑同。

武德六年十月。遣使来朝。

贞观二年十一月。又与林邑国俱来朝贡。太宗嘉之。 赐赉甚厚。今南方人谓真腊国为吉蔑国。自神龙已后。 真腊分为二半。以南近海多陂泽处。今谓之水真腊。半 以北多山阜处。今谓之陆真腊。亦谓之文单国。贞观中 。累遣使朝贡。永徽二年。遣使献驯象。

圣历元年。开元五年。天宝九年。并遣使朝贡。并献 犀牛。水真腊国者。其境东西南北。约皆八百里。东至 奔陀浪洲。西至堕罗钵底国。南至小海。北至陆真腊国 。其王所处城。号娑罗提拔城。国之东有小城。皆谓之 国。其国甚多象。余所出物产及言语。与真腊同。

元和八年。遣使李摩□等来朝。

  白狗羌

白狗羌。西羌之别名。与会州连接。胜兵一千。白兰羌 。亦西羌之别种。风俗并与党项国同。

武德六年十二月。遣使朝贡。

贞观五年十二月。其渠帅并来朝。

永徽二年十一月。特浪生羌卜楼莫各。率众万余户诣 茂州归附。其年正月。生羌大首领冻就。率部落内附。 以其地置建州。显庆中。白兰为吐蕃所并。收其兵以为 军锋。

开元二十九年。益州长史章仇兼琼。发其国及索摩等 诸州笼官三百余。出至奉川。望准女国等例。简择许令 入奏。余并就奉川宴赏放还。从之。其年十月。白狗国 四品笼官苏唐封。及狗十川五品笼官薛阿封管至。各赐 紫金及帛以遣之。

贞元九年七月。其王罗陀忽逋租。又与女国等诣剑南 西川节度使韦皋内附。谒授试太常卿兼保州司马。至今 子孙承袭其爵。

  曹国

曹国居埋□密水南。古康居之地。俗与康国同。附于突 厥。胜兵千余人。好淫祠。罄资产而无悔。去瓜州六千 里。

武德七年七月。朝贡使至。云本国以臣为健儿。闻秦 王神武。愿在麾下。高祖大悦。

贞观十一年至开元中。朝贡不阙。

天宝元年。其王哥逻仆罗使献方物。三载。诏封其王 为怀德王。四载。哥逻仆罗上表。自陈曾祖以来。奉向 天可汗忠赤。常受征发。望乞恩慈。将奴土国同于唐国 小子。所须驱遣。奴身一心为国征讨。十一载。其王设 阿忽与国副王野解及九国王并上表。请同心击黑衣大食 。元宗宴赐慰谕遣之。又有中曹国。在西曹国之东。康 国之北。其所治谓之迦布底真城。在平川。其人长大。 工于战斗。又有西曹国。治□密水南瑟底痕城。东南去 康国一百里。西北至何国二百里。南与史国界接。北与 波览国界接。其城东北四十里。有越于底城。内有得悉 神。远近敬信之。有金人金颇罗。阔一丈五尺。每日所 祭羊马。千人食之不尽。并有金银器。胡书题云。汉天 子所赐神器。隋大业中。始通武德。以后常修蕃礼。

  殊柰国

殊柰。昆仑人也。在林邑南。去交趾海行三月余日。习 俗文字与婆罗门同。绝远未尝朝中国。贞观二年十月。 使至朝贡。

  拔野古国

拔野古在仆骨东境。胜兵一万。口六万人。皆殷富。其 地东北一千里曰康干河。有松木入水一二年而化为石。 其色青。有国人居住。其人谓之康干石人。皆着木脚。 冰上逐鹿。其国东北六日行至鞠国。有树无草。无羊马 。有鹿如中国牛马。使鹿牵车。可胜三四人。衣鹿皮。 鹿食地苔。自鞠国东行十五日并俞折国。土地广大。百 姓多。风俗与拔野古同。少牛马。地多豹鼠。骨吐鞠国 北有大汉国。饶羊马。其人极长大。长者至丈三四尺。 其国云北有骨帅国。与大汉国相接。户万五千。胜兵三 万。

  霫●国

霫●。匈奴之别种。居鲜卑故地。亦与靺鞨为邻。胜兵 万人。并臣于颉利。习俗与突厥略同。其渠帅号为俟斤 。

贞观三年朝贡。至二十一年。列其地为置颜州。即以 其酋长为刺史。先是。太宗荡平突厥。其番望多授以侍 卫之官。沙漠之人。素爱锦罽。太宗既招来遐域。特赐 其好者。用文锦析用旧缕。而错综其色。花叶翔走。事 多殊形。每颁赐其酋长。大为荣宠。

显庆五年。以其首领李含珠为居延都督。含珠死。以 其弟厥都为居延都督。自后无闻焉。

  党项羌

党项在古析支之地。汉西羌之别种。魏晋已降。西羌微 弱。自周灭宕昌邓至之后。党项始强。南杂舂桑迷桑等 羌。北连吐谷浑。其种每姓别自为部落。一姓之中。复 分为小部落。大者万余骑。小者数千骑。不相统一。有 细封氏。费听氏。往利氏。颇超氏。野辞氏。旁当氏。 米擒氏。拓拔氏。最为强族。俗皆土著。有栋宇。织牦 牛及羊毛覆之。俗尚武。无法令赋役。其人多寿。年至 百五六十岁。不事生产。好为窃盗。互相陵劫。尤重复 雠。若雠人未得。必蓬头垢面。跣足蔬食。要斩雠人而 后复故常。男女并皆衣裘褐。仍被大毡。不知耕稼。土 无五谷。气候多风寒。以牦牛马骡羊豕为食。五月草始 生。八月霜雪降。求大麦于他界。酝以为酒。妻其庶母 及伯叔母嫂子弟之妇。淫秽蒸报。诸夷中最为甚。然不 婚同姓。老死者。以为尽天年。亲戚不哭。少死者则云 夭枉。而悲哭之。死则焚尸。名为火葬。无文字。但俟 草木以记岁时。

贞观三年。南会州都督郑元□遣招谕。其长细封步赖 举部内附。亦自入朝。列其地为轨州。拜步赖为刺史。 其后诸部相次内附。列其地为崌奉岩远四州。各拜首领 为刺史。五年。诏遣使开其河曲地为六十州。内附者三 十四万口。有羌酋拓拔赤词者。甚为浑主伏允所昵。与 之结婚。屡抗官军。后与其从子思头并率众与诸首领归 款。列其地为懿嵯麟可等三十二州。以松州为都督府。 羁縻存抚之。拜赤词为西戎州都督。赐姓李氏。自是。 从河首大碛石山已东。并为中国之境。后吐蕃强盛。拓 拔氏渐为所逼。遂请内徙。始移部落于庆州。因置静边 等州以处之。故地陷于吐蕃。其处者为其役属。吐蕃谓 之弭药。又有黑党项。在赤水之西。李靖之西讨也。浑 主乞伏允奔之。处以空闲之地。及吐谷浑国举国内属。 其黑党项首领号敦善王。因贡方物。其雪山党项。姓破 丑氏。居雪山之下。贞观初。亦常朝贡。又有白狗舂桑 白兰等诸羌。自龙朔以后。并为吐蕃所破。而服属焉。 其在西北边者。天授三年内附。凡二十万口。分其地置 朝吴浮归等十州。仍散居灵夏等界内。自至德已后。常 为吐蕃所诱。密以官告授之。使为侦导。故时或侵叛。 寻亦底宁。至宝应初。其首领来朝。请助国供灵川军粮 。优诏赞美。其在泾陇州界者。至后上元元年。率其众 十余万诣凤翔节度使崔光远请降。

宝应元年十二月。其归顺州部落。干封州部落。归义 州部落。顺化州部落。和宁州部落。和义州部落。宝善 州部落。宁定州部落。罗云州部落。朝凤州部落。并诣 山南西道都防御使梁州刺史臧希让请册印。希让以闻。 诏从之。

贞元三年十二月。初禁商占以口马器械于党项部落货 易。十二年二月。六州党项自石州奔过河西。党项有六 府部落。曰野利越诗。野利龙儿。野利厥。律儿黄。野 海。野窣等。居庆州者。号为东山部落。居夏州者。号 为夏平部落。永泰大历以后。居石州依水草。至是。永 安城镇将阿史那思昧扰其部落。求取驼马无厌。中使又 赞成其事。党项不堪其弊。遂率部落奔过河。

元和元年七月。宰相杜佑上疏曰。伏见近者党项与西 戎潜通。屡有降人指陈事迹。而公卿廷议。以为宜当谨 兵。备戒戎轶。益发甲卒。邀其寇暴。此盖未达事机。 匹夫之常论耳。夫蛮夷猾夏。唐虞已然。周宣中兴。猃 狁为害。但命南仲往城朔方。驱之太原。及是而止。诚 不欲弊中国。怒远夷也。秦平六国。恃其兵力。北筑长 城。以拒匈奴。西逐诸羌。出于塞外。劳力扰人。结怨 阶乱。中国未静。贼徒竞起。海内云扰。实生谪戍。汉 武因文景之富。命将兴师。遂至户口减半。竟下哀痛之 诏。罢田轮台。前史书之。为嘉其先迷而后复。盖圣王 之治天下也。惟务绥静蒸民。故西至流沙。东渐于海。 在南与北。示存声教。不以远物为珍重。求遐方入贡。 盖疲内而事外。终得少而失多。故前代纳忠之臣。并有 谏君之议。淮南王请息师于闽越。贾捐之愿弃地于珠崖 。安危利害。高悬前史。昔冯奉世矫汉帝之诏。击莎车 。传其王首于京师。威振西域。宣帝大悦。议加爵土之 赏。萧望之独以为矫制违命。虽有功效。不可为法。恐 后之奉使者。遂争发兵为国家生事。述理明白。其言遂 行。国家自天后以来。突厥默啜。兵强气勇。屡寇边城 。为害颇甚。开元初。边将郝灵荃亲捕斩之。传首阙下 。自以为功。世莫有二。自望宠爵。宋璟为相。虑武臣 邀功。为国生事。止授以郎将。由是讫开元间。无人复 议开边。中国遂宁。外夷亦静。此皆成败可征。鉴诫非 远。其党项小蕃。虽处中国。本怀我德。当示抚绥。间 者边将非廉。亟有侵刻。或利其善马。或取其子女。使 贿其方物。征为役徒。怨苦既多。叛亡遂起。或与北狄 通使。或与西戎连寇。有为使然。固当惩革。传曰。远 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管子曰。国家无使勇猛为边 境。此诚圣哲识微知着之远略也。今戎丑方强。边备未 实。诚慎择良将。诫之完葺。使知诚信。绝其求取。用 示怀柔。来则惩御。去则谨备。自然彼怀我德。革其奸 谋。何必遽图兴师。坐致劳费。陛下上圣至仁。覆育群 类。动必师古。谋无不臧。伏望坚保永图。置兵衽席。 实天下幸甚。上深嘉纳之。

九年五月。复置宥州。以护党项。

十五年七月。盐州送劫乌白池盐女子拓拔三娘并婢二 人。诏入内诘之。赦罪。送本州。其年十一月。命太子 中允李寮为宣抚党项使。以部落繁富。至今远近商贾。 齎杂缯诸货。入其部落。贸其牛马。至太和开成之际。 其蕃镇统领无绪。恣其贪惏。不顾危亡。或强市其羊马 者。不时偿其直。以是部落苦之。遂相率为盗。灵盐之 路小梗。会昌初。上频命使安抚之。兼命宪臣为使。分 三印以统之。在邠宁鄜延者。以侍御史内供奉崔君会统 之。在盐夏长泽者。以侍御史内供奉李樗主之。在灵武 麟胜者。以侍御史内供奉郑贺主之。仍各赐绯。以重其 事。久而无状。寻皆罢之。大中四年。内掠邠宁。诏凤 翔李业。河东李栻讨之。羌乃破殄。
 
 
 

唐会要卷九十九

  东谢蛮

东谢蛮在黔州之西数百里。南接守宫獠。西连夷子。北 至白蛮。土宜五谷。无文字刻木为契。散在山谷。依树 为居。无税赋之事。皆自为生业。刀剑不离身。男女椎 髻。以绯束之。后垂向下。其首领谢元深。世为酋长。 谢氏一族。法不育女。自云高姓。不可下嫁也。

贞观三年。元深入朝。冠乌熊皮冠。若今之旄头。以 金络额。身披毛帔。韦皮行□而着履。中 书侍郎颜师古奏。言昔武王时。天下太平。远国归款。 周史书其事为王会篇。今万国来朝。至如此辈章服。实 可图写。今请撰为王会图。从之。以其地为应州。 拜元深刺史。隶黔州都督府。又有南谢首领谢强。与西 谢蛮连接。共元深俱来朝。拜为南寿州刺史。后改为庄 州。

贞元十三年正月。西南蕃大酋长。正议大夫。检校蛮 州长史。继袭蛮州刺史。贵阳郡开国公。赐紫金鱼袋宋 鼎。左右大首领。朝散大夫。前检校邛州刺史。赐紫金 鱼袋谢汕。左右大首领。继袭摄蛮州巴江县令。借紫金 鱼袋宋万。传界首子弟大首领。朝散大夫。牂州录事参 军谢文。经黔州经略招讨观察使王础奏。前件刺史。建 中三年。一度朝贺。自后更不许随例入朝。今年恳诉。 称州接牂牁。同被声教。独此排摈。窃自惭耻。谨遣随 牂牁等朝贺。伏乞特赐优谕。兼同牂牁刺史授官。其牂 牁两州。户口殷盛。人力强大。邻侧诸蕃。悉皆敬惮。 请比两州。每年一度朝贺。仍依牂牁轮环差定。并以才 干位望为众所推者充。敕旨。宋鼎等已改官讫。余依奏 。

  西赵蛮

西赵蛮在东谢之南。其界东至夷子。西至昆明。南至西 洱河。山洞深阻。莫知里数。南北十八日行。东西二十 三日行。其风俗物产。与东谢同。赵氏世为酋长。有万 余户口。贞观三年。遣使入朝。二十一年。以其地为明 州。以首领赵摩为刺史。

  牂牁蛮

牂牁蛮。亦姓谢氏。其地北距兖州。东至辰州。南至交 州。西至昆明。土气郁热。稻粟再熟。无徭役。刻木为 契。风俗与东谢同。贞观二年。首领谢龙羽遣使朝贡。 授牂牁州刺史。封夜郎郡公。四年十二月。遣使朝贡。

开元十年闰五月。大酋长谢元齐死。诏立其嫡孙嘉艺 。袭其官封。至二十五年。其大酋长赵君道来朝正。献 方物。大历中。每岁遣使朝贡。及贞元初。朝献不绝。 至七年二月。授其酋长赵王俗官。以其岁初朝贡不绝。 褒之也。自七年后至十八年。凡五遣使来朝贡。

元和三年五月敕。自今以后。委黔南观察使差本道军 将充押领牂牁昆明等使。至四年正月。又遣使来朝。是 月。遣中使魏德和领其使。并齎国信物赴牂牁国。仍降 玺书。赐其王焉。七年十二月。遣使朝贡。九年。复遣 使谢注二十人朝贡。十一年正月。遣使来朝。拜其酋长 等官。仍赐告身一十六通。遣还。十二月。又遣使二十 五人贺正。召对于三殿。仍赐宴及银器锦彩等。长庆中 。朝贡不绝。凡外夷使将至。遣中使郊驿迎劳。既至。 恩礼甚厚。将归亦送之。以怀远人。今悉不书。省文也 。

宝历元年十二月。遗使谢良震来朝。自太和五年至会 昌二年。凡七遣使朝贡。并贺正。皆宠以宴赐。

  南平蛮

南平蛮者。东与智州。南与渝州。西南州。北涪州接。 部落四千余户。山有毒草沙虱及蝮蛇。人并楼居。登梯 而上。号为干栏。其人美发为椎髻。土多女少男。为婚 法。女氏必先货求男族。贫人无以嫁女。多卖与富人为 婢。俗皆妇人执役。其王姓朱氏号为剑荔王。

贞观三年。遣使内附。以其地隶渝州。

  南诏蛮

南诏蛮。本乌蛮之别种也。姓蒙氏。蛮谓王为诏。其先 有六诏。各有君长。蒙舍龙世长蒙舍州。高宗时。细奴 逻来朝。开元二十六年。封其子皮罗阁越国公。赐名归 义。其后以破西洱蛮功。敕授云南王。归义渐强。五诏 浸弱。剑南节度使王昱受其赂。迸六诏为南诏。归义日 以骄大。每入觐。朝廷亦加礼。天宝七载。归义卒。其 子阁罗凤立。与节度使鲜于仲通不相得。云南太守张虔 陀复私其妻。九载。因发兵反。鲜于仲通为南诏所败。 自是南诏北臣吐蕃。十二载。复征天下兵。俾李宓将之 。复败于太和。寇陷嶲州及会同军。

大历十四年十月。吐蕃率南蛮众十万众来寇。一入茂 州。过汶川及灌口。一入扶文。掠方维白坝。一入黎雅 。过邛郲。连陷郡邑。乃发禁兵四千人。及幽州兵马五 千人同讨。大破之。

贞元十年三月。剑南节度使韦皋奏。云南蛮王异牟寻 。领部落兵马破吐蕃。并收铁桥以来城垒一十六。擒吐 蕃王五人。归降百姓一十二万人。约计三万余户。大小 城一十六所。敕旨。宣付所司。其年七月。诏赐南蛮异 牟寻。铸印一用黄金银为窠。其文曰。贞元册南诏印。 先是。剑南西川节度使韦皋奏。南诏前遣清平官尹仇宽 献所授吐蕃印五。二用黄金。今赐印请以黄金。从蛮夷 所重。从之。九月。南诏又使蒙凑罗栋及清平官尹仇宽 来献铎槊浪人剑及吐蕃印八。蒙凑罗栋。异牟寻之弟也 。既朝见于麟德殿。上所赐赉甚厚。其年十月。以南诏 朝贡使尹仇宽为检校左散骑常侍。其余授官各有差。至 十一年九月。南诏异牟寻献马六十匹。至十二年。韦皋 奏。于雅州会野路招受得投降蛮首领高万唐等六十九人 。蛮约七千户二万口。其万唐等先授吐蕃金字告身十五 片。至十四年十二月。南诏异牟寻遣酋望大将军王邱等 各贺正。兼献方物。至十九年春正月癸丑朔。上御含元 殿。授南诏朝贺使杨镆龙武试太仆少卿兼御史。授黎州 廓清道蛮酋领袭恭化郡王刘志宁复试太常卿。

永贞元年。南诏遣使赵迦宽来赴德宗山陵。

元和二年八月。授南诏使者邓傍传试殿中监。其年十 二月。复遣使朝贺。三年十一月。以南诏异牟寻卒。废 朝三日。辛未。以谏议大夫段平仲兼御史中丞。持节充 册立南诏及吊祭使。仍命铸元和册南诏印。司封员外郎 李逢吉副之。至四年正月。以太常卿武少仪兼御史中丞 。充册立及吊祭使。先是。谏议大夫段平仲充使。朝廷 以为谏官不合离阙。因罢平仲使。少仪遂有是行。册异 牟寻之子骠信笪蒙阁劝为南诏王。七年十二月。南诏遣 使朝贡。十年十一月。南诏蛮使杨还奇等二十九人来朝 。至十三年四月。剑南西川节度使奏。南诏请贡献助军 牛羊奴婢等。上发诏褒之。不令进献。

太和三年。宰臣杜元颖镇守西川。以文儒自高。不练 戎事。南蛮乘我无备。入寇黎州。牧屡陈。皆不信之。 十月。黎州陷。十一月。犯我西川。驱劫玉帛子女而去 。即日。邻境以状闻。上大怒。贬元颖为韶州刺史。丁 卯。又贬为循州司马。命东州节度使郭钊代焉。明年春 正月。其王蒙嵯颠以表自陈请罪。兼疏元颖过失。国家 方事柔远。寻宥其过。自后赋贡不绝。

开成四年正月。上御龙德殿。入对朝贺正南诏酋赵莫 三十七人。赐官告并金彩银器金银带衣服等有差。至五 年十二月。上御三殿。对归国南诏使等十六人。

会昌二年正月。三殿对还蕃南诏酋望张元佐等二十五 人。大中八年二月。南蛮遣使进犀牛。诏还之。

咸通十年十一月。南蛮骠信坦绰酋龙率众二万寇嶲州 。定边军节度都头安再荣守清溪关。为贼所攻。再荣退 保大渡河。北去清溪关二百里。隔水相射。凡九日八夜 。定边军节度使窦滂勒兵拒之。十二月。骠信遣清平官 十余人来伪和。与窦滂语次。蛮军船筏竞渡。忠武武宁 兵士结阵抗之。接战自午及申。蛮军稍却。窦滂惧。将 自缢于帐中。徐州将苗全绪止之。滂乃宵遁。全绪乃夜 入蛮军。万弩乱发。蛮众大骇。全绪等保军而还。蛮军 乘胜进攻西川。朝廷以颜庆复驻大渡河。制剑南应接等 使宋威将兵数万。与忠武武宁之军合势。战于汉州之毗 桥。大捷。蛮军走。解西川之围。

干符元年十二月。南蛮复寇西蜀。诏河东。河西。山 南西道。东川征兵赴援。西川节度使高骈奏。西川新旧 军差已众。况蛮蜑小丑。必易枝梧。今已道路崎岖。馆 驿穷困。更有军顿。立见流移。其左神策长武镇鄜州河 东所抽兵中。人数不少。况备办军食。费损尤多。又缘 三道藩镇。尽扼羌戎。边鄙未宁。望不差发。诏。除河 东兵士。令窦瀚不要差发外。余三处兵士。委高骈到日 分布驱使。三年十一月。邕州节度使辛谠奏。南诏遣使 段瑳宝等四人通和。诏令答使许之。至五年七月。谠遣 从事徐云叟通和。凡水陆四十七程。至善阐府。遇骠信 华言君上也。游猎。尚去云南一 十六程。凉好而还。进南诏录三卷。

  东女国

东女。西羌之别种。以西海中有女国。 故称东女国也。俗以女为王。东与茂州党项接界。 隔罗女蛮及白狼夷。有八十余城。王所居名康延川。中 有弱水南流。用牛皮为船以渡。户口四万。女王号为宾 就。有女官号曰高霸。评议国事。在外官寮。并男夫为 之。五日一听政。女王若死。国中多敛钱。动至数万。 更于王族求令女二人而立之。大者为大王。小者为小王 。若大王死。则小王立。或姑死而妇继。无有篡夺。其 所居皆起重屋。王至九层。国人至六层。其王服青毛绫 裙。下领衫。上披青袍。其袖委地。冬则羔裘。饰以纹 锦。为小环髻。饰之以金。耳垂珰。足履□□。俗重妇 人而轻丈夫。文字同于天竺。以十一月为正。每至十月 。令巫者齎酒殽诣山中散糟麦于空。大咒呼鸟。俄顷。 有鸟如雉。飞入巫者怀中。因刳其腹视之。有一谷。来 岁必登。若有霜雪。必多异灾。其俗信之。名为鸟卜。 武德中。女王汤滂氏遣使贡方物。

永徽七年正月。其国遣女使高霸黎文并其主男三卢等 来朝。

垂拱五年。其王敛臂遣大臣汤剑左来朝。仍请官号。 则天拜敛臂为左玉钤卫员外将军。仍以瑞锦制蕃服赐之 。

天授三年。其主俄衍儿尔来朝。万岁通天元年。又遣 使来朝。

开元二十九年十二月。其王赵曳夫遣子献方物。

天宝元年五月。命有司宴之于曲江。令宰臣以下同宴 。又封曳夫为归昌王。授左金吾卫大将军。赐其子帛八 十匹。放还。后复以男子为王。

贞元九年。其王汤立悉。与哥邻国王董卧庭。白狗国 王罗陀。忽逋租国王弟邓吉知。南水王国王侄薛尚悉曩 。弱水国董辟和。悉董国王汤悉赞。清远国王苏唐磨。 咄霸国王董藐蓬。各率其种落。诣剑南四川内附。其哥 邻等国。皆散居西山。弱水王即国初女国之弱水部落。 其悉董国在弱水之西。故亦谓之弱水西悉董王。旧皆分 隶边郡。祖父例授将军中郎果毅等官。自中原多故。皆 为吐蕃所役属。其部落大者不过二三千。各置县令十数 人理之。土有丝絮。岁输于吐蕃。至是立悉与之同盟。 相率献款。兼齎天宝中国家所赐封告。共三十九通以进 。节度使韦皋处其众于维霸保等州。给以种粮耕牛。咸 乐生业。立悉等数国王。自来朝。召见于麟德殿。授立 悉银青光禄大夫。归化州刺史。邓吉知试大府少卿。兼 丹州长史。薛尚悉曩试少府少监。兼霸州长史。董卧庭 行至绵州卒。赠武德州刺史。命其子利罗为保宁都督府 长史。袭哥邻国王。立悉妹乞悉漫颇有才智。从其兄来 朝。封和义郡夫人。其大首领董卧卿等。皆授以官。俄 又授女国王兄汤厥银青光禄大夫。试大府卿。清远王弟 苏历颠。银青光禄大夫。试卫尉卿。南水国王薛莫庭。 及汤悉赞。董藐蓬。女国唱后汤佛庭。美玉钵。南郎唐 。并授银青光禄大夫。试太仆卿。其年。西山松州生羌 等二万余户。相率内附。其黏信部落主董梦葱。龙诺部 落主董辟忽。皆授试卫尉卿。立悉等并赴明年元会讫。 赐以金帛。各遣还。八月。诏加韦皋统押近界诸蛮及西 山八国使。其部落至今犹代袭刺史等官。然亦潜通吐蕃 。故谓之两面羌。

  婆利国

婆利者。南荒之国也。在林邑东南。海行可万里。地延 袤数千里。署热恒如中国盛夏时。谷一岁再熟。王姓刹 利邪伽。名护路那婆。世有其位。人皆黑色。穿耳附珰 。其王服花冠。饰以真珠璎珞。身坐金床。行则驾象。 鸣鼓吹蠡。

贞观四年四月。使至婆利界。有罗刹国。其人极陋。 朱发黑身。兽牙鹰爪。时与林邑人作市。市以夜而自掩 其面。其国出火珠。状如水晶。日正午时。以珠承影。 取艾承之。即火出。其年。林邑国来献。云罗刹得之。 或云出狮子国。国在西南海中。有棱伽山。出奇宝。人 到初无所见。但署宝物价值。卖于洲上商舶。依价货之 而去。其国以能驯养狮子。故以为国名。

  倭国

古倭奴国也。在新罗东南。居大海之中。世与中国通。 其王姓阿每氏。设官十二等。俗有文字。敬佛法。椎髻 无冠带。隋炀帝赐之衣冠。今以锦彩为冠饰。衣服之制 。颇类新罗。腰佩金花。长八寸。左右各数枚。以明贵 贱等级。

贞观十五年十一月。使至。太宗矜其路远。遣高表仁 持节抚之。表仁浮海。数月方至。自云 路经地狱之门。亲见其上气色蓊郁。又闻呼叫锤锻之声 。甚可畏惧也。表仁无绥远之才。与王争礼。不宣 朝命而还。由是复绝。

永徽五年十二月。遣使献琥珀玛瑙。琥珀大如斗。玛 瑙大如五升器。高宗降书慰抚之。仍云。王国与新罗接 近。新罗素为高丽百济所侵。若有危急。王宜遣兵救之 。倭国东海屿中野人。有耶古。波耶。多尼三国。皆附 庸于倭。北限大海。西北接百济。正北抵新罗。南与越 州相接。颇有丝绵。出玛瑙。有黄白二色。其琥珀好者 。云海中涌出。

咸享元年三月。遣使贺平高丽。尔后继来朝贡。则天 时。自言其国近日所出。故号日本国。盖恶其名不雅而 改之。

大历十二年。遣大使朝楫宁副使总达来朝贡。

开成四年正月。遣使薛原朝常嗣等来朝贡。

  大羊同国

大羊同。东接吐蕃。西接小羊同。北直于阗。东西千里 。胜兵八九万。辫发毡裘。畜牧为业。地多风雪。冰厚 丈余。物产与吐蕃同。无文字。但刻木结绳而已。酋豪 死。抉去其脑。实以珠玉。剖其五脏。易以黄金鼻。银 齿。以人为殉。卜以吉辰。藏诸岩穴。他人莫知其所。 多杀□牛羊马以充祭。其王姓姜葛。有四大臣。分掌国 事。自古未通中国。

贞观五年十二月。朝贡使至。十五年。闻中国威仪之 盛。乃遣使朝贡。太宗嘉其远来。以礼答慰焉。至贞观 末。为吐蕃所灭。分其部众。散至隙地。

  乌罗浑国

乌罗浑。盖后魏乌洛侯也。今亦谓之乌罗护。东与韎鞨 。南与契丹。北与乌丸为邻。风土与韎鞨同。贞观六年 。朝贡使至。

  女国

女国。在葱岭之西。以女为王。每居层楼。侍女数百。 五日一听政。其王若死。无女嗣位。国人乃调敛金钱。 还于死王之族。买女而立之。其俗贵女子。贱丈夫。妇 人为吏。男子为军士。女子贵者。则多有侍男。男子贵 不得有侍女。虽贱庶之女。尽为家长。犹有数夫焉。生 子皆从母姓。男子披发。以青绿涂面。妇人辫发而萦之 。土宜六畜。多骏马。

贞观八年十二月。朝贡使至。

  石国

石国。其俗善战。多良马。西北去瓜州六千里。

贞观八年十二月。朝贡使至。

显庆三年。以其地啖羯城为大宛都督府。仍以其王职 土屯摄舍提于屈昭穆为都督。

开元初。其蕃王莫贺咄吐屯有功。封为石国王。加特 进。寻又册为顺义王。二十九年。其王伊吐屯屈勒遣使 上表曰。奴自千代以来。于国忠赤。秖如突厥骑施可汗 忠赤之中。部落安贴。后背天可汗。脚底大起。今突厥 已属天可汗。在于西头为患。惟有大食。莫逾突厥。伏 乞天恩。不弃突厥部落。讨得大食。诸国自然安贴。

天宝初。累遣朝贡。至五年。封其王子那俱车鼻施为 怀化王。并赐铁券。九载。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奏。其王 蕃礼有亏。请讨之。其王约降。仙芝使部送。去开远门 数十里。负约。以王为俘。献于阙下。斩之。自后西域 皆怨。仙芝所擒王之子。西走大食。引其兵至怛罗斯城 。仙芝军大为所败。自是西附于大食。至宝历二年及大 历七年。并遣使朝贡。

  吐火罗国

吐火罗。在葱岭之西数百里。与挹怛杂居。胜兵五万。 其国土著多男子。少妇人。故兄弟通室。妇人五夫。则 首戴五角。十夫则首戴十角。男子无兄弟。则与他人结 为昆季。方始得妻。不然则终身无妇矣。被服文字。与 于阗略同。其城北有颇黎山。南岩穴中。有神马。国人 每收马于其侧。产名驹汗血马。北界接西域大宛之地。

贞观九年五月。朝贡使至。

永徽元年。献大鸟。高七尺。其色元。足如驼。鼓翅 而行。日三百里。能啖铁。夷俗谓之驼鸟。三年。其叶 护那史乌泾波奉表告立。高宗遣置州县使王名远到其国 。以所理阿缓大城为月氐都督府。仍分其小城为二十四 州。以乌泾波为都督。五年。乌泾波遣子伊室达官弩以 朝献。

龙朔元年。授乌泾波使持节月氐等二十五州诸军事月 氐都督。

麟德二年。遣其弟祖纥多献玛瑙灯树两具。高三尺余 。

开元七年。其叶护支汗那帝赊上表。献解支之人暮闇 。请加试验。八年。献名马□及异药。至十二年。遣使 献胡药干陀婆罗等二百余品。十七年。册其首领骨咄禄 顿达度为叶护。其年。叶护遣使献须那伽帝释麦。十八 年。遣使献红颇梨。碧颇梨。生马脑。金精。及质汗等 药。

天宝八载。其叶护失理忙伽罗遣上表曰。臣邻境有一 胡。号曰羯师。居在深山。恃其险远。违背圣化。亲附 吐蕃。于国内置吐蕃城。投勃律要路。与吐蕃拟将兵入 境。臣每忧惧。思破凶徒。望请安西兵马来载五月到小 勃律。六月到大勃律。伏乞允臣所奏。事若不成。请斩 臣七段。缘失蜜王向汉忠赤。特望敕书宣慰。使其感恩 。元宗览表。许之。十二年。又遣使朝贡。

干元元年七月。与西域九国遣兵助国讨逆。肃宗令赴 朔方行营。

  昙陵国

昙陵。吐火罗之属国也。居大洲中。其风俗土宜。与吐 火罗国同。

贞观十六年。遣使朝贡。

  康国

康国。本康居之苗裔也。其王本姓温氏。其人土著。役 属于突厥。先居祁连之北昭武城。为匈奴所破。南依葱 岭。遂有其地。支庶强盛。分王邻国。皆以昭武为姓氏 。不忘本也。俗多蒲萄酒。胜兵三千人。深目高鼻。多 须髯。生子必以蜜食口中。以胶置手内。欲其成长口尝 甘言。持钱如胶之粘物。习善商贾。争分铢之利。男子 二十。即送之他国。来过中夏。利之所在。无所不至。 以十二月为岁首。有婆罗门为其占星候气。以定吉凶。 至十月。鼓舞乞寒。以水相泼。盛为戏乐。

武德七年。其王屈术支遣使献名马。

贞观九年七月。献狮子。太宗嘉其远来。使秘书监虞 世南为之赋。十一月。又献金桃银桃。诏令植于苑囿。

永徽中。其国频遣使告为大食所攻。兼征赋税。

显庆三年。高宗遣果毅董寄生列其所居城为康居都督 府。仍以其王拂呼缦为都督。

万岁通天元年。则天封其大首领笃婆钵提为王。钵提 寻卒。又册立其子泥□师师。神龙中。泥涅师师卒。又 册立其子突昏。

开元初。屡遣使献锁子甲。水晶杯。及越诺侏儒人。 胡旋女子。兼狗豹之类。十九年。其王乌勒伽表请封其 子咄曷为曹国王。默啜为米国王。许之。二十七年。乌 勒卒。遣使册咄曷袭其父位。

天宝三载。又封为钦化王。其母可敦封为郡夫人。十 二载十三载。并遣使朝贡。

  盘盘国

盘盘国。在林邑西南海曲中。北与林邑隔小海。自交州 船行四十日乃至。其国与狼牙脩国为邻。习俗与扶南略 同。以路远不与中国通。梁大同时。来朝贡。

贞观九年。朝贡使至。

  朱俱波国

朱俱波。在葱岭之北二百里。胜兵三千人。其俗崇饰佛 法。文字同于婆罗门。西与渴盘陀为邻。去瓜州三千八 百里。

贞观十一年十二月。朝贡使至。

  甘棠国

甘棠。在大海之南。昆仑人也。

贞观十年。与朱俱波国朝贡同日至。太宗谓群臣曰。 南荒西域。自远而至。其故何哉。房元龄曰。当中国乂 安。帝德遐被也。太宗曰。诚如公言。向使中国不安。 何缘而至。朕何以堪之。观此蕃使。益怀畏惧。所望公 等匡朕不逮也。

  罽宾国

罽宾。在葱岭之南。其地川渎。水皆南流。注于南海。 人皆乘象。土宜种稻。多甘蔗葡萄。草木凌寒不死。尤 信佛法。南去舍卫国三千五百里。罕通上国。闻中夏有 圣君。故遣使来朝。

贞观十一年。遣使至。上谓长孙无忌曰。朕即位之初 。有上书者。或言人主必须威权独运。不得委群下。或 欲耀兵振武。慑服四夷。惟魏征劝朕偃武兴文。布德施 惠。中国既安。远人自服。朕从其语。天下大宁。绝域 君长。皆来朝贡。九夷重译。相望于道。此皆魏征之力 也。朕之任用。岂不得人。二十二年。其国遣使献俱物 头花。丹白相间。其香远闻。

永徽二年。献耨特鼠。喙尖尾赤。能食蛇。螫者。以 尿涂疮即愈。

显庆三年。访其国俗。云王始祖馨孽。今王曰曷撷支 。父子传位已十二代。其年。列其城为修鲜都督府。龙 朔初。授其王修鲜等十一州诸军事。兼修鲜都督。

开元七年。遣使献天文大经。及秘方奇药。八年。诏 遣册其王为葛罗支特勒。二十七年。其王乌散特勒洒以 年老。上表请以嫡子拂菻罽婆嗣位。许之。仍降使册命 。

天宝四载。又册其子勃葡准为袭罽宾及乌苌国王。仍 授右骁卫将军。

干元元年。又遣使朝贡。

  流鬼国

流鬼。去京师一万五千里。直黑水靺鞨东北。少海之北 。三面阻海。多沮泽。有鱼盐之利。地气早寒。每坚冰 之后。以木广六寸。长七尺。施系于其上。以践层冰。 逐其奔兽。俗多狗。以其皮毛为裘褐。胜兵万人。南与 莫曳靺鞨邻接。未尝通聘中国。

贞观十四年。其王更三译而来朝贡。授骑都尉。

  史国

史国。居近独莫水北。与康国同域。中有神祠。每祭牛 羊口。自隋以来。国渐强盛。乃创置乞史城。都邑二万 余家。

贞观十六年正月。朝贡使至。

显庆三年。遣果毅董寄生列其所治为阹沙州。以其王 昭武失阿曷为刺史。

开元十五年。其王阿忽必多延屯遣使献胡旋女子及豹 。二十七年。其延屯卒。册立其子阿忽钵为王。二十九 年。其王斯谨提立首领勃帝。未施朝贡。天宝中。诏使 其国为来威国。其那色波国亦谓之小史国。为史国役属 。

  拂菻国

拂菻。一名大秦国。在西海之北。东南与波斯接。地方 万里。列城四百。邑居连属。其宫室柱梲。多以水晶琉 璃为之。有贵臣十二人。共治国政。常使一人将囊随王 车。百姓有事者。即以事投囊中。王至宫省。发理其枉 直。其王无常人。简贤者立之。国有灾异及风雨不时。 即废之。有鸟似鹤。其色绿色。常在王边。倚枕上坐。 每进食有毒。其鸟辄鸣。户十万余。南临大海。城东面 有一大门。高二十丈。自外至王室。饰以黄金。凡有大 门三重。第二大门之楼。悬一金枰。以金丸十二枚属于 衡端。以候日之十二时焉。为一金人。其大如人。立于 侧。每至一时。其金丸辄落。铿然发声。金人即应声引 唱。以纪日时。毫厘无差。其殿以瑟瑟为柱。黄金为地 。象牙为门扇。香木为栋梁。无瓦。以白石末涂屋上。 光润如玉石。至盛夏之时。引水潜流。上遍屋宇。机制 巧密。人莫之知。观者惟闻屋上鸣泉。俄见四檐飞溜。 悬汲如瀑。激气成凉风。其巧如此。有羊羔生于土中。 其国人候其欲萌。乃筑墙以护之。防外兽所食。然其脐 与地连。割之则死。惟人着甲走马。及击鼓以骇之。其 羔惊鸣而脐绝。便逐水草。诸珍宝多出其国。隋炀帝常 欲通之。竟不能致。

贞观十七年。其王波多力遣使献赤玻璃石绿金精等物 。太宗降玺书答慰。自大食强盛。渐陵诸国。遣将伐其 都。乃岁输金帛。臣属大食焉。

干封元年。遣使兽底也伽。大足元年复遣使朝贡。

开元十年正月。遣吐火罗大首领献狮子二。羚羊二。 四月。又遣大德僧来朝。

  乌苌国

乌苌国。在中天竺南。一名乌枝那。地方千余里。百姓 殷实。人性懦弱。颇诡诈。尤工禁咒之术。笃信佛法。 与天竺同。而天竺不及之。自古未通中国焉。

贞观十六年十一月。朝献使至。

开元八年四月。遣使册立其王。时大食东与乌苌邻境 。煽诱为虐。其王与骨咄王俱位王。皆守节不应。亦潜 输款诚。元宗深美之。故并降册名。

  耨陀洹国

堕和罗西北。其王姓察失利。名婆那子婆末。其国海行 五月至广州。土无蚕桑。以白毡朝霞布为衣。谷有稻麦 。俗皆楼居。谓之干栏。父母死。停丧在室。辄数日不 食。燔尸之后。男女并剔发临池。先浴然后进食。

贞观十八年。遣使来朝贡。又献婆律膏。白鹦鹉。首 有十红毛。齐于翅。
 
 
 

唐会要卷一百

  瑟匿国

瑟匿北接石国。其俗不好商贾。风俗与康国略同。

贞观二十年三月。使至朝贡。与似没役槃国康国同邻 。出好马。

  悉立国

悉立在吐蕃西南。户五万。胜兵五千人。其地有城邑村 落。咸依溪涧。男夫以缯彩缠头。衣毡。妇人辫发。着 短裙。婚姻简略。不行财礼。以蒸报为俗。多水牛。宜 □稻。丧制以黑为衣。一年就吉。羁事吐蕃。自古未通 中国。

贞观二十年闰三月。朝贡使至。

  求拔国

求拔。或云章揭拔。本西羌种也。在悉立西南。居四山 之内。近西移出山。西接东天竺。遂改衣服。变西羌之 习。因而附焉。胜兵二千。无城郭。好为寇掠。商旅患 之。

贞观二十五年。因悉立而朝贡使至。

  俱兰国

前亦名俱罗弩国。与吐火罗接。南抵雪山。地险窄。物 产惟出金精。

贞观二十年闰三月。朝贡使至。

  骨利干国

骨利干处北方瀚海之北。二俟斤同居。胜兵四千五百。 口万余人。草多百合。地出名马。其国北接冰海。昼长 夕短。日没后。天色正昏。煮一羊胛才熟。而东方已曙 。盖近日出之所也。贞观二十一年正月内附。

  诃陵国

诃陵在真腊之南海中洲。王之所居。坚木为城。造大屋 重阁。以象为床。以椰花椰子为酒。饮之亦醉。有毒女 。与常人居止宿处。即令身上生疮。与之交会即死。若 旋液沾着草木即枯。

贞观二十二年。朝贡使至。

元和八年。遣使献僧祇僮及五色鹦鹉频伽鸟。并异香 。

十三年十一月。献僧祇女二人。及玳瑁瓂生犀等。

  婆登国

婆登。在林邑之南。海行二月。东与诃陵。西与迷黎连 接。北邻大海。风俗与诃陵国同。种谷每月一熟。亦有 文字。书之于贝多叶。其死者口实以金。又以金钏贯于 四肢。然后加以婆律膏。及沈檀龙脑等香。积薪以燔之 。

贞观二十一年六月。朝献使至。

  波斯国

波斯在京师西一万五千里。东与吐火罗康国接。北邻突 厥之可萨部。西北距茀林。西南滨海。户数十万。其王 初嗣位。便密选诸子才堪承统者。书其名字。封而藏之 。王死后。大臣与王之群子。共发封而视之。奉所书名 为王焉。俗事天地水火诸神。西域诸胡事火祅者。皆诣 波斯受法焉。其事神以麝香和苏。涂须点额。及于耳鼻 。用以为敬。以六月一日为岁首。系囚无年限。惟王代 立则释之。地多名马。骏者日行七百里。又多骏犬。今 所谓波斯犬也。出□及大驴。

贞观二十一年。其王伊嗣候遣使朝贡。

龙朔元年。其国王卑路斯使奏。频被大食侵扰。请兵 救援之。诏遣陇州南由令王名远充使西域。分置州县。 因列其地疾陵城为波斯都督府。授卑路斯为都督。是后 。数遣使贡献焉。咸亨中。卑路斯自来朝贡。高宗甚加 恩赐。拜右武卫将军。

仪凤三年。令吏部侍郎裴行俭将兵。册送卑路斯还波 斯国。行俭以路远。至安西碎叶而还。卑路斯独返。不 得入其国。渐为大食所侵。客于吐火罗二十余年。部落 数千人。后渐离散。至景龙二年来朝。拜为左威将军。 无何。病卒。其国遂灭。西部众犹存。自开元十年至天 宝六载。凡十遣使朝贡。献方物。夏四月。遣使献玛瑙 床。九载。献火毛绣舞筵。长毛绣舞筵。无孔真珠。至 大历六年九月。遣使献真珠等。

  都播国

都播。铁勒之别种也。其地北濒小海。西坚昆。南回纥 。十三月行。前代未之通也。分为三部。皆自统摄。其 俗无岁时。结草为庐。无牛羊。不知耕种。土多百合。 取其根以为粻。捕鱼鸟食之。衣貂鹿之皮。贫者亦缉鸟 羽为服。婚姻。富者用马。贫者用鹿皮为聘礼。国无刑 罚。偷盗者征其赋。闻骨利干来通。亦遣使朝贡。

贞观二十一年十一月。朝贡使至。

  结骨国

结骨在回纥西北三千里。胜兵八万。口数十万。南阻贪 漫山。有水从回纥北流。逾山经其国。人并依水而居。 身悉长大。皙面绿睛朱发。有黑发以为不祥。人皆劲勇 。邻国惮之。其大与突厥同。而婚姻无财聘。性多淫泆 。与外人通者不忌。其婿死丧。刀●其面。火葬收其骨 。逾年而葬。以木为室。覆以木皮。天每雨铁。收而用 之。以为刀剑。甚铦利。若猎兽。皆乘木马。升降山磴 。追赴若飞。其北有骝马国。邻北海。畜骝马而不乘。 但取其酪充飧而已。貌类结骨。而不敦邻好。交相侵伐 。贞观六年。遣王义宏将命镇抚。二十二年。结骨国君 长遂身自入朝云。臣已一心归国。望得国家官职。执笏 而还。遂授左屯卫大将军坚昆都督。开元中。安西都护 盖嘉运撰西域记云。坚昆国人皆赤发绿睛。其有黑发黑 睛者。则李陵之后。故其人称是都尉苗裔。亦有由然。 今有改称纥扢斯者。亦是北夷旧号。臣按国史叙铁勒种 类云。伊吾以西。焉耆以北。旁白山则有契弊。乌护。 纥骨子。其契弊即契苾也。乌护则乌纥也。后为回鹘。 其纥骨即纥扢斯也。由是而言。盖铁勒之种。尝以称回 鹘矣。其转为黠戛斯者。盖夷音有缓急。即传译语不同 。其或称戛戛斯者。语急而然耳。访于译史云。黠戛是 黄头赤面义。盖回鹘呼之如此。今使者称自有此名。未 知孰是。

会昌三年。其国遣使注吾合索上声呼 之。等七人来朝。兼献马二匹。以其久不修贡。且 莫详更改之名。中旨访求。唯贾耽所撰四夷述。具载黠 戛斯之号。然后知耽之通习荒情。洽而不误。先是。回 鹘背恩德。侵劫诸部落。又擅入灵州。以为天亡不可容 也。乃命河东等道遣兵讨之。正月。命河东兵大破回鹘 于杀胡山。就帐中奉太和公主归于我军。可汗亦与数十 骑逾山遁走。黠戛斯乘其破亡。遂有其国。二月。遣使 注吾合索等七人来朝。并献名马。且凭大唐威德。求册 命焉。四年。上命太仆卿兼御史中丞赵蕃持节宣慰。五 年五月敕。我国家光宅四海。君临八荒。声教所覃。册 命咸被。况乎族称宗姓。地接封疆。爰申建立之恩。用 广怀来之道。有加常典。得不敬承。黠戛斯国王生穷阴 之乡。禀冱朔之气。少卿之后。胄裔且异于蕃夷。大漠 之中。英杰自雄于种落。日者居于绝徼。隔以强邻。空 驰向化之心。莫通事大之礼。旋能奋其武勇。清彼朔陲 。万里归诚。重译而至。时既当于无外。义必在于固存 。是用特降徽章。载明深恳。加其美号。锡以册书。贻 厥后昆。遂荒有北。举兹盛典。彰示远戎。祗服宠光。 永孚恩化。可册为宗英雄武诚明可汗。命右散骑常侍兼 御史中丞李栻持节充册使。仍命有司择日备礼册命。六 年九月敕。去岁。先帝册立黠戛斯为可汗。虽有成命。 旋属朝廷变故。未果遵行。今欲遣使。且展封告之仪。 续行先帝之意。又虑深僻小国。不足与之抗衡。回鹘向 残。不合遽有建置。事新体大。须归至当。必询于众。 方免有疑。宜令中书门下五品以上。御史台尚书省四品 以上。集议闻奏。大中元年。遂命鸿胪卿御史中丞李业 持节。再册命焉。

  天竺国

天竺。即汉之身毒。或云摩伽佗。或云婆罗门。地在葱 岭之南。去月氐东南数千里。地方三万余里。其中分为 五。南天竺。南际大海。北天竺。北距雪山。四周有山 为壁。南面一谷。通为国门。东天竺。东际大海。与扶 南连。但隔小海而已。西天竺。与罽宾波斯相接。中天 竺。据四天竺之间。国并有王。而俱以天竺为名。隋炀 帝志通西域。诸国多至。惟天竺不通。武德中。国大乱 。王尸罗逸多勒兵。象不解鞍。士不释甲。六载而四天 竺之君。皆北面以臣之。贞观初年。中国沙门元奘至其 中国。天竺王尸罗逸多谓元奘曰。吾闻中国有圣王出。 作秦王破阵乐。试为我说秦王之为人也。元奘具言圣德 。王曰。信如所言。我当自朝也。至十五年。自称摩伽 佗王。遣使朝贡。上乃遣云骑尉梁怀璥往通其国。尸罗 逸多惊问诸国人曰。自古亦有摩诃震旦使人至吾国乎。 皆曰。未之有也。乃遣使随怀璥来朝。至二十二年四月 。遣使右卫长史王元策奉使天竺国至。尸罗逸多死。其 国大乱。发兵拒之。元策御战不敌,挺身宵遁。至吐蕃 。发精锐千二百人。并泥婆罗国兵七千骑。元策与副使 蒋师仁。率二国兵大破之。虏其王以归。太宗大悦。谓 侍臣曰。夫人耳目玩于声色。口鼻耽于臭味。此败德之 源。若天竺不劫我使人。岂为俘虏耶。昔中山以贪宝取 敝。蜀侯以金牛致灭。莫不由也。是时 。就其国得方士那逻迩婆娑寐。自言年二百。云有长生 之术。上深礼之。馆于金飙门内。造延年药。令兵部尚 书崔敦礼监主之。使天下采诸奇药异石。延历岁月。药 成。服之无效。后放还本国。

天授三年。东天竺王摩罗枝摩。西天竺王尸罗逸多。 南天竺王遮逻其跋逻婆。北天竺王娄其那那。中天竺王 地婆西那。并来朝贡。及中宗睿宗两朝。并献方物。

开元三年二月。遣使瞿云惠成来朝。八年五月。南天 竺遣使献豹皮。五色能言鹦鹉。又奏请以战象兵马讨大 食吐蕃。求有以名其军。制书嘉焉。号为怀德军。九月 。南天竺王尸利那罗僧伽宝多枝摩为国造寺。上表乞寺 额。敕以归化为名赐。十一月。遣使册利那罗僧伽宝多 为南天竺王。遣使来朝。十七年六月。北天竺国王三藏 沙门僧密多献质汗等药。十九年十月。中天竺国王伊沙 伏摩遣大德僧来献方物。二十九年三月。中天竺国王李 承恩来朝。授游击将军。放还。天宝中。累遣使朝贡。

  葛逻禄国

葛逻禄。本突厥之族也。在北庭之北。金山之西。与车 鼻部落相接。薛延陀破灭之后。车鼻人众渐盛。葛逻禄 率其下以归之。及高侃之经略车鼻也。葛逻禄相继来降 。仍发兵助讨。后车鼻破灭。葛逻禄。谋刺婆。卜踏实 力三部落。并诣阙朝见。显庆二年。置阴山大漠元池三 都督府。以其首领为都督。三族当东西两突厥之间。常 视其兴衰。附叛不常。后稍南徙。自号三姓。兵彊。勇 于斗。延州以西。突厥皆畏之。开元初。与回鹘拔悉密 等攻杀突骑施鸟苏米施可汗。三年。与拔悉密可汗同奉 表。兼献马。至阙下。其年冬。又与回鹘同击破拔悉密 部落。其可汗阿史那施奔北庭。后朝于京师。十三年。 授阿史那施左武卫将军。干元中。率拔悉密可汗南奔后 。葛禄与九姓部落复立回鹘暾叶护为可汗。朝廷寻遣使 封为奉义王。仍号怀仁可汗。自此后葛禄在乌德犍山左 右者。别置一部督。隶属九姓回鹘。其在金山及北庭管 内者。别立叶护。每岁朝贡。十一年。叶护顿毗伽生擒 突厥帅阿布思送于阙庭。授开府仪同三司。改封金山郡 王。至德后。部众渐盛。与回鹘为敌国。仍移居十姓可 汗之故地。今碎叶怛逻斯诸城。尽为所踞。然阻回鹘。 近岁朝贡。不能自通。

  泥婆罗国

泥婆罗。在吐蕃之西乐陵川。土多赤铜。其俗翦发与眉 齐。穿耳。楦以竹筒。缓至肩者。以为妙丽。食用手。 其器皆铜。多商贾。少田作。铸铜为钱。面文为人。背 文为马。牛不穿孔。衣服以一幅布蔽身。数日一盥浴。 以板为屋。壁皆雕画,俗重博戏。颇解推测盈虚。皆通 历术。祀天神。镌石为像。每日清水浴神。烹羊而祭。 其王那陵提婆。身着珍珠诸宝垂缨。耳金钩玉铛。佩服 庄严。坐师子床内。尝散花燃香。大臣皆坐地不藉。左 右持兵。数百人列侍。宫中有七重楼。覆以铜瓦。楹栱 皆饰以珠宝。四隅置铜槽。下有金龙。口激水仰注槽中 。初。提婆之父为其叔所杀。提婆出奔。吐蕃纳之。遂 臣吐蕃。贞观中。使者李义使天竺。道其国。提婆大喜 。延使者观阿耆婆弥池。池周回二十余丈,以物投之。 则生烟焰。悬釜而炊。须臾可熟。二十一年。遣使献波 棱菜浑提葱。

永徽二年。其王尸利那连陀罗遣使朝贡。

  大食国

大食本在波斯之西。大业中。有波斯胡纠合亡命。渡恒 曷水。劫夺商旅。其众渐盛。遂割据波斯西境。自立为 王。其王姓大食氏。名啖密莫末尼。自云有国已三十四 年。历三主矣。其国男儿黑而多须。鼻大而长。女子白 皙。行必障面。文字旁行。日五拜天神。不饮酒举乐。 有礼堂。容数百人。率七日王高坐为下说法曰。死敌者 生天上。杀敌致福。故俗勇于战斗。土多沙石。不堪耕 种。唯食驼马。不食豕肉。西邻大海。常遣人乘船。将 衣粮入海。经八年而未极西岸。海中有一方石。上有树 干。赤叶青上。总生小儿。长六寸。见人皆笑。动其手 脚。既着树枝。若使摘取一枝。小儿便死。

永徽二年八月。大食遣朝贡。至龙朔中、击破波斯。 又破拂菻。始有面米之属。又南侵婆罗门。吞诸国。并 胜兵四十余万。开元初。遣使来朝。进良马宝钿带。其 使谒见。平立不拜。云本国惟拜天神。虽见王亦不拜。 所司屡诘责之。其使遂依汉法致拜。其时康国石国皆臣 属。十三年。遣使苏梨满等十三人献方物。授果毅。赐 绯袍银带。遣还。其境东西万里。东与突骑施相接焉。 又案贾耽四夷述云。隋开皇中。大食族中有孤列种。代 为酋长。孤列种中。又有两姓。一号盆尼夷深。一号盘 泥末换其奚深。后有摩诃末者。勇健多智。众立之为王 。东西征伐。开地三千里。兼克夏猎。一名钐。音 所鉴反。城。摩诃末后十四代。至末换。末换杀其 兄伊疾而自立。复残忍。其下怨之。有呼罗珊末粗人并 波悉林举义兵。应者悉令着皂衣。旬日间。众盛数万。 鼓行而西。生擒末换杀之。遂求得夷深种阿蒲罗拔立之 。自后末换以前。种人谓之白衣大食。自阿蒲罗拔以后 。改为黑衣大食。阿蒲罗拔卒。立其弟阿蒲恭拂。至德 初。遣使朝贡。代宗之为元帅。亦用其国兵以收两都。 宝应初。其使又至。恭拂卒。子迷地立。迷地卒。子牟 栖立。牟栖卒。弟诃论立。贞元二年。与吐蕃为劲敌。 蕃兵大半西御大食。故鲜为边患。其力不足也。至十四 年丁卯九月。以黑衣大食使含嵯焉鸡沙北三人并为中郎 将。放还蕃。

  火辞弥国

火辞弥。与波斯接。风俗亦与波斯同。

贞观十八年三月。遣使贡方物。与摩罗游使者偕来。

  駮马国

駮马。其地近北海。在突厥北。去京师一万四千里。经 突厥大部落五所乃至。胜兵三万。马万匹。地寒。至冬 积雪。树木不没者一二尺。至雪消。逐阳坡。以马耕种 五谷。马色并駮。故以为国号。其使云去鬼国六十日行 。其国人夜游昼隐。眼鼻耳与中国人同。口在顶上。土 无米粟。啖鹿与蛇。

永徽二年十一月。朝贡使至。

  金利毗迦国

金利毗迦。在京师西南四万余里。行经日亘国。诃陵国 。摩诃国。新国。多萨国。者埋国。婆娄国。多郎婆黄 国。摩罗游国。真腊国。林邑国。乃至广州。东去至物 国二千里。西去赤土国一千五百里。南距婆庭舍。衣朝 霞白□。每食。先泥上铺席而后坐。其国王名本多阳牙 。前有队仗甲鍪。甲用贝多树皮。风俗物产。与真腊国 同。

  多摩苌国

多摩苌居于南海岛中。使云。其王先祖骨利龙之子。利 常得一鸟卵。剖之。得一女子。容色殊妙。因以为妻。 今尸罗劬佣即其后也。

显庆四年二月。朝贡使至。

  虾夷国

虾夷。海岛中小国也。其使至须长四尺。尤善弓箭。插 箭于首。令人戴瓠而立。数十步射之。无不中者。显庆 四年十月。随倭国使至入朝。

  哥罗舍分国

哥罗舍分。在南海之南。接堕和罗国。其国王名蒲越摩 伽。精兵二万人。其使以显庆五年发本国。至龙朔二年 五月到京。

  日本国

日本。倭国之别种。以其国在日边。故以日本国为名。 或以倭国自恶其名不雅。改为日本。或云日本旧小国。 吞并倭国之地。其人入朝者。多自矜大。不以实对。故 中国疑焉。

长安三年。遣其大臣朝臣真人来朝。贡方物。朝臣真 人者。犹中国户部尚书。冠进德冠。其顶为花。分而四 散。身服紫袍。以帛为腰带。好读经史。解属文。容止 闲雅可人。宴之麟德殿。授司膳卿而还。

开元初。又遣使来朝。因请士授经。诏四门助教赵元 默就鸿胪教之。乃遗元默阔幅布。以为束脩之礼。题云 白龟元年调布。人亦疑其伪为题。所得赐赉。尽市史籍 。泛海而还。其偏使朝臣仲满。慕中国之风。因留不去 。改姓名为朝衡。历仕左补阙。终右常侍安南都护。

  师子国

师子。在西南大海中洲。宋始朝贡。其洲中有山。名棱 伽。多奇宝。古佛游处。国中有王以一善化人。皆以清 净学道为胜。

天宝五载正月。王尸罗迷伽遣使至。献大珠钿金宝璎 珞。及贝叶钞写大般若经一部。细白□四十张。

  多蔑国

多蔑居大海之北。周回可两月行。南至海西俱游国。北 波剌国。东真陀洹国。其王姓摩伽。名失利。户口极众 。置三十州。又役属他国。有城郭楼橹。宫殿并瓦木。 常侍卫兵可四千人。虽有弓箭刀楯甲□。而无战阵。有 刑典书记。及婚聘之礼。事佛及神。亦以十二月为岁首 。畜有犀象马牛。果有槟榔子。其桃枣瓜李及园蔬五谷 。与中国不殊。

  多福国

龙朔元年八月。其王难婆修彊宜说。遗朝贡使至。

  耽罗国

耽罗。在新罗武州海上。居山岛上。周回并接于海。北 去百济可五日行。其王姓儒李。名都罗。无城隍。分作 五部落。其屋宇为圆墙。以草盖之。户口有八千。有弓 刀楯鞘。无文记。唯事鬼神。常役属百济。

龙朔元年八月。朝贡使至。

  拘蒌蜜国

拘蒌蜜。在林邑之西。陆路三月行。山居饶象。并养之 以供用。显庆元年闰正月。来朝贡。在盘盘致物国东南 。海路一月行。南距婆利国十日行。东去不述国五日行 。西北去文单国六日行。风俗物产。与赤土国堕和罗国 略同。

永徽六年八月。遣使献五色鹦鹉。

  骠国

贞元十八年春正月。南诏使来朝。骠国王始遣其弟悉利 移来朝。华言谓之骠。自谓突罗朱阇婆。人谓之徒里掘 。自古来未尝通中国。魏晋间。有着西南异方志及南中 八郡志者云。永昌。古哀牢国也。传闻永昌西南三千里 。有骠国。君臣父子。长幼有序。然无见史传者。今闻 南诏异牟寻归附。心慕之。乃因南诏重译。遣子朝贡。 东北距南诏咩苴城六千八百里。凡去上都一万四千里。 在永昌故郡南二千余里。其境东西三千里。往来通聘者 。迦罗婆提等二十国。役属者。道林王等九城。食境土 者。罗君潜等二百九十八部落。东邻真腊国。西接东天 竺国。南溟海。北通南诏些乐城界。其王姓困没长。名 摩罗惹。其国相名摩诃斯那。其王近适。则舆以金绳床 。远适则乘象。嫔御甚众。侍御常数百人。其罗城构以 砖甓。周一百六十里。壕岸亦构以砖。相传本是舍利佛 。城内有居人数万家。佛寺百余区。其堂宇皆错以金银 。渥以丹彩。地以紫矿。覆以锦罽。其俗好生恶杀。其 土宜菽粟稻粱。无麻麦。其治无刑名桎梏之具。犯罪者 。以竹五十本束之。复犯者。笞其背。数止五。轻者止 三。杀人者戮之。男女七岁则落发。止寺依桑门。至二 十岁不悟佛理。乃复为居人。其衣服悉以白□与朝霞绕 腰而已。不衣缯帛。云出于蚕。为伤生也。又献其国乐 。凡二十二曲。与乐工三十五人来朝。乐曲皆演释氏经 论之词意。二十一年四月。封弥臣国嗣王乐道勿礼为弥 臣国王焉。咸通三年二月。遣使贡方物。

  占卑国

大中六年十二月。占卑国佛邪葛等六人来朝。兼献象。 宰相魏□以性不安中土。请还其使。从之。

咸通十二年二月。复遣使朝贡。

  杂录

故事。西蕃诸国通唐使处。悉置铜鱼。雄雌相合。各十 二只。皆铭其国名。第一至十二。雄者留在内。雌者付 本国。如国使正月来者。齎第一鱼。余月准此。闰月齎 本月而已。校其雌雄合。乃依常礼待之。差谬。则推按 闻奏。至开元一十六年十一月五日鸿胪卿举旧章奏曰。 近缘突骑施背叛。蕃国铜鱼。多有散失。望令所司复给 。

贞观二年六月十六日敕。诸蕃使人所娶得汉妇女为妾 者。并不得将还蕃。

四年三月。诸蕃君长诣阙。请太宗为天可汗。乃下制 。令后玺书赐西域北荒之君长。皆称皇帝天可汗。诸蕃 渠帅有死亡者。必下诏册立其后嗣焉。统制四夷。自此 始也。

二十一年三月十一日。以远夷各贡方物。其草木杂物 有异于常者。诏所司详录焉。叶护献马乳葡萄一房。长 二尺。子亦稍大。其色紫。摩伽国献菩提树。一名波罗 。叶似白杨。康国献黄桃。大如鹅卵。其色如金。亦呼 金桃。伽毗国献郁金香。叶似麦门冬。九月花开。状如 芙蓉。其色紫碧。香闻数十步。华而不实。欲种取其根 。罽宾国献俱物头花。其花丹白相间。而香远闻。伽失 毕国献泥楼钵罗花。叶类荷叶。圆缺。其花色碧。而蕊 黄。香芳数十步。健达国献佛土叶。一茎五叶。花赤。 中心正黄。而蕊紫色。泥婆罗国献波棱菜。类红蓝花。 实似蒺藜。火熟之。能益食味。又酢菜。状如菜。阔而 长。味如美鲜苦菜。状如苣。其叶阔。味虽少苦。久食 益人。胡芹状如芹。而味香。浑提葱其状如葱而白。辛 嗅药。其状如兰。凌冬而青。收干作末。味如桂椒。其 根能愈气疾。薛延陀献拔兰鹿。毛如牛。角大如麚。西 蕃突厥献马蹄羊。其蹄似马。波斯国献活褥蛇。其状如 鼠而色青。身长七八寸。能入穴取鼠。西蕃咄禄可汗献 金卵鸡。鷇鸟鷇也。雕刻作禽兽。而涂以金。西蕃胡国 出石蜜。中国贵之。太宗遣使至摩伽佗国取其法。令扬 州煎蔗之汁。于中厨自造焉。色味逾于西域所出者。葡 萄酒。西域有之。前世或有贡献。及破高昌。收马乳葡 萄实。于苑中种之。并得其酒法。自损益造酒。酒成。 凡有八色。芳香酷烈。味兼醍醐。既颁赐群臣。京中始 识其味。

天宝二年四月二十五日。上因问诸蕃诸国远近。鸿胪 卿王忠嗣上言曰。臣谨按西域图。陀拔恩单国。在疏勒 西南二万五千里。东至渤达国一月程。西至沮满国一月 程。南至罗刹支国十五日程。北至海两月程。罗刹支国 。东至都盘国十五日程。西至沙兰国二十日程。南至大 食国二十日程。北至陀拔国十五日程。都盘国。东至大 食国十五日程。西至罗刹支国十五日程。南至大食国二 十五日程。北至渤达国一月程。渤达国。东至大食国两 月程。西北至岐兰国二十日程。南至都盘国一月程。北 至大食国一月程。河没国。东至南陀拔国十五日程。西 北至岐兰国二十日程。从南至沙兰国一月程。从北至海 两月程。岐兰国。东南至河没国二十日程。西至大食国 两月程。南至沮满国二十日程。北至海五日程。涅满国 。东至陀拔国一月程。西至大食国两月程。南至大食国 一月程。北至岐兰国十日程。沙兰国。东至罗刹支国二 十五日程。南至大食国二十五日程。北至涅满国二十五 日程。石国。东至拔汗那国一百里。西南至东米国五百 里。罽宾国。在疏勒西南四千里。东至俱兰陀国七百里 。西至大食国一千里。南至婆罗门国五百里。北至吐火 罗国二百里。东米国。在安国西北二千里。东至碎叶国 五千里。西南至石国一千五百里。南至拔汗那国一千五 百里。史国在疏勒西四千里。东至俱蜜国一千里。西至 大食国二千里。南至吐火罗国一百里。西北至康国七百 里。

证圣元年九月五日敕。蕃国使入朝。其粮料各分等第 给。南天竺。北天竺。波斯。大食等国使。宜给六个月 粮。尸利佛誓。真腊。诃陵等国使。给五个月粮。林邑 国使。给三个月粮。

圣历三年三月六日敕。东至高丽国。南至真腊国。西 至波斯吐蕃。及坚昆都督府。北至契丹突厥靺鞨。并为 人番。以外为绝域。其使应给料各依式。

开元四年正月九日敕。靺鞨新罗吐蕃。先无里数。每 遣使给赐。宜准七千里以上给付也。

大历十四年七月诏。回纥诸蕃住京师者。各服其国之 服。不得与汉相参。

  归降官位

显庆三年八月十四日。置怀德大将军。正三品。归化将 军。从三品。以授初投首领。仍隶属诸卫。不置员数。 及月俸料。

总章元年十一月。授婆罗门卢伽逸多怀化大将军。

贞元十一年正月十九日。置怀化大将军。正三品。每 月料钱四十五千文。杂料三十五千文。归德将军。从三 品。料钱四十千文。怀化中郎将。正四品。料钱三十七 千文。归德中郎将。从四品。料钱三十五千文。怀化郎 将。正五品。料钱三十二千文。归德郎将。从五品。料 钱三十千文。怀化司阶。正六品。料钱二十五千文。归 德司阶。从六品。料钱二十三千文。怀化中候。正七品 。料钱十八千文。归德中候。从七品。料钱十七千文。 怀化司戈。正八品。料钱十五千文。归德司戈。从八品 。料钱十四千文。怀化执戟长上。正九品。料钱十一千 文。归德执戟长上。从九品。料钱十千文。敕。准六典 。应投幕蕃官。前承未置。今蕃人向化。近日渐多。名 位高卑。须有等级。其增置官品及料钱等。宜依前件。 其尸。以归降吐蕃论乞髯汤没藏悉诺硉为归德将军。会 昌二年八月。制。归义军使。特进。检校工部尚书。兼 右金吾卫大将军同正。怀化郡王嗢没斯。赐姓李。名思 忠。冠军大将军。左卫大将军同正。宁边郡公历支。赐 姓李。名思正。冠军大将军。左卫大将军同正。昌化郡 公习闻啜。赐姓李。名思义。冠军大将军。左卫大将军 同正。宁朔郡公乌罗思。赐姓李。名思礼。守右领军大 将军同正。宁塞郡公受邪勿可。检校右散骑常侍。右领 军卫大将军同正。充归义军副使。仍赐姓李。名宏顺。 制。李思正弟冠军大将军。右骁卫大将军同正。昌化郡 公李思义母。可封雁门郡君。李思忠男。封中散大夫。 检校殿中少监。仍赐紫金鱼袋。赐名继美。

天佑元年六月。授福建道佛齐国入朝进奉使都番长蒲 诃粟宁远将军。
 
 
 

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