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一页
前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第七章 风云难测 冷战年代和现代著名攻击机


  朝鲜战争、越南战争、中东战争及海湾战争是几场规模较大的局部战争。其中,在越南战争和海湾战争中,攻击机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用飞机攻击地面目标过去是今后也是战争的一种重要手段,有人甚至提出“空地一体战”的作战理论。
  然而,武装直升机的出现,对攻击机来说是一种挑战;双重任务战斗机的出现,战斗机机载武器的远程化、精导化、集束化、智能化,都给专门攻击机的设计开发产生难以预料的影响,这也许是攻击机近年来开发缓慢的原因吧。
  A—1空中袭击者 (DOUGLASA-1Skyraider)
  为发展大战中主力攻击机SBD的后继型号,美国道格拉斯飞机公司经过SB2D、BTD和XBT2D等方案的开发论证,于1944年向海军提供了一种高升力机翼、彻底减重设计的机体构造、大载弹量和讲究飞行安定性以期减轻飞行员负担的新一代单发单座大型舰载活塞攻击机。原型机试飞于1945年1月18日,当转入批量生产时大战已近尾声。1947年,它的第一种改型AD—1装备了舰队航空兵,不久,经过对发动机和机体结构的不断完善,又相继改装成AD—2和AD—3两种改型。它们都有共同的别称:“空中袭击者”。
  上述三种改型都视用途之不同各自改装出装有机腹大型雷达包的空中预警机(W);照相侦察机(P);翼下装雷达短舱的夜间侦察、战斗机(N);电子战飞机(Q);和电子侦察机(E)等各种亚改型(例如AD—1W、AD—2Q、AD—3E等等)。当然,乘员数也从攻击机基本型的单座变为2~4座不等。由于AD型飞机机身大,功率高,所以又很容易地改装出伤员及兵员物资运输、空中加油、拖靶等其他用途型号来。
  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新改型AD—4为此投入大量生产,到1953年为止,各类AD改型产量达到1051架。在朝鲜战场上,作为战术攻击机的主力,AD—4改装了APS—19雷达及自动驾驶仪,方便了目标搜寻和飞行驾驶。这种改型还援助了英国、法国、瑞典和柬埔寨诸国。AD—4N为夜间战斗机改型,AD一4B允许挂战术核炸弹。
  “空中袭击者”的新改型问世于1951年,即AD—5,但已按新的型号命名法冠以A—1E的制式名称。修改了气泡型单座座舱盖的A—1E附有多种改装备(套)件,可在几小时内改变作战用途。其机身延伸0.6米左右,垂尾放大50%,减速板改成一块。其后,继A—1E之后又发展出雷达预警机EA—1E(AD—5W);电子战机EA—1F(AD—5Q);夜间攻击机A—1G(AD—5N)等改型,它们均为多座机,外形变化较明显。AD—5系列共计670架(A—1E~A—1G)。
  后来,又从海军舰载攻击机AD—4发展出单座的A—1H(相当于AD—6),这是一种产量最多的改型,由改装低空轰炸装置,成为低空投弹攻击专门型号,曾为每一个航空母舰航空团配备了1~2个中队的这种飞机,可作全天候飞行。
  A—1的最后改型是A—1J(AD—7),是A—1H的功率加强型。此外,油箱扩大,机翼和起落架进一步加强强度,以适应低空大载荷飞行及延寿。
  各种A—1(AD)飞机到1957年停产时共生产了3392架。
  A—1(AD)飞机有了前圆后扁的机身截面,高高的垂尾和后机身圆滑过渡。机头装一台大功率R3350型空冷星形活塞发动机,驱动一组4叶螺旋桨,但不带桨毂罩。机翼为方形翼梢的梯形上反平直低单翼形式。在机身下部和机翼下最多可装15个武器挂架,外挂重量高达3600千克,相当于大战中一架大型多发轰炸机的携弹量。在飞机翼内,另固定装有2门20毫米机炮。
  A—1(AD)攻击机于1946年11月服役,1947年进入舰队作战序列。虽然是40年代的飞机,又是活塞发动机,但真正使用是在50~60年代。
  除朝鲜战场少量使用过以外,1960年,有60架A—1H 和A—1J交付南越空军,用于镇压南方游击队。1964年6月,美国空军也调了一批A—1E投入越南战场,专用于没有敌机威胁的南方地带。
  A—1(AD)虽为老式螺桨飞机,但因功率大,机身可利用容积大,且坚固耐用,所以在局部战争,特别是在50~60年代所谓的“反暴乱作战”(COIN)中实用性很高。该机其他优点还有用途转换多样,挂弹多,盘旋机动性能优越,低速飞行安定性强,恶劣天气舰上起降方便及出勤率高等等。此外,由于该机续航能力好,增加了对地压制的有效时间,故适用于直升机“敌后”营救及直升机机降作战时的先期火力制压。
  缺点是机型老旧带来的维护不便以及中弹后飞行员脱离座舱不易,故为此研制了火箭动力弹射座及新型装甲材料。
  A—4 空中之鹰(DOUGLASA—4Skyhawk)1950年初,美国海军决定开发一种全新的主力型舰载攻击机(可兼战术核攻击),道格拉斯飞机公司提议将招标要求中的重量指标减半,发展一种飞行性能好的轻小型喷气攻击机。1952年6月获海军同意,于是诞生了A—4型飞机。1954年6月原型机试飞,1955年10月26日,一架早期生产型A—4A在爱德华空军基地上空500千米圆周航线上飞出了时速1118.67千米的世界速度纪录。1956年10月,海军第72舰载攻击中队(VA—72)最早装备A—4攻击机。
  A—4旧称A4D,别名“空中袭击者”,采用切尖三角形下单翼气动布局。其垂尾和平尾也同样采用了三角形造形。单座座舱盖呈半水泡形,机头下倾,前下方视界良好。两侧进气口位置在机身上端,开口呈半圆形。后机身装备J52型喷气发动机一台,机腹有着舰钩。机身下和机翼下共有3~5个外挂架,可挂副油箱或各式武器,翼根装20毫米机炮2门,用于对地扫射。机身右侧有一根空中加油受油杆,前起落架较长,形成弹射起飞前的抬头姿势。
  A—4有五大改型。
  A—4A 旧称A4D—1,暂装J65—W—4型喷气发动机,有3个外挂架,带3个副油箱时总携油量5950升,或外挂2300千克攻击武器(含950千克重的战术核炸弹、常规炸弹、燃烧弹、小斗犬空对地导弹、火箭发射巢、Mk.11型机炮吊舱、鱼雷或水雷等)。
  A—4B 改装推力3500千克的J65—W—16A发动机,改装双重液压控制系统,一点式加油口、空中加油杆、新式仪表板并加强了后机身,从1957年开始,A型停产,全部改产B 型。
  A—4C 试飞于1959年,加装地形障碍回避和射击瞄准雷达,机头延长,成为有限全天候攻击机。同时,机上自动驾驶仪、低空用弹射救生椅、氧气系统及座舱内布局也全面更新,成为“面目一新”的改型,总重增至7850千克,产量居各改型之最,是60年代美国海军及海军陆战队的主力攻击机。
  A—4E(相当于A4D—5) 改装J52—P—6A喷气发动机,推力3855千克,全机外挂架增至5个,总挂弹量达3720千克,总重11000千克。1963年12月停产,各型A—4总产量超过1500架。1965年,公司自行研制出双座教练机TA—4E,机头延伸0.71米。
  由于越南战争飞机消耗较大和A—4E大受欢迎,公司奉命再次解冻生产线,于是又改装了电子器材和发动机均获改进的A—4F。
  A—4除使用于越南战争,参加过空袭北越的战斗外,还参加过多次中东战争,是局部战争中海、空军战术攻击机中的杰出型号。A—4还有幸成为美国海军“蓝色天使”空中特技队的专用表演机。此外阿根廷在1982年马岛冲突中,用A—4创下了老式攻击机击沉英国“考文垂”号现代化驱逐舰的战例。
  A—4的优点是设计轻巧,甲板上使用灵活(机翼无须折叠也能进入升降电梯),飞行性能好(M为0.9),挂上空对空导弹也能充当战斗机角色(如在反潜航母上即是),造价低。
  缺点是因机体小巧导致挂弹少,油量不适应远距出击,全天候能力欠缺,恶天候时着舰困难等。但A—4仍成为世界攻击机中的名牌,直到90年代,一些第三世界国家仍在对它进行不断改进。
  A—4除美军使用外,还出口沙特阿拉伯、以色列、阿根廷、泰国、澳大利亚等8个国家,总产量2966架。
  A—6入侵者(GRUMMANA—6Intruder)
  A—6是美国格鲁曼公司研制的双座双发全天候高亚音速重型舰载攻击机。其主要任务是高亚音速低空突防、对敌纵深地面目标实施常规或核攻击。1956年,美海军提出招标要求,共有8家公司推出11种竞争方案,格鲁曼公司中标后,于1957年5月正式设计,1960年4月试飞了原型机。1963年2月,首批生产型飞机在奥赛那海军航空基地内的第42攻击飞行中队开始服役。
  A—6有一个稍稍奇特的气动外形,其并列双座大型座舱盖和雷达罩均集中在机头,而双发动机尾喷管又装在机身中段两侧下方,从而使机身呈前端粗大尾端尖细的样式。一对侧面进气口呈V形排列在机头附近下部,后掠25度的中单翼带有边条,翼梢还安装了开页式减速板,翼下为挂弹架。机头前风档之前是一个折角形空中受油管。尾喷管下倾7度,使着陆速度低于167千米/小时。
  A—6改型情况为:A—6A 第一种生产型,装2台J52—P—6喷气发动机。
  EA—6A 电子战改型,撤去A型的轰炸导航装置,加装大量电子器材及三十种外部天线,挂架全部挂有电子作战专用吊舱。
  A—6B 1965年研制的武装加强改型,但因A—7问世而中止生产,但仍改装了EA—6B电子战飞机,以替代海军航空兵与海军陆战队航空兵使用的EA—1F及EF—10B飞机。
  A—6C 提高了夜间作战能力。
  KA—6D 空中加油母机,可兼作海上救护和夜间攻击。
  A—6E或A—6E/TRAM 设备更新后的新改型,生产至90年代初。
  A—6F 改进型,未见投产。
  A—6机载设备中最有特色的是DIANE系统,它包括ASQ—61数据计算机、APQ—92搜索雷达和APQ—88跟踪雷达。可从目标标定、接近目标、兵器发射到脱离战区做到全部自动进行。为此,右座的雷达导弹投弹手只要监控仪表即可。A—6E则更新了APQ—148多功能雷达、ASN—92惯性导航系统、ASQ—133计算机及AN/AVA—1等电子设备。
  A—6的电子对抗型是EA—6A/B,A—6的空中加油母机是KA—6D。
  A—6有5个外挂点,每个可挂1633千克的载荷,最大外挂量8165千克(指A—6E),比A—4增加了1~2倍。可挂集束炸弹、空对地导弹、“鱼叉”式反舰导弹、电子干扰吊舱、机炮吊舱或响尾蛇空对空(自卫用)导弹。
  A—6在越南战争中使用较多,大多用于空袭北方。在1991年的海湾战争中,有48架A—6E与30架EA—6B参战,成为美国对伊拉克进行战略和遮断空袭以及电子干扰的主要作战机种之一。
  与A—4相比,A—6在续航性能、全天候及自动化作战程度,特别是攻击火力方面均发生明显改善。缺点是由于过份依赖电子设备,飞机的维护麻烦,出勤率大大下降,飞行中电子故障的发生对完成攻击任务的影响太大等等。
  A—10雷电 (FAIRCHILDA—10 ThunderB bolt Ⅱ)
  A—10“雷电Ⅱ”(有别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中P—47雷电),是美国费尔柴尔德(又译仙童)公司于60~70年代为美国空军研制的亚音速近距双发单座空中支援攻击机,也是当前美国或西方最好的亚音速攻击机。主要作战目标是坦克群、战场其他活动目标和重火力点。
  1966年,空军提出新一代攻击机研制要求,1970年3月,费尔柴尔德公司设计方案选定,原型机于1972年5月试飞后,参加了和诺斯罗普公司A—9之间展开的竞争试飞。1974年12月,A—10中标,转入批产。1975年,第一种批产型A—10A服役。
  A—10从设计开始就确定为亚音速飞机,因为战术攻击作战并不需要太大的速度,亚音速飞行更能提高对小目标的攻击命中率。A—10采用无后掠角的平直近矩形下单翼,机头处有一个用38毫米防弹钢制作的澡盆形座舱,加上机腹另有50毫米厚的装甲,低空飞行生存力很高。全机装甲重量达到550千克,有利于突防。据称,可抗23毫米(苏式)机炮的打击。A—10的矩形平尾两侧装有双垂尾,2台TF34—GE—100涡轮风扇发动机并列安装在后机身上方,呈“推进式”构形。该机主起落架可向前收入机翼前缘的短舱内,一门使用贫铀弹头的30毫米7管速射机炮装在机头下方,可攻击装甲车辆。全机共有11个挂架,最大外挂量7250千克,可挂Mk80型常规炸弹28颗或“宝石眼”Ⅱ型集束炸弹20颗或若干CBU—52/71/38/70子母弹箱或6枚“幼畜”型空对地导弹加2枚AIM—9E/J“响尾蛇”空对空导弹或4个火箭发射巢……A—10的生产型是A—10A,至1984年3月停产时只生产过713架。1991年海湾战争中A—10A有120架参战,在反坦克战中发挥了很好的作用。预定于1996年A—10退役。
  双座全天候改型A—10B未投产。
  NA·39海盗(HAWKERSIDDELEYNA·39Buccaneer)
  “海盗”(NA·39)双发双座亚音速低空攻击机,由英国的布莱克本公司(后并入霍克·希德利公司)研制于50年代后期,原型机1958年4月试飞,1959年获订单,1962年7月开始在皇家海军航空母舰上服役。
  “海盗”攻击机的使用与设计目标是:“能借助于较完善的地形跟踪雷达及相应设备,以低空高亚音速突防,对敌纵深目标投掷大量轰炸载荷或携带侦察器材实施侦察。”
  “海盗”飞机有一个很具个性的外形,从侧面看上去,两头略粗中间略细的机身两外侧,安装两台罗·罗公司的RB.168—1A“斯贝”101型涡轮风扇喷气发动机,进气口呈竖椭圆形。在尾喷口之后的机身尾锥,是一个蛤壳状开闭的减速板,上方是T形尾翼。其垂直尾翼前方有一根背脊与气泡双座座舱盖连成一线。机头是雷达罩锥体和一个空中加油杆。机身内部有一个旋转式弹舱,可携带4颗454千克炸弹,两侧的后掠梯形中单翼下面,另有4个挂架,可挂炸弹、火箭、导弹或副油箱。
  “海盗”有三大改型:
  “海盗”S.Mk.Ⅰ 舰载攻击机,暂装小吉伦101喷气发动机,1961年3月出厂,共40架。
  “海盗”S.Mk.Ⅱ 翼尖稍稍伸长,发动机改用RB.168斯贝,推力增加百分之三十以上。飞机性能与航程有较大改善。1965年开始交付海军用于航空母舰,共84架。1972年英航空母舰退役,有70架划归皇家空军使用,更名为海盗S.Mk.ⅡA和ⅡB两种,其余十多架留在海军,称ⅡC和ⅡD。
  ⅡA 按空军要求作了改装,且不能带“玛特尔”空对地导弹。
  ⅡB 空军的陆基型(陆地机场型)攻击/侦察机,比海军型重,机轮加强,增加挂弹架,可挂“玛特尔”导弹及侦察设备,除从Ⅱ型改过来一批外,另外订购过42架。
  “海盗”S.Mk.50 出口南非的陆基型攻击机,同S.Mk.Ⅱ,但加装一台机尾BS.605助推火箭发动机,缩短了起飞滑跑距离。共造16架。
  1985年,又对海盗飞机进行加加装惯导系统,改装海鹰反舰导弹和加强电子战能力的近代化改装作业。
  各型“海盗”的总产量为186架。
  在1991年海湾战争中,英国有一批“海盗”S.Mk.ⅡB飞机前往助战(也是该机首次实际作战),它们挂着激光照射器、激光炸弹和AIM—9L响尾蛇空对空导弹,在低空飞行,为中空投弹的狂风式攻击机对目标连续照射激光束,进行炸弹精密诱导,然后,又将自己携带的激光引导炸弹投往目标。前后共出击218架次,投入48颗激光炸弹,并为自机和狂风飞机作169次激光诱导,共炸毁24座桥梁,15个机场。有力证实了“海盗”飞机在低空高速作战领域的有效性。
  鹞/海鹞(BRITSHAEROSPACEHarrier/SeaB Harrier)
  “鹞”式飞机(曾译为“猎兔狗”),是世界上最早可供实用的,也是目前西方国家唯一可垂直起落(VTOL)的高亚音速单座单发喷气攻击机,其海军型叫“海鹞”,美国仿制并加以发展的型号叫AV—8。
  “鹞”式的研制始于1957年,1960年10月进入试飞,研制工作经历了12年,早期试验机包含有P.1127试验机和“茶隼”评价试用机。1969年4月,首批鹞式进入皇家空军服役,当年进行试制的霍克·希德利公司今已并入英国航宇公司。
  “鹞”式攻击机有一个尖尖的机头及机尾。一副带12度下反角、34度后掠角的梯形上单翼装在较粗的机身中段。在这里,装有一台飞马四喷口推力转向式涡轮风扇喷气发动机,当四个喷口由水平方向转向下方时,飞机可垂直上升下降或向任一方向飘移,使飞机不需要机场跑道即可起降作战。在翼梢和机头机尾四处,装有垂直飞行时飞机姿态控制喷嘴。鹞式飞机在后期改型上装有全天候雷达。该机的机炮临时装于机腹或以吊舱形式挂在翼下,翼下有武器挂弹4个,机身下3个。
  鹞式飞机采用少见的自行车式起落架。
  “鹞”式飞机改型较多,主要有:
  “鹞”GR.Mk.Ⅰ、 ⅠA和Ⅲ型 分别装飞马101、102和103型发动机,推力不断提高,Ⅲ型还有气垫增升装置。
  “鹞”T.MkⅡ、ⅡA和Ⅳ型 双座教练型,机头与尾锥大大加长,机尾加大,三个亚改型分别使用飞马101、102、103型发动机。
  “鹞”Mk.50 专供美国海军陆战队用,美军型号AV—8A,外形同GR.Mk.Ⅰ,但内部设备按美国要求作了修改,发动机使用飞马102与103型,西班牙海军也有订货,名为鹞Mk.55,也称AV—8S。
  “鹞”T.Mk.51 美军型号TAV—8A,近似于鹞T.Mk.1V的双座教练机。
  “鹞”Mk.52 仅一架,用于试验低噪声垂直/短距起落客机。
  “鹞”GR.Mk.Ⅴ 英国使用的AV—8B(美国改型)。
  “海鹞”是从鹞GR.Mk.Ⅲ改装过来的海军用的战斗攻击机,用于海上巡逻、舰队防空、攻击海上目标、侦察和反潜等。1978年8月原型机试飞,1979年6月服役,与陆基型的“鹞”式相比,外观上的差别有座舱大为抬高,电子装备更新,机头形状改变。装有“兰狐”雷达及飞马104发动机。中低空性能好,适用于中、小型航空母舰或其他舰船。主要改型有:
  “海鹞”FRS.Mk.Ⅰ 皇家海军使用的战斗侦察攻击机。
  “海鹞”FRS.Mk.Ⅱ Ⅰ型的改良型,该改型的特点是电子设备大幅度改良,为此雷达罩放粗,可作超视距空战攻击,有11种雷达作战模式,可挂美国AIM—120先进中程空对空导弹,具备良好的C3I能力,并使该机同时胜任对空对地作战任务,是本世纪末最好的垂直起落战斗轰炸机。
  当美军为其AV—8B改进夜战能力之同时,英国也为其“鹞”式飞机进行了类似的改进工作,于是,夜间攻击机“鹞”GR.MkⅦ(7型)问世,它改装飞马11—21发动机,最大推力9895千克。GR.Mk.Ⅶ还带红外夜视仪、电子移动式导航地图和电子战设备,虽与Mk.Ⅴ一样仍未装雷达,但可依靠角速度轰炸仪来提高炸弹命中率。外部挂架达9个,机腹装2门25毫米机炮。该机还扩大了边条翼,提高了机动性能。
  “鹞”T.Mk.Ⅹ是“鹞”GR.Mk.Ⅶ的双座教练改型。
  90年代,又在进一步发展性能全面改良的“鹞”Ⅱ式,由美国麦道公司与英国航宇公司联合研制,用户则扩大到西班牙、意大利诸国。“鹞”Ⅱ式属于“鹞式飞机的全面强化型”,主要特征是加装了AN/APG65多模式雷达,可全天候作战。机身继续延长,采用飞马11—16发动机,9个外挂架共可挂武器5988千克,是30年前“鹞”式飞机的二、三倍!这对于一架垂直起落作战飞机是很有现实意义的,因为这类飞机往往因为要满足特殊的起落要求而不得不在结构重量和燃油携带量及外挂载荷上作出种种让步与牺牲,从而影响了飞机的作战半径与攻击火力。
  此外,另一种可供本世纪末、下世纪初使用的“鹞”Ⅲ式飞机也正在研制中。
  在马岛之战期间,一批“海鹞”FRS.Mk.Ⅰ型和“鹞”GR.Mk.Ⅲ参战,担负海上夺取制空权的任务,共击落20架阿根廷飞机,而自己无一损伤。在海湾战争中,这种飞机也投入过战斗。
  “鹞”/“海鹞”飞机是攻击机中的一个特别分支,也是航空技术一项伟大的应用成果。垂直或短距起落使作战飞机更有利于隐蔽出击,达到打击敌人,保存自己的目的,可达到距前沿仅几十千米处突然发起攻击的快速反应目的,并使攻击机在一般大型商船上进行搭载提供了条件。但是,这类飞机通常都具有航程短、载弹少、后勤补给跟不上、造价偏高,操纵不易等不足之处,故在使用中大多只采用常规起降方式进行作战。
  军旗/超军旗(DASSAULTEtendard/SuperEB tendard)
  军旗式飞机,是法国达索飞机公司为本国海军研制的单座单发轻型舰载攻击机,其主要任务是空对舰或空对地(面)攻击并兼照相侦察,当然必要时也可执行空战任务。
  在军旗的研制初期,先出现过一种叫作军旗Ⅱ(神秘22)的战斗机方案,是作为神秘式战斗机的后继机来开发的,后因故放弃。但同时还研究过一种单发的神秘24飞机,后称军旗Ⅳ,是为法国空军试制的截击战斗机兼攻击机。但空军没有采用,海军倒选中其作为舰上攻击机,于是以军旗Ⅳ.M的型号继续发展,并于1958年5月试飞成功,它的侦察改型是军旗Ⅳ.P型。
  因此,后来的法国军旗式飞机应称作军旗Ⅳ.M或Ⅳ.P。
  它们于1962年1月交付部队服役,分别生产了69架和21架。曾在法国海军的福煦号和克雷孟梭号航母上编入作战序列。
  军旗Ⅳ式飞机有一个小直径尖细的机头(未装大型雷达),单座座舱盖两侧机身外是2个半圆形进气口,机尾装1台推力4400千克的阿塔8型喷气发动机,下部为A形着舰钩。一对45度后掠的梯形下单翼装在机身下部。飞机拥有简单的阿伊达Ⅱ火控雷达及投弹计算机。前机身内装有2门30毫米德发机炮,翼下有4个挂架,可挂1360千克的武器(含北方—5103空对空导弹、响尾蛇空对空导弹、火箭弹、炸弹及副油箱),机头下有鳍形片状天线。飞机可空中加油延长飞行距离。
  军旗Ⅳ.P可改装5具奥米拉式照相机,并保留阿伊达7型雷达及机炮,维持空战功能,服役于海军16中队。
  60年代末,达索公司进一步开发研制新一代军旗飞机,改称为超军旗。1974年10月首次试飞,改进之处有:换装阿塔9K—50非加力喷气发动机,油耗降低,推力增加10%,进气道与机头截面修改,采用新的前后缘襟翼,装备了惯性导航系统和攻击系统,可空中加油,打击精度与威力提高。拥有2门德发机炮,5个外挂架可挂2100千克攻击武器,如炸弹、AN52核弹、飞鱼反舰导弹、R550空对空导弹、火箭弹等。
  1978年6月,超军旗开始服役,至1983年,共为法国海军和阿根廷海军分别制造了71架和14架,迄今仍在使用中。
  在1989年发生于英阿之间的马岛战争中,“超军旗”飞机有不凡的表现,用“飞鱼”导弹击沉过数艘英国军舰,从而名声大振。
  1985年,法国重新恢复了“超军旗”的生产。
  苏—7(C.D·CS/Og CS—7)
  苏—7飞机,是前苏联苏霍依设计集团在50年代末,60
  年代初发展和投入使用的第一代亚音速单座单发喷气攻击机。
  1953年,该机开始设计,原型机试飞于1955年,1959年正式服役,成为60~70年代前苏联及华沙条约组织国家的空军前线航空兵主力攻击机。
  苏—7采用机头进气型式,一对后掠60度的梯形中单翼带有小小的翼刀,进气口中心有一个小的激波调节锥,内装测距仪,空速管装在机头上方。气泡形座舱盖及座舱周围装有完善的防弹装甲,机腹可挂2只副油箱。机身后方装一台A_—7]型喷气发动机,机尾带着陆阻力伞一具,空气减速板四块。
  机身背部无脊状物,机腹下不装鳍片,机内设备同米格—21,装三角翼时成为另一种截击战斗机苏—9。苏—7在翼根内装2门30毫米机炮,机身和机翼下有4个挂架,最大挂弹量2000千克。典型外挂方案是挂2颗750千克或500千克炸弹,或2枚空对空导弹,或19枚55毫米火箭或副油箱。
  苏—7的总产量超过3000架,曾出口华约国家及埃及、阿富汗、印度等国,目前基本已退役。该机被北约赋与“装配匠”之绰号(Fitter)。
  苏—7改型如下:
  苏—7 原型机,装TPY—31型发动机
  苏—7J(苏—7勃) 主要的标准批产型,绰号“装配匠”A,改装推力6800千克的A_—7]—1发动机。
  苏—7JM(苏—7勃爱姆) 机头进气口直径扩大,发动机推力增加,皮托管往右移动,加装双份减减伞,性能提高。
  苏—7BKC(苏—7 凡克泼) 改型,未批产。
  苏—7JMK(苏—7勃爱姆凯) 后期改型。
  乌苏 7(SCS—7) 双座教练型。
  苏—7可变后掠翼试验机,在机翼外段改为可变后掠角形式,以改善高速与低速飞行之间的平衡。变化范围25~60度,提高了航程、起落性能及低空飞行品质,是前苏联第一种可变后掠翼军用机,后成为苏—17战斗轰炸机(攻击机)的原准机。北约绰号“装配匠”B。
  苏—7是前苏空军冷战年代最早的大量使用的战术攻击机,投弃炸弹后可当作战斗机进行有限的空战。该机不足之处是挂弹量稍偏低,航程太短(挂2个副油箱和1000千克炸弹后仅为1380千米),对跑道要求高,不适应土质机场使用,限制了作战配备。但苏—7推重比较大,中高空机动飞行性能不错。
  苏—17/20/22(C.O.CSXObF CS—17/20/22)
  苏—17是从苏—7改装而来的新一代超音速攻击机,成为70~80年代前苏联及华约国家主要的攻击机机型,发展改型多,1967年7月首次在展览中亮相,70年代初服役,参加过第四次中东战争。
  苏—17的出口型叫苏—20及苏—22。苏—17试飞于60年代末,1971年开始装配前苏联海军与空军,后还向原东德、匈牙利、埃及、利比利、伊拉克、阿尔及利亚、秘鲁等十几个国家出口。
  苏—17有一个比苏—7粗大的机身,机身背部拥有高大的脊舱,用于容纳更多燃油与设备。机头仍采用机头进气口,但中心锥体放大,内可装测距仪、全向警戒雷达等火控电子设备,两根皮托管装在机头上方。颇有特色的外翼段可变后掠机翼为中单翼形式,外翼后掠范围为28~62度,武器挂架共有8个,其中2个专挂副油箱,其余6个可挂总计4000千克的各类对地攻击武器(如火箭发射巢、240毫米大直径火箭弹、减速炸弹、AS—7黑牛空对地导弹等),机翼根部内装2门30毫米HP—30机炮,各带弹70发,全机外形相当矫健威武。苏—17的绰号仍为“装配匠”。
  苏—17改型主要有:
  苏—17“装配匠”B 原型机。除外翼段可变后掠角外,与
  苏—7差别不大,但起落性能改善。
  苏—17“装配匠”C 改装A_—21]—3发动机,后机身修形,电子设备改良,挂架增加,起飞滑跑距离、挂弹量和航程分别比苏—7改善50%、50%和30%。
  苏—17“装配匠”D 1976年服役的电子设备改良型,机头下加一个电子设备舱,装多普勒雷达,激光测距仪装在头锥中,可使用AS—X—10光电制导空对地导弹。
  苏—17“装配匠”E 串列双座教练机,前机身稍下垂,使后座视界改善,拆去左炮,背脊加高。其余同C型。
  苏—17“装配匠”G 具有作战能力的双座教练型,带激光寻的器,拆去左炮,垂尾变窄变高,梢部变平,腹鳍变短,可拆卸。
  苏—17“装配匠”H 与G型相似的单座攻击型,后开式座舱盖后面的背脊加宽加高,增大了容油量,也改善了气动外形。腹鳍可装卸,无外挂“净形”时最大马赫数M为2.17,海平面M为1.06,挂2吨炸弹及双副油箱时作战半径675千米。
  苏—17“装配匠”K 后期改型,1984年被西方确认,背脊上有小的冷却空气进口。
  苏—20 苏—17的出口型,设备从简,发动机不更改,曾售与阿尔及利亚、捷克、埃及、伊拉克、利比亚、波兰。
  苏—22 设备进一步简化的出口型号,无导航设备,1977年开始售与秘鲁、利比亚、叙利亚诸国。
  苏—22“装配匠”F D的出口型,机头下的电子舱稍有修改,改装P—29B发动机,后机身加粗,翼根下可挂“环礁”空对空导弹两枚,电子设备十分简单。
  苏—22“装配匠”G 苏—17G的出口型,发动机同F型。
  苏—22“装配匠”J 近似于苏—17H,内部携油达6270升,背脊更陡,专出口利比亚。
  苏—17/20/22在中东战争及1981年8月的地中海空战中使用过。前苏军使用过的苏—17至少在1300架以上,另有不少出口型,数量不详。
  苏—25(C.O.cV/DbF cS—25)苏霍依设计集团在设计了苏—7、苏—17系列和苏—24三代攻击机之后,又在80年代后期推出本世纪末使用的最新双发单座高亚音速重型对地攻击机苏—25,气动布局与作战模式接近美国的A—10攻击机,西方绰号为“蛙足”(Frogfoot)。
  原型机于1975年2月试飞,1978年投产,80年代初服役,1982年即被派往阿富汗作战,用于验证和米—24型武装攻击直升机协同执行低空近距离支援作战的能力,效果甚佳。
  1984年,苏—25已全面形成作战能力,有数百架在俄罗斯、伊拉克、捷克斯洛伐克、波兰、民主德国、匈牙利、保加利亚、朝鲜等国使用。
  苏—25采用低速飞机设计风格,有一对稍稍下反后缘平
  直的梯形大展弦比上单翼,翼下可安排8个外挂架,外挂4000千克以下的攻击武器,如57毫米或80毫米火箭发射巢、激光制导灵巧炸弹、AA—21)或AA—8型空对空导弹(自卫用)。单座座舱有装甲板保护,前三点可收放起落架均为低压轮胎。两台P—13—
  强击—5(Q—5)[NANCHANGAIRCRAFT
  COMPANYA—5]
  300喷气发动机并列对称装在机身中段左右外侧,尾喷管作了红外屏蔽处理,机头带激光测距仪及全向警戒雷达,机身左侧装1门30毫米双管机炮,尾锥内有电子干扰金属箔投放器。
  苏—25是目前俄罗斯空军最好的低空近距攻击机。
  强击—5(简称强—5),是中国南昌飞机公司于60年代初为空、海军研制的超音速战术攻击机(国内称强击机),也是中国自己设计生产的第一种喷气式超音速飞机。
  强—5从1958年8月开始设计,1960年5月完成详细设计工作,从而转入全面试制,1960年后因故研制放慢,1965年7月完成静力试验,原型机于1965年6月4日试飞,12月初步通过设计定型审查,1968年11月批准成批生产。从此,成为本世纪后30年间中国唯一的攻击机型号。
  强—5采用半硬壳式机身,机头尖锐,进气口为两侧形式,无调节板,机身中段采用蜂腰形,符合“面积律”需要,有利于突破音障,中后部机身设计基本参考了米格—19/歼击—6型。后机身内并列安装2台推力2600千克的涡喷—6型(WP—6)喷气发动机,机尾下部有两片腹鳍,大展弦比的后掠垂尾与水泡形单座座舱盖之间仍保留了歼—6所有的细长背脊。一对后掠55度的梯形中单翼上面有一对大形翼刀,翼根装23毫米机炮2门,翼下有挂架4~6个,机身下有炸弹架(爪)4个。可外挂2个大形副油箱或1500千克攻击武器(如250千克炸弹、57毫米火箭弹发射巢、90毫米火箭发射巢、霹雳—2型空对空导弹(自卫),高速低阻炸弹,激光制导炸弹等)。早期型号还在机腹内设一炸弹舱,内挂250千克炸弹2颗或子母炸弹二具。
  强—5设计时的原始代号是“雄鹰302”。
  强—5有不少改型,主要有:
  强—5甲 战术核弹投掷机,1972年1月投弹成功。
  强—5乙 鱼雷反舰改型。
  强—5Ⅰ 增程型,飞行性能与外挂量均有提高。
  强—5Ⅱ 进一步改良型。
  强—5Ⅲ 出口型,巴基斯坦空军购入后自称“猎鹰”,低空攻击性能不亚于国外同类飞机。
  强—5M 与意大利飞机公司合作改装的以外贸为主的改型,引进安装AMX攻击机所用的一些电子火控设备,如惯导、平显、测距雷达等,大大提高了攻击精度与武器选择性,前机身及挂架系统外形发生变化,也称强—5Ⅳ.
  强—5K 与法国合作改进的电子设备改型,外形稍有变化。
  强—5主要出口巴基斯坦,目前,强—5仍在不断改进之中。
  G91(FIAT G91)
  G91飞机,是应北约集团1954年提出的要求由意大利菲亚特公司研制成功的轻型单座高亚音速喷气攻击机。原型机于1956年8月试飞,1958年2月交付部队,8月由试用飞行队进行评估性试用。投产后联邦德国也进行了仿制,后成为意大利、原联邦德国等国长期使用的主力攻击机,也是冷战年代西欧自主研制成功的第一代喷气攻击机。
  G91采用近似于美国F—86D那样的外形,进气口在机头下方,机鼻由一个钝头锥体组成。气泡形单座座舱盖突出于机身,视界良好,垂尾有大的脊面延伸,采用后掠下单翼布局,后机身装一台奥菲斯803型喷气发动机,推力2270千克,机内携油2100升,另可外挂2个260或520升副油箱。飞机不装备雷达,故不是全天候作战飞机。前机身两侧装12.7毫米柯尔特机枪4挺或30毫米机炮2门,翼下有4个挂架,总挂弹量约为700千克。武器可选用225千克或110千克炸弹、核弹、“北方”5103空对空导弹、空对地火箭弹、机枪吊舱等等。
  G—91主要改型有:G91 基本型,带4枪,外挂点仅2个,挂弹量共450千克。
  G91R/1 昼间侦察/攻击型,武器同G91,但机头内装三台照相机。
  G91R/1A 装G91R/3所用的导航设备,其余同G91R/1。
  G91R/1B 结构加强,起落架与减速板改进,设备更新,油量增加。
  G91R/3 出口德国的侦察/攻击型。改用两门30毫米德发机炮,以及新的多普勒导航/归投仪,翼下挂架增至4个,连德国仿造的共计有344架,产量最多(其余同R/1)。
  G91R/4 导航设备同R/3型,其余同R/1,交付德国与葡萄牙用。
  G91T/1 串列双座教练兼攻击改型,只装2挺机枪,机身加长1.3米,垂尾加大,油量增至2100升,挂架减为2个。
  G91T/3 R/3的双座教练机,大致同T/1。
  以上改型生产于60年代初期,总产量为664架。
  在使用中发现,G91的推力嫌小。1965年,意大利政府决定在G91的基础上发展双发动机的G91Y,以替代使用中的G91、F—84F、RF—84F,所以用途不变,仍为轻型攻击/侦察两用。
  G91Y气动布局略有修改:机尾并列改装美制J85—GE—13A发动机2台,起飞推力增加60%,飞机总重增加2500千克,飞行性能与挂弹量均获改善。腹鳍为2片,停在地面时机头不再明显仰起,翼展增大0.4米,翼面积增大1.7米2,装备2门30毫米德发机炮,机头锥变粗,内装照相侦察设备。翼下4个挂架可挂454千克炸弹、340千克凝固汽油弹、火箭发射巢。装备多普勒雷达、平显仪等电子设备,可作有限全天候飞行。载弹量1814千克。1966年12月试飞,1968年服役,产量约近百架。
  美洲虎(DASSAULT·BAeJaguar)
  “美洲虎”飞机,是法国和英国两家公司合作研制的单座双发超音速攻击/教练机,它以近距支援作战为主要任务,兼作教练任务。用以替代过时的“暴风”、“神秘”、“蚊”和“猎人”飞机。
  1965年5月,两国政府达成协议,共同成立欧洲战斗教练与战术支援飞机制造公司,即SEPECAT,投入“美洲虎”的研制工作。采用两国合作研制的RB.172/T.260“阿杜尔”涡轮风扇发动机。原型机于1968年9月试飞,1972年与1973年分别交付法英两国空军,总产量573架,包括向厄瓜多尔、阿曼、尼日利亚和印度出口的型号。另外,印度仿制过。1988年关闭生产线。
  “美洲虎”飞机坚固耐用,可耐高过载飞行,采用悬臂带前缘锯齿的复合平面形后掠上单翼,机翼上装有复杂的增升装置,一对侧面矩形进气口设在前机身上方,后机身装备2台阿杜尔发动机,伸出的耐热尾锥上装有尾翼。尖锐并下垂的机头内安装多普勒雷达、相机及其他传感器,向上突出的气泡形座舱盖视界良好,机尾有双鳍翼。机头两侧装30毫米机炮2门,机身下与机翼下有5个挂架,翼梢可挂空对空导弹。外挂量4535千克~4763千克,武器包括马特尔反辐射(反雷达)空对地导弹、各种炸弹及集束炸弹、激光/电视制导炸弹、玛特拉R550“魔术”空对空导弹、空对地火箭、侦察吊舱、机炮吊舱、电子干扰吊舱、AN52战术核炸弹、“响尾蛇”空对空导弹等等。另可进行空中加油。
  “美洲虎”主要改型有:
  “美洲虎”A型 法国用单座攻击机。B型 英国用双座教练型,亦称“美洲虎”T.Mk.Ⅱ。E型 法国用双座高级教练机。M型 法国海军用单座舰载攻击机,未投产。S型 英国用单座攻击机,空军编号“美洲虎”GR,Mk.Ⅰ,基本同A 型,电子设备更先进。另有一种称之为“国际型美洲虎”的改型,基本同S型,专供出口,发动机改用Mk.804RT.172—26阿杜尔型。1976年8月试飞,两年后又试飞了Mk811RT.172—58型发动机。应客户要求,可改装翼上面挂架、“龙舌兰”多用途雷达、R550或AIM—9P短距空对空导弹、“鱼叉”、“飞鱼”、“鸬鹚”反舰导弹及微光电视等。
  海湾战争中,“美洲虎”攻击机对地攻击效果良好。
  
  

  ------------------
  allan9扫描制作 || //www.qiuzao.com
后一页
前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