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一页
前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第四十九章 冷战对峙北约华约出笼,剑拔弩张美苏争霸欧洲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德国战败投降后,欧洲各国饱受战争创伤,元气大伤。德国、意大利更是一片废墟,丧权辱国,割地赔款,像一只只被打翻在地的猛虎,任人宰割。英国则像一只受了重伤的雄狮,蟋伏在草丛中放着流血的伤口,但它的眼睛还在闪着贪婪的欲火。唯有苏联和美国两个巨人,仍然身强力壮。苏联虽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付出了巨大的牺牲,但因为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做出了重要贡献,赢得了威望,同时在东欧地区形成了一个巨大的经济和政治势力范围。美国在战争中不但毫毛未损,还捞取了巨大的经济和政治利益,成为财大气粗的金元帝国。这两个在“二战”期间的盟友,当今世界上两个重量级的“拳击手”,由于存在着永久的利益之争,因而注定不能成为永久的朋友。随着“热战”的结束,他们又拉起队伍开始了漫长的“冷战”。
  “冷战”一词最早出现在1946年初,美国政论家赫伯特。斯沃普为美国参议员伯纳德。巴鲁克起草了一篇演说稿,称“美国正处在冷战方酣之中”,首先使用了“冷战”一词。顾名思义,“冷战”是与真刀真枪的热战相对而言,它是指对立双方除了直接武装进攻以外的一切敌对活动。
  最早向杜鲁门政府提出“冷战”政策建议的人,是美国驻苏联大使馆参赞乔治。凯南。此人出身微践,有点小才,但长期郁郁不得志。为了讨好美国当局,曾写过许多有关苏联政局的捕风捉影的报告,但可信程度极低。例如,他仅仅根据斯大林一个多月不在莫斯科公开露面,使武断地作出斯大林的权威受到巨大挑战甚至可能被赶下台的结论,被美国国务卿贝思纳斯斥之为“一派胡言”。
  但这位老兄面对挫折,毫不灰心,仍然在寻找机会表现自己。一次,凯南在百无聊赖中随手打开了收音机,斯大林1946年2月9日的讲话,引起了他的极大兴趣。他认为,斯大林的这个讲话,集中地反映了苏联的对美政策。于是心血来潮,秉笔疾书,写下了他对苏联的看法。文中说:“苏联的政权是不通情达理的,但对武力的逻辑却是高度敏感的,好像一辆开足发条的玩具汽车,只有遇到无法对抗的力量才会停下来。美国必须以实力遏制苏联。”
  凯南这通宏论,正中杜鲁门的心思。恰在这时,美国国务院指示美驻苏使馆上报对苏联的看法,已成为美驻苏使馆临时代办的凯南,马上组织材料班子,在他以前宏论的基础上加以扩充和发挥,写出了洋洋8000字的长篇电报,由他签发发往华盛顿。
  凯南的长篇电报,其中心思想是,美苏两国的国家实力因战争胜利迅猛增强,国际地位已遥遥领先于其他国家,从而确立了美苏在世界上的“两极”地位。面对强大的苏联,美国应对其实行遏制政策。
  这个长篇电报,受到华盛顿的重视,杜鲁门等极其欣赏凯南的这篇杰作,将其作为美国冷战政策的思想基础和理论依据,并以此为基础产生了冷战的宣言书——“杜鲁门主义”。
  杜鲁门老谋深算,鉴于当时不甚明朗的国际形势,他一时还不敢贸然公开发表反苏的“杜鲁门主义”,便想请一位大名鼎鼎而又身居要位的人放出试探性气球,看看国际社会的反应,然后再选择适当时机抛出他的“杜鲁门主义”。经过深思熟虑,他选中了丘吉尔。
  丘吉尔在“二战”中出任英国首相,与斯大林、罗斯福一起被称为反法西斯三巨头,他为战胜德意日法西斯立下赫赫大功,在全世界享有很高威望。不幸的是,这位反法西斯英雄,在英国战后举行的大选中,出人预料地遭到惨败,失去了英国首相的宝座。此时,他正以平民身份在美国游历。杜鲁门就把丘吉尔请进白宫椭圆形办公室,将发表冷战讲话的意图透给丘吉尔。丘吉尔反苏情绪由来已久,两人一拍即合。于是,他爽快地答应,愿以平民布衣身份发表惊世之说。
  杜鲁门喜出望外,亲自陪同丘吉尔乘火车前往他的故乡密苏里州富尔顿。
  来到富尔顿,杜鲁门陪丘吉尔住进富尔顿最豪华的饭店,盛情招待。他深知丘吉尔一生离不开三样东西:醇酒、美女、雪茄,便把美女找来由他挑选,但却找不到一杯美酒,颇使这位“酒仙”郁郁不快。原来,富尔顿是个禁酒城市,当然无酒可买。
  杜鲁门急忙下令用美国军用飞机从附近城市空运美酒,以讨丘吉尔的欢心。
  为了照顾好这位下台首相,杜鲁门还把他的孙子请来,问他祖父还有什么嗜好,他的孙子向杜鲁门透露了这样一个小秘密:“我爷爷有抽雪茄的痹好,据说是触景生情形成的,据称是爷爷在瞥见古巴女人撩起裙子,在大腿内侧卷烟叶制成雪茄的情况后,才开始抽雪茄的。”于是,杜鲁门投其所好,特意派人购买最好的雪茄,供丘吉尔享用。
  1946年3月5日,杜鲁门陪着酒足饭饱的丘吉尔步入富尔顿城威斯敏斯特学院讲演厅。俗大的讲演厅人头攒动,座无虚席,丘吉尔在一片掌声和欢呼声中发表了题为《和平的中流砥柱》的演讲。这就是战后历史上著名的“富尔顿演说”。在场的听众约有3000余人。由于电台进行了转播,据说成千上万的美。
  英听众也在收音机旁聆听了他的讲演。丘吉尔针对随着“伊朗危机”、“原子间谍案”等事件而出现的美苏之间的紧张局势,发表了他的看法。他恭维美国“此刻正高踞于世界权力的顶峰”,“拥有最大的力量”,“对未来负有令人敬畏的责任”,建议“英语世界”和“英语民族联合”,建立“以英联邦帝国为一方和以美利坚合众国为另一方的特殊关系”。随即又把话锋一转,声称:“不久刚被盟国的胜利所照亮的大地,已经宠罩上阴影”,“从波罗的海的斯德丁(什切青)到亚得里亚海边的里雅斯特,一幅横贯欧亚大陆的铁幕已经降落下来。在这条线的后面,坐落着中欧和东欧古国的都城:华沙、柏林、布拉格、维也纳……所有这些名城及其居民无一不处在苏联的势力范围之内……”他以极富煽动性的言辞大肆鼓吹说:“如果英语民族联邦和美国合在一起,并在海洋、天空、科学和工业领域中进行世界范围的合作,则在力量对比关系上将存在不可动摇的优势。”丘吉尔的演讲实际是呼吁美英建立反共军事同盟,来对付以苏联为首的“铁幕”后的国家。
  丘吉尔的演讲,在世界各国引起强烈的反响。美国政府暗中喝彩,认为丘吉尔的直言不讳说出了杜鲁门一直憋在心里、想说而又不敢说和不便说的话。而英美舆论对此则反应不一,毁誉不齐:有的表示同情和支持,有的认为其言词太过火,也有的指责他想把世界引入新的战争中去。反应最强烈的则是苏联,3月13日,斯大林针对丘吉尔的演说,对《真理报》记者表示,“富尔顿演说”是个危险的行动,其目的是要在盟国中散布不和,丘吉尔的方针是进行战争的方针。苏联《真理报》就此发表了题为《丘吉尔玩弄刀枪挑起反苏战争》的社论。许多亚非国家也从不同的角度抨击丘吉尔的这篇演说。
  “富尔顿演说”揭开了“冷战”的序幕,标志着战时的盟友已成为彼此激烈竞争和对抗的对手。
  东西方“冷战”首先在土耳其问题上爆发。由于土耳其地缘于欧亚大陆交接之处,其博斯普鲁斯和达达尼尔两海峡扼黑海与地中海之交通咽喉,历来是大国角逐之地。1923年凯末尔革命取得胜利后,苏联和土耳其关系一度出现良好发展的势头。然而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土耳其不仅在大国之间搞平衡,而且随着战局的发展,其亲德反苏的倾向日益显露,迫使苏联屯兵立苏边境,以防止军突然进攻苏高加索地区。这期间,盟国希望土耳其能参加反法西斯战争的种种努力,均—一受挫。当苏军在苏德战场上节节取胜,美英在西欧开辟第二战场,德国败局已定时,1944年7月15日,斯大林便明确表示:“逃避同德国进行战争的土耳其在解决战后的事务中,将自然没有资格提出对特殊权利的要求。”虽然8月2日,上宣布与德断交,1945年2月四日又先后对德、日宣战,但为时已晚,已改变不了苏联准备在战后对其惩罚的决心。
  1945年3月19日,苏联照会土耳其,单方面宣布废除1925年订立的《苏立中立和互不侵犯条约》。此举引起土耳其政府的极大惊慌,经商讨后即于4月4日对苏复照,表示愿意认真研究与苏签订一项新约。然而,6月7日苏外长莫洛托夫在召见上驻苏大使夏帕尔时,提出了苏联方面签订新约的4项条件。这就是:把土耳其东部卡尔斯、阿尔达汉地区交还苏联;允许苏联参加对海峡地区的监管,苏联在海峡地区拥有建立海军基地的权利;修改《蒙特勒海峡公约》;土耳其应调整与保加利亚的边界。
  苏联的条件是相当苛刻的。卡尔斯和阿尔达汉原系土耳其帝国领土,19世纪时割让与沙俄,1921年苏与土订立的《苏土条约》及亚美尼亚、格鲁吉亚、阿塞拜疆3个苏维埃共和国与土耳其订立的《卡尔斯条约》中已明确解决了该两地的归属问题,苏联此时翻出历史旧帐,显有惩罚土耳其之意。至于监管海峡与在海峡建立海军基地的要求,则更侵犯了土耳其的切身利益。因而土政府断然拒绝了苏方的要求,此后双方均开动宣传机器,相互进行攻击。苏联直接支持土耳其境内的民族分离主义分子进行反政府的活动,而土耳其方面则由传统上的恐俄情绪转为激烈的反苏情绪,两国关系日趋恶化。
  苏土反目,英美不仅幸灾乐祸,而且公开支持土耳其。针对6月7日苏联对土耳其的照会,美国在11月2日就修改《蒙特勒海峡公约》,阐明了自己的立场。其要点为:海峡应在任何时候对任何国家的商船都开放;。在任何时候对黑海沿岸国家的军舰都开放;除非得到黑海沿岸国或联合国的允许,否则海峡在任何时候都不得对非黑海沿岸国家的军舰开放。英国紧随其后,对美国的立场立即表示赞同,土耳其也认为原则上可以接受作为谈判的条件。
  然而苏联却不买英美的帐,于1946年8月8日再次照会土耳其、美国和英国,重申共管海峡和在海峡地区建立海军基地的要求。此后又以军事演习为由,在苏土边界集结重兵,试图迫使土耳其就范。苏联的举动,引起美英诸国的强烈反响,土耳其政府发出求援的请求。美国国务院和参谋长联席会议分别进行紧急磋商,并就此向杜鲁门提出了备忘录。一致认为,苏联的意图在于控制土耳其,而“土耳其本身是东地中海和中东最重要的军事基地”,如果苏联一旦得手,则美国必将难以阻止苏联向近中东地区渗透。经与英国磋商,美英两国决定采取强硬立场,共同支持土耳其抵制苏联的要求;美国军方还建议政府允许土耳其购买美国军火,对土进行军事技术援助。8月19日,美国对苏联发出照会,重申1945年11月2日照会的立场上并提出,美国坚决认为土耳其应是海峡防御的主要承担者,任何对海峡的攻击都将受到联合国安理会的过问。8月21日,英国也发出了一份类似的照会。美英的态度无疑撑起了土耳其的腰杆,8月22日,土耳其拒绝了苏联所提出的有关海峡的要求。9月,美国派遣“罗斯福”号航空母舰率7艘战舰组成特遣舰队驶人东地中海水域,以示对土耳其的声援,随即又向土耳其提供了2500万美元的贷款,用于土耳其军队的装备建设。
  由于美英的强硬态度,苏联对土耳其的打压遂被顶了回去。
  苏立之间的这一场危机,不仅影响了两国关系的发展,反而使美国趁机将手伸入这一地区:不仅使美国取代英国成为土耳其的头号“保护者”,而且在东西方“冷战”局面最终形成时,把土耳其纳入遏制苏联的全球战略之中,使它成为“巴格达条约组织”和北约的重要成员。
  美英与苏联的对抗,在土耳其问题上爆发后,便一发不可收。时隔未见,他们又在伊朗问题上闹翻。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英苏结成反法西斯同盟,为了保障盟国间交通运输线的畅通,1941年8月25日,苏英联合决定,由苏军占领伊朗北部,英国占领伊朗南部。苏联方面声称此举系依据1921年苏伊条约第六条所采取的行动,即如果第三国企图把伊朗变成反苏军事基地,苏军为了自卫可进驻伊朗境内。而实际上苏英双方所遵循的仍是1907年英俄协议对双方在伊朗势力范围的划定。1942年五月,苏莫伊三国在德黑兰订立同盟条约,规定苏英两国军队应在战争结束后6个月内撤军。同年10月,美国成立“波斯湾后勤司令部”,也派遣后勤供应部队进驻伊朗。
  在1943年举行的德黑兰会议上,美英苏三大国首脑均对撤军问题和维护伊朗独立作出了保证。
  1946年1月,伊朗政府正式向联合国提出控诉,指责苏联违背条约,制造伊朗内部分裂。苏联代表则辩称,撤军问题可以谈判,而阿塞拜疆人和库尔德人的分离活动则纯属伊朗内政,与苏联无关。后在苏联的压力下,伊朗不再坚持其对联合国提出的申诉。然而美英方面却不肯就此善罢甘休,美国国务卿贝尔纳斯表示,如有必要,美国将动用军事手段。杜鲁门也致函斯大林,措词强硬地表达了美国的态度。美国政府还声称,一旦需要,美国将到联合国去提出苏军撤出伊朗的问题。由于美国的强硬态度,加之也不占多少理,说话不很硬气,苏联最后只好作出妥协,于是苏联和伊朗在1946年4月4日,达成了苏军撤离的协议,条件是伊朗允诺将其北部的石油开采权长期租让给苏联。5月6日,苏军全部撤离后,伊朗政府在美英的支持下,完全控制了北部的局势。1947年,新选出的伊朗议会又否决了苏伊联合开采伊朗北部油田的协议。于是美国顾问和美国公司携带着武器与设备堂而皇之地开进伊朗,此时苏联除了表示抗议和警告外,已经无可奈何。在伊朗危机中,苏联遭到了严重的失败。
  美苏对抗莫过于在战后德国问题的处理上。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德国问题是大国纷争的晴雨表。围绕战后德国问题,美国与苏联展开了激烈的争斗,曾几次出现兵戎相见、险些导致战争的危险局面。
  早在欧洲激战之时,美国总统罗斯福就在德黑兰会议上对斯大林和丘吉尔说:为了使德国将来没有报复的能力,再惹起战瑞,就应在德国战败后,将它分割成100多个小省。斯大林和丘吉尔听罢,连声叫好,回去与法国一商量,法国更是大喜过望。
  德法两国虽然山水相连,唇齿相依,但却是历史上的冤家对头。
  想当年拿破仑横扫欧洲,使德意志联邦中最大的普鲁士被迫割让半壁河山。不料世事多变,后来,法国在普法战争和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又接连惨败于德国,几乎亡国,如此旧怨新仇自然令法国切齿难忘,趁此良机肢解德国,何乐而不为呢?
  尽管同盟国各有各的打算,但肢解德国却是共识。1943年召开的有美英苏三大国首脑参加的雅尔塔会议遂决定,由苏、美、英、法四国分占德国领土,苏联占领德国东部,其余由美。
  英、法三国分占,首都柏林由四国共管。四国商量已毕,各自欣喜若狂。在聚餐会上,各国来宾纷纷举杯同庆,切实高兴了一阵子。然而斯大林却没有高兴得过了头,他在酒足饭饱之后提醒各位说:“由于有共同敌人法西斯,保持我们三大国的团结尚算易事。可战争胜利结束后,盟国之间必有利害冲突,那时能否保持友好亲善,不使联盟破裂,却难预料。”众人正值欢杯畅饮之时,听此一席话,不免有些扫兴。但仔细一想,又不无道理。大家彼此张望,有些尴尬,席上气氛顿时冷了许多。
  不出斯大林所料,雅尔塔会议过了不多久,英、美、苏三大国就起了异心。
  双方的分歧和对立首先在德国的赔偿问题上暴露出来。1945年7月,在波茨坦会议上,苏联重申了对德索赔的要求,即德国须支付200亿美元的战争赔款,苏联应得到其中的100亿美元。
  这项要求遭到英国的反对,最后波茨坦协定对赔偿问题只是确定了赔偿原则,而未作具体数额规定。据此,四国分区占领德国后都有权从各自的占领区内获取赔偿,苏联除了可从本占领区获得巧%的赔偿之外,还可从西占区获取25%工业设备的赔偿。因此,苏联不仅从本占领区拆迁工业设备,还催促西占区如期向苏占区提供赔偿物资。西占区三国中,除法国仍然坚持对德索赔的态度之外,美英两国对德政策已经有了相当大的变化,尤其是美国,其对德国政策已从战时提出的严厉宰割德的“摩根索计划”,演变成扶植和振兴德国经济的政策,把复兴德国经济作为稳定西欧、争夺中欧的欧洲战略的重要环节。
  1946年初,美驻德副长官克莱将军曾派专人调查德国工业水平,得出的结论为,要提高德国的工业水平,首先必须减少或停止赔偿。因此,美国认为,苏联严厉的索赔政策乃是德国经济复兴的最大障碍,因而不能听任苏联为所欲为,遂于1946年5月3日中止自美占区支付对苏赔偿。从而迈出了同苏联决裂的第一步。紧接着,美、英占领区宣布合并。
  进入1947年以后,美苏冷战日益加剧,在德国统~的问题上两大国分歧日重。
  根据波茨坦协定,美英苏三国外长将就德国问题定期举行会商,“负责准备对德和约,待符合此项目的德国政府成立时,由该政府予以接受。”战后初期,从1945年9月战争结束至1946年6月,美、英、苏三国,后加上法国,四国外长先后在伦敦。
  巴黎和莫斯科举行了5次会议,以美英法为一方,以苏联为另一方,展开了激烈的论辩和斗争。每次会议都难以达成共识,要么搁浅,要么失败。双方的立场存在着明显的分歧。美英认为,必须首先实行占领区的经济统一,反之,占领区的经济必将陷入混乱状态。苏联主张,要解决包括经济在内的任何问题,唯有先实现“政治统一”,即首先建立全德中央政府。事实上,“经济统一”也好,“政治统~”也罢,孰先孰后,只是~个政策问题,其实质是对德国的控制和争夺。美国害怕“政治统一”后的德国,将会落在苏联控制之下,从而危及西欧的团结,因此,宁可让德国分裂,也要保住西欧的统一。而苏联则担心在对“经济统一”后的德国的争夺中,美英凭借经济优势而处于有利地位,所以它不怕欧洲分裂,担心的倒是德国的分裂。
  在是先实行经济统一还是政治统一的问题上,美苏双方各持己见,而且我行我素。同年12月,根据贝尔纳斯的建议,美英两国订立《德国美占区和英占区经济合并协定》,使两个占领区合为一个经济单位。1947年5月,美英又策划成立了法兰克福经济委员会,该委员会名曰经济,而实际上具有一定的立法权和政府职能,美国已在单纯的“经济统一”的旗号下,悄悄地塞进了政治统一的内容。苏联方面亦非束手观望,他们针锋相对,于6月初在苏占区成立了德国经济委员会,该年年底还在柏林召开了争取统一和公正和约的德国人民代表大会。德国的分裂已不可逆转。
  1948年,美、英、法、比、荷、卢六国在伦敦开会,抛出了分裂德国的建议:美、英占领区与法国占领区协调经济政策,统一对外贸易;召开西战区制宪会议制定宪法;准备制订占领法规;在西占区实行货币改革,参加马歇尔计划,国际共管鲁尔等等。其核心是成立西德国家,分裂德国,并以西德为中心复兴西欧,达到把西欧全面纳人美国战略轨道的目的。
  1948年6月20日,美国、英国和法国,根据伦敦会议达成的协议,首先实行代号“捕鸟猎犬行动”的秘密币制改革计划,在西部占领区发行新马克货币。这一行动引发了柏林第一次危机。苏联除在外交上发表抗议声明外,还指示苏军驻德总司令索洛科夫斯基将东西区之间及西柏林与外界的公路切断。6月22日,苏联又宣布在苏占区改革币制,发行自己的新马克。这样,苏联还觉不解气,两天后,又采取了更加强硬的措施,切断了柏林与西方占领区的铁路线,随后,又切断了所有通往柏林的水陆交通,使西柏林的供应来源断绝。而西柏林住有250万人口,每天仅是维持基本的生活就需要4000吨物资,每天维护正常生活运行则需8000吨物资。苏联这一着,使西柏林顿时陷入极大的困境,德国人和驻德美、英官兵坐困围城,惶惶不可终日。
  消息传到华盛顿,杜鲁门大吃一惊,连忙召开会议商议对策。驻德美军总司令卢修斯。克莱将军力主坚守柏林,决不退让,号召大家顶住压力。但其他几位官员却连称撤退是上策,克莱将军心中恼怒不已,却也无计可施。杜鲁门则力主与苏联对着干,但心中也是无底。于是,他把克莱特军留下单独进行密商。
  克莱将军给杜鲁门出了一绝妙的主意:三国联合对柏林实施空运。他建议说:“我认为可以联合英国、法国,用大量飞机进行空运,天空无法封锁,如果苏联人不想发动战争,一般是不会攻击我们的飞机的。再说,我们三国联合起来,苏联人想动手,就必须考虑一下他的敌人是三个强大的国家!”
  杜鲁门连连点头,但转念一想:如果动用美国空军飞机集中柏林进行空运,万一发生敌对行动,可能全部被毁,如之奈何?
  杜鲁门此时真是如坐针毡,如果保不住美国在柏林的地位,苏联便会大大地扩张势力,但若想留在柏林,就必须显示力量,不惜进行战争,两者十分矛盾。但是今年正是总统大选之年,有人说我是靠罗斯福突然死去才当上总统的,我这回得靠真本事去竞选连任总统,若是被迫从柏林撤走,那真是脸面丢尽,连任之事必然告吹。他左思右想,感到进行空运总比陆运风险小。于是,便下令调兵遣将,组织大规模空运,同时作好同苏联人打一仗的准备。
  杜鲁门的一言既出,但见数十架可投掷原子弹的B-29型轰炸机腾空而起,径直飞向英国等地,以备发生大战时使用。同时,柏林空运正式开始,但见数百架C-47型、C-54型运输机满载食品、煤炭和其他生活用品日夜不停地向西柏林各机场飞去,形成一座通往西柏林的“空中桥梁”。与此同时,美国、英国、法国也加紧了对苏占区和东柏林的反封锁,严格禁止苏战区的各种车辆通过西战区,禁止向苏占区运送焦炭、钢及其他东德短缺的物资。一时间,柏林上空战云密布,世界局势又趋紧张,数十万苏联精兵在德国日夜操练,只待一声令下,便要开火;美、英两国也不含糊,急忙调兵遣将。双方军队在街头怒目相视,冲突随时都有一触即发的可能。各国舆论也都议论纷纷,声言第三次世界大战将要爆发。这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苏联与西方首次处在战争的边缘。
  针对美国人的绝招,苏联于9月的一天突然宣布,将在美、英、法三国空运的航线上进行空军演习。这招令美国人吃惊不小:这岂不是要动用空军武力切断空运吗?如果美国继续空运,苏联人把飞机打下来,说是演习误击,美国也有口难辩。杜鲁门苦思良久,觉得只有在谈判与战争之间选一条路,别无他途,便决定不顾苏联的空军演习继续空运,同时表示愿意同苏联继续谈判。幸亏后来苏联没有切断空运航线,杜鲁门这才长长地吸了一口气。大规模的空运仍在继续,每日只见柏林上空飞机往来穿梭,川流不息,为时几近一年。西方先后动用飞机20万架次,向西柏林空运了150万吨物资,有28名飞行员连同飞机一起自天而坠,摔得粉身碎骨。这次行动真可谓是空前绝后,成为人类生活史上的一大奇观。经过艰苦谈判,苏、美、英、法四国于1949年5月4日达成协议,同时解除对方的封锁,第一次柏林危机遂告结束。但是,德国的分裂已经无法避免。
  1948年11月,苏联在柏林占领区建立了柏林市的市政机构,西方三国也立即作出反应,在西柏林建立了市议会和市政府。从此,大柏林正式分裂成为各有立法、行政、司法系统的两个城市。
  1949年5月23日,英、美、法所占西部地区成立了德意志联邦共和国。苏联则针锋相对,在东部苏占区进行普选,于10月7日成立了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德国的土地从此分为两个国家,这种东、西两个德国的分治一直持续了物多年,才得以统且说这场柏林危机,虽然最后以和平谈判的形式解决,却引出了世界上两个最大的军事集团的对峙。这就是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和华沙条约组织,前者简称为“北约”,后者简称为“华约”。
  两大军事集团的出现,有着诸多复杂的缘由。
  却说四国分区占领德国后,英国开始想重温大英帝国的旧梦,欲与西欧诸国联合起来,共同对付社会主义的苏联,但却苦于有气无力。美国则欲控制西欧,却苦于没有缘由插手欧洲事务。所以两国臭味相投,一拍即合,立即缔结军事、政治联盟。
  英国当即着手进行游说话动,倡导组织一个西欧联盟;美国则出钱出枪,意欲挤进欧洲。
  1948年2月,英国正式提出成立西欧联盟的主张,西欧各国群起响应,五个国家的代表齐聚布鲁塞尔,共商联盟事宜,于3月间日签署了为期50年的《布鲁塞尔条约》。该条约虽然涉及到政治、经济、军事各个方面,但却是以军事为主。同年7月,美国把《布鲁塞尔条约》五国及加拿大的代表约到华盛顿,进行协商,提出把西欧纳入自己的全球战略中,由美国做盟主,并且要求西欧担负起保卫美国的任务。西欧各国代表一听,也直截了当地提出要求美国明确保证担负起保卫西欧的任务。双方各执己见,争论不休,最后毕竟是西欧各国缺乏应有的实力,没有谁能担负起重大的责任,所以,只能遂了美国的愿,达成妥协:西欧各国尊美国为盟主,美国也承担一定的保卫西欧的义务。
  1949年4月4日,一个庞大的西方军事集团在华盛顿正式成立,有12个国家正式签了字:美国、加拿大、英国、法国、比利时、荷兰、卢森堡、最大利、挪威、冰岛、葡萄牙、丹麦,这就是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它们约定:“各缔约国同意对欧洲或北美一个或数个缔约国家之武装攻击,应视为对缔约国全体之攻击”,因此,各缔约国承担“采取必要行动”的义务。
  北约缔结后,其第一项重要工作就是制定统一的战略。1950年1月,北约理事会第三次会议批准的一个报告和盘托出了北约的统一战略。其主要思想是,由美国出原子弹和战略空军,构成所谓的“剑”,西欧出地面部队,构成所谓的“盾”,以“盾”来抵御最初的进攻。至1951年底,北约已有35个师、3000架飞机、700艘舰艇。按照这个战略构想,北约各成员国加紧扩军备战。
  1954年9月28日,美国邀请加、英、法、比、卢、意、联邦德国8个国家的外长在伦敦开会,讨论联邦德国加入北约的问题。有些国家担心德国再次崛起,但美国人早就打定了主意,软硬兼施,迫使几个国家终于签署了《最后议定书》,同意联邦德国加入北约。随后,又签订了《伦敦——巴黎协定》,宣布结束西方国家对西德的占领,使德国、意大利取得北约组织成员国的资格。次年5月5日,西德正式加入北约。
  西德加入北约不久,不但使西德恢复了主权,获得了独立国家的地位,而且更重要的是使德国可以重新获得武装。它对战后国际军事力量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也进一步加剧了东西方两大阵营的对立。
  为了抗议北约吸收西德入盟,苏联于1954年11月底,将波兰、捷克斯洛伐克、民主德国、匈牙利、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和阿尔巴尼亚的代表邀到莫斯科开会,对西方国家的对联邦德国的政策进行谴责,并警告西方,如果西方国家接受西德参加北约,那么苏联和东欧国家就要采取共同措施,建立联合武装力量及其指挥部。
  1955年3月,苏联和东欧各国进一步就签订集体友好互助条约和建立联合武装力量等问题进行协商,并取得了一致意见。
  5月,随着西方国家接收西德加入北约,苏联就与东欧7国签订了《友好合作互助条约》,即华沙条约,通过了成立武装部队联合司令部的决议。苏联元帅科涅夫出任首任联合武装部队总司令。条约于6月4日正式生效,有效期为20年,到期满前如果没有宣布该条约无效,将继续生效10年。这个协议的主要内容也类似于北约的协议。条约规定:“如果在欧洲发生了任何国家或国家集团对一个或几个缔约国的武装进攻,每一缔约国……应个别地或通过与其他缔约国的协议,以一切它认为必要的方式,包括使用武装部队,立即对遭受这种进攻的某一国家或几个国家给予援助。“两大军事集团形成后,美苏斗争进一步加剧,双方你来我往,各不相让。由于柏林的地位问题,又引发了第二次柏林危机。
  在柏林的归属上,西德认为:“柏林是德意志联邦共和国的一个州”;而东德认为:“整个柏林位于德意志民主共和国领土,整个柏林属于德意志民主共和国的主权范围”;美、英、法三国认为西柏林处于美、英、法三国军事占领之下,与西德有着“特殊关系”;苏联则完全支持东德的立场。矛盾日趋激烈,危机不可避免。
  1958年11月27日,苏联政府照会美、英、法三国政府,限期半年要他们结束对西柏林的占领状态。赫鲁晓夫发表公开讲话:“每个人都明白,柏林位于德意志民主共和国赖以建立并且发展的那一部分德国领土上,因此,最正确的决定应该是,现在实际脱离德意志民主共和国的柏林西部应同它的东部合并,这样,柏林就会成为它所在国家范围内一个完整的城市。”美、英、法三国当即表态,坚决给予拒绝,双方答应谈判协商,但直到1960年也没有谈成。
  再说东德,自战后经济一直不景气,而苏联占领者为了早日获得战争赔偿,不顾东德的经济承受能力,把大批机器设备拆迁后运往苏联,生产出的东西更是如此。到1950年,苏联人自己承认已从东德获得75亿美元的赔偿。所以,过量的负担,使东德的经济更加混乱,东德人看到西德人的生活日益优于自己,于是纷纷向西德移居。到了1961年,逃往西德的人数激增,其中大部分是从东柏林逃往西柏林的,西柏林机场每天要收容1000多名东德的逃亡者,而且,在这些逃亡者中,有许多是技术人员。这给东德的经济带来更大的困难,并且日益威胁到它的安全。
  赫鲁晓夫感到这种情况不能再持续下去了。而此时,时机对苏联也有利:英国经济正处于焦头烂额的状态;法国则正陷于阿尔及利亚战争;美国策划的武装入侵古巴的事件以其失败而告终,肯尼迪新当选总统,忙于收拾烂摊子。赫鲁晓夫见有机可乘,就决心在柏林问题上与肯尼迪较量一番。他想起4O年代末的那场柏林危机,斯大林被迫作出让步,实际上苏联是棋输一着,现在他要把苏联的面子争回来。于是,他提出与肯尼迪在维也纳进行首脑会谈,企图逼迫面临重重困难的肯尼迪在德国问题上作出让步。但肯尼迪并不买帐,双方在裁军以及其他问题上也各执己见,互不相让,最后不欢而散。
  赫鲁晓夫从维也纳回来后,火冒三丈,便当即宣布苏军暂停复员,军费增加三分之一。与此同时,他还大肆进行核讹诈,声称如果爆发核战争,将会有几亿人死亡,将使美国及其盟国的军事基地彻底毁灭,肯尼迪将是美国最后一任总统。他对英国大使说:只要6颗氢弹就可以把英国消灭,9颗氢弹就足以灭亡法国。他又对意大利说:战争将使意大利彻底完蛋,因此,意大利最好退出北约。
  面对赫鲁晓夫的核讹诈,肯尼迪又岂是等闲之辈?他知道西柏林已成为考验西方勇气和意志的试金石,成为美苏争夺的焦点,如果美国在这种压力下撒手不管,哪怕是只有一点点的软弱,也都会使西欧失去对它作为保护者的信任。所以,他心一横,决意与赫鲁晓夫一争高低。他立即要求国会追加32.5亿美元的国防预算,增加三军兵员对。7万人,征召部分后备役人员和国民警卫队,购置新装备,并扩大民防计划。随后,他又发表电视讲话表示:决不允许苏联通过武力把美国赶出柏林。
  肯尼迪一声令下,大批美军奔赴欧洲,美军50%以上的B-52型、B-47型轰炸机和导弹进入戒备状态。
  在苏联方面,也在加紧研究对策。1961年8月初,赫鲁晓夫把华沙条约组织各国的第一书记叫到莫斯科开会,之后,发表声明:如果西方国家不愿意签订对德和约,华沙条约国决定单方面与德意志民主共和国缔结和约,并给予柏林以“自由城市”的地位。
  赫鲁晓夫认为,西柏林是美国伸向欧洲的一只脚,苏联什么叫候想踩美国人的脚,只要切断通过东德领土的西柏林的交通就行了。所以他决定踩踩美国人的脚,给美国人点颜色瞧瞧。他在与东德领导人昂纳克磋商后,于8月13日让东德政府命令上万名东德军队与苏联驻东德军队一起行动,一夜之间沿着东西柏林分界线,用石块和水泥筑起了一道“柏林墙”。这墙高4.2米,长达107公里,建设速度之快,令人咋舌,东德人再想逃往西德,那将是难上加难。东德还封锁了东西柏林边界,切断了东西柏林的人员往来。
  西方三国对筑“柏林墙”提出抗议,作为报复,他们把苏联在西柏林的纪念馆用铁丝网封锁起来。肯尼迪更是态度强硬,他警告赫鲁晓夫说:为了维护西柏林的利益,美国将不惜一战,任何对西柏林交通线的干涉都构成侵略行动,苏联政府必须对此负完全责任。接着,他派副总统约翰逊前往西柏林,同时命令一支1500人的战斗部队,从西德乘装甲车沿高速公路冲过德意志民主共和国的检查站,开到了西柏林,美国还用卡车冲撞一部分“柏林墙”,以表示决不让步的决心。苏联也不示弱,指示苏联元帅科涅夫命令苏军重型坦克部队开上去,使美军的吉普车、坦克、卡车、兵员运输车和推土机处于苏军坦克的炮筒之下,双方紧张对峙一夜,大有美军再逞强就开炮之势。
  虽然美国与苏联在“柏林墙”两边刀枪相见,但双方谁也没有定下决一雌雄的决心。特别是赫鲁晓夫,鉴于美国在核武器方面的优势和肯尼迪的强硬态度,首先软了下来。他指示科涅夫说:“我看你还是命令我们的坦克调头,从边界开回来为好。我敢肯定,在20分钟内,美国坦克也会开回去。”果然不出赫鲁晓夫所料,美国人心里也发虚,苏军撤走后,美军坦克也掉头而去,双方的直接冲突得以避免。
  1961年10月10日,赫鲁晓夫宣布取消了要美、英、法三国撤出柏林的期限,提出愿意推迟解决西柏林问题的时间。美国也感到“柏林墙”并未触及西柏林的安全,真要是打起来,恐怕得不偿失,所以,也就接受了既成的事实,第二次柏林危机遂告结束。
  东西方两大军事集团的对峙,并未因第二次柏林危机而告终,而是愈演愈烈。

  ------------------
  书 路 扫描校对
后一页
前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