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一页
前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第五十章 黑色幽灵谍报闯出横祸,出兵古巴演出导弹危机


  美苏两强为争夺欧洲,刚刚结束了“柏林危机”,时隔不久,又一个意外的事件发生了。这就是1960年曾在全世界引起轩然大波的“U-2间谍飞机事件”。
  1956年7月4日,俄罗斯的天空一片和平宁静的气氛。然而,一个“黑色幽灵”的突然出现,又给俄罗斯大地投下了不祥的阴影。
  “发现不明飞行物!”雷达值班员一声报警,防空部队立即进入“一级战斗准备”。
  “不明飞行物”大摇大摆地张开长长的黑翅膀,向苏联的纵深腹地飞来。
  “射击!”高炮团上校团长发出命令。数十门高炮同时开火,惊天动地,从下面看,密集的火网已将“不明飞行物”团团围住,马上要被撕成碎片。可是它仍在火网中悠闲地穿行。原来它飞得太高,高射炮弹对它无能为力。
  两颗绿色信号弹从空军基地升起。最新“米格”喷气歼击机编队起飞,犹如闪电直插蓝天。可惜,它也只能在“黑色幽灵”的肚子下面嗡嗡,奈何不得它。
  发射地空导弹。防空司令不惜血本,命令10发弹连射。没料到,导弹也是徒劳无益。
  能用上的都用上了,苏联的卫士们,却只能眼巴巴地看着“黑色幽灵”在自己的领空里,如天马行空,独往独来。
  是可忍,孰不可忍!苏共中央第一书记赫鲁晓夫暴跳如雷,国防部长、苏联元帅朱可夫气急败坏。盛怒之下,高炮团上校团长,“米格”机少校机长,导弹营中校营长被撤职查办。国防部长还觉不解气,又严令全军:“今后再出现此类失职行为,拿各级指挥官是问!”
  军中无戏言。官兵们一个个竖起一身汗毛,严阵以待。
  “黑色幽灵”又飞来了!一次、两次、三次……庄严的苏联领空成了“幽灵”随意进出的娱乐场所。强大的俄罗斯变成了“不设防”的国家。取代末可夫担任国防部长的马利诺夫斯基元帅,又狠狠地撤掉一批又一批的尉官、校官、将它。然而第一书记并未就此饶恕这位新上任的国防部长。
  “马利诺夫斯基同志,您什么时候才能结束这种令人无法容忍的局面?您没有听见俄罗斯大地母亲在哭泣,在责骂她的不孝子孙?”矮而粗壮的赫鲁晓夫挥着两只短臂,情绪激动地吼着。
  “第一书记同志,我们已尽了力,可是,高度……”
  设等他说下去,赫鲁晓夫就不耐烦地打断了他的话:“高度高度,这个该死的‘高度’,我早就听够了!你就不能让你那些科技少将、中将、上将们造出飞得高点的飞机、导弹?”
  “要达到那个高度,至少还要3年。”马利诺夫斯基愁眉苦脸地说。
  “3年,”赫鲁晓夫突然冷笑道,一亲爱的,用不着3年,我们的国防部长同志和情人在花园幽会的照片就会被拍下,登在《华盛顿邮报》,变成美国明星了!“马利诺夫斯基尴尬地苦笑着,无言以对。
  那么,这个让苏联举国上下诚煌诚恐的“黑色幽灵”究竟为何物呢?
  原来,它是一种美国最新研制的高空高速侦察机,代号U-2,人送绰号“黑寡妇”。
  为了与苏联争夺世界霸权,艾森豪威尔入主白宫后制定了“大规模报复战略”。为了推行这一战略,需要确定核袭击的打击目标,这就需要掌握苏联尖端军事科学的核心情报。为此,美国情报机构派出许多间谍四处刺探,但由于苏联的保密工作做得较好,对于美国来说,这个横跨欧亚大陆的超级大国始终是“一个神秘莫测的谜中之谜”。
  怎样才能打开苏联这个“谜宫”?美国情报机构终于想出派遣一种间谍飞机,秘密窜入苏联领空进行摄影侦察。这种飞机要飞得极高极远,使苏联的地面武器和飞机都无法击中,它必须具有强大的续航能力,能够飞越辽阔的苏联领空,到苏联任何一个地方实施摄影侦察。
  根据这一设想,在美国政府拨出巨额资金的财力支持下,洛克希德公司一个下属的保密工厂很快试制成功一种新型高空侦察机,取名U-2(效用机二型)。此机形状特殊,颇似滑翔机,器展24米,几乎比机身长一倍,全机呈银灰色,机身不涂任何识别标志。它为喷气推进,可装载用于飞行10多个小时的燃料,飞行高度可达到2.3万米,比当时最先进的飞机的飞行高度都高出一倍多。所以,苏联的高炮和米格飞机对它无可奈何也就不足为怪了。
  生产U-2飞机的工厂,还有个译名,叫“臭鼬工厂(具鼬是美洲的一种小动物,生性十分机灵,每当它遇到强敌的攻击时,就会从肛门里喷出一种臭不可闻的液体,把对手熏跑,或者自己趁机逃跑。这个”臭鼬工厂“生产的U-2间谍飞机,在高空执行侦察任务时,如果遇到被导弹瞄准攻击的时候,会放出电子干扰波,使导弹偏离方向,而自己则逃之夭夭。这种方式与臭鼬很相似,由此看来,给这家工厂起个“臭鼬”的译名倒是很贴切的。
  由于U-2飞机是用于从事空中间谍活动,自然不能把真相公诸于世。1956年4月下旬,美国以全国航空咨询委员会发布新闻的方式,宣布U-2飞机试制成功。但是为掩人耳目,谎称它将在美国空军气象局的后勤和技术支援下,“用来研究湍流及气象方面的情况”。同时还宣称:“驾驶U-2飞机的飞行员也是从洛克希德公司借来的非军人。”而实际上,U-2的驾驶员全是从空军精选出来的军人。
  虽然苏联打不下U-2飞机,但是无孔不入的“克格勒”却很快揭开了U-2飞机神秘的面纱,掌握了U-2飞机上述全部秘密。不仅如此,他们还获悉美国在苏联的邻国土耳其的一个空军基地组建了一支番号为10/10的神秘部队,而U-2飞机就是由这支部队派出的。他们甚至还弄到一张U-2飞机在20000多米高空拍摄的高尔夫球场照片,送交赫鲁晓夫。
  看到这张照片,赫鲁晓夫大吃一惊:照片上,两个小小的高尔夫球清晰可见。如此看来,他讽刺国防部长,说他和情人幽会的场面将因U-2飞机的侦察拍摄登上《华盛顿邮报》,并非无稽之谈。
  赫鲁晓夫几次想向美国政府提出严重抗议,但又缺乏令人置信的可靠证据。万般无奈,他只能保持沉默,苦思良计。
  一天,赫鲁晓夫突然把副官格兰尼托夫召进办公室,如此这般地交待一番,并要他火速行动,不得怠慢。从赫鲁晓夫那狡黠而诡秘的神色上看,他已想出了破敌的“锦囊妙计”。
  1960年5月1日,莫斯科。
  汽球在空中飘荡,白鸽在头顶飞翔。红旗和鲜花铺满广场。
  穿着节日盛装的游行队伍欢呼着,从检阅台走过。站在检阅台上的赫鲁晓夫不断地向游行队伍挥手致意。
  奇怪的是,参加这一庆祝的国防部长马利诺夫斯基竟然迟到了。什么事情使他在如此隆重的场会迟到?不一会,只见马利诺夫斯基急匆匆来到赫鲁晓夫身旁,低声耳语一番。赫鲁晓夫侧耳听着,先是表情严峻,继而眉开眼笑,再则沉默深思,然后转头附在马利诺夫斯基耳边说着什么。随后,他抖擞精神,声音洪亮地向集会群众发表演说。
  看到这一切的一位细心的西方记者当即向本国发出急电,介绍了检阅台上刚刚发生的一幕,并断言:俄国一定发生了什么与国防有关的重大事件。
  这位记者的推断没错。就在这一天的凌晨两点钟,正在巴基斯坦白沙瓦机场睡觉的美国飞行员鲍尔斯被人唤醒,来到他的上司谢尔顿上校的办公室。
  “又该轮到你到俄国去旅游了。你很幸运,全美国只有你能和赤色的俄国人一起欢度佳节。”上校友好而幽默地说着,拍拍鲍尔斯的肩膀。
  接着,上校又向鲍尔斯布置了这次间谍飞行的任务:飞过威海,经过斯维尔德洛夫斯克、基洛夫、阿尔汗格尔斯克和摩尔曼斯克,重点侦察对象是斯维尔德洛夫斯克附近的火箭基地上的火箭架以及架上的新型火箭……
  听说又要飞越俄国领空,鲍尔斯显得很平静,毫无恐惧之感。
  东方刚泛鱼肚白,白沙瓦机场上还是一片朦胧,鲍尔斯就在强烈的探照灯照射下驾驶U-2飞机起飞了,时间是凌晨4点30分。他计算好了,1小时后进入苏联境内,天已大亮,正好侦察拍照,大约下午1时左右可抵达此次飞行的终点——挪威的布德机场。
  鲍尔斯进入苏联领空后碰到一片阴霆,他穿过层层云雾,到达威海上空,看见遥远的下方有架单引擎喷气飞机正对其进行监视,他冷笑二声在其上面远远飞过,然后对苏联的丘拉坦人造卫星和宇宙飞船发射场开始拍照,又向前飞过乌拉尔山,把发现的机场、油库、基地—一标在地图上,其后飞向斯维尔德洛夫斯克。这时,苏联的“米格”机又追了上来,而且飞得出奇的高。
  鲍尔斯连忙加大油门,驾机向上爬去,把“米格”机结甩了。他心中掠过一层阴影,觉得今天不大吉利。他把飞机升到68000英尺——俄国的任何兵器、火力都无法达到的高度,按预定的航线寻找火箭发射阵地目标,然后进行侦察、照相、录音……
  鲍尔斯完成对斯维尔德洛夫斯克的侦察飞行任务后,正向基洛夫方向飞去,突然一声闷雷,飞机一震,向前控去。鲍尔斯回头一看,机尾冒出黄色火光,接着发动机熄火,飞机向下坠落。
  他一面向挪威布德机场发出“小狗68”的紧急呼号,一面发动引擎,但没有成功。飞机加速下坠,为了逃生,他只得弃机跳伞。
  本来,U-2飞机上安装了自动跳伞装置,并有一个定时装置与其相连。飞行员只要一按电钮,弹射装置就可将飞行员弹出,同时,定时装置引爆电动雷管和炸药,将飞机炸毁,从而毁灭机上一切间谍活动证据。
  可是,在此之前曾出现这样一种情况,一架U-2飞机在作间谍飞行时,发动机出现故障,飞机失去控制,飞行员本可以跳伞,却不知怎的,没能跳出来,而是凌空一声爆炸,人机同归于尽。鲍尔斯凭自己多年飞行的经验猜测,这个定时装置,很可能是个骗人的把戏,哄着你在弹射跳伞时同时引爆身后的炸药,达到毁灭飞机、杀人灭口的目的。政府官员便可在记者招待会上信誓旦旦地让上帝作证,把间谍活动赖得一干二净。所以他这次遇险跳伞,没有按上级的规定使用自动跳伞装置,而是甘冒风险,用手拉开座舱盖,用自己的力量从急速下坠的飞机中滚跳而出,再拉开降落伞……
  鲍尔斯刚一降落在斯维尔德洛夫斯克郊区的农田里,立即被几个国营农场的工人围住。他很识相,没有反抗,乖乖地举起了双手。
  消息迅速传到莫斯科。马利诺夫斯基正是因为此事才在“五一”庆祝集会上迟到了。
  赫鲁晓夫闻知此事,心中大喜。他严格交待马利诺夫斯基:“封锁消息,不准告诉任何人,尤其不能透露飞行员还活着这一绝密情况!”
  且不说打下U-2飞机后俄国人如何扬眉吐气,再说美国一方此刻已是乱作一团。
  当1O/10部队派驻布德机场的指挥官听到鲍尔斯“小狗68”的紧急呼叫时,就预感到大事不妙。
  下午五时,U-2飞机没有按预定时间飞临机场。
  下午3时,U-2飞机仍不见踪影。按时间推算,它的燃油已经耗尽,最后一线希望破灭了。
  心慌意乱的10ilo部队指挥官立即用密码电报紧急报告美国中央情报局。
  中央情报局长艾伦。杜勒斯得到噩耗,飞报总统艾森豪威尔。
  然而,总统外出度周末,不在白宫。
  第二天,总统回来了。当他从杜勒斯那里了解到U-2飞机上弹射跳伞与自毁装置之间的奥妙后,放心了:“俄国人只能捡到一堆无法辨认的飞机碎片和几块飞行员的碎骨头。”便指示国家航空和宇航局发一个公报:一架从土耳其阿达纳基地起飞,由一名非军人驾驶的气象调查机,自5月1日以来下落不明……
  苏联在击落U-2飞机后几天之内,没作出任何反应。只是到了5月5日,赫鲁晓夫才在最高苏维埃会议上向大会代表宣布:一架入侵苏联领空的美国飞机被我们的导弹击落,但却略而不谈是架什么飞机,也不谈飞行员是死是活。
  艾森豪威尔不知是计,他太相信杜勒斯说的U-2飞机自毁装置,没料到飞行员会猜到其中奥妙,死里逃生。因此,在发表公报不久,又让国家航空和宇航局再次出面,发表气象飞行计划、飞机数目、仪器装置及飞行航线等资料,企图以另一个侧面证明上一个公报的真实性。同时又令国务院于5月6日煞有介事地发表声明称:美国“没有——决没有——有意侵犯苏联领空之事”。并说有人认为美国试图在U-2飞机的真正目的上愚弄世界,这种说法是荒唐的。美国的一些参议员也倒打一耙,指责苏联居然在美苏英法召开巴黎最高级会议前夕,击落没有武装的美国气象飞机,这是对最高级会议没有诚意的表现。
  赫鲁晓夫看罢美国的这两份声明后,心中涌起一阵狂喜:他觉得到了戳穿美国人谎言的时候了。于是,5月7日,在苏联最高苏维埃会议的闭幕式上,宣布了一个爆炸性新闻。他说:“同志们,我要告诉你们一个秘密,在我上次说起这件事的时候,我故意没有提驾驶员还活着,身体很好,我们还拿到了飞机的部件。我们是故意这样做的。因为,如果我们一下子把事情都说了,美国人就会诌出另一套说法。”
  不过,为了大国之间的和平共处,他还是掌握分寸,留有余地,给了艾森豪威尔一个台阶。他说:“我准备承认,总统并不知道有一架飞机被派往苏联,而且没有飞回来。”对此,他在内部解释说:“我在谈话中尽量采用美国报刊的提法,也就是说,杜勒斯和美国军方的人士应为U-2飞机事件负责,我完全不提总统。因为把责任推给美国情报机构中不负责任的人,而不是总统身上,这样做是符合我们利益的。只要艾森豪威尔总统不牵扯在内,我们就能够继续奉行加强美苏之间关系的政策,这种关系是我访问美国并和艾森豪威尔会谈后开始的。”
  赫鲁晓夫的一番演说,在美国,在西方,在全世界引起轩然大波。U-2飞机事件成为世界头号新闻,各大报社、通讯社纷纷抢发头条。对于这一切,美国政府尴尬至极。
  既然赫鲁晓夫大发慈悲,网开一面,艾森豪威尔的僚属们自然都主张由有关部门承担责任,让总统脱身。然而,艾森豪威尔不想领赫鲁晓夫的情。几天之后,他亲自站出来发表声明:U-2飞机对苏联从事间谍活动,是由他自己亲自批准的。他还进一步用挑衅的口吻解释说:美国“被迫”采取这种做法,是因为苏联是一个“封闭的社会”,不允许任何记者和美国人留在他们的领土上,作为“有责任保卫美国安全”的总统,除了采取这种侦察飞机收集情报外,别无他法。并声称:“美国有权保卫自己的安全,今后仍将继续这类飞行。”
  艾森豪威尔赤裸裸的承认和进~步的挑衅,使赫鲁晓夫大为恼火。为了发泄内心的愤怒,他下令在莫斯科的高尔基公园举办U-2飞机残骸展览会,并把被俘的飞行员带去参观他自己的飞机残骸,以便让国内外新闻记者和成千上万的苏联人能亲眼看见美国侵犯苏联领空、人赃俱获的铁证。展览会从5月11日开幕,到7月15日才闭幕,长达56天,充分达到了赫鲁晓夫所期望的宣传苏联国力,揭露美国阴谋的宣传效果。
  赫鲁晓夫又巧妙选择了8月17日——U-2飞机飞行员鲍尔斯对岁生日那一天,在莫斯科公开审讯鲍尔斯。在法庭上,鲍尔斯采取了与苏联人合作的态度,有问必答,对自己接受美国中央情报局的雇用,向苏联进行间谍活动的罪行供认不讳。
  赫鲁晓夫的这几手,把美国政府弄得狼狈不堪。鉴于苏联已经有了能打U-2飞机的新式导弹,再加上各方面的压力,艾森豪威尔只好下令:取消U-2飞机在俄国领空的一切飞行。
  然而艾森豪威尔哪里知道,苏联并非有什么新式导弹,U-2飞机之所以被打下,完全是赫鲁晓夫导演的一次出色的间谍活动所致。这个谜底,直到5年后,“克格勒”的一个重要官员巴托列斯基叛逃美国后,才被揭开。
  那是在1960年某一天的深夜,“克格勒”中东和南亚地区负责人马林斯基的家里来了一位不速之客——赫鲁晓夫的副官格兰尼托夫。
  一阵寒暄之后,格兰尼托夫神秘地附在马林斯基耳边窃窃私语,向他传达了赫鲁晓夫布置的一个绝密的任务。
  当晚,马林斯基悄悄地飞往阿富汗的首都喀布尔,通过“克格勃”在喀布尔的情报机关,找来了一个名叫穆罕默德。喜兹尼。
  汗的阿富汗空军飞行员。他曾在苏联学习驾驶“米格”飞机,是“克格勒”发展的一名谍报人员。
  一阵密谋之后,在一个月黑风高的晚上,肩负重要使命的穆罕默德穿过阿巴边界线,潜入巴基斯坦。经朋友介绍,穆罕默德在白沙瓦机场找到了一个扫飞机跑道的卑贱工作。
  穆罕默德很快弄清了白沙瓦机场的情况:这是美巴合用的空军基地,美国人用的那部分,戒备森严,日夜有哨兵警卫,任何人不得入内。那里面停有几架从土耳其调来的10/10部队的U-2飞机。
  在一个漆黑的夜晚,他利用夜色的掩护秘密潜入机场的美军用区。趁两个哨兵谈话疏于戒备之时,穆罕默德快速地钻进一架U-2飞机的驾驶舱。他先用一把小螺丝刀把飞机高度表右上方的一颗小螺丝取下,而后从自己衣袋里取出另外一颗小螺丝,把它换上去。这一切干得迅速、隐蔽,美军毫无察觉。
  凌晨4点30分,鲍尔斯驾驶这架U-2飞机起飞了。他哪里知道飞机已被做了手脚。
  飞机进入苏联领空后,鲍尔斯拉驾驶杆,上升高度。这时,穆罕默德换上的那颗螺丝开始作怪了。这是一个磁性螺丝。在磁力的作用下,高度表上的指针被慢慢向右吸了过去。
  对这一切,鲍尔斯自然无法知晓。当他发现高度表指针已指向68000英尺时,便不再爬高。他哪里想到,飞机的实际高度还不到6万英尺,所以会遭到‘咪格“机的追逐。
  摆脱“米格”机的追逐后,鲍尔斯脑子还未反应过来,依旧保持高度飞行。于是,在飞临斯维尔德洛夫斯克附近时,遭到14枚导弹的攻击,接下去,便是让苏联人赃俱获。
  赫鲁晓夫亲自导演的这出闹剧,把艾森豪威尔整得狼狈至极,既雪了苏联人的耻,又出了美国人的丑。艾森豪威尔做梦也想不到,轰动世界的一场龙争虎斗,引爆的“雷管”却是一颗小小的磁性螺丝,五星上将半世英名竟然栽在“克格勃”的小小间谍手里。
  不过,赫鲁晓夫得意的日子并没有持续多久。仅仅事隔两年,美苏之间再一次爆发危机。这就是1962年的“古巴导弹危机”。而这一次出丑的是赫鲁晓夫。
  古巴共和国的历史充满了曲折和艰难。历门年,西班牙殖民者开始侵入古巴,从而成为西班牙的殖民地。1868年至1878年古巴人民进行第一次独立战争。1898年美国——西班牙战争后,美国占领了古巴。1901年美国强迫古巴宪法会议把美国议员普拉特提出的“修正案”纳入古巴宪法,规定美国有出兵干涉古巴内政的“权利”。1902年5月20日成立古巴共和国。1903年美国强租古巴海军基地两处(其中关塔那摩基地迄今仍被美国占领)。以后,美国分别在1906年、1912年、1917年派兵进驻古巴,干涉古巴内政。靠美国扶上台的巴蒂斯塔总统,取缔各政党和民主团体,残杀爱国志士和进步人土,实行白色恐怖政策;对外屈从于美国,对美国人言听计从,卖国求荣。
  巴蒂斯塔政府的残酷统治引起了古巴人民一次又一次的反抗和起义。由贫苦人出身的菲德尔。卡斯特罗领导的古巴革命,推翻了美国支持的巴蒂斯塔独裁政权,建立了新的革命政权。革命政权成立后,卡斯特罗首先到美国访问,主动作出改善两国关系的表示。但美国不把卡斯特罗看在眼里,要古巴继续做美国的蔗糖殖民地,卡斯特罗义无反顾地保卫古巴主权,下令将外资企业收归国有,美国大老板的企业也包括在内。年轻气盛的肯尼迪闻此,盛怒不已,于1960年宣布停止美国从古巴进口食糖。
  肯尼迪的霸道行为激怒了古巴人民。因为制糖业历来是古巴的经济命脉,糖是古巴国民收入最主要的来源,他们依靠糖换回粮食和其他物品。美国的这一道禁令,等于切断了古巴的经济生命线。为了打破美国的制裁和封锁,卡斯特罗只好向苏联求助。
  而苏联出于同美国争夺霸权的需要,正想在美洲找一个立足点。
  古巴的求援,正是赫鲁晓夫求之不得的事情,他当即宣布,苏联愿伸出援助之手,购买古巴蔗糖。2月13日双方签订苏古贸易和支付协定,苏联保证在5年内每年购买古巴100万吨食糖,并答应向古巴提供工业设备,使古巴获得外汇和其他利益。
  苏联对卡斯特罗的支持,解了古巴的燃眉之急,肯尼迪更为气焰,经济制裁不行就动武的,他指示美国中央情报局局长艾伦。杜勒斯训练了2000名古巴雇佣军,于1961年4月间日凌晨从古巴的吉隆滩(猪湾)登陆,企图,举颠覆古巴革命政权,把年轻的古巴人民共和国扼杀在“摇篮”之中。
  在这生死攸关的时刻,卡斯特罗指挥古巴军民奋战72小时,将古巴流亡分子组成的美国雇佣军“古巴旅”全歼,彻底粉碎了美国颠覆古巴的美梦。
  古巴粉碎美国雇佣军进攻的消息传出,世界舆论大哗,美国公众对此颇为不满,具体策划指挥这次行动的美国中央情报局长艾伦。杜勒斯羞愧难当,不得不引咎辞职。肯尼迪恼羞成怒,一面令美国特务机关暗杀卡斯特罗,一面加紧对古巴制裁封锁。
  为了抗击美国的军事威胁,古巴急需苏联的武器装备,卡斯特罗不得不向苏联求援。赫鲁晓夫趁机把古巴作为同美国进行抗衡的筹码。
  1962年7月2日,古巴武装部队部部长劳尔。卡斯特罗到达苏联。在他访问期间,两国达成一项协议:苏联在古巴秘密部署核导弹。
  古苏之间往来频繁,进行军事上的交易,虽然都是在极其秘密的条件下进行,但并未瞒过美国人的眼睛。
  1962年夏,一艘美国海军电子侦察船“玛拉”号正在加勒比海巡逻。有一天,接收机突然从古巴岛附近侦收到一种不寻常的辐射信号,这些被自动记录在磁带上的辐射信号立即送到了华盛顿进行分析和评估。中央情报局的电子战专家在数据处理中心进行专门的技术处理之后,惊讶地发现:这种辐射信号竟是苏联带核弹头的弹道导弹制导雷达的辐射信号。
  一个更严密的侦察网撒开了。美国驻古巴的情报人员,奉命不断汇报那里的军事设施情况;那些来到佛罗里达州的古巴难民,也不断受到审查和询问。海上巡逻机飞往加勒比海执行电子侦察任务;沿佛罗里达南部海滨架起高灵敏度的地面侦察设备,严密侦收古巴与外界所有的无线通讯联络;U-2高空侦察机在古巴上空进行侦察。
  1962年8月29日,U-2高空侦察机终于侦察到了苏联设在古巴的萨姆Ⅱ型地对地导弹发射基地。9月初,美国司法部长。
  肯尼迪总统的弟弟罗伯特。肯尼迪会见苏联大使阿纳托利。多勃雷宁时强调指出:美国政府对于苏联正在频繁运往古巴的军事装备甚为关切。大使斩钉截铁地回答说:司法部长不必担心,苏联部长会议主席赫鲁晓夫已指示他要肯尼迪总统放心,决不会在古巴安置地对地导弹或其他进攻性武器。在美国进行总统选举以前的这段期间内,赫鲁晓夫决不会做任何破坏我们两国关系的事情。
  苏联人在蒙骗山姆大叔。
  9月4日下午,肯尼迪总统发出警告:美国不会容忍进攻性武器进入古巴,如果发现苏联把进攻性导弹运进古巴的确实证据,就要发生严重问题。一周后,9月11日,苏联公开否认有采取这种行动的任何意向,苏联不需要把核导弹运人包括古巴在内的苏联国土以外的任何国家。同时,赫鲁晓夫写给肯尼迪一封亲笔信,态度诚恳地说,他希望总统放心,苏联决不会把他对地导弹运进古巴。
  当时,美国认为萨姆11型导弹不是进攻性武器,而是防御性武器,因而对苏联的行动捉摸不定。
  肯尼迪哪里放心得下?10月14日清晨,两名空军少校奉命驾驶U-2飞机起飞,前往古巴西部,对整个古巴岛屿进行拍照。回来后,他们的底片金立即送往华盛顿,在五角大楼的分析中心,熟练的专家们开始研究每一张放大照片。照片中看不到弹道导弹,然而分析人员却能认出有导弹转运、装配和发射装置。
  事不宜迟,应该立即报告最高当局予以注意。10月15日下午7点许,情报局长通过热线报告了国防部副部长查尔帕特里克。另外,给总统的报告将由总统国家安全事务顾问麦乔治。邦迪转呈。
  10月16日早晨7点半,美国国防部长麦克纳马拉看了这些照片,邦迪在8点钟也看到了。邦迪径直走进总统的卧室,向他报告:“总统先生,现在根据一些确凿的照片证据,俄国人在古巴设置了进攻性导弹。”肯尼迪听完报告后,立即召开国家安全委员会执行委员会会议。会议室里,中央情报局的专家们向在座的许多高级官员介绍最新情况。他们拿着指示棒,指着地图及照片—一加以说明,其中有一套照片显示了哈瓦那西南方靠近圣克里斯托瓦尔的坎德拉里亚村北部的一个地区全部情况。第一张照片显示了lop年8月这一地区的情况,当时这一地区只是一个平静的农村;第二张照片显示了同一地区,该地区已经有一些帐篷和车辆,可以看到一些新辟的支路,干道改进了;第三张照片,显示一个中程导弹营的装置已安装好了;有一些可容纳四五百人的帐篷。在那条新辟的支路末端,有7辆1000英里射程导弹的拖车。
  耳闻目睹这些照片后,与会者不得不相信在古巴的圣克里斯托瓦尔的坎德拉里亚村的一块空地上正在构筑导弹基地。这一意外的情况,震惊了美国参政要员,谁也没想到苏联会在古巴部署地对地弹道导弹。
  10月17日,“执委会”会议进行中间,麦康又出示了当天拍摄的侦察照片,照片上展现了至少有29个可以发射中程和中远程弹道导弹的建筑基地,据专家们估计,这可能是32放射程超过1000英里的导弹。这些导弹可在一周内使用,其核弹头的威力比美国在广岛投下的原子弹威力大4倍,如果从该导弹基地一齐发射出一次导弹,将要死伤8000万美国人。
  如何对待苏联人的挑衅?“执委会”会议上,出现了两种不同的主张。一部分人主张实行海军封锁,禁止苏联舰船驶往古巴;一部分人主张采取军事打击,摧毁苏联设在古巴的导弹基地。美国的决策机构——“执委会”成员们陷入无休止的争论。
  思索、研究、论证,然而时不我待,不能再延而不决了。于是,“执委会‘分成小组,分头去草拟各自的建议,最后,让总统裁定。
  为以防不测,在“执委会”继续开会的同时,美国在全世界各地的武装力量都已处于戒备状态。4个战术空军中队处于随时进行空中打击的状态;军队开进了佛罗里达州和美国东南部;第1装甲师开始从得克萨斯州开进佐治亚州;关塔那摩海军基地的力量得到了加强;180艘舰只进人加勒比海;B-52轰炸机队奉命载足原子武器进入空中,一架着陆,立即由另一架升空顶替。
  与此同时,白宫还展开了大量的外交活动,取得了英、法和加拿大等国的理解和支持。
  10月20日下午2时30分,国家安全委员会正式会议在总统椭圆形办公室举行。麦克纳马拉陈述了主张封锁的论点,艾奇逊等人提出主张军事打击的意见。会议持续到5时10分,总统做出封锁的决定,并定于10月22日晚上发表电视演说。
  22日6时,腊斯克国务卿会见了苏联驻美大使多勃雷宁,把总统即将演说的事通知他。总统广播之前,由美国驻莫斯科大使福伊。科勒将演说的副本送到了克里姆林宫赫鲁晓夫的办公室,还带了一封肯尼迪给赫鲁晓夫的私函。信中写道:“你的政府可能会不能正确理解美国在任何特定的情况下的意志和决心。因为我并没有认为,体或者任何其他神志清醒的人会在这个核时代故意要使这个世界陷入战争,而非常清楚的是,这种战争是没有一个国家能够取胜的,其结果只会给包括侵略者在内的整个世界带来灾难性的后果。”
  一小时后,总统坐在他的办公桌旁,出现在全国千百万架电视机屏幕上。他清了一下嗓门,开始说话了:“晚安,公民同胞们:本政府按照规定,一直对苏联在古巴岛上的军事设施进行了最严密的监视。过去一周来,明白无误的证据表明了这样一个事实,即在那个被禁烟的岛上目前正在准备设置一系列进攻性的导弹基地。设立这种基地的目的只能是配备向西半球进行校打击的能力,对所有美洲人的和平与安全构成了明显的威胁……苏联人第一次突然秘密地决定在他们的领土以外安装这种战略武器,说明他们蓄意改变现状,我们决不能听任他们这样做。我们决不会过早地冒世界战争的危险……但是,在不得不面临这种危硷的时候,我们决不会后退……”
  接着,肯尼迪总统又振振有词地发表了7点声明:(1)对古巴实行海上封锁;(2)继续加紧严密监视古巴和古巴加强军事力量的做法;(3)把从古巴对西半球任何国家发射的任何核导弹看成是苏联对美国的进攻,需要对苏联作出充分的报复性的反应;(4)作为一种必要的军事警戒措施,加强我们在关塔那摩的基地,并命令另外~些军事部队随时作好戒备;(5)要求美洲国家组织的磋商机构立即开会,考虑对本半球的安全和威胁;(6)要求联合国安理会立即召开紧急会议,采取行动,反对苏联对世界和平构成的威胁;(7)呼吁赫鲁晓夫主席停止和取消对世界和平和我们两国稳定关系的这种秘密鲁莽并富有挑衅意味的威胁。
  肯尼迪的讲话震惊了美国和全世界!也就是在这一天,肯尼迪签署了海上封锁的命令。在肯尼迪发表讲话后的13个小时内,苏联毫无反应。但实际上,克里姆林宫已是一片混乱。赫鲁晓夫没料到核导弹基地会这样快被发现,而且美国会这样快实行了海上封锁。
  赫鲁晓夫准备再冒一次风险,下一次赌注。苏联政府和华沙条约联合武装部队总司令命令所属部队进入战备,苏联外交部也退回美国封锁古巴的照会。10月对日,苏联政府发表声明并宣称苏联决不会指示那些驶向古巴的苏联船只的部长服从美国海军的命令。“坚决拒绝”美国的“拦截”,对美国的威胁将“进行最强烈的回击”。
  肯尼迪也不示弱,他宣布从24日起将拦截可能前往古巴的舰船,并勒令这些舰船听候美国人的检查。与此同时,美国在古巴领海周围设置了警戒线,由叨艘舰艇组成的美国舰队,在68个空军中队和8艘航空母舰的护卫下,驶入阵位,拦截和搜寻正在进入隔离区的船只。在佛罗里达州和邻近各州,美国也集结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最庞大的登陆部队,准备参战。
  危机达到高潮。
  在封锁生效几分钟后,海军向麦克纳马拉报告,在距离封锁线不远几海里之内,有两艘俄国船——“加加体‘号和”科米莱斯“号正在快速驶往古巴的航道上。接着,又传来了一个令人不安的报告说,有一艘苏联潜艇正在为那两艘船护航。危机达到白热化程度。
  “现在我们该怎么办?”总统问道。
  麦克纳马拉回答说,现在让“埃塞克斯”号航空母舰用声纳信号通知该潜艇浮出水面以证明身份。如果它拒绝这样做,将使用小型的深水炸弹使之浮出水面。
  此时此刻,箭在弦上,房间里的空气似乎凝固了,肯尼迪的心提到了嗓子眼上。
  突然,一个信使给约翰。麦康送来了一张便条。“总统先生,我们得到了一个初步报告,该报告似乎表明几艘俄国船只都在海里停住不动了。”顿时,房间里的人们情绪活跃了,纷纷进一步提问:都在海里停住不动了?哪几艘船?他们可核对过这份报告的准确性?是真的吗?不久,一个海军情报官员拿着一份完整的报告来到了会议室,报告说有20艘最靠近封锁线的俄国船只已经动也不动地停在海里,有的已掉头走了。此时,肯尼迪那颗提到嗓子眼的心才放了下来,极度紧张的神经才松弛了许多。
  10月25日,是在双方的僵持中过去的。这一天,一艘苏联油船“布加勒斯特”号在古巴海面被美国海军拦截。苏联油船赶快说明油部身份后,被美国海军放行。
  肯尼迪对这场危机外表强硬,实际上内心也很虚弱,他和赫鲁晓夫一样也怕事态扩大到不可收拾的地步,这在要不要登上苏联过往船只进行检查的问题上体现的尤为明显。对此,美国海军将领多次请示过身为三军总司令的肯尼迪。肯尼迪进退两难,不检查显得自己过分软弱,检查又怕惹恼了喜怒无常的赫鲁晓夫。
  于是,他选择一艘美国制造、属于巴拿马所有、在黎巴嫩注册。
  为苏联使用的自由轮“马卢克拉”号作为第一艘使之停船并强行上去检查的船只。他估计检查这类船只,一般不会产生强烈的对抗行为。结果,正如肯尼迪所料。
  10月26日下午,危机出现了第一次重大突破。赫鲁晓夫通过苏联驻美大使馆向美国表示:如果肯尼迪总统愿意公开宣布不入侵古巴,那么,他准备在联合国的监督下把导弹撤出古巴。到了晚上,赫鲁晓夫又给肯尼迪写了一封意思相同的信。
  赫鲁晓夫这一举动,大出美国人的预料。美国政府当即表示同意。然而,第二天,美国政府致赫鲁晓夫的回信尚未草拟完,莫斯科广播电台又播出了赫鲁晓夫的另一封信。这封信的语气同上封信大不一样,赫鲁晓夫在信中要求美国以撤除在土耳其的导弹来换取苏联撤除在古巴的导弹。也正在这时,美国一架U-2飞机在古巴被苏联部署的地空导弹打了下来,造成机毁人亡。
  美国人再一次被激怒了!三军参谋长一致要求立即对古巴发动进攻。但肯尼迪难下这个决心,他怕最终导致一场核大战。这时,司法部长罗伯特。肯尼迪想出了一个办法,提议不理睬赫鲁晓夫27目的来信,只就26日的来信作回答。这个建议得到总统采纳。当天,肯尼迪复信赫鲁晓夫,要求苏联先从古巴撤出进攻性导弹,然后美国才同意撤消对古巴的封锁,并保证不进攻古巴。同时,私下里罗伯特。肯尼迪告诉多勃雷宁大使:肯尼迪愿意在危机过后撤走美国设在土耳其的导弹。
  在这种情况下,赫鲁晓夫妥协了。10月28日,他复信肯尼迪表示:古巴导弹发射场的工程将予停止;被认为是‘进攻性“的导弹将在联合国的监督下装箱运回苏联;立即在联合国谈判,以便最终解决危机。
  赫鲁晓夫终于在美国人面前低头了,这使肯尼迪兴奋异常。
  尽管如此,为了给赫鲁晓夫一个台阶,肯尼迪于28日中午又发表了一项声明,表示欢迎赫鲁晓夫的“政治家风度的决定”,认为这是“对和平的一个值得欢迎和建设性的贡献”。但全世界的人都明白,在这一轮美苏较量中,苏联人输得一败涂地。
  1五月8日至1五日,在美国军舰的监督下,苏联船只从古巴灰溜溜地运走了全部导弹。
  11月20日,肯尼迪下令解除对古巴的封锁。次日,赫鲁晓夫也对军队下达了“解除动员令”。至此,一场濒临核战争边缘的危机就这样烟消云散了。

  ------------------
  书 路 扫描校对
后一页
前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