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一页 前一页 回目录 回主页 |
凡是悲欢离合之事发生的场所,总跟我们的心牢牢地粘在一起。所以他特别注意到小园中的黄扬,枯萎的落叶,剥落的围墙,奇形怪状的果树,以及一切别有风光的细节;这些都将成为他不可磨灭的回忆,和这个重大的时间永久分不开,因为激烈的情绪有一种特别的记忆力。 ——巴尔扎克 最完美的人间事物,就是母亲的灵魂。 一则古老的传说,上帝在六天当中,创造了天地和其中的万物之后,在第七天休息。等上帝休息够了之后,他想了解所造的天地之中,至善至美的境界何在,遂派遣天使长至人间,带回三样最美好的事物。 大使长来到地上,发现一株绽放在晨晴中的盛开百合,露珠在它皎洁无瑕的花瓣上,晶莹剔透地滚动着,百台在纯洁当中,更透着尊贵与娇艳的自信,天使长认为是美好的,便取了百合放在怀里。 行不多远,在树下又见着一个白胖的婴儿,脸上露出至真至纯的欣喜的笑容,好奇地玩着自己的小手,满足快乐。幸福洋溢的表情,在天使长眼中看来,是极美好的,便将婴儿抱在怀中。 再走了一段路,天使长看见马路旁一辆卡车疾驶而来,一个小孩为了捡拾滚落的球,从路边冲了出来,眼看卡车就要碾过小孩。突然又有一位妇人,以更快的速度扑向捡球的小孩,及时将小孩推离卡车的巨轮之下,但这位救了自己孩子的母亲,自己却来不及逃开,竟被碾死在轮下。 为孩子而甘愿舍身的母爱灵魂,天使长也认为是美好的,便带走了这位母亲的灵魂。三样美好的事物已收集齐全,天使长即回到天上覆命。 回到上帝的面前,天使长首先取出第一件美好的事物。纯洁的百合。但经过一段时间的忻腾,花瓣上的晶莹露水已然干涸,百合也枯萎了,洁白的花瓣变得调黄,不再美好。 天使长取出第二样美好事物,满足快乐的婴儿,呈在上帝跟前。只是,婴儿此时脸上的笑容已不复见,亦不再为自己的小手感到好奇。婴儿因为饥饿而嚎陶大哭,难见到他幸福洋溢的神情。 尴尬的天使长只得取出第三样事物,为孩子牺牲的母亲灵魂。霎时,乐声四起,光明的天堂里,天军高唱诗歌,而天父亦走下宝座来,满心喜悦地怜悯这位母亲的灵魂,并嘉许天使长找到了最完美的人间事物。 黄昏用自己的暗幕盖住了整个房间,我几乎看不清他的面孔,只觉着有一种奇特。异样的感情充满了我的心。 工程师呆呆地注视着火炉,从他那几乎没有张开的唇中突然蹦出个词来: “我们……” 他点燃一支香烟,敞开了心扉。 “看来你相信我的生活是充满了甜美和幸福喽?我爱我的家庭,也喜欢我的工作。是的,我感到幸福……然而在当时…… “你知道,当我还是大学生时,就深深地陷入了情网。我是学理科的,她学的是语言,比我小两岁。 “她并不漂亮,身体矮小,双腿略有点弯,小小的鼻子——我的伙伴们时常拿我们的爱情取乐逗笑。但在这爱情之中却有着一种非同寻常的美,一种内心的诚挚的眷恋,或者吸引力……’ “我是未来的工程师,简而言之,我爱上了她,而我不是惟一的爱她者;我们班足足有一半人和我同样追求她,而她却选中了我,虽然在当时我也算不上美男子。 “我们一块散步,相互交谈,我们也接吻,拥抱。我是幸福和自豪的,这不仅因为她爱我,而且,作为一个正直的男子汉,首要的是因为她爱的是我,而不是那种比我漂亮、更聪明和仍然可以进行挑选的人。 “事情持续了两年,除了假期,当我们都离开那个城市的时候,我们两个,至少是我,在分分秒秒掐着日子,直到新学期的开始! “这种迷恋简直弄得我神魂颠倒!我竟然写起诗来了!尽管是一些拙劣的诗,然而她却很喜欢它,除了她以外,任何人都不知道这些诗。我的学理工的同伴们,对于我们的这种爱情觉得有些可笑。我写诗,记日记,朗诵自己的诗稿;并应她的请求,把那些诗送给她。她向我允诺,绝不把那些诗给任何人看,它们只属于我们两个人,就像我们的吻一样——她说。 “就这样,我们度过了几年的大学生活。后来我结束了学业,离开了那个城市,并为每天的面包奔波操劳。说来也有点不好意思,然而事实正是这样:我们首先得吃饭,其次才谈得上恋爱二字。 “我们什么都没有说,也没有商量今后该怎么办,关于结婚之事更是只字未提。我认为这是很自然的,既然是两人真诚相爱,就不会发生其他意外。我必须找到职业,而我也必须等到她大学毕业。她在学校时,我曾给她写过一封信,那时我正在法国漂泊,她无法给我回信。 “几年过去了,我工作着,思念着,我敢断言,她也同我一样。 “终于有了一个机会,我获得了成功,首先是在家乡找到了一个固定的职业。此刻,我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她,只有现在我才真正领悟到我对她知道的多么少啊!她的面孔,假如我会画的话,我能准确地将它描绘出来。但她大学毕业后的地址和她父母的地址我却不知道,我只知道那个小城镇的名字。我给她写了一封信,信封上没有街道名称和门牌号码,既没有收到她的回信,也没见把那封信退回来。我没有时间去查寻,也没有钱请人去查寻,我便放弃了这种念头。我就是这样的人,很容易放弃自己的愿望而不去做必要的努力和争取。 “一天,我在报纸上看到了一则春天情诗比赛的消息,比赛中最优秀的诗刊登在报上,而我作为一个热诚的读者也读了那些诗。第三首诗使我大吃一惊,它出自我的手笔!错不了,没有任何疑义;我认得出自己写的诗,《倾诉》……是我最喜爱的,送给她的那首。 “我是否有心要证实是谁投的那首诗呢?假如是她,我能找到她,假如不是……那我也知道该怎么办。 “发表的诗署的都不是真名。我给编辑写了一封信,随后我又亲自去拜见他;他拒绝在比赛结束之前告诉我投稿者的真实名字,因为奖品是一笔为数可观的钱,足够两个人前往地中海避暑两个月的全部费用。他要我体谅……可这样我就得等6个月! “我明白他的意思。经过长时间的恳求,他终于答应帮我转信,我即刻开始写信,聚集在心底的爱和忧虑一齐进发出来,倾注到纸上,表白,恳求,责备,再一次的倾诉…… “信发走了。随后的几个星期里我犹如梦游病患者般心荡魂忧。我期待着回信,同时我颤抖着……难道一切都是多余的吗?我的生活几年前已经安顿好了……也许,她的生活也真的……而现在……假如一切都推倒重来……值得吗?然而信已经发走了。” 他停了片刻,似乎在搜寻回忆的恩绪。他猛劲吸了口将要燃尽的香烟,吐出一股很浓的白烟,并把目光投向这飘浮的白雾。我急切地想让他继续往下讲,几乎呼喊了起来:“那……”——然而我控制住了自己。 不一会儿,他又继续谈下去:“几乎过了两个月,回信终于来了。我相信,当我看到信封上那熟悉的字时,我的心碎了。虽然我面前放着那封信,可也许我在桌旁已整整呆坐了几个小时,直到我有勇气打开它。 “是的,是她,是她寄的诗稿!她不但没有把它送给别人,而且还把它和其他的信以及我们的日记一起保存着。她没有忘记我,她等待过我,甚至现在依然在等待着我。她爱我,我是否要到她身边去呢……” 啊!终于深深地舒了一口气。真蠢,我该想象出结局的,自然是皆大欢喜,全家团聚,比赛结局我是已经看到了的,这就是幸福,这就是温暖的家庭! “你的故事可以结束了,我的朋友。真有戏剧性的色彩!那你就是这样重新找到了你的情人,你的妻子。你可真是个走运的人啊!”我说。 工程师看着我,这在他整个讲述过程中还是第一次。他猛劲抽着烟,把目光转向那正在变为灰烬的火。此刻,黄昏用自己的暗幕盖住了整个房间,我几乎看不清他的面孔,只觉着有一种奇特。异样的感情充满了我的心。我的话,刚有个欢快的开头,也残留在浓黑的夜暗之中。我没有勇气继续说下去,虽然我的朋友并没有半点怪罪我的意思。 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我们就这样寂静地坐着。我预感到一件出人意外的事情就将发生。 工程师终于忍受不住这沉默,把烟蒂扔进了炉里,用一种奇怪的、嘶哑的声音说: “信……那信……昨天才收到……” 他用死证实了人世间不乏高尚的情操和行动。 吃了晚饭,威廉·但纳和玛丽·但纳动身去看电影。在一个火车道道口,玛丽右脚滑了一下,插进铁轨和护板之间的缝儿里去了,既不能抽出脚来,又不能把鞋子脱掉。这时一列快车却越驶越近了。 他们本来有足够的时间通过道口,可现在由于玛丽的那只鞋捣乱,只有几秒钟时间了。 火车司机直到火车离他俩很近才突然发现他们。他拉响汽笛,猛地拉丁制动闸,想把火车刹住。起初前边只有两个人影,接着是三个,正在道口上的铁路信号工约翰·米勒也冲过来帮助玛丽。 威廉跪下来,想一把扯断妻子鞋上的鞋带,但已经没有时间了。于是,他和信号工一起把玛丽往外拽。火车正呼啸着,朝他们驶来。 “没希望啦!”信号工尖叫起来,“你救不了她!” 玛丽也明白了这一点,于是朝丈夫喊道:“离开我!威廉,快离开我吧!”她竭尽全力想把丈夫从自己身边推开。 威廉·坦纳还有一秒钟可以选择。救玛丽是不可能了,可他现在还能让自己脱险。在铺天盖地的隆隆火车声里,信号工听见威廉·坦纳喊着:“我跟你在一起,玛丽!”他用胳膊紧紧抱着妻子,紧紧地抱着她。他俩紧紧搂在一起——火车前灯的光照在他们的脸上。他始终跟妻子在一起。 威廉·坦纳用他的死证实了人世间不乏高尚的情操和行动,也使那些玩世不恭的人和欺诈虚伪的人在他面前相形见继。每一个听到这个故事的姑娘都应当们心自问:“我是否曾经使一个男子对我这样关怀?”同样,这个故事也向男人们提出问题:“如果你在自己身上没找到促使威廉做出那种举动的那种感情,那么你对爱情究竟懂得多少呢?” 尽管前进得很慢,昂克·奥和他的配偶又在一起了。永远在一起。 昂克一奥和他的配偶是两只漂亮的大雁,体重将近13磅。细长的脖子上长着乌黑发亮的羽毛,颏下有一片雪白的毛,像一个小围嘴。身体结实,体型匀称优美,走起路来气派庄严。 他们相互知疼着热。从北极圈到美国的切萨皮克湾,他们已飞过四个来回。在空中,彼此了解意向;在地面,总觉得对方的安危自己有责。大雁在动物界与众不同,他们雌雄配对,始终不渝。昂克一奥和他配偶是永久的伴侣。 9月里的一天,昂克一奥、他的配偶和五个孩子加入雁群,腾空而起,排成一个个人字形的队列,飞向南方。这种迁徙是自然界的奇迹。只见成百、成千、成百万只的大雁展翅高飞,离开加拿大的北极地带。他们在长时间的飞行中惯于默不作声,但常在夜间鸣叫。他们的叫声划破寒冷的长空,随风飘荡,在人们的记忆中回荡:昂克一奥!昂克一奥! 五千多年以来,昂克一奥和他的先辈一直偏爱着马里兰州乔坦克河北岸一片宽广的沼泽。该处作为冬天的栖息地在各个方面都理想,只有一点除外:它属于特洛克家所有,这家人是猎户,爱吃雁肉,百吃不厌。 “烤雁,白斩雁加洋葱胡椒,蘑菇雁肉片,我都能吃。”英夫·特洛克对着当地店铺里的人说,“别的月份我都不要,我只要11月,一个星期有三天炉子上有只肥雁就行了。” 莱夫早就料到——比那些年轻的大雁还料得准——它们会在哪里进行求爱活动。就在那里,在树林深处的一块草地上,他和儿子们埋伏好。年轻的大雁,出于内在的冲动,也被吸引到这里,并在此跳起舞来。 “放!”菜夫发令,一杆杆猎枪喷出了火焰。在昂克一奥来得及唤醒雁群飞起时,已有许多大雁纷纷倒地死去,尽够装满特洛克家的冰库。 当大雁在沼泽地重新集合时,昂克一奥发现自己的一个儿子死去了;正待放声哀悼,突然惊骇地发现配偶也不在了。 他当即离开雁群,火速赶回寻找。其时,菜夫和儿子们正在搜寻伤雁,昂克一奥的飞临使他们不无慌乱。他直接从他们头顶掠过,在早先看到大雁中弹倒下的地方降落,找到了她。她左翅受伤,不能飞了。而几分钟内,猎人和猎狗就会找到她的地点。 他就用他的嘴猛推她,催她前进,使劲把她推向沼泽深处的安全地带。当她踉跄不稳、无力向前时,他就啄她的羽毛,绝不让她停下。他们前进了大约200码,这时一只黄色的杂种狗嗅到了伤雁的气味,并悄悄逼近,最后一跃而起,扑在伤雁身上。 但狗没有料到,这只雌雁还有一只决心护卫她的雄雁做伴。昂克-奥挺起身子,闪电似地挥动他那有力的嘴巴,把狗乱啄一气。这只吓了一跳的畜牲惊慌地后退,然后冲向雄雁昂克-奥。 随即是一场泥水四溅、你死我活的恶战。当然,狗占尽一切优势。可是昂克-奥使出了不知从哪儿来的力量,为拯救负伤的爱妻奋力而战。在水草纠结的沼泽深处,他以令人眼花燎乱的动作,又是扑闪翅膀,又是用嘴猛啄,向狗发动了进攻。最后,猎狗头上淌着血,逃之夭夭。 “那里面有只伤鸟。”莱夫对儿子们大声说,“虎子自个儿找到了一只伤鸟。” 三条汉子和他们的狗纵身跳进沼泽,但昂克-奥还是把受伤的配偶带离了险境。他们躲进了灯心草丛中。这时猎人们趟着泥水搜索,发出很大的响声;而那些猎狗,不管打击虎子的是什么东西,它们都不太想碰上,所以对搜索并不卖力。 一星期后,当配偶受伤的翅膀已经痊愈,昂克-奥又集合雁群,开始飞向加拿大北极地带的荒野。在飞经纽约州中部的一个小镇时,雁群发出一阵格外僚亮悠长的鸣叫。镇上的居民跑出来观看他们神奇的迁徙。“它们飞得慢极了。”一个男孩告诉母亲。 男孩说得很对。雁群的飞行速度比平时慢,因为昂克-奥没法带头飞。他得留在后面护卫着他那受过伤的配偶比翼前进。 可是,尽管前进得很慢,昂克一奥和他的配偶又在一起了。永远在一起。 无论在多么低等的动物身上,都能体现母爱的崇高。 我所做医学实验中的一项,是要用成年小白鼠做某种药物的毒性试验。在一群小白鼠中,有一只雌性小白鼠,腋根部长了一个绿豆大的硬块,便被淘汰下来。我想了解一下硬块的性质,就把它放人一个塑料盒中,单独饲养。 十几天过去了,肿块越长越大,小白鼠的腹部也逐渐大了起来,活动显得很吃力。我断定,这是肿瘤转移产生腹水的结果。 有一天,我突然发现,小白鼠不吃不喝,焦躁不安起来。我想,小白鼠大概寿数已尽,就转身去拿手术刀,准备解剖它,取些新鲜肿块组织进行培养观察。正当打开手术包时,我被一幕景象惊呆了。 小白鼠艰难地转过头,死死咬住已有拇趾大的肿块,猛地一扯,皮肤裂开一条口子,鲜血汩汩而流,小白鼠疼得全身颤抖,令人不寒而栗。稍后,它一口一口地吞食将要夺去它生命的肿块,每咬一下,都伴着身体的痉挛。就这样,一大半肿块被咬下吞食了。我被小白鼠这种渴望生命的精神和乞求生存的方式、深深感动了,收起了手术刀。 第二天一早,我匆匆来到它面前,看看它是否还活着。让我吃惊的是,小白鼠身下,居然卧着一堆粉红色的小鼠仔,正拼命吸吮着乳汁。数了数,整整十只。小白鼠的伤口已停止了流血,左前肢腋部由于扒掉了肿块,白骨外露,惨不忍睹。不过小白鼠精神明显好转,活动也多了起来。 恶性肿瘤还在无情地折磨着小白鼠。我真担心这些可怜的小东西,母亲一旦离去,要不了几天它们就会饿死的。 从这以后,每天第一件事,就是来到鼠盒前,看看它们。 看着十只渐渐长大的仔鼠没命地吸吮着身患绝症、骨瘦如柴的母鼠的乳汁,心里真不是滋味。我知道,母鼠为什么一直在努力延长自己的生命。但不管怎样,它随时都可能死去。 这一天终于来到了。在生下仔鼠21天后的早晨,小白鼠安然地卧在鼠盒中间,一动不动了。十只仔鼠围满四周。 我突然想起,小白鼠的离乳期是21天。也就是说,从今天起,仔鼠不需要母鼠的乳汁,可以独立生活了。 面对此景,我潸然泪下。 他没有时间了,只好奉献生命。 “汤姆……海伦出事了……今晚在火车站……问开了……她掉了下去……” 他描述了事故经过,但汤姆好像没有听见。 在以后几天里,家里人来人注。之后,汤姆拒绝与周围的人往来。他不能接受与海伦永别的现实。 6个月后的一天,汤姆终于同意与朋友们出去晚餐,地点是一家酒吧,开车约一小时。他谢绝朋友们的接送,决定自己开车去。 那一天,他提前出发赴约,以防交通阻塞。天渐渐地黑下来,路上爬满黄色的车灯。 他注意到右前方出现一片混乱,吃惊地看到几栋着大的房子。许多人聚在那里,哭喊声交织在一起。车无法开近着火的房子,他就跳下车,向最近的那所房子跑去。 空气中弥漫着焦糊味儿,他的周围烟雾缭绕,一片狼藉。烧伤的人躺在地上,惊恐万状。他径直向第一所房子奔去。 火几乎吞没了那栋房子,只有顶层靠她的一间屋子尚未烧到。一伙人在拼命地阻拦一位绝望的妇女,她在不停地喊:“安妮!保罗!” 在嘈杂的人堆里,没有人听到安妮、保罗的名字,但汤姆听到了。他毫不犹豫地冲进房子。在房内,他找到一条毛巾,将其浸湿,一边上楼一边用湿毛巾裹住脸。 喊叫声不太清楚,好像来自右边。汤姆很快扫视一下房内的格局:左边是火,右边是关紧的门。 他去摸门把手,很烫。他解下裹脸的湿毛巾,用它包住门把手,将门打开。如果他不知道地狱的样子,那么现在该知道了。窗帘、椅子、地毯……到处是火,他呼吸困难,但喊声使他继续向前。他蹲下身子以躲避烟火。他注意到角落里蜷缩着两个孩子。 “安妮!保罗!”他大叫。屋顶吱吱作响,汤姆知道他们时间不多了。远处消防车及救护车呼啸而至。 火焰弥漫了整间屋子,孩子们晕倒在他的臂上,他知道时间已到。他尽力用身体护着孩子,跳过大火,找到下楼的阶梯。他看不见东西,只靠双脚探索前进。他几次要栽倒,但臂上的重量支撑着他。他甚至没有感觉到火舌已吞尽衣服,舔到皮肉。 他好像看见了闪,一个男人的轮廓。臂上的重量被卸下……孩子们……照顾好孩子们…… 然后就什么都不知道了。 一张脸俯视着他。浅浅的微笑掩饰不住护士那担忧的双眼。 疼,浑身难忍地疼,但他仍挣扎着要讲话。 “孩子,安妮和保罗,他们在哪里……” “他们很好,”他听到她说,“谢谢你,史密斯先生 “很好。”他低声说。然后他见到另一张脸,模糊,但很熟悉。 “海伦,”他说,“见到你真高兴。” “别出声,”她说,“汤姆,把手给我,我们还有最后一段路要走。” 他走向那只手。突然,一切疼痛消失,光明出现了,没有血,没有疼。 他与海伦又在一起了。这一次,他们永远不会分开了。 他的墓碑上写着:他没有时间了,只好奉献生命。 深厚的夫妻感情是人的强大精神支柱。 唐朝诗人李商隐极富感情,青年时期,他向往爱情生活。在封建时代,婚姻决定于媒的之言。父母之命,私自同别人发生爱情是非法的;更何况李商隐第一次恋爱时正做道士,他爱着的少女又是个女道士。所以那些满口仁义道德,一肚子男盗女娼的伪君子们对他攻击开了,说他“轻薄浮浅”。可是李商隐本人却不管这一套,他并不认为自己做了什么见不得人的事,他还公然把这事儿写在诗里。当然,他在道士庙里的爱情是失败的——这也是注定要失败的。后来他跳出了教问,几曾恋爱。几曾失败,他老是被失恋的痛苦所折磨。 后来,他同王茂元女儿的结合,把李商隐在爱情上的苦闷一扫而光。尽管为了这柱婚事影响了政治前途,他也毫不悔恨。妻子是个才女,对他很体贴,他也很爱她。最使他得意的是,他们常在一起作“联句诗”,就是你一句我一句地合作一首诗;或者两人同窗坐下,一边剪蜡烛芯,一边闲话。他有时离家远出,心里总是挂念着她,写过很多惜别和相恩的诗,诗里对她大加赞美,说她像晶莹的白雪等等,或是表白对爱情的忠贞不二。著名的《夜雨寄北》就是描写对妻子的深深怀念的: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这种深厚的夫妻感情,对李商隐来说是极为重要的,它是精神上的支柱,使他在困难处境里而不至于悲观颓丧。可是不幸得很,在他38岁时,妻子一病而亡,留下三个儿女。这是对李商隐的沉重打击。他写了不少悼亡诗,来怀念妻子,寄托哀思。这些诗写得有真情实感,哀婉动人。打这以后,李商隐总是郁郁寡欢,好像丧魂失魄一般,直到他死,都是如此。 即使是丈夫有乘着孤舟从此离去的时候,我也不可能重新登上那望夫山了。 望夫山,各地都有,其一如安徽当涂县西北的望夫山,一名枣子矶。传说曾有人去湖南,数年未归,妻子登此山眺望,望得久了。站在那里不动,变成了望夫石。 唐·慎氏嫁给严灌夫为妻,二人相敬如宾,情欲如炽。遗憾的是数年未曾生儿育女,因此常受婆母的呵斥。有一天严母让儿子给儿媳读《孔雀东南飞》中的“此妇无礼节……遣去慎莫留”一段,灌夫看出了母亲的心思,不由心急如焚。他打定主意,绝不能重演焦、刘的悲居,便把诗中的另几句念给母亲听:“往昔初阳岁,谢家来贵问。奉事循公姥,进止敢自专?昼夜勤作息,伶俜萦苦辛。谓言无罪过,供养卒大恩。”严母便以“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相要挟,灌夫无言以对。慎氏面对此景此情,写下了《感夫诗》,以示诀别: 当时心事己相关,雨散云飞一饷间 便是孤帆从此去,不堪重上望夫山。 对丈夫的无限眷恋、感慨万分的真情和超群的才气,深深地打动了婆母那颗冷酷的心,将她留了下来。 从此二人更是情爱有加,在天比翼,在地连理。 爱能使人重获光明,光明就是天堂。 我想起史铁生的小说《命若琴弦》,觉得生命的确像一根脆弱的琴弦,谁也没法预知自己何时弦断音绝,即使像小鱼那样美丽单纯、充满幻想的女子。死亡和生命仿佛两个挨得很近的邻居,只隔着薄薄的一堵墙壁。更准确他说法或许应该是:它们之间相隔着一层帷幕,生和死不过是台前与台后的匆匆换场,所不同的只是生命的舞台五彩缤纷,有灯光朗照,有观众瞩目,有转瞬即逝的欢笑和掌声;而死亡的后台是永恒,是一片寂静的虚无。对于死者而言,只有爱才能彻底拨开笼罩着他(她)的那层黑暗的椎幕,重新将他(她)照亮。 真正不幸的,也许并非我们每个人必得面对的死亡,而是没有“爱”。 没有爱的人的死,是永劫不复的黑暗,黑暗就是地狱。 爱能使他(她)重获光明,光明就是天堂。 每一个活着的人心里都矗立着一座墓碑,墓碑就是爱。 我相信,每一个死去的人都有将他(她)照亮的那个惟一的观众。因为,我现在就是J、鱼的那个惟一的观众。 想到总有一天在另一个世界里和亲爱的小鱼重逢,这也许是我惟一可以感到安慰的。 真正的爱情,能够鼓舞人,唤醒他内心的沉睡着的力量和潜藏着的才能。 看到了罗洁丝,捧着她刚出版的书,充满希望地谈着她的未来时;我再次对生命充满了敬意。 罗洁丝从出生时就先天不良,她膀胱生在体外,心律不齐。童年,父亲离家出走,抛下她和嗷嗷待哺的弟妹以及没有生活能力的母亲。后来母亲再嫁,继父又强奸了她。她14岁就辍学,出外帮佣,打零工维持生活。然而在这坎坷的环境中,她没有放弃希望,她拾起书本,利用成人教育的机会,持续地捡拾着失落的童年,补缀着断失的学习机会。她最后拿到的文凭是护士合格证书,那已是198O年的事。 而今12年的岁月过去,她利用一边工作、一边进修的机会,又把她潜伏的才华展露。她完成的第一本著作虽然只印数千本,但是,那是她赖以生存的力量——对生命的信赖。 这位做过女佣。也开过计程车的47岁的黑人,处在一个对她全然不利的坎坷环境中,却用宽阔的胸襟“接纳自己,肯定自己”。 “这一切灾难又不是我的错,是命运给予我的挑战。”她对记者说,“我唯有接纳自己,肯定自己,才能继续走下去。” 看着这一段报道,我忍不住两眼含泪,爱哭是我的弱点,但是对于不完美的世界,这一份对生命的感动,是我能用含泪的双眼,迎接可爱的明天之因。 衡量伟大的爱,只有一个伟大的尺度:自我牺牲精神。 不管他们选择的目标是什么,迫击炮弹还是落到了一个越南小村庄开办的孤儿院里。几个教士和一两个孤儿被炸死,还有几个孤儿被炸伤,其中有个大约8岁的小女孩。 村里的人到邻近的一个和美军有无线电通讯联系的J、镇上去求救。最后,美国海军的一名军医和一名护士带着急救箱,乘吉普车急匆匆赶到村里。他们发现那小女孩伤得非常严重,如不抓紧手术,她就会因长时间休克和失血过多而死亡。所以要及时地给她输血,这就需要和她有同种血型的献血者。护士很快地给在场的人进行血型化验,结果,没有一个美国人和小女孩的血型相同,但有几个没受伤的越南孤儿却和她血型相同。 美军军医和护士一会儿用越语,一会儿用法语,一会儿打手势,试图给这些被吓坏了的孤儿们解释,如果不马上给这个小女孩输血,她就必死无疑,然后他们问孤儿们,有谁愿意给小女孩献血。 孤儿们听后,一个个瞪着大眼,一句话也不说。过了一会儿,一只小手颤巍巍地慢慢举了起来,很快又放了下来,接着又举了起来。 “啊,谢谢你。你叫什么名字?”护士用法语说道。 “恒。”小男孩答遭。 护士很快把恒安置到担架上,用酒精在他的胳膊上擦了擦,把针头插进他的血管里。恒一声不吭,僵直地躺着。 过了一会儿,他突然发出一阵颤抖的抽泣,但很快就用另一只手将脸蒙住。“疼吗,恒?”军医问道。恒摇摇头,并又用手蒙住脸,试图不哭出声来。军医又一次问他是不是针头刺疼了他,他又摇了摇头。 又过了一会儿,恒又轻轻地哭出声来。他紧紧闭着眼睛,把拳头放进嘴边,试图止住抽泣。 军医和护士感到一定是出了什么问题。正在这时,一个越南护士正好赶到。她看到这种情景后,直接用越语问恒到底是怎么回事,她听了恒的回答后,温柔地对他说了些什么。 过了片刻,恒停止了哭泣,抬起眼睛询问似地看着越南护士,越南护士向他轻轻点了点头,恒脸上紧张的表情顿时释然。 越南护士看了看美军军医和护士,然后轻轻他说道以为他快要死了。刚才他误解了你们的话,他以为你们要把他的血全部输给那个小女孩呢。” “但他为什么又愿意献血呢?”美军护士问道。 越南护士用越语把美军护士的话又给恒说了一遍。恒回答道:“因为她是我的好朋友。” 一个小孩为了朋友,竟心甘情愿地付出自己的生命,世界上还有什么样的爱能比这更伟大呢? 上帝啊,求你帮助我,教我也爱她。 这个故事要从1950年初讲起,那时泰勒夫妇二人居住在麻萨诸塞州瓦尔珊城的一所小寓所。伊迪丝·泰勒确信自己是“当地最幸运的妇女”。她和卡尔已经结婚23年了,但每当卡尔走进房间时,她的心仍然怦怦地跳。而卡尔呢?也处处都表现出一个男子对妻子的爱抚。卡尔在政府仓库工作,碰到派往外地出差,便每晚给她写信,每到一处,总买些小礼物寄给她。 1950年2月,卡尔被派到冲绳去,要在那里新设置的政府仓库工作数月。这次分别的时间较长,而且相距又很遥远。这次卡尔没寄礼物来,但伊迪丝心里明白,他是在储蓄,以便有一天买一幢自己的房子——这个梦想他们憧憬已久。 伊迪丝在孤单寂寞的日子中苦度时光。每次她预料他该回来时,他总是来信说他必须在那里“再待三个星期”,“再待一个月”。“就只再过两个月就可以了”。现在他离家已一年之久,信却越来越少了。不寄礼物来,她能理解。可不写信,难道就为省那几分邮票钱吗? 经过数周的杏无音信后,来了一封信:“亲爱的伊迪丝,但愿我能用更体恤你的方式告诉你,我们今后不再是夫妻了……。” 伊迪丝走到沙发前坐下。他已经写信到墨西哥办理通信离婚。他已和派到他住所服务的日本姑娘爱子结了婚。爱子今年19岁,伊迫丝是48岁。 讲到这里,如果我是在杜撰这个故事的话,下文就会是这样:弃妇不承认书面离婚,痛恨丈夫和那个女人,要为自己惨遭打击而报复。但我要讲的是实际发生的事情。伊迪丝没有恨卡尔,也许因为她对卡尔的爱历时太久,有欲罢不能之势。 她可以想象出那个情景。一个孤单寂寞的男子和那个女子经常接近。即便是这样,卡尔也没有轻易地做那不要脸的事。他宁愿离婚,也不肯戏弄那年轻的女仆。伊迪丝唯一不能相信的;就是他怎么会不再爱她了。总有一天,总有个原因,卡尔会回来的。 于是伊迪丝的生活目的便完全寄托在这个希望上。她写信给卡尔,要求和他继续保持联系。后来他来信说,爱子快要有一个孩子了。玛丽亚在1951年出世,接着在1953年又生了海伦。伊迪丝给那两个孩子寄去了礼物。她继续写信给卡尔,卡尔也有回信:海伦长一颗牙了,爱子的英语很有进步,他自己的体重减轻了。 后来,她收到一封可怕的信,获悉卡尔得了肺癌将不久于人世。他最后的几封信充满了忧虑,不是为他自己,而是为了两个孩子和爱子。他一直在储蓄,准备把两个孩子送到美国去上学,但医院的费用把所有的钱都耗光了。她们将来怎么办呢? 伊迪丝知道,此时她可以送给卡尔的最后礼物只能是心灵的安慰。她写信告诉他,如果爱子愿意,她可以收养玛丽亚和海伦,在瓦尔珊市把她们抚养成人。爱子在世间唯一所有就是这两个孩子。可是她们跟着她,除了过贫困。奴役和绝望的生活之外,还能有什么好处呢?1956年11月,她让她们授靠她。不久,玛丽亚和海伦来到了伊迪丝身边。 伊迪丝知道自己已经是54岁的人了,做一个3岁和5岁的孩子的母亲该是多么难啊!但她不曾想到,卡尔死后不久,两个孩子把曾学过的一点点英语都忘了,不过玛丽亚和海伦都学得很快。她们眼神中的恐惧之情消失了,脸也胖起来。伊迪丝下班后,马上赶回家来,这是6年以来所未有的情形,甚至做饭也再度成为乐事了! 接到爱子的来信时,更是令人神伤的。“阿姨,请您告诉我她们的情形怎么样。玛丽亚、海伦哭了没有。”伊迪丝从爱子那辞不达意的英文中看出了爱子心境的寂寞,而她自己是深知寂寞的滋味的。她觉得必须把孩子们的母亲也接到美国来。 她已下了决心,但爱子还是日本公民,移民的配额有限,等的人又很多,要很多年后才能轮到爱子。那时,伊迪丝就给我写了一封信,问我是否可以帮忙。我把她的情况在报纸专栏里登了出来,有些人更积极地协助,于是各方面提出请求。1957年8月,爱子获准来美。 飞机到达纽约国际机场的时候,伊迪丝感觉到一种恐惧。如果看见那个把卡尔夺走的女人,恨起她来该怎么办呢?最后,走下飞机的是一个非常弱小的少女,伊迪丝最初还以为她是个孩子呢。她站在那里,手握着栏杆。伊迪丝觉得,要是自己有些害怕的话,那么爱子一定惊恐得近于不能自持了。 她喊着少女的名字,那少女便匆匆走下扶梯,投入她的怀抱。当她们两人互相拥抱在一起的时候,伊迪丝的心中忽发奇想:我从前祈祷卡尔回来,现在他真的回来了——藏在他的两个小女儿和他所钟爱的这个温柔少女的形体里回来了。上斋啊,求你帮助我,教我也爱她。 你若不能为一个无法回报你的人做点事,那么这一天就不算完美。 在美国,曾经发生过这样一件事情。 有一位小学学童,因为身体感觉不适,经医师详细检查后,确认他罹患了癌症。 接踵而来的,是一连串更详细的检查与治疗。当然其中也包括了人人闻之色变的化学治疗。 在不断地使用化学针剂治疗之后,癌细胞的蔓延受到了控制。但化学治疗强烈的副作用也伴随着产生,这位小病童的头发开始大量掉落,一直到他的头上不留一根头发。 随着出院的日子一天天接近,小病童的心中除了欣喜之后,更有着一丝隐隐的担忧——考虑自己是否应该戴上假发回学校上课。一则为了自己光秃的头而自卑,再则也怕自己光头的新造型吓坏了同学。 回学校那天,母亲推着轮椅,送他走进教室的那一刻,母亲和他不禁张大了口,惊喜得发不出声音来。 只见全班同学全都理光了头发,连老师也顶着大光头,热烈地欢迎他回来上课。我们的小病童一把扯去假发,大叫大笑,从轮椅上一跃而起。 春天没有花,人生没有爱,那么还成什么世界。 “大热天,真是没事找事。”商场侦探亨利嘀咕着,他的制服已被汗水湿得精透。一位窄脸妇女正在他面前尖声诉说着什么。 真是,丢掉的钱既然已经找到了,就算了呗。可她却不善罢甘休,仿佛站在桌前的这个小男孩真是一个危险的罪犯。 亨利思忖着,是的,10块钱对大人也是不小的诱惑,何况对这个穿得破破烂烂的小孩子? “是的,我没亲眼看到他偷钱。”那位大太唠叨着,“我买了一样东西,又要去看另一件货,就把10块钱放到柜台上。刚离开分把钟,钱就跑到这个小贼骨头的手上了。” 亨利这才发现桌角那边还有个小女孩,她正用蓝蓝的眼睛静静地在看着他。 “是你拿走钱的吗?”亨利问男孩。 小男孩紧闭着嘴唇,点了点头。 “你几岁了?” “8岁了。” “你妹妹呢?” 男孩低头望了望他的小伙伴: “3岁” 在这大伏天里,孩子也许只是为了拿它去换点冰激淋。可之位大太却咬定孩子是窃贼,非要惩罚他们不可。亨利不由得心疼起这两个孩子来了。 “让我们去看看现场吧。” 男孩紧紧拉着小女孩的手,跟着大人们向前走去。 柜台后面一台风扇吹来的风使亨利觉得凉爽些了。 “钱在哪放着?” “就在这。”大大把10块钱放在柜台上售货记帐本的旁边。 亨利打量了一下小女孩,掏出几块糖来。 “爱吃糖吗?” 女孩扑闪了一下大眼睛,点了点头。亨利把糖放在钱上圆: “来,够着了就给你吃。”小女孩踮起脚尖,竭力伸长小手,可还是够不着。亨利把糖拿给小女孩。 太太在一边嚷起来:“我不跟你争辩。难道他们可以逃脱罪责吗?领我去见你的老板……” 亨利没理会,他正注视着那10块钱。柜台后面的风扇吹着它,它开始滑动、滑动,终于从柜台上飘落下来。 钱落在离两个孩子几尺远的地方。女孩看到钱,便弯腰捡起来递给哥哥。男孩毫不踌躇地把钱交给了亨利。 “原来那钱也是你妹妹给你的,对吗?” 男孩点了点头,眼里涌出委屈的泪水。 “你知道钱是从哪来的吗?” 男孩使劲摇着头,终于大声哭了出来。 “那你为什么要承认是你偷的呢?” 男孩泪眼模糊:“她……她是我妹妹,她从不会偷东西……” 亨利瞟了一眼那位太太,他看到她的头低了下来。 她脸上什么都没有,只有一团乱七八糟的薄膜。谁会爱护她呢? 那天早上西尔玛一进医院,便立刻感到发生了什么事。大家不像平常那样打招呼,育人窃窃私语,有人避免和她目光接触。她来到加护病房,有人指了指躺在远处摇篮里的婴儿。 西尔玛走到摇篮前,她首先看见这个婴儿头上的淡棕色卷发,接着看见了“脸”——是一团不成形的湿的粘膜,还有一个形状不整齐的洞用来呼吸和进食,完全看不出她的眼睛长在什么地方。 起初,西尔玛只是吃惊地看着,接着不禁涌出了眼泪。“可怜的孩子又小又弱,”她说,“我忍不住为她流泪。” 几天后,加护病房主任护士召开职员会议。“我不要再听到有人谈论这孩子的面貌,”西尔玛说,“她的名字叫爱丽斯,她在这个世界上有她生存的意义,我们必须像对待别的孩子那样对待她。” 爱丽斯在医院住了数星期就跟妈妈回家。西尔玛忧心忡忡。这孩子如果想有机会过正常生活,便需要一个健全而爱护她的家庭。她会有这样的家吗? 在一段很短时间,爱丽斯的妈妈的确想给爱丽斯以所需要的照顾,但徒劳无功。那位父亲拒绝对爱丽斯负责任,其他的家人则视爱丽斯为不祥之兆。 到了1976年的4月,一线曙光透进爱丽斯的生命,初生婴儿加护病房主任赖斯脱医生认为爱丽斯可以治疗,便把她送到纳什维尔的范德比尔特大学医疗中心整形外科主任林治医生那里。 林治医生虽然从没见过像爱丽斯这样严重的畸形脸,但还是决定进行先驱性的重整外科手术。“我们不是寻求奇迹,”他加强语气说,“爱丽斯将来永远是失明的,也永远不会完全像正常人。我们的目标是修补某些部分,例如口、鼻,使它能发挥作用,并使她脸上的其他部分显得较为自然。” 其后4个月,医生们策划施手术,爱丽斯则频频往返范德比尔特。在这些旅程中,西尔玛总在爱丽斯身边。她已和丈夫雷门谈及这个没有脸的女孩,他也同意应尽一切努力帮助。 1977年1月的一天晚上,帕金斯夫妇接到爱丽斯母亲打来的电话,告诉他们家里发生剧烈纠纷。雷门说道:“当时我想到的是有人会伤害那小女孩。”帕金斯夫妇由一位警察局长陪同赶过去。爱丽斯的母亲已等在门口。“接过去吧,”她说,把爱丽斯像一捆包裹似地递给西尔玛,“我无法再照顾她 爱丽斯16个月时,体重只5公斤,连翻身也不会。“如果当晚我们没有把她接过来,我想她一定活不了多久,”雷门说,“但我们要她。” 许多人劝帕金斯夫妇不要领养爱丽斯。“他们认为我们无法应付一切问题,”西尔玛说,“但家里的人已全部爱上了她。” 今天爱丽斯已7岁,在马利维尔的艾维瑞脱特别教育学校就读。除了正常功课之外,还接受职业疗法及语言治疗,她懂得250个字,并开始学造句。 她在家里的生活和别的盲童相似。她绕过各种障碍物认路无误。西尔玛说:“她仿佛有个内在雷达系统。她总是似乎知道前面有危险,于是慢下来或停下来。” 她喜爱的消遣是在雷门在后院安装的秋千上玩。她往往独个儿在后院里溜达,西尔玛在厨房随时可通过窗子注意她。 爱丽斯的前途问题很多——包括社会排斥问题。使人诧异的是,孩子们比成年人更容易接受爱丽斯,而且常常袒护她。有一天上学时,有个女人第一次见到爱丽斯,脱口而出地问道:“那怪物是谁?” 站在附近的一个小女孩说:“太太,那不过是爱丽斯罢了。”于是她拉着爱丽斯的手带她上教室。 爱丽斯还要接受更多的手术。林治医生说:“我们要做眼窝,装上一双人造眼,使她看来更正常。” 同时,爱丽斯生命中又有一次重大改变。她正式由帕金斯家收养。西尔玛说:“她一直是我的小女孩。公事文件只是办个正式手续罢。” 有一种感情是朴实而深厚的,超越言辞的爱。 1980年春天,珍妮弗,快8岁时,肿大的右腿出现了溃疡。必须采用某些措施,否则如果发生严重感染,就得截肢。匹茨堡T·D华盛顿康复医院的迈克尔·阿历克山大医生建议,让珍妮弗来做两周的实验治疗,因为该办法对另外一些淋已水肿的人已产生了疗效。 爱德华夫妇同意了。珍妮弗的腿被一种袖带交替缠裹住,袖带连着一个泵,这个泵按设计压力不断送出气流,以推动淋巴液流向心脏。但不幸的是,这种泵对珍妮弗效果并不大,膝部的肿胀倒是消退了,可脚和大腿更肿了。 老爱德华来看望珍妮弗。当他看见孙女用这种单压力泵时,感到难以容忍。忽然他眼睛一亮:自己年轻时,曾学过工程,而且在当经理时,曾有过7项发明专利,现在第8项专利的构恩已开始形成——他骄做地称之为“我一生中最重要的发明”。 他建议医生,不能把整个腿裹在袖袋里,而是从脚到大腿向上逐渐移动压力以推动液体向心脏流动。但是怎样才能做到呢?老爱德华发誓:“在上帝的帮助下,我会为孙女做些事情的。” 在以后的三个月中,他一头钻在地下室的工作间里。这位坚毅的老人常常工作到深夜。他对生理学知之甚少,就频繁去图书馆查阅医学书籍。其间,他的心脏病发作了两次,但他毫不理会妻子不许他过分劳累的警告。 一个新装置终于诞生了。1980年11月15日,当阿历克山大医生在自己的胳膊上试验了老爱德华的泵的安全性,便立即决定让珍妮弗使用这种泵。这种新型泵由两个专为珍妮弗设计的袖袋和电子控制系统组成,一个放在右臂上,一个放在右腿上,每个袖袋分成三部分,每部分在特定时间接受特定的压刀。 第一个星期里,珍妮弗每天用泵8小时,效果明显,看到患腿渐渐消肿,每个人都为之振奋。 一个月后,珍妮弗的右手出现了关节外形。她的眼睛闪问发光,兴奋地叫道:“妈妈,我手上的骨头都突出来啦!” 在以后的几个月中,她的两条腿渐渐变得差不多粗细,珍妮弗和祖父愉快地分享每一点进步带来的喜悦。她学会了在自行车上重新掌握平衡,学会了不拖着腿走路。一天,珍妮弗回到家,上气不接下气地对祖父说:“爷爷,我现在跑得比班上的任何人都快!”老人眼睛湿润了,他感到再没有哪件事比听到这些使自己更幸福、更快乐。 就在老爱德华完成泵的研制工作后的两个月,他的右眼视网膜出血,加上他的另一只眼以前就有病,这样老人失明了。 索尼亚说:“是坚强的意志使他能等到泵发明完成后才失明。”现在珍妮弗以百倍的关心照顾回报爷爷的恩情。她给他读报纸,行走时总是拉着爷爷的手。索妮亚又说:“他们之间的感情是特别的,这种情感不是华而不实的,而是难以用语言形容的,是朴实而又深厚的,这是一种超越言辞的爱。” 10岁的洛迪牢记父亲的嘱托:你是家中惟一的男子汉! 1980年6月10号早上,美国得克萨斯州潘翰德尔农场的主人把10岁的儿子洛迪叫到跟前,抚弄着他的头发说:“洛迪,我要出门办事去了,你现在是家里叫唯一的男子汉,要好好照顾妈妈。” 洛迪点点头。每逢爸爸不在家,洛迪就俨然是个撑门户的男子汉,帮助妈妈照管农场和小牛。妈妈海伦不久前做过一次大手术,身体刚复原,不能太劳累。 下午天气变坏了,海伦开车到学校来接洛迪。回去的路上雨越下越大,当车拐上通往家中的柏油路时,时间约是晚上1O点35分。这时夹着冰雹的雨猛泻下来,2~3米以外便是一片朦胧。当车开到一条小河边时,因河水泛滥,他们怎么也找不到路。海伦将车速放得很慢。突然,车陷进一个坑里,发动机哼了几声便熄火了。洛迪蜷缩在汽车后座上,被眼前的景象吓坏了。 借着闪电,海伦看见小河变成了近200米宽的一片洪水。不一会,水漫上了座位,他们的身体开始感到麻木。不能坐在汽车里等死。母子二人费了好大力,打开车门下了车,手搀着手想从桥上涉水过河。可是刚一迈步,激流便把他们俩抛起来,卷进了洪水,抛过同桥一样高的河堤。 在黑暗的激流中,海伦紧抱着洛迪的腰不放。他们幸运地抓住了一道铁栅栏,虽然铁棍的断头将海伦左臂上的一片肉戳了下来,而且露出了骨头,可她死也不松手。时间慢慢过去了,冷水泡得他们浑身麻木,不久,他们抱着的柱子也快被水淹没了,只好转移。洛迪又抱住了根电线杆,而海伦却被激流卷走了。 洛迪惊恐地看着妈妈消失在黑暗中。这时他想起了爸爸的话,便放开电线杆去追妈妈。洛迪还不太会游泳,只会“狗爬式”,但他要救妈妈,不能让妈妈死!洛迪游进漩涡,将手伸到正在漩涡里无力打转的妈妈的脖子下,托起她的头,喘着气说:“妈妈,不要紧,有我在呢。” 就在这一刹那,海伦和洛迪又被卷进激流,洛迪的一只手拉着桂在妈妈的脖子上的提包带子,双腿不停地蹬水,空着的一只手不顾一切地划水。几分钟后,他手脚发软了,游不动了,可他想起爸爸的话,便一次次鼓起劲头,坚持游下去。有好几次,他都哭着想:“游不动了,再也游不动了……”可小洛迪并没有沉下去,他保护着妈妈,在冰凉湍急的洪水中坚持了整整3个钟头! 凌晨,洪水将海伦母子冲到了浅水中,他俩没有力气站起身来,只好在黑暗中爬行。海伦无力地对洛迪说:“你一个人往前去吧!找到人再来救我,”可小洛迪怎么也不愿意离开妈妈。他知道,他一旦离开,妈妈肯定会被淹死。他要守在妈妈身边,他不能让妈妈死。 天快亮时,洛迪发现了一间无人的空房子,他帮着妈妈爬过去,又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把差不多不省人事的妈妈拖进屋里,再把地上的一堆草分出一半作“床”,让妈妈躺上去,将另一半盖在妈妈身上,然后,坐在一旁守护着。 …… 你一口气饮尽了我们给你的爱,便回身跑开了。 生命给我们的感受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深刻,我们年仅10岁的儿子,在生命的花期,因突发白血病而遽然凋谢…… 那是怎样一个清冷的夜啊,我们的儿子,来不及叫一声爸爸妈妈就匆匆离去了。 从天而降的巨大不幸击中了我们。随着太平间冰冷的柜门那惊心的关合声,爸爸再也支撑不住,一下子昏死过去,妈妈则在医生的监视下泪流满面,茫然地吞服着这世界上最苦的药 儿子)在悲痛中,我们满脑子漂浮的都是你的影子。记得在幼儿园时,你争强好胜。敢为人先的品性就已显露无遗。“六一”儿童节文艺演出,手风琴合奏少不了你,三句半最后抖包袱的半句非你莫属,团队歌舞表演中的你——正在发号施令的小军官,不时往上拽拽裤子,逗得满场笑声四起。事后你悄悄告诉爸爸妈妈:“现在,他们都知道我是你们的儿子了。”得意之情溢于言表。 上学了,你在学习和活动中更是事事争先,尽力发挥自己的潜能。四年来,你的聪明天赋和勤奋好学赢得的每学期一本的三好学生证书,时常让我们感到骄做。唯一让你对自己成绩不满意的科目是体育课。这也难怪,你个头不高,圆圆胖胖,有些运动项目对你而言确有难度。为了通过前滚翻测试,一连几天放学回家后。你让爸妈当教练兼观众,把被褥铺在地板上一遍一遍地在上面练,累得你满头大汗。呼呼直喘。直到有一天,你兴冲冲地告诉爸妈你终于通过测试,还得了高分。你感叹道:“真是世上无难事!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正是凭着这种坚韧不拔的毅力和不服输的性格,你一次又一次地战胜了自我。“老师的好帮手,同学的表率”,班主任这样评价你。就在去年11月中旬的主题班会上,你扮成一个导游,左手执妈妈帮你做的导游旗,右手捧着爸爸送给你的集邮册,神采飞扬他讲解着,带领同学们游览祖国的大好河山。这段录像竟成了老师送给爸爸妈妈最珍贵的礼物。你的不辞而别,让所有认识你的人无不心痛落泪。 儿子,你走了,你一口气饮尽了我们给你的爱,便回身跑开了。空荡荡的房间里,没有了你的喊声、笑声,却又时时刻刻、真真切切地回荡着你的欢声笑语。 烧纸钱儿、烧东西,都是希望把这些送到阴间。 我考研第二天,小姑死了,25岁,花季般的年龄。 大家封锁了消息,直到第三天最后一门考完,我才得知噩耗。第一感觉不是震惊,而是根本就不相信,离婆家越近越在心中印证着那个事实,谁会拿死同我开玩笑啊! 走进家门,发现婆婆一人在家,陪护的人刚去,公公得了心梗,也蒙在鼓里,丈夫去为小姑料理后事去了,我不知怎样开口说话,只记得叫了声“妈”,泪水就来了。婆婆没有眼泪,静静地坐在小姑的床上:“别哭了,她三岁起我就知她活不长,这一走,可是去享福了。”婆婆的语气平淡、哀伤。是的,小姑终于解脱了,她从小双腿就几近瘫痪,完全凭毅力和父母在医院工作,才挺到25岁的这一天,所有的人都明白她活不长,可也决想不到这样快。据说,小姑死前拍的腿骨片,大腿骨劈了,刺进了骨盆的肉里,走一步都是钻心的痛。 “冰冰,她最爱穿的那套衣服在洗手池里,你洗了吧。”我正不知所措时,婆婆突然从另一个房间喊我。 洗手池里的这套浅蓝色的休闲装,并不很脏。看着这衣服,我的泪水又大滴大滴地滚落下来。小姑生前最喜欢这套衣服,款式简捷,质地柔软,好洗,又有天和海的颜色。小姑总说:“善良的人会进入天堂的。”所以天气晴好时,她总是一个人坐在轮椅里一边看天上的浮云一边想着心事。而她虽然双腿很细,却能游泳,所以在海水里小姑感觉和大家没有差别,并且总笑话我不敢离开救生圈。 对天和海的留恋,使小姑固执地总穿这套衣服,以至于四季不换,衣服洗得有些发白了,我上街时,就替她又买了一套。小姑说:等穿坏了这身再换吧!我素知她节俭,由于交往圈子窄,得到别人的关爱。友情少些,所以大家送的东西小姑都珍藏着,万不得已时才拿出用。 我放了满满一盆水,细细地洗着衣服的每一处,泪水抹了一遍又一遍,要知道,许多痕迹是洗不掉的啊!想到女儿两三个月时,同小姑睡在一起,半夜要给孩子换尿布冲奶粉,我这边醒了,小姑那边已经挪着身子到了桌边,费劲地拿着暖瓶冲奶粉,有时奶兑得热了点儿,我还着急地直埋怨,而小姑刀附是拖着沉重的牵引才蹭到桌边儿的,那每一寸的挪动,都是钻心的痛。 第二天,衣服干了,我平平整整地叠了起来,放在婆婆的枕边,婆婆大概是要做个念想吧! 给小姑出完殡,刚一进门,婆婆就劈头盖脸地问了句:“那套衣服你俩给我弄哪去了?” 我疑惑地看看婆婆,又看看丈夫,“不在枕边吗?” “没有,根本就没有。”婆婆有些气急败坏,我更加困惑地看着丈夫,因为小姑走的时候穿的是我送她的和旧的那套一样的新衣服,衣服哪去了呢? 婆婆死死盯着我和丈夫,丈夫不做声。 “衣服哪去了?”婆婆几近于哭喊。 “烧了,她爱吃的、爱穿的、爱用的我都烧了。”丈夫声音低沉,没有表情。 “你凭什么自作主张?我要留着那衣服,贴着它,直到我入土,而且,你怎么能把衣服烧了呢?她又接不到!”婆婆哭倒在床上,我也埋怨着丈夫的不近情理和迷信。 “妈,妹妹去了,我不难过吗?可我能做什么呢,况且你也没去过阴间,怎么就知她收不到衣服?那么多人都烧纸钱儿干什么?”丈夫的泪一串一串,我们三个抱头痛哭。 我知道,丈夫的回答是真心的,甚至连我都相信小姑会收到她最喜欢的衣服的。 我们藉这种方式表达悲痛,并肯定我们对生命的尊重。 这个人不一定得是你的亲人,可以是一个朋友或相识,而且也不一定得是最近才去世的人。做这件事是要追念一个过去对你意义重大,如今虽然你无法再见到他或她,但仍然意义重大的人。 你可以用任何仪式纪念这个人。你可以写一首诗或一封信给这个人,独自举行一个安静的仪式。要不然,你也可以邀请一些亲近的人与你一起分享这个极私密的时刻。你当然觉得伤痛,而你的亲友也会感染你的哀伤或感念你的庄严。这个场合不必非肃穆不可,也可以热闹欢愉,你们只是藉这个机会向一位已离去并开始走向往生的人告别。 当我们第一个孩子死产之后,我们邀请家人和朋友到家里参加追念仪式。我们种了一株开花的李树纪念他。我写了一首诗,数位朋友都说了些话,甚至我们的医生和接生护士也一起分享这哀凄的时刻。典礼完毕之后,我们一起吃喝,许多人都谢谢我们让他们有机会分享哀伤。对我太太和我而言,我们藉这种方式表达悲痛并肯定我们对生命的尊重,即使这个生命以他种形式,甚或死亡的形式出现。我如今仍然常常想起那动人的感受。 许多人因为没有机会向一位故世的亲友告别而常感哀伤。现在道别也并不太迟。会参加典礼的人,不论何时都会参抓重要的是追念逝者,而且任何时候追念都可以,因为就我们所知,无形的世界里并没有时间存在。 岁月如歌,青春如梦,那失去的是否真的永远失去了? 我回想起那时节,那时节世道艰难。艰难的岁月依旧有好看的风景与好看的女人——蒙蒙的烟雨阵阵飞花江南三月,如诗爱意如歌情话如丝丝细雨如荡荡飘风经你口人我耳化我心融我脉——烟雨中的情话自然胜过今日的杏花村酒,于是,便醉了,便美美地醉了,浑然忘了自己身处他乡三餐未进粒米囊中羞涩不堪空空如也。这几句情话,如今想来,依旧余香甘醇惹人微醺不绝如缕—— ——哥哥你是不是饿? ——这是妹子省下的一块饼,莫让雨打湿了,哥哥你吃。 ——哥哥莫让,就吃下吧,妹子还有呢。看哥哥这么瘦,妹子的心能不疼?哥哥你吃吧,看着你吃,妹子心喜欢。 ——那好吧,哥哥,你先吃一口,再给我。 ——妹子的口小。妹子吃两口,就饱了,哥哥是男儿汉。哥哥莫流泪,莫流泪,妹子心喜欢,心喜欢。哥哥,你看,天晴了。队上又该出工了。 ——哥哥莫谢我,我就是哥的人,是生,是死,是苦,是甜,只要跟着哥哥,我心里就喜欢。 ——出工了,哥你快些走,莫让人看见。 这便是我的罗曼蒂克,这便是我的风花雪月。许多时候,感到自己衰老了,心如搞木。而每每念起这段情事来,眼角总禁不住有些湿润,渐渐苍老的心更禁不住微微颤栗——岁月如歌,青春如梦,那已逝去的是否真地永远失去了?那留下的是否真地便只属于你?——世道女口今已不再艰难,如今的“妹子”不再会问“哥哥”是不是饿;如今的爱情呢,是否会再说,是生是死是苦是甜,只要跟着你心里就喜欢? ——你饿不饿呀?该吃饭了! 厨房里妻子(是不是那个烟雨中的妹子?)恰在这时大声地问。 抱怨是最具破坏性的东西,要么别怨,要么就别嫁给他。 说是在乡下住着一对老夫妻,他们准备把仅有的一匹马卖掉,换点更有用的东西。到了赶集的日子,农妇说:“你做事不会错的。”就催农夫上路了。在路上,农夫觉得牛更有用,拿马换了牛,之后牛换成羊,越换越小,最后一匹马换成了一袋烂苹果。两个绅士听了农夫的经历,说:“你家老太婆不打你,也得吵翻天。”农夫却自信地回答:“怎么会呢?她会给我一个吻的。”于是双方便打赌。回家后,农夫开始汇报“工作”:“我用马换了一头牛。”农妇说:“太好了,这下咱们有牛奶喝了。”“可我又把牛换成了羊。”农妇更高兴了,“那我们能有羊毛了。”每换一样东西,她总是兴高采烈。最后,她对丈夫说:“太谢谢你了!”说着给了老头一个响亮的吻。两个绅士看到这,非常感动,他们按赌约留下了一斗金币。 已在各种欲望的夹缝中挤得很累的每个人,都该给自己留下一角宽松的心灵空间,对于许多不可更改的事实,与其抱怨,不如乐呵呵地接受,别难为自己,更别难为你最亲近的那个人。夫妻之间,除了命中注定的一个“缘”字,最可宝贵的就是相互之间无论逆境、顺境的那份包容、支持乃至欣赏。抱怨是最具破坏性的东西,要么别怨,要么就别嫁给他。 童话虽是写给孩子们看的,但有时对于虽已长大但仍不能洞明世事的成人,也同样适用。 尽心协助别人,你等于在建立一个个人的“生命共同体”,同时也提升了爱的品质。 今天特地去看一位心灵受创的朋友、亲戚或相识;或把有苦恼的人聚在一起,说明你或其他人最近所遭遇的烦恼;或安慰丧亲、困窘,身体或感情上有困扰的某个人。要从朋友或团体的关系中得到更多爱,表示你要在自己四周架构一个爱的网络,而这常意味你要主动去关怀受到伤害的人,并协助他们疗伤止痛。 这样做,并不是要你扮演医生、宗教领袖,或精神治疗师的角色——这些事留侍受过专业训踪的人去做。我真正的意思是要你做一个人,尽你的心力助人,让人家知道你关心,你了解,你愿意听他倾诉并为他匀出任何时间。你不必当德蕾莎修女,只是付出,付出又付出。但是你可以当你自己,并用自己的方式付出。 你也不必在今天设法解决每一个问题——只要全心关怀即可。某位朋友或邻居是否因为叛逆期的孩子而正感棘手,你可以主动居中协调,至少客观地听听大小双方的说词。社区内是否有位老妇人的纱门破了待修,以免她的宠猫跑出来?你可以帮她修理,如果自己没空,就设法找个人去修。你是否有位相识因为亲人即将去世而身心备受煎熬。 你可以去问他或她需要你帮忙做什么,这样可以让他或她觉得好过些。你可以煮一锅汤送过去,为他或她做好一个星期的饭菜并放在冰箱里,或自动帮他或她照顾孩子。 当你为人疗伤止痛,并尽心协助别人时,你等于在建立一个个人的“生命共同体”,同时也提升了爱的品质。你是那个“大我”中的“小我”。 笑自己忘了人无法掌握生命的每一个细节。 当事情不顺遂时,要你退一步并放声大笑,或许最为困难,但有时却可能是最恰当的因应方式。 心碎或有所损伤时,一笑置之;突然彻悟自己又被生命玩弄时——也就是自信一切都将顺利,那位强有力的对手,生命却一举摧毁一切——也一笑置之。对这种游戏付诸一笑,有时是唯一的反制之道。 不论这种短暂的挫败发生在生活的哪一个层面——不论在事业上,工作上,爱情方面,家庭或友谊方面——笑一笑有时是最好的回应,笑自己明知事情会向东,却还认为它会向西,笑自己不知却以为知,笑自己忘了人无法掌握生命的每一个细节。有时候,你可能无法在想笑的时候就笑。譬如,当你发现自己把一大笔帐目误记到另一家公司,而老板正站在你面前,你也因此面色苍白,此时如果大笑,恐怕在职业上不宜。或者,如果银行拒绝你汽车贷款的申请而你还大笑的话,你可能要挨太太或先生的骂。如果遇到这些情形,你可以笑在心底,但是表面上仍显得正襟危坐,深皱眉头作极度优心状。你可以事后再敞怀大笑,此时再也没有人能阻止你笑,笑今日这种生活的荒唐,这种充满等待与需索的生活。 试试看,就这么做。下一次,当你要在电话上处理一件大事,并且一而再。再而三地被转接给不同的人,最后虽然终于找到一个可帮忙的人,但电话却断了线,此时,你可以平静地桂上电话,然后就大笑吧,笑得前俯后仰,笑得花枝乱颤。 |
后一页 前一页 回目录 回主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