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一页
前一页
回目录
回主页
女奴·中学生·延安




——老师教我写作文
常英

  宽敞明亮的窑洞教室里,同学们凝视着黑板前的王云风教员,静静地等候着他宣布作文题。
  可是,出乎意料,王教员没有在黑板上书写作文题,而是说:“今天写作文是自由命题,同学们自己给自己出个题目来写。”
  顿时,教室里响起一片嗡嗡低语。同学们交头接耳,议论纷纷:往常都是由教员出题目,内容大多是《开荒的一天》、《秋收的一天》、《五四青年节有感》之类,今天怎么改变了常规呢?
  “同学们!”王教员笑微微地用他那浓重的晋北口音说:
  “今后写作文也多以自己命题方法进行。”接着,王教员解释说:“作文主要是练习文字,培养表达能力;不仅如此,而且要使大家通过学习写作,得到一种文学艺术的熏陶。譬如,我们上音乐课首先要学会识乐谱,而更重要的是用歌声激发人们的革命豪情。作文课除了培养人们剖析社会的观察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也在培育一种激情。”
  我似懂非懂地听着王教员的讲述,心里急切地希望王教员再详细地讲一讲自由命题的方法和内容。
  王教员又讲了一些对我非常陌生的“典型环境”、“典型性格”等有关写作的知识。最后他说:“自己命题就是要写自己最熟悉和曾经感动你的人和事。”
  “可以写学校以外的事情吗?”坐在后排的一个同学提出了我心里正在嘀咕的问题。
  “不分校内校外。”王教员回答说。
  下课后,我搜肠刮肚寻找曾经感动过我的人和事。我最先想到的就是我在保育小学毕业后,从70里以外的安塞白家坪,背着行李步行到边区师范就学的那天。我选择了《我考入边师的第一天》这个题目。我在打腹稿,并反复推敲,但直到下课也没感到满意。
  傍晚,我和王桂英、杨铁秀从山腰窑洞宿舍走到河边,坐在河心的一块巨大的岩石上。因为女生们经常在这块岩石边洗衣洗发,常常是欢歌笑语响成一片,所以同学们戏称它为“仙女岛”。久而久之,这里就成为男同学不能涉足的“禁地”。今天,我们坐在这儿认真地讨论起如何自己命题写作文的事来。
  王桂英说:“人生中快乐的事情最难忘记,我就写从山东老家到达延安的那一天。我的作文题目是《当我第一眼望见宝塔山的时候》。”说着,她深情地眺望了一眼耸立在碧空中的宝塔。杨铁秀不屑地说:“看见宝塔有什么稀罕?”“那是因为你是生长在延安。”我反驳铁秀说。“我们在国统区受尽了苦难,为求自由才投奔延安。当时一见宝塔就像看见了妈妈,那个高兴劲儿,你是想象不出来的。桂英,你这个题目很好,我也想写这个题目。”
  王桂英说,“如果不是那个婆家表哥同情我,给我指出到延安来的生路,恐怕我早跳进黄河喂了鱼鳖。”
  桂英接着讲述了黄河决堤时她家的不幸遭遇。这是我第一次听她叙述自己的身世。大概是由于我们平时紧张愉快的学习生活,或许是因为沐浴在亲密温暖的同志友爱情谊中,而淡化了以往的苦难的缘故,我们之间从没有这样倾诉过自己的苦难。
  桂英的诉说,触发起我的许多回忆。“过去的黑暗生活要能当作文写,那可写的就多啦!”我喃喃地说。
  这时,我看见王云风教员正在河岸边散步,便大声地招呼着:“王教员!王教员!请过来一下。”
  王教员转过身来,看见我们,风趣地说:“这个‘仙女岛’我是上不得的哟!”我们又一次邀请他过来,说有重要问题要问他。“那我也是‘仙女’啰!”他说着跳过水中的碎石,坐到岩石上来。“什么重要问题呀?”“作文题目。”桂英答道。
  “怎么,还没有选定?”王教员关心地问。“我们来延安以前的生活能写吗?”我插问。“当然行。只要是你们亲身感受的事,无论何时何地发生的都能写成文章。”“我的童年比高尔基的《童年》里那种苦难还要深得多呢!”“好啊!你也写一部中国的《人间三部曲》。”王教员鼓励我说。“不过,那是以后的事了,你先把这篇作文写好。”王教员又补充一句,就告辞了。
  延安的夜景是美妙的,而星期六的夜晚更加美好。延安大学礼堂里传出了悠扬舞曲,很多同学在河边唱歌、谈笑,到处洋溢着浓厚的青春气息。
  往日,我不是飞旋在舞场,便是观看戏剧。可是,今宵我却站在窑洞的窗口眺望南方的夜空,一时陷入在延安几年间少有的沉痛的回忆中……
  大饥荒蔓延的关中平原,赤地千里,饥殍遍野;漫天大雪中我和哥哥沿门乞讨;冰冷的破房子里,昏暗的小油灯旁,母亲苍白的面容;漆黑的夜,雷鸣电闪,大雨倾注,我藏在破庙的泥塑神像后面,躲避人贩子的搜寻……这一桩桩苦难的童年往事,此刻全都涌现在我的眼前。母亲临终时的话又响在我的耳边:“孩子,你是苦蔓蔓儿上结的苦瓜呵!”
  一年冬天,母亲去世了。当天下午,邻居陈伯伯把我领到薛子南家。这是一个开医院的大户。陈伯伯对女主人说:
  “我把娃子带来了。”说着,看了看我可怜的样子,叹了口气走了。
  一切都是陌生的。我很害怕,孤伶伶地站在主人家的墙角里,心里扑通扑通直跳。我想哭,但又不敢。那女主人板着脸问我几岁了,我说:“9岁了。”当时我真想变成一只小老鼠钻进洞里,也想变成一只小鸟飞出这座樊笼。
  这时,从门外进来一个面黄肌瘦的女孩,怀里抱着一个三四岁的男孩。女主人指着女孩说:“她叫大铃铃,你以后就叫小铃铃吧!”说完,就让我随大铃铃带着小少爷到院子里去了。
  刚一出房门,大铃铃就拉着我的手低声说:“小铃铃,在薛家可不比在自己家,做事情要小心,吃饭、走路都要快,做事情别马虎。要是孩子打了你,你可别还手,不然要遭主人毒打的。”说着,她泪如泉涌,我也要哭了。大铃铃怕我哭,就拉着我去院落游游转转。这家院子可真大呀!有花园、假山,还有鱼池呢!过了一会儿,一个大男孩子摇着铃,叮叮当当响了一阵,说是开饭了。大铃铃忙抱起孩子跑到厨房,喂小少爷吃饭。我站在一旁缩手缩脚地看着,不知该干什么。等主人和孩子吃完了饭,我和大铃铃才吃剩下的饭菜。饭又凉又脏,看了都恶心,我忍着,差一点没吐出来。吃了饭,我便按吩咐去洗碗、扫地,以后又提着壶到水房去打水。灶屋的老伯伯看见我去打水,他怕我烫了手就帮助我打,还对身旁的小伙计说:“这女娃身体倒结实,也灵巧,说不定过几年也会像大铃铃一样被折磨得不成样子了。”
  走出水房,我心里想,这年月活一天算一天,这条命真不知什么时候丢在哪里。
  突然,从厨房里传出叫骂声:“死丫头,不给你点厉害是不行的,看你做事情慢腾腾的。”我三步并成两步进了厨房,看见大铃铃头上流着血,正跪在地上哭着。我心里恨恨的,想在女主人面前说大铃铃做什么事都是跑着去做,但又不敢说,胸中像有一团火在燃烧。
  天快黑了,大铃铃还跪在地上,她那瘦骨嶙峋的身体怎么受得了这样的折磨。我再也忍不住了,就跑进女主人房里,跪在地上向女主人磕头。女主人哼了一声:“这个死丫头倒还会来事。”她一边骂着,一边冲厨房说道:“死丫头,这次就算饶了你。”我赶忙扶起大铃铃走到院子里。
  大铃铃告诉我,我们住在太平间里。我问:“太平间在哪里?”“在医院后门。”我们向太平间走去。我看见一口白棺材放在房里,边上有几个人在哭。我问:“这是哪里?”大铃铃说:“这就是医院放死人的地方,也叫太平间。”我听完吓了一大跳。难道就让我们同死人住在一起吗?大铃铃无力地说:
  “我已经在这里睡两年了。”我说:“你怕不怕?”“怕有什么法子。”她无可奈何地回答。天完全黑了,她点起了小油灯。四周墙是黑洞洞的,阴森可怕,我身上直打颤,两腿发软,紧紧地偎依着大铃铃。大铃铃告诉我:“有的死尸未装棺材更可怕呢!那死尸半睁着眼,两只脚光着露在盖布外面,真是吓死人啦!”我说:“咱们到花园石板上去睡吧!”她说:“傻妹妹,夏天还可以,冬天怎么行?要冻死的。”
  几个哭尸的人陆续走了,太平间里除了棺材,就剩下我们两个人。我定了定神,打来点水帮大铃铃洗去头上的污血。
  那一夜,我躺在大铃铃床板旁边的一块小木板上,盖着一床补钉叠补钉的小被子,迷迷糊糊睡着了。
  天刚刚亮,大铃铃就推醒我,她说她咳了半夜还吐了血。
  她交代了我要做的事:先倒尿盆、痰盂,扫过地再擦桌子、凳子,然后是打开水和洗脸水。她又一次嘱咐我做事要小心,推主人房门时要轻。
  我麻利地将一件件事都做好。看来主人还满意,声音平和地问我:“大铃铃呢?“她病了,咳嗽,夜里还吐了血。”我说完,主人没说什么,就让我走了。过了一个多月,大铃铃便被送到华县郭村去侍候女主人的地主父亲。
  自从大铃铃走后,我担起了两人干的家务活。我比大铃铃小好几岁,常因为哄不好小少爷遭打骂。晚上一个人睡在太平间更是可怕,我总是用被子蒙着头,身子紧贴着墙。遇到刮风下雨,风吹得盖尸布唰唰响,我被吓得浑身出冷汗……
  这鬼一般的生活,使我先后害了气管炎、肺结核和斑疹伤寒。我曾好几次想去跳井,中途都被薛子南的侄儿和灶房老伯拦住了。
  这天夜里我一直沉浸在痛苦之中。第二天是星期天,早饭后我便爬上窑洞顶的高山坡,在那里开始动笔写我的作文。
  笔未动,泪先流,该写哪一段呢?我搔首沉思,无意中摸到了右颅发底下的伤疤。顿时,这伤疤触动了我的思绪,我奋笔疾书了。
  太阳早已坠到西安城的背后去了,街道上人还是很拥挤,路灯已经亮了。在热闹的街道上,乞丐们不厌其烦地喊着讨东西吃。等我给主人买了食物回来时,看见他们有的人已经躺在道旁睡着了。虽然他们还在饥饿寒冷中,但如果能睡一觉,也是他们的幸福了。
  我回到家里,立刻给主人生炉子,但心里却在想着:为什么社会这样不公平呢?我自己难道也要像这样一辈子受苦吗?
  清凉的晚风吹着,我感到秋天的美好,我想这时那郊外的田野里,庄稼已经成熟,泛着金黄的波浪,等待人去收割了……想着想着,不小心把主人的炉子底给弄坏了。
  “炉子生好了没有?”我突然听到喊声,知道是主人在叫,我却不敢回答。主人没听见回话,从屋里出来,看见炉子没生着,炉底也坏了,她摘下钢卡就向我的头戳来,只一下,就把我戳得头破血流。随后,还强迫我跪在院子里的洗衣板上。
  四周黑漆漆的,什么也看不见。我跪着,望着那灰黑的天空,等待月亮快升起。一会,又大又圆的月亮升起来了!我想起了我的妈妈。“你若不死,我是不会来受这罪的。”我的眼泪不断地往下流淌。
  一会,天空渐渐布满了黑云,月亮也躲了起来。天好像也和我这个可怜的孩子作难似的,不知从哪里竟吹来一阵细雨,以后雨又慢慢下大了,竟打得我全身湿透。我禁不住大声哭喊起来,这才惊动了主人。她从屋里面恶声恶气地说:
  “去睡吧,以后做事要小心点!”
  我不敢做声地回去睡了——我的睡处仍是医院的那间停置死人的房子。这天刚有一个病死的人放在那里。我头痛,翻来覆去睡不着,幼小的心,想着这可怕的房子,吓得我不知怎么才好。
  屋外,秋天的夜风不住地刮着,吹进房里来,雨一阵比一阵大了。那躺着尸首的薄板棺材没有放稳,被风吹得摇动。
  我怕得更不敢睡了,又用被子紧紧蒙住了头。
  一想起这一夜的情景,我的心里就升起一团永不熄灭的复仇的火焰。
  在极端悲愤中,我写完了这篇命题为《火焰》的作文。
  第二周的国文课上,王云风教员对我的作文备加称赞,他说:“这是我们班在本学期里写得最好的一篇作文。”他悲愤地朗读起我的作文来。同学们有的低头沉默,有的潸然泪下。
  我满眼泪水,凝视着王教员身后的黑板,仿佛看到4年前我跪在夜幕下院子里的孤单身影紧紧贴在那块乌黑的板面上。
  美好的中学生活即将结束之际,我因患感冒引发肺结核,住进了延安学生疗养院。
  住疗养院期间,正是阅读课外书籍的良好时机。我读了《童年》后,拿出我写的那篇《火焰》重读了几遍。在一种倾诉苦难的心情下萌发了发表的欲望。我将它投寄给《解放日报》,并附上给编辑同志的一封信,简单叙述我的身世和希望。
  稿和信寄出的第10天,1945年2月25日下午,几个护士姑娘拿了一份报纸急急忙忙走进病房,高兴地对我说:“常英,你写的文章《火焰》发表了。”“真的?”我欢欣难抑,倏地起身从护士手中拿过报纸。我反复读着文章前的“编者按”:
  “我们收到常英同志的来信和稿件很受感动。常英同志的学习是有成绩的,学习写作也很有希望,我们稍加修改就在这里发表了……”
  一个月后,我收到报社编辑部转来的一封读者来信,它又一次使我沉浸在温暖的同志情谊中:
  常英同志:
  《火焰——幼年生活回忆片断》,是一篇短小精悍、饱含着青春的生命力和真挚情感的文章。我读后,眼前仿佛看见一个面目凶狠的魔鬼在鞭笞一位天真和纯洁的孩子,耳朵里也好似听到被磨难者的微弱的呻吟声……我的感情完全被操纵了,使我情不自禁地燃起了对黑暗势力的憎恨和对你的无限同情。
  “丫头”,这名词在黑暗的旧社会里是被人们所唾弃和鄙视的,在地位上是被人们当做牛马和奴隶一样看待,过着受虐待和辱骂的悲惨生活。然而,你那股不可抑止的燃烧着的“向压迫人和奴役人的野兽复仇的火焰”和那勇敢坚韧的意志又是多么令人敬佩啊!
  勇敢的你终于击碎了套在你身上的枷锁,跳出了旧社会的深渊,投向像太阳一样温暖的共产党的怀抱里来了,受着党慈爱的抚育,因而使你从目不识丁变成像今天这样的文化程度,这不能不使人感到你的聪明智慧和努力。但是我们绝不能忘掉,如果没有爱护青年、培育青年的共产党,那一切劳苦群众的智慧和才能是不能够充分发挥出来的!
  四五年地狱般的生活,使你年幼柔弱的身体遭受到摧残和折磨,以致招来了侵蚀你的肌体的“支气管炎”和“肺病”,病魔经常纠缠着你,但这种伤痕会加深你对阶级敌人的仇恨,也更加鼓起你斗争的勇气和力量。
  幼年时代,我也受过旧社会给予我的苦难,有过数年的学徒生活,经常受主人的斥责和非难。在党的光辉照耀下,使我很快走进劳动者自己的阵营,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现在我在抗大作党的教育工作。
  我们的命运存在共同性——在旧社会被鄙视,得不到自由;而在新社会中却愉快地生活着、斗争着。
  写到这里,才想起对于一位素不相识的同志写这样的信是有点太冒昧了,但我还是把我内心想说的话写给你。不敬的地方,请予指教。
  望你在病中善自调养,早日恢复健康!
     敬祝
  快乐!
                 子长县抗大三分队
  周起然
  1945年3月8日写于灯下
  《火焰》的发表和党报编辑同志热诚的关怀与希望,以及一位素不相识的同志的来信,使我的心情多日不能平静。我在兴奋、激动与欣慰中思考着我的未来。
  --------
  常英
  女,延中六班学生。曾任陕西省纺织工业总公司财务处处长。现为省会计学会副会长、顾问,荣获财政部、纺织部颁发的从事财会工作30年荣誉证书。


后一页
前一页
回目录
回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