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一页 前一页 回目录 回主页 |
天子山,尘世与天堂衔接处,矗立着父亲的雕像。三个耄耋之年的老妪背了粮食一步一颤地登上山来。正与上山凭吊父亲的我相遇。再往上就没人家了;我纳闷地问:“老大娘,你们干什么去?” 她们停下脚,喘息着,终于说出话:“上山,烧饭。” 我更惊讶:“为什么上山烧饭?” “我们三个烈属。”最前面的老人,牙齿已经不剩,说话难得听清,“男人都是跟他闹革命牺牲的,我们走几十里,就是要给他烧顿饭……” 那只血肉耗尽,只剩一张皱皮粘在骨头上的老手指向天地衔接的极峰,指向我父亲的雕像。我突然感觉心头一阵震荡,分明有万念跃动,却又头脑空空洞洞无所捕捉,唯有一颗心在孤独而亢奋地跳动。不知过去多久,那惘然的雾霭一样缥缈的痕迹渐渐在眼前凝结起来,便看到三个少女像白云一样轻盈地飘舞而上,终于在那人世的巅峰明光闪烁地舒展开情怀,毫无犹豫地显露出炫目的青春…… 历史同当年阿娇一样去而不返,但是,那毕竟是存在过的辉煌,与更早的辉煌一代又一代地连接起来,宛然是不尽的江河,造就了我们民族的悠久和高贵。 湖北钟祥县,堪称“紫气东来”。城东两山依傍:一曰松林山,弥漫皇家瑞气,葬有明世宗之生父朱佑(木元);一曰龙山,山上兀立文风塔,形若锥体,风姿挺秀,直冲霄汉。“邑中人文之盛,盖由于此”。临山的贺家湾,生息繁衍着我的祖先。 其中一位祖宗叫贺从先,明末从军,随部由鄂来湘,清顺治初年慈利县九溪落户,康熙初年定居桑植洪家关,临近澧水的源头,便有了“安陆三迁来澧水,儒宗百代启人间”之说。用现在话讲,我的祖先是投笔从戎的文化人。大概这也是父亲后来做将军、做元帅却总是表现出内秀其心的缘故。彭真1982年8月12日在一次谈话中就说过,“他这个人看来很粗,其实不然”,他是“粗中有细”。 洪家关贺氏,以贺从先为第一代,到我的父亲贺龙,已经是第八代。 洪家关的老人,莫不将父亲当神人看。今天的青年可能觉得无稽之谈,但这却是历史事实,就连当年共产党的高级领导干部,红军第二军团创始人之一,我父亲的入党介绍人周逸群,在准备南昌起义时,给中央写的报告也承认“自师长以下莫不视贺龙为神人,故当时唯有利用贺之主张及言论为宣传之资料”。周恩来起草的南昌起义命令,也不是以党中央名义发出,而是以父亲贺龙的名义发出。那时父亲尚不是共产党员,却做了共产党向国民党打响第一枪的震撼世界的“八一”南昌起义的总指挥。 南昌起义失败后,贺龙、“周逸群等十余名革命者潜回湘西准备重新举义。到了澧县境内一个村子,正在搞饭吃,枪声骤起,三十多名国民党兵忽然闯入村。父亲拔枪,冲出屋准备应敌,奇怪的事却发生了。三十多名举枪射击的敌兵在刹那间都中了魔一般愣住了,随即条件反射一般收枪立正。敌军官竟跑步上前,对贺龙敬礼:“报告镇守使,我、我们来搞点东西吃,没想到惊动了您……” 父亲追随孙中山,反对北洋军阀时,曾当过澧州镇守使。 贺龙把手一摆,说:“免了。我就住在这里,你们给我放哨,要保证我的安全。” 这名敌军官又敬一个礼,恭恭敬敬,认认真真又无限荣耀地给贺龙站起岗来,直到贺龙吃饱饭,睡足觉,才小心翼翼送走贺龙。 贺龙从石首到桑植,一路所遇国民党部队和团防武装,一听贺龙的名,一见贺龙的人,明知他当了共产党,仍然踊跃着追随左右。周逸群等许多共产党人都不胜感慨。在大的历史革命和社会变迁中,谁能否认个人魅力的巨大作用呢? 在贺龙的革命生涯中,曾有多少次失败。队伍打散了,打光了,只要贺龙在,登高一呼就骤集起千军万马。在中国的革命史上,这样的统帅人物有几个? 这样的人物,名字就是旗帜。 于是,生活中的科学就成了传说中的神话。 一次,部队在横市附近被敌人包围,全军惶恐,父亲贺龙却叭嗒叭嗒吸着烟,指指天说:“莫慌,我叫老天帮忙,夜里要它一场大雨,借着大雨我们钻出去。”半夜,果然下起访沦大雨,父亲率部队借雨钻出包围圈。这件事不得了,三军都说贺龙是“活龙”,比诸葛亮借东风还厉害。父亲对师长段德昌说:“日晕三更雨,夜晕午时风。我不过是会看天,哪里能借雨?” 解释也没用,三军乃至百姓,还说他是“活龙”。 粉碎“四人帮”后,我曾同廖汉生一道回老家,坐汽车到桑植,一路千山叠翠,万木葱茏。有趣的是,每天一上路就下雨,一住下参观就天晴。我以为是父亲在天之灵保佑。先后参观常德、大庸、桑植、太平镇……见到那么多老人,听到了那么多动人的故事。 洪家关的老人都说我的父亲贺龙是水龙。我问为什么?他们举了三件事为证,并和我有争论。 我的祖母王金始是土家族的姑娘,原籍湖北省鹤峰县太平镇,与祖父所居湖南桑植县洪家关仅隔一山一水;山似虎踞,水似龙蟠。民间传说,山是汉族的儿子,水是土家族的女儿,他们相亲相爱,生前一道反抗压迫,死后化作山水相依。我的曾祖父重复了这个故事,将土家族姑娘罗氏娶回为妻;我的祖父也在重复这个故事,用两斗养子将处境艰难、为人做“闲饭”媳妇的王金姑赎出,接回洪家关结为夫妇。接人那天,雨霁日出,一道彩虹横跨桑植鹤峰。土家族的父老乡亲都说,山水阻隔,彩虹化桥;这是老天爷为他们架起的彩桥。 祖母怀了我的父亲那个,雨水多得吓人,临产的三天雷雨之声不绝于耳;澧水暴涨,汹涌澎湃。洪家关的老人都说,一团镶了金边的乌云就在祖母生产的屋机上徘徊不散,闪电一道接一道地滑落,喀嚓嚓地雷声惊心动魄。先是祖父慌了,燃起香烛祷告、接着贺氏族人纷纷燃起香烛。正慌得不知所措,内室里突然爆出一道婴儿的洪啼,直冲霄汉,接着便是接生婆惊喜的叫:“生了,生了,是个大胖小子!” 这个“大胖小子”,就是我的父亲贺龙。 祖父长吁一口气,瘫坐在椅子上。忽然又想起什么,冲出屋去看。煞是作怪,雨水零落,那团镶了金边的乌云已经散去。当贺氏宗族的人都赶来道喜时,已是云散日出,一片灿烂。于是,一个传说便流传至今,说贺龙不是凡人,是澧水里的龙投胎而生。 我曾解释:“那是迷信。南方多雷雨,这种巧合多了。” 洪家关的老人都说:“不迷信,为啥不传别人只传他?” 我说:“可能是他后来为做了些事……” 老人们说:“早80年就这么讲了,不是现在传。包文正是靠嫂子奶大,贺文常(父亲的原名)跟包公一样,也是靠吃嫂子的奶水活下来的。 这事我知道。祖母没有奶,父亲是靠他的堂嫂陈桂英奶大的,建国后还一再给这位奶大他的嫂子写信问候。 我说:“你们就是迷信,才把有关没关的事都拉扯一起去,越传越神了……” 老人们急了,搬出第二个证明。 澧水“奔流湍疾,道路为梗”。贺龙的曾祖父首倡修桥,由于工程浩大,“费用不赀,至斤腴亩以偿其负”,未能完工。贺龙的祖父“代继其役”,虽“屡筑屡圮,形神劳淬”,但“终获成功”。 贺龙七岁时,我的祖父便带他上了这座“屡筑屡记,终获成功”的桥。贺龙正望着桥下的流水高兴叫好,祖父忽然飞起一脚,将他踢下桥,跌落湍急的河水中。在人们片惊呼声里,祖父却拍响双手不慌不忙说:“莫怕,喝几口水他就会游水,水里来就要水里去。” 就那么怪,贺龙在水中挣扎叫喊,没几下子居然真游起身子,独个儿爬上岸来。就这么一脚就学会了游泳。 现在,这座桥就叫“贺龙桥”。 我说:“这不能证明什么。在中南海,毛主席用稿费修了游泳池后,父亲带我和哥哥去游泳。父亲在躺椅上一坐,喝令我们不许在浅水处下水,要在深水区跳下去。我们眼一闭,牙一咬就跳下去了,也要喝几口水就游起了身子。后来哥哥贺鹏飞在全国青少年运动会上拿到奖,我也是北京大学游泳代表队的成员,我们却都不是龙。我的儿子自小被我用自行车带去工人体育馆,叫他参加幼儿游泳学习班。第一天接回来,我就问他:‘会游了吗?’他一脸自豪:‘会了。’我问:‘怎么学会的?’他说:‘老师抱起来就一扔,扔到水里我就喝水喊救命。后来,后来也不知怎么就游起来了。’” 我家世代都是喝几口水就学会游泳了。 洪家关的老人们瞪起眼,举出第三个证明:你朝深水里跳,喝几口水就学会了游泳,可你怕雷不怕雷 我说:怕雷。一打雷,我和妹妹就不敢睡觉,就往妈妈被窝里钻。 老人们说:“贺龙自小就不怕。打雷不怕,打炮也不怕。哥老会的大小头子请贺龙去吃酒,桌子底下悄悄埋了土炮。贺龙端起酒杯时,就有人点燃了炮。轰隆一声巨响,这些大小头头虽有准备,仍然变色丢了酒杯。再看贺龙,举着酒杯滴酒未洒!就这么,少年贺龙便当上哥老会的“十排老么”。不是龙,哪来的龙胆? 我笑着摇头:“父亲不怕雷,那是胎教,奶奶怀父亲时,不是天天打雷吗?已经听惯了。” 更有一位老人认真地说:“贺龙带兵,不下雨不打仗,下小雨打小仗,下大雨打大仗,越水多越得胜。他为什么去洪湖?你老子就没跟你讲他打云落的故事?南昌起义他就想到了去洪湖!龙离不开水。 父亲贺龙率南昌起义的部队打到广东云落的时候,对一团团长刘达五说:“现在的情况很严重,占领广东的计划失败了,队伍也打散了。站不住脚就下海,你带一团当前卫,先把云落打下去。” 刘团长听到“云落”两个字,犹豫道:“云落不能打呀。” 贺龙问:“为什么?” 刘团长解释:“越大将越怕犯地名。你叫贺龙,又叫贺云卿。云落了,你这条龙也就完了,还能飞吗?云落一定不能打。” 贺龙哈哈大笑,说:“我不信神也不信邪。我这条龙,有云就飞,云落了可以钻海,钻不了海还有江河湖泊,仍然要翻江倒海的。” “八一”南昌起义失败后,父亲贺龙果然在洪湖建立了苏维埃政权。 关于这段历史,刘达五生前有回忆,父亲生前也多次讲过。没想到这段史实传回洪家关,竟成了家乡老人手中的证明,证明贺龙不是凡人,是投生人间的一条龙。 我终于明白,我虽然是贺龙的女儿,但父亲不属于我,只属于生他养他的人民。土家族始终坚持:贺龙是土家族的英雄,是土家族的母亲生养了他的父亲,又是土家族的母亲生养了他,他体内循环的更多的,四分之三的是土家族勇敢、剽悍而又智慧的血。洪家关的汉族乡亲们自然不肯“让出”贺龙,争议不下,便一站出一位读书识礼的老人说:“莫争了,汉族也罢,土家簇也罢,说到底是咱中华民族的一位大英雄。” 龙是我们中华民族的象征。从这个意义上说,父亲贺龙确实无愧于龙的子孙,是真正的龙…… 在我祖先的血液里,踊跃奔腾着一种精神:宁肯站着死,决不跪着生。这种精神一代又一代传下来。 从第四代起,洪家关贺姓按“大廷良士,文学兴邦,光宗耀祖,世代永昌”十六字排辈。 第五代是“廷”字辈,贺廷璧是父亲贺龙的曾祖父。咸丰四年,清政府为了镇压太平天国起义,横征暴敛以供军用。百姓缴不起税赋的,不是被抓就是被砍头。当太平军由粤入湘时,贺廷璧在洪家关一带聚集数千农民,揭竿而起,响应太平军,攻入县城。后与清军相待两年,终因寡不敌众,起义失败。贺廷璧被捕,判处秋斩。 临刑时,贺廷璧将自己带镣的双腿发力踩入土壤里,他像中国所有的农民一样,与生俱来地眷恋着这方土地,将自己生命的起点与终点同土地联系在一起。他面朝着澧水发出一声浩叹:天不随我志啊! 他是武艺超群,敢掷头颅的义士,又是读书知晓大义的秀才。他从澧水可以望到控揽万里的长江;昏聩腐败的清政府在太平洋上一只只兵舰的威逼下畏缩、退让、投降,帝国主义的经济压力正顺那滚滚长江溯流而上,直达远僻的澧水源头;而千万两白银年年都要顺着滚滚长江流出中国、流向世界各列强。 他沸腾着一腔热血,死不瞑目! 他的妻子,我父亲的曾祖母刘氏女赶到了法场,一眼见到自己的丈夫昂首挺胸,两脚已经没入土壤决不肯下跪,高呼站着死,博得群众山呼海啸地支持的赞呼声。监斩官妥协了,不再要求受刑者下跪,朱笔一挥,判下行刑令。 贺廷璧面对刽子手的屠刀,又(目真)目高呼:“老子死便死,头不能落地!” 古有人头落地为英雄悲剧之说。头不落地表示宁死不屈,坚信后继有人。 刘氏女冲入法场,扑到丈夫面前,向浩气冲大的大丈夫跪倒,庄严地撑开衣襟。她的丈夫感激地点点头,忽然爆出惊天动地的哈哈大笑,把头颅向妻子伸出。 一道寒光落下,那一腔热血喷溅而出,飞染如虹。刘氏女在刀光血雨中不曾吓晕,镇定勇毅地大撑开衣襟跃身飞迎,兜住丈夫滚落而下的头颅…… 从此,“贺廷璧聚众造反,刘氏女仗义兜头”便历史地载入地方志,并在人民口中一代又一代传颂下来,鼓舞着后来人。单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我们贺家便前赴后继,牺牲八十余人。史之所谓英烈之家,有几个能逾于此者? 我的父亲贺龙,延续着祖宗的血脉,继承了先人的精神。他孕于中国签定《马关条约》的屈辱时刻,又是康有为领衔发起“公车上书”的戊戌变法的前夜。当中国的命运像游丝一样缥缈时,他伴着隆隆雷声,轰轰烈烈地来到这个充满苦难的世界。一年后,谭嗣同慷慨激昂地说:“各国变法,无不以流血而成,今中国未闻有因变法流血者,此国之所以不昌也。有之,请自嗣同始!”英烈的血再次流在刑场上,渗入黄土地。但是,那一种属于民族的激扬澎湃的热潮,终究是堵不住,淹不没,并且不断地发展着。我的父亲贺龙,就在这一年学会了走山路,走崎岖险峻的路。那崎岖险峻的路预示着历史需要再而三,三而四地流血、流血…… 推动历史车轮前进的不是油,而是血! 父亲贺龙,四岁学拳,五岁读书,六岁下田,像先辈一样文武不废,像先辈一样生活成长。读书的私塾与贺氏宗祠邻近,词内存在曾祖贺廷璧生前佩带的五尺长宝剑和重约一百二十斤的习武大铁刀。读书之余,父亲贺龙总要跑入词堂,抚摸曾祖留下的宝剑大刀,听堂叔讲“贺廷璧聚众造反,刘氏女仗义兜头”的故事,反抗旧社会的火焰已经在他幼小的心灵上熊熊燃起。 1981年,洪家关几十位九十岁以上的老人给我回忆过这样三个故事; 一次,县禁烟委员坐了大轿,颤悠颤悠来到洪家关。保长操一根棍子将赶来围观的百姓,连打带骂赶得四下选散。 同在私塾读书的一位富家子弟触景生情,很有“抱负”地说:“要做就要做这种人上人。” 贺龙也早已触景生情,冷冷问:“什么人上人?” “还用问?”富家子弟翻个白眼,“你没想过当官?” “你想当什么官?” “我就当个能打人骂人的保长。” 啪!贺龙扬手打去一记耳光,冷冷说一句:“老子长大就专当打保长的官!” 1904年,贺龙八岁。天大旱,地如同燎燃着火焰。民族和人民的苦难不能遏止而升腾几近顶点,给了贺龙一个痛苦绝深的刺激。无数破了产的农民,走投无路的农民,被饥饿鞭挞着凝成群,汇成队,像一股又一股的黑烟,漫无目的地顺风游窜,寻找着地主,寻找着富户,寻找一切有粮的人家,去要求去抢夺一份吃的东西——叫做“吃大户”。 饥饿、饥饿、没有边际的饥饿。八岁的贺龙终于跟他父亲一道投入这饥饿的黑烟一样流窜的队伍中。他看到了褴楼枯瘦的男男女女:小孩子向着苍天张开垂死的嘴巴;妇女们的目光茫茫昧昧,带着绝望的痛楚和痴迷;强悍的男人们眼睛红通通燃着怒火,流动起骇人的毒焰。无数黑条条的干手臂举起了扁担,举起了杆子,要做最后一次挣扎…… 然而,官兵开始捕杀。那马上舞刀弄枪的人,有的红马褂,有的在对襟团花马襟下罩了战裙,或在背后拖了发辫,或者头裹包巾粗辫绕颈,骏马驰向哪里,就把“饥饿”扑灭在哪里。天空激荡的是呼号,大地流淌的是血…… 可是,“饥饿”冲不散,杀不尽。散了又聚起来,活着的路过死者的血肉,继续寻找那一线生机。贺龙跟随他的父亲,随一股饥民冲进城内,到公家义仓籴米。凶悍的堂勇挥鞭抽打饥民,贺龙第一次尝到了挨鞭抽的痛楚。他的父亲血性锐气,挺身而出与堂勇打起来。八岁的贺龙骁勇豪猛,腾身扑上,助他的父亲夺下堂勇的皮鞭,抡圆了反抽过去。从地方志上可以看出,那一次他是与父亲同时被抓,关入大狱。若不是遍地饥民,沾了“罪不罚众”的光,若不是县令怕激起更大民变,贺龙同他的父亲是绝难幸免一死…… 从大狱里出来的贺龙,更酷爱武术,拜族叔贺士远为师,学得一身武功一,尤其是武当拳打得出神入化。十二岁,便仗义出拳在桑植县“打”出了名。 桑植县县衙有个姓陈的领班,其子会几下拳脚,是名武秀才。老子恶霸,儿子强暴,成为地方上一条“大虫”,时常骑马逛街,横冲直撞,明抢硬夺,百姓都侧目而视,不敢稍触其锋。 一天,洪家关赶场,武秀才骑马闯入,撞翻许多小摊,百姓们叫喊躲闪,乱成一片。父亲贺龙恰好来到,见状不觉大怒,抓起一根木棒,横身拦到马前,发声吼,雷一般响:“滚下来!” 武秀才吃一惊,勒马定眼看时,不过十二岁一个小孩,直觉得三分好笑,七分好恼。 “小兔崽子,我看你活不耐烦了!” 喊声未落,武秀才已经打马冲来。他自恃练过武功,等闲人交手,打倒三五个不在话下,一个娃娃还不是一鞭子的“菜”?只怕被马撞一下就跌没了这辈子…… 然而,他万没料到,贺龙面对狂奔而来的烈马竟如岩石一样稳忍不动,近在咫尺时,那条木棒忽然虚晃一下,随着棍风呜呜,那烈马惊嘶着人立而起,随即闪向一边。武秀才的鞭子不曾触及贺龙,背后却在刹那间实实在在挨了一闷棒,屁股顿时离鞍,手脚四扬地掀下马来。 贺龙人踏步枪上,将尘埃里爬起的武秀才只一脚便又翻跟斗赐倒,抡起拳头一顿饱揍,揍得武秀才只剩下了讨饶的一口气。 父亲贺龙赤脚踏牢武秀才胸脯,精光的拳头照准武秀才面孔说:“别说你才是个武秀才,你就是武状元,敢来洪家关撒野,老子也敢打翻你!” “是是是,不敢,再不敢了。” “不论哪里,只要你再敢作恶,叫我知道了,除非你脑袋比它硬!” 贺龙说着,落拳捶在垫路的一方青石上,青石顿时裂成几块。武秀才吓得翻身跪倒,连磕几个响头。 “滚!” 武秀才听到这声喝,不异听了大赦令,在乡亲百姓的哄声里,一溜烟逃回县城,就那么鼻青脸肿地找到他爹,把贺龙告到县衙。 知县把“打人狂徒”捕来,押上大堂,探出头望时,不禁目瞪口呆。他做梦也不曾想到,将县里有名的武秀才打个落花流水的竟是个娃娃! 贺姓族人请一位举人帮忙,把武秀才鱼肉乡民,欺凌百姓的劣迹揭出来。知县见士绅民众都同情贺龙,只好当堂释放贺龙,并革除了武秀才老爹在县衙里的官职。 这段故事,也历史性地记入地方志:“夏,因在洪家关集上痛打骑马撞入的恶霸陈小藩之子涉讼,在家族和主持正义者帮助下,官司打赢……” 于是,“贺龙伢子是神仙下凡”,“七岁找‘保董’,八岁打堂勇,十二岁打翻武秀才”的说法便在整个桑植县不胫而走。 吃多大苦,办多大事。我的父亲贺龙,为了谋生,十三岁便当上了许多成年人都望而却步的“骡子客”。那是山恶水险,盗匪丛生,强人出没,税警明夺豪抢的最艰难险恶的路上奔生活;贩几驮货,赚两吊钱。那是真正的血汗钱,生命钱。 艰苦险恶的生活不但磨炼了贺龙的勇气和意志力,而且极大地开阔了他的眼界和心胸。 湘西的山川,格外地表现出奇突、惊险、壮美;奔腾的澧水孕育出山里人热烈豪迈的精神和性格。贺龙日后干出轰轰烈烈的大事业,不能不说“精神出于山川”。 湘西的城镇幽美、秀丽,街面上却存在着强烈的反差:他看到穿着漂漂亮亮“玻璃衫子”的太太小姐,看到挺挺抖抖长袍马褂的老爷少爷,也看到褴楼憔悴破破烂烂的乞丐和逃难人。其间还罗列着兵痞、流氓、强盗和娼妓。无限的爱和无限的恨,无限的同情和无限的不平,汇聚交融,煎熬着他的心。当他赶着一匹四蹄踏雪的山花骡走过一镇又一城时,一种原始的充满血性的反抗浪潮便在胸腔里澎湃着,冲撞着,随时要喷发而出。 十四岁,他便摩拳擦掌要和税警对着干,虽然被几个伙伴劝挡住,仍然咬牙切齿指着税警说:“几个汗水钱让你们挤光了!这回要钱没得,打个条了,咱们二回见,不怕不还帐!” 十五岁他便对伙伴说:“我们要搞刀枪,打皇帝,才有饱饭吃!” 十六岁时,父亲贺龙在川东黔江县赶骡马市。一个云南的马客赶来一匹烈马,贺龙带着一种暗暗赞赏的目光看那烈马看得出神。 父亲爱马,也学会了相马。俗话讲:“先买一张皮,后买四个蹄”。那马通体雪白,银闪闪地泛着油光;碟子大的四蹄稳稳踏在地上。它有松鼠一样的面孔,老虎一样的胸脯,鼻孔宽敞能插进三根指头!再细打量,那匹龙马高贵的体姿洋溢出一种傲气,墨黑的眼球透着放荡不羁的野性,两只耳朵灵性地转动着察听四周的动静…… “喂,小伙计,小心看在眼里拔不出。”马客拍打他肩膀,得意洋洋地挤挤眼。 “好马!”贺龙发自内心地赞叹。 马客不看龙马却上下打量贺龙,忽尔粲然一笑:“年纪不大就敢论马。你要敢骑上它跑两圈,这匹马分文不取,白送给你。” 贺龙两眼一睁:“说话算数不?” 那目光不同凡俗,马客怔了一瞬,但很快又释然了。他在那转瞬间对龙马和贺龙作了个对比,不无好心地警告:“当然算数。丑话放前面,多少会家子不敢骑,又有多少会家子栽下来,断胳膊断腿,你要是逞强,摔死了可跟我不相干。” 贺龙微微一笑,笑得那么轻松,那么平淡,笑得马客生出一丝懊悔,忐忑不安地看着贺龙朝他那暴烈的龙马凑近。灵性的龙马立刻感觉到逼近来的威胁,仰头曲颈,前蹄用力刨地,抖鬃举尾喷响鼻,终于龇出金黄的牙齿,沉下头来死死盯紧贺龙,发出一种威胁的愤怒的沉闷的嘶鸣。就在烈马拿不定主意是攻是退之际,贺龙淬然起动,飞身而起,疾若闪电,不容人看清动作,已然跃上马背。几乎是同时间,白龙马也愤激地发作了,长嘶着人立而起,转瞬间前蹄猛落,弓背低颈,拼命翘起后蹶,圆鼓鼓的臀部直竖上天去;后蹄刚落,前蹄又起,开始猛烈地甩颈,就那么脾气大发,跳踉不止,并且拚命甩颈想咬住贺龙。贺龙如胶皮糖一样粘在马背,贴紧马颈,任凭山岳摆簸,休想动得他分毫。白龙马又一次嘶吼,忽然放开四蹄,狂奔而去,那是“颠马”的跑法。即便驯服的“颠马”,骑一炷香的工夫,也会“省下一双鞋,颠碎一顶帽”,何况是未经驯服的暴烈的白龙马…… 白龙马驮着贺龙颠向哪里去了?没人知道,只隐隐听到马嘶声在山峦里时时传出,告诉人们那惊心动魄的较量仍在继续。已经过了一炷香的时间,别说颠碎一顶帽子,就是铁打的汉子也该颠碎骨架了。众人正惶惶议论间,只听得远处蹄声得得,嘶声悠悠,懂行人都不由得由惊转喜。不用看,只有驯服了的走马才会踏出这种轻盈明快的小碎步。 果然,贺龙骑在白龙马上,从山弯处转出来。那一副轻松洒脱的姿态,不由人不喝彩。他在众目注视之下,又策马绕了两个大圈,然后驰到云南马客面前。 “还算数吗?”贺龙笑着问。 “我没说不算数。”云南马客拍拍湿漉漉的马颈,大手豪爽地一挥:“送你了!” “那我就不客气了。”贺龙爱马,接收下来,从怀里掏出一把钱拍在云南马客手里,“这算我的一点心意。” 云南马客笑了:“行,小老弟够仗义。” 就在这一年,贺龙参加了哥老会。他的父亲当了哥老会的“闲散大爷”,少年的贺龙由于“崩雷”响在眼前面面不改色,当上“十排老么”。 那时没有共产党,也不曾传入马克思主义。像历史上的某些农民起义一样,反抗有时是利用宗教或帮会组织。哥老会虽然不能超越愚昧古老的发展阶段,虽然存在着迷信和浓厚的宗教色彩。虽然表现着散漫,没有纲领,以及远离科学,但是,他们竖起了反抗侵略、反抗压迫、反抗剥削的大旗。这个旗帜一竖,就使他们在本质上有了伟大和光辉。这是比一切号称有知识懂科学而又甘愿“再当了百年殖民地”的奴才都要伟大和光辉,因为民族和民主的精神绝不会在奴才身上产生,只能在决心当家做主的主人身上闪烁。 于是,我的父亲贺龙,开始了他的探索和组织革命起义的斗争生涯…… |
后一页 前一页 回目录 回主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