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一页 前一页 回目录 回主页 |
最后决战逞英雄,北非斗敌露峥嵘; 盟军备战西西里,逆境之中获良机。 1943年4月中旬,盟军对突尼斯轴心国部队的围歼准备已接近完成,决战即将到来。可以说,盟军已稳操胜券。制空权掌握在特德手中,坎宁安严密封锁了海上交通线,隆美尔的继任阿尼姆仅剩下100辆坦克,作战物资异常匮乏,没有补给。而盟军部署了共20个师30万人的部队,拥有1400辆坦克和1000多门火炮。 4月16日,亚历山大下达了代号为“铁匠”的总攻令,要求部队沿整个弧形战线强攻退守的轴心国部队。安德森的第1集团军担任主攻;蒙哥马利的第8集团军对昂菲达维尔施加压力,相机推进;法国第19军在蒙哥马利左侧和安德森的右侧伺机参加攻击而扩大战果;布莱德雷刚接手一天的第2军部署在第1集团军北面,任务是保护安德森的左翼,并逐步向乔吉高地推进,最后协助安德森夺取比塞大。亚历山大给布莱德雷一把尚方宝剑,即如果他认为安德森的命令不合适的话,允许他越过安德森与他本人直接联系,布莱德雷比巴顿幸运,他可以不受英国人的掣肘。 接受任务后,布莱德雷把第2军的司令部安扎在贝迪市郊外的帆布帐篷里。他从第28师调比尔·基恩来当自己的参谋长,并保留巴顿留下的领导班底。布莱德雷取消了巴顿确立的过激的规定。比如,后方医院的护士不必再戴钢盔了。同时,布莱德雷一反巴顿的粗暴作风,耐心地说服下级执行命令,放手让手下的军官独立解决问题。这是布莱德雷从马歇尔那里学来的领导作风,也符合他历来的领导风格。 4月19日至20日夜,蒙哥马利首先发动佯攻,安德森手下的第5军和第9军在佯攻后的两天发起主攻。可是,非洲军团拼死抵抗,奥尔弗里的第5军、约翰·克罗克的第9军严重受阻。布莱德雷的第2军居地中海和安德森之间,埃迪的第9师居北;赖德的第34师位于中间;艾伦的“大红一师”居南。布莱德雷跟随哈蒙的第1装甲师指挥作战。战前,艾森豪威尔希望布莱德雷在南部泰恩河谷用装甲部队攻击敌人,但布莱德雷看到德军居高临下,可用反坦克炮还击,这样做也许会重蹈卡塞林山口的覆辙。布莱德雷没有理会艾森豪威尔的建议,简单地对4位师长说: “我们要坚决地先攻占609高地!” “609高地”是布莱德雷根据地图标高给它起的名字,实际上它是第2军东进路上的最高点。艾伦的“大红一师”冲在最前面,战斗异常激烈。从4月23日至26日的3天中,第2军才推进9公里。敌人在第2军有条不紊的进攻中慢慢退却,但每退一步,都要埋设地雷,然后依托崎岖不平的山地构筑工事抵抗。艾森豪威尔及他的新“耳目”平克·布尔,还有莱斯利·麦克奈尔等也来督战。结果,麦克奈尔被炮弹炸伤,布莱德雷也差点被一颗炸弹炸中。为了鼓舞士气,布莱德雷亲自和师长们一起巡视前沿阵地,结果他又一次险些送命,这是他在突尼斯第3次遇到险情。不过,他似乎生来与死神无缘,每次遇险都能化险为夷。 敌人死守着609高地,布莱德雷命赖德的第34师在炮兵科长查尔斯·哈特指挥的猛烈炮火支援下强攻,但三次均退了回来。 就在布莱德雷的第2军进攻毫无进展时,安德森发来两份怒气冲冲的电报:第一封要求布莱德雷绕过609高地到敌人后方去支援他;第二封则要布莱德雷调一个步兵旅给他使用。布莱德雷认为这违背了美国军队由美国人指挥的协议,对两封电报均未理会。 攻占609高地仍是个大难题,为了加强火力,布莱德雷建议调来坦克作移动大炮使用,并命令部队于4月30日上午发起攻击。17辆坦克迂回到侧翼和背后炮击敌人的阵地,赖德的步兵终于在5月1日占领了609高地。之后,德军多次反扑,均未奏效,第2军牢牢地控制了制高点。用坦克当移动火炮,这是布莱德雷的一个小发明,德军根本没料到这一手,惊慌失措,不少人当了俘虏。一位俘虏甚至说,使用坦克是不公平的。 正在布莱德雷夺取609高地后继续前进夺取马都时,亚历山大改变了主意。由于安德森主攻受阻,亚历山大从蒙哥马利那里调来第4印度步兵师、第7装甲师和第201警卫旅给安德森手下的第9军,配属第9军原有兵力再度进行强攻。 5月6日,接替受伤的克罗克担任第9军军长的布鲁恩·霍罗克斯在奥尔弗里第5军和科宁哈姆战术空军的支援下全力猛攻。第2军以哈蒙的装甲部队为先锋,其余3个师支援安德森的左翼东进。轴心国部队招架不住,向后溃退。在第2军的前进道路上,哈蒙一路顺风,虽然损失了37辆坦克,但部队日益接近比塞大;埃迪的第9师也慢慢跟进;赖德和艾伦的2个师来回穿插,夺取了乔吉。在一切顺利的情况下,艾伦命“大红一师”独自攻击,违抗命令擅自行动,结果遭到重大损失退了回来。布莱德雷确信该师狂傲放任,目无纪律,下决心想撤去该师指挥官的职务。 5月7日,埃迪的第9师与英军主攻部队同时进攻比塞大。5月9日,盟军攻占突尼斯城和比塞大港,13日,冯·阿尼姆认输,约10万德军、15万意军向盟军投降。仅第2军俘虏的敌人就达4万人左右。突尼斯战役以盟军的胜利而结束了,布莱德雷给艾森豪威尔发去只有两个词的电报: “任务完成!” 从1943年2月布莱德雷飞抵北非充当“耳目”,到5月7日率第2军参加突尼斯战役取得辉煌战绩,布莱德雷如日中天,一路顺风。布莱德雷不像巴顿那样锋芒毕露,他善于与自己的上级和英国人和睦相处,同时也得到马歇尔在背后的有力支持;在作战方面,布莱德雷谨慎沉着、刚柔相济,善于捕捉战机。他对战场态势、兵力运用、战术安排和后勤补给均能巧妙调度。当然,布莱德雷接手的第2军,是以巴顿的辛勤劳动为基础的。没有巴顿的大刀阔斧,也没有布莱德雷的战功显赫;没有布莱德雷的指挥有方,也不会取得为美国人争了一口气的胜利。 突尼斯战役结束后,美军共损失18221人,其中2715人战死、8978人受伤,6528人失踪。但这些损失为美国军队获得了许多教训,磨练了部队。对布莱德雷而言,他从战火中显露出自己的指挥才能、作战勇气。战役结束后,布莱德雷名声四起,他的名字见诸了新闻媒介、艾森豪威尔派战地记者厄尼·派尔“去采访布莱德雷”,结果报纸把布莱德雷的战绩详细地报道出来。就连阿拉伯人也认为布莱德雷的教名“奥马尔”是穆斯林名字,他们为之骄傲,并相信布莱德雷会步步高升。 不过,在布莱德雷获得很高赞誉的同时,蒙哥马利也运用宣传机器,将突尼斯胜利的功绩归功于他个人。 1943年1月卡萨布兰卡会议上,英美首脑便决定在突尼斯战役结束后立即实施西西里岛登陆战,扫除地中海交通线的主要障碍。首先由英国人提出的这个决定后来被命名为“赫斯基”(爱斯基摩人)计划。执行这个计划,一是试图迫使意大利退出战争;二是扫清地中海中部的轴心国部队;三是减轻苏德战场上苏军的压力;四是为美国在欧洲的“围歼”计划锻炼部队。但是,盟国最高决策层一开始便没有统一意见,美国陆军参谋长马歇尔和海军部长金一直反对“火炬”计划,这次又反对“赫斯基”计划。由于在战略上的不统一,加之突尼斯战役拖延时间过长,进攻西西里岛的作战交给了下层参谋人员会制定,结果七易其稿,亦不能使上层满意。 西西里岛是地中海最大的岛屿,是意大利的属地,整个岛呈三角形,全岛面积为25700平方公里,人口约400多万。全岛东西长300公里,南北最宽为200公里,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最高处是埃德纳火山。岛上西北角为巴勒莫港,东北角为墨西拿港,距意大利本土的卡拉布里亚市只有一条狭窄的墨西拿海峡相隔,东南角有锡腊库扎港,整个岛屿易守难攻。突尼斯战役结束之际,轴心国就开始在岛上加强防御力量。1943年6月,西西里岛的德意防御部队第6集团军约25.5万人,编成内有9个意大利师和2个德国师,由66岁的达尔马塔·A·古佐尼指挥。 1943年5月11日,北非胜局已定,丘吉尔第三次访问美国,敦促罗斯福说服美军参谋长同意进攻西西里岛,解决战略认识差距问题。在罗斯福的干预下,马歇尔同丘吉尔同机飞往阿尔及尔,与盟军总司令部的官员商讨进攻西西里岛的方针和此后的行动计划。5月29日,丘吉尔、马歇尔、艾森豪威尔、亚历山大等在阿尔及尔召开军事会议,双方经过反复磋商,决定:进攻西西里岛,成功后即攻入意大利本土,迫使意大利退出战争,为下一步横渡英吉利海峡作准备。蒙哥马利没有参加阿尔及尔的会议,但他早就有自己的计划,这当然是为了个人利益的计划。早在突尼斯战役还没结束时,蒙哥马利在5月2日就抛出了他的计划:取消巴顿在巴勒莫的登陆,其第7集团军绕过西西里岛在杰拉附近登陆。蒙哥马利的理由是西西里的轴心国部队也会像突尼斯那样顽强抵抗,必须在一个地区集中兵力而不是分兵合围。巴顿虽失去了突尼斯决战的机会,但他一反常态,沉默不语。为避免招致对他个人的批评和失去参战机会,他屈服在英国人脚下。待5月29日阿尔及尔会议结束时,蒙哥马利仍坚持以他为中心的进攻意大利西西里岛的计划,然而没有得逞。 布莱德雷作为一位崭露头角的军长,他还没有资格参加这些决策。不过,他坚持认为,进攻西西里岛有两种战略,一是包围孤立之,在墨西拿和卡拉布里亚同时实施两栖登陆;二是对全岛实施正面突击,然后在岛上纵深苦战。对于前一种战略,可以发挥盟军海、空军的巨大作用,利用已控制的海、空权切断意大利本土对西西里岛的支援,也可防敌退却。结果,布莱德雷的战略思想无人知晓和采用,只是到战役结束后才有人想起这一战略的优点:迫使岛上守军投降,节约时间和装备。 盟军最高司令部采用了第二个方案,这是决策者们按常规决定的,西西里岛战役就在这样的背景下紧迫地准备着。“赫斯基”战役的计划是1943年1月在伦敦开始起草的,但工作时断时续,预定于6月10日发动的进攻难以实现,于是把计划工作转由艾森豪威尔来抓。在阿尔及尔圣乔治饭店141号房间,计划参谋人员炮制了第一至第七个方案,均不成功。4月中旬,查尔斯·亨利·盖尔德纳的八41小组”完成了“赫斯基第8号”,结果得到艾森豪威尔、特德、坎宁安的认可。 1943年夏,盟军在北非沿海港口集结了大量部队,亚历山大的第15集团军群负责执行“赫斯基”计划,下辖蒙哥马利的第8集团军和巴顿的第7集团军,共13个师又3个独立旅,总兵力达47.8万人(包括10个步兵师、1个装甲师和2个空降师)。此外空军有4000架飞机,海军有战斗舰艇和辅助船只约3200艘。亚历山大计划,空军首先重创敌人的海、空军,然后第8集团军在岛上东南的锡拉库扎到帕基诺地段登陆;美第7集团军则在西南的杰拉至利卡塔地段登陆。空降兵负责越过滩头地段,夺取要点,支援登陆部队。主力上岸后向北攻,分两路围歼德、意军队。 登陆战役定于7月10日开始。 巴顿组建的第7集团军准备以欧内斯特·道利少将的第6军为主攻部队。道利是1910届毕业的西点军校学生,布莱德雷在西点任数学教官时,道利是战术系主任。参战前,道利在美国指挥、训练第40师,1943年4月,率第6军抵非洲。 布莱德雷得知第6军担当进攻西西里岛的美军主力后,心急如焚。这意味着第2军没有显山露水的机会,他个人也无法显露自己的才能,只好呆在摩洛哥驻防。尽管他对盟军高层的战略决策颇有微词,但他还是积极活动,为自己和第2军求得参加行动的机会。于是,布莱德雷分别给艾森豪威尔和巴顿写信,阐述第2军作战经验丰富,可担当大任,而第6军刚抵非洲,最好不让它去冒这个险。艾森豪威尔和巴顿都认为这种分析很有道理,巴顿多少有点偏爱第2军。5月15日,艾森豪威尔电告马歇尔,告诉他准备把第2军调给巴顿,而把第6军调给摩洛哥的克拉克第5集团军。艾森豪威尔以欣赏、喜悦的言词说:“布莱德雷干得如此出色,我实在不能拿一个毫无实践经验的军长和参谋部去碰运气。”马歇尔对布莱德雷也颇为赏识,同意了艾森豪威尔的决定。 5月13日,布莱德雷从突尼斯前往阿尔及尔,他和艾森豪威尔等人详细审阅了“赫斯基”作战计划并讨论了在突尼斯战役中美军的得失。之后,飞往奥兰以东的海滨城市穆斯加奈姆,巴顿从司令部率仪仗队到机场欢迎布莱德雷一行。午宴中巴顿豪放地为布莱德雷庆祝胜利,称布莱德雷是“比塞大的征服者”。突尼斯战役的胜利,使盟军上下像庆祝节日一般欢乐。5月20日,艾森豪威尔又邀巴顿和布莱德雷飞往突尼斯参加“胜利游行”,军界高级将领如亚历山大、安德森、特德、坎宁安、朱安及法国权贵们坐在主检阅台上。艾森豪威尔忙得不亦乐乎,冷落了巴顿和布莱德雷,美军主要将领只能坐在侧检阅台上。好在蒙哥马利回国休假了,否则巴顿会气得七窍生烟。尽管如此,艾森豪威尔仍被巴顿认为是亲英分子,巴顿对布莱德雷说:“真他妈的浪费时间。”然后回穆斯塔加奈姆继续搞他的作战计划,希望在西西里战役中赢回点荣誉。 布莱德雷想把第2军的指挥部也设在穆斯塔加奈姆,靠近巴顿的司令部以便联络。可巴顿却要布莱德雷的司令部设在号称“苍蝇之城”的雷利赞村镇。这个村镇充满恶臭、苍蝇,天气炎热,周围是一片沙漠。布莱德雷6月2日起升为三星中将,与巴顿的军衔相同。布莱德雷认为巴顿把他安排在此是出于虚荣心,巴顿不允许有同级军衔的将军与他呆在一起。布莱德雷怀着一种恼怒的心情率部下整理破烂不堪的营房,他把司令部设在一所学校里,两名副官切特·汉森和卢·布里奇,还有勤务兵、司机和布莱德雷住在一起,像一个小家庭。 第2军的参谋人员和巴顿的手下常来常往,布莱德雷不计较巴顿的“缺德”,仍与他密切合作。有时,布莱德雷对巴顿缺乏对后勤计划方面的热情和关注颇为担心,对他的鲁莽作风不以为然。巴顿率领的第7集团军共有6个师,8万人。布莱德雷负责指挥3个加强步兵师中的2个,共4.5万人。这两个师就是艾伦的“大红一师”和特罗伊·米德尔顿的第45国民警卫师。巴顿自己直接掌握卢西恩·特拉斯科特的第3加强师。在登陆作战中,3个步兵师为突击先锋,马修·李奇微的第82空降师的505团(吉姆·加文为团长)将空投在第2军之后,然后与艾伦的“大红一师”联系。第7集团军还有休·加菲的第2装甲师和其他部队作预备队,埃迪的第9师则在北非担任预备队。 布莱德雷是第7集团军的主要将领之一,他将率两个师担任突击任务,这既是美差又是苦差使。为此,布莱德雷不敢怠慢,努力地调教部队。布莱德雷对艾伦早就有看法,认为他目无纪律,虚张声势,多次想提醒艾森豪威尔调其回国当军长。但巴顿喜欢艾伦,他们二人在性格上、作风上有共同之处,布莱德雷勉强同意巴顿保留艾伦的意见。米德尔顿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最年轻的团长,曾在利文沃思堡指挥与参谋学校与巴顿同学。退役一段时间后又于1942年再服现役,在国内就是第45师师长。这个师被认为是最为训练有素的国民警卫师,但毫无实战经验。该师将在登陆战前从美国开抵奥兰,休整后即参加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首次大规模两栖登陆。布莱德雷对这两个师均放心不下,忧心忡忡。 参加过突尼斯战役的几个师,在战场上表现出两个明显的弱点:一是缺乏主动搜索敌人和接近敌人的精神,下级军官胆小怕死;二是在寡不敌众时容易擅自投降,这是国内演习中总是判定以多胜少而造成的。除此之外,参加过突尼斯战役的师认为自己该轮换回国了,厌战情绪严重,甚至出现对抗以至动武的事件。而这些对抗恰恰发生在“大红一师”和第3师当中,前者是布莱德雷在西西里登陆中不得不倚重的尖刀。在突尼斯,“大红一师”从比塞大到奥兰途中,一路横冲直撞,士兵胡作非为,艾伦也不加管束。在阿尔及尔,“大红一师”的士兵甚至趾高气扬地搜寻和攻击后方地区部队。最后艾森豪威尔命令布莱德雷将艾伦的“大红一师”调往郊外。 从5月下旬起,布莱德雷率部队开始为期一个月的集中训练,其中包括登上岛屿后的城市巷战实弹演习。布莱德雷视察第1、第9步兵师和第2装甲师时,强调要当心敌人埋设的地雷,告诫他们要敢于分队作战,不到绝望境地绝不投降。 巴顿来到布莱德雷的部队,夸夸其谈地为部队打气鼓劲。在谈到对付意军的作战战术时,巴顿用粗俗的语言谈到了避免正面进攻、伺机迂回其侧翼的战术,弄得士兵们有些难为情,不过大家对他的话都铭记在心。 在登陆战准备中,美军因蒙哥马利改变了在巴勒莫登陆的预想,只好利用从本土运来的蛤壳式的坦克登陆艇、步兵登陆艇、两栖车辆及其他登陆艇在海滩登陆。布莱德雷根据这些装备的特点加强了部队在舰艇和车辆上的行动演练。由于缺乏经验,水手不断出错,有时把部队错送到离目的地之外16~20公里的地方去。 在6月2日马歇尔前来阿尔及尔看望部队期间,“大红一师”的官兵正在练习登陆,他们跌跌撞撞、一片混乱,有的士兵连刺刀都没上。巴顿当着马歇尔、艾森豪威尔及其耳目布尔、布莱德雷的面,大发雷霆,口出秽言。马歇尔板着面孔,大感扫兴。 按计划,米德尔顿的第45师6月23日从美国本土抵北非,失去了训练机会。布莱德雷命令该师把艇渡当作一次演习,结果有两个团上岸后偏离目的地数公里。 在实施西西里登陆前,英国人采用“肉馅”计划欺骗了德国人。一具尸体携带有关攻打撒丁、科西嘉和希腊的信漂向海中。希特勒接到间谍送来的情报,决定加强上述诸地的防御,隆美尔被派到希腊。希特勒忽视了西西里岛。 但是,希特勒在罗马的军事代表阿尔贝特·凯塞林陆军元帅和意大利最高司令部依然意识到盟军极有可能进攻酉西里岛,凯塞林按计划于6月份将两个德军装甲师派往西西里岛去。这两个师原是准备派往北非的戈林师和第15装甲步兵师,它们缺少120辆坦克的编制,但却是训练有素的师,有20天的战斗给养。意军在西西里岛的指挥官古佐尼对盟军的登陆地点估计得相当准确,主张把两个师的精锐部队部署在东南部。凯塞林则认为西部薄弱,把第15装甲步兵师调去了西部。 盟军一直利用假情报欺骗轴心国,并利用“超级”破译情报组织对德意军队的调防、部署了如指掌。意大利第6集团军增加了两个德国师后,对西西里岛的防御大为加强。特别是戈林师就部署在东南登陆地域里,威胁更大。 对于这种变化,“超级”破译情报组织保密甚严,严格要求不许下达。因此,在登陆战前,盟军只有少数人知道这一情报。对于广大官兵,盟军高层无情地用“隐瞒”手段来保密。 巴顿对蒙哥马利的第8集团军主攻锡拉库扎、卡塔尼亚、墨西拿等补给容易的重要港口十分恼怒。由于蒙哥马利插一杠,他的第7集团军只能在杰拉、利卡塔或中部的小镇作战,补给困难,地形复杂。不过,巴顿这一次忍气吞声,他担心失去了在巴勒莫登陆的机会。当亚历山大窘迫不安地向巴顿传达新的计划时,巴顿控制住了情绪,没应亚历山大要求而谈自己的意见,他说: “将军,我不搞计划,我只服从命令!” 登陆战越来越逼近了,美军要面临的登陆地点远不如蒙哥马利的登陆地点条件优越。美军只好面临苦战。 6月27日,布莱德雷关闭了雷利赞的指挥所,转移到奥兰作登陆最后准备。7月4日,布莱德雷到奥兰以西9公里的法国海军基地克比尔港,登上了两栖作战指挥舰“安康”号。这正是:登陆作战争议多,美军险途难知晓;安步当车驭态势,胜败之后论英雄。欲知后事如何,且看下章分解。 |
后一页 前一页 回目录 回主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