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一页 前一页 回目录 回主页 |
9月19日(星期二)下午,陪审团12名成员正式进入会议室闭门研议,林黎云的命运交到了陪审团手上。 陪审团制度是源于英国的古老的司法制度。根据这一制度,法官是协调审理,进行法律指导的人,在检辩双方出示证据,听证人证词,并进行结辩之后,由陪审团来决定被告是否有罪。陪审团由当地的人民随意组合而成。对于案中被告的定罪,以陪审团12人一致通过的决议为准,只要其中一人持反对意见,就不能达成协议,此案就“流审”。需要重组陪审团,重新听取案件,意即重新来过。由于12人的意见常常无法得到完全统一,美国有不少案件都流审,震动全美的洛杉矶的杀亲案最后也遭流审。 一般说来,陪审团研议的时间虽短,说明较易得到一致意见,对被告不利。反之,研议的时间越久,说明分歧越大,对被告或许有利。在研议之前,我特意询问了《橙县纪事报导》专跑法院案子的记者布兰,他说,橙县陪审团是一般研议一至两天即可作出裁决,最长也不会超过7天。 大批记者涌入法院,但法官欧丽瑞宣布不准记者进入法庭内,众记者只能在走廊中,等候裁决结果。南加州各大报纸、电视台也派记者守候在法庭,总计达25人,仅一家中文报纸就派出了7个记者之多,为的是在裁决结束之后,分别采访陪审团、检方、辩方以及被告、被害人家属。 一位在南加州干了10多年采访的中文记者说,这是他看到的最大的采访团。1984年洛杉矶举办奥运会,也没有这么多记者集中在一个点上采访。 而这么多记者参加采访,正说明华人社区都在关心这个案件,每天,从各个城市赶来法庭的华人络绎不绝,有的来采访刘香兰、纪然波母女,也有的是来看望林吴梅等人。 刘香兰和纪然波两人听完了审理的全过程,刘香兰对于检察官莫可的法庭陈述表示非常满意,她在法庭外对记者说,陪审团一定会做出公正的审判,杀害我女儿的凶手将会受到法律的制裁! 而林吴梅对于女儿林黎云没有涉入此案也表示十分有信心,“我家阿云不可能会做此事,要不,她为什么还会跟彭增吉来到美国受警方调查”。 而分别支持双方的亲友也常常在法庭形成两个阵营,但是互相之间却没有任何冲突,各自安慰着自己一方。 纪然冰在拉古纳岗的密友李先生认为,这是一个要判一级谋杀的罪名,证据非常确凿,检察官在开场白和结辩中,以及整个听证审理过程中,都做了相当完美的工作,辩方的结辩相当无力,并不能动摇整个案件的基本事实。 纪然波认为,这个案子的仇杀动机非常清楚,对五个月的婴儿也下毒手,当然是有仇恨。她认为,杀害纪然冰是一级谋杀,杀害纪启威是二级谋杀。也有一位张姓旁听者认为,杀害纪然冰是二级谋杀,杀害纪启威则是一级谋杀。但他分析,陪审团现在面临的四种犯罪中,一般不会选择最重或最轻,可能在中间的两项也即二级谋杀和故意杀人中做选择。这样的话,最多刑期在25年,在美国监狱中一般关三分之二的刑期,即坐牢十五六年之后,驱逐出境,永远不得进入美国。 著名画家高小华对于受害人及家属表示十分同情,他说,现在有的报纸在同情被告,这简直混淆黑白!纪然冰再有错,也只是错误,每个人都会有错误,但是被告现在被起诉的是杀人,这是一种重罪,这两者绝对不能混在一起。他每天来到法庭。有人开玩笑说要将等待判决的情景画出来,可以是一幅刻画人性的绝妙作品。高小华说,我到这里来,没有任何想要创作的意图,我只是被一种良心驱使,要来陪一下被害人家属,向她们表示我心中的安慰之意。 林黎云的两个妹妹专程从台湾赶来,她们坚信姐姐不可能杀人,但她们也要求媒体不要照相,不要公布她们的姓名,“我们在台湾也是做企业、生意的,请给我们留下一些空间”。 彭增吉的好友马乐伯则每天到庭,他几乎已经成为彭增吉的代言人了。他对记者说,彭增吉非常关心结果,每天要打一两个电话来询问。对于薛曼指彭增吉为杀人凶手,彭增吉通过马乐伯表示,他现在不便表示任何意见,但是等到整个案件结束了,他将来美国召开记者会,向所有的人解释一切,给一个答复。 一天很快过去了。陪审团没有达成任何协议,众记者作鸟兽散。 9月20日(星期三)。 全体记者和旁听者仍被驱离在法庭的走廊上,终日守候在门口的记者们发现,检辩双方在上午一度被传唤进法庭接受咨询,显示出陪审团在研议过程中,仍需要检辩双方提出一些证据或证明,由于旁人不得而知,显得非常神秘。 但是在一天临近结束之时,中文媒体记者再度发生犯规行为,使整个定判过程愈显曲折。 下午5时15分,陪审团经过一整天的研议之后,仍无结果,鱼贯而出离开法庭,法警丹姆·柯特立陪同而出。这时所有记者追上前,突然有记者严重违犯法规,举起相机用闪光灯对准陪审团照像。大约有两名中文媒体记者照像。当时,丹姆没有立即阻止,在送陪审员进入电梯离去之后,即转身向所有中文媒体记者说,把拍过陪审员照片的胶卷交出,众记者面面相觑,没有人拿出胶卷。丹姆见状,即说,如果不交出的话,把你们所有照相机中的胶卷抽出。神情变得非常严肃。这时才有人将一卷胶卷交出,另外一名拍照的记者则连忙躲到洗手间去。丹姆随后对三家电视台的摄像机进行了逐一检查,确信没有陪审员图像之后,才转身令所有记者离开法庭。众记者在法警的命令之下,只得悻悻然离开。 这一天讨论的内容外界不得而知,但据熟知内情的人士表示,上午10时左右,法官欧丽瑞接到了一个临时动议,内容指称被撤除的陪审员诺巴西于前一天晚上,邀请第十二号陪审员,即开设法律事务所的白人青年男子,到外面酒吧约会,并曾邀约第11号女陪审员一同前往,作纪然冰命案一事的交易。并于第二天上午通过法警向法官报告。 这件意外事情立即引起法官的高度重视,因为无论在审理期间或是闭门研议期间,陪审员在法庭外互相之间是禁止讨论案情或与案子有关的问题。现在人命案的研议已到了关键时刻,居然出现陪审员互相讨论出售故事的情况,法官立即召检察官莫可和薛曼律师进入法庭商讨。在陪审员5时15分全体离开之后,法官继续与双方商议,一直讨论到7时30分。 讨论的内容已经不得而知了,但可以想象的是有关此案的命运,一而再地出现陪审员违规事件,使这件命案的审理出现了扑朔迷离的情节。 9月20日(星期四)。 上午9时,法庭前,被裁撤的陪审员诺巴西来到法庭。众记者立刻围上去,询问诺巴西被法官传唤到法庭的原因。诺巴西表示,他是昨日下午3时左右接到法庭的传唤令,要他在21日上午来到法庭,但他不透露法官传唤的原因,并告知记者,他已奉命不得向媒体说任何有关此案的内容。9时30分,诺巴西进入法庭,接受法庭的调查,就再也没有出来。估计他是在接受问话之后,在法庭里面乘坐专用电梯离去。 据知情人士透露,另外两名陪审员即11号女性陪审员、12号男性陪审员也同时接到传唤,法官与检辩双方经过一个半小时的问话之后,对于19日晚上诺巴西邀请11、12号陪审员出外谈话的事情进行了详细了解。后被告知,诺巴西与12号陪审员并没有讨论具体的案情,只是就出售故事的问题进行了商谈,最后裁定,由于11号陪审员拒绝,诺巴西与12号陪审员并未商论案情,此案可继续由陪审团进行研议。 检察官莫可11时左右步出法庭,走到纪然冰母亲刘香兰身旁,俯身告诉她,不要焦急,全案仍在正常进行之中。 这时,中文媒体记者数十人纷纷向莫可打听审理进展情况。莫可不失风度地说,法官已下令检辩双方不得与记者谈论此案的具体内情,并大声地说:“请你们不要再犯规了。你们已经给法庭造成了麻烦,请不要再制造新的问题。”众记者听罢,连忙朝后退让,莫可得以离开法庭。 辩方律师薛曼走出法庭,神情凝重,一副不愿与任何记者讲话的样子,众人竟不敢上前打探。 等在门外的陪审员又险些发生意外。一名中文媒体的女记者居然向一名女陪审员走去,试图与她接触。幸好这名陪审员警惕性颇高,立刻予以回绝“我不能与你谈话”,并走开躲避,才使这一场新的危机没有发生。 10时30分,全体陪审员进入法庭会议室研议。从此以后,陪审员们再也不从记者们等候的公用电梯出现,而是通过法庭内部电梯秘密出入,使等候在外的记者都不知道陪审员何时进入,何时休息,何时离开。 一名西文媒体的记者见到中文媒体记者如此不守新闻规则,反复冒犯法庭,非常气愤,他说,记者不能与陪审团接触,这是起码的知识,我不懂中文媒体记者为何如此一而再、再而三地犯规,是不是有意要使此案流审?当天,他撰写了一篇详述中文媒体如何报导此案,如何在报导中犯规递名片、拍照的报导,并且点了犯规记者的姓名和媒体,刊载在该报的头版,取名为“华人媒体的辛普森案”,当天即被美联社采用,向全球播发了这一新闻。 9月22日(星期五)。 上午9时,陪审员继续进行研议。 守候在法庭走廊里的20多名记者百无聊赖,有的在看林清玄的人生哲学书,有的在商谈成立新闻摄影学会的事,有的则为了锻炼身体,从法庭所在的十一楼步行走到一楼,再从一楼步行到十一楼。 11时20分,法警丹姆走出庭外,宣读法官指令,告诉所有媒体记者和家属亲友入内。众记者立即敏感到要宣读判决了,连忙都迫不及待地走进法庭。 久违的法庭内稍有变化,前五排位子已被法警用黄色警戒线围起,不准任何人就坐。法庭的陪审席上,陪审员个个面色凝重,林黎云坐在律师和翻译中间,毫无表情。 法官告诉检辩双方,陪审员中有泄露资讯的嫌疑。此案受到中文媒体的骚扰。然后她指出,陪审团今天上午9时20分传给她一个条子,表示此案已经入了“僵局”(Deadlock),并称“无法达成一致的裁决结果”。欧丽瑞表示,在作出正式“流审”之前,她要检视一下陪审团最近的压力是否过重,而这个案子自高检开庭以来,传唤证人作了22天,列出了186项法庭文件,法庭起诉文件长达4000页,但陪审团只用了不到一天的时间,即表示无法达成一致,讨论过于仓促。 这时,薛曼指出,既然陪审团已作出无法达成一致协议的裁决,此案就应当流审。 莫可当场表示反对。 欧丽瑞法官表示,陪审团在给她的纸条上,写上了12名陪审员就有罪或无罪投票表决的结果,此举违反加州陪审团闭门研议指示第17项第47条,应当驳回有关流审的动机。 欧丽瑞对于陪审团再作了新的研议指示,要求陪审团入内继续讨论,如果时间不够,可在下星期继续讨论。 薛曼指出在陪审团陷入僵局之后,由法官要求陪审团再展开闭门研议,显然对被告不利,他要求与陪审员个别谈话,以了解陪审员之间是否有交换案情、泄露资讯的事。但欧丽瑞认为还未到时候而再次驳回薛曼的动机。 12名陪审团员在听完法官的安排之后,于11时50分再度回到会议室研议,一直到晚上休庭还没见出来。记者们在外等到5时30分,法警出来说陪审员已全部离去,但记者还不愿离开,生怕漏了重要新闻,最后派了一位记者进入打探一番,才知法庭已空空如也。众记者才离开。 9月26日(星期二)。 上午9时,法庭大门再度向记者和家属亲友开放。 众人到里面坐定,陪审员鱼贯而出,一一坐定。 法官欧丽瑞宣布,由于陪审员需要重新了解一下案情,由书记员将主办此案的怀特警官的证词宣读一遍,然后法官径自走入办公室。 书记员开始将法庭记录的怀特警官证词当庭宣读。 怀特警官的证词主要围绕着案发之后,他受命负责侦办此案,与林黎云进行了谈话,重点问及8月17日林黎云的行踪,同时,怀特也向林黎云的两个儿子进行了询问,8月17日与林黎云在一起的行踪。 从上午9时开始的宣读证词,直到下午3时,书记员一连读了4个多小时,陪审员也都陪坐在位子上听。最后,陪审员们都招架不住,连连打呵欠,无法坚持下去。一位女性陪审员终于提出休息。 在重新宣读时,法庭接到陪审员的字条,认为这部分的证词已经明确,要求重新进入会议室讨论。 据熟知内情的人士分析,陪审团陷入僵局,是因为对林黎云17日是否有时间去纪然冰的公寓行凶这一关键问题存疑,因此才会要求法庭再度宣读怀特警官的证词,以确认林黎云一天的行踪,说明在是否行凶问题上,陪审团仍存在着相当大的分歧。 当天下午5时,陪审员研议当天仍无结果而离去。 9月27日(星期三)。 陪审团在听完怀特警官的证词之后,于今日又要求将怀特警官晤谈林黎云时的全部录音对话调出聆听。 由于怀特只是在法庭上对访谈林黎云进行了作证,至于与林黎云的谈话的全部内容,当时都有录音为证,因此陪审团要求能听这一原始文件,其目的还是为了如何确定林黎云当天的行踪。 但是直到下午4时30分,仍无结果,陪审员个个表情严肃地离开法庭。 据熟知内情的人士分析,陪审团可能在关键问题上仍无法达成一致意见。 |
后一页 前一页 回目录 回主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