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一页 前一页 回目录 回主页 |
只是沸腾的血液 难以静止 只是旋转的日子 从此变得—— 丰满而温馨 开始,曾宪梓就读的中学是梅县的水白中学,这时候他正处于贪玩好动的年龄,特别是当了几年的小农民,除了干农活之外,精力充沛的他和几个小伙伴组成了一支小小足球队,每天的球也是踢得昏天黑地的。 现在一下子改变那种自由自在的日子,重新过一种安安静静的学子生活,这就使得曾宪梓很不适应。 上了几天课之后,曾宪梓就完全无心上学。充满魅力的球场对他的吸引力非常大,特别是他的那些球友们,不断地向他发出热情洋溢的邀请,憋不住球瘾的曾宪梓开始一次又一次地逃学了。 由于他常常打球打到天黑才记得回家,甚至有时候连掩人耳目的书包都忘了带去学堂。母亲终于觉得有什么不对劲了。 于是她便检查儿子忘在家里的书包,当她奇怪地发现儿子崭新的课本和一个字都没有写的作业本时,母亲恍然大悟地想到,她的儿子、她的望子成龙的希望,居然逃学了。母亲气得十分厉害,甚至丢下地里的农活,她静静地守在家里,等着玩到天黑才舍得回家的儿子。 曾宪梓一回家就看见母亲黑沉沉的脸色,知道母亲发现了他逃学的秘密。所以当母亲问他到底干什么去了的时候,曾宪梓不敢说谎,只好老老实实地告诉母亲:“打球去了。” “你居然不上学,跑去打球?”母亲气得直哭,这一夜,她改变了几年前给儿子许下的“再也不打他”的诺言,流着伤心的眼泪,将曾宪梓狠狠地打了一顿。 这一次,曾宪梓没有逃跑,也没有躲避,他知道自己错了,他从来没有看见母亲如此伤心过,更没有被母亲如此狠命地打过,他很后悔自己实在是太贪玩了,就连忙告诉母亲:“妈妈,我知错了,妈妈你不要生气,我再也不敢了。” 这期间,珊全村土地改革的工作也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工作队员们常常将外面世界的一些新鲜事讲给曾宪梓听。告诉他趁年轻应该以学习为主,运动为辅,没有一定的文化知识就是有天大的抱负也无济于事等等,给了曾宪梓很大的启发。 不久,南方大学来梅县招生,向往到大的天地去学习、争取为国家干一番事业的曾宪梓,满怀信心地和几个同学一起报名,参加大学考试。当他打开考试试卷的时候,才发现自己的知识贫乏到什么样的程度,他几乎连试卷的题目都看不懂,更不要说答题这一次考试,他非常不幸,成了一名交白卷的学生。但他非常地幸运,调皮捣蛋的他总算知道“苦海无边,学习是岸”的道理了。 那一天,他拖着沉重的脚步回到家里,很认真地告诉母亲:“妈妈,我要重新上学,我要好好读书”曾宪梓就是这样,一旦知道某些事情对他来说,是既重要又必要的,他就会用一种最强烈的投入精神去努力。打球是这样,做农活是这样,读书更是这样。 曾宪梓整整一个夏天的努力总算没有白费,这一年的秋天,他终于以优异的成绩考入梅县的重点中学——东山中学。 十六岁的曾宪梓已经长成一个体魄健壮、豪气逼人的大小伙于了,十六岁才读初中一年级的他,一上学就被班主任委任为全班五十多名同学的班主席。老师希望他起到带头作用,努力读书,努力配合好班主任的一切工作。曾宪梓觉得心里很开心,于得也特别起劲。 班主任老师非常信任他,班上的同学也十分拥护他,于是开学伊始分配同学们的座位的重任,便落在他的肩上:“曾宪梓,来,你来把座位编好。” 坚持一个原则:成绩好的同学与成绩不好同学坐在一起,矮的同学坐在前面,高的同学坐在后面,调皮的学生和性情比较纯静的学生编在一起。 全班一共有十名女同学,其中最漂亮、最引人注目的是一位名叫黄丽群的同学。曾宪梓的一丝私心不禁油然而生,心想:既然是自己作主编座位,自己要编一个比较漂亮的女同学坐在一起,就算有一点私心也是理所当然的,也不会过分吧。于是就真的编黄丽群的座位与自己在一起。 曾宪梓做是这样做,但对外还是找了一个比较合理的理由:我的成绩好,她的成绩不好;我比较调皮,她比较纯静;我的个子比较高,她的个子也比较高之类等等。 能够与最漂亮、最纯静且在年龄上刚好比自己小三岁的黄丽群坐在一起,曾宪梓的心情既开心又得意。但这时候必须承认,曾宪梓只是喜欢美丽动人的黄丽群,暂时还没有发展到爱情的程度。 直到后来有一天发生了最动人的一幕,而且这一幕至今仍深深地印烙在曾宪梓的心灵深处,使得年轻的、热血沸腾的曾宪梓不得不承认自己似乎是在有意无意地爱了。 那是一个夏日的上午,十一点钟的阳光既明媚又灿烂,在老师的带领下,全班同学到学校门口的小河边游泳。 游了一会儿之后,可能是黄丽群的头发被河水浸湿,于是她就站在水中,将结成辫子的头发散开,并扬起头将滴着水珠的一头鸟黑的长发迎风一甩……这时候,清泽的河水只是覆盖她的足踝,在明丽的阳光下,黄丽群一身雪白的肌肤宛若一块造型别致、晶莹夺目的汉白玉,乌黑的长发迎风扬起,撒落一串串珍珠般的水滴……就在这一刹那,曾宪梓的视线无意中摄取了这幅极富动感、明艳照人的图画。 此时此刻的他,犹如被“雷击”一样的震慑了,只感到心底里有一种从未有过的感觉在油然而生,似乎人世间的那一根最神秘、最悠扬、最撩人心魄的,甚至在这之前自己都不曾知道的情弦,就在这激动人心的一瞬间被无可躲避地触拨开了。 从此之后,一种渴望看见她的冲动使得曾宪梓的目光常常不由自主、情不自禁地追随着黄丽群的踪影。 这一切的一切,蒙在鼓里的黄丽群并不知道,虽然她也处在情窦初开的少女时期,但天性矜持的她常常对于周围发生的一切,特别是曾宪梓鼓足勇气之后才投过来的热辣辣的目光显得过于无动于衷。 在这样的情况下,就算是年轻气傲的曾宪梓“恨”得牙咬咬,也只能是忍气吞声、无可奈何的了。 初恋时期的爱情,始终是盲目和扑朔迷离的。更何况生性调皮捣蛋、诡计多端的曾宪梓。虽然,他们男同学之间互相以花名相称,而且他自己就荣获“老鬼”的光荣称号。 但这些天生就爱使坏的男孩子,决不会将这种游戏只限于自身的发展。过了不久,曾宪梓果然和几个关系比较要好的男同学在一起,开始按照班上女同学的特征,给她们取花名。而且这些花名的字眼,实在是应了俗语所说的:“狗嘴里吐不出象牙来”的特点。 诸如:“冬瓜”、“白菜”,“母夜叉”、“钢笔头”之类的名称,一个一个地丢在班上的女同学身上,甚至连美丽的,“校花”黄丽群也不能幸免。 曾宪梓亲自给她取了一个花名为“番婆”(客家方言,意思为“外国女人”),理由是皮肤雪白、高鼻于,凹眼睛的黄丽群长得不像中国人,说她是一个外国女人更合适。 而且曾宪梓和一些调皮的男同学一起在她的长辫子上系上小草,小纸片,或者将铅笔插在她的辫子上等等,目的可能是希望引起黄丽群的注意,不过曾宪梓自己却是碰都不敢碰她一下,虽然两入坐在一起,自然而然的有两支胳膊无意中碰在一起的时候,但每次曾宪梓都像触了电般地躲开了。 和曾宪梓一样,身为客家人、出身在梅县的黄丽群,也是一个非常苦命的孩子。 黄丽群的外祖父、外祖母以前都在印尼做生意,她的母亲是在印尼出生的,而且据说有外国血统,所以到了黄丽群这一代,她的外表长得就不太像客家人。但她的父亲却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客家人。 在她很小的时候,她的父亲便和村里其他的男人一起“过番”去了印尼,家里面只剩下母亲带着年幼的黄丽群和黄丽群的弟弟以及尚未出世的妹妹。由于母亲拖儿带女、操持家业实在是大不容易,就将妹妹送给了黄丽群的一个远房的表姨。 那时候,家里的生活非常艰苦,除了从南洋回来发了一点小财的外祖父偶尔有一些接济外,主要也靠母亲辛苦的劳作。 解放初期,父亲从南洋返回家乡梅县。没有钱、没有任何财物,就像曾宪梓的父亲一样,只是带了一身病回来了。过了一年多,黄丽群的父亲由于无钱买药,也无药可医,就撇下一家老小,无可奈何地离开了人世。 尽管日子过得很艰难,看着渐渐长大的姐弟俩,母亲还是非常希望能够供他们读书,同时也像天底下所有的母亲一样,希望自己的孩子长大后有知识又有出息。 本来母亲自己也读过两年小学,只是到后来,由于外祖父从印尼返回梅县定居,家里面人口增多、开销增大,而且外祖父一向认为女孩子读书不好,可怜的母亲就没能继续读下去了,所以现在对于自己的儿女,母亲无论怎样辛苦,也要不停地拼命工作,供他们姐弟俩读下去。 黄丽群的小学就是在读读停停的过程中毕业的。以至于她上中学的时候,基础比较差,学习成绩也不算太好。 朦朦胧胧的爱情虽然对曾宪梓很吸引,但“爱球如命”的他除了学习之外,总是充分利用一切空余时间打球。中午利用午睡的时间去打球,到了下午放学以后,他就一直泡在球场上,直到天黑了,看不见了才依依不舍地“收兵回营”。 由此一来,曾宪梓上晚自习经常迟到,他的班主任老师对他这一点最为不满。 但是班主任老师又特别喜欢他,晚上去备课的时候,就将班上的工作交给他打理,并将隔壁房间的钥匙也交给曾宪梓。有时候,曾宪梓打球打得实在是太累了,便抱着书本躺在老师的床上温刁功课,看着看着,就迷迷糊糊地睡着了。结果,下晚自习之后,班上的同学都各自回宿舍休息去了,而曾宪梓却仍然躺在老师的床上睡得正香。 直到备完课的老师回房间叫醒他:“喂,曾宪梓,都下课了,你还在这里睡呀。” 虽然这段时间,曾宪梓经常获得“三好学生”、“模范生”之类的荣誉,但关于他的缺点的评语,几乎千篇一律都是“在生活上比较自由散漫”。即使是这样,多姿多彩的学子生活,同学们之间亲密无间的关系,还是给曾宪梓带来了很大的乐趣。 这个世界上任何时候都有年轻人,任何人都有自己年轻的时候。而几乎每一个正值年轻时候的人,总会有不合实际的想法,这种年轻人所具有的特点,在热情洋溢、热血沸腾的曾宪梓身上得到了充分的反应。 当时客家山村的年轻人,向往广州、向往大城市,渴望到大的天地里一展雄姿,几乎成了一种风气。 曾宪梓和几个关系要好的同学自认为成绩好,才华横溢而且除了曾宪梓外,其他的几个同学家庭环境也相当不错,于是他们相约去广州参加高中考试,渴望能在广州就读高中。 他们到了广州之后,才知道没有广州户口,根本不能报考。情急之下,赶紧打电话回梅县东山中学,当时的时间已经是相当紧张,这是全梅县统一的高中升学考试,正规的程度不言而喻。 然而参加报名考试所必须的关于小学文凭、毕业证书、相片等资料全部都在曾宪梓他们身上。东山中学的老师对曾宪梓他们这帮不知天高地厚的学生又爱又恨,只好把他们档案中的相片抽出来,马上给他们补办临时准考证。 等到曾宪梓他们马不停蹄地赶回东山中学的时候,已经是下午四点钟了,第二天的早上就要开始考试,而曾宪梓他们还不知道考场在哪里。特别是他们从广州赶回来的时候,一身泥、一身汗的小伙子们就跳进学校门口的小溪里冲凉。以至于到了晚上曾宪梓就感冒了,不仅头晕脑胀而且还发起高烧来。 第二天,全身乏力的曾宪梓稀里糊涂地跟着同学们一起去考试,他以很快的速度做完试卷上的考题之后,就去找校医打了一针退烧针,这样过了半个小时,曾宪梓才感觉轻松一些,接下来的考试就很容易对付了。 值得庆幸的是,这次考试,曾宪梓居然考得很好。放榜的时候,他名列第四。 这一年曾宪梓成功地考回母校东山中学,而他心存景仰的另一半——美丽可人的黄丽群,则考到离东山中学不远的乐育中学。 在东山中学读高中期间,由于曾宪梓出色的组织能力、社会活动能力,从一上学的第一学期起,他就被委任为班主席,甚至在第二学期之后,学校采取选举制,他还是被选举为班主席并兼任全校军体部的部长。 由于曾宪梓很能吃苦,什么都肯做,而且任何事情在他的努力下,总是做得很好。所以学校的很多活动,不管是老师还是同学都乐于请他参加。 特别是学校的黑板报,从来都少不了曾宪梓。他写的一手秀丽的文字一点都不像是个大小伙子写的。他的语文老师常常喜欢评价他的字:“人们都说人像字,字像人,我看就不对,从你的外形、性格,绝对想象不到你会写那样一手秀丽的文字。” 曾宪梓听了,只是淡淡的一笑。其实他的字还是像他的这个人。曾宪梓的外表看起来粗旷、豪爽,是一个血气方刚的男子汉,但是他的内心、他的为人却是非常细腻、极富温情的,应该说,他的字在某种程度上把他心灵深处神秘的个性,已经十分直接地反应了出来。 曾宪梓的学习成绩特别好,每一次考试,他的成绩总是在前四名之内上下波动。跟他在一起玩的有些同学不理解:“老鬼,你很奇怪,一有时间你就去打球,有什么疑难问你的时候你又说不知道,但每次考试你总是一百分。” 其实也没什么好奇怪的。只是曾宪梓善于利用时间罢了。他确实喜欢打球,他一有空就会去打,但他牢牢记住一点:“只有把重要的事情做完了,才可以去玩。” 而且,在每一门功课的上课之前,他就提前预习,做足准备功夫。上课时非常认真听讲,还没有下课他就开始做功课,这样他的作业很快就能做完,所以当他一门心思只想着打球的时候,有人赶来问他作业的事,他只好说不知道了。 还是做学生的时候,曾宪梓的某些思想、某些观念就显得格外与众不同。贫困的生活使他懂得善于创造财富、善于运用财富的重要性,他始终认为依靠自己的头脑、依靠自己的双手创造更多的财富应该不是坏事。 但在当时,解放初期的中国,人们的口号是要:“勒紧腰带干革命”。所以对于曾宪梓这种过于活跃的思想也不见得是好事。 东山中学虽然是梅县最好的中学,但是学校的教室还是比较狭小和残旧,而且在房屋结构的设计方面也不太科学。特别是教室里的一整面墙紧贴着山坡的壁面,每逢阴雨天,阴暗潮湿的教室更是黑蒙蒙的一片。 上课的时候,坐在后面的曾宪梓根本看不见黑板上的字,心直口快的曾宪梓不禁埋怨起来:“这种教室设计得不好,不合格。” 曾宪梓这句话被周围的同学听见了,大家就反驳他:“这教室可是爱国华侨捐建的,你居然还嫌它不好,有本事你也捐一个。” 曾宪梓听了,也觉得自己说话太直接,但又有点委屈地想着:何必这样呛我呢,我不过是说了句真话而已。年轻气盛的他马上接过话头说:“等我过番挣了钱,我一定回来捐一座教室,而且一定比这个大,比这个高级。” 对于曾宪梓这个连饭都吃不饱的穷学生,竟然夸下如此海口,同学们自然会嘲笑他吹牛,甚至有同学批评他这是资产阶级思想,是想发家致富。 曾宪梓觉得跟他们说不清楚,也就不再同他们辩论。但私底下仍固执地认为:“我过了番赚了钱回来捐建学堂有什么不好,这也叫资产阶级思想?” 人生常常就是这样奇妙,儿时的一句戏言,居然能够梦想成真。十年以后,曾宪梓真的过番,二十年以后,曾宪梓真的拆去了旧教室捐巨资盖起了一幢造型别致、设计科学、高大挺拔的教学楼。 曾宪梓实在是有他与众不同的地方。无论是他的思维方式还是他处事过程中的方式方法,都十分奇特而且自成一格。 曾宪梓最大的特点就是一旦认定目标之后,顽强拼搏、努力进取,不怕失败、执著追求的精神。而且这种精神不仅体现在他白手兴家之后,日益辉煌的事业上,更加充满魅力地动人地体现在他向往幸福、追求爱情的人生中。 既食人间烟火又是血肉之躯的曾宪梓,对于爱神丘比特的情箭,不避不躲,以他独特的风格,在坦然面对的基础上,展开勇敢的、炽热的、契而不舍的追求。 无论如何,初中的学生生活对于仍处在少男少女时期的曾宪梓和黄丽群来说,始终是甜蜜且充满回味的。 即使这个时期拥有朦胧之爱的曾宪梓在爱情的道路上,一直保持初始状态,进展不大:即使这个时期骄傲的小公主黄丽群,开始知道坐在自己旁边的那位能干的班长对自己情深款款,但对于曾宪梓投过来的热辣辣的目光,却还是无动于衷。 但是有一点他们两人都知道:他们已经是在互相关注着对方。 而且无论是在回答问题的时候还是课外活动的时候,他们也会有“心有灵犀一点通”般的会意的一笑。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就在曾宪梓踌躇满志地准备以优异的学习成绩、令大家满意的工作表现和缠绵不断的情爱,获得黄丽群的芳心的时候,这只美丽的小鸟却要飞到外的树上去高歌了——考入乐育中学的黄丽群,使得对她情有独钟的曾宪梓,再也不能够和她一起,像梁山伯、祝英台那样享受同窗并坐、共赴学海的乐趣了。 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黄丽群长得愈来愈亭亭玉立、引人注目,已经有不少的男孩子在向她大献殷勤,这一切的一切,曾宪梓都看在眼里,急在心头。 于是从高中一年级开始,曾宪梓每星期会给黄丽群写一封情书。信中除了对她新的学校,新的学习生活的关注外,还会叙说自己的近况、自己的成绩以及对她由衷的思念之情。 这是曾宪梓十分精明的一招。它不仅可以维系和加深曾宪梓与黄丽群之间的感情,而且还可以使其他的对黄丽群抱有好感的同学,望而却步。因为不难想象,每星期接到同一个人寄来的情书的女孩子,自然是“名花有主”的。 其实他们两人在分开读书期间,也是经常见面的。因为黄丽群的妈妈在东山中学做杂务工,曾宪梓经常去看望她,与未来的岳母大人搞好关系。曾宪梓有一个很好的理由:将自己的米桶,放在黄丽群她妈妈做杂务的房间。 在东山中学,大部分来自其他山村的住得比较偏远的学生,都是在学校住读,而且都有一个存放米和咸菜的米桶。每学期都是由家里面送米、送咸菜来供养这些学生。 在学校读书的时候,虽然天寒地冻的冬天,没有鞋穿的曾宪梓不得不打赤脚上学,但省吃俭用的母亲还是会挑着担子,给她的儿子送来一些糙米、番薯、咸菜之类的食物,而知道母亲艰辛的曾宪梓也会非常懂事地节省食物。 曾宪梓常常以到米桶拿食物为理由,去看望黄丽群的母亲,因为这样极有机会见到前来看望母亲的黄丽群。相同的家境、相同的贫困使得曾宪梓和黄丽群大有“同命相连”的感觉。 在今天曾宪梓常常喜欢幽默一下自己的夫人黄丽群,笑话她:“丽群啊,如果当初不是你对我穷追不舍,恐怕我还不会娶你呢。” 笑话归笑话,但实际上真正的追求者是曾宪梓,回为在当时,黄丽群还不是十分愿意把又黑又结实的曾宪梓,和她梦中的,。白马上子”联系在一起。尽管是这样,曾宪梓还是一如既往地关心她、爱护她,思念她。 曾宪梓这个山野长大的孩子,客家的山水赋予了他坚实的体魄,从小热爱劳动、热爱运动使他成了东山中学首屈一指的运动健将。不久由于他神出鬼没的篮球技术,不同凡响的领导才能,他被当选为东山中学篮球队的队长。 作为东山中学的体育部长,曾宪梓不仅将自己学校的体育活动搞得有声有色,而且不甘寂寞的他,始终还是惦记着他心上的恋人——黄丽群。 为了让自己的丰采发扬光大,并且一路丰采到黄丽群就读的乐育中学,对自己永远充满必胜信心的曾宪梓,开始率领东山中学的篮球队到乐育中学去打校际比赛。 “黄丽群的曾宪梓到乐育中学打篮球赛了”,这个新闻十分引人关注,很多同学部跑来叫黄丽群快去给曾宪梓助战,而士气高昂的曾宪梓,在爱情力量的驱使下,组织他的球队打得很出色、很卖力。 他虽然时时都渴望见到黄丽群,但他了解她,知道她不好意思在她的学校看他打球。曾宪梓心想:即使你不来看我打球,你的同学、你的朋友也会将我们的战果告诉你。只要是我的能力值得你骄做,我就非常开心。 应该说“功夫不负有心人”,曾宪梓和黄丽群的爱情生活,一直进展得十分顺利,到了高中三年级的时候,他们已经是经过双方家长同意了的一对情意绵绵的小情人。 几乎每个星期六,曾宪梓都会去黄丽群的家吃晚饭,黄丽群的妈妈也十分喜欢朴实能干的曾宪梓,吃完晚饭之后,曾宪梓或者帮黄丽群补课,或者约她一块儿出去看汉剧,回为当时的客家山村,实在没有什么好玩的地方。 曾宪梓最喜欢带黄丽群去看汉剧,而且是令人伤心的悲剧式的汉剧。因为多愁善感的黄丽群,在看到伤心的时候,会泪流满面地痛哭不止。开始曾宪梓很心疼,不停地安慰她:“好了,好了,不哭了。这不是真的,是演戏呀。” 不过,不久之后,曾宪梓尝到了“甜头”,因为当黄丽群哭得天昏地暗的时候,正是曾宪梓甜甜蜜蜜之时——他可以堂而皇之地哄黄丽群,给黄丽群擦眼泪了。 开始曾宪梓还不敢给她擦,后来黄丽群哭多了几次,将曾宪梓的胆子也哭大了,于是曾宪梓就经常带她看戏,而且在他看来,越伤心的戏越好。曾宪梓就是希望她哭,因为她哭的时候,他才可以趁机亲近她,揽往她的腰哄她,拖住她的纤手抚慰她。 那时候,每逢星期六,曾宪梓像着了魔般的一定会不辞劳苦、风雨不改地去黄丽群的家。因为黄丽群的物理不好,曾宪梓就每星期跑来帮她补课。 有时候确实是真的帮她补课,但也有的时候,曾宪梓是“醉翁之意不在酒”,他不过是想借补课的理由,多接近她,跟她说说心里话。至于黄丽群是否真的想补课,曾宪梓并不知道,只知道黄丽群嘴里面老说要补课补课的。 而且,她家里的油灯又小又不亮,曾宪梓的视力本来就不算好,在这样的环境看死书写字,令曾宪梓这个大小伙子十分不消。 做完功课之后,是曾宪梓最开心最得意的“黄金时间”,因为只有这时候,他们俩儿才可以手拉手、亲亲热热地到外面走一走。 在那时候,所谓的外面其实没有其他的地方好去,田野里面没有大路,又怕遭蛇咬,想来想去最好的地方就是屋后的坟地,空气又好又安静,又没有人打扰。 特别是坟地上又黑暗、又阴森恐怖可以使胆小怕事的黄丽群,紧紧地拉着曾宪梓的手,小鸟依人般地依偎着他,一步也不敢离开。渐渐地也不觉得怕了,两个人谈得开心的时候,就互、,唱一些生动活泼的客家情歌:“坐下来,坐下来,聊到两人心花开,聊到鸡毛沉落水,聊到石头浮上来”“你是有心我有心花有清香月有阴,两人莫道钱财事,总爱情义值千金。” 在今天,曾宪梓只要一讲到他和黄丽群的恋爱时光,脸上就会荡漾着分外甜蜜的笑容:“没有人的时候,我喜欢搂着她的腰走路。但她不喜欢,其实也不是不喜欢而是怕羞,不好意思。 “那时候还不敢吻她,虽然心里里面想得要命,但在当时,人都是比较纯洁的。” 最令曾宪梓记忆深刻、回味无穷的,是高中一年级期间第一次与黄丽群拉手的时候。 那也是一个周未的晚上,曾宪梓一如既往地到黄丽群的家里给她补课。在做功课之前,他们在互相说一些学校里的逸闻趣事。 十分开心。黄丽群想着曾宪梓给她讲的那些笑话,越想越好笑,在旁边笑得眼泪都出来了,也不肯过来做作业。 曾宪梓看见她一张俏脸笑得通红,就情不自禁地用手拉她,要她过来做功课。当曾宪梓拉住黄丽群软绵绵的纤手的时候,一种令他激动不已的触电的感觉贯穿全身。 曾宪梓拉住她的手,好半天都不舍得放开,而且心里面又得意又舒服地想:”与她的关系又进一步了。” 更令曾宪梓开心的是,黄丽群居然也没有挣脱,只是羞红着脸任他拉着。所以兴奋得心花怒放的曾宪梓就知道了:“原来丽群对我真的有意思。” 这一天晚上接下来的时间,曾宪梓并不记得是怎样度过的,只觉得自己心里面开心得要命,像喝醉了酒一样,不停地想笑。因为黄丽群的家,离学校比较远,晚上九点多钟离开她的家,要到晚上十一点多钟才能回到学校。 那一夜,曾宪梓开心得睡着了都笑醒了好几次。 在爱情道路上取得重大收获的曾宪梓,在学习和运动方面也是硕果累累。 强劲的体魄,使得曾宪梓的短跑速度非常快。他的一百米短跑曾经荣获全梅县的第一名,速度是十一点八秒,很久都没有人破记录。这也是令他格外兴奋的事情。 由于他的篮球打得相当出色,他被选送到梅县的代表队。经常代表梅县参加各种篮球比赛。 一个中学生能够打球打到全县的代表队,用客家人的话说,是一件很“威水”的事情,特别是当曾宪梓穿上鲜艳的球衣,打出梅县队,曾宪梓”的排号的时候,学生时代的曾宪梓那种自豪的心情,那种实现理想、追求成功的欲望,那种年轻人所特有的说他是出风头也好、出人头地也好的心态,是不言而喻的。 这段时间,虽然曾宪梓在爱情生活和体育运动上花费了不少精力,但他的学习成绩仍然很好。即使功课再多,他还是会安排时间打球,只有在阴雨绵绵的日子,曾宪梓无法打球了,才利用中午午睡的时间在宿舍看看书。 因为功课比较繁重,他看课外书籍的机会不多。曾宪梓喜欢看《水浒》,那些英雄的故事常常让他感叹不已,他虽然不喜欢宋江,觉得他过于懦弱,但却非常欣赏宋江的胸怀,能容得下八方才子好汉。 曾宪梓也不大喜欢林冲,认为他太优柔寡断。曾宪梓比较喜欢李逵,李逵面黑心红,干脆利落,专打人间抱不平,有笑傲江湖的英雄气概。 随着时间的推移,曾宪梓和黄丽群也到了一日不见如隔三秋的程度。为了使得黄丽群和自己一起考上大学,每个星期六的下午,曾宪梓都会去黄丽群的家,和她一起温刁功课。 有时候,黄丽群知道自己的成绩不好,担心这样拖累下去,会影响曾宪梓自己的学业,于是就常常劝他自己好好复习,考上大学,不要再老是帮她补课了。 但是,情比金坚的曾宪梓坚决反对她这样想:“你不要胡思乱想好不好,我们两个人,要上一起上,要不上一起不上。” 那时候,是高三下学期,已经临近高中毕业了,曾宪梓知道如果不及时和黄丽群明确关系,将来毕业后各分东西,后果不堪设想。于是紧张学习之余,也抓紧时间追求黄丽群,仍旧是每个星期一封信,十分卖力。 有一次,天气异常炎热,曾宪梓在黄丽群家帮她补课,很晚才回学校。因为身上又是泥、又是汗,曾宪梓就到学校门口的水井上,打井水冲凉。 冲凉的时候曾宪梓觉得很奇怪,平时学校门口的水井上或者小河边,常常有不少的学生在这里冲凉、洗衣服。但今天怎么一个人都没有了呢? 而且走到宿舍的时候,也是黑沉沉的一片,不见一个人影。直到下半夜,同学们陆陆续续地回到宿舍,曾宪梓一问,才知道就在自己打井水冲凉的前一会儿有一个学生在水井旁边的小河里游泳,不小心淹死了,学生的尸体正放在离水井不远的地方。 曾宪梓听了,受惊之下又再受凉,马上感冒发高烧,十分厉害,而且烧得稀里糊涂的他仍旧在不停地呼唤黄丽群的名字。 当同学们将这个情况告诉黄丽群后,黄丽群对于对自己一往情深的曾宪梓,是既为他的身体担心,又为他的真情感动。 命运常常都是这么捉弄人,一九五六年的夏天,曾宪梓、黄丽群这些应届毕业生,都在日日夜夜地忙着复习功课,准备考大学。 按规定,考大学之前必须检查身体,黄丽群莫名其妙地给医生查出患有肺玻不仅取消考大学的资格,而且很多同学和朋友都回避她,因为在当时,肺病是一种十分可怕的疾病,很难医治。 这突然而来的一切令黄丽群晕头转向、十分苦恼。她不知道曾宪梓知道这个消息之后,会不会嫌弃她、不要她。所以她一直不敢把她有病的消息告诉曾宪梓。 黄丽群就读的乐育中学的团支部书记,专门找到正忙着高考夏习的曾宪梓,告诉他黄丽群有肺病的消息和一些关于她情绪低落、忧心忡忡的情况。而且还说,黄丽群心情很不好,整天都在流泪等等。团支部书记希望曾宪梓能够帮助她、安慰她。 一个星期才与黄丽群见一次面的曾宪梓,还不知道她得病的情况。现在知道后也很替她的身体担心,就谢谢团支部书记的关心,告诉他自己很爱黄丽群,不会计较其他,哪里会怕她有肺病,自己对她欢喜得不得了,爱都爱不完。 于是曾宪梓拿定主意,要马上跟黄丽群结婚。 为了黄丽群,曾宪梓真正做到了“粉身碎骨全不怕,甘洒热血写爱情”就在这个星期六的晚上,老天爷好像要故意考验曾宪梓对爱情的真诚,狂风雷暴夹杂着倾盆大雨,整个客家山村陷入了一片汪洋之中。 在客家山村,在这样恶劣的天气出门的,只有两种人,一种是傻瓜、另一种是想自杀的人。 因为像这种雷电交加的暴风雨夜,最容易出事。一打雷闪电,田里做事的人或者是路上行走的人全身湿透,最容易导电,在客家山区就常常传来被雷电电死人的消息。 本来在这个星期,天气就一直不好,经常下雨。 曾宪梓就读的东山中学距离黄丽群的家又远,而且沿途多是山路,充满泥泞。心地善良的黄丽群不忍心曾宪梓为她吃这样的苦,所以就让妈妈通知他,希望他不要到家里来看她。 但是到了晚上的时候,曾宪梓还是浑身泥泞,浑身湿漉漉地冲上来了。 来到黄丽群的家之后,曾宪梓当着黄丽群全家人的面,一定要黄丽群答应嫁给他。看到曾宪梓不顾一切辛苦的模样,黄丽群心痛的心情是可想而知的。同时她也为曾宪梓一片赤诚的爱心所感动。 一直以来,年轻貌美的黄丽群在爱情上是成熟和理智的。 在她看来,一个即使是最可爱、最美丽的女孩子,在决定自己一生幸福的时候,首先应该考虑到,只有在这个人是自己最爱的和最爱自己的情况下,才可以托付终身。 而现在,黄丽群深爱的和深爱黄丽群的曾宪梓就站在她的面前,面对憨厚、朴实对她爱得痴迷的曾宪梓,黄丽群既甜蜜又羞涩,但还是毫不犹豫地答应厂他的求婚。 这个夜里,虽然屋外是一个灾难性的世界,但是曾宪梓和黄家的一家人,却在幸福之光的笼罩下,对未来充满了甜蜜的憧憬。 只是到了后来,由于她们是孤儿寡母的家,不能够留曾宪梓在家里住,只好让他在那样一个风狂雨骤,电闪雷鸣的夜里、又再赶回他自己的家里。 这激动人心的一幕,永远永远地留存在黄丽群的记忆深处,直到几十年后的今天,仍然使她感动不已,仍然使她难以忘怀。 这一年的夏天,考试完毕的曾宪样和黄丽群在珊全村曾宪梓的家里,举行了简朴的婚礼。 这时候客家山村结婚比较简单,还不需要拿结婚证,只是后来到了一九五七年的一月一日,曾宪梓和黄丽群才带着照片,去当时的政府所在地——乡公所,签上字,办理结婚登记手续,拿结婚证书。 由于两边的家实在是大穷,完全没有能力请客吃饭,只是请了几个关系要好的同学,在家里坐坐。 也没有新房,只是妈妈让出原来的正房,旧床、旧棉被、旧衣服等等,所有的一切,全部都是旧日的。 结婚的那天晚上,曾宪梓看见没有办法给他心爱的妻子,添置一点像样的东西,心里十分不好受,始终觉得对不起黄丽群。 然而,善解人意的黄丽群马上安慰曾宪梓:“你不要再说对不起我的话了。我也是苦日子熬大的。我不怕穷,再穷也没有关系。 只要我们两个人勤劳能干,我们是完全可以创造美好的生活的。” 这一夜,对于新郎曾宪淬和新娘黄丽群来说过得特别有意义。 他们相互偎依在一起,轻声地哼唱着:“哥莫愁来妹莫愁,自有云开见日头,自有水清见石子,自有春光在后头。”“石榴打花慢慢红,冷水调盐慢慢融,总爱两人心甘愿,做来做去天会红。” 他们是在这召唤希望的客家情歌中,进入甜蜜的梦乡的……生命历程的发展永远是这样充满奥秘——有得必有失。 “也许是年轻的曾宪梓在学生时代的这一段时光里,通过自身的努力,有了太多的顺利、太多的成功;也许是曾宪梓太渴望大的世界、大的天地去升华自己的才能;也许是太爱黄丽群的缘故——希望给自己的妻子创造更加幸福的人生……或者,就是神秘莫测的命运,要曾宪梓注定经受一些磨难,使他走向真正的成熟,取得更大的成功。 总之,在这样一个时候,十足的狂妄和自信组成了青春焕发的曾宪梓,组成了他的每一个充满激情的因子。 高中毕业之后,曾宪梓仗着自己的成绩一直很好,在填写就读大学的志愿的时候,曾宪梓所填的志愿,除了清华大学就是北京大学,至于其它的稍微低级一点的学府,全不在他的志愿之列。 当时的曾宪梓并没有想过要做官,也没有想到会做生意,他只是一心一意地希望做一个有学问,有本事的工程师、教授。 为了理想,超脱现实的曾宪梓,热情洋溢、热血沸腾的曾宪梓,在升学的问题上,居然没有给自己留下半点退路。 结果,高考的成绩不理想,虽然考试的总分过了大学的录取分数线,但是由于数学考得不好,考分不高自然不会被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录龋一九五六年秋天伊始的时候,曾宪梓的母亲蓝优妹看着田里、地里,十年不遇喜人的收成,想着近来一桩接着一桩的开心事儿,常常笑得合不拢嘴。 大儿子宪概从泰国来信,说是不仅站稳了脚跟,而且还有了一份小小的家业。 小儿子宪梓也娶回了温柔勤快的丽群,现在就等着儿子上大学的通知了。读了大学,就是举人了,儿子就出息了,就是天上受人敬重的文曲星了。 母亲盘算着秋后的收成,除了应付一家人必须的口粮之外,还能剩下多少粮食。能换多少钱给儿子到城里去读书……然而,时隔不久,母亲的梦想被残酷的现实所打破。 放榜那天,曾宪梓铁青着脸、扛着行李从学校回到家里,将这几年所荣获的奖状、奖品之类的东西,一股脑儿地扔在床上。 面对母亲和妻子企盼的笑脸,他抱着头一言不发地闷在那里,母亲实在是憋不住了,问道:“宪梓,你上大学的东西呢?快拿出来给妈看看。” “哇……”的一声,曾宪梓这个轻易不落泪的汉于,实在是忍不住大哭起来。 他不忍心看母亲和妻子失望的眼神,他觉得太对不起一直以来都在望子成龙的母亲,太对不起为了他操劳一辈子的母亲。 他更不忍心去看母亲和妻子痛心失望的眼神,可是,此时此刻的曾宪梓除了狠狠地责骂自己、除了痛哭流泪之外,毫无它法。 这时候,他觉得心如刀绞,自己比死掉了还难受。 似乎所有的希望,所有的未来,美好的前途、远大的理想,一切一切都在那一刻,沉重地失落了,令人心碎地烟消云散了……在东山中学,学校对他们的高才生曾宪梓,没能考上大学也非常不原谅。本来在当时,由于学生年龄差距很大,学校对于学生的恋爱结婚,从没有反对,但是也不提倡。 然而这一次不同了,学校校长在全校的学生大会上,把曾宪梓当做一个坏的例子,公开点名批评:“你们看得到的,曾宪梓平时学习成绩好,但是他学习的时候,谈情说爱,没有好好地复习功课,结果失败了,考不上大学。” 对于校长毫不留情的公开批评,在当时曾宪梓实在是想不通:没能考上大学:我已经够痛苦、够惨的了,你还在学校的大会上这样批评我。我一直是很尊重你的,我考试失败了,的的确确是一个教训。 但也不至于在大会上公开点名批评呀,我也不是你想象的只顾谈恋爱就放弃了学业呀,而且也不是门门功课都考得差,再说我填的志愿也有问题呀……曾宪梓心里很不好受,但以后,他也想通了,认为校长这样做也是对的。可以作为一个例子,教育其他的学生。再说,也不能说谈恋爱一点影响也没有。所以以后见到这位校长,还是很尊重他。 没有考上大学的曾宪梓十分苦恼,前路茫茫,何去何从的问题始终在困扰着他。 每时每刻,都有一百个声音在质问他:“曾宪梓,怎么办?怎么办,曾宪梓?” 不过,结婚之后。温柔贤惠的黄丽群是他最大的安慰。 虽然说,曾宪梓没考上大学,全家人的心情都不好,黄丽群的身体也不好,经常患病,而且贫困的日子,过得十分艰难。但、是小两口恩恩爱爱,感情十分深厚。 有一次,黄丽群感冒发烧,鼻子被塞住,白天晚上都睡不着觉,非常难过。曾宪梓很心疼她,经常在晚上,让黄丽群靠着他睡觉。而他自己则为了黄丽群靠得舒服,就整夜保持一个姿势,一动也不动地坐在床上。 有时候,半夜醒来的黄丽群见曾宪梓这样辛苦,就非常不忍心:“不好了,你这样太辛苦,我心里也不好受”但是曾宪梓一定坚持要这样做,因为他知道,黄丽群这样靠在他身上,才可以睡得着觉。他说:“丽群啊,是你生病,不是我生病,我这样又不累,一点关系也没有。只要你好受些,我就开心了。” 直到今天,黄丽群对于给了她甜蜜爱情生活的曾宪梓充满了感激之情。她常说:“单从外表上看,他这个人很粗鲁,有时候脾气也是挺大的。但实际上,他对人很好,也很温柔体贴,特别能照顾人。” 一九五七年初,梅县来了一个广东省建筑工程公司,专门招收高中毕业生。在进行招收工作的时候,广东单位一再讲明,是国家干部待遇,而且到广州去工作时,单位还会先送新人去读书的,试用期为三个月。 听到讲得这么吸引,曾宪梓和黄丽群都报名参加了这个公司。 但到了广州之后,并没有书读,只是天天到尘土飞扬的建筑工地上做统计,计算工程用料的数量。 工地上艰苦的日子倒不是最重要,关键是曾宪梓感到这样下去前途渺茫。在工作了两个月之后,曾宪梓越来越苦恼,他不停地询问自己:“就这样下去了吗?就这样吗?不行吧?” 于是,曾宪梓决定不顾一切回梅县去,重新开始,认真复习,再自修,明年再参加高考。 而且,动员黄丽群和他一起回梅县,曾宪梓将自己明年参加高考的决定,告诉黄丽群并说:“丽群,这里的情况完全不是原来所说的样子。我们还是回去吧。有一碗饭,我们一人吃半碗;有一碗粥,我们一人喝半碗;有一块钱,我们一人花五角。” “丽群,你相信我,为了我们的将来,我一定会更努力读书的。” 在费了一番不小的周折之后,曾宪梓和黄丽群总算回到梅县,他清楚地知道,将省建筑工程公司的工作一辞掉,意味着他即将面临的是破釜沉舟、背水一战。 曾宪梓住在学校里面,没日没夜,拼命读书。日子很短,只剩下几个月的时间,要重新复习丢了一年的那么多功课,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而且这时候黄丽群也怀孕了,家里面,母亲和黄丽群的负担都很大,但是她们为了支持曾宪梓考大学,任何事情都不让他分心。 这一次,曾宪梓的努力总算没有白费,但“一朝被蛇咬,三年怕草绳”的他,却再也不敢报考北方的高等学府了,结果,他以优异的成绩考人了坐落在广州的中山大学。 靠着自己的努力,成功地实现了理想第一步的曾宪梓,在中山大学生物系继续他的学子生涯。到了一九五八年大跃进开始,各行各业都要参加劳动,大炼钢铁。 中山大学全体学生参加如火如荼的抢修铁路路基的工作。曾宪梓就是其中的积极分子。由于一、二百斤的石头十分沉重,扁担断了一根又一根,没有工具,抢修工作不能如期进行。曾宪梓非常及时地发挥了他的一技之长。 曾宪梓编织竹器的手艺非同一般,除了他儿时喜欢看人家编,然后再自己回家摸索之外,在东山中学读书的时候,在学校和家之间,有一间竹器店,每个星期六的下午,他回家的时候和星期天的下午上学的时候,曾宪梓总喜欢到店里学手艺。 店里的匠人看见这个小孩子如此好学,也乐意教他。久而久之,曾宪梓就学到了这一手“绝活”。 曾宪梓从小就有一个与众不同的特点,那就是聪明好学。任何事情,只要自己不会,他就会努力去学,而且一定是学会为止。 本来当初的想法是学门手艺,可以帮妈妈挣一点油盐钱,没想到读大学的时候,居然也能派上用常曾宪梓开心地马上赶回宿舍砍竹子,破成蔑,做了很多扁担箩筐,使工作顺利完成。 劳动结束以后,学校的基建工作还需要箩筐、扁担,而且,这一次是曾宪梓利用休息时间编织,所以学校方面主动支付工钱。每做一担五角钱。曾宪梓利用中午午睡的时间,利用星期六、星期天同学们旅游的时间,在宿舍里不停地做,赚的钱寄回家里,为母亲和妻子帮补家用。 半年之后,学校有人提意见认为曾宪梓的钱挣多了,即使他是凭着自己一技之长,利用自己的休息时间,所换来的汗水钱。对于人家的意见,曾宪梓非常尊重,觉得不允许就不允许,他不做就是了。 不久,精力充沛的曾宪梓又闲不住,他实在不舍得将光阴花在游玩上。 他时刻牢记着他与别人不一样,他有母亲、有妻子,还有即将出世的孩子,强烈的责任感使得他连最心爱的体育运动都放弃了,虽然他也渴望像同学们那样,在课余时间打打球,逛逛街。 于是他开始利用空余时间,写钢板,刻讲义,他的一手秀丽的字又派上用常每刻一张讲义五角钱。曾宪梓刻的就是自己所学功课的讲义。他每刻一篇讲义,就等于读了一遍书。 由此一来,曾宪梓起早贪黑,不停地干,不仅学习成绩好,而且钱也赚得特别多。在当时一个大学助教,月薪不到六十元,而曾宪梓刻一个月的钢板,月薪可以超过八十元。 虽然曾宪梓是自己通过劳动,创造一些财富,但在当时的情况下是一种落后思想的表现。而且,就是曾宪梓主动不再领有国家的助学金,他能有那么多的钱,在当时的中国,也是不太容易让人们接受的。 很自然地,又有人提出异议:“曾宪梓太会赚钱”“曾宪梓的钱赚得大多了”。 作为大学生的曾宪梓,一切以大家的意见为准,他也认为大家的意见是对的:既然老师和同学们都是这样贫苦的过日子,我就不应该挣这么多的钱。所以也就停止了刻钢板的“课外活动”。 集青春、活力于一体的大学生活,是五彩缤纷、充满乐趣的。 在中山大学继续成为体育的中坚分子曾宪梓,分别参加了学校的篮球队和划船队,以他不可多得的体育才华,当上了中山大学生物系的体育部长。 放暑假之前,学校组织全体学生利用暑假时间,搞野营活动下放到各个县里,参加军事训练活动和劳动锻炼。 系党委书记交代作为系防化兵营的营参谋长的曾宪梓,负责到广东省的花县联系住房和训练活动。 曾宪梓当时心里就想:这个暑假我是打算回去看妻子和刚出世的儿子的。现在情况有了变化,我应该有一个两全其美的方法才是。 在曾宪梓上大学之前,有一件事情,让曾宪梓一家人又开心又哭笑不得,那就是当曾宪梓陪黄丽群去广州复诊的时候,才发现黄丽群根本没有什么肺病,是当时梅县的X光机不好。 回家后,对于怀孕的妻子多得母亲照顾,母亲对黄丽群极尽疼爱,怕她休息不好就省吃俭用陪她看医生、吃药,买补品补她的身体。 到了一九五七年下半年,大儿子出世,曾宪梓格外开心,给儿子取名为曾智谋,希望他长大后,既有智慧又有谋略。 第一次做父亲的曾宪梓,感想很多,更觉得责任重大。他是又高兴、又惭愧,虽然做了父亲,但还是没有正规收入的穷学生,完全没有能力支撑一个家庭。 所以现在曾宪梓非常希望趁暑假时间长,又是农村的双抢季节,可以帮助家里十一些农活,让操劳的母亲,体弱多病的妻子有一次歇息的机会。 他也实在应该尽一下人子、人夫、人父的职责。 曾宪梓左思右想,终于有了一个良策。他不动声色地在系里挑选了一个又能干、又有责任心的同学,和他一起下去作联系工作。 等到将同学们的生活、训练、劳动等一切事务,安排得井井有条之后,交代给随行的同学,然后,返回学校给系党委书记递交了请假条。 党委书记很喜欢曾宪梓,觉得这个学生很特别,在得知全部情况之后,党委书记批准了他的请求,并笑着说:“你这个曾宪梓啊,就是点于多。” 这个假期,曾宪梓好不得意,就在所有的同学们去参加野营训练的时候,曾宪梓却兴高采烈地踏上了回归故里的征途。 |
后一页 前一页 回目录 回主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