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一页 前一页 回目录 回主页 |
昔日,辽阳有八景。 明时,辽阳八景为:“望京杰楼”,置城西南隅,因有望京楼而名之;“广佑雄图”,置城中,因有辽阳白塔与广佑寺而名之;“太水环带”,因太子河水环城东、城西、城北,宛然若带而名之;“千山屏列”,千山置城南,有如列屏;“香岩佛梦”,“香岩”,即指香岩寺,“佛梦”,乃指僧人雪庵,系元代人,从征十年,一日归家,时已夜半,凭借月光,从窗外窥视,见其妻与一少年同床共寝,心中大怒,顿起杀心。但又转念一想,觉得何必惹红尘烦恼,不如弃家出走,以断尘缘。于是,他丢刀于窗下,至千山崔家屯“夕阳寺”出家了。他妻探听到他的消息后,便领着女儿前去找他,并说道:“汝冤枉了我,睡在床上的正是你走后生下的女儿。”然而,雪庵佛心已定,誓不归凡。为避妻女哭诉烦扰,遂转往香岩寺,苦修得道,成为高僧。“华表仙因”,系述古人丁令威化鹤成仙,因思念家乡,而飞回辽阳华表出上啼叫事;“首峰泉瀑”,今辽阳之首山,却有首无泉;“陀洞悬珠”,置城东太河寺罗祖洞内,有珠悬焉,因而名之。 随着时代变革,江山易主,辽阳八景亦有新称。 到了清代,辽阳八景为:“华表仙桩”,相传,古人丁令威修道归里观望处,在城内南街旧旗仓故址,即昔石桩道观。这里,每当天气晴明,瑞霭缭绕,直冲霄汉。时人咸称为华表仙桩,至清末已荡然无存;“龙王夜渡”,置北城东门高丽门外,太子河滨。原有龙王庙一座,正当渡口,方月明之夕,操舟夜渡者,环顾峰峦罗列,城郭森严,间以蟹火、鱼灯隐约,与明星相映,洵天然一幅画图也;“神灯孤照”,置城内西街,昔夜有明灯,或一或二,隐现不常。据父老传闻,谓之有神射幻灯,以照行人,当有贵人出世。后因风物转化,复不得见;“白塔晚晴”,置城西,距郭里许,有浮屠一座,亭亭若柱,高耸云霄。塔腰白垩生辉,经久不变,因名白塔。每当雨后放晴,斜阳一抹,返照塔巅,余霞成绮,颇饶佳趣。又作塔影倒悬,系指四大庙前溪而言,溪距塔约二里许,间隔城墙,塔影反射溪中,如观海市,遂有折光使然,顾妙景天成,亦增兴致;“魁阁凌霄”,置城东南隅,立于城角头,因城为基,复起石台三层,周以石栏,上建八角层楼,由南面上升,置石阶十六级。后增修石阶于两旁,护以铁栏,下层四门,正中树方形石碑一座,东北角设木梯,联步而上,出口乃入,上层门置本盖,登临者,入则启,出则闭,其上层中,设魁星木像,单足立鳌顶,名为独占鳌头。像可旋转,左手执印,右手握笔,名为点状元。楼窗用玻璃装成,外罩铁丝细网,周围皆设几凳。推窗四望,清风爽气,尽入襟怀。南眺,千山罗列如屏,东来衍水环绕如带,孤塔峙立。西北顾,首山映照,西南俯瞰,全城街市纵横,鳞次栉比,有飘然凌霄之概。诚辽城眺望之佳境矣;“双桥卧虹”,西门外关帝庙前,有石桥二座相连如一,俗呼为八步两座桥。登关帝庙石阶南望,见二桥弯曲成半圆球,财神庙则置于两桥中间,如跨虹腰,形势奇特,傍晚闲游,颇饶情趣;“松柏琴声”,西门外,西会寺百佛楼前,旧有古松,老干孤耸,繁枝茂密,有时风入松间,清韵悠扬,随风高下,侧耳远听,宛若琴音。唐杜甫诗《赠花卿》:“锦城丝管日纷纷,半入江风平入云。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那得几回闻。”可适此况矣。百柳楼,久已湮废,倒是增添几丝哀凉与伤感;“首山樵唱”,城西南十五里之首山,因其为西南第一峰,故曰首山;或谓山脉蜿蜒南行,自此起首,因以首名之;或不谓山形圆耸突起,若人之首,因以首名之;或又误作手,好事者凿手印于石,谓系唐薛仁贵遗迹,因以手名之。不过,其说甚荒谬矣。首山雄旷,其巅有古台,俗谓之斗清风台,寺在其阳,白塔寺映其背。塾馆游旅,多会于此。相传,昔有仙人樵于山后,夜闻歌声而不见其人。山之东麓,双音阁碑记,亦载此事云。 辽阳州知州吴秉礼,也是个风雅之士,喜欢诗词歌赋,又颇有政绩。他自到辽阳任事后,便着手修整城郭,并将辽阳八景景观修葺一新。然而,他觉得尚缺些啥。思来想去,觉得景虽美,尚无诗,应当配上诗,让其景中有诗,诗中有景,相互辉映,岂不更美!他想到这里,马上记起了王尔烈。王尔烈已是辽阳城有名的少年才子,何不将他找来,做些题咏讴歌之事! 没过几日,他就派人将王尔烈请了来,说道:“王学士,你能诗能联,素有神童之称。今本官有一事,还请你相助,可曾愿意!” 王尔烈一听,说道:“知州大人,上年里,只因为你勤政厚民,使辽阳州儒学馆舍得以重建,并增加了考棚,实在是有功于乡里;接着,又将辽阳八景景观修葺一新,使远近游旅客商无不景仰,乃又一卓绩也。今有事想到小童,岂不是使我受宠若惊!” 几句话,只把秉礼说得满高兴,便笑道:“实不相瞒,昔辽阳有八景,自是秀气盎然,妙趣天成,又经一番修饰,确也呈现新貌。只是显得粗俗些,本官很想再配上一些诗章,也好使其臻于佳境,好上加好。我已思虑过了,此事非汝莫属。” 王尔烈又是一番谦和,然后说道:“小童愿受,只是不知如何写来。” 秉礼说道:“说来也算简单,辽阳八景,每景一诗,每诗四句,每句七字,当属绝句体例,写来即可。” 王尔烈说道:“只是有一点,辽阳八景虽美,我尚未全部到过。今时,既然要对景赋诗,当身临其境,方为恰当,也免得出现闭门造车的笑柄了。” 秉礼说道,“我心中已有数。咱二人同往,再带上学政董禧大人,每到一处,你自管作诗是了。” 王尔烈说道:“不知何日动身?” 秉礼说道:“待明日早膳后即可。今日天时已不早了,不必匆忙行事。” 当下,秉礼在州府衙门里安排了酒宴,请来了学政董禧等官员作陪,留下王尔烈予以款待。 酒席间,不免要有些诗词歌赋的事谈来,甚是热烈。 秉礼首先说道:“中国为泱泱诗之大国,自古多有诗才出现。曾有人云,他们中有诗仙、诗圣、诗魔、诗鬼、诗神、诗魂,本官尚不全晓,王学士当是明晰吧。” 王尔烈听了,知道这是秉礼在试自己的才华,便随即说道:“李白诗,雄奇豪放,想象丰富,有飘逸飒爽之势,故以诗仙称之。杜甫诗,气象浑厚,绚丽含蓄,情触凄惨,故以诗圣称之。白居易诗,通畅流漓,语句瀚达,曾有诗云:‘酒狂又有诗魔发,日午悲吟到日西’,遂有诗魔之称。李贺诗,深邃幽绝,境意怪诞,又因其短命,故有诗鬼之誉。苏轼诗,挥洒自如,清新刚健,一帜独树,人称诗神。贾岛诗,刻苦求工,重嵌词练句,曾有‘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之传言,人称苦吟诗魂。知州大人,小童所言不知确否,还请指正。” 秉礼大喜,说道:“果然名不虚传,知识实在广博,可嘉可嘉。我还闻,古人曾因诗而获雅号者,不知学士可识一二?” 王尔烈道:“此类甚多,不晓大人所指,可举一二,小童候教。” 秉礼说道:“宋代张先,曾任郎中官,他因佳句‘云破月来花弄影’而驰名,故人称其为‘云破月来花弄影郎中’。” 王尔烈一听,晓得州官大人还有求联的意思。于是,便脱口说道:“张先同代宋祁,曾任尚书官,宋祁因佳句‘红杏枝头春意闹’而成名,故人称其为‘红杏枝头春意闹尚书’。” 秉礼一听,二联正好相对,深感王尔烈的慧颖乖巧,随即说道:“明代崔华有‘黄叶声多酒不辞’,因而获称“崔黄叶。” 王尔烈一听,觉得州官大人确也博学广识,益加兴起,随即说道:“宋代贺铸有‘梅子黄时雨’,因而获誉:贺梅子。”秉礼道:“宋代秦观《满庭芳》词中曾有‘山抹微云’,又因其身为学士,故获称:山扶微云秦学士。” 王尔烈道:“宋代柳永《破阵子》词中曾含‘露花倒影’,又因其号为屯田,故获谓:露花倒影柳屯田。” 在一边陪酒的学政董禧,见宾主二人对答如流,也来了兴致,说道:“本学政不才,不善诗思。但也能记些诗来。想我关东乃苍莽之地,辽阳乃龙兴之州,也算作毓秀钟灵,古名人曾多有题咏,不知王学士可能背诵几首来。” 王尔烈听了,说道:“余虽寡闻,但也知道几首。”随即,背诵道: “唐太宗《辽阳行》诗云: 辽阳在何处, 妾欲随君去。 义知齐死生, 本不夸机杼。 谁能守空闱, 虚向辽阳路。 “明太祖《白塔楼》诗云: 山雨过城头, 雨晴云未散。 忽见白塔尖, 钻入青天半。 “明嘉靖进士、兵部尚书张鏊《辽阳州》诗云: 胡尘静扫古营州, 辽水讴歌亿万秋。 萦极西悬双日月, 凌云高起望京楼。 “清圣祖康熙《巡辽阳》诗云: 肃将轩驾向辽阳, 暖日晴熏百草芳。 照路山川皆动色, 拍云无旌自生光。 林间苍藓侵入径, 城上新花缀女墙。 欲问襄平旧郛郭, 千年华表鹤飞翔。 秉礼见了,高兴地大笑道:“有此神童在,我辽阳八景诗成了。” 翌日,知州秉礼乘轿,王尔烈与学政董禧骑马,便依次地向辽阳八景景点奔来。由于马行快,轿慢些,每临一处,待轿至,王尔烈的诗早已作出了。 经几日的忙碌,王尔烈写出了辽阳八景诗。这便是留给后人、一直传到今天的辽阳八景诗,也算作一点珍贵的纪慰了。其诗云: 《华表仙桩》 丁郎令威在何方, 指点睛云山气香。 忆古常存清幽地, 思绪更比雾缭长。 《龙王夜渡》 鱼灯蟹火几约同, 繁星孤月夜排空。 得系叶舟烟波里, 始知画图摇其中。 《神灯孤照》 当是神灵作此游, 或明或灭犹萤流。 莫向飘渺寻仙境, 但识人间有古州。 《白塔晚晴》 拔地擎天浩洁身, 更有流波漱凡尘。 待到霞霓拂荡日, 自有佛歌磬敲云。 《魁阁凌霄》 本是魁星笔若刀, 理断乱云独占鳌。 果得功名思何就, 莫负光景夕与朝。 《松柏琴声》 松柏风声琴自含, 隐约清浅都是弦。 此曲本当人间有, 拨弄思丝看流年。 《双桥卧虹》 卧虹双桥有似无, 云遮雾缠影疏疏。 流连八步登踏处, 已是天庭户垂珠。 《首山樵唱》 担樵过山尽秋花, 小道弯曲石边斜。 人至轻松复幻化, 理过云纱理霞纱。 诗成,秉礼即请雕工,勒石镌碑,遂传了下来。 同时传下来的,还有一副联,即: 老大人乘轿占光辽阳八景; 小童子跨马栽花古州四时。 这副联,自然是指王尔烈题辽阳八景诗事云。 王尔烈题写过辽阳八景后六年。一日,他来到州署衙门,拜见了知州秉礼。他这次来,是向知州辞别的,因为他要去千山求读了。 秉礼听了,自是一番惋惜,随即又是一番祝勉,愿他为辽阳读出个功名来,日后荣归当不是一般光景了。王尔烈听了,也是一番感激,说道:“好在千山离城不远,同属一州之壤,还望老大人多加裁培。”说罢,别去。 乾隆十四年(1749年),王尔烈22岁,赴千山龙泉寺西阁求读。 龙泉寺西阁,曾是曹寅最初读书处。曹寅在这里读书时,家居辽阳,并在辽阳汇集了大量图书,为其学识的长进,智力的开发,奠下了良好基础。然而,他对千山印象最深。日后,每当有诗著,皆署“千山曹寅”云云。继曹寅,又有纳兰性德来千山求读。纳兰,亦作纳喇氏,初名成德,后易名性德,字容若,满洲正白旗辽阳人,大学士明珠子,康熙十二年(1673年)进士,官至侍卫,曾多次扈驾出巡。喜交游文士,与当时名人陈维嵩、顾贞观、姜宸英为友善。江苏吴江诗人吴兆骞,字汉槎。少负大名,与华亭彭师度、宜兴陈其年,并称“江左三凤”。因蒙顺治十四年(1657年)丁酉科场冤案,被遣戍宁古塔。他闻知后,应顾贞观之请,为之斡旋,遂得赎归。未几,吴兆骞殁于京师,他复出资,以助丧葬。此行,为当时士大夫所称道。纳兰性德举康熙十一年(1672年)乡试时,其座师为徐乾学。纳兰性德31岁病逝。逝后,康熙三十二年(1691年),徐乾学又为其诗词著述辑刻,遂成后来传世的《通志堂集》。《通志堂集》中,多有咏唱关东江山的诗词,王尔烈颇为喜爱,他不时地吟咏。这里有:其《柳条边》诗,自注云:“边墙也,以柳为之,在塞外。” 诗云: 是处垣篱防绝塞, 角端西来画疆界。 汉使今行虎落中, 秦城合筑龙荒外。 龙荒虎落两依然, 护得当时饮马泉。 若使春风知别苦, 不应吹到柳条边。 其《松花江》诗,自注云:“即混同江也,金史有宋瓦江,旧志遂以混同、松花为二江,误矣。”诗云: 宛宛经城下, 泱泱接海东。 烟光浮鸭绿, 日气射鳞红。 胜擅佳名外, 传讹旧志中。 花时春涨暖, 吾欲问渔翁。 又,其《松花江》诗云: 弥天塞草望逶迤, 万里黄云四盖垂。 最是松花江上月, 五更曾照断肠时。 王尔烈的生父王缙、从父王组,亦曾在千山就读。 王尔烈到千山就读,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龙泉寺方丈元空法师与他甚熟,并有其同窗学友普丘在此出家,剃度为僧。此时,他虽然有老师刘广涛相教,但是元空法师,乃学富五车,自是能够得到好多指点。 王尔烈来到龙泉寺后,拜见了元空法师,便住进西阁。 这夜,月朗星稀,高天明净,只有松涛作响,遂愈显得山谷万籁俱静。 王尔烈一时睡不下,便走出屋,站在院内乘凉观景。这时,只听得从讲经堂里飘来元空法师讲经的声音…… 王尔烈听了,觉得这是佛家在讲道说法,与自己无关,遂返回屋去。正待他有些昏昏欲睡时,忽听外面传来一阵脚步声。他急忙迎了出去。一看,见是元空法师。于是,便引他进了屋来,随即二人叙起话来。 元空道:“此来有何感受?” 王尔烈道:“我只是想让法师早日给我上课,以开愚顽。” 元空听了,笑道:“你的第一课,我已经给你上过了。” 王尔烈有些不觉,说道:“上过了?哪里?” 元空道:“你方才不是站在外面听我讲经了吗?我已看你站在月下了。” 王尔烈道:“不过,那是佛家之经典,与我这个学子有何干?” 元空道:“同出一理也。我不是说过这样的话吗,‘要从动中识静,从静中悟性’”。其实,潜心学界,用心求知,也是佛心也。” 王尔烈并未全懂他的话,想再听下去。哪想,元空却讲起千山的景致来。他讲过了千山,又讲龙泉寺。他说道:“这龙泉寺,是你家前人曾读过书发迹的地方。你知道它有多少景观?” 王尔烈有些目瞪口呆,没有能回上话。 元空也没有等他回话,继续说道:“龙泉寺有十六个景观,其为:松门塔影、讲台松风、瓶峰晨翠、螺峰夜月、吐符应生、龟石朝日、蟠石龙松、象山晴雪、狮口钟声、石门弥勒、龙泉演梵、石径梨花、悟公塔院、西阁客灯、鼓亭落日、万松主照。其实,也不止这十六景,你看那千山山脉,重峦叠障,起伏连绵,再配以那无尽松涛,茫茫林蔼,森森花草,兼流泉汩汩,鸟语声声,寺钟悠远,岂不形成一个巨大、浩瀚、波澜壮阔的鼓乐海洋!即便你静下来,其声则起矣;待你动起来,其声则静下哉。动潜于静中,静生于动里,这不正是我今天之所述吗!” 王尔烈听了这才有所悟,深感元空所谈哲理之深邃。但是,他并未插话。 元空接着说道:“你读书求识,亦同一理。在你诚心静下来求读时,即使外面有万顷松涛涌来,你也会不觉其声;待你松弛志向,闯浪于繁华世事时,纵然外面已是万籁俱静,你也会意马心猿。这也当是你所以要到千山来求读的根本原因了。” 随即,王尔烈兴奋起来,说道:“这皆在于悟性啊。” 元空说道:“正是此理。你能悟出这话,就说明你已经有悟性了。” 随即,元空给王尔烈规定下三条学习范例,即: 第一条例:钟一鸣也; 第二条例:钟一鸣也; 第三条例:钟一鸣也。 王尔烈仍有不懂,便盯盯地望着元空。 元空道:“钟鸣,乃学业之督促也。鸣一,能背诵文章三篇者,可中拔贡;鸣一,能背诵文章五篇者,可中举人;鸣一,能背诵文章十篇者,可中进士。汝当以此勉之。” 从此,王尔烈读书益勤,足不出户,唯听钟声悠悠。 但是,他毕竟还是个青春少年,不免有些稚气。有时,外面小沙弥看他读书太累,也来找他。每当在这种情况,他不得不出去游戏一番,以歇神思。元空见了,当然也不反对,甚至还有意引导他轻松一下。 这年冬天里一天,千山落了场大雪。 龙泉寺的小沙弥们,把雪打扫完,便邀王尔烈来堆雪人玩。堆的是个南海观世音菩萨。 偏巧,元空站在一边,便对王尔烈和小沙弥们说道:“我就此出一联,你们能否答上?”说着,他出了上联,道:“雪积观音,日出化身归南海。” 这联的意思是:观音是雪堆的,太阳一照,它便溶化了,以为是回到了南海。 众小沙弥,虽然也与法师元空学习到不少知识,但是毕竟有限,想了半天没有答上,只好摇头。 元空看看王尔烈,意思让他来答。 王尔烈明白,抬头望了望天空,只见那云朵有各种各样形状,有的竟像罗汉,而且越看越像,越想越像。于是,他稍一思索,出口答道:“云堆罗汉,风吹漫步到西天。” 元空见小沙弥扫雪,虽然天冷,脸蛋却现出红晕,于是说道:“雪叶似茶,泡红小童面颊两片。” 王尔烈回身一看,见元空法师站在霜地,胸前飘着三髯白须,于是答道:“霜花如梅,映白长老胡须三髯。” 元空见没有难住王尔烈,便动了心思。正这时,寺院里传来了和尚的击磬声。于是,他灵机一动,说道:“松声柏声钟磬声,声声自在。” 王尔烈看了一下龙泉寺周围的山光水色,又想到佛家的信仰,遂答道:“山色水色烟霞色,色色皆空。” 小沙弥一听,都欢呼起来。其中一位,对元空法师说道:“师父,王尔烈有如此才华,何不让他为龙泉寺题写些楹联,也好壮壮寺名。” 元空亦有此意,遂备案,铺纸,研墨。 王尔烈看了,见推辞不得,便挥毫写将起来。其间,有志龙泉寺外无限壮景,有书龙泉寺内浩瀚雄风,有斋厨茶堂茗品惠赞,计九帧楹联。 长白发祥,叠嶂层峦,朝拱遥看千笏列; 龙泉擅胜,深庭幽壑,巡游曾引六飞来。 峰不必一千,万象已呈真宰妙; 景岂止十六,四时当作会心游。 龙之为灵昭昭,降雨出云,何必独推东岳; 泉之不舍混混,烟波柳浪,无难更作西湖。 一千峰里烟霞胜; 十六景中画图存。 百万神兵,护彼一人得道; 三千世界,看他谁肯参禅。 抛刀一刻便升天,不事冷锅热灶; 振锡数声恒彻地,何烦暮鼓晨钟。 大悲山上,开千眼,垂千手,超拔沉弱; 婆娑界内,行六度,运六通,化道凡情。 泉水到僧厨,俗肠尽洗; 松风来客榻,诗思频催。 泉水照僧厨,香凝沆瀣; 松风来客榻,清挹蓬壶。 元空一看,连声赞道:“妙妙,好联。” 旁边的小沙弥看了,却有的摇头。其中一个爱说话的小沙弥说道:“王施主的这些题联,都佳,我们也能看懂。唯独最后这联,却有些不解。请你为我们破解一下才好。” 王尔烈道:“可以。我问你,这泉水是从何而来?” “从后山淌来。” “淌到何处?” “淌到龙泉寺,流进厨房,再由厨房流进寺前井内。这研墨的水,以及你泡茶的水,都是从这里来的。” 王尔烈听了,说道:“这就对了。我这上联‘香凝沆瀣’” 四字,就是说泉水芳香四溢,沁人心脾。” 小沙弥一听,都明白了,这是赞扬龙泉寺泉水的奇功。 接着,又一小沙弥问道:“那么,下联呢?” 王尔烈道:“这下联,更是你们日常所见,只是身在妙处不知妙。这‘蓬壶’,乃是南海三仙岛之一蓬壶仙岛。那里盛产文冠果。而咱这龙泉寺,竟能时时闻到从松间吹来的香风味。那香风味,颇似文冠果。你想,咱虽然置身在塞外千山的龙泉寺,却如同置身于南海蓬壶仙岛一样,岂不妙哉!” 众沙弥听了,都赞扬王尔烈知识广博。 元空法师借机说道:“这是读书的结果。读书能识天下事啊。” 转眼,到了第二年春天。 常言“春困秋乏夏打盹”。这日,也是王尔烈读书多了些,贪了些晌,待到正午一过,那山影刚一搭上西阁的窗棂,便赖赖地有些睡意,眼皮怎么也挑不起来。于是,他索性躺在西阁西间的南炕,合衣睡去。 龙泉寺西阁,是一个独宅小院。院西靠着高耸连绵的山岭,院南临一陡峭突兀的巨岩,院北衔着苍莽雄浑的林木,只有东面有一石阶可供上下,且与龙泉寺相通。院西的连绵山岭,多有怪石,上面镌有“古刹龙泉”、“龙泉洞天”、“法水常流”诸字。院北的苍莽林木间,有一石,高约三丈,上面平坦,据说从前有一老僧曾在此讲经说法,故以“讲台松风”称之,由此再北便是有名的“吐符应生”石了。然而,尤为可说的,便是院南的那方陡峭突兀巨岩了。它形若瓶立,上有小松数株,青翠欲滴,宛若瓶中插花,故名为“瓶峰晨翠”,也叫“瓶峰插翠”。对于此景,清朝太史缪润绂曾有一诗云: 可有杨柳洒万家, 晓岚滴翠到檐牙。 痴心拟共山僧乞, 移傍书窗插杏花。 龙泉寺西阁,置于如此景光中,确也静谧、幽雅,很适合读书人求学和研读之用。每逢夜幕来临,万籁俱寂,灯火燃起,闪闪烁烁,别有一番情致,故人们又以“西阁客灯”称之,遂构成龙泉寺一景。西阁门前的匾额“琼岛虚舟”,为王尔烈后来所题。此额四字,道出了龙泉寺西阁的特色,以及读书人潜心学识的心境。前人曾有诗云: 到此忽行山上舟, 蓬壶仙岛可神游。 夜深小阁成仙境, 一派松涛似水流。 此诗意境,恰与“琼岛虚舟”题额相吻。 西阁院内,只一栋正房,座北朝南,为三楹,中为堂间,东西为里间。王尔烈来此求读后,将东里间辟为书室,西里间留作卧室。他一日三餐,皆在龙泉寺里,与和尚、小沙弥们同餐,倒也清幽自在。常来龙泉寺西阁的,就是方丈元空法师了。元空受好友、王尔烈的生父王缙、从父王组,以及王缙的夫人、王尔烈的生母崔云鹤的委托,专事王尔烈的学业。他原是个举人,饱识四书五经,通晓天文地理,为千山诸佛寺和道观的高僧。他出家后,本打算一心经营佛事,悟性,不顾他事。怎奈,他的名声过高,前来求教的仍是络绎不断。也难怪,经他手培育出的人才也实在是多。像辽阳州学政董禧,乾隆年间清举人、曾任河南睢县知县的侯元勋,汉军镶蓝旗、著名书画家、曾任甘肃巡抚的佟毓秀,纳兰性德的孙子纳兰峻德,王尔烈之长兄、曾任安庆通判及建德知事的王德纯,以及王尔烈的乡友杨君实、赵文源、石瑞昌、金璨章、王杏村,还有举人李玉山等,都出自于元空法师门下。对于王尔烈来说,要不看他的少年名气颇大,又是其先科门生王缙、王组的后人,确是还来不到舍下就学呢。 这会儿,王尔烈睡得很沉。沉睡中,竟是南柯一梦。 他梦见陈姑娘月琴来找他。 他梦见她时,只见屋门一开,她便进了来。她见王尔烈在看书,便说道:“啊呀,你在这儿。” 王尔烈一看,吃惊地叫来:“你咋来了?” 陈月琴也没有回答这话,只说道:“你真让我好找呵。” 王尔烈说道:“我也在找你呵。” 陈月琴问道:“你这是在读书吧?” 王尔烈说道:“是啊。你呢?” 陈月琴答道:“我这是来出家了。” 王尔烈听了这话,注意一看,才发现她已不是当年的杏红小袄和柳绿裤子了,而是穿上了佛家的袍子,灰灰的颜色,袍长得都拖拉地。不过,被这雅素的灰袍一映,显得她更俊俏了。那长长的亮亮的黑发也不见了,而是被一顶灰色的帽子罩住了。不用说,那是她已经削去长发,确实是剃度为尼了。模样没有变,还是那样姗姗可爱,所不同的是,脸上沾了几颗晶莹光洁的泪花。 王尔烈上前,用手给她擦了一下泪花,说道:“你能出家,我真是想不到啊。” 陈月琴说道:“其实,我这是名义上出家,而内心并未出家啊。这点,正有点像你。” “像我?”王尔烈道。 “对。你这是名义上在读书,实际上你并未有读进去呀。” “这是怎么说?” “你总是在想着一个人。” “那么你呢?” “我也是在想着一个人。” “谁?” “那还用问!” 说着,两个人都笑了。 王尔烈说道:“看来,你这是凡心未了啊。” 陈月琴说道:“看来,你这是情心未尽啊。” 王尔烈说道:“既然出家,就应该断掉情缘。” 陈月琴说道:“既然求学,就应该杜绝思怀。” “正因为情缘难断,我才是凡心未了。” “正因为思怀难杜,我才是情心未尽。” “我正是为着寻找你,才来这里出家。” “我正是为着等待你,才来这里求读。” 说着,两个人又是一阵静默。 王尔烈说道:“看来,真正出家的倒不是你,而是我了。”陈月琴说道:“看来,真正求读的倒不是你,而是我了。” “那么,往后呢?”王尔烈问。 “问谁,当问你自己。”陈月琴道。 王尔烈看看,说道:“问我?我还是当初的那话,要你,要你别离开我。” 王尔烈说着,就向陈月琴扑去。 陈月琴一闪身,说道:“别那样,看师父来了。” 陈月琴说着,推门走了。 王尔烈急忙去撵,口里呼喊道:“月琴!” 正这时,他被自己的喊声惊醒了。睁眼一看,见不知啥时元空法师已经来到了跟前。此时,正在用手攥着他的一只手。 元空看了看,说道:“你在喊什么?” 王尔烈一听,以为自己的梦话被元空听去了,不觉脸红。 其实,元空刚刚进屋,并没有听清楚啥,只听到他最后喊的话语。自然,心里也没有避讳,便接着问道:“你梦中喊‘月琴’。那月琴是个啥意思,是人,还是物?” 王尔烈见元空不解其意,便接着话题往下辩解,说道: “我说的是物,是一张琴,那琴名叫月琴。” 元空道:“怎么无缘无故地说到月琴上去了?” 王尔烈道:“那是我与同窗在对着月琴和联。” 元空一听王尔烈说是和联,便是满腹高兴,说道:“我知道你善诗能联,能否说给老衲听听?” 王尔烈本来是胡乱说的,思想上毫无准备。这会儿,听了元空法师这样一问,不觉有些着急。然而,他马上又想到,越是着急,越是表现出受窘的样子,越是容易露馅,现在应该马上答出才是。于是,他面对师父的发问,想到自己梦中所见,镇定了片刻后,略加思索,说道:“这副联,也算不得高雅之作,又是梦中所成,免不了胡言乱语。现在,既然师父想听,弟子也只好从命了,还望指教。”随即,他便吟出这副联来: 弟子南柯答联,少寂寥,感云笙瑟瑟; 长老西阁问梦,多蹊跷,闻月琴铮铮。 元空听了,笑道:“纯粹是临时拼凑,待我揭出你的短来。” 王尔烈也不答话,忙去泡茶。 元空道:“不必了,方才用过。现在我告诉你一件事,明日咱俩去木鱼庵,拜会禅师释玄子。请你准备一下,也好共同云游。” 说罢,元空走了。 元空走了,王尔烈陷入深思之中。 原来,王尔烈来千山龙泉寺求读那年春天,便已经成婚了。夫人姓刘,盛京人。他的这门婚事,是由生母崔云鹤作主定下来的。刘氏与曹彩凤同里,又是故交。刘氏的爷爷刘廷玑,字玉衡,号在园,原籍辽阳,后迁盛京,善诗文,工书法,著有《葛庄分类诗钞》十四卷传世。王士祯为其作的序文中云:“衡以名家子,妙文誉出,其所著以问世,大半午夜观书,备尝艰辛磨砺。其著高明抑郁之什为多。其间,筹国忧民、哭父赠妹诸作,则又见其忠爱孝友之诚。至若襟期卓荦不受羁绕,而摅词命意,仍不爽乎绳尺之间,则又其才其情一本乎,品与识俱矣。”王士祯,字贻上,号阮亭,别号渔洋山人,顺治年进士,由杨州司理累宦至刑部尚书。他卒后,后人避世宗雍正胤祯讳,改名士正,乾隆中赐名士祯,谥文简。士祯诗为一代宗匠,与朱彝尊并称朱王。善古文,兼工词。其干济风节,多有所传,只是为诗名所掩。著有《带经堂集》、《渔洋诗文集》、《精华录》、《精华录训纂》等数十种,堪为清季大家。其族人才倍出,亦为清代名门。其兄王士禄、王士祜皆为进士,都有学名,并为显官,世人以三王称之。而其另一兄王士禧,亦为岁贡出身,亦有诗才。而刘廷玑,与曹寅的父亲、工部尚书曹玺为至交。同时,刘廷玑与纳兰性德又是诗友。他们几代相往,未曾中断,关系尤为密切。据这种情况,作为王缙的夫人崔云鹤,自是以为门当户对,所以选取了刘氏女儿为王尔烈妻。 刘氏,名淑香,生得确也清秀,美貌,且多文才,琴棋书画无有不通者。这样,更为老夫人崔云鹤所相中了。 其实,王尔烈的二嫂曹彩凤,还是相中了陈月琴的,只是希望着能将他俩的婚事撮合成。但是,由于老夫人崔云鹤从中作梗,再加上曹彩凤本是曹门之女,为曹寅的孙女,刘氏与曹家几世交往,她也不好就此掰了两家的义气。就这样,王尔烈与刘淑香的婚事便算成了。 然而,曹彩凤并未有将这事放下,她曾悄悄地对王尔烈说道:“不用忙,即便是陈姑娘作不了正室,将来也可以纳为偏房吗。”没想,这事竟走漏了风声,传到了陈月琴耳里。陈月琴本来是在王家做佣人的,她听到这事后,一时受不了,便离开了王家。陈月琴的父亲也是个憨直、耿正之人,他见女儿由王家归了来,又觉得王家做事不妥,又不肯让自己这个如花似玉的女儿蹲在人家脚下做小,便不再让女儿陈月琴去王家了,从此算作一刀两断。 世上的事情,最难理的,当数是儿女情肠了。它真如同流水,尽管你用快刀去切,也是切不断的,又如同藕之丝,即便藕断丝还连着。王尔烈与陈月琴也是这样。陈月琴离开王家,心里还有着王尔烈,而且离得愈远,离日愈深,愈是想念;王尔烈更是放不下陈月琴。他在婚后曾去找过陈月琴。然而,不仅没有找到陈月琴,就连她家都不在辽阳了。无奈,王尔烈到故知“关东草中药铺”纳兰性政掌柜那里打听一下,才知道陈姑娘全家已经搬到辽中去了。王尔烈忙于学业,从此这件事便耽搁下来了。当然,对于陈姑娘以后的情况,便无有所知了。说句实话,要不着王尔烈在这次梦中梦见了,还真无从相见了呢。 翌日早饭后,元空法师带领王尔烈上路了,他俩准备到木鱼庵去。 木鱼庵,位于千山中沟处,中会寺北二里许。木鱼庵有一碑载:“自大清定鼎以来,传说此地有玉皇庙基一所,号曰木盂庵。遂募化十方善人君子,共成胜事,建大殿三楹,塑圣于中央,以悦游人之瞻仰。”木鱼庵,盖因木鱼石而得名。木鱼石,置“罗汉洞”的山道上,为一表面平坦的岩石,击之则声笃笃,犹如和尚、道士、尼姑念经时所敲的木鱼声,因而以“木鱼石”称之。游人经此,以为好奇,总是少不了的要敲打上几下。 日久天长,这块“木鱼石”便被敲打磨砺得十分光滑明亮,有的地方已呈凹形,其名称更是有些相符了。 木鱼庵为一女尼庙。 出家人有一个规矩,那就是男僧与女尼不能单独相见,如要单独相见,则称授受不清了。他们相见,必须是二人以上,即:或男僧二人,或女尼二人。相见时,要两手合什,目不斜视,以呈纯贞。 这日,元空法师邀王尔烈同去木鱼庵,即是这个意思。 由龙泉寺去木鱼庵,中间经过一个莲花湖。那湖里有小船,供行人往来乘坐用。 元空与王尔烈来到莲花湖边,便登上一条小木船,向对岸划去。山间小湖,本不太大,又加上僧尼道士常常走动,自然都会划船。 此刻,在湖的对岸,正好有一木鱼庵的小尼姑在提桶汲水。 那小尼姑,见和尚摇船行在湖面上,人影倒映在水中,那撑船的长篙一打,只将水中的人影打乱了,这真是有点自己打自己。她不由得好笑,随即说道:“和尚撑船,篙打湖心罗汉。”“罗汉”,即指和尚。 王尔烈听了这个语声,觉得有些耳熟,但又一时想不起来。只是瞅着,有些发愣。 元空看了,笑着向王尔烈使使眼神。 王尔烈看了,心里明白,这是师父暗示自己和联。 王尔烈也有此意。他顺眼再看看那小尼姑,只见她站在岸边用绳拎桶汲水,而自己的影子却映在水中。待她将水汲在桶中,那水中的影子因波光乱动,也看不见了。这样子,就像汲水将自己的影子也汲进桶中、提水将自己的影子也提走了一样。他想到这里,顺口答道:“佳人汲水,绳系波底观音。” “观音”,即指女菩萨。 那汲水的女尼听了,提桶就走。 可是,她提桶走了几步,便停了下来。她觉得这个声音好熟,像在什么地方听过,只是一时想不起来。 正在她迟疑时,王尔烈与元空已经来到了跟前。 王尔烈与那女尼一对望,只使两个人都惊呆了。 王尔烈一看,那女尼不是别人,正是自己青梅竹马时的恋人陈姑娘月琴。 那女尼一看,来到跟前的不是别个,正是自己的时刻想念的意中人王学士尔烈。 两个人都站立住不动了。 蓦地,王尔烈像想起了什么,随即向元空望了一眼。偏巧,这时释玄子禅师见元空来,已迎了出来。元空便奔向了释玄子,总算没有看出他俩的心中奥妙来。释玄子也只顾去迎接元空法师,没有注意到别的,总算没有察觉到他俩的隐隐私情。 从释玄子禅师那里得知,陈月琴出家已经一年多了,出家后的法号是“红了”。至于其他的事情,也不便多问。 待临往回走时,红了以相送为名,暗暗地塞给王尔烈一张字条,确立约会的地点和时间,王尔烈看了,点头示意。这些都在不语中。 这是一个月满中天的时候。一个衣着清秀、举止文雅、生得美貌的青年书生来到了王尔烈的身边。 这个人就是女尼红了,也就是姑娘陈月琴。 他俩幽会的地方在王尔烈读书的西阁之偏北侧。那里有一块巨大的岩石,上面镌刻着“吐符应生”四个大字,人们都以吐符应生石称之。 他俩在吐符应生石下谈起话来。 此刻,陈月琴全是一副男相妆扮。她所以要这样,那自然是为着往来方便。 石下,陈月琴谈起她出家的事来。 原来,虽然她一气离开王家,其家又迁移辽中,但是她心中还有着王尔烈。心想,即便是做小当妾也可以,只要能与王尔烈在一起就行,也算今生没有白过。怎奈她家屡屡逼婚,想把她嫁给辽中的富绅戴亨的孙子戴石云。其实戴亨也是个有名之士。字通乾,一字嘉会,号遂堂,盛京人,原籍钱塘,其父戴梓,以事戍辽东,遂来此。戴亨为康熙六十年(1721年)辛丑科进士,官顺天教习,历山东齐河知县。后因以耿直忤上而被解职。他能诗。其诗宗杜少陵,上溯汉魏,无不涉猎,卓然为名家,著有《庄芝堂诗集》传世。像这样的家庭,陈月琴也自是当嫁的,怎奈她心中有着王尔烈,便将此婚决意谢绝。她是个刚烈女子,恐家人再有此类事骚扰,便产生削发出家之念。偏巧,千山木鱼庵禅师释玄子,乃辽中人,俗名陈兰君,与陈月琴为户族,以辈份相论,月琴称其为祖姑。陈府也是个名士之家。陈兰君的胞兄陈景元,字石闾,汉军镶红旗人。其先祖由琅邪(今山东胶南县琅邪台西北一带)迁辽东。工诗。其诗拟孟郊、贾岛,著有《石闾集》传世。他与戴亨、长海并称为辽东三老。杨钟义《石闾集》序云:“石闾矫健,有器识,善书画,九工古隶。”长海,字淮川,满洲镶白旗人,姓纳兰氏,乃纳兰性德之后裔,其父为镇安将军纳兰玛奇。按清廷当时世袭制度,让他荫父,承继将军职,他不就。他认为,人当自己靠本事去创造前程,不应赖先辈功业而坐享其成。后来,清廷又补他为户部库使,又未授。其母贤,也只好听之。遂以布衣终其身,他苦心学业,博古多识,嗜金石书画。中年,爱直隶易水雷溪之胜,筑大盔庵,以为居,并以“雷溪”为号。晚年,入京居委巷。著有《雷溪草堂诗》,西林鄂尔、吴兴刘承干为序。乾隆九年(1744年)卒。陈景元、纳兰长海、戴亨,并称为“辽东三老”,颇有名义。然而,作为这样名门出身的秀女陈兰君,竟能削发出家,剃度为尼,抛开尘世,隐居山林,着实有些让人不解。其实,这也无可非议,人寄天地,各有其志,这是古来自有的说法。有时愈是名人愈如此,愈如此亦愈是名人了,这也算作是一种互为补益的因果关系吧。陈月琴,作为陈兰君的侄孙女,受其影响,为逃避其家逼婚,亦为着等待王尔烈,便也毅然地出家了。 此刻,她与王尔烈并肩坐在“吐符应生”石下,彼此倾吐分离后的事情和境遇,自是多了一番感慨和无限惆怅。好在他俩总算又相遇了,于是在慨叹与悲凉之余,又生起无尽欢快。 无意中,陈月琴抬头一看,只见在那苍茫的月色下,在这身边的悬空巨石上镌刻着“吐符应生”四个大字。那字已被露珠涂染得非常鲜艳,在月色下依然能看得非常鲜明。陈月琴颇识些字。她看完这四个字后,向王尔烈问道“‘吐符应生’,何意也?” 王尔烈闻声,也情不自禁地抬头望望那石那字,然后说道:“对于这四个字,以前也不知晓。只是这次来此读书,才对它注意起来,并作了些考究,加之元空师父的指点,才对它有了些了解。这四个字,乃是明朝巡辽侍御盛泰宇于隆庆二年(1568年)所撰并镌刻。对其解释,历代颇多,莫衷一是。康熙年,我家先祖的友人曹寅在龙泉寺留居时,曾解释说,‘吐符应生’者,其声音流露曰‘吐’,委曲飞扬曰‘符’,问答报应曰‘应’,水性活泼曰‘生’。又说,‘符’字象形,余皆会意。此说流传较久。但按此说去理解,却愈加费解,深奥而不可测。我根据元空师父的指点,又考证了蔡伯喈所撰陈太邱碑,其碑文云:‘峨峨崇岳,吐符降神’。盛泰宇侍御所题,盖本于此。亦取大雅嵩高之义,兼赞山泉林豁之美,这便是它的全义。” 王尔烈的这话,在其后来所作《吐符应生》诗时,又以为序,予以重述。此为后话。 这会儿,陈月琴听了王尔烈的话后,说道:“尔烈,你真好,竟长了这么多知识,真是不同以前了。” 王尔烈看了陈月琴一眼,说道:“我好啥,还不如你,看你,比以前更秀气了。” 陈月琴听了,似乎心有所动,说道:“人虽秀气,但不如山水,你看这山水有多秀气。” 王尔烈举目望了一下,说道:“是啊,山也美,水也美,林也美,又逢这月色,真是美上加美。” 陈月琴说道:“更因有心上的人在,其美是无穷焉。这种情况,就像天上的那轮明月。” 王尔烈说道:“对对,月琴,你的名字不是就占个‘月’吗,你就是那轮天上的明月啊!” 陈月琴听了,再未回话,只一下子偎依在王尔烈的怀里。 王尔烈把她搂个紧紧的。 这时,天上一块云彩把个月亮给抱住了。 不知过了多时,那轮隐藏在云里的月亮已经出来了。王尔烈望了望,深有感触地说道:“天美,地美,月美,林美,泉美,人美,真是具美也。” 陈月琴也随之重述道:“具美。” “具美”二字,后来被王尔烈书写并镌刻在龙泉寺后山的狮子峰巨石上,据说这就是为着纪慰此时他二人幽会事的。 |
后一页 前一页 回目录 回主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