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一页
前一页
回目录
回主页
2


  五台情深,难理解那个“极乐世界”

  巍巍的五台山,是徐向前故土上的一颗明珠,是五台县人的骄傲。五台人走出县境,来到省城,住宿、吃饭,若问客人从哪来,都会自豪地说:“五台的哟!”历史上,从皇帝到平民百姓,都把登上五台山,看作进入佛国中的“极乐世界”那样荣幸。
  五台山又叫清凉山,是著名的佛教圣地。风景优美,名扬四海。方圆五百多里,高山峻岭,奇峰参天。有五座高峰,隐在云雾里,每座山头都有一个平台。东台是望月峰,南台是锦秀峰,西台是挂月峰,北台是叶斗峰,中台是翠岩峰。据说,很久以前,这儿是一片荒山。雨天滴水成冰,春秋飞沙走石,夏天热死飞鸟。东台下有个险山口,“秋天雁难飞,寒冬虎难行,要想从此过,除非活神仙”。文殊菩萨为改变这儿的气候,跑到东海龙宫借来了一块歇龙石,放在中台南边一条山谷里。从此,这一带绿山清水,成了清凉山,东海龙王派出五条蛟龙飞来,硬要把歇龙石搬去,文殊菩萨不让搬走,五条蛟龙尾巴一扫,把五个山头扫成了平台,龙也都变成了石头,被关进朝龙洞里。
  五台山还有个传说,在望月峰下,有一座铜殿,是一位叫妙峰的和尚,跑遍了十三个省,化缘来的钱,用十万斤生铜铸造成的。龙泉寺的白玉坊上,雕刻着八十九条蛟龙,说是一名石匠雕了十年。
  五台山许许多多的神话和传说,徐向前从小信,又不信。
  小小的年纪,总幻想着去五台山看看,赶个庙会,可是,路远又没钱,他和五台县许多穷孩子一样,只能远远想着五台山,却看不见山的影子。
  妈妈从小在她娘家学会了念佛经。来到徐家,请人从五台山买来一尊菩萨,供奉在屋里。她常讲给儿女听的,多是听来的有关五台山的神话故事。妈妈信佛入了迷,她每天烧香,打坐,吃“清口斋”。鸡、鱼、肉、蛋和葱、蒜、韭菜一类的邪味,概不入口。家中有什么难处,她求佛,儿女生了病,她又求佛。小象谦很爱妈妈,却不理解妈妈为什么求佛。一次妈妈打坐,他又凑上去问妈妈:
  “佛是什么?”
  “是菩萨。”
  “菩萨是什么?”
  “是佛。”
  “它怎么不说话?”
  妈妈被问得说不清楚,挥手撵他出去。小象谦好奇心强,总想知道佛和人是啥关系。可是,妈妈说不明白。他问过爸爸,爸爸不信佛,也懒得多说。直到徐向前参加革命以后,才弄明白了,神是不存在的,神是人心里造出来的。
  打从小象谦的哥哥银仓死去以后,妈妈伤心,几乎每天都给佛插几柱香。夜晚在佛像前盘坐、念经,这是她唯一的安慰。
  有时,妈妈忽然自言自语地说:“我梦见大银儿了,梦见大银儿了,他在西方极乐世界里!”
  开头,小象谦不知妈妈祷告的什么“鸡乐”,听多了,才知道妈妈说的“极乐世界”。
  “妈,你说的那世界在哪儿?”小象谦一天问妈妈。
  妈妈向天上指指,说:“西方,西方。”
  “我怎么看不见呀!那儿都有什么?”
  “什么都有,有家、有院、有土地、有你大哥银仓、还有你爷爷……”
  妈妈说着说着,又伤心地落下泪,她心爱的儿子银仓夭折,不知流了多少泪了。她相信佛经上说的,天上有一个“极乐世界”,在那里没有罪恶、没有痛苦、没有强盗、没有贫穷和饥饿。好人死去,都会进入天国,生活在那“极乐世界”中。这当然是一种迷信,一种幻梦,是人类在痛苦的生活中的一种渴望。
  小象谦问妈:“那里人吃什么呀?”
  妈妈说:“他们不吃东西,变成佛了。”
  “我不吃东西,怎么饿呢?”
  “你和他们不一样。”
  “怎么才能和他们一样?”
  “做好事,行善事……”
  “什么是善事?是不打架吗?”
  妈妈被问急了,手挥挥撵儿子去玩他的。
  母亲赵金銮没读过书,却知情达理。她娘家在不远几里的槐阴村,家中也有读书人。她不是徐懋淮的原配夫人。在她之前,徐懋淮曾娶一妻,两年多就病死了,没留下儿女。赵金銮并没因为是“填房”,又比丈夫小几岁,而在徐家不好相处。她爱丈夫,敬婆婆。她聪明、贤惠、嫁给徐门以后,秀才徐懋淮教她背诵唐诗,教她识字。她不但学得了一些字,会背多首唐诗,而且能说出诗的每一句意思。她善于说故事,特别是五台山神话,她会讲出好多故事。冬天,晚上没事做,儿女们围在奶奶和妈妈身边,要她们说故事。妈妈说,奶奶也跟着一块说,讲的多是听来的五台山里的传说。
  听奶奶说,五台山里生长着很好吃的蘑菇,一种叫做娃娃蘑,一种叫做银盘蘑,它好吃又好看,说它像花也好,说它像娃娃脸也行,说它像小小银盘更近似。奶奶说这又香又美的蘑菇,是位叫香姑娘下的香雨变成的。说是很久以前,在五台山南台的锦绣峰下,住着位模样好、心灵手巧的香姑。她是采蘑菇的巧手。一天,香姑正采蘑菇,被一群坏人包围了,要抢她和她的蘑菇。她飞跑到锦绣峰顶,化成毛毛细雨升空了。随后五台山的森林和草丛中,长出了星星点点小银盘似的蘑菇。人们采来,闻闻是香的,吃起来味道特别好。从此就流传着:五台山的蘑菇,是香姑娘下的香雨浇成的……
  这美丽的传说,徐向前儿时相信,长成大人以后也觉得有意思。香姑娘这人,可能是人们传说的童话,可是五台山产香菇,全国驰名那是真实的。笔者在五台山吃过这种“台蘑”,看到各庙门前和台怀镇上,到处都卖台蘑。
  奶奶和妈妈,还向孩子们讲过大铜锅的故事。说是,五台山的菩萨顶后院有一口大铜锅,那锅看上去不算大,烧起饭来够几百人吃。有一年“腊八”到了,和尚们准备煮一顿腊八粥,铜锅好久不用,需得好好清洗一番。菩萨顶上滴水成冰,谁都不愿意去刷大铜锅。一个小和尚不知刷大锅的苦,自告奋勇跳进锅底刷起来。他把锅底刷完,怎么都爬不上来了。他呼叫救他,老和尚站在锅台上,丢一条绳子下去,要小和尚抓住绳子往上爬,谁想那锅里结了冰,小和尚脚底是冰,锅四围全结了冰,滑得他怎么也登不上来。老和尚只好找来架上房顶的梯子,放下大铜锅去,小和尚这才顺着梯子,从锅底爬出来……
  小象谦和姐妹们,听着这大铜锅的故事,好笑又好玩,他们只知道自家那口铁锅大,做半锅粥,全家八九口人吃不完,却不知五台山里还有那么大的锅。
  五台山,庙宇有360多座,黄庙住的是和尚,青庙住的是喇嘛。五台山到底有多少和尚和喇嘛,谁都说不清。每座庙都有故事,每座庙都有说不完的神话。小象谦越听,越想跑去五台山玩玩。可是,那山太远啊!
  全家大小九口人,唯有父亲徐懋淮上过五台山,赶过五台山的庙会,登上过五台怀抱中的大(dài)螺顶。他也曾给儿女们说过五台山,不过他讲的那山,既没神话,又少孩子们愿意听的故事。母亲说过“杨五郎出家五台山”的故事,孩子们不知那杨五郎是什么人;父亲讲过康熙皇帝、乾隆皇帝巡幸五台山的事,孩子们不知乾隆是哪朝哪代的,不知康熙又是什么皇帝。孩子心中的皇帝不是人,是神,是奶奶说的“真龙天子”。小象谦直到读书学了历史,他才知道皇帝是人,不是神;才知道清朝的乾隆皇帝爱游山玩水,曾经五次上过五台山;康熙皇帝爱饮“五台圣水”,在京城里,还派人用车去五台山拉水。
  父亲讲过这么一个故事,在儿女们记忆中颇深。这是关于乾隆皇帝游大(dài)螺顶的故事。
  说是,乾隆四十八年春,乾隆皇帝又来到五台山下。他四次来五台山了,每次不是下雨刮大风,就是台顶降雪,他想登台顶进香拜菩萨,总是不能如愿。皇帝把一名叫青云的和尚从中台顶演教寺召来山下行宫,问他:“你在五台山多少年了?”
  青云说:“二十多年了。”乾隆皇帝说:“我来好几次,怎么登不上一个台顶!”青云和尚说,这五台山的五个台顶山势高峻,一年十二个月,有八个月降雪,二百五十多天的积冰期,每年有二百多天刮大风,劝皇帝万万不要登顶。乾隆皇帝听了不高兴地说:“我就是想登台顶,朝拜五方文殊菩萨。三年过后我再来,不登台顶也要拜见五个台顶的菩萨。”皇帝的话是“金口玉言”,他的话不能更改。青云和尚为此事难坏了。他回到庙中吃不下饭,睡不着觉,想着三年以后乾隆皇帝再来,怎么让他不登台顶,又能朝拜五方文殊菩萨呢?正在这时,庙里一个叫拴柱的小和尚偷吃供品,犯了戒。按庙规小和尚拴柱要受到重罚。青云老和尚向拴柱说:“先不罚你,限你三天之内,想出个办法:不登台顶还能朝拜五个台上的文殊菩萨。你若想不出办法来,加重罚你!”小和尚拴柱聪明过人,脑筋一转,第三天就告诉老和尚说:“办法有了。”青云和尚问:“怎么办?”拴柱和尚指指五台之中的一座小山大螺顶说:“在那里修个正殿,将东台顶的聪明文殊、西台顶的狮子吼文殊、南台顶的智慧文殊、北台顶的无垢文殊、中台顶的孺童文殊,合塑于大螺顶上,这样只要登上不高的大螺顶,就能朝拜到五方的文殊菩萨了。”
  青云和尚听了,连叫:“妙哉,妙哉!”三年以后,乾隆皇帝再来五台山,登上五台怀抱中的小山——大螺顶,朝拜罢五方的文殊菩萨,高兴地留下诗文。从此以后,凡是到五台山参拜的僧侣和游客,不登五个台顶,都可以参拜五方文殊了……
  父亲徐懋淮讲的这个故事,女孩子们都不那么爱听,徐向前却记在心。当他作了父亲后,也曾向孩子说过这故事,他的用意在于教育孩子:不要小看小人物,卑贱者最聪明。
  五台山,养育着僧侣,招引着游客。五台山散发出的一种发扬善良美德的精神,又直接影响着五台人。徐向前的母亲一生中没上过五台山,这山散出的那种精神,每天都在她心中。
  她积德好善,连只蚂蚁都怕踩死,她孝敬婆婆、体贴丈夫,教养儿女,再苦再累,从不发句怨言。她怜贫惜老,广积善事。冬天,门外来了乞讨的人,特别是那些讨饭的盲人,她不但拿出饭菜,还把讨饭人引进屋里,让他们吃了再走。她的家庭本不宽余,节衣缩食省下的钱和粮,总是慷慨施舍给僧侣,每逢五台山的尼姑或僧人化缘到门前,她都以同道师长相待,净手素斋,不吝布施。
  母亲积德好善、贤惠、助邻的行为,深深地影响着小象谦。
  他幼小的心灵还理解不了那些难以捉摸的深奥的事理,他从人与人的关系中认识母亲,朦朦胧胧地意识到、人与人之间应该相互爱护,和睦相处。
  母亲又是儿女的第一位教师。孩子从生下来学会模仿,他的第一眼就看见母亲怎么做。小象谦从小爱劳动,是母亲的影响和教育的;他知道爱护人、怜悯受苦人,也是从母亲那里学来的。有一件事,在兄弟姐妹中记忆很深。
  一年的冬天下大雪,小象谦跑出去和孩子们一块玩,打雪仗、堆雪人。正玩得开心,只见一个讨饭的老人被狗咬住,撕烂了衣服,摔倒在雪地里。小象谦和小伙伴吓退了狗,把老人领进家门,向妈妈说了亲眼看见的实情,要求妈妈给老人饭吃,给老人补补衣服。母亲一面盛上热汤,一面找针线替讨饭的老人缝衣服。那老人千谢万谢,不知该说什么好,喝了热汤,没让给他缝衣服,走出门去,含着泪水称小象谦“小兄弟”。这件事,姐姐和哥哥,有不同的看法,有的说,弟弟把讨饭人引进家是对的,有的说不应该。哥哥说:“讨饭的人那么多,不该往家领。”小象谦不服气,说:“狗咬了人家,该赔礼!”哥哥说:“狗咬要饭的该,该!”妈妈是公正的,她说:“你们别吵吵了,银存这样做是应该的。”妈妈还摸着小象谦的头,慈爱地夸了一句:
  “俺银存懂事理了!”
  徐家五个儿女,父亲最喜欢的是银福(学名受谦),他比象谦大三岁,聪明伶俐,嘴巴巧,学写字、背古诗,都比弟弟强出一格,父亲当面不讲,背后说,将来能做学问的是受谦,能成大事的,也看受谦。母亲却更多地喜欢象谦,认为他虽比不上哥哥伶俐,可是心地和善,爱好劳动。特别是他同情、爱护满脸麻坑瘦弱的妹妹,每天陪着妹妹占月玩,使妈妈感到欣慰。受谦时常吼妹妹占月,还叫她“小麻子”,使妈妈心恼。她不许自己家的孩子叫占月小麻脸,她不愿意看到幼小的心灵受伤害。妈妈从不打骂儿女,孩子们就是犯了错误,她也只是数落着说一顿。只是有一次,小象谦受到妈妈一次重重处罚,让他跪在菩萨像前,不给饭吃。事情是这样的:
  象谦七岁这年。夏天妈妈到滹沱河边洗衣服去了,姐姐们去挖野菜,家中只有象谦和妹妹占月。他和妹妹正玩着,读私塾的哥哥受谦放学回家来。他不知怎么想到要学妈妈念经,便叫弟弟爬上楼去,把妈妈的念珠挂上脖子,还穿上妈妈的衣服,在佛堂前乱跳乱叫了一阵。哥哥玩够了,象谦学着哥哥样,挂上妈妈的念珠,穿上妈妈的衣服,也大喊大叫起来。他们俩跳了一阵,肚子饿了,把佛像前的供果也分吃了。忽然,妈妈在楼下叫了。哥哥腿快,咚咚跑下楼来,溜出了大门。这时小象谦正在楼上吃供果,妈妈走上楼来。看见满地乱七八糟,念珠、衣服都丢在地上,供果也少了。孩子触犯了佛,妈妈几乎气晕了。
  “你这不成器的小东西,作乱作到佛堂里来了。”妈妈摸过笤帚,要打象谦。却只把笤帚举着,没往下落,斥责着:“谁叫你这样的?”
  “我……我……饿!”小象谦说不出话了。
  “谁叫你偷吃供果的?”
  “我……饿……”象谦不说哥哥领他干的,只说自己饿了。
  “作孳啊!”妈妈不是为着那几块供果,是怕得罪了神啊!
  她丢掉手上的笤帚,向孩子说:“我不打你,不骂你,你今天给我跪在佛前,不许吃饭。”
  小象谦从没见妈妈这么生气,他怕极了,老老实实跪在地上。哥哥受谦却逃之夭夭,妈妈蒙在鼓里,并不知小儿子是受大儿子引诱作乱的。
  妈妈疼爱孩子,不是捧吃捧喝,娇养花儿似的。往往疼爱最深的,是要求最严的。小象谦不满八岁,妈妈就立下个规矩,要他每天起早跟哥哥一块去拾粪。大箩头他背不动,妈妈特给他找个小的。妈妈还说:拣不满箩头,不要回家吃饭。
  走出家门不远,是条东西大道。大道上不断车马来往,拾粪的人不少。庄户人家都说:“庄稼是一枝花,全靠粪养它”。象谦人小,不懂这道理。每天要早起,那粪又臭,很不情愿,可是妈妈不让步,天不亮就喊他和哥哥起床。春夏天还好,一入冬清早大人还恋暖被窝,小小年纪,怎么愿意起床啊!妈妈仍是天不亮起床,一起来就喊:“银福、银存,快快起床吧!”
  冬天,滹沱河上的风,起劲地吹。凉风吹到脸上,小刀割似的难忍。小象谦忍受着寒冷,每天早早起床,背起箩头奔大道。
  五台山里,每年六月是骡马大会,会前个把月,四面八方的牲口贩子就奔五台,那里草肥水好,牲口“寄坡”长膘,大会一开锣,能卖好价钱。所以在五台山骡马大会前后,拾粪的孩子只要早起不贪玩,沿着大道,不多会的功夫,保准能拣满箩头粪。
  可是,过了骡马大会,特别是入冬以后,拾粪就难了。难,妈妈还是一大早唤孩子起床,背上箩头出门去。
  徐象谦,从小盼着五台山骡马大会,可是他不知道那会在哪里。他真希望快快长大去赶一次骡马大会!
  拾粪这种事,想不到也会使他快乐。象谦开头不情愿,慢慢地不仅习惯了早起,看见一堆马粪心里像得到“宝”似地赶快拣进箩头。有时为着一堆粪和哥哥争着跑着抢起来。每天拾满萝头,背进家门,还喊着妈妈,让妈妈看看,他的成绩多大啊!
  男孩拾粪,女孩挖野菜,只能对家庭生活略有补助,不会改变徐门清贫的状况。忠厚老实的“穷秀才”徐懋淮,既做不上官,又不会经商,守着七八亩地,难得养活一家人。他只好教私塾为生,挣几块钱来填补家中的饥荒。开始在村上教书,后来听说“口外”能多赚些钱,就远离家乡,独自一个人跑到内蒙古那边去教书了。他常年在外,每逢年节和学校放假的时候才得回家来。每到腊月快过春节了,象谦和哥哥、姐姐,总是数着指头算日子,盼着在“口外”教书的爸爸回家来。带来年货,带来些钱,让全家人欢欢乐乐过个好年。
  春节又快到了,象谦跟着姐姐每天在村头张望,眼巴巴地望大路,盼爸爸回来。冷风吹得透骨凉,雪片洒到头上,他们还是等啊,盼啊。一连盼了几天,爸爸终于出现了,孩子们心里高兴,奔跑,呼叫着迎上去。可是,爸爸的脸像冰霜一样,身上穿的长袍没了,两手空空,跌跌冲冲走回家。全家人都惊呆了。
  “出了什么事?”妈妈着急地问:“这么冷的天气,袍子呢?”
  “唉!”爸爸叹口气说:“路上遇着了劫道的,把钱劫去,袍子给扒走了。若不是看我是个穷教书的,命也搭上哩!”
  “老秀才”在古蒙古和山西省交界的地区教书。那边识字的人少,教书先生一年能得一个元宝(合50两白银)薪水。除去吃饭穿衣和零花,剩下的钱足够一家人过个好年的。可是,从五台山到教书的地方,路经六七个县,走路多则七八天,路上如不歇,雇上头毛驴骑骑五天就到家了。这一年父亲徐懋淮想多省几个钱,一路步行,连毛驴都没雇。他白天走,晚上走,脚都磨起了泡。一天,在半路上突然遇着一个持刀人拦住路大喊一声:“快把你身上的银子拿出来!”
  徐懋淮吃了一惊,碰上劫道的了,怎么办呢?他向那持刀人拱手说:“兄弟,我也是穷人,是个穷教书的。你可听说过,‘家有一年粮,不当孩子王’,我……”
  劫道人说:“你别哭穷,实话给你说,我跟你一路几天,看见你身上有银子,快拿出来,不然要你的命。”
  徐懋淮说:“兄弟,我身上是有几两银子,那是教书一年赚的。我家有五个孩子,上有老母,求你放了我吧!”
  “不行!”劫道人举着明晃晃的刀,恶鬼似地奔过来。
  “老秀才”是读书人,读书人爱讲个理,他没想强盗哪会听他说理。俗话说“秀才见了兵,有理说不清”,何况这强盗比兵还凶。保住性命要紧。徐懋淮只得把身上的全部银钱掏出,放在地上,祈求劫道人放他一条生路。那劫道人见秀才穿的袍子,说道:“看你是教书的,今天放了你。快把袍子脱下来!”
  徐懋淮自知反抗无用,那强盗身强力壮,他自己是近50岁的老人,从来不会打架,手无寸铁,只好把袍子脱下,在寒风中奔跑取暖,一路挨冻受饿,好不容易赶回家。
  妻子、老母和孩子们听了,大人心惊,小孩却像听故事。他们盼望的新年、新衣、鞭炮和女孩头上戴的花,都成了泡影。
  “父亲徐懋淮,晚清秀才,教了一辈子书。”徐向前在《历史的回顾》中记述着:“爷爷去世时,父亲年仅十三岁,奶奶把他送到外祖母家读书,快二十岁的时候中了秀才。由于家境越来越艰难,他就没有再考举人,放弃了仕途,靠教书养家糊口。他教书多到‘口外’去,大概是现在内蒙的和林格尔和凉城一带地方吧。因为在本村或附近教书,薪水太低,维持一家人的生计有困难。在‘口外’教书,一年薪水是一个元宝,合五十两白银,路途遥远,交通不便,父亲一年难得回一两次家。有一年他年关回家,半路上被土匪劫了,闹个两手空空,命也差点搭上,家里等他回来安排年事,结果白盼一场。”
  父亲徐懋淮遭劫,母亲又烧香又拜佛。她感谢佛的保佑,使丈夫平安回到家来。刚刚懂事的象谦,在一旁看着。他不明白,这是为什么。他问妈妈:
  “劫道是什么呀?”
  “劫道,是黑心的人,拦路要钱要衣裳,你不给他,他拿刀杀你。”
  “他们为什么要劫道?”
  “唉,还不是穷逼的!”
  小象谦心里恨透了黑心人。他不愿意爸爸再走。可是,春节过完,爸爸又走了,还是要出去教书。
  按理说,爸爸是秀才,又是教书先生,儿子总该优先得到读书的机会。可是,象谦长到八岁了,仍是拾粪,挖野菜。穷爸爸只能远在他乡,教人家的子弟识字,却顾不上自己的儿女。
  只是放假回家来,才能教孩子们背几首唐诗,学学描写红模子。
  小象谦羡慕哥哥受谦做学生,他也想读书、进学堂。

后一页
前一页
回目录
回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