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一页
前一页
回目录
回主页
第二十三章 圆子梦圆


  一年有二十四个节气。冬至,在每年公历十二月下旬的二十一是或二十二日。这一天,由于地球在绕太阳公转的同时,地轴倾斜,使得阳光直射南回归线,而北半球因此成为一年中日照时间最短的日子。随着这一天的来临,北半球最寒冷的严冬就要来临了。
  一九七五年的冬天,对于大多数的中国人来说,天气的寒冷也许还可以忍耐,但政治气候中寒潮的到来,使得他们在春夏时节几乎沸腾的热血迅速地冷却,人心在这变化无穷的政治斗争中渐渐地感到沉重,渐渐地变得僵硬,人们在极度不满与忧愤之中迎来了共和国历史上最为寒冷的日子。
  本来,由“文化大革命”初期被打倒后又复出并主持国务院日常工作的邓小平所推行的各行各业全面整顿,经过了春夏两季的努力后,已经取得了初步的成效。但是,由于邓小平的复出直接堵塞了由江青,王洪文,张春桥,姚文元所结成的“四人帮”想夺取最高权力的路,所以,“四人帮”利用他们与毛主席的特殊关系及手中掌握的舆论工具,将邓小平的“全面整顿”称为“全面复辟”,是全面否定文化大革命胜利成果的“右倾翻案风”,并把予头直接对准周恩来总理。然而,此时的周恩来总理,已经是重病在身,再也无力扭转这一日益恶化的局势。
  面对这一严峻的形势,人们不由担忧,历史的航船将驶向何方?中国的出路又在哪里?那些尚在农村插队落户的千万知青更是忧心忡忡,如果局势进一步恶化,那么,本来就已经非常渺茫的回城希望还会有吗?

  才下午不到五点钟,太阳已经落山了,在田里出工的人们也陆陆续续地回家了。因为明天是冬至,所以,张瑞祥提前半个多小时就叫收工,好让大家早点回去,吃上一碗甜甜的圆子。尽管冬至并不是特别重要的节日,但是,要想吃上甜圆子,一年里也就这么一回,谁不想在这带有吉祥的日子里,吃个合家团团圆圆,图个明年平平安安呢?
  天空渐渐地暗了下来,厨房里显得更加昏暗,只有桌子上那一丸丸摆放整齐的生圆子,看上去白茫茫的一片。
  “电怎么还不来呢?都几点了?”白小松把刚搓圆的圆子摆在桌子上,有点抱怨地说。其实,他也知道,不到五点半,电是不会送来的。这里的电灯是这个月的月初才装上的,但送电的总开关由大队控制着,每晚五点半送电,十点半就关闸。如果谁想熬夜,到时还得点煤油灯。
  “时间还没到,你急什么?”白基兴不紧不慢地搓着圆子说。那糯米做的圆子坯,经他这么一搓,立即变得浑圆而带有光泽。
  “姐姐,先把灯点起来吧。不然都快看不见了。”白小松扭过头,对正坐在小凳上往灶口塞柴草的白晓梅说。
  白晓梅从灶口拿出一根燃烧着的茅草,站起来将放在灶上的煤油灯灯囱拿起来,将煤油灯点着,又重新将灯囱罩好。厨房里顿时亮了许多。她掀起锅盖,见水差不多开了,便又往灶口塞进一些柴草,然后在脸盆里洗了洗手。当她再次掀起锅盖时,整锅的水已经沸腾起来了,便把桌上的生圆子一个一个放进锅里,重新盖好。
  圆子很快就熟了。白晓梅将圆子捞起,放进一只已经装着糖浆的铝锅,用力不停地摇晃了一会,那大半锅粘着糖浆的橙红色的圆子终于放在了桌面上,让人看了垂涎欲滴。白小松迫不急待地拿双筷子,夹起一粒圆子就往嘴里塞,不想那圆子的温度还很高,烫得他张大口哈哈地直往外吹气,但却舍不得把它吐出来。
  “看你,急得这样,不把你烫死才怪呢?”白晓梅有点怜惜地说。她看着白小松那张口结舌的模样,又忍不住地笑了。她又拿了几个碗,摆在桌面上,一一的盛满圆子,然后,劝慰似地对白站松说:“慢慢吃。这一大锅够你吃的,没人跟你争。”说着,自己也拿起筷子,夹起一粒圆子慢慢地吃起来。
  圆子嚼在嘴里,柔软而细腻,带着甜甜的味道。白晓梅吃了一粒,立即又夹起一粒送到嘴里。她一边嚼一边说:“你们先吃吧。我给成宝送去。”说完,端起一碗圆子走出门,向宿舍走去。
  白晓梅走到半路,电灯突然亮起来。从家家户户的窗口、门口,投出一片片淡淡的光亮,而且,在各个路口或拐弯的地方,也都有路灯照耀着,使得灰蒙蒙的村子明亮了许多,连路也显得好走了。
  白晓梅来到宿舍前,只见走廊上的那盏当作路灯的灯泡正亮着,可所有的房间都是黑乎乎的没开灯。这不由使她有点纳闷。因为,虽然现在真正住在宿舍的知青没剩几个,游清池上个月招工进了县农械厂,马聪明办了“病退”,刚刚回城没几天,其它的人要么就没来,有来的又几乎都回家过冬至了。可侯成宝没回去,他这时应该在这里,怎么他的房间也暗着呢?
  “成宝。”白晓梅喊了一声,可是没有听到回答。她走上走廊,来到侯成宝房门前,见门开着,便伸手在门边扯了下开关拉线,“啪”的一声,挂在屋里的电灯顿时亮了。只见侯成宝呆呆地坐在竹床上,眼睛茫然地望着她。
  “怎么不开灯?”白晓梅有点责怪地说。她把那碗圆子放在桌上,对着侯成宝说:“快吃吧,趁热。”
  为什么不开灯呢?白晓梅的问话只不过是不经意的说说而已,可却在侯成宝的脑子里久久盘旋。是因为太黑暗了,所以要开灯吗?开灯不就是为了看见吗?可看得见吃不着的,那还不如不见为好。对,不见为好。“不见为好。”他脱口而出,那声音似乎带着极度的怨恶,好像眼前摆着的不是一碗圆子,而是一条盘缠的蛇。
  “你说什么?”白晓梅听了侯成宝的话,不由心里一阵凄凉。她知道侯成宝的情绪还没稳定,自从早上他的癫痫发作到这时,他的意识一直处于时而清醒时而模糊的状态。
  “我说什么?我没说什么。”侯成宝像是刚从梦中醒过来似的,对刚过去的事什么也想不起来。
  “没说什么就好,快吃圆子吧。”白晓梅见侯成宝的神志好些,便不再去追问,只是像劝孩子似的催着,“你到这里坐着吃,很甜很好吃的。”
  侯成宝揉了揉眼睛,顺从地从竹床上下来,坐到桌边的椅子上,拿起筷子,夹起圆子就吃。“好吃,好吃。”他一边咀嚼着一边说,脸上现出一种专注与满足。
  白晓梅看着侯成宝那不停嚼动的嘴,听着那偶尔从嘴里发出的轻轻地咂舌声,心里稍稍地安定下来了。
  原来,自从侯成宝第一次在稻田里晕倒以后,时隔不久,他又一次晕倒在地里,而且症状几乎一模一样。这引起大家的注意与猜疑。如果第一次晕倒是中署,也许还说得过去,因为那天的太阳还是有点辣。但第二次的晕倒无论如何与中暑挂不上,因为那天是阴天,而且他只走到地里就栽倒了,显然也不是劳累所至。那么究竟是什么病呢?难道是“羊湿疯”不成?“羊湿疯”就是癫痫,是一种几乎不可根治的病,而且发作之前毫无先兆,说倒就倒。如果独自一人外出,那么,江河沟渠,甚至田里的水洼,都会对他的生命构成威胁,因为万一正好倒在水里,那就完了。
  后来,侯成宝又接连晕倒几次,不得不送他回城检查治疗。一查果然是癫痫,系毒蛇咬伤的后遗症。尽管一般人被毒蛇咬伤,治好以后都不会有什么后遗症,发生癫痫的可能性更是非常非常的罕见,可就是这非常非常罕见的机率,却硬是被侯成宝撞上了。这使他感到痛心疾首,万念俱灰。什么招工,什么恋爱,什么未来,统统成了泡影,再也没有任何一件东西能唤起他对生活的热情。如果不是大家对他的关心与照顾,他也许连活下去的欲望都快没有了。
  侯成宝把一大碗的圆子吃完了。他舔了舔嘴唇,脸上露出心满意足的笑容,精神也好多了。他抬起头,见白晓梅正看着他,不由有点不好意思地说:“我都吃光了,那你……”
  “我已经有吃点了。”白晓梅微微一笑,以示不必介意。她站起来,拿起碗筷,扭头提醒侯成宝:“你的药等一下就可以吃。”
  “好的。”侯成宝点了点头,有点感激地说。
  白晓梅又看了一下侯成宝,觉得放心了,便转身向门外走去。

  “老柳,走吧。”吴莲英走到柳咏章住处的窗前,见里面还亮着灯,便大声喊。
  “好的,就走。”柳咏章在屋里应了声。随即电灯熄灭了,他披着件大衣,拿着手电筒走出门来,与吴莲英一起,顺着路慢慢走去。
  “真快,一转眼,冬至到了,马上又是元旦,又要过春节了。”吴莲英一边走,一边感慨地说。
  “是呀,时间过得真快。今天你不说,我还几乎忘了是冬至。”柳咏章也深有同感地说。因为在这几年里,冬至的概念在他的意识里已经变得模糊了。在干校的那几年,别说冬至,就是春节,不也一个样?但是今天,当吴莲英告诉他,晚上到白晓梅家里吃圆子,他才突然感到,那甜甜的圆子竟然是与他久违多年了。当然,要是在平时,一碗圆子对他来讲,是没有多大的诱惑力的。可在这里,在这时,那圆子分明是一种象征,散发着一种人间的温情。所以,他二话没说就答应了,晚上到白晓梅那里去。另外,还有一件让他挂心的事,那就是侯成宝今天又晕倒了,这是张金发下午来大队时说的,这就使得他今晚非得走一趟不可了。
  “你这几年的冬至都没回家?”柳咏章侧过头问吴莲英。
  “没有。学校没放假,怎么回去?”吴莲英手一种略略遗憾的口气说,“不过,圆子倒是没少吃,晓梅家年年都有做,我们都到她那里吃。”说完这些话,她才感到心里轻松了些,似乎是得到了补偿。
  “这么说,我可也是搭上边了。不然,还真不知今年的圆子是什么滋味的。”柳咏章有点风趣地说。
  “那你年年来,保证能吃到。”吴莲英明快而肯定地说。
  “那可好。以后的冬至我可要记牢点。”柳咏章的声音里流出一种情不自禁的愉悦。
  “可是,你也只能再吃一次吧。”吴莲英显得有点惋惜地说。稍顿,又说:“而我,却不知要吃到什么时候?”她说这话的时候,似乎是很随意,可那话里分明又包含着对自己的前途未卜所产生的一种失落与无奈。
  “这话……怎么讲?”柳咏章一时反应不过来,眼睛看着吴莲英,只感到黑暗中她的身影在晃动着。
  吴莲英没有马上回答。她默默地走了一会才说:“你有期限。我没有。”
  柳咏章感到胸口被什么东西撞了一下似的,一阵沉闷。是的,他有期限,两年以后,他也许会永远地离开这里,可知青们两年后也能离开这里吗?尽管他的使命是做知青的安定工作,鼓励知青安心农村,扎根农村。可是,他所看到的现状,已经使他对这一政策的认识从怀疑走向动摇,又从动摇走向抵触,当然,在公开的场合,是不允放有这种思想流露的,这会遭致不测。但是,在他力所能及的时候,他是非常愿意地帮助知青们想方设法离开此地的。只是,条件的限制不可任其随心所欲,只能慢慢寻找机会,而机会又是那么的难得,那么的不可捉摸。所以,吴莲英的“期限”论,使他突然感到一种紧迫,一种重负。他必须在有限的期限里做出尽可能多的事,才不至于虚度此行。
  “期限是没有谁划定的,但机会还是有的。这包含很多因素,问题是如何把握时机。这并不是说一定要走歪门斜道,而是要利用一切可能的条件。马聪明就是一个例子。虽然我不是医生,但肺结核病人我见过,当年在干校与我同住的一个干部就是得这种病死的。”柳咏章口气有点沉重地说。
  “那聪明……?”吴莲英听了,不由为马聪明担起心来。
  “他死不了。再说,现在医疗水平提高,怕什么?而他只要一回城,我相信什么病都没有了。”柳咏章爽朗一笑,并暗暗有所指,马聪明的病是假的,这事瞒得过别人,却是瞒不过他的,“那天,他把证明,病退表拿来让我签意见的时候,我一下就签给他‘同意病退’,他高兴得连话都讲不出来。所以说,他这件事办得还是成功的。”他像在讲一件有趣的事似的,有声有色地说。
  吴莲英听了,心也安下来。她从柳咏章的话里明白了,马聪明是上演了一幕胜利大逃亡。只是,如果这一幕让她去重演,她自认是演不出来的。但由此,她却想起侯成宝,侯成宝的处境实在是令人担忧的,便问:“那你说,成宝现在也办‘病退’,行不行?”
  “应该是没问题的。”柳咏章回答说。
  “可是,这一批‘病退’的人都回去了,现在补办来得及吗?”吴莲英有点担心地问。
  “从政策上讲,招工,招生有分批,‘病退’是没有分批的。当然,这次成批办是有特殊原因的,因为很长一段时间停办,造成积压,所以统一办理。但是,只要真的有病,符合‘病退’条件,什么时候都可以办。只不过要多花点力,没有成批的时候容易罢了。”柳咏章回答说。
  “其实,如果他当时也跟聪明一起办,也许现在也回去了。只是这人太死心眼,老想着招工。他自己也不想想,以他现在的情况,招工能行吗?”吴莲英幽幽地说。既有哀其不幸,又有怨其不争之意。
  “这件事情我也跟他谈过。他主要是担心回去没工作,家里负担太重,所以他才不办‘病退’。”柳咏章也同情地说。
  两人说着说着,走到了白基兴住的小庙前,见厨房亮着灯,便走了进去。
  “是老柳呀,快请坐,吃碗圆子。”白基兴见柳咏章与吴莲英进来,忙不迭地招呼着,并重新泡上茶。
  “我们就是专程来吃圆子的。”柳咏章笑着,在椅子上坐了下来。
  “为了这顿圆子,我可是从中午饿到现在了。”吴莲英走到灶旁,掀开放在灶面上的一个铝锅锅盖,看了看里面的圆子,显得急不可待似的说。
  “那好办,这半锅圆子都归你。”白晓梅笑着说,“你要是吃得完,包你三天不会饿肚子。”
  “她都吃完了,那我吃什么?岂不是白跑一趟?”柳咏章也打趣地说。
  “那就分一半给你,让你也饱两天。”吴莲英笑着说,也在椅子上坐下来。
  白晓梅端起碗,几下就盛了满满的一碗圆子,放在桌上:“赶快吃,趁热。我们已经吃过了。”说着,又去盛另外一碗。
  “你真的要把我撑死呀?”吴莲英瞪大眼睛张着嘴,忙把那碗圆子端回灶旁,要往锅里倒。
  白晓梅忙挡住:“你不是说肚子饿了半天?”
  “说着玩的,还当真?”吴莲英执意的要把圆子倒下锅。
  “那这碗就给老柳吧。”白晓梅把碗接过去,放回桌子上。
  “这我也吃不了。”柳咏章站起来,“其实,我们晚上都吃饱了。来这里主要是吃个意与味,不是来填肚子的。”说完,他拿起另一只小碗,拨下小半碗圆子。然后,把大碗递给吴莲英:“你要多少自己掌握。”
  吴莲英把碗里的圆子又拨了一些到锅里,剩下一些。然后,坐下来慢慢地吃。
  吃完了圆子,趁着兴头,大家一边泡茶一边聊天,从圆子讲到棕子,从棕子讲到月饼,讲得津津有味,巴不得一年的节日都凑在一起过。天南海北一阵后,免不了又回到现实中。政治局势的风云变化,以及政策上的朝令夕改,使得人们无所适从,而所有的美好愿望都成为了泡影,唯一留存在心里的只是一个看不见摸不着的梦想——什么时候才能回城呢?末了,吃圆子的甜蜜竟成一片苦涩,久久地回味在每一个人的嘴里。
  “去看看成宝。”柳咏章说着,率先站起来,走向门外。吴莲英与白晓梅也跟着,一同向宿舍走去。

  山里的冬天,一到夜晚,气温马上降下来,即使是无风的时候,也让人感到阴森森的冷。
  侯成宝直挺挺地站在门前的空地上,已经忘记自己在这里站了多久了,只是一直茫然地望着前方,祈望能有什么发现。可是,那黑沉沉的天与黑黑沉沉的山野,只是漆黑的一团,也根本无法分辨哪里是它们的分界线。四野一片寂静,似乎所有能发出声音的东西均被寒冷禁锢着似的,连一声虫鸣狗吠也没有。一种孤独的感觉在他的心里久久地萦绕着,怎么也拂不去,那无言的悲哀更像这黑夜与寒冷,紧紧地笼罩在他的心头。
  侯成宝突然感到浑身的肌肉一阵紧张,一种不祥的预感像闪电般地掠过心头——难道癫痫病又要发作了?他急转身,用最快的速度冲回屋里,躺在竹床上,等待着那最令他痛苦的时刻的来到。
  桌上的小闹钟“滴嗒,滴嗒。”不停地响着,侯成宝眼睛紧紧地盯在那移动着的秒针上。他感到那红红的秒针像一把利剑,随时都会剌穿他的心脏;闹钟里面转动着的齿轮,随时都会把他的生命碾得粉碎。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了。幸好,那利剑没有向侯成宝剌来,他的身躯依然完整地横在竹床上,他那紧张的身心终于随时间的过去而渐渐地趋于平静。看来,刚才的身体反应是因为在外面站得太久了。
  侯成宝慢慢地坐了起来,一脸的茫然。他不知道这个时候应该干点什么,或者不应该干什么,他多么希望这个时候有谁能把这个问题告诉他。可是,没有,一个人也没有,甚至连一只讨厌的蚊子也没有。他不由得仰头长叹一声,头脑里只剩下一团灰白。
  突然,门外传来一阵脚步声。侯成宝像是触了电似的,从竹床上一跃而起,急冲冲地跨向门口,只见柳咏章与吴莲英,白晓梅已经来到跟前。“你们可来了。”他像盼到救星似的,激动得连说出的话都有点颤抖。
  “你怎么啦?”柳咏章冷静地看着侯成宝,他感觉到侯成宝的情绪有点反常,便拉住侯成宝的手问。
  侯成宝感到一股暖流从手上流向心里,而头脑也在那瞬间清醒过来了。“没……没什么。”他显得有点难为情地说。
  大家走进屋里,各自坐了下来。
  “圆子吃了?”柳咏章显得很随意地问,可眼睛却在细细地观察着侯成宝的一举一动。
  “吃了。很好吃。”侯成宝的眼睛闪动着一团柔和的光芒,那甜甜的圆子仿佛又在嘴里咀嚼着,“你们也吃了?”
  “吃了。”柳咏章点点头,“真的很好吃。”
  “那你下回再来吃。”侯成宝不暇思索地说。
  “一定来。”柳咏章肯定地说,“不过,要是能换个地方,那就更有味道了。”
  柳咏章的话,令侯成宝感到有点困惑,就是白晓梅与吴莲英听了,也感到有点不解。换个地方?换个什么地方?又有什么地方可以换的呢?三个人的眼睛都看着柳咏章,想从他的脸上找出答案来。
  柳咏章没有马上把答案抖出来,而是看着侯成宝,问:“你家也有做圆子吧?”
  “当然有。前几天卫东回去,我把队里分的每人五斤糯米托他带回去。家里现在肯定也正在吃。”一谈起家,侯成宝顿时来了精神,仿佛家里的一切都闪现在眼前。
  “那明年我们都到你家去,你家圆子可得多做点。”柳咏章半真半假地说。
  “行。”侯成宝的眼里再一次闪烁着光芒。如果大家愿意到他家里,那实在是对他的一种信任,一种鼓舞。他突然感到自己并不孤独。
  “那再以后到莲英家。一家去一次,以后我就不愁没圆子吃了。”柳咏章显得非常的惬意。
  “一家去一次?我看你是去不成的。全大队这么多的知青,除非你活二百岁。”吴莲英打趣地说。
  大家不由都笑了起来。是呀,谁能活那么长时间呢?
  “我是活不了那么长。不过,为了吃圆子,我会尽量多活几年,但那就要看身体了。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更是吃圆子的本钱。所以说。身体是比什么都重要的东西。”柳咏章略略幽默地说。他看了看所有的人,最后把目光停在侯成宝的脸上,语重心长地说:“成宝,我今天跟你说一句心里话,在座的就你身体最不行。而要想养好身体,环境也是很主要的。你现在在这里,很多东西是无法办到的。所以,今天我还是像以前跟你说过的那样,还是那句话,丢掉幻想,正视现实。”
  侯成宝默默地听着,柳咏章突然把话题转到他的身体上,他马上猜到接下去将再对他说什么了。他完全清楚自己目前的处境,唯一的出路就是办理‘病退’回城,可是……
  “我也不是没想过。当初聪明就叫我也一起办‘病退’。但回去以后,我能干什么呢?难道就让家里养我一辈子?与其这样,还不如留在这里,就是死了也不拖累别人。要是病医得好,就还有一线希望。就是招工回去扫垃圾,也算是今后有个安身之处。如果办了‘病退’,就什么也没有了。”侯成宝一口气把话说了出来,说到末了,眼睛不由湿润了。
  听完侯成宝的话,柳咏章也不由的皱起了眉头。侯成宝的想法是有一定的道理的,但这道理是建立在病情及大环境均朝好的方向进展的前提上的。而这些,在很大的程度上只是一厢情愿,成功的可能性是极其微弱的。如果一旦情况恶化,其后果不堪设想。可这一切,应该用什么样的言语来表达,并且能让侯成宝接受呢?他想了一下,说:“你说的话是对,但只对了一部分。任何事物均有正反两面,我们不但寄希望于正面,更要充分认识到它的反面。你想想,如果一年两年,也许克服能过去。但如果时间长了呢?从长远看,我相信所有的知青都会离开这里的,即使户口留在这里,人也会走开的。到那时候你走不走呢?如果你又像今天一样,又有谁来照顾你呢?与其晚走,不如早走。而且,现在的形势又很难捉摸,谁也不知道以后会怎样。万一又来个什么运动,想走也走不了,那岂不是白白耽误了自己?”
  侯成宝听着听着,慢慢地垂下了头,沉默不语。吴莲英见他这样,心里不由也沉重起来,便接着说:“老柳说的话很对,凡事要作两手打算。如果现在把机会丢掉,那以后怎么样谁也预料不到。以我的看法,你还是先办‘病退’回去。车到山前必有路。”
  “我看你还是先走吧。像你今天……”白晓梅说着,不由倒吸一口气,说不下去。
  侯成宝抬起头,眼眶里噙满了泪水:“我知道你们都是为了我好,我也很想回去,可是回去后怎么办呢?”
  柳咏章站起来,走到侯成宝身边,紧挨着在竹床上坐下来,按着侯成宝那只微微颤抖的手,深情地说:“你放心,回去以后,我再给你想些办法,不会丢下你不管的。最近街道办了一些厂,有个纸盒厂,我去给说一下,让你先进去。这样起码目前能养活自己。那下一步再考虑。好吗?”
  “好,好的。我听你们的。”侯成宝终于从困苦中挺了过来。他的另一只手慢慢地移动着,叠盖在柳咏章的手上,紧紧地,紧紧地不放松,也不再颤抖了。
  “那明年,我们一定到你家吃圆子。”柳咏章意味深长地说。他的另一只手也重重地落下来,四只手紧紧地叠在一起。
后一页
前一页
回目录
回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