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一页
前一页
回目录
回主页
第二十四章 黎明之前


  一九七六年一月八日,周恩来总理逝世。正当人们还沉浸在痛苦与悲哀的时候,以江青为首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王洪文,张春桥,姚文元一伙,却加紧了夺取最高权力的活动,掀起了“批邓,反击右倾翻案风”运动,借批判邓小平为名,把矛头直接对准已故的周恩来总理。这一违背民意的行为,理所当然地遭到全国人民的抵制与反抗。于是,在清明节到来的时候,人们自发地起来悼念周总理。首都北京的天安门广场,人民英雄纪念碑上,到处摆满了花圈。人民大众用诗词追记周总理的丰功伟绩,同时无情地鞭笞了江青等人的丑恶嘴脸,这就是震惊中外的“四·五”天安门事件。
  但是,这从北京迅速传播到全国的爱国主义群众运动,很快就被镇压下去,并被定为“反革命事件”,大批参与运动的群众被逮捕,侥幸逃脱的则受到严厉的追查。一时,人心浮动,到处充满了恐怖。七月六日,朱德委员长逝世。而七月二十六日在唐山发生的大地震,损失更为惨重。这一系列的天灾人祸,使得人们议论纷纷,莫非世道将要改变?不然,何以有此不祥的先兆?其实,这种预感也正好说明,人们对现状是极端不满的,人们是希望朝好的方向改变的,只是一时还不能如愿罢。
  就在这纷纷扬扬的日子里,李卫东与所有的人一样,关注着局势的发展,为共和国的前途担忧着,但另一方面,则更为自己的前途而拼搏着。终于,在这一年的夏天,一张林业学校录取通知书奇迹般地到了他的手里。

  夜,静溢而安祥。一弯上弦月斜斜地挂在天上,发出柔和的光芒,清辉落到缓缓流淌的江面,泛起一片磷磷的荧光。河滩上那一丛丛茂密的蒿草,像一道屏障,不但挡住了外面的视线,也挡住了尘世的喧嚣,使得这里成为一片幽静的小天地。
  白天的燥热已经褪尽,轻轻的江风一阵又一阵地拂过,月光下,白晓梅挨着李卫东,踏着地上那柔软的小草,缓缓地走着。河滩上的草地此起彼伏,那蒿草不时挡住去路,可一绕过去,前面又是一片开阔地。如若稍稍一转,则又有一丛蒿草挡在眼前。整个河滩地有如一座大迷宫,可以让你穿行千百回。
  白晓梅的肩头在这千回百转的漫步中,时不时地碰在李卫东那粗壮的臂膀上。尽管只是轻轻的一碰,然而在她的心里总是闪耀起一个小小的火花。火花一次一次地闪现,又一次一次地熄灭,像两股无形的绳索,紧紧地牵动着她的心。
  李卫东明天就要远离而去了,到省林业学校当一名大学生去了。其实,他只是读中专,但是,在人们的习惯上,凡是进学校的,一律统称“上大学”。尽管他进学校的事在两个多月以前就可以算是确定下来了,尽管白晓梅几乎是掐着指头等待着这一天,可真的这一天就要来临时,她却变得惶惶不安起来,以至今天做起事情老走神,烧菜时忘了放盐,喂完猪拎着空桶竟也站了好半天。她知道这一切均是由于李卫东的即将离别而造成的。她也想把神绪收拢来,可越是这样越显得乱,肚子里更像是打翻五味瓶,说不出个滋味来。
  按理说,李卫东能上大学,不但是他的愿望,也是白晓梅所祈望的。然而,正是因为李卫东上了大学,与白晓梅现在的处境形成了强烈的反差,就好比一棵树,长得越高大,投下的阴影也越多。在白晓梅的心中,李卫东就是她的希望,她的深爱。她不止一次地想象过有那么一天,能与李卫东共结连理,随着岁月的增长,她的这种愿望与日俱增。但反过来,严酷的现实又使她感到这种愿望离她越来越远,遥遥无终期。现在,李卫东要上大学了,那么,离这愿望究竟是接近了还是拉远了?她默默地走着,满腹的心事不知从何说起。
  走在一旁的李卫东,此时的心情却与白晓梅完全两样。明天就要上大学了,还有什么能比这更令人高兴的吗?为了能上大学,他这几年所付出的努力,不,应该确切地说是这一年多来所付出的努力,终于如愿以偿了。如今,展现在他眼前的是一片光明,那条通往理想的大道就在脚下,他已经完全可以为自己设计出一幅明天的图画了。等大学毕业以后,他会回来。因为按招生方案,毕业后分配实行“社来社去”,即从哪里来的又回哪里去。当然,也有例外的,如果不想回来,找一些理由再找一些关系,分配到其它地方的可能性不是没有的,但他是一定要回来的。因为这里离家乡近,这里有大片的山林,这里的林业研究几乎是一片空白,只要自己用心,是能做出成果的。更重要的是,这里有他所深深眷恋着的人,那二十多年来与白晓梅所共同培育起来的情感,是他根的所系,也是无法割舍的。如今,对他来说,苦难已经过去,未来正向他招手,心爱的人儿又在身边,这一切,怎不令他感到无比的兴奋无比的激动呢?
  从刚才离开宿舍到这里,一路上,李卫东不停地说着,明天将乘几点的车,到省林业学校又是什么时候,以及一起去的还有谁,他们又是读的什么专业,等等,等等。这一切的话题都让他感到陶醉,以至他竟没查觉白晓梅在这当中除了“嗯嗯”的回应几声,一直没说话究竟是怎么啦。
  走上一个稍高的坡坎,他们不由的站住了。这里是一片较为开阔的地方,茸茸的小草像柔软的地毯似的,向四面展开,与前方不远缓缓流动的江水连在一起。在月光下,那水与草交汇的地方,形成了一道美丽的弧线,向前延伸着。这里,也曾是他们爱的乐园,那些小草,已经数次倾听过他们的私语,那土地,同样记载下了他们的过去。
  李卫东深情地望着白晓梅。尽管无情的岁月给了她太多太多的磨励,青春的光泽正在悄悄地褪去,甚至看起来有点憔悴,然而,她的心是那么的善良,她的容颜在李卫东眼里依然是那么美丽,在月光下,更显得楚楚动人。她失去的东西实在太多了,他应该在未来的日子里尽可能的给她补偿,好在,他相信,这已经为期不远了。他情不自禁地一把将白晓梅搂进怀里,在她的头发上,额头上不断地轻吻着。
  白晓梅慢慢地闭上眼睛,双手不由自主地紧紧箍住李卫东的身子。她感到李卫东捧住她的后脑的双手是那么灼热,那印在她脸上,眼上的嘴唇是那么湿润。她感到,几天来的忧虑,已被这一阵热吻化为青烟,飘然而去了。她的头缓缓地摆动着,寻找着,终于,她感到嘴唇一片湿热,便紧紧地贴上去,交融在一片甜密的温情中。
  也不知道时间过了多久了,也不知道两人是怎么滚落地上的,当李卫东在这无比忘情的热吻之后,重新注视白晓梅时,发现她眼角有一滴晶莹的泪水,便轻轻地把它擦去:“你怎么啦?”说着,又重新在她的脸颊轻轻地吻了一下。
  “没什么。”白晓梅轻轻地抽动了一下鼻子,依然依偎在李卫东怀里。她感到李卫东的双手变得无比的轻柔,他的心跳坚定而有力,处在这么一个怀抱里,她还要担忧什么呢?“我……只不过……舍不得你明天就走。”她慢慢地直起腰坐好,转过头,看着前方的水面。
  李卫东也挪动了一下身子,并把白晓梅整个地圈在他的两手两脚间:“你这个大傻瓜。我又不是不回来,我是去读书又不是去打战,就是打战我也丢不了。你担心什么呢?”他故意说得幽默而轻松,似乎明天走后天就要回来了。
  “我才不怕你丢呢,就是十年不回来我也不管你。”白晓梅故作娇嗔地说,身子一仰,与李卫东贴得更紧了。
  “你不管我我可要管你,不然,等我十年后回来,你变成一个老太婆,我到哪里去找一个现在的你?”李卫东俯下头,把脸靠在白晓梅的头上,轻轻地厮磨着,“不过,话说回来,我这次去,最快也得明年才能回来。你自己倒是要照看好,还有你父亲。”
  几句话,说到了白晓梅的心坎上。她感到鼻子一酸:“你放心走吧,我自己会照顾好的。我等你。”
  李卫东完完全全地感受到白晓梅的心声。尽管分别对他来讲也是一件牵肠挂肚的事,可他不能老是沉湎在这里。沉默了一阵后,他稍稍地放松了对白晓梅的拥围,认真的说:“我走以后,石红她们几个办补员招工的很快也要走了。这几年大家一个一个地走,剩下你们几个日子会过得更艰难。这点是要充分考虑的,因为现在整个形势很复杂。如果实在有困难,多找老柳商量。要坚定自己的信念,为你,也为我,不管什么困难,都要坚持下去。我就不信,这世界不会改变?”
  仿佛从李卫东的话里得到一种热量,白晓梅感到心中的坚冰正在融化。尽管环境对她来讲依然是那么严酷,但是,只要有李卫东的爱,那么以后的日子……一时间,她的思绪迅速地升腾,飞向遥远的地方。
  晚风还是一阵又一阵地拂着大地,江水依然无声而缓缓地流向前方,那弯弯的月亮已经移到了大山的背后,满天的繁星渐渐变得明亮起来了。远处,那村子里的电灯已经熄灭了,整个大地开始沉睡。然而,河滩草地上的两个人,似乎已经忘记了时间,依然紧紧地依偎着,消融在那一片浓浓的夜色中。

  “车来了。”李卫东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猛地站了起来。他看了看依然坐在石头上的白晓梅,那几乎纹丝不动的身子,那静若秋水的脸,以及那双饱含深情又若艾若怨的眼睛,才突然悟到自己其实是有点过于冲动了。尽管他们在这里已经坐了一个多钟头了,尽管他们等的就是这辆汽车的到来,可汽车还在远远的山路上,到站后还要卸货,还要再装上行李,真的要坐上汽车,起码还要再过半个小时,你急什么呢?再说能与她多呆一会儿,哪怕是一分钟,不也是对她的一种无价的慰籍吗?他掏出烟,点燃后深深地吸了一口,以此来缓解内心的不平静,然后,重新坐下来。
  对汽车的到来似乎无动于衷的白晓梅,其实内心一点也不平静,那从远处正在向这里驰来的汽车,既载来了她的满怀希冀,也载来无尽的相思。李卫东今天就要乘坐这辆汽车上大学了,从这点意义上说,汽车给她带来的是一个美好的开端。然而,也正是这辆汽车,将把她心爱的李卫东带走,带到一个她完全不可知的遥远的地方。尽管她相信李卫东总有一天会回来的,昨夜的缠绵更使她对此深信不疑,可是,这么多年的朝夕与共,耳鬓厮磨,如今一朝分别,那心中的苦楚,又岂是用语言所能表达得了的?好在,生活的磨难并没有完全摧垮她,反而造就了她的坚韧。同时使她感到,世间的风风雨雨,虽然变幻莫测,但只要善待自己,勇敢地正视现实,就没有什么过不了的关。因为,在她走过的路上,那险恶实在太多了,不也都走过来了吗?如此一来,在这最令人揪心的离别时刻,她反倒显得有点从容了。
  白晓梅见李卫东似乎在尽最大的努力克制内心的急躁,而这种克制又分明是自己给他的那一瞥所造成的。她不由得心痛起来。毕竟,已经是二十六、七岁的人了,能熬到这一天是多么不容易,那激动,那忘乎所以,全然都是内心情感的真实流露。应该让他高高兴兴,轻轻松松地离开才对。可是,说些什么呢?
  “你早上没吃饱吧?”白晓梅关切地问,目光中带着无限的柔顺。
  “吃饱了。”李卫东有点心不在焉地说。他悄悄地避开白晓梅的眼光,匆匆地瞥了一下那正在驰来的汽车。突然,像又悟到什么,看着白晓梅,用手按住肚子,作证似的又说:“真的吃饱了。”
  白晓梅噗然一笑:“又不是请客,你这么认真干什么?”她指了指放在地上的背包,“里面有几个鸡蛋,等开车后你再吃。”
  “鸡蛋?”李卫东心头一热,急忙打开背包,果然,四个已经煮熟了的鸡蛋在里面。他一手拿起一个鸡蛋,直瞪瞪地看着白晓梅:“你……?”
  “我怕你今天早上没心思吃饭,煮饭时多煮的。等会再吃吧。”白晓梅温柔地说。
  四个普普通通的鸡蛋,此刻在李卫东眼里,仿佛是金子做成的,无比的珍贵,那不只是鸡蛋,那分明是白晓梅的一片深情。而且,白晓梅是什么时候把鸡蛋放进背包里去的呢?他把一个鸡蛋放在白晓梅的手上,用发自内心的声音说:“你吃一个。”
  “你留着吃吧,这些都是给你准备的。”白晓梅轻轻地把鸡蛋推回去。
  “不。你一定要吃。”李卫东“啪”地把鸡蛋往地上一拍,剥去蛋壳,拿在白晓梅的跟前。
  白晓梅静静地看着李卫东。她感到李卫东那充满激情的眼里隐含着一股不可抗拒的执着与渴求,便顺从地接过鸡蛋。尽管鸡蛋是要给李卫东吃的,可如果她再推辞,显然的会在李卫东的心灵上留下阴影;把鸡蛋吃了,对她对李卫东,都是一种离别之前的安慰。她慢慢地嚼着,也看着李卫东在慢慢地嚼着,她感到一股甜甜的暖流在两人的心中来回流淌着。
  “走吧。”白晓梅咽下最后一口鸡蛋,先站起来。因为汽车已经开到车站门前,正在慢慢地停下来。
  “再坐一会儿。”李卫东抬起头,祈求似地望着白晓梅。他突然感到,此时的分分秒秒竟是那么的珍贵。
  白晓梅何尝不想多坐会?然而,送君千里,必有一别。而且,无论怎么说,只要李卫东没有坐上汽车,就意味着他还留在这里;只有坐上汽车了,他的前程才算开始,他的心才会安稳。所以,她狠了狠心,把李卫东的背包提起来,坚决地说:“走。”说着,迈开了步子。李卫东不得不也站起来,跟着她向汽车走去。
  汽车稳稳地停下了。车门开了,车上的人一个一个慢慢地下了车。突然,从车厢里传来一声喊:“卫东。”
  李卫东隔着车窗向里寻找,原来是石红正在向他招手,便紧走过去:“你也坐这辆车来!真巧,我等一下也要坐这辆车回去。噢,石兰,唯山,你们都一起来?”
  “一起来。”黄唯山高兴地说着,从座位底下拉出行李,从车窗口递给李卫东,然后,跟着车上的人走下来。
  “祝贺你,我们的大学生。”黄唯山重重地拍了一下李卫东的肩头。
  “我也祝贺你,未来的工人阶级。”李卫东也兴奋地拍着黄唯山的肩头。
  “还有她们,”黄唯山指着石红与石兰,“也是未来的领导阶级。”
  石兰笑着说:“什么领导阶级?八字才一撇就翘尾巴了?十八元的老学徙你领导谁呀?”说得大家都笑起来。
  意外的相遇,又是在这令人向往且浮想翩翩的时刻,大家的心情不由得激动起来。石红和石兰一人拉着白晓梅一只手,不停地说着,把她们这次回家所办的“退休补员”一事大略的说给白晓梅听;黄唯山则急忙掏出烟,与李卫东分享上大学的喜悦,同时也把自己即将“补员”回城的好消息告诉李卫东与白晓梅;而李卫东与白晓梅也把这一段时间里这里的一些情况大致地说了。他们就这么的站着,说着,沉浸在一片喜庆的欢声笑语之中。
  原来,上山下乡运动这么多年了,这期间,一些有权有势的人通过各种关系回到城里,没关系的变着法子回城里,加上病退回城的,上大学的,参军的,离开农村的知青是越来越多。如此一来,能走的走了,走不了的知青可就苦了。一介草民,叫他到哪里找关系?父母不到退休年龄或者死不了,去补谁的员?要参军谈何容易,前几年都参不了,现在真的让你去也已经超龄了。这年龄一增加,不但知青苦恼,当父母的更是愁——顶着知青的名称,何日当新郎?背着知青的包袱,哪时成新娘?
  幸好,年龄会增加,政策也会变。补员招工政策中一条极其关键的退休年龄,作了灵活的改动:原先需要达到法定年龄才可退休的职工,可以提前办理因病退休——只要你开张医生证明,证明你不能继续带病工作就行。至于证明中病情的真假,没有人会去刨根究底的。人人心照不宣——都是为了那些苦命的老孩子。何况提前退休,退休金还要大打折扣呢。
  黄唯山,石红,石兰以及许许多多的知青们,终于在这政策的夹缝中捡了个便宜,他们的父母都没费多少周折就提前退休了。特别是石红与石兰的父母双双提前退休,到手的退休金虽然只有十几、二十元,即使石红,石兰姐妹被招工后每人每月十八元的学徙工资补上去,也没有原来的工资多。可是,女儿毕竟是父母身上的肉,漏下哪一个心里都是不好受。再说,女儿们的工资以后还会长,现在咬咬牙克服一阵就能过去了,总比让她们在农村苦熬要强。所以,狠下心提前退了休,用自己的工作换回女儿们的前程。
  不知不觉中,时间飞快地溜走了。真是苦熬恨更长,欢娱嫌日短,回城的汽车终于按响了喇叭,催促乘车的人赶快上车。
  “上车吧。”白晓梅强压住心中翻滚的波浪,把背包递给李卫东。刚才,她虽然也有说有笑,可那笑容是用了多大的努力才维持住的呢?李卫东要走了,黄唯山他们很快的也要走了,而她将留在这里,也许永远?此时,她真想跑到一个无人的地方,对着天空,对着大地呼喊,这一切都是为什么?然而,此时的周围依然是一片的喧闹,汽车发动起来的低鸣告诉她,这一切都是无法回答的。她唯有深深地再望上李卫东一眼,又装着若无其事且轻松的样子,看着远处的群山。
  李卫东不由自主地接过背包,让乘务员剪了车票,最后一个跨上车门。车门“碰”地一声关上了,又仿佛把这里的一切都隔开了,唯有白晓梅那黑白分明的眼睛,像清晰的底片,深深地印在了他的心里。他找到自己的座位坐下来,把头和手伸出窗外,对着他们,也是对着自己大声说:“再见了,祝大家顺利,早日回城。我们,回城见。”
  “回城见。祝你一路顺风。”黄唯山在车下也大声的回答。
  汽车缓缓地开了。李卫东再一次用发自肺腑的声音对着他们,更是对着未来的良好愿望高声呼喊:“再见了,我们回城见。”
  “回城见。”“回城见。”车下的人也一起喊起来。
  “回城见——”
  汽车开走了,渐渐地消失在远山之中,只有那“回城见”的余音,还久久地,久久地萦绕在每一个人的心中。

  灶膛里的火正在熊熊的燃烧着。铁锅里,快要煮熟了的芋头被铲子不停地翻动着,那粘稠稠的汁里不住地冒着气泡,时不时一个较大的气泡爆开,把那滚烫的汁液喷出锅外。空气中弥漫着一股甜甜的味道。
  “该熟了吧?”坐在灶前的石兰又把一扎茅草塞进灶膛,抬头问。
  “可以了。”黄唯山仍然不停地翻动着铁锅里的芋头,唯恐焦了。他的额头上已经沁出了汗珠,却顾不得擦,在电灯下,晶晶的亮.
  这一锅芋头实在太多了,为了煮熟它,黄唯山已经差不多在灶台边站了半个小时了。虽然烟熏火燎,但黄唯山与石兰此刻的心里,却像那锅里的芋头汁,甜蜜而灼热。因为这芋头是一种象征,一种代表苦尽甜来,充满欢欣圆满的“月饼”。
  今天是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尽管天空中阴云密布,盼望已久的明月迟迟不肯露面,但对于黄唯山、石兰这些正在等待着“补员招工”的人来说,没有月亮的中秋夜,依然是那么的令人陶醉,那心中的月亮依然是那么的圆。
  为了过好这个中秋节,几天来,他们就一直在蕴酿着,怎样才能把这天过得更有意义,更加的丰富多彩!因为这将是他们在这里的最后一个中秋节,再过几天,他们就要永远地离开这里,走向新的起点。
  然而,山区的物质是那么的匮乏,以至使任何想奢侈一番的梦想都无法实现,而最让他们感到遗憾的是没有月饼。如果有月饼,其它鱼呀肉呀什么的都没有也没关系,吃着月饼赏着月,展望未来当工人的乐趣,那该是多么的富有诗情画意。可是,鱼没有,肉没有,月饼更没有。早在几天前,供销社里的饼干就不见踪影了,更不要说是月饼了。下午,黄唯山抱着最后的一丝希望,骑上自行车到青石坑镇,因为听说公社供销社有饼卖。尽管那饼只是供销社为中秋节而临时叫人制作,一个个硬得像石头,根本谈不上好吃,可如果能买到,哪怕真是石头做的也行。可是,等他赶到那里,早就没有了。
  没有月饼,总得弄点什么吃,不然,空对明月,过什么中秋节?幸好,这里的芋头个儿大,味道香,煮上一锅甜芋头,勉强充当月饼,也算是了却一个心愿。
  黄唯山拿起一个脸盆,放在灶台上,然后,把锅里的芋头铲了进去,端着走出厨房。
  宿舍门前的空地上,两张写字桌拼在一起,边上摆放着碗、汤匙、筷子,还有茶杯,齐齐整整的,像是要举办一次宴席,只等着丰盛的菜肴了。
  黄唯山把那一脸盆的芋头摆在桌子中间,然后,对着宿舍喊:“好了,开始了。”
  听到喊声,白晓梅、石红以及吴莲英便把椅子、板凳搬了出来,围着桌子摆放好。
  “这么多!”吴莲英望着热气腾腾的芋头,不由惊讶地说。
  “不多,不多,要吃到天亮呢。”黄唯山乐呵呵地说,“嗯,老柳怎么没跟你一起来?”
  “是一起来的,但走到五队的时候,到少华他们那里,正好他们在喝酒,硬要我们留下。我又不会喝酒,就先回来。”吴莲英回答说。
  “喝酒!吃的什么菜?”黄唯山不由得对五队的知青们羡慕不已。本来,今晚他也想弄点酒来喝,无奈找不到下酒的菜,而且今晚唯他一名男知青,她们又都不喝酒,自己一个人独饮,难以尽兴,也就打消了喝酒的念头。如今听说五队的知青在喝酒,不由又心动起来。
  “哪有什么菜呀,不就几条咸鱼干泡菜汤罢。”吴莲英不以为然地说。
  “只一样?”黄唯山不由泄了气,五队的知青宿舍离这里不远,他本想也去分一杯羹,一听如此,只好罢了。
  石兰提着热水瓶出来,把开水冲进一个已经放上茶叶的大口杯里,然后,依次将茶倒进小杯里:“吃呀,吃呀。”她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喜悦,不知道说什么好,唯有催促着大家。
  怎能不满心喜悦呢?招工的人今天已经来到县里,明天,最迟后天,她就可以把户口迁回去了,还有什么比这事更令人高兴的吗?石兰把芋头舀到碗里,先吃了起来。尽管晚饭吃过没多久,可她仍津津有味地咀嚼着,感受着那甜美的味道:“好吃,真不错。”她显得心满意足似的说。似乎受了她的感染,大家也各自舀了一些,慢慢地吃着。
  “这芋头,要是做成芋泥就更好了。”吴莲英吃下一块芋头,似乎感到有点美中不足。
  “做芋泥?哪有那么多的油呀!这一大盆的要用多少油?如果有那么多的油,哪天我煮一次让大家尝尝。”白晓梅也略感遗憾地说。
  做芋泥需要大量的油,把芋头先蒸熟后捣烂,再加上糖,拌上油,要是再加点麻或冬瓜条,肥肉块,拌匀以后重新蒸一遍,那油光光香喷喷的芋泥,实在是一道可口的佳肴。可是,对于每个月只能按供应份量买到一斤肉的人来说,吃上一顿芋泥未免太奢侈了。当然,用嘴说一说还是可以的。
  石兰也觉得有点遗憾,不过,这遗憾很快就要得到补偿了。她像作出什么重大决定似的站起来,一本正经地说:“等我领到工资,我煮一次芋泥请你们。”
  “那可好,我们就等着吃你的芋泥。”吴莲英笑了笑,“不过,你什么时候发工资?”
  “这个月底就有了。”石兰信心十足地说。
  “好像工资都是十号才发的吧?”石红插了一句,以提醒石兰,这个月底是没有工资可领的。
  “那就十号。我十号请你们。”石兰语气坚决地说。
  “不过,能不能提早一点呢?”吴莲英狡黠地眨了眨眼,似乎对这样安排并不十分满意。
  “提早?”石兰实在弄不明白吴莲英的意思,睁大眼睛,探询地望着吴莲英。
  “对呀。什么东西都讲究实际。你十号发工资,我却回不了,这里的课还要上。倒是国庆节我是要回去的。所以要你提前。什么事都是宁早不晚嘛。”吴莲英也装着一本正经地说。她见石兰一副一筹莫展的样子,不由“噗”的一声笑了起来。
  也是的,工资没领之前,石兰是无论如何也“提前”不了的。可是,黄唯山却觉得,石兰许诺里也包含着他的一种心愿,而他在“倒流”期间多少还有挣一点钱,便说:“行。国庆节都到我家,我让你们吃个饱。”
  “那就一言为定?”吴莲英侧过头,看着黄唯山。
  “一言为定。”黄唯山响亮地回答。
  吴莲英不由又笑了,大家也跟着笑了,好像那芋泥真的就在眼前。其实,能否吃上芋泥,什么时候吃,根本不是她的本意,她只不过是把这作为一种对石兰他们的祝贺形式罢了,祝愿他们能早日拿到那令人羡慕的工资。而且,这种祝愿也朦朦胧胧地包含着自己的某种侥幸:虽然她目前尚无条件回城,但走的人多了,留下来的人也许增加了回城机会的概率?她希望这种简单的算式能够得到体现。所以,她对这一次这么多人能同时回城而自己却没有,还是抱着比较达观的态度。
  天空中的云层依然浓浓密密,偶尔,在那应该出现月亮的位置,云层薄了些,那一片天空也显得亮了些,但月亮却还是看不见。不过,月亮没出来并不影响大家的快乐情趣,大家边吃边聊,论古谈今,从鸡毛蒜皮讲到国家大事,从当年的幼稚讲到今天的成熟,从市井笑料讲到各种政治笑话,轻松与愉悦在一阵阵的笑声中一览无余。
  “你们这里好热闹呀。”柳咏章在大家正说得天花乱坠的时候来了,在一个空着位置上坐了下来,“什么事情让你们这么开心?”
  石兰不等别人开口,便抢着说:“刚才唯山在说笑话,说有一回王洪文去找朱德,要他把委员长的位置让出来。王洪文想当委员长。当时朱老总用拐杖指了指天,又敲了敲地。王洪文不明白是什么意思,便去问毛主席,结果毛主度说了,朱老总的意思是王洪文究竟知不知道天高地厚。”
  “其实,还有一层意思:脸皮太厚了。”柳咏章接着补充了一句。大家都会心地笑起来。对于这一类的政治笑话,柳咏章可是听得多了。人民群众在对现状不满的时候,总要寻找机会发泄的,但是,在政治高压下,公开的反抗只能遭到无情的镇压,四月五日天安门事件就是一个血写的例子。然而,明的不行就来暗的,各种各样的政治笑话无情地鞭笞了江青、王洪文等人的丑恶行径,使人们在笑声中更深刻地认识到他们的真面目。当然,这一类的政治笑话只能在像今天这种私下的场合才能讲的,否则,后患无穷。
  不知不觉中,周围似乎亮了许多。大家抬头一看,月亮已经快到头顶了,正从那一片较薄的云层中露出来。大家屏神敛气地等待着,终于看到一轮明月从云隙中走出来。然而,仅仅一会儿,四周的云似乎又聚拢过来,把月亮又一次地遮住了。

  石兰这一觉实在睡得过头了。可不是吗?当她走出宿舍,就看见一些放学的孩子回来了。以此估计,这时该有十一点多了吧。不过,这也不能说她贪睡,那盆芋头直到凌晨三点多才吃完,又海阔天空地直扯到四点多钟才躺到床上,而本来大家还打算坐到天亮呢。所以,她这一觉醒来,已经是中午了。
  天空阴阴沉沉的,好像要下雨了,可石兰的心里,一点也不沉闷,反有一种说不出来的清朗。她从容不迫地洗了脸,哼着歌,走进厨房。她掀开锅盖一看,里面有小半锅的饭,拿勺子舀起一点尝一下,还温温的有点热。看来,是石红先起来煮好并且吃饱后给她留着的,想必也是要让她多睡会儿才没叫她起来一起吃。她不去想现在石红去哪了,便就着小桌上的那碗咸萝卜,吃了个饱。
  睡足了,吃饱了,可石红还没回来,黄唯山也不知到哪了,整排宿舍只有石兰一个人。她回到自己的床铺,舒舒服服地靠着墙壁坐着,心里不由感到一种无事可干的空荡荡。不过,这种感觉可不是以前那种心灵空虚,前途渺茫,上不着天,下不着地的失落感,而是一种历尽艰辛,云开雾散的飘飘然。她再也不用去为那一点点少得可怜的工分而去拼死拼活,也不需要为了所谓的“争取表现”而埋头苦干,她只需要等待,心安理得地等待,而这等待已是指日可数了。她想象着回城后的情景,想象着进了工厂后,穿着工作服戴着白手套,站在机器边,那种脱胎换骨意气风发的形象。她任由自己的思绪在想象的空间中逍遥自在地驰骋着。
  石红回来了,见石兰正坐着,便问:“你还没吃?”
  “吃过了。你去哪?”石兰点点头,反问道。
  “没去哪,随便走走。”石红一脸的轻松。
  “唯山去哪?”石兰又问。
  “他到公社去,看招工的人来了没有。”石红说。
  “那我们也去看看,到大队看有没有什么消息。”石兰从竹床上下来,就要往外走。刚才几步,又停下来:“锅里还剩点饭,你把它吃了。”
  石红想了想,这样也好,便到厨房把剩饭吃了,与石兰一同向大队部方向走去。
  两人来到大队部,见门都关着——显然干部们都回家吃午饭了,便向柳咏章的住处走去。还未到门口,就听见里面嘈嘈杂杂的,似乎挺热闹,便走了进去。
  “你们都在这儿。”石兰见屋里六七个正谈天说地的,都是与她一样在等“补员招工”的知青,不由一阵兴奋。
  “你们也来这里凑热闹。这个位置给你们。”一队的刘美珍往床边挪了挪,让出一段空位。
  “老柳呢?”石兰坐下后,问。
  “去吃饭还没回来。”刘美珍回答说,“你们吃了吗?”
  “早上吃过了,中午还没吃。”石兰笑着说。
  “那先到我那里弄点什么填填?”刘美珍信以为真。
  “应该是早上没有吃,中午刚吃过。”石红在一旁纠正说,“睡了一上午,刚刚吃过就来了。”
  “原来你们也跟我们一样,一夜没睡呀。”刘美珍恍然大悟,呵呵地笑了。
  “是啊,这种时候怎么睡得着呢?”石兰脸上洋溢着喜悦,“嗯,有什么消息没有?”
  “刚才老柳说,公社有打来电话,招工的人还在县里,可能明天才会来。”刘美珍略表遗憾地说。
  “其实他们今天就应该来。早一天来我就早一天解放了。”二队的陈志勇不由有点忿忿起来,“手续都办好了,还这么拖拉。”
  “也许是什么事情担搁了吧?”石兰虽然也觉得,这种事情要办应该是很快的,她也恨不得马上就能回城,因为她的心早就飞回去了。但是,她并没有想得太多太复杂,更不会往坏处想,只要能回去就行了。就是迟一天迟两天的,很快就会过去的。
  “这种事情有什么担搁的呢?”陈志勇依然不满地说,但却显得有点无奈了。他见柳咏章正走进来,不由又来了劲:“其实这是一种官僚主义,不负责任。要是他们的子女也在这里,我看早就来了。老柳你说是不是?”
  柳咏章并没有马上回答。他从抽屉里拿出一包烟,撕开个口子,抽出香烟,一一递给几个男知青,最后自己也点燃一支,然后,在椅子上坐下来:“你刚才说什么?”他侧身问陈志勇。
  “那些干部太官僚。”陈志勇抽着烟说,“在县里一住就是几天,是不是那里吃和住的都很舒服,把我们忘了。”
  “你急有什么用?要耐心等待。”石兰劝解似地说。
  “等待?我不是一直在等吗?八——年了。”陈志勇模仿京剧《智取威虎山》里老常的腔调,把那“八”字拉得长长的,说完之后,他自己不由得笑了。其实,等待对他来讲,虽是难耐的,但也是幸福的,只不过是胸中有口闷气非吐不可罢。
  大家一听,不由哈哈笑了起来。细细一算,真真的已在这里呆了八年了,而且京剧《智取威虎山》里老常的那句“八年了,别提他。”的台词,不也正是映衬着他们此刻的心情吗?
  “我们是抗战八年,总算得胜利了。”石兰在一片笑声中兴奋地说。
  “是的,八年了,对你们来讲,实在是不容易的;对整个国家来讲,也是不容易的。”柳咏章被知青们的这种从内心里爆发也来的情感深深地感染了,“你们还是幸运的,因为还有许多人没有你们的机会。你们也不用着急,事情总会办好的。因为手续要一关一关的过,单单核对就需要花很长时间,这么多人一起回去,快也快不了,所以,还是耐心等待吧。面包会有的。”
  柳咏章最后一句幽默的话,又把大家逗笑了,整个的气氛也轻松活跃起来。过了一会儿,黄唯山也从公社回来了。尽管他并没有给大家带来什么好消息,但大家已经无所谓了,坦坦然然地在说笑杂耍中耐心地等待着。因为,他们都相信,无须再等很久了。

  下午三点整,架在大榕树上的高音喇叭突然响起令人心颤的哀乐声。大家不由得停止了说笑,静静地听着那低沉的旋律,头脑中却在猜测着,究竟中央又有哪位领导人逝世了?因为按惯例,凡是电台里播放哀乐,必是又有大人物与世长辞。那这一回又是谁呢?谁也猜不出。
  哀乐终于停止了,播音员用极其悲痛的声音一字一字地念起了:“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中国共产党中央军事委员会《告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书》。”
  听着这不同凡响的声音,大家不由呆住了。因为,以往中央领导人逝世,公布的形式是《讣告》,而这次是《告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书》,规格前所未有,莫非是……?
  石兰只觉得浑身一阵紧张,胸腔里的心脏在“砰砰”直跳,一种不祥的预感闪电般地掠过脑海。尽管播音员的停顿时间是有限的,但她却仿佛觉得整个时空都停止了,凝固了,因为她看到,其它的人也像她一样,静静地,一动不动地保持着原来的那种资式。她的心脏跳动得更加骤烈,似乎就要从嗓子眼里跳出来。
  “难道是……?”石兰几乎是无意识地张开了嘴,但马上被自己的声音惊住。她看到大家都用一种奇怪的目光盯着她。她惊恐地闭上嘴,唯恐那几乎滑到舌头的字句再变成声音蹦出来。
  播音员的声音悲痛而缓慢:“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中国共产党中央军事委员会极其悲痛地向全国各族人民宣告:我党我军我国各族人民敬爱的伟大领袖、国际无产阶级和被压迫民族被压迫人民的伟大导师、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主席、中国共产党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名誉主席毛泽东同志,在患病后经过多方精心治疗,终因病情恶化,医治无效,于一九七六年九月九日零时十分在北京逝世……”
  尽管只能听到声音,但大家还是感觉到了,播音员是以极大的努力抑制住内心的巨大悲痛,一字一泪地念着的。大家轻轻地移动脚步,走到门外,聚集在喇叭底下。
  “战无不胜的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万岁!
  “伟大的、光荣的、正确的中国共产党万岁!
  “伟大的领袖和导师毛泽东主席永垂不朽!”播音员终于念完了《告全党全军各族人民书》,哀乐声再一次响了起来。
  “完了?”黄唯山张着嘴,像是刚从梦中醒来,疑惑的眼睛一眨不眨地望着榕树上的喇叭。他不愿意相信这是真的。他几乎不相信自己的耳朵,他希望从喇叭里看到毛主席的形象。然而,他所看到的依然是那冷若冰霜的喇叭,听到的依然是那哀伤的旋律。“完了。”他终于相信了,这是真的,毛主席已经死了。
  石兰的眼里噙满了泪水。她看到许多人的眼里也是满含热泪。这不幸的噩耗,像晴空劈雳,直震得她浑身发抖。从她懂事起,不,从她一出生,她就生长在毛泽东时代里。在她的心目中,毛主席就代表着中国,代表着革命,代表着一切。尽管毛主席发出的“知识青年到农村去”的指示使她饱受了磨难,但她不也是在毛泽东的旗帜下正在从农村走向城市、走向的未来吗?不是说毛主席是永远不落的红太阳,怎么也会陨落呢?她只感到眼前一片茫茫然,竟然忘记了自己身处何方。“毛主席,毛主席——”她终于失声地痛哭起来。
  柳咏章慢慢走到石兰身旁,一只手轻轻地按在她的肩头。此刻,他的心里有如波涛汹涌。毛主席的逝世,无疑是中国人民的巨大损失。半个世纪以来,中国的革命正是在毛主席的领导下,从弱到强,并建立了人民共和国。中国革命的成功,是不能没有毛主席的。尽管这几年自己的命运屡遭坎坷,并且有更多的人比自己的遭遇更加悲惨,而整个国家更是处于激烈的动荡中,但是他和许许多多的人一样,相信这一切都是暂时的,而制造这些灾难的是一些人背着毛主席干的。虽然这些人现在已经掌握着巨大的权力,但只要毛主席还建在,这些人妄想改变国家本色的阴谋就难以得逞,总有一天,毛主席会识破这些人的真面目,而中国必然也会在毛主席的领导下走新的胜利。如今,毛主席永远离开我们了,那鲜艳的五星红旗还会在共和国的天空飘扬吗?他感到一种严峻,一种不同寻常的严峻,正在考验着他,考验着亿万人民,考验着整个共和国。他感到一只无形的铁爪正紧紧地攥住他的心,鲜血正在从那伤口不断地涌出来。
  “我们怎么办?还能回去吗?”黄唯山突然转过身,面对着大家。他那忧悒的目光扫过每一个人的身上,令人感到不寒而栗。
  黄唯山的声音并不大,但却像一声炸雷,把正在浑浑浊浊、悲悲戚戚的天空中飘浮的灵魂一下子击落地上。大家猛然感到,毛主席的逝世,对于他们来讲,更是不幸中的不幸,眼看着就要回城了,万一情况发生变化,那岂不是空欢喜一场?而且这种情况的发生,可能性是极大的,决非杞人忧天。大家不约而同地把目光转向柳咏章。
  柳咏章默默地巡视着,他的眉头紧皱着。仅仅在刚才,这些神情严肃的面孔还有说有笑,然而,命运竟然如此轻率地同他们开了个玩笑,只那么轻轻地一拨,就把他们驱到一个危险的边缘。而且他们现在的神经已经像一条绷紧了的弦,如果在这个关系到他们切身利益的问题上稍稍加点力,那弦就会立即绷断。尽管在这时候,他自己也无法把握未来,可越是在这种情况下,越应该比平时更为冷静。他感到自己肩负的担子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沉重。他看着大家:“这个问题,以我的看法,可能会缓一缓……”
  “那要等到什么时候?:”石兰迫不及待地打断了柳咏章的话。
  “我想,毛主席逝世,这是当前国家最大的事。你们的事肯定会推迟,形势对你们来讲,是非常不利的。这种心情我是可以理解的。”柳咏章沉着地说,“情况也许会转变,也许会出现许多预料不到的事情,但我相信——我以一个共产党员的信念相信——不管出现什么波折,只要党还在,只要人民还在,是没有什么过不了的难关的。只要是符合人民利益的就一定会坚持下去。所以,我也认为,迟早有一天,你们都会回去的。”
  柳咏章这一段铮铮有力的话语,像一副镇静剂,很快把大家那波动不安的情绪稳定下来了。是的,国家正处在危难之际,他们的命运与共和国的命运紧密地联系着,但是,历史是人民创造的,人民大众也必将再创造出一个崭新的世界。
  风,一阵紧似一阵,吹得大榕树枝摇叶摆;云,一层压着一层,把大地笼罩得黯然失色,一场暴雨很快就要来临了。

  黄唯山把瓶子里剩下的最后一点点酒都倒进嘴里,仍然感到意犹未尽。他把空瓶子攥在手中,怔怔地看了一会儿,才无可奈何地把它放在桌子上。他的眼睛盯着摊开的纸上最后的一粒糖衣花生,犹豫着是否也把它吃进嘴里,因为这是最后一粒了,吃了可就没有了。
  喉咙口火辣辣,低劣的烧酒灼得满嘴苦涩,黄唯山不再犹豫了,伸手拈起那粒糖衣花生放进嘴里,慢慢地咀嚼着。糖衣在嘴里溶化了,甜甜的味道掩盖了那苦涩,流进了肚子里。
  一抹夕阳的余辉从窗口射进来,照在黄唯山的脸上,使那因喝酒而发红的脸显得更红了。他的眼光顺着光线望过去,只见那血红的太阳正在从山谷中渐渐地坠下去。他感到自己的心也正在往下沉——
  回城的事情果然搁浅了。离毛主席逝世的日子到如今已经一月有余了,在这期间,黄唯山同许多已办“补员招工”的知青一样,在希冀与幻灭的交替中苦苦地煎熬着。他原指望等毛主席追悼会开过后,暂停了的各种事情就会重新接下去,可没想到过后依然按兵不动,好像根本就没有这回事。他等不得了,跑回城里去找劳动局,去找知青办,去找父亲的单位,尽一切可能去获取有关的消息,然而答案只有一个——等待上级的通知。他为此而失望。报纸电台不是整天说要照毛主席临终遗嘱“按既定方针办”吗?“补员招工”不也是毛主席生前就在办的了,难道这不是“既定方针”中的一项?他为此而疑惑。他的这次“补员招工”,可是花了大本钱的,父亲的工资一下子变成了少得可怜的退休金,如果他回不了城,那今后家里的生活将大受影响,自己的日子将更不好过。他更为此而忿恨。然而,失望也罢,疑惑也罢,忿恨也罢,留在他眼前的只有等待一条路,尽管等待是那么的难熬,可又有什么办法呢?他垂下了头。
  一个身影从窗前掠过。黄唯山抬头定睛一看,石兰已经走了进来。“收工了?”他眨了眨眼,似乎对时间产生了怀疑。
  “还没有。我是先回来煮饭。”石兰望着黄唯山的脸,又看了看桌上的空酒瓶,“半瓶都喝完了?”她有点惊讶地问。因为她清楚地记得,昨晚他买一瓶酒回来,喝剩的还有大半瓶。
  “可惜没有了,不然,再来半瓶没问题。”黄唯山尽管感到头晕晕的难受,可还硬撑着,以满不在乎的口气说。
  “你还是少喝一点吧。”石兰劝慰地说。她知道,黄唯山这段日子心情一直很低沉,常常一个人喝闷酒,借酒浇愁。可这也不是办法呀!她自己的心里虽然也是不好受,姐妹俩双双回城“卡了壳”,她的心情怎么也好不起来,可也不能就这么把自己关在愁城里,因为还要吃饭呀,而不出工哪来的饭吃?要知道,父母已经尽了力,以后再也无力支持她了。所以,她在经过了一段痛苦的等待以后,重新拿起那已经在心里向它告别了的锄头,又下地出工了。但黄唯山有他的看法,她唯有劝劝而已。
  “今朝有酒今朝醉。”黄唯山深深地吸了一口气,又用力地从鼻孔喷出来,略停片刻,才用一种歉意的口气说:“晚上没有菜了,中午剩下的我都吃了。你先去煮饭,我去大队供销社买点咸萝卜。”说完,起身把自行车牵了出去。
  原来,自从开始办“补员招工”,因为需要常常跑到公社或县里打听消息,所以,黄唯山特意骑了辆自行车来。另外,由于他这几年“倒流”回城,原有的饭锅都不知道丢到哪里去了,所以,便同石兰姐妹搭了伙,毕竟,当时是想着都要回城了,谁也不计较什么。
  石兰看着黄唯山骑上自行车,忍不住又叮嘱了一句:“不要再买酒了。”
  “不买了。”黄唯山头也不回地骑车而去。
  石兰到厨房煮好饭,又到江边把脏衣服洗了。等她重新回到宿舍,天已经擦黑了,电灯也亮了进来,石红也收工回来了。
  “唯山回来了吗?”石兰一边晾衣服一边问。
  “他去哪?”石红不解地望着。
  “他去买咸箩卜。”石兰解释说。她顺着路口望去,但是,根本见不到一个人影。“照说是应该回来了呀。”她喃喃地说。
  “他去很久了?”石红也朝路口望去。
  “我回来他就去了。难道……”石兰心里不安起来,“他下午喝了半瓶酒,会不会摔倒在哪里?”
  “不会吧。那么大的一个人,路又这么平,就是摔倒也会爬进来。”石红不以为然地说。她帮着把衣服晾好,说:“我们先吃吧。肚子饿坏了。”
  “可是没有菜……”石兰犹豫着,“他都吃光了。”
  “不是还有点酱油吗?随便搅搅也就行了。”石红已经感到饥不可耐了,“咸萝卜又不是什么好东西。”她有点不屑地说,然后,迫不及待地向厨房走去。石兰与石红将就着把饭吃饱了,正想起来的时候,黄唯山一头撞了进来。
  “你到哪里了?我们都等不及了。”石兰嗔怪地说。她猛然见到黄唯山手里提着一瓶酒,不由真的有点来气了:“你只顾喝酒,我们却喝酱油?”
  黄唯山一点都不恼,反而现出一种极其兴奋的神色。他把酒瓶往桌上一放,又从衣袋里掏出几个鸡蛋,从另一个衣袋里掏出一包咸萝卜,然后,右手握拳,用力地击打了一下左掌,说:“今天一定要喝个痛快。”
  “你?”石兰瞪大眼睛,疑惑地望着黄唯山。
  “江青被捉进来了,”黄唯山抑制不住内心的喜悦,“还有张春桥、姚文元、王洪文。城里已经闹翻了,酒都卖光了,大家都在喝酒庆祝,专买螃蟹下酒,而且要三只公的,一只母的。看它们还能不能横行?”他激动地说。
  “你哪里听来的?”石兰也激动起来,脸上不由露出一种重开天日般的欢欣。
  “我刚才去买咸萝卜,顺便到老柳那里去。正好志勇、美珍他们都在那里,正在准备晚上庆祝。他们都留我在那里喝酒,我也很想留下,可想早一点也让你们知道,不等他们烧好菜,先喝一杯酒就赶回来。”黄唯山一口气把话说完,他的脸似乎因为酒精的作用而泛出红光。
  “那可真的应该庆祝。我去告诉晓梅他们。”石兰一抬脚就要走,突然想起什么似的又停下来,“那他们是怎么知道的?”
  “老柳下午去公社开会,县里来的人讲的,但不是公开说的。虽然都是偷偷地讲,但很快大家都知道了。会一开完,公社供销社的酒都被他们买光了,老柳也买了四瓶回来。所以,我也赶快再买一瓶酒,不然,等大家都知道了,酒就没有了。”黄唯山得意地说。
  “那我赶快去告诉他们。”石兰说着,一溜小跑地向白基兴住的小庙跑去。
后一页
前一页
回目录
回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