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一页
前一页
回目录
回主页
9.红豆词


  下午四点钟,阳光淡成了清橙色,斜斜映在文府雪白的窗帘上,看上去便仿佛窗帘也在微笑了;大厅上珠灰色的地毯软而柔,踏上去像踩在云端里,艾秋靠在粉色的湘绣椅垫上,静静的看着自己的红鞋,眸中微透着迷迷的水光;厅里飘拂着小提琴的乐声,宛转低回的萦在耳际,像心弦般的细长曲柔,令她感到无限的恍惚。
  皮包里带着小型录音机与纸笔,偎在身边有一种硬硬的触觉,这触觉对她来说有一种亲切的感觉,是三年多的记者工作所培养出来的,她下意识的伸过手去,隔着皮包捏捏录音机,亲切如故,却又多了另外一份莫名其妙的感觉──今天,她是分外的不定心,不由自主的感到紧张了,而且是属于工作以外的。
  昨夜的音乐会仿佛还在眼前,令她深深的受到震撼:“这份荣誉应该归之于我的老师──文若愚教授……”演奏者在谢幕的时候流着两行热泪向观众激动的说着;掌声如雷电般涌动,文若愚教授在贵宾席上站起来答礼;她看到了一个穿淡灰色长袍的身影,长长的,背微有些儿弯,像是承载了过重的音符,在那里飞扬着;舞台的灯光移到了他的身上,在圆弧的光影里,人是淡金色的,分外衬出一份儒雅来;她远远的望着,看到了他的笑容和眼神,充分显露着音乐家的气质;她出神了,在四周震耳欲聋的掌声中忘记了自己的职业和工作,也迷失了自己。
  “文若愚,五十一岁,南京市人,德国波恩大学音乐学博士,甫从西德回国,在某大担任客座教授一年……”一大早,她就迫不及待的查到了资料;他住在山明水媚的外双溪畔,临溪而居,即使只是地址也充满了诗意,她有着异常的兴奋──“为他写一篇专访吧!”她替自己找到了理由。
  “欢迎你来。”电话里传来低沉的声音,国语不太标准,还带着浓重的南京乡音,可是说话却简捷有力。
  她握着话筒出神,那一头却已经挂断了,延续着的是她特异的情绪。走在临溪的路上,芒花飞满了水影,季节在云天中映出浪漫的诗情来,她心底的蓓蕾也开始绽放了。
  报社的同事告诉过她:
  “文若愚在国际上是非常出名的音乐家,可是在国内,大家对他的学生反而比较熟悉呢──”
  “听说,文若愚这个人有洁癖──而且,五十多岁了,还没有结婚,恐怕怪怪的──”
  话还在耳际,可是与事实一对证便分外让她觉得言过其实了。一尘不染的文府大厅给她的感觉是幽雅和典丽,丝毫没有怪异的感觉;一个没有女主人的家竟然也令人感到温馨呢!
  她比约定的时间早到了半小时。“您请坐,文教授还在琴室指导学生──一会儿就下课了,您请用茶──”应门的一个老者驼着背含笑招呼她。
  琴声悠扬,演奏得宛如一尾鱼在水中优游流转;她想像着那操琴的手,指与掌所生出的力量仿佛象征着永恒;细细袅袅的琴弦在音符的世界里如云行水流,音乐中永远都是真善美。艾秋的梦在音乐声中越发的尽善尽美,一颗心更是盈盈的宛在水中央了。
  她没有注意到一曲已毕,当四周寂静下来的时候,猛然一惊觉,脸便挣得通红;可是琴室的门并没有在她的预期中打开,是他忘记有客在等待了,一会儿的时间,琴声又扬了起来,一首令人回肠九转的曲子,红楼梦里唱过的红豆词;她微有些儿诧异,没有演唱者,一把提琴的魔力更大呢,使她几乎要随着琴声轻唱了。
  她把这段共鸣的感觉写进了专访里,文若愚教授在她的笔下说出了一切心里的话,报上的白纸黑字都注入了生命。
  “谢谢你,艾小姐。我第一次读到和我本人这么接近的访问稿。”见报的那天,她接到了文若愚的电话,意外上升到了一万分,她几乎是在无意识的精神状态下答应了喝咖啡的邀约。
  文若愚给人的感觉永远都是修长而光洁。走在永康街长长的巷子里,身畔有和风、儿童与小贩的声语,真实的人间,一块砖一块瓦,一双筷子一只碗,而文若愚是这里的过客。
  咖啡又浓又香,店名康桥,那是诗人的金霞和彩云。“艾小姐,你很能揣摩别人的心理──有你这么出色的女记者做采访工作,我真应该多提供一点资料才是呢!”
  她抿嘴轻笑。“谢谢您。”
  “我的一位老师,去世多年了──他才是中国音乐史上最该被立传的人,以后有时间,我会把他的一生详详细细的跟你说一遍!”
  可是他一直都没有时间;作曲、教学、开会、安排学生的音乐会……时间排得满满的,没有容下她的空隙。有一次他路过报社,顺道进来看她,一阵地动天摇,她在慌忙间丢下手中的纸笔,跌跌撞撞的随他冲出报社。
  “别,别急,没什么事,我只是经过这里,想到这个时候是你的上班时间,就顺道走了进来。”他慢条斯理的说话。
  “可是,你的目标太大了──”她苦笑着,这下子,整个报社都要对他们行注目礼了。
  “没有关系嘛!”他笑起来有一种孩子气的天真,逗得艾秋啼笑皆非,可是他又说得理直气壮:“拜访朋友,谁都不会反对的!”
  “可是,我们──”艾秋嗫嚅了一声,人也竟然有点慌张。“我们,不是──”
  “我们不是朋友吗?”文若愚歪过头来,笑嘻嘻的说道:“是不是新闻记者永远只把别人当作采访对象的?”
  “不,不是──”艾秋急急的说话,鼓起嘴来摇头:“不是这个意思!”
  话声才停,文若愚已经仰天笑了起来;黄昏的天色是柔柔的金粉,落日的壮阔与晚霞的绚丽编织着碎细而长远的梦,风在微声呢喃,走在马路上的人分外有一种喜悦的感觉,艾秋连飘拂着的发梢都在风里笑了;两人走进路旁的餐厅里,风被挡在门外,迎面而来的是一股烘烘的暖气,薰得艾秋展开了眉头。
  文若愚却显得异常兴奋,一直不停的说话,整个人正坐在餐厅的一盏莲花灯下,鬓边的白发越发的散出一种如诗的魅力来;“音乐家,我是偏好柴可夫斯基──不需要任何理由,就是我个人的──从直觉出发吧!”微偏着头,双手交叠,谈起音乐来,他的两眼发亮了,晶莹的光在闪动着:“听他的音乐,我会受到震撼;也许,该说是有一种感应──从前,才十几二十岁的时候,常常一个人关在房里听唱片,一听就是整个晚上──有的时候,还会以为自己就是鲁宾斯坦,正坐在钢琴前面,演奏他的曲子呢──”
  餐桌上的一水瓶玫瑰盛开,柴可夫斯基的精神恋爱和音乐一样的令人沈迷。文若愚常到报社来,久了不但众人见怪不怪,而且引以为习了。那是每周的星期五,下午没课,他总在黄昏时分到达,两人一同走在美丽而短暂的暮色里,乐曲中更添加了梦与诗。
  夕阳残照,却成了艾秋的企盼。
  下一季的音乐会前,文若愚完成了六首新作,准备在音乐会中发表;艾秋成了第一个听众。在演练的时候,他的十名学生分别用各种乐器代替文若愚发言,流泻过串串音符的诗意,如烟云般朦胧。
  学生们纷纷猜测他的秘密,问到文若愚跟前,他总是笑而不答,却更勤于作曲了,一首一首的,越来越给人美的感受。
  那一季的芒花开得分外灿烂。艾秋忙自己的工作,也忙着帮他准备开音乐会,终日和他的学生们相处,几乎忘了自己是谁;倒是学生们和她相处得极好,一群大孩子,把青春都飞溅上外双溪的水珠了。
  音乐会如期举行,文若愚在由学生演奏他的新作之外,特别安排了一项额外的演奏──由他亲自演奏一首小提琴独奏的“红豆词”。
  艾秋在台下听得痴醉了,一根细弦在耳中盘旋萦绕,惊鸿与游龙,在提琴声中腾空翔舞着。
  “我研究的是西洋音乐,却希望能给中国音乐尽点心力──”文若愚是在日常生活中都有在台上演奏时的风度的;“这也是我一位老师的心愿,我一直没有忘记──艾秋,还记不记得,我跟你说过的,要告诉你一个音乐家的故事?就是我这位老师──找个时间,我让你看看他的照片和书信,你会了解的,他教给我的,不只是音乐学理论,更是一个音乐家该有的涵养、理想、见识──他去世多年了,国内实在该有人为他立传──”
  “你喜欢小提琴独奏‘红豆词’,也是这个原因?”艾秋好奇的问。
  “不完全是。”文若愚微笑着:“小提琴独奏‘红豆词’,本来,是偶然间尝试成的,后来,我自己都爱上了这种馀味不尽的感觉,自己奏了又奏,还教给学生;怎么?你喜欢吗?”
  “喜欢啊──”艾秋说话有点漫不经心了:“真是馀味不尽!”
  她突然有一种酸楚的感觉,像“红豆词”吧!她在追寻红豆词的美感,酸楚中也微微有一点儿小小的快乐。
  文若愚的新作获得很高的评价,因此人也更忙了;艾秋为他的新作和学生音乐会所写的专访十分引人注意,因此,当文若愚的学生将在高雄举行音乐会的事情一确定,报社立刻又指派艾秋南下采访了。
  是暮春了,花事的缤纷已是最后的明媚;艾秋在轻便的春装中显得分外有神,头发盘成了辫子,看上去人瘦多了;她在忙碌着,不单是来采访的新闻记者,而是文若愚的左右手了。
  可是两人都忙得没有单独交谈的机会了;在一个不熟悉的地方开音乐会,琐碎的小事特别多,学生们又年轻顽皮,照顾起来更费时间,艾秋的身兼数职每天都要延续到凌晨才能休息。
  正式演出的前夕,她忙到凌晨两点钟才停下来;洗完澡,人在梳妆枱前坐了下来,正对着镜子,她忽然有一种凌乱的感觉,人在镜中,镜光中的人是难以正视的,虚虚幻幻,仿佛一切都是镜花水月。这家旅馆,这个房间她已经住了七天了,而此刻,她却突然害怕了起来;这屋子是不着边际的。
  宁静中一阵巨响,是电话铃,在静夜里简直要惊天动地了。她冲过去接,全身一阵颤抖。
  “我想你还没有睡觉──”即使是这样的电话,文若愚的声音依旧是从容而流露出儒雅之风来的。
  “艾秋──有一件事情,我一直没有告诉你;现在讲,也许迟了──”
  “没,没关系的。”艾秋握着话筒,慢慢的把人坐到床缘,双脚蜷进棉被里去。
  “七月的时候,我要回到德国去──”
  “噢!”
  电话嗡嗡的,有些话听不清楚了,她索性把电话挂断,整个人缩进棉被中御寒。
  窗帘是淡色的,上面无限止的延伸着抑郁的紫色的小花,正对着她;艾秋伸手按灭了床头灯,窗帘上的小花一起黑了下来。
  第二天的音乐会十分成功,文若愚和他的学生们的音乐魔力照亮了高雄的音乐生命,数不尽的掌声和文若愚的崇拜者,他们的音乐会创下纪录了。
  艾秋的特稿比她本人先回台北,见报的时候,社长特别当面嘉勉了她一番,由不得她只好苦笑而退;这件事,她就没有告诉文若愚,很快的把它遗忘了。
  文若愚仍然是每周五到报社来看她,度一个黄昏;最后的绮丽令人留恋,也许正是因为夕阳山外山了,艾秋还是充满了喜悦。
  夏天来了,季节里的某一天,艾秋度过了她二十六岁的生日;“长大了呀──”她同别人半开玩笑的说着,人却越来越沉默了。
  “二十六岁,”文若愚半开玩笑着:“我的一半呢!”吃蛋糕的时候已经没有别人在了。“好不容易,我安排自己今天休假──”
  “为了我的生日?真不好意思哦──”
  文若愚笑了起来。“生日嘛,小狗长尾巴呢!不过,这倒不是我今天休假的主要目的噢!”
  “那又为了什么呢?”艾秋其实并不感到好奇,甚至有点懒懒的,发问也只是随口的话。
  “因为,明天,我就不在台湾了──”
  “为什么?”这回,艾秋问话是连人都跳起来了。
  “提早告别了──明天,我到东京,开会,停留一个月,然后,就直接回西德,等再回台湾,得要好几年以后了!”
  “噢。”她平静下来了,惆怅与清狂也许只是一种描写。“临时决定的?还是为了我,要提早离开?”
  他笑而不答。“都安排好了,机票是明天上午的,现在告诉你不算迟吧?”
  “迟了。”艾秋淡淡的说:“我若是你,就悄悄的上飞机,今天什么话都不说,作无事状。”
  “哈哈,可惜,我做不到。”
  “但你却不能不走──”
  “艾秋──你要听我说一个故事;”文若愚沈吟着,起身踱着方步,他走到窗前,站立片刻才又说出话来:
  “我十五岁到德国,在音乐学的领域里瞎摸,自己都成了一团迷雾,不知道方向,也不知道目的,成了每天练琴的琴匠。直到两年以后,我认识了一位杨晓石先生,跟随他学音乐,这才改变了我此后的一切──”
  艾秋微有些诧异。“杨晓石?你是他的学生?你是说写〈中国音乐史〉的杨晓石?”
  “是的。”文若愚点头道:“他是一位伟人──伟大的音乐家、史学家,来,我们到书房去,我给你看点东西。”
  他的书房都已经整理成两个空书架了,书桌上也什么都没有了,不过四坪左右的书房,看上去广阔得有如天涯海角。艾秋有点茫茫的,自己也说不出是什么感觉来,在椅子上坐了下来,看着文若愚在墙边提起一个小手提箱来,慢吞吞的递了过来:
  “原先,就是要留给你的──看一看,你会了解的!”
  他打开了手提箱,取出一小叠文件来,一个小套子里,装着几张陈旧的照片,那边上已经由白泛黄而泛褐了,仿佛一触即成粉似的,有着久远的年代。文若愚小心的隔着透明塑胶套指给艾秋看:
  “这就是杨晓石先生──”
  出国前的杨晓石先生穿着长袍马挂,少年英气,在斯文中透出热情来;留德时的杨晓石先生是春华秋实,内敛浑然的学者,目光中流露着成熟的智慧。
  “你再看看,这些文字,我用红笔划过的,特别要看──”
  艾秋接过书来,首先便读红迹旁的文字,那本书有着淡淡的异味,是旧书特有的,令她感到了一种近乎亲切的敬意。
  “吾国音乐进化,除律吕一事外,殆难与西洋音乐进化同日而语,但吾人既相信‘音乐作品’与其他文学一样,须建筑于‘民族性’之上,不能强以西乐代庖,则吾人对于‘国乐’产生之道,势不能不特别努力,而最能促成‘国乐’产生者,殆莫过于整理中国乐史……”
  “国人饱受物质主义影响,多以自然科学为现在中国唯一需要之品,而不知自然科学,只能于吾人理智方面,有所裨益;只能于吾国生产方面,有所促进;而不能使吾民族精神为之团结。因民族精神一事,非片面的理智发达,或片面的物质美满,所能相助者;必须基于民族感情之文学艺术,或基于情智各半之哲学思想,为之先导方可。尤其是先民文化遗产,最足引起‘民族自觉’之心,音乐史,亦先民文化遗产之一也。其于陶铸‘民族独立思想’之功,固胜于一般痛哭流涕……”
  “老师齎志而殁──”文若愚不住的摇头叹息,十分沈痛的说道:“我又天性驽钝,不及老师万分之一,这许多年来,他遗下的宏愿还没有完成──”
  艾秋默默的点了点头,继续读了一段文字:
  “西洋汉学家,对于吾国近时学人,颇多轻视,谓其缺乏普通常识,一解治学方法;现在中国人已无自行整理国故之能力,须西洋学者出面代为整理云云。余甚望国内同志,能一洗此种奇耻大辱!”
  半晌,艾秋才抬起头来,轻轻的说道:
  “我懂了──”
  “这一年,我回国来──一面教学,一面收集资料;现在,该走了──”
  文若愚说着,合上了手提箱,郑重的交到艾秋手上,沉沉的说:
  “这个,是希望你留着,将来为杨晓石先生立传──不管是多少年以后──”
  手提箱捧在手上十分沉重,艾秋几乎担负不起了,她站在那里,把手提箱抵在心口,良久才说出话来:
  “我会──我记得的──”
  文若愚站在那里,半头鬓发都白了,艾秋忽然看见他连髭须都有一半转白了。
  第二天,艾秋没有去送飞机。然而,这以后,她深深的爱上了音乐,一有空就专心研读杨晓石的著作;生活中她没想要给文若愚写信,但她不但搜购了许多唱片陪伴自己,闲时,也常爱轻哼着几句:“……恰似遮不住的青山隐隐,流不断的绿水悠悠……”

                      ──一九八一年十二月中央日报副刊
  独家推出
后一页
前一页
回目录
回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