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言义疏

 

法言义疏六

    问道卷第四〔注〕夫道者,弘 乎至化,通乎至理也。〔疏〕本篇皆纠绳诸子之语。自 “道、德、仁、义、礼譬诸身乎”至“未若父母之懿也 ”,多论道家之失。“狙诈之家”一章,论兵家之失。“
申、韩之术,不仁之至矣”至“如 申、韩!如申、韩”,论刑名家之失。“庄周、申、韩 ”以下,又杂论诸子也。 

  或问“道”。曰:“道也者,通也,无不通也。 ”〔注〕万物由之以通。或曰: “可以适它与?”〔注〕言道既可以通 中国而适夷狄,学亦可以统正典而兼诸子也。曰: “适尧、舜、文王者为正道,非尧、舜、文王者为它道 ,君子正而不它。”〔疏〕“道也者, 通也,无不通也”者,说文:“通,达也。”圣道无所 不通,犹大路无所不达。太玄达:“次五达于中衢,大 小无迷。测曰:‘达于中衢,道四通也。’”“可以适 它与”者,大学郑注云:“它技,异端之技也。”按: 谓道既无所不通,则亦可由是以通于百家之说。艺文志 云:“
易曰:‘天下同归而殊涂,一致而 百虑。’今异家者各推所长,穷知究虑,以明其指。虽 有蔽短,合其要归,亦六经之支与流裔。”然则诸子之 言,本由圣人之道而出,为圣人之道者,何不可通于诸 子之术耶?“它”,世德堂本作“他”,下同。“适尧 、舜、文王者为正道”云云者,此孔子之志,春秋之义 也。孔子作春秋,口授弟子,大要在乎法尧、舜,述文 王。故开宗明义既系正月于王,明人道之始,而终书西 狩获麟,以比尧、舜之隆,凤皇来仪。弟子传其义,则 于篇首述之曰:“王者孰谓?谓文王也。”于篇终述之 曰:“拨乱世,反诸正,莫近诸春秋。其诸君子乐道尧 、舜之道也与!”明乎经世之事,太平之效,非三圣人 者莫与归也。子思述其义于中庸,则曰:“仲尼祖述尧 、舜,宪章文、武”郑注云:“此以春秋之义明孔子之 德。”是也。故序录尚书,则托始二典;而于匡人之厄 ,又曰:“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盖孔子之志可推 见者如此。自余衰周诸子,若农家者流为神农之言,道 家者流为黄帝之言,墨家者流为夏后氏之言,舍尧、舜 、文王而依托古圣,别立宗旨,则董生所谓非六艺之科 、孔子之术者,皆子云所谓它道也。

  或问“道”。曰:“道若涂若川,车航混混,不 舍昼夜。”〔注〕车之由涂,航之由川 ,混混往来交通。或曰:“焉得直道而由诸?”〔 注〕涂、川皆形曲也,此亦因形以取譬。曰:“涂 虽曲而通诸夏则由诸,川虽曲而通诸海则由诸。”〔 注〕以谕经学通于圣道。或曰:“事虽曲而通诸圣 则由诸乎?”〔注〕大解曲通归正之义 。〔疏〕“或问道”,集注引宋、吴本无“道”字,故 宋、吴皆以“道若涂若川”云云为或问之语,而下无答 文,乃子云鄙或人之问,非所问而不应也。此因缘误文 ,妄自生义,无异郢书燕说矣。“车航混混”者,广雅 释训云:“混混,流也。”“不舍昼夜”,论语子罕文 ,此喻道之不可须臾离也。“或曰‘焉得直道而由诸’ ”,音义:“天复本无‘或曰’二字。焉,于虔切,下 以意求之。”“涂虽曲而通诸夏则由诸”云云者,说文 :“●,中国之人也。”按:经传以为中国之称。隶省 “臼”作“夏”。通诸之“诸”义如“于”,仪礼乡射 礼郑注云:“诸,于也。”由诸之“诸”义如“之”, 土昏礼记注云:“诸,之也。”“或曰:事虽曲而通诸 圣则由诸乎”,音义:“天复本无‘
或曰’二字。”按:与上文同,皆 二人之词,而中省“曰”字例,说详古书疑义举例。各 本有“或曰”字,义较易明。又按:音义两出此文“或 曰”云云,次“请问礼莫知”之下、“天与”之上,是 其所据本此章当在“焉以为德”之后,“或问天”之前 。今本移此,盖校书者以与上章同是问道,故使以类相 从欤? 注“大解曲通归正之义”。按:司马云:“杨 子设为或人意寤,以结上意耳。”

  道、德、仁、义、礼,譬诸身乎?〔 注〕不可无之于一。夫道以导之,德以得之,仁以 人之,义以宜之,礼以体之,天也。〔 注〕五者人之天性。合则浑,离则散,一人而兼统 四体者,其身全乎!〔注〕四体合则浑 成人,五美备则混为圣,一人兼统者,德备如身全。〔
疏〕“道、德、仁、义、礼,譬诸 身乎”者,全体谓之身。后文云:“一人而兼统四体者 ,其身全乎!”明身为大名,体为小名。说文“
身,□也”;“体,总十二属也” 。段注云:“首之属有三:曰顶,曰面,曰颐。身之属 三:曰肩,曰背,曰●。手之属三:曰□,曰臂,曰手 。足之属三:曰股,曰胫,曰足。”是许以体为大名, 身为小名,适与此相反。按:尔雅释诂云:“身,我也 。”墨子经上云:“
体,分于兼也。”然则全谓之身, 分谓之体,经籍相承以为通诂。许君此解,有异常行也 。“道以导之”云云者,管子君臣云:“道也者,上之 所以导民也。”释名释言语云:“道,导也,所以通导 万物也。”说文:“导,引也。”乐记云:“德者,得 也。”释言语云:“
德,得也,得事宜也。”中庸云: “仁者,人也。”郑注云:“人读如‘相人偶’之‘人 ’,以人意相存问之言。”春秋繁露仁义法云:“仁之 为言,人也。”中庸又云:“义者,宜也。”释言语云 :“义,宜也,裁制事物,使合宜也。”礼器云:“礼 也者,犹体也。”释言语云:“礼,体也,得事体也。 ”“合则浑,离则散”者,音义:“则浑,户昆切。” 按:列子天瑞云:“气形质具而未相离谓之浑沦。”浑 即浑沦之谓。说文:“●,分离也。”经典通用“散” 。太玄玄莹云:“其所循也直,则其体也浑。其所循也 曲,则其体也散。”亦浑、散对文。“一人而兼统四体 者,其身全乎”者,此证明合则浑之义。道、德、仁、 义、礼称名不同,同施于事则一。犹人之四体所处各异 ,而运行则通。差别道、德、仁、义、礼,而去彼取此 ,犹欲分析四体,用其一而废其余也。老子云:“故失 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 是道家分道、德、仁、义、礼为五等,道为上,德次之 ,仁次之,义又次之,礼为下。此文即所以明彼说之非 者也。 注“五者人之天性”。按:司马云:“天性自 然,不可增损。” 注“四体”至“身全”。按:弘范 此注,循文释义,虽未尽杨旨,而大体不误。陶氏鸿庆 读法言札记云:“人,即上文‘人以仁之’之‘人’。 礼记中庸篇:‘仁者,人也。’郑注云:‘人也,读如 相人偶之人。’是人即仁也。四体指道、德、义、礼言 之。道、德、义、礼以仁为本,故曰以一人而兼统四体 也。”不知此文以四体譬道、德、仁、义、礼,乃从不 可分离之义为言,非以四体分配此五事。必胶执数目以 求符合,斯亦惑之甚矣!

  或问“德表”。曰:“莫知作,上作下。”〔 注〕作,为也。莫知为上之乐,为下之苦。请问“ 礼莫知”。〔注〕言已有礼制,则有尊 卑。曰:“行礼于彼,而民得于此,奚其知!”〔 注〕君自行礼于上,而民承化于下。或曰:“孰若 无礼而德?”曰:“礼,体也。人而无礼,焉以为德? ”〔注〕礼如体。无体,何得为人?无 礼,何能立德?〔疏〕“德表”者,说文:“●,上衣 也。”引伸为凡外着之义。司马云:“问有德之人在上 ,其治化表见于外者何如。”“莫知作,上作下”者, “莫知作”为句,“上作下”为句,“作”与“下”韵 。盖古书有是语,子云引之,以证德表之说也。作者, 兴起之谓。康诰云“作新民”,孟子云“民日迁善而不 知为之者”,即此文之义。言莫知所以兴起而兴起者, 乃上之有以兴起其下也。“请问礼莫知”,音义:“天 复本作‘请问莫知’。”按:此承上文而发问,不得有 “礼”字,当以天复本为正。“行礼于彼,而民得于此 ,奚其知”者,大戴礼礼察云:“故婚姻之礼废,则夫 妇之道苦,而淫辟之罪多矣。乡饮酒之礼废,则长幼之 序失,而争斗之狱繁矣。聘射之礼废,则诸侯之行恶, 而盈溢之败起矣。丧祭之礼废,则臣子之恩薄,而倍死 忘生之徒众矣。凡人之知,能见已然,不能见将然。礼 者禁将然之前,而法者禁于已然之后,是故法之用易见 ,而礼之所为生难知也。若夫庆赏以劝善,刑罚以惩恶 ,先王执此之正,坚如金石;行此之信,顺如四时;处 此之功,无私如天地尔。岂顾不用哉?然如曰‘礼云, 礼云’,贵绝恶于未萌,而起敬于微眇,使民日徙善远 罪而不自知也。”孔氏广森补注云:“先王之治天下, 户户而赏之,不能遍也;人人而刑之,又不可胜诛也。 是故因人之情而为之节文,以丧祭之礼作其孝,以射乡 之礼作其让,以朝觐聘享之礼作其恭。天下卉然知天子 之意,曰:‘礼于死者尚不忘也,况生存乎?礼于它人 之长尚如此其敬也,况君父乎’?是故示之以恭,则不 臣者愧;示之以让,则不弟者耻;示之以孝,则不子者 悔。此‘行礼于彼,而民得于此’之说也。”“孰若无 礼而德”者,此道家言也。老子云:“夫礼者,忠信之 薄,而乱之首。”庄子马蹄云:“夫至德之世,同与禽 兽居,族与万物并,恶乎知君子小人哉?同乎无知,其 德不离。同乎无欲,是为素朴。素朴而民性得矣。”前 文言“行礼于彼,而民得于此”,故设此问,谓孰若行 德而民性自得之为至也。“礼,体也”云云者,儒者之 意,以礼为德之本,圣人缘人情以制礼,礼成而后德生 焉。系辞云:“是故履德之基也。”侯果云:“履礼, 蹈礼不倦,德之基也。”荀子劝学云:“礼者,法之大 分,群类之纲纪也,故学至乎礼而止矣。夫是之谓道德 之极。”是礼为德体,无礼是无体也。故曰:“人而无 礼,焉以为德?” 注“作,为也。莫知为上之乐,为 下之苦”。按:此增字为解,而于上下文义仍不相协, 恐非杨旨。 注“言已有礼制,则有尊卑”。按:此据 误本作义,殊不可通。疑出后人增益,非弘范旧文也。

  或问“天”。曰:“吾于天与,见无为之为矣! ”或问:“雕刻众形者匪天与?”曰:“以其不雕刻也 。如物刻而雕之,焉得力而给诸?”〔 疏〕前文以道、德、仁、义、礼为天,故设此问。音义 :“
天与,音余。”“无为之为”者, 哀公问云:“无为而物成,是天道也。”荀子天论云: “不为而成,不求而得,夫是之为天职。”本书孝至云 :“或曰:‘君逸臣劳,何天之劳?’曰:‘于事则逸 ,于道则劳。’”按:于事逸者,无为也;于道劳者, 无为之为也。“雕刻众形者匪天与”者,庄子大宗师云 :“覆载天地,刻雕众形而不为巧。”又天道云:“覆 载天地,刻雕众形而不为巧,此之谓天乐。”“
物刻而雕之”,御览一引作“物物 刻而雕之”(一)。

(一)今本御览此段引文在卷二,“ 物物”但作“物”。

  老子之言道德,吾有取焉耳。〔 注〕可以止奔竞,训饕冒之人。及捶提仁义,绝灭 礼学,吾无取焉耳。〔注〕老子之绝学 ,盖言至理之极,以明无为之本。斯乃圣人所同,子云 岂其异哉?夫能统远旨,然后可与论道。悠悠之徒,既 非所逮,方崇经世之训,是故无取焉耳。无取焉何者? 不得以之为教也。〔疏〕史记老庄申韩列传云:“老子 者,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也。姓李氏,名耳,字伯阳, 谥曰聃,周守藏室之史也。老子脩道德,其学以自隐无 名为务。居周久之,见周之衰,乃遂去。至关,关令尹 喜曰:‘子将隐矣,彊为我著书。’于是,老子乃著书 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而去,莫知其所终。” 陆德明老子道德经释文:“老子姓李名耳。河上公云名 重耳,字伯阳,陈国苦县厉乡人。史记云字聃,又云仁 里人,又云陈国相人也。”四书释地又续云:“苦县属 陈,老子生长时,地尚楚未有。陈灭于惠王,在春秋获 麟后三年,孔子已卒,况老聃乎?史记冠楚于苦县上, 以老子为楚人者,非也。”梁氏玉绳史记志疑云:“考 葛洪神仙传谓楚苦县人。隶释边韶老子铭谓楚相县人, 春秋之后,相县虚荒,今属苦,在赖乡之东,濄水处其 阳。并仍史误。而晋皇甫谧高士传云陈人,陆氏经典序 录云陈国苦县厉乡人,唐段成式酉阳杂俎玉格篇云老君 生于陈国苦县赖乡涡水之阳九井西李下,固未尝误。” 又云:“老子是号,生即皓然,故号老子。耳其名,聃 其字,非字‘伯阳’。索隐本作‘名耳,字聃’,无‘ 伯阳谥曰’四字,与后书桓纪延熹八年注引史合。并引 许慎云‘聃,耳漫也’,故名耳,字聃。有本字伯阳, 非正。老子号伯阳父,此传不称,则是后人惑于神仙家 之傅会,妄窜史文。”按:梁说是也。传“楚苦县”字 亦后人妄改,曾子问孔疏引史记作“陈国苦县”可证。 “老子之言道德,吾有取焉耳”者,前文云:“道、德 、仁、义、礼,譬诸身乎?”则道德本儒家所同言,故 有取也。“及捶提仁义,绝灭礼学,吾无取焉耳”者, 音义:“捶,都回切。旧本皆从‘手’,掷也。提,徒 计切,亦掷也。汉书云:‘以博局提吴太子。’”按: 广雅释诂云:“捶,擿也。”擿、掷同字。老子云:“ 绝仁弃义,民复孝慈。”又云:“绝学无忧。”艺文志 云:“道家者流,盖出于史官,历记成败、存亡、祸福 、古今之道,然后知秉要执本,清虚以自守,卑弱以自 持,此君人南面之术也。合于尧之克攘,易之嗛嗛,一 谦而四益,此其所长也。及放者为之,则欲绝去礼学, 兼弃仁义,曰独任清虚,可以为治。” 注“老子”至 “教也”。按:此与前篇论庄注义相同,所谓右道左儒 ,乃晋人风尚然也。

  吾焉开明哉?惟圣人为可以开明,它则苓。〔 注〕焉,安也。开,发也。大哉,圣人言之至也! 开之,廓然见四海;〔注〕日月齐明, 视其文者,不下堂知四方。闭之,閛然不睹墙之里 。〔注〕不开圣卷,谕无所见。〔疏〕 “吾焉开明哉?惟圣人为可以开明”者,前篇云:“日 有光,月有明。三年不目日,视必盲;三年不目月,精 必蒙。”谓不见圣人之道,犹不见日月。此又申其义, 谓欲自求光明者,舍圣人之言则不可得也。仲尼燕居云 :“三子者,既得闻此言也于夫子,昭然若发蒙矣。” “开明”即发蒙之意,言开蒙以为明也。“它则苓”者 ,音义:“则苓,音聆。”俞云:“‘苓’当读为‘笭 ’。说文竹部:‘笭,车笭也。’释名释车曰:‘笭横 在车前,织竹作之,孔苓苓也。’此言惟圣人为可以开 明,其他则如车笭然,所见者小矣。”按:俞说是也。 苓、笭古字通。“开之,廓然见四海;闭之,閛然不睹 墙之里”者,音义:“閛然,匹庚切,闭门也。俗本作 ‘闇然’,误。诸本皆作‘閛’。”按:此承上文而言 ,开之谓开明,闭之谓闭明也,“閛”当为“闇”,闇 然与廓然相反为义。玉篇:“閛,门扉声。”閛以声言 ,与“不睹”云云意不相协。“闇”字漫漶,故误为“ 閛”。音义所谓俗本者,乃旧本之仅存者耳。“四海” ,喻远;“墙之里”,犹云墙以内,喻近。学者能开其 明于圣言,则廓然可以见至远;苟闭其明,则闇然不能 睹至近。御览三百九十引作“开之,廓然见四海之内; 闭之,寂然不睹墙垣之里”。注“焉,安也。开,发也 ”。按:学记:“开而弗达。”郑注云:“开为发头角 。”孔疏云:“开谓开发事端,但为学者开发大义头角 而已。”是开即发也。世德堂本正文“它则苓”下有“ 开发”字,此明是涉注而衍。可悟旧本此文李注止“开 发”二字,在正文“它则苓”三字之下,传写者不知“ 苓”字之义,更误以此二字与“苓”字连属为文也。治 平本此注有“焉,安也”字,乃后人妄增。焉安常训, 固无烦解说也。 注“不开圣卷,谕无所见”。按:弘 范意以开之,闭之为开卷、掩卷,增字为说,于义未安 。俞云:“此即所谓‘不得其门而入,不见宗庙之美, 百官之富’者。上句云开之廓然见四海,言圣道之大也 。此云闭之閛然不睹墙之里,言圣道之深也。是则开之 、闭之云者,谓圣人之言一辟一阖,犹云放之则弥六合 ,卷之则退藏于密。”说似可通。然圣人之道无行不与 ,不得云闭之閛然。所谓不见宗庙之美、百官之富者, 乃人自不得其门而入则然,非圣人之有所闭而不与人以 可睹。则谓以此喻圣道之深,亦殊未当也。

  圣人之言,似于水火。或问“水火”。曰:“水 ,测之而益深,穷之而益远;火,用之而弥明,宿之而 弥壮。”〔疏〕说文:“测,深所至也 。”段注云:“深所至谓之测,度其深亦谓之测,犹不 浅曰深,度深亦曰深也。”司马云:“宿,蓄火也。” 按:说文:“宿,止也。”引伸为留,为积。广雅释言 :“宿,留也。”庄子徐无鬼释文:“宿,积久也。” 易大壮王肃注云:“壮,盛也。”

  允治天下,不待礼文与五教,则吾以黄帝、尧、 舜为疣赘。〔注〕允,信。〔疏〕尧典 :“敬敷五教。”马注云:“五品之教。”郑注云:“ 五品,父、母、兄、弟、子也。”汉书百官公卿表云: “□作司徒,敷五教。”应劭注云:“五教,父义、母 慈、兄友、弟恭、子孝也。”国语郑语韦昭注同。系辞 云:“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盖取诸干、坤。 ”尚书大传云:“黄帝始制冠冕,垂衣裳,上栋下宇, 以避风雨。礼文法度,兴事创业。”白虎通号云:“黄 者,中和之色,自然之性,万世不易。黄帝始作制度, 得其中和,万世常存,故称黄帝也。”庄子在宥云:“ 昔者,黄帝始以仁义撄人之心。尧、舜于是乎股无胈, 胫无毛,以养天下之形,愁其五藏,以为仁义,矜其血 气,以规法度。”音义:“疣赘,羽求切;下之瑞切。 ”按:说文:“□,赘□也。”疣、□同字。段注云: “赘同缀。”书传多赘、缀通用。缀,属也,属于地上 ,如地之有丘。释名释疾病云:“赘,属也,横生一肉 ,属着体也。□,丘也,出皮上聚,高如地之有丘也。 ”荀子宥坐云:“今学曾未如□赘,则具然欲为人师。 ”杨注云:“□赘,结肉。”庄子大宗师:“彼以生为 附赘县疣。”又骈拇:“附赘县疣,出乎形哉,而侈于 性。”字并作“疣”。玉篇有“
疣”,云:“结肉也。”今疣赘之 肿也。 注“允,信”。按:尔雅释诂文。

  或曰:“太上无法而治,法非所以为治也。”曰 :“鸿荒之世,圣人恶之,是以法始乎伏牺,而成乎尧 。〔注〕伏牺画八卦,以叙上下。至于 尧、舜,君臣大成也。匪伏匪尧,礼义哨哨,圣人 不取也。”〔疏〕“太上无法而治”, 此亦道家言也。音义:“而治,直吏切。下‘为治’同 。”文选应吉甫晋武帝华林园集诗:“悠悠太上,民之 厥初。”李注云:“太上,太古也。”庄子天地云:“ 玄古之君天下,无为也,天德而已矣。”“法非所以为 治”者,庄子胠箧云:“
殚残天下之圣法,而民始可与论议 也。”“鸿荒之世,圣人恶之”者,尔雅释诂云:“洪 ,大也。”经传通作“鸿”。广雅释诂云:“荒,远也 。”白虎通号云:“古之时,未有三纲六纪,民人但知 其母,不知其父,能覆前而不能覆后。卧之●●,行之 吁吁,饥即求食,饱即弃余,茹毛饮血,而衣皮苇。” 是洪荒之世,人与禽兽相近,故圣人恶之。“法始乎伏 牺,而成乎尧”者,系辞云:“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 ,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 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 德,以类万物之情。作结绳而为网罟,以佃以渔。盖取 诸离。”释文:“包,本又作‘庖’,白交反。郑云: ‘取也。’孟、京作‘伏’。牺,许宜反,字又作‘羲 ’。郑云:‘鸟、兽全具曰牺。’孟、京作‘戏’,云 :‘伏,服也。戏,化也。’”按:“伏”又作“虙” ,“包”又作“炮”。上古语言,与后代绝异,人名、 地名,意义多不可考。经典传写,但取声近,略同译名 ,故异文甚多。注家各为释义,皆臆说也。路史注引含 文嘉云:“伏羲德洽上下,天应以鸟兽、文章,地应以 河图、洛书,乃则象而作易。”又引六艺论云:“伏羲 作十言之教,以厚君臣之别。”又引古史考云:“伏羲 制嫁娶,以俪皮为礼。”然则书契、佃渔、纲纪、人道 ,皆伏牺所创,故云“法始于伏牺”也。云“成乎尧” ,不言舜者,尚书大传云:“舜者,推也,循也,言其 推行道德,循尧绪也。”白虎通号云:“舜犹●●也, 言能推信尧道而行之。”是知舜惟绍尧之法,无所改易 ,故言尧即该舜矣。“礼义哨哨”者,音义:“哨哨, 音消,又七笑切。”按:音义前一音盖读为“莦”,说 文“莦,恶艸貌”,广韵“莦,所交切,又音消”,是 也。后一音则读为“枉矢哨壶”之“哨”。投壶:“某 有枉矢哨壶。”郑注云:“哨,枉哨不正貌。”释文: “哨壶,七笑反。”是也。此当以读“莦”为合。“礼 义莦莦”,犹云治道榛芜耳。尧、哨韵语。

  或问:“八荒之礼,礼也,乐也,孰是?”曰: “殷之以中国。”〔注〕殷,正。或 曰:“孰为中国?”〔注〕正直北辰, 为天之齐。今俱偏僻,未知谁为居中国?曰:“五 政之所加,七赋之所养,中于天地者,为中国。〔 注〕五政,五常之政也。七赋,五谷、桑、麻也。中于 天地者,土圭测景,晷度均也。过此而往者,人也 哉。”
注〕譬八荒之于中国如彼,诸子之 于圣人如是。〔疏〕“八荒之礼,礼也,乐也”者,离 骚云:“将往观乎四荒。”王注云:“荒,远也。”按 :以四方言,曰四荒;兼四维言,曰八荒。说苑辨物云 :“八荒之内有四海,四海之内有九州。”则八荒犹言 海外矣。周礼:“鞮鞻氏掌四夷之乐,与其声歌。”白 虎通礼乐云:“王者制夷狄乐,不制夷狄礼,何也?以 为礼者,身当履而行之,夷狄之人,不能行礼;乐者, 圣人作为,以乐之耳。”是古有夷乐,无夷礼。此云“ 礼也,乐也”者,乃就其国俗所自有者言之。疑元文当 作“八荒之礼也,乐也”,不重“礼”字。犹云八荒所 谓礼,所谓乐耳。“孰是”者,谓谁为近正。“中于天 地者,为中国”者,春秋繁露王道通三云:“取天、地 与人之中以为贯,而参通之,非王者,孰能当?”是所 谓中于天地也。吴胡部郎玉缙云:“春秋无通辞于中国 、夷狄,惟其德,不惟其人。公羊于宣十二年邲之战, 曰:‘不与晋而与楚子为礼。’于昭二十三年获陈夏啮 ,曰:‘不与夷狄之主中国也。然则曷为不使中国主之 ?中国亦新夷狄也。’语尤明显。杨子谓中于天地者为 中国,意即本此。”“过此而往者,人也哉”者,系辞 云:“过此以往,未之或知也。”荀爽注云:“出干之 外,无有知之。”则此文“过此而往”,犹云出“五政 、七赋、中于天地之道”之外也。“人也哉”者,即后 文云“无则禽,异则貉”,言不合以上之道者,禽与貉 耳。禽则非人,貉则非中国之人也。胡部郎云:“‘过 此而往者,人也哉’,言此后孰为中国,亦存乎其人耳 。盖刺莽之为夷狄之行也。”世德堂本作“过此而往” ,无“者”字。 注“殷,正”。按:尔雅释言云:“ 殷,中也。”中、正同义。 注“正直”至“中国”。 按:此古盖天家说也。晋书天文志云:“周髀者,即盖 天之说。其言天似盖笠,地法覆槃,天地各中高外下。 北极之下,为天地之中,其地最高,而滂□四隤。”是 盖天家以北极下为地中。尔雅释天云:“北极谓之北辰 。”郭注云:“北极,天之中。”公羊传昭公篇,徐疏 引李巡云:“北极,天心也。”天齐即天中、天心之义 。齐者,脐也。朱子语类云:“帝座惟在紫微者据北极 二十七度,常隐不见之中,故有北辰之号,而常居其所 。盖天形运转,昼夜不息,而此为之枢,如轮之毂,如 硙之脐。”又云:“南极、北极,天之枢纽,只是此处 不动,如磨脐然。此是天之中至极处,如人之脐蒂也。 ”此北辰天齐之说。地轴北端,略当钩陈座第一星,古 谓之北辰,以识天极,亦谓之极星。考工记:“夜考之 极星。”孙氏诒让正义云:“北极正中,即天之中,古 谓之天极,又谓之北极枢,后世谓之赤道极。然天中之 极无可识别,则就近极之星以纪之,谓之极星。沿袭既 久,遂并称星为北极,又谓之北辰。北极者,以天体言 也;北辰者,以近极之星言也。极星绕极四游,非不移 者。其不移者,乃天极耳。然则北辰者,最近天极之星 ;天极者,正对地轴之处。盖天家以地体为半球形,自 不得不以北极直下为中央,非国于此,无缘名中。故据 以难儒者之所谓中国也。” 注“五政,五常之政也。 七赋,五谷、桑、麻也”。按:大戴礼盛德云:“均五 政。”卢注云:“五政谓天子、公、卿、大夫、士。” 孔氏广森补注云:“五政,明堂五时之政也。”五常之 政,即明堂五时之政。说文:“赋,敛也。”五谷之名 ,自来说者各异。程氏瑶田以为粱、黍、稷、稻、麦, 详见所著九谷考,近儒多从之。桑麻之赋,谓布帛之贡 。子云司空箴云:“九一之政,七赋以均。” 注“中 于天地者,土圭测景,晷度均也”。按:周礼大司徒: “以土圭之□测土深,正日景以求地中。日南则景短, 多暑;日北则景长,多寒;日东则景夕,多风;日西则 景朝,多阴。日至之景,尺有五寸,谓之地中,天地之 所合也,四时之所交也,风雨之所会也,阴阳之所和也 。然则百物阜安,乃建王国焉。”郑司农云:“土圭之 长尺有五寸,以夏至之日立八尺之表,其景适与土圭等 ,谓之地中。今颍川阳城地为然。”江氏永周礼疑义举 要云:“周都洛邑,欲其无远天室,而四方入贡道里均 。所谓土中者,合九州道里形势而知之。非先制尺有五 寸之土圭,度夏至景与圭齐,而后谓之土中也。既定洛 邑,树八尺之表,景长尺有五寸,是为土中之景,乃制 土圭以为法,他方度景亦以此,土圭随其长短量之。是 景以土中而定,非土中因景而得也。”盛氏百二尚书释 天云:“地中之名不一。有一定之中,有无定之中,有 有定而仍无定之中。周髀以北极之下为中,此一定之中 也。今人随所立以望地平之四际无不适均,程子所谓地 无适而不为中,此无定之中也。二者皆就大地之全体言 。若以方域为界论之,则一邑有一邑之中,一郡有一郡 之中,九州有九州之中,此有定而无定之中也。大司徒 之地中,召诰之土中,特云九州之中耳。盖四方分测, 乃宅洛而后测之,非先测之而后宅洛也。夫豫为九州之 中,何必度景始知?即使不得九州之正中,而略差百数 十里,将风雨寒暑顿异乎?如果气侯悬绝,若闽、广炎 地,蚕丛漏天,圣人又岂待度景而知不可都哉?惟是既 宅洛而后测之,制八尺之表于夏至日中,求得表景尺有 五寸,于是土圭之长亦准之。凡四方行测,皆以土圭为 根数,地北则景较土圭长,地南则景较土圭短,即今法 以纬度定诸方昼夜长短之差也。在洛之东者日出早,在 洛之西者日出迟,即周髀所谓加四时相及今法以经度定 诸方时刻之差也。由是以四方晷景之加减,计里而较之 ,则天下道里之远近可得。周礼所谓‘以土地之图,周 知九州广轮之数’,即今方舆图计度以开方之法也。若 夫多阴、多风、多暑、多寒云者,李安溪谓罕譬九州, 明洛中土耳。”按:江、盛二说,皆以洛之为中,乃按 九州道里形势言之,非缘土圭测景而得。其土圭测景之 法,乃宅中以后,以京师为本,实测四方里差之事。非 先制此法,以求得地中。义甚精覈,足正前人之误。至 此文中国,对八荒而言,乃九州之总称,尤不得以周礼 地中为说。子云覃思浑天,已知地为浑圆,既不取盖天 家北极地中之说,更无以土圭测景晷度均为中国之理。 然则弘范此说,不可从也。

  圣人之治天下也,碍诸以礼乐。〔 注〕碍,限。无则禽,异则貉。吾见诸子之小礼乐 也,不见圣人之小礼乐也。孰有书不由笔,言不由舌? 吾见天常为帝王之笔、舌也。〔注〕天 常,五常也,帝王之所制奉也。譬诸书、言之于笔、舌 ,为人之由礼、乐也。〔疏〕“圣人之治天下,碍诸以 礼乐”者,“碍”读为“凝”。乐记云:“礼乐偩天地 之情,达神明之德,降兴上下之神,而凝是精粗之体, 领父子君臣之节。”郑注云:“凝,成也。精粗,谓万 物大小也。”然则“碍诸以礼乐”者,成之以礼乐也。 中庸“至道不凝焉”,释文:“本又作‘疑’。”此以 “碍”为“凝”,犹以“疑”为“凝”也。“无则禽, 异则貉”者,谓纯无礼乐,则禽兽之行;或虽有礼乐, 而异于圣人之所制,则亦夷狄之俗也。音义:“则貉, 莫白切。”“吾见诸子之小礼乐,不见圣人之小礼乐也 ”者,庄子马蹄云:“及至圣人,澶漫为乐,摘僻为礼 ,而天下始分矣。”又云:“性情不离,安用礼乐?” 又云:“及至圣人,屈折礼乐,以匡天下之形,而民乃 始踶跂好知,争归于利,不可止也。”此道家之小礼乐 也。墨子非儒云:“夫儒浩居而自顺者也,不可以教下 ;好乐而淫人,不可使亲治;立命而怠事,不可使守职 ;宗丧循哀,不可使慈民;机服勉容,不可使导众。孔 丘盛容脩饰以蛊世,弦歌鼓舞以聚徒,繁登降之礼以示 仪,务趋翔之节以观众,儒学不可使议世。”此墨家之 以礼乐病儒也。“孰有书不由笔,言不由舌?吾见天常 为帝王之笔、舌”者,司马云:“天常即礼乐也。言治 天下而不用礼乐,犹无笔而书,无舌而言也。”御览三 百六十七引此,作“五常者,帝王之笔、舌,宁有书不 由笔、言不由舌也”。又六百零五引同,惟“帝王”作 “三王”,“也”作“
耶”。 注“碍,限”。按:说文 :“碍,止也。”限即止之引伸义。限天下以礼乐,盖 礼以防淫,乐以禁邪之谓。说虽可通,然于义似隘。  注“天常,五常也”。按:乐记云:“道五常之行。” 郑注云:“五常,五行也。”孔疏云:“谓依金、木、 水、火、土之性也。”论衡问孔云:“五常之道,仁、 义、礼、智、信也。”前文“五政之所加”,彼注云: “五政,五常之政也。”然则五常即明堂五时之政。五 常为礼乐之本,故为帝王之笔、舌也。

  智也者,知也。夫智用不用,益不益,则不赘亏 矣。〔疏〕司马云:“不赘亏,‘不’ 盖衍字。有余曰赘,不足曰亏。言天地之理,人物之性 ,皆生于自然,不可强变。智者能知其可以然,则因而 导之尔。苟或恃其智巧,欲用所不可用,益所不可益, 譬如人之形体,益之则赘,损之则亏矣。孟子曰:‘所 恶夫智者,为其凿也。’”俞云:“凡物用之则亏,益 之则赘。智者以不用为用,以不益为益。用而不用,是 不亏也;益而不益,是不赘也。文义甚明,亦无衍字。 ”按:太玄玄莹云:“故不●所有,不彊所无。譬诸身 ,增则赘,而割则亏。”此温公说所本。“●”即“攫 ”字。攫者,妄取之谓。用所不可用,是攫所有;益所 不可益,是彊所无。攫所有则亏,彊所无则赘。依此为 解,故疑衍“不”字。然古人“矣”字或用如“乎”字 ,若依温公说而读“矣”为“乎”,则虽有“不”字, 义亦可通。曲园解较直捷,然云“智者以不用为用,以 不益为益”,似有语病。荣谓此承“智也者,知也”而 言。有所知而不用,则其知若赘;有所不知而不益,则 其知必亏。能用人所不用,则知不赘;能益人所不益, 则知不亏。不知则求所以知之,知之则求所以用之。此 智者之事也。

  深知器械、舟车、宫室之为,则礼由已。〔 疏〕宋、吴、司马皆作“礼由己”。吴云:“深知制度 之所为,则礼无不在己。子曰:‘
制度在礼文为在礼,行之其在人乎 ?’”司马云:“器械、舟车、宫室,皆圣人因物之性 ,制而用之,推而行之。苟或识圣人之心,则礼虽先王 未之有,可以义起也。故曰‘由己’。”今按音义,则 “礼由已”一木作“由也”,明“已”为语辞,作“己 ”者,误也。广雅释诂云:“由,行也。”“深知器械 、舟车、宫室之为,则礼由已”者,言深知圣人制作之 意,则礼无不行也。盖古者民未知器械,以手足役,以 木石用而已。及备物成器,以利天下,然后物名可得而 正,地利可得而尽,则器械之为奉生送死之礼之所由生 也。古者民未知舟车,居山知山,居泽知泽而已。及刳 木为舟,剡木为楫,服牛乘马,引重致远,而后有无可 以贸迁,盈虚可以酌剂,则舟车之为交际之礼之所由生 也。古者民未知宫室,上者木处,下者穴居而已。及上 栋下宇,以蔽风雨,而后升降有节,内外有别,则宫室 之为尊卑男女之礼之所由生也。故器械、舟车、宫室者 ,礼之始也。引而伸之,触类而长之,罔不由此。知其 源则众流顺,得其纲则万目举,自然之道也。

  或问“大声”。曰:“非雷非霆,隐隐耾耾,久 而愈盈,尸诸圣。”〔注〕尸,主也。 雷霆之声闻当时,圣人之言传无穷。〔疏〕“
或问大声”者,老子云:“大音希 声。”河上公注云:“大音犹雷霆,待时而动。”喻常 爱气希言也,故设问以论其义。“非雷非霆”云云者, 雷霆不足以为大声,声之大者,莫如圣人之言,久而愈 盈,则何贵乎希声矣!说文:“霆,雷余声也。”张平 子西京赋:“隐隐展展。”薛综注云:“隐隐,重车声 。”音义:“耾耾,户萌切。俗本作‘肱’,误。宋玉 风赋曰:‘耾耾雷声。’裨苍曰:‘耾,声貌。’”按 :说文无“耾”有“●”,谷中响也。集注引宋、吴本 作“谹”,即“●”字。霆、耾、盈、圣韵语。 注“ 尸,主”。按:尔雅释诂文。

  或问:“道有因无因乎?”曰:“可则因,否则 革。”〔注〕革之与因虽异,随变而通 ,理也。故先王之事世相反,而其道一也。〔
疏〕“或问:‘道有因无因乎’” 者,司马云:“黄、老之道贵因循。”“可则因,否则 革”者,司马云:“前人所为,是则因之,否则变之, 无常道。太玄曰:‘夫道有因有循,有革有化,因而循 之,与道神之;革而化之,与时宜之。故因而能革,天 道乃得;革而能因,天道乃驯。夫物不因不生,不革不 成。故知因而不知革,物失其则;知革而不知因,物失 其均。革之匪时,物失其基;因之匪理,物丧其纪。因 革乎因革!国家之矩范也。矩范之动,成败之效也。’ ”按:玄莹文。

  或问“无为”。曰:“奚为哉?〔 注〕应化而已。在昔虞、夏袭尧之爵,行尧之道, 法度彰,礼乐着,垂拱而视天下民之阜也,无为矣。绍 桀之后,纂纣之余,法度废,礼乐亏,安坐而视天下民 之死,无为乎?”〔注〕绍桀者,成汤 也;纂纣者,周武也。当此之时,汤、武不可得安坐视 天下民之死,而欲无为也。所谓可则因,否则革矣。应 变顺时,故迹不同,致理而言,皆非为也。〔疏〕“问 无为。曰:‘奚为’”者,论语云:“无为而治者,其 舜也与?夫何为哉?恭已正南面而已矣。”“在昔虞、 夏袭尧之爵”云云者,曲礼孔疏引五经异义云:“天子 有爵不易。孟、京说易,有君人五号:‘帝,天称,一 也;王,美称,二也;天子,爵号,三也;大君者,兴 盛行异,四也;大人者,圣人德备,五也。’是天子有 爵。古周礼说天子无爵,同号于天,何爵之有?许君谨 案春秋左氏云施于夷狄称天子,施于诸夏称天王,施于 京师称王,知天子非爵称,从古周礼义。郑君驳云:‘ 案士冠礼云:古者生无爵,死无谥。自周及汉,天子有 谥,此有爵甚明。云无爵,失之矣。’”按:此云“袭 尧之爵”,明亦以天子为爵称,用孟、京易说也。大戴 礼保傅:“桓公垂拱无事而朝诸侯。”卢注云:“垂拱 ,言无所指麾者也。”汉书董仲舒传:“制曰:‘
盖闻虞舜之时,游于岩廊之上,垂 拱无为而天下太平。’仲舒对曰:‘尧在位七十载,迺 逊于位,以禅虞舜。尧崩,天下不归尧子丹朱,而归舜 。舜知不可辟,迺即天子之立,以禹为相,因尧之辅佐 ,继其统业,是以垂拱无为而天下治。’”按:经传惟 云舜无为而治,此云虞、夏者,今文书说,所谓虞、夏 同科,虽虞事,亦连夏也。“绍桀之后,纂纣之余”云 云者,说文:“缵,继也。”经典通用“纂”。吴云: “汤、武革命,应天顺人,自然有为之时。”“天下民 ”,世德堂本皆作“天民”,无“下”字。 注“应化 而已”。按:即应变顺时之谓。淮南子原道云:“应化 揆时,莫能害之。”

  或问:“太古涂民耳目,惟其见也闻也。见则难 蔽,闻则难塞。”〔注〕人以为太古不 如绝礼乐以涂塞人之耳目,令不见不闻,使之纯一。曰 :“天之肇降生民,使其目见耳闻,是以视之礼,听之 乐。〔注〕因其耳目而节之。如 视不礼,听不乐,虽有民,焉得而涂诸?”〔 疏〕“或问”,世德堂本作“或曰”。“太古涂民耳目 ”云云者,俞云:“‘涂’当读为‘●’。说文丹部‘ ●’篆下引周书‘惟其●丹●’,今书梓材篇作‘惟其 涂丹●’,是‘涂’与‘●’通也。说文攴部:‘●, 闭也。从攴,度声,读若杜。’经典即以‘杜’为之。 尚书粊誓篇‘杜乃护’,周官雍氏注引作‘●乃护’是 也。●民耳目者,谓闭塞民之耳目也。若以今字书之, 当云‘杜民耳目’矣。”按:俞读是也。史记货殖列传 云:“老子曰:‘至治之极,邻国相望,鸡狗之声相闻 ,民各甘其食,美其服,安其俗,乐其业,至老死不相 往来。必用此为务,挽近世涂民耳目,则几无行矣。’ ”按:此难“圣人治天下,碍诸以礼乐”之说。“天之 肇降生民”云云者,太玄玄□云:“维天肇降生民,使 其貌动、口言、目视、耳听、心思,有法则成,无法则 不成。”“视不礼,听不乐,虽有民,焉得而涂诸”者 ,司马云:“圣人所以能使其民者,以有礼乐也。若皆 去之,则民将散乱而不可制,虽欲取其耳目而涂之,安 可得哉?” 注“人以”至“纯一”。按:此注语有脱 误,当云“或人以为太古无礼乐,以礼乐治天下,不如 绝礼乐”云云,于义方憭。

  或问“新敝”。曰:“新则袭之,敝则益损之。 ”〔注〕值其日新,则袭而因之;值其 敝乱,则损益随时。〔疏〕“或问新敝”者,说文:“ ●,败衣也。从巾,象衣败之形。”引伸为凡败坏之称 。经传通用“敝”,或以“●”为之。俗字作“弊”。 老子云:“●则新。”河上公注云:“自受●薄,后己 先人,天下敬之,久久自新也。”故欲问其义。“新则 袭之,敝则益损之”者,小尔雅广诂云:“袭,因也。 ”乐记云:“三王异世,不相袭礼。”郑注云;“言其 有损益也。”白虎通三教云:“王者设三教者何?承衰 救●,欲民反正道也。三正之有失,故立三教以相指受 。夏人之王教以忠,其失野。救野之失莫如敬,殷人之 王教以敬,其失鬼。救鬼之失莫如文,周人之王教以文 ,其失薄。救薄之失莫如忠,继周尚黑,制与夏同。三 者如顺连环,周而复始,穷则反本。”世德堂本“益损 ”作“损益”。

  或问:“太古德怀不礼怀,婴儿慕,驹犊从,焉 以礼?”曰:“
婴、犊乎!〔注〕叹无礼也。婴 、犊母怀不父怀。母怀,爱也;父怀,敬也。独母而不 父,未若父母之懿也。”〔注〕兼乎爱 敬,然后盛其美善。〔疏〕“婴儿慕,驹犊从,焉以礼 ”者,释名释长幼:“人始生曰婴儿,或曰嫛婗。”杂 记郑注云:“婴犹鹥弥也。”按:婴儿、嫛婗、嫛弥皆 连语形容字,言人始生不能言语,嫛婗然也。玉篇引苍 颉篇云:“女曰婴,男曰儿。”强为区别,失之。孟子 :“人少则慕父母。”赵注云:“慕,思慕也。”说文 “马二岁曰驹”;“犊,牛子也”。按:谓太古之民不 识不知,顺帝之则,至诚无伪,何事于礼?“母怀爱也 ,父怀敬也”者,道家之说以爱为诚,以敬为伪,庄子 天运云“故曰以敬孝易,以爱孝难”是也。然爱而能敬 者,乃人之所以异于禽兽,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 乎? 注“兼乎爱敬,然后尽其美善”。按:说文:“ 懿,嫥久而美也。”引伸为凡美善之称。尔雅释诂:“ 懿,美也。”逸周书谥法:“温柔圣善曰懿。”

  狙诈之家曰:“狙诈之计,不战而屈人兵,尧、 舜也。”曰:“
不战而屈人兵,尧、舜也。沾项渐襟,尧、舜乎?炫 玉而贾石者,其狙诈乎!”或问:“狙诈与亡孰愈?” 〔注〕亡,无。曰:“亡愈。” 或曰:“子将六师,则谁使?”曰:“御得其道,则天 下狙诈咸作使;御失其道,则天下狙诈咸作敌。〔 注〕失其御则反间背叛。故有天下者,审其御而已 矣。”或问:“威震诸侯,须于征与狙诈之力也,如其 亡?”曰:“威震诸侯须于狙诈,可也。〔 注〕未足多也。未若威震诸侯而不须狙诈也。”或 曰:“无狙诈,将何以征乎?”曰:“纵不得不征,不 有司马法乎?何必狙诈乎!”〔疏〕音 义:“狙诈,千预切,又七余切。”按:狙诈叠韵连语 ,古且声、乍声同部也。王氏念孙读书杂志云;“狙、 诈叠韵字,狙亦诈也。荀子大略云:‘
蓝苴路作,似知而非。’杨注引赵 蕤长短经知人篇云:‘姐者,类知而非知。’苴、姐并 与‘狙’同。狙诈者有似智,故‘蓝苴路作,似知而非 ’。‘作’即‘诈’字也。”按:王说是也。后汉书党 锢传序:“狙诈萌起。”章怀太子注引广雅“狙,弥猴 也”,以其多诈,故比之也。望文生训,失之。狙诈之 家者,兵权谋家也。艺文志兵权谋十三家有吴孙子八十 二篇、齐孙子八十九篇,吴起四十八篇。志云“
吴、孙狙诈”,是也。“不战而屈 人兵”者,志又云:“权谋者,以正守国,以奇用兵, 先计而后战。”孙子谋攻云:“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 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音义云:“ 天复本无‘尧、舜也’三字。”“沾项渐襟,尧、舜乎 ”者,“沾项”,世德堂本作“沾”。说文:“沾,雨 ●也。”引伸为凡染之称。经典通用“沾”。说文:“ 项,头后也。”音义:“渐襟,子廉切。”按:说文: “瀸,渍也。”经典通用“渐”。广雅释诂云:“渐, 渍也。”说文:“□,交衽也。”襟、□同字。尔雅释 器云:“衣眦谓之襟。”郭注云:“交领。”字亦作“ 衿”,方言云:“衿谓之交。”郭注云:“衣交领也。 ”诗子衿,毛传云:“青衿,青领也。”颜氏家训书证 云:“按古者斜领,下连于衿,故谓领为衿。”沾项渐 襟,谓颈血也。言狙诈之家虽有不战之名,而有杀人之 实也。“炫玉而贾石者,其狙诈乎”者,音义:“炫, 音县;贾石,音古。”按:说文:“●,行且卖也。” 重文“炫”。“狙诈与亡孰愈”者,亡如字,谓败亡也 。言狙诈而胜,孰与不狙诈而败亡。“曰亡愈”者,此 春秋大宋襄之义也。公羊传僖公篇云:“宋公及楚人战 于泓,宋师败绩,君子大其不鼓不成列,临大事而不忘 大礼,以为虽文王之战亦不过此也。春秋繁露俞序云: “宋襄公不厄人,不由其道而胜,不如由其道而败,故 春秋贵之,将以变习俗而成王化也。”刘氏逢禄谷梁废 疾申何云:“春秋贵偏战,恶诈战,以为彼善于此者, 正以其信耳。诈而胜,不如信而败也。”皆可证亡愈狙 诈之义。“子将六师,则谁使”者,音义:“子将,子 亮切。”论语云:“子行三军则谁与?”“御得其道, 则天下狙诈咸作使”云云者,广雅释诂:“御,使也。 ”周礼:“大宰以八柄诏王驭群臣。”郑注云:“凡言 驭者,所以驱之内之于善。”“驭”即“御”之古文。 荀子议兵云:“且仁人之用十里之国,则将有百里之听 ;用百里之国,则将有千里之听;用千里之国,则将有 四海之听。”杨注云:“言远人自为其耳目。”又云: “汤、武之诛桀、纣也,拱挹指麾,而彊暴之国莫不趋 使。”此御得其道,狙诈作使之事也。又云:“秦四世 有胜,諰諰然常恐天下之一合而轧己也。”此御失其道 ,狙诈作敌之事也。孟子云:“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 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 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即此文之义。“威震诸侯,须于征与狙诈之力也”者 ,说文:“●,待也。”经传皆以“须”为之。言威震 诸侯而犹待于征讨乎?则狙诈不可废也。“如其亡”者 ,谓岂如不用狙诈而败亡。“纵不得不征,不有司马法 乎”者,艺文志有军礼司马法百五十五篇,入礼家。云 下及汤、武受命,以师克乱,而济百姓,动之以仁义, 行之以礼让,司马法是其遗事也。按:诗维清云:“维 清缉熙,文王之典。”序云:“维清,奏象舞也。”郑 笺云:“天下之所以无败乱之象而清明者,以文王有征 伐之法故也。”文王征伐之法即周时军礼。宋襄公所云 “不推人危,不攻人厄,不重伤,不禽二毛,不鼓不成 列”,盖皆文王军礼文,故曰“临大事而不忘大礼”, 又曰“虽文王之战不过此”,是其证也。周衰礼废,乃 有狙诈。刑法志云:“春秋之后,灭弱吞小,并为战国 ,稍增讲武之礼,以为戏乐,用相夸视。而秦更名角抵 ,先王之礼没于淫乐中矣。雄桀之士,因势辅时,作为 权诈,以相倾覆。吴有孙武,齐有孙膑,魏有吴起,秦 有商鞅,皆禽敌立胜,垂着篇籍。”明狙诈之术缘礼废 而后起。今云“无狙诈何以征”,是忘其本,故以此正 之也。

  申、韩之术,不仁之至矣,若何牛羊之用人也? 〔注〕峻刑戮之术,制民如牛羊,临之 以刀俎,故曰不仁之至也。若牛羊用人,则狐狸、 蝼螾不膢腊也与?〔注〕膢,八月旦也 ,今河东俗奉之以为大节,祭祀先人也。腊,●也,见 礼记。或曰:“刀不利,笔不铦,而独加诸砥,不 亦可乎?”〔注〕刀钝砺之砥,笔秃挺 削以刀,申、韩行法,欲以救乱,如加刀砥,亦所以利 也。曰:“人砥,则秦尚矣。”〔 注〕严刑裁民,亦犹刀之割肉,以人为砥,酷之甚也。 秦之严刑,难复尚矣。〔疏〕“申、韩之术,不仁之至 矣”者,艺文志,申子六篇,入法家。注云:“名不害 ,京人,相韩昭侯,终其身诸侯不敢侵韩。”韩非,见 修身疏。“若何牛羊之用人也”者,用义如春秋僖公篇 “执鄫子用之”。刑法志云:“陵夷至于战国,韩任申 子,秦用商鞅,连相坐之法,造参夷之诛,增加肉刑。 大辟有凿颠、抽胁、镬烹之刑。”此所谓牛羊用人也。 “若牛羊用人,则狐狸、蝼螾不膢腊也与”者,音义: “蝼螾,上落侯切,下余忍切。”按:说文:“蝼,蝼 蛄也。”广雅王疏云:“膢蛄短翅四足,穴土而居,至 夜则鸣,声如丘蚓。”按;今京师人谓之拉拉古,即蝼 蛄之声转。说文:“螾,侧行虫也。”重文“蚓”。荀 子劝学:“螾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杨注云:“螾 ,丘蚓,虫也。”考工记梓人,郑注云:“螾衍之属。 ”释文:“螾衍,今曲□也。”按:今吾府人犹谓螾曰 曲□。音义:“膢腊,上音力朱切,又落侯切。”宋云 :“腊,猎也。冬则猎取百兽,故狐狸至是死矣。吕氏 春秋曰南吕之月,蛰虫入穴。故蝼螾至是绝矣。夫以申 、韩刑名,如牛羊之用人,则人之生也何可久乎?其趋 死犹狐狸、蝼螾,不过乎膢腊之候矣。”俞云:“此说 亦殊不可通。正文言狐狸、蝼螾,不言人如狐狸、蝼螾 ,不可通一也。正文言‘
不膢腊也与’,若谓不过乎膢腊之 候,当云‘不膢腊矣’,如左传云‘虞不腊矣’,于义 方合。咏叹之文,非所施也,不可通二也。且冬日虽猎 取百兽,然狐狸之类不应便绝,而云‘不过此候’,不 可通三也。寻杨子之意,直以申、韩之法行,则人死者 多,尸相枕藉,狐狸、蝼螾得餍其肉。如人遇膢腊,有 酒食醉饱之乐。故曰:‘狐狸蝼螾,不膢腊也与?’正 与上文牛羊用人相应,以人为牛羊,则食之者必狐狸、 蝼螾也。”按;俞说是也。盐铁论散不足云:“古者, 庶人非膢腊无酒肉。”故此用以为餍饫之称也。“刀不 利,笔不铦”云云者,刀谓治书之刀。汉书萧曹传赞云 :“萧何、曹参皆起秦刀笔吏。”颜注云:“刀,所以 削书也。古者用简牒,故吏皆以刀笔自随也。”贾谊传 云:“俗吏之所务,在于刀笔、筐箧。”按:刀笔一物 而二用,笔所以书,刀所以削。酷吏传颜注云:“古者 书于简牍,故笔用刀焉。”后汉书刘盆子传章怀太子注 云:“古者记事,书于简册。谬误者,以刀削而除之, 故曰刀笔。”是也。刀不利,笔不铦,皆互文。铦亦利 也。音义:“铦,息廉切。本或作‘钴’,误。”按; 广雅释诂云:“铦,利也。”贾谊传晋灼注云:“世俗 谓利为铦彻。”音义:“砥,音纸。”按:说文:“底 ,柔石也。”重文“砥。”广雅释器云:“砥,砺也。 ”此承申、韩不仁之至而设问以难之。古者吏以刀笔决 法,故因以取譬。言刀笔不铦利,当以砥砺莹治之,刑 法不严峻,独不可使申、韩增益之乎?“人砥,则秦尚 矣”者,人砥,用人为砥也。言人之能莹治刑法者,无 过于秦者也。问意以刑法譬刀笔,以治法之人譬砥,故 答之如此。司马云:“言用法以砺人,如用砥以砺刀。 ”如其说,则本文当云“砥人”,不当云“人砥”矣。  注“
峻刑戮之术”。按:治平本作“刑 战”,此形近而误,今依世德堂本订正。 注“膢,八 月旦也”。按:说文:“膢,楚俗以二月祭饮食为膢。 ”御览引说文作“十二月”,风俗通祀典亦云楚俗常以 十二月祭饮食为膢,此盖方俗之异。后汉书刘玄传,章 怀太子注云:“冀州北郡以八月朝作饮食为膢,其俗语 曰:‘膢腊社伏。’”一切经音义引三苍云:“膢,八 月祭名也。”并与弘范此注合。 注“腊,●也。见礼 记”。按:郊特牲云:“伊耆氏始为蜡。蜡也者,索也 。岁十二月,合聚万物而索飨之也。”蜡、●古今字。 广雅释天:“●,祭也。”家语观乡射:“子贡观于蜡 。”王肃注云:“今之腊也。” 注“刀钝”至“利也 ”。按:世德堂本“挺削以刀”作“铦之以刀”,“欲 以救乱”无“欲”字,“如加刀砥”无“加”字,“所 以利也”作“所以利之也”。

  或曰:“刑名非道邪?何自然也?”曰:“何必 刑名?围棋、击剑、反目、眩形,亦皆自然也。由其大 也,作正道;由其小者,作奸道。”〔 注〕大者,圣人之言;小者,诸子之言。〔疏〕“刑名 非道邪?何自然也”者,史记老庄申韩传云:“申子之 学,本于黄、老,而主刑名。”又云:“韩非者,韩之 诸公子也,喜刑名法术之学,而其归本于黄、老。”集 解引新序云:“申子之书,言人主当执术无刑,因循以 督责臣下。其责深刻,故号曰术。商鞅所为,书号曰法 ,皆曰刑名。”按:“刑”读为“形”,古字通用。申 子之书,今无可考。韩非多以形名或刑名并言。如主道 云:“有言者自为名,有事者自为形,形名参同,君乃 无事焉。”又云:“同合刑名,审验法式,擅为者诛, 国乃无贼。”扬权云:“上以名举之。不知其名,复脩 其形。形名参同,用其所生。二者诚信,下乃贡情。” 明“刑名”即“形名”也。老子云:“天法道,道法自 然。”庄子天道云“:是故古之明大道者,先明天,而 道德次之。道德已明,而仁义次之。仁义已明,而分守 次之。分守已明,而形名次之。”郭注云:“天者,自 然也。自然既明,则物得其道也。物得其道,而和理自 适也。理适,而不失其分也。得分,而物物之名各当其 形也。”此刑名自然之说。“何自然也”,世德堂本“ 也”作“矣”。“围棋、击剑、反目、眩形,亦皆自然 也”者,围棋,见吾子疏。汉书东方朔传云:“十五学 击剑。”颜注云:“学剑,遥击而中之,非斩刺也。” 音义:“反目眩形,一本作‘反自眩刑’。眩,音县。 ”按;当作“反身、眩形”。一本作“反自”,“自” 即“身”之驳文。淮南子主术:“先自为检式仪表。” 读书杂志云:“当作‘先以身为检式仪表’。今本‘身 ’误为‘自’,‘自’上又脱‘以’字。文子上义篇作 ‘先以自为检式’,‘自’亦‘身’之误,惟‘以’字 未脱,是‘身’与‘自’形近易误之证。此文‘身’误 为‘自’,传写又改为‘目’,宋、吴本作‘
反自眩刑’,温公从之,而不知‘ 自’为‘身’误,‘刑’为‘形’假,依文解之,殊不 可通。围棋、击剑、反身、眩形,平列为四事。张平子 西京赋云:‘侲僮程材,上下翩翻,突倒投而跟絓,譬 陨绝而复联。’薛注云:‘突然倒投,身如将坠,足跟 反絓橦上,若已绝而复联。’即此所谓反身。‘眩’读 为‘幻’,汉书张骞传云:‘大宛诸国发使随汉使来观 汉广大,以大鸟卵及牦靬眩人献于汉。’颜注云:‘眩 读与幻同,即今吞刀、吐火、植瓜、种树、屠人、截马 之术皆是也。’后汉书西域传,章怀太子注引魏略云: ‘大秦国俗多奇幻,口中出火,自缚自解。’西京赋云 :‘奇幻倏忽,易貌分形,吞刀吐火,云雾杳冥。’此 眩形之说。四者皆术之甚难,而为之既熟,则行所无事 ,故曰‘亦皆自然也’。”“由其大者,作正道;由其 小者,作奸道”者,司马云:“礼乐可以安固万世,所 用者大;刑名可以偷功一时,所用者小。其自然之道则 同,其为奸正则异矣。”

  或曰:“申、韩之法非法与?”曰:“法者,谓 唐、虞、成周之法也。如申、韩!如申、韩!”〔 疏〕再言“如申、韩”者,吴云:“岂如申、韩之法? ”司马云:“如申、韩者,何足为法?”俞云:“两言 如申、韩,谓如何其用申、韩也。与学行篇‘如其富! 如其富”,吾子篇‘如其智!如其智’,渊骞篇‘如其 寝!如其寝’同义。”按:司封解此用论语孔注,最为 允洽。俞说非子云意,详见学行、吾子各疏。

  庄周、申、韩不乖寡圣人而渐诸篇,则颜氏之子 、闵氏之孙其如台。〔注〕言此数子之 才苟不乖少圣人之术,渐染其心于篇籍之中,以训学徒 ,则颜、闵不能胜之。〔疏〕“庄周、申、韩不乖寡圣 人而渐诸篇”者,乖、寡双声连语,犹云“睽孤”。汉 书五行志颜注云:“睽孤,乖剌之意也。”凡双声叠韵 连语,以声为义,无正字也。音义:“渐诸,子廉切。 ”按:汉书董仲舒传:“渐民以仁。”颜注云:“谓浸 润之也。”“渐诸篇”,犹云浸润之于六艺之文。“则 颜氏之子、闵氏之孙其如台”者,音义:“如台,音贻 。”经传释词云:“如台,犹柰何也。书汤誓‘夏罪其 如台’,史记殷本纪作‘有罪,其柰何’。高宗肜日‘ 乃曰:其如台’,殷本纪作‘乃曰:其柰何’。西伯戡 黎‘今王其如台’,殷本纪作‘今王其柰何’。是古谓 柰何为如台也。”又引法言此文解之,云:“言三子若 不诋訾圣人,则颜、闵之徒其柰之何也。”段氏玉裁古 文尚书撰异云:“谓颜、闵其柰之何,言不能胜之也。 ” 注“言此数子之才”。按:世德堂本“此”作“以 ”。

  或曰:“庄周有取乎?”曰:“少欲。”〔 注〕有简贵之益焉。“邹衍有取乎?”曰:“自持 。〔注〕有凝跱之风焉。至周罔 君臣之义,衍无知于天地之间,虽邻不觌也。”〔 疏〕“庄周有取乎?曰少欲”者,前文云:“老子之言 道德,吾有取焉耳。”庄周之学,原于老氏。庄子天下 云:“关尹、老聃乎,古之博大真人哉!芴漠无形,变 化无常。死与?生与?天地并与!神明往与!芒乎何之 ,忽乎何适,万物毕罗,莫足以归。古之道术有在于是 者,庄周闻其风而悦之。以谬悠之说,荒唐之言,无端 崖之辞,时恣纵而不傥,不以觭见之也。以天下为沈浊 ,不可与庄语。以卮言为曼衍,以重言为真,以寓言为 广,独与天地精神往来,而不敖倪于万物。”周之自序 如此。所谓齐死生,同贫富,等贵贱者也。故取其少欲 。“邹衍有取乎,曰自持”者,邹衍,史记田敬仲世家 、孟荀列传作“驺衍”,周礼司爟郑注、禹贡释文作“ 鄹衍”。汉书艺文志:邹子四十九篇,又邹子终始五十 六篇,入阴阳家。注云:“名衍,齐人,为燕昭王师, 居稷下,号‘谈天衍’。”孟荀传云:“驺衍睹有国者 益淫侈,不能尚德,若大雅整之于身,施及黎庶矣。乃 深观阴阳消息,而作怪迂之变,终始大圣之篇,十余万 言。”又云:“然要其归,必止乎仁义、节俭。”故取 其自持。“周罔君臣之义,衍无知于天地之间”者,论 语云:不仕无义。长幼之节,不可废也,君臣之义,如 之何其废之?”荀子解蔽云:“庄子蔽于天而不知人。 ”孟荀传云:“驺衍以为儒者所谓中国者,于天下乃八 十一分居其一分耳。中国名赤县神州,赤县神州内自有 九州,禹之序九州是也,不得为州数。中国外如赤县神 州者九,乃所谓九州也。于是有裨海环之,人民禽兽莫 能相通者,如一区中者,乃为一州。如此者九,乃有大 瀛海环其外,天地之际焉。”盐铁论论邹云:“邹衍非 圣人而作怪误,惑六国之君,以纳其说。此春秋所谓匹 夫荧惑诸侯者也。孔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 近者不达,焉能知瀛海?”“虽邻不觌”者,吴云:“ 虽与亲邻,亦不欲见之矣。”陶氏鸿庆读法言札记云: “天地之间,谓人道也。君子篇云:‘
通天地而不通人曰伎。’即此义矣 。周明于生死之理,而昧于君臣之义;衍能窥天地之奥 ,而不知人事之变,皆杨子所不取也。邻,近也;觌, 见也。言二子不能见近,即论语‘不学墙面’之义。” 按:吴说是也。虽邻不觌,言不惟无取而已,且深疾之 也。 注“有简贵之益焉”。按:世德堂本“简贵”作 “简质”(一)。

(一)“堂”字原本无,据本书疏例 增。
 
 
 

法言义疏七

    问神卷第五〔注〕测于天地之 情者,潜之乎心也。心能测乎天地之情,则入乎神矣。 〔疏〕此篇多阐发经义。自“或问神”至“
圣人以不手为圣人”,皆论易道。 “经可损益与”以下,则杂论五经。说文:“神,天神 ,引出万物者也。”引伸为神智。易系屡言神。如云: “神无方而易无体。”又云:“阴阳不测之谓神。”又 云:“
知变化之道者,其知神之所为乎? ”又云:“易无思也,无为也,寂然不动,感而遂通天 下之故。非天下之至神,其孰能与于此?”又云:“唯 神也,故不疾而速,不行而至。”又云:“利用出入, 民咸用之谓之神。”又云;“鼓之舞之以尽神。”又云 :“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子云欲明其义, 故假问发之。

  或问“神”。曰:“心。”“请问之。”曰:“ 潜天而天,潜地而地(一)。〔注〕惟 其所潜。天地,神明而不测者也。心之潜也,犹将 测之,况于人乎?况于事伦乎?”“敢问潜心于圣。” 曰:“昔乎,仲尼潜心于文王矣,达之。〔 注〕达,通。颜渊亦潜心于仲尼矣,未达一间耳。 〔注〕其殆庶几。神在所潜而已 矣。”〔注〕神道不远,潜心则是。〔 疏〕“或问‘神’。曰:‘心’”者,素问灵兰秘典论 云:“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又六节藏象论 云:“心者,生之本,神之变也。”荀子解蔽云:“心 者,形之君也,而神明之主也。”说苑辨物云:“易曰 :‘仰以观于天文,俯以察于地理,是故知幽明之故。 ’夫天文地理,人情之效,存于心,则圣智之府也。” 音义:“‘请问之’,天复本作‘请闻之’。”按:诗 车攻“有闻无声”,卷阿“令闻令望”,左传襄公篇“ 令闻长世”,论语“闻一以知十”,释文并云:“本作 ‘问’。”檀弓“问丧于夫子乎”,庄子庚桑“楚因失 吾问”,释文并云:“本作‘闻’。”是问、闻二字古 书互用。俞云:“‘之’当作‘心’,隶书相似而误也 。上文‘
或问神。曰:心。’故或人又请问 心也。’按:俞说是也。隶体“心”形、“之”形、“ 止”形相近易误。学行:“无止仲尼、无止颜渊。”今 本皆作“无心”。“心”之误“之”,犹“止”之误“ 心”也。蒙上发问,本书多有此文例。如“其质非也。 敢问质”,“莫知作,上作下。请问莫知”,“先知其 几于神乎?敢问先知”,“或问:‘为政有几?’曰: ‘思斁。’或问思斁”,“为政日新。或人敢问日新” ,“天道劳功。或问劳功”,皆是。“潜天而天,潜地 而地”者,易干:“初九,潜龙勿用。”崔憬注云:“ 潜,隐也。”按:引伸为深入之义。潜天而天崇,效天 也;潜地而地卑,法地也。“天地,神明而不测者也。 心之潜也,犹将测之”者,中庸云:“天地之道,可壹 言而尽也。其为物不贰,则其生物不测。”文言云:“ 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系辞云:“易与天地准, 故能弥纶天地之道。仰以观于天文,俯以察于地理,是 故知幽明之故。”又云:“与天地相似,故不违。”又 云:“夫易广矣,大矣!以言乎远,则不御;以言乎迩 ,则静而正;以言乎天地之间,则备矣。”又云:“以 体天地之撰,以通神明之德。”又云:“参天两地而倚 数。”“况于人乎?况于事伦乎”者,乐记郑注云:“ 伦谓人道也。”孟子滕文公,赵注云:“人伦者,人事 也。”文言云:“天且弗违,而况于人乎?况于鬼神乎 ?”东原录云:“杨子:‘潜天而天,潜地而地。’人 之神潜天地,则其德如天地矣。书曰:‘惟克天德。’ 故仲淹谓‘天隐地隐者,此也’。真西山潜斋记引此, 作‘心之潜也,犹将见之’。”惠氏栋易微言引此文而 说之云:“潜天而天,潜地而地,所谓知情天地,即神 也。心之潜也,犹将测之,所谓形不测也。天地神明不 测,而心能测之,伏牺、文王、孔子是也。知情天地形 不测,人与事伦不足言矣!”按:“知情天地形不测” ,本书孝至文。“昔乎”,世德堂本无“乎”字。“仲 尼潜心于文王矣,达之”者,系辞云:“易之兴也,其 于中古乎?作易者,其有忧患乎?”惠氏栋周易述云: “中古,谓文王也。文王蒙大难而演易,故作易者其有 忧患乎!”传曰:“
作者之谓圣。”系辞又云:“易之 兴也,其当殷之末世、周之盛德邪?当文王与纣之事邪 ?”左传昭公篇孔疏引易郑注云:“据此言,以易文王 所作,断可知矣。”张氏惠言易郑氏义云:“卦爻之辞 ,郑俱以为文王作。作者,谓卦辞、爻辞也。后儒疑王 用亨于岐山之等,嫌以受命自居。文王不嫌称王,岂嫌 书经以法后世?”是也。艺文志云:“孔氏为之彖、象 、系辞、文言、序卦之属十篇。”按:仲尼祖述尧、舜 ,宪章文、武,独云潜心文王者,以此章乃论易道。易 是文王所作,孔子述之故也。“颜渊亦潜心于仲尼矣, 未达一间耳”者,系辞云:“颜氏之子,其殆庶几乎? 有不善,未尝不知;知之,未尝复行也。易曰:‘不远 复,无祇悔,元吉。’”虞注云:“谓颜回不迁怒,不 贰过,克己复礼(二),天下归仁。”侯果注云:“此 明知微之难,则知微者唯圣人耳。颜子亚圣,但冀近于 知微,而未得也。在微则昧,理章而悟。失在未形,故 有不善;知则速改,故无大过。”说文:“间,隙也。 ”未达一间,即冀近于知微而未得之意。 注“
达,通”。按:广雅释诂文。此文 “达”当训为“至”。考工记“专达于川”,郑注云: “达犹至也。”“仲尼潜心于文王,达之”,谓仲尼学 文王,而至于文王。“颜渊亦潜心于仲尼,未达一间耳 ”,谓颜渊学孔子,而未至于孔子仅一隙之地耳。

(一)下“地”字原本讹作“潜”, 据法言改。

(二)“礼”字原本作“理”,音近 而讹,今改。

  天神天明,照知四方;〔注〕天 以神明,光烛幽冥,照曜四方;人以潜心,钩深致远, 探赜索隐。天精天粹,万物作类。〔 注〕天以精粹覆万物,各成其类;人以潜心考校同异, 披扬精义。〔疏〕“天神天明,照知四方”者,易离象 曰:“明两作离,大人以继明照于四方。”虞注云:“ 两谓日与月也,日月在天,动成万物,故称作矣。震东 ,兑西,离南,坎北,故曰照于四方。”荀子不苟云: “君子养心莫善于诚,致诚则无他事矣,惟仁之为守, 惟义之为行。诚心守仁则形,形则神,神则能化矣;诚 心行义则理,理则明,明则能变矣。变化代兴,谓之天 德。”又云:“故操弥约而事弥大。五寸之矩,尽天下 之方也。故君子不下室堂,而海内之情举积此者,则操 术然也。”“天精天粹,万物作类”者,说文:“粹, 不杂也。”文言云:“
大哉,干乎!刚健中正,纯粹精也 。”系辞云:“精气为物。”虞注云:“干纯粹精,故 主为物。”干彖曰;“大哉,干元!万物资始。”九家 易云:“干者纯阳,众卦所生,天之象也。观干之始, 以知天德。”荀爽注云:“册取始于干,犹万物之生本 于天。”文言云:“
圣人作而万物睹,本乎天者亲上, 本乎地者亲下,则各从其类也。”崔憬注云:“谓动物 亲于天之动,植物亲于地之静。”虞注云:“方以类聚 ,物以群分。干道变化,各正性命,触类而长,故各从 其类。”真西山云:“杨子默而好深湛之思,故其言如 此。‘潜’之一字,最宜玩味。天惟神明,故照知四方 ;惟精粹,故万物作睹。人心之神明精粹,本亦如此。 惟不能潜,故神明者昏,而精粹者杂,不能烛物而应理 也。”明、方、粹、类,韵语。 注“光烛幽冥”。按 :世德堂本“冥”作“明”。 注“披扬精义”。按: 世德堂本“披扬”作“搜畅”。

  人心其神矣乎?操则存,舍则仁。〔 注〕人心如神,变化无方。操而持之则义存,舍而废之 则道亡,操而不舍则道义光大。能常操而存者,其 惟圣人乎?〔疏〕“操则存,舍则亡” ,“舍”,世德堂本作“舍”,注同。音义:“舍则, 书也切。”孟子云:“孔子曰:‘
操则存,舍则亡,出入无时,莫知 其乡,惟心之谓与?’”朱子集注云:“孔子言心操之 则在此,舍之则失去,其出入无定时,亦无定处如此。 孟子引之,以明心之神明不测,得失之易,而保守之难 ,不可顷刻失其养,学者当无时而不用其力,使神清气 定常如平旦之时,则此心常存,无适而非仁义也。”  注“变化无方”。按:世德堂本“
方”作“常”。

  圣人存神索至,〔注〕存其精神 ,探幽索至。成天下之大顺,致天下之大利,〔 注〕顺事而无逆,利物而无害。和同天人之际,使 之无间也。〔注〕至化混然,归于一也 。〔疏〕“存神”者,存其神也;“索至”者,求其至 也。音义:“索之,山责切。”系辞云:“易其至矣乎 ?”周礼:“师氏以三德教国子,一曰至德以为道本。 ”郑注云;“至德,中和之德,覆焘持载含容者也。孔 子曰:‘中庸之为德,其至矣乎!’”为此文“至”字 之义。“顺”者,坤德也。文言云:“坤道其顺乎?承 天而时行。”“利”者,干德也。文言云:“
干始能以美利利天下,不言所利, 大矣哉。”“和同天人之际”者,干凿度引孔子曰:“ 故道兴于仁,立于礼,理于义,定于信,成于智。五者 ,道德之分,天人之际也。”汉书眭弘等传赞云:“通 合天人之道者,莫着乎易、春秋。”和同即通合之意。 “使之无间”者,音义:“无间,间厕之‘间’。”按 :解嘲云:“细者入无间。”李注云:“无间,言至微 也。”按:谓不可分析也。世德堂本作“使之而无间者 也”,“而”、“者”皆衍字。

  龙蟠于泥,蚖其肆矣。〔注〕惟 圣知圣,惟龙知龙,愚不知圣,蚖不知龙。圣道未彰, 群愚玩矣;龙蟠未升,蚖其肆矣。蚖哉,蚖哉,恶 睹龙之志也与!〔注〕叹之甚也。或 曰:“龙必欲飞天乎?”曰:“时飞则飞,时潜则潜, 〔注〕时可而升,未可而潜。既 飞且潜。〔注〕义兼出、处。食 其不妄,形其不可得而制也与!”〔注 〕饮食则不妄,有形而不可制也。曰:“圣人不制 ,则何为乎羑里?”曰:龙以不制为龙,圣人以不手为 圣人。”〔注〕手者,桎梏之属。〔疏 〕“龙蟠于泥,蚖其肆矣”者,说文:“龙,鳞虫之长 ,能幽能明,能细能巨,能短能长,春分而登天,秋分 而潜渊。”干:“初九,潜龙勿用。”马融注云:“物 莫大于龙,故借龙以喻天之阳气也。”又沈驎士注云: “称龙者,假象也。天地之气有升降,君子之道有行藏 ,龙之为物,能飞能潜,故借龙比君子之德也。”尚书 大传云:“蟠龙贲信于其藏。”郑注云:“蟠,屈也。 ”音义:“蚖,音元。”按:说文:“蚖,荣蚖,蛇医 。”国语郑语:“化为玄鼋。”韦注云:“‘鼋’或为 ‘蚖’。蚖,蜥蜴也,象龙。”“蚖哉,蚖哉,恶睹龙 之志也与”者,音义:“恶睹,音乌。”文言云:“确 乎其不可拔,潜龙也。”虞注云:“干刚潜初,坤乱于 上,君子弗用,隐在下位,确乎难拔潜龙之志也。”“ 龙必欲飞天乎”者,干:“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 ”虞注云:“谓若庖牺观象于天,造作八卦,备物致用 ,以利天下。故曰飞龙在天,天下之所利见也。”按: 圣人受命制作,为万世法,是为飞天。或问此者,据文 王、孔子皆受命制作。“时飞则飞,时潜则潜”者,干 象曰:“潜龙勿用,阳在下也。飞龙在天,大人造也。 ”荀爽注云:“气微位卑,虽有阳德,潜藏在下,故曰 勿用也。飞者喻无所拘,天者首事造制。大人造法,见 居天位,圣人作而万物睹,是其义也。”“飞且潜”者 ,谓圣人虽受命制作,而不必皆居天位。如文王三分天 下有其二以服事殷,孔子则终老于庶位也。“既食其不 妄,形其不可得而制也”者,音义:“食其不妄,俗本 作‘不忘’,字之误也。非义不妄食,故不可得而制。 楚辞曰:‘凤亦不贪喂而妄食。’”按:所引楚辞宋玉 九辩文。彼洪兴祖补注引杨子曰“食其不妄”,又引说 者曰“非义不妄食”,即此文音义语。吕氏春秋举难: “孔子曰:‘龙食乎清而游乎清,螭食乎清而游乎浊, 鱼食乎浊而游乎浊。’”食其不妄,即食乎清之谓。宋 、吴本“妄”作“忘”。宋云:“虽饮食之间,不敢忽 于形。”吴云:“虽一食之间,不忘隐见之形,安得而 制哉?”均不可通。“圣人不制,则何为乎羑里”者, 音义:“羑里,羊久切。”说文:“羑,进善也,从羊 ,久声。文王拘羑里,在汤阴。”史记殷本纪云:“纣 囚西伯羑里。”御览六百十三引风俗通云:“殷曰羑里 ,言不害人,若于闾里,纣拘文王是也。”亦作牖里, 书钞四十五引白虎通云:“殷曰牖里。”淮南子泛论云 :“悔不诛文王于羑里。”高注云:“‘羑’古‘牖’ 字。”大传云:“文王一年质虞、芮,二年伐于,三年 伐密、须,四年伐畎夷,纣乃囚之。”“龙以不制为龙 ,圣人以不手为圣人”者,公羊传庄公篇云:“手剑而 叱之。”解诂云:“手剑,持拔剑。”陈疏云:“凡以 手持物谓之手。下十三年传‘曹子手剑而从之’,亦谓 持剑也。檀弓云:‘子手弓而可。’谓持弓也。周书克 殷云:‘武王乃手大白以麾诸侯。’史记周本纪‘手’ 作‘持’。又吴世家‘专诸手匕首刺王僚’,楚世家‘ 自手旗左右麾军’,司马相如上林赋‘手熊罴’,义皆 作持也。盖手所以持,因而持即谓之手,以名辞为动辞 也。不持谓不专执一端,即毋必、毋固之义,故可常亦 可变,可伸亦可屈。龙之为物,能细能巨,能短能长, 故其形不可制也。圣人之所不可制者道而已矣,其形则 固可得而制也。故以龙象圣人者,谓其道,非谓其形也 。文王当忧患之世,事逆天暴物之君,义当受制则受之 ,此为不手,此为圣人也。”注“惟圣”至“肆矣”。 按:惠氏栋易微言解此文云:“龙蟠于泥,独也,以况 君子。肆,恣也。蚖其肆,不慎独也,以况小人闲居为 不善也。”定宇此说与弘范绝异。荣谓“
蟠泥”与下文“飞天”相对,当以 李义为长。班孟坚答宾戏云:“应龙潜于潢污,鱼鼋媟 之。不睹其能奋灵德,合风云,超忽荒,而躆昊苍也。 ”语即本此。是孟坚解此亦与弘范义同。龙蟠者,文王 之蒙难,孔子之困厄也,蚖其肆者,纣之逆天暴物,衰 周之邪说暴行也。此圣人失位、小人得志之喻。 注“ 手者,桎梏之属”。按:东原录云:“杨子曰:‘圣人 以不手为圣人。’李轨注谓:‘手者,桎梏之属。’贾 谊新书云:‘纣作梏数千,晲天下诸侯之不顺己者,杖 而梏之。文王桎梏,囚于羑里,七年而后得免。’其注 意以文王圣而免桎梏,则与杨子合矣。”所引新书见君 道篇,龚取证弘范此注,语似有据。然圣人以得免桎梏 为圣,殊不成义,此决非子云本旨。音义云:“
不手,不制于人之手。”宋云:“ ‘手’当为‘干’字之误也。言圣人虽为纣所囚,然终 不干其刑,故能谓之圣人。”吴云:“手,持也,执也 。文王事不道之纣,虽以非礼见囚,终不能执而戮之。 ”司马云:“光谓手谓为人所提携指使,枉己之道而随 人左右也。”俞云:“‘手’当为‘午’。成二年公羊 传‘曹公子手’,释文曰:“‘手’本作‘午’。’是 其例也。说文午部:‘午,啎也。五月阴气午,逆阳冒 地而出。’释名释天曰:‘午,仵也。阴气从下上,与 阳相仵逆也。’然则不午者,不逆也。此言圣人之德与 神龙异,龙以不制为龙,圣人则以不午为圣人。记曰: ‘素富贵,行乎富贵;素贫贱,行乎贫贱;素夷狄,行 乎夷狄;素患难,行乎患难。君子无入而不自得焉。’ 此不午之义也。文王之囚于羑里,正所谓‘素患难,行 乎患难’,何损于文王之圣乎?诸说皆不得其义。吴训 ‘手’为‘持、执’,是矣;而以不手为不能执而戮之 ,则亦失之。”

  或曰:“经可损益与?”曰:“易始八卦,而文 王六十四,其益可知也。诗、书、礼、春秋,或因或作 ,而成于仲尼,其益可知也。〔注〕或 因者,引而伸之;或作者,又加春秋。故夫道非天 然,应时而造者,损益可知也。”〔疏 〕“易始八卦,而文王六十四”者,系辞云:“古者庖 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 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 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按:经惟言伏牺 作八卦,不言重卦始自何人。子云以为文王六十四,此 汉易家相传之师说也。易通卦验云:“
虙羲作易仲,仲命德,维纪衡。周 文增通八八之节,转序三百八十四爻。”郑注云:“仲 谓四仲之卦震、兑、坎、离也。维者,四角之卦艮、巽 、坤、干也。八八之节六十四卦,于节□各有王也。” 是纬说与此合也。周本纪云:“西伯盖即位五十年,其 囚羑里,盖益易之八卦为六十四卦。”三代世表云:“ 季历生文王昌,益易卦。”是史迁说与此合也。淮南子 要略云:“八卦可以识吉凶、知祸福矣,然而伏牺为之 六十四变,周室增以六爻。”高注云:“八八变为六十 四卦,伏牺示其象。周室谓文王也。”按:高云“伏牺 示其象”者,物生而后有象,象而后有滋,滋而后有数 。伏牺为之六十四变,未滋之虚象也;周室增以六爻, 已滋之实数也。是淮南说与此合也。艺文志云:“文王 于是重易六爻,作上、下篇。”按:班志本刘向父子, 其说云尔。是二刘、班固与此合也。论衡正说云:“说 易者皆谓伏牺作八卦,文王演为六十四。”是王充以前 易家无异说也。又对作云:“易言伏牺作八卦。前是未 有八卦,伏牺造之,故曰作也。文王图八,自演为六十 四。”是充说亦与此合也。其诸儒异说有谓伏牺自重者 。系辞“以类万物之情”,九家易云:“六十四卦凡有 万一千五百二十册,册类一物,故曰类万物之情。以此 知庖牺重为六十四卦,明矣。”又系辞“引而信之,触 类而长之”,虞注云:“引谓庖牺引信三才,兼而两之 ,以六画触动也,谓六画以成六十四卦。”又系辞“爻 彖以情言”,崔憬注云:“伏牺始画八卦,因而重之, 以备万物,而告于人也。”易孔疏论重卦之人云:“王 辅嗣等以为伏牺重卦。”又云:“
今依王辅嗣,以伏牺既画八卦,即 自重为六十四卦,为得其实。”是也。有谓神农所重者 ,困学纪闻引京氏易积算法云:“八卦因伏羲,暨于神 农,重乎八纯。”御览一引帝王世纪云:“庖牺作八卦 ,神农重之,为六十四卦也。”周礼大卜贾疏云:“后 郑专以为伏牺画八卦,神农重之。”易孔疏论重卦之人 云:“郑玄之徒,以为神农重卦。”是也。有谓夏禹所 重者,孔疏论重卦之人云:“孙盛以为夏禹重卦。”是 也。今按孔疏驳神农重卦之说云:“若言重卦起自神农 ,其为功也岂比系辞而已哉?何因易纬等数所历三圣, 但云伏牺、文王、孔子,竟不及神农?”其说良是。以 为夏禹,更无烦置辩。惟系辞言十二盖取于神农、黄帝 、尧、舜,有取益,取噬嗑,取涣等文,似彼时已有六 十四卦。谓伏羲自重,疑最近理。然系辞以后名被前事 言卦象,兼备万物,非谓先有某卦,而后圣人制作某事 以象夏之徒不能赞一辞。”此春秋称作之义也。“道非 天然,应时而造者,损益可知也”者,天然者,董仲舒 传云“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是也。道 之天然者,谓若礼记大传云“亲亲也,尊尊也,长长也 ,男女有别,此其不得与民变革者也”。应时而造者, 谓若白虎通三教云“
王者设三教者何?承衰,救弊,欲 民反正道也。”五经皆应时而造,明得损益。白虎通五 经云:“孔子所以定五经者何?以为孔子居周之末世, 王道陵迟,礼乐废坏,强陵弱,众暴寡,天子不敢诛, 方伯不敢伐,闵道德之不行,故周流应聘,冀行其圣德 。自卫反鲁,自知不用,故追定五经以行其道。”是也 。

  或曰:“易损其一也,虽憃知阙焉。至书之不备 过半矣,而习者不知。〔注〕本百篇, 今二十九,故曰过半。惜乎!书序之不如易也。” 〔注〕叹恨书序虽存,独不如易之可推 寻。曰:“彼数也,可数焉,故也。如书序,虽孔 子末如之何矣。”〔注〕数存,则虽愚 有所不失;数亡,则虽圣有所不得。〔疏〕“易损其一 也,虽憃知阙焉”者,“也”读为“邪”。世德堂本无 此字,盖以不得其义而妄去之。音义:“憃,书容切; 又丑江切;又丑用切。”说文:“惷,愚也。”吴云: “言易之六十四,若损其一,虽愚人可以知其阙者。” 按:论衡正说云:“孝宣皇帝之时,河内女子发老屋, 得逸易、礼、尚书各一篇,奏之。宣帝下示博士,然后 易、礼、尚书各益一篇。”隋书经籍志云:“秦焚书, 周易独以卜筮得存,惟失说卦三篇,后河内女子得之。 ”徐氏养原今古文书增太誓说云:“充言益一篇,不知 所益何篇。以他书考之,易则说卦,书即太誓,惟礼无 闻。”洪氏颐烜读书丛说云:“易益说卦,尚书益太誓 ,皆三篇合为一篇。然则易于汉时固尝有逸。但此文‘ 易损其一邪’,乃是设辞,吴解得之,非指论衡所云也 。”“书之不备过半矣,而习者不知”者,艺文志“尚 书古文经四十六卷”,注云“为五十七篇”;又“经二 十九卷”,注云“
大、小夏侯二家,欧阳经三十二卷 ”,颜注云:“此二十九卷,伏生传授者。”志云:“ 秦燔书禁学,济南伏生独壁藏之。汉兴亡失,求得二十 九篇,以教齐、鲁之间,讫孝宣世,有欧阳、大、小夏 侯氏,立于学官。古文尚书者,出孔子壁中。武帝末, 鲁共王坏孔子宅,欲以广其宫,而得古文尚书及礼记、 论语、孝经,凡数十篇,皆古字也。孔安国者,孔子后 也,悉得其书,以考二十九篇,得多十六篇。安国献之 ,遭巫蛊事,未列于学官。”今按经二十九卷者,尧典 一,咎繇谟二,禹贡三,甘誓四,汤誓五,盘庚六,高 宗肜日七,西伯戡耆八,微子九,太誓十,牳誓十一, 洪范十二,金縢十三,大诰十四,康酷十五,酒诰十六 ,梓材十七,召诰十八,洛诰十九,多士二十,毋劮二 十一,君奭二十二,多方二十三,立政二十四,顾命二 十五,鲜誓二十六,甫刑二十七,文侯之命二十八,秦 誓二十九。康王之诰与顾命合为一卷,书序附秦誓之后 ,不入卷数。其中太誓一篇,刘向以下皆谓后来民间所 献。或以为武帝时,或以为宣帝时,而其为后得,则众 说所同。是伏生所传,惟有二十八篇,无太誓。然无以 合于史、志伏生求得二十九篇之说。王氏引之力辨伏书 本有太誓,其云后得者,乃向、歆诸人传闻之误。按: 刘子政博极群书,立言不苟,岂于经籍源流,本朝掌故 ,漫不深考,率以无据之辞着诸别录,而马季长、赵邠 卿、王子雍之徒从而妄信之?此事理所必无。然则伏书 既无太誓,而篇数又为二十九,其说颇不可通。于是, 陈氏寿祺欲以书序当其一篇,而俞氏正燮、龚氏自珍则 欲析康王之诰于顾命以当之。顾按诸旧闻,皆相乖剌。 魏氏源又谓伏生所得与民间所献皆是太誓残本,此之所 有或彼之所无,故可取为增补。然使伏书本有太誓,则 民间所献即有可以增补之处,亦必不能谓太誓为后得。 荣谓太誓后得充学之说,两汉诸儒从无异同,其为信而 有征,显然可见。班志所云伏生求得二十九篇,及云孔 安国以古文尚书考二十九篇得多十六篇者,皆尚书二十 九篇既定以后追数之辞。史记儒林传亦云:“伏生求其 书,亡数十篇,独得二十九篇。”此则后人据汉书校改 之。论衡正说述此事,谓晁错往从受尚书二十余篇,不 言其小数;至宣帝得逸书一篇,下示博士,乃云“尚书 二十九篇始定”。其说足补诸史之阙。若夫宣帝以前, 汉人引书有在后得太誓中者,此盖出大传或其他故书雅 记,不必即为彼时尚书已有太誓之证。大传载尚书逸文 在二十八篇以外者甚多,不得以伏书无太誓,便谓大传 不当有其逸文;亦不得因大传有太誓逸文,即断为伏书 有此篇也。由是言之,二十八篇者,汉初伏生之书;二 十九篇者,宣帝以后夏侯、欧阳之书。欧阳经又为三十 二卷者,以后得太誓析为三篇,又以书序自为一卷,故 三十二。不为书序作章句,故志有欧阳章句仍三十一卷 矣。古文经四十六卷者,今文所有之二十九篇,古文悉 有之。又于其中出康王之诰于顾命,是为三十;多舜典 、汩作、九共、大禹谟、益稷、五子之歌、胤征、汤诰 、咸有一德、典宝、伊训、肆命、原命、武成、旅獒、 冏命,凡十六篇,故四十六。其为五十七篇者,十六篇 中九共为九,三十篇中盘庚、太誓各为三,为五十八; 武成逸篇亡于建武之际,故五十七。班于总目据旧题, 于注据见存耳。云“不备过半”者,此据当时学官传习 尚书二十九篇言之。书本百篇,今于二十九篇中析盘庚 、太誓各为三,顾命、康王之诰为二,不过三十四篇, 亡逸者尚六十六。若以古文经五十八篇计之,则不备者 止四十二,不云过半矣。“习者不知”者,汉书刘歆传 :“歆移书让太常博士云以尚书为备。”臣瓒注云:“ 当时学者谓尚书唯有二十八篇,不知本有百篇也。”论 衡正说云:“或说尚书二十九篇者,法北斗、七宿也。 四七二十八篇,其一曰斗矣,故二十九。”是也。“惜 乎!书序之不如易”者,书序谓百篇之序。今文尚书之 有序无序,说者各异。陈氏寿祺力主今文有序,讨论经 传,举十有七事以证之。其第十四证即据法言此文为说 ,详见左海经辨。既今文有序,而习者不知书之不备者 。正说又云:“或说曰:‘孔子更选二十九篇,二十九 篇,独有法也。’”是当时学者未尝不见书序,即未尝 不知书有百篇,而犹为此说者,以为二十九篇之外皆孔 子所不取者也。“彼数也,可数焉,故也”者,两“数 ”字音义不为作音。按:数也之“数”,所据切。广韵 十遇:“数,算数。”周数有九数。世本曰:“隶首作 数。”是也。可数之“数”,所矩切。广韵九麌:“数 ,计也。”是也。司马云:“八卦重之成六十四,自然 之数。”按: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阙一可知者, 以其可用算数证明之。易经卦八,六十四为八自乘之数 也。又六画而成卦,三百八十四为六与六十四相乘之数 也。”“如书序,虽孔子亦末如之何矣”者,征实易明 ,凭虚难晓。百篇之序虽存,而篇亡不足以证之,则序 为空文。学者既以尚书二十九篇为备,则虽时有圣人, 不能执空文与之争,明书序无所用也。 注“本百篇, 今二十九,故曰过半”。按:“二十九”治平本作“五 十九”,世德堂本作“四十九”,皆妄人所改。不知此 据当时所诵习之三家经文为言,故云不备过半。注“故 曰过半”四字,即承正文而言,谓不备者过半也。若作 “五十九”,则语不可解。此谬误之显然者,今订正。  注“叹恨书序虽存,独不如易之可推寻”。按:俞云 “书有序,易亦有序,今序卦传是也。序卦传自‘盈天 地之间者唯万物,故受之以屯’,至‘物不可穷也,故 受之以未济终焉’,皆以意义联贯其间。其或阙失,可 以推求。故上文曰‘
易损其一,虽憃知阙焉’。至书序 则但云为某事作某篇,不相联贯,故上文曰‘至书之不 备过半矣,而习者不知’。此或人叹书序不如易之意也 。”荣谓:此言书有百篇,犹易有六十四卦。书序者, 书有百篇之证。然易能证明六十四卦之不可阙一,而书 序不能证明二十九篇之为不备,故发此叹。殊不谓书序 作法不及序卦传之意义联贯。俞说谬矣。

  昔之说书者,序以百,〔注〕叙 以百篇。而酒诰之篇俄空焉。今亡夫。〔 注〕秦焚书,汉兴求集之,酒诰又亡一简。中者先师犹 俄而空之,今渐亡。〔疏〕“昔之说书者,序以百,而 酒诰之篇俄空焉”者,此明当时博士以尚书二十九篇为 备,乃俗学之失真,非先师旧说如此,故举昔之说书者 二事以正之。序者,篇之次第。序以百者,第篇之数以 百,不以二十八或二十九,谓并有目无书者数之,不以 见在为数也。盖以见在为数,则尧典第一,咎繇谟第二 ,禹贡第三,讫于秦誓为第二十八;加后得太誓,则秦 誓为第二十九。而依百篇之序为次,则尧典、咎繇谟之 间有舜典、汩作、九共、槁饫、大禹谟,凡十三篇,故 咎繇谟为第十五。而咎繇谟、禹贡之间有弃稷,故禹贡 为第十七。如是数之,讫于秦誓为第百也。伏生所传虽 止二十八篇,然尚书大传篇目有九共、帝告、嘉禾、掩 告、臩命,皆在二十八篇以外,是为伏生弟子亲闻百篇 之说之明证。论衡正说云:“尚书本百篇,孔子以授也 。遭秦用李斯之议,燔烧五经。济南伏生抱百篇藏于山 中。孝景皇帝时,始存尚书。伏生已出山中,景帝遣晁 错往从受尚书二十余篇。伏生老死,书残不竟。”然则 伏生教授之际,百篇俨存。其所传二十余篇,乃生自全 书中择取以先付讲习者。传授虽有后先,篇第不容改易 。及生终业辍,尚书乃以二十八篇为止。弟子诠次,虽 复以此二十八篇自为甲乙,然亦必兼列旧第,以存伏书 之真。其后展转传写,则专数见在,凡不传诸篇,但列 序目,不复数之。亦如传诗者虚存南陔等篇之义,更不 入诸什中。则郑君所谓推改什首,非孔子之旧矣。意尚 书欧阳、大、小夏侯三家旧本有序篇以百者,子云犹及 见之,故其言如此。此昔之说书者不以尚书为备之事, 一也。音义;“俄空,苦贡切,缺也。”按:古书凡有 脱文,每中空以识之,逸周书此例最多。“酒诰之篇俄 空”,谓于酒诰脱简之处中空若干字,以示其有脱也。 艺文志云:“刘向以中古文校欧阳、大、小夏侯三家经 文,酒诘脱简一,召诰脱简二,率简二十五字者脱亦二 十五字,简二十二字者脱亦二十二字。”盖古者削竹为 札以书,谓之简。连编众简,谓之篇。一简当今书之一 行。简之长短有定,而其字数之多寡,每因篇而异。传 写之际,必依原书以为程。伏生书与中古文同出先秦定 本,其每篇简数、字数,彼此较若画一。及三家以今文 写之,则改着缣帛,行数、字数非复竹书之旧。在竹书 为一简者,在今文本或分属两行。然竹书有脱简,则今 文本有脱字,简若干字,即脱若干字矣。酒诰、召诰之 有脱字,既为三家所同。则必所据伏生书有然。伏书所 脱者,而中书有之,故以中书校三家书,而得三家书酒 诰、召诰脱字之数。因三家书二篇脱字之数,而知伏书 脱简之数也。伏书有脱简,伏生不容不自知之。知有脱 简,而老耄遗忘,不复能举其辞,而令传写者于此姑空 若干字,以俟异日之或求得其文而补焉,故谓之俄空。 俄之为言,假也。下文“天俄而可度”云云,王氏念孙 杂志云:“俄与假声近而义同,周颂维天之命篇‘假以 溢我’,说文引作‘□以溢我’,是其例也。”按:王 读彼文“俄而”为“假如”,不必尽合,而以释此文, 则为确诂。故“俄空”云者,非忽亡之谓,乃姑阙之意 。“
酒诰之篇俄空”云者,非此篇全阙 之谓,乃一篇之内有所中阙之意也。最初三家先师知其 说者,其所写经文必皆如是。久而失其真,则不复尔。 而旧本固不容尽亡,此必子云所见三家经文犹有于酒诰 、召诰脱简之处中空若干字,以示其阙者,故云“酒诰 之篇俄空焉”。不兼及召诰者,文不备耳。此昔之说书 者不以尚书为备之事,二也。“今亡夫”者,“亡”读 为“无”。论语云:“吾犹及史之阙文也。有马者,借 人乘之,今亡矣夫。”包注云:“孔子自谓及见其人如 此,至今无有矣。”法言此语正用论语文,其义亦同。 盖子云晚年所见尚书通行之本已尽去旧第,直以二十九 篇为孔子删定旧数。又酒诰、召诰脱简之处尽已联属无 迹,不复知有阙文。专己妄作,全失本真,故发此慨。 自来说法言此文者,皆不得其解。而王氏鸣盛尚书后案 □段氏玉裁异之说,尤谬误不可从,今详论之。后案云 :“酒诰今见在,何得言俄空?此言甚可疑。李轨、吴 秘注皆不明确,徒乱人意。王应麟困学纪闻谓刘向以中 古文校欧阳、大、小夏侯三家经文,酒诰脱简一,‘俄 空’即脱简之谓,而大传引酒诰‘王曰封,惟曰若圭璧 ’,今无此句,疑所脱即此等句。应麟此说亦非也。刘 向校书,见有脱简,即应补入,必不任其脱落。但刘向 以中古文校今文,所云脱简者,乃古文有而今文无。大 传则伏生今文之学。欧阳、大、小夏侯三家所辑圭璧之 句,想是伏生于他处别得逸文,古文所无、故今酒诰亦 无此句。其俄空自指全亡,非脱一简之谓,不可以圭璧 句当之。然则酒诰既已全亡,今酒诰甚完善,又从何而 出?朱子语类徐孟宝问一条,竟以子云不见孔壁古文为 说。孔壁古文,汉大儒多见之。况酒诰古、今文皆有, 子云岂有不见?语类尤大误。反覆考之,韩非说林篇引 酒诰之文以为康诰,盖尚书或有别本,将酒诰混入康诰 ,扬雄偶据其本,遂以为俄空耳。”撰异云:“谓书序 有百,而酒诰则无序,非谓尚书阙酒诰也。凡后人所谓 数篇同一序者,皆有有目无序者厕其间。如:‘
咎繇矢厥谟,禹成厥功,帝舜申之 ,作大禹谟、咎繇谟、弃稷。’按其实,则弃稷不统于 此序。所以作弃稷者,不传也。‘汤既胜夏,欲迁其社 ,不可,夏社、疑至、臣扈。’按其实,则疑至、臣扈 不统于此序。所以作疑至、臣扈者,不传也。‘大戊赞 于伊涉,作伊涉、原命。’按其实,则原命不统于此序 。所以作原命者,不传也。‘高宗祭成汤,有飞雉升鼎 耳而雊,祖己训诸王,作高宗肜日、高宗之训。’按其 实,则高宗之训不统于此序。所以作高宗之训者,不传 也。酒诰、梓材亦正此类。以殷余民邦康叔,故作康诰 一篇,其酒诰、樟材不统于此序,盖失其传。‘俄空’ 云者,偶不存之谓,非竟亡也。然至于久而阙,则竟亡 矣,故云‘今亡夫’。子云独举酒诰者,举一以例其余 也。”按:段不见百篇之书,安能知某篇不统于某序? 酒诰、梓材,皆康叔受封时,周公称王命以戒之之辞, 正当与康诰同序,何以知其别有作意而不传耶?且即如 其说,谓酒诰等篇别自有序,而百篇之中如九共当九篇 ,咸乂当四篇,太甲、盘庚、说命、太誓各当三篇,亦 篇皆有序耶?古来尚书家但有百篇之说,从无百序之说 ,子云独何所据而云昔之说书者序有百耶?上文方云“ 书序,孔子末如之何”,明书序虽存,不能谕习者之罔 。此忽慨叹于书序之有阙亡,义不相应,将安取耶?王 自误解酒诰俄空为书亡酒诰,乃谓尚书别本尝有将酒诰 混入康诰者,子云偶据其本,遂以为酒诰全亡。夫三家 经文明明二十九篇,酒诰明明在二十九篇之内,孔壁古 文,大儒犹多见之,岂博士定本,子云反未寓目,顾据 其显然错误之别本,妄以不亡为亡,更为俗学所笑耶? 至后案驳困学纪闻之语,尤全无是处。伯厚疑大传引酒 诰“王曰封,惟曰若圭璧”八字即脱简中之残句,本未 必然。陈氏寿祺为今文与古文章句,多寡异同,非止一 二,酒诰篇有“王曰封,我闻惟曰,在昔殷先哲王”之 语,大传所引,疑或此处之异文,未必为逸句也。其说 深为近理,足破伯厚之疑。若后案以今酒诰无此句,即 为刘向未尝补人之故,向之未尝补入,即为中古文并无 此句之故,因而推定“俄空”之云,非指脱简之事。此 其率臆速断,可谓一言以为不智。夫三家经文,皆汉时 官书,功令所垂,上下共守。自非奏下博士从容集议, 安能辄有增损?向但校三家与中古文异同,未闻有据中 古文改定三家之事。不能将舜典、汩作诸逸篇并列学官 ,独能将酒诰、召诰脱简补入经文耶?今之尚书,绝非 向所见之中古文。以今酒诰无此句,遂谓中古文之亦未 尝有之,岂复有当耶?伯厚以酒诰脱简证明俄空之说, 是也。惟云俄空即脱简之谓,则语殊未晰。盖脱简者, 伏生书之事,俄空者,三家书所以识此脱简之事。脱简 无所谓昔有而今无,知有脱简而为之中空以识之,则与 序篇以百同为昔人存古阙疑之美,乃昔人所有者,而今 更无之,所以为可喟。若解俄空为脱一简,则“今亡夫 ”三字为无义。或读“亡”如字,以为始也偶脱,而今 也遂亡,则显与论语“今亡矣夫”异义,必不然也。吴 胡部郎玉缙云:“杨子举酒诰,不及召诰。俄空者,疑 所见酒诰首句为‘囗王若曰’,以其空围在第一字,故 曰俄空。俄之言俄然也,忽也。后所见本,则有人已补 成字。何以言之?释文出‘王若云’,马本作‘
成王若曰’,注云:‘言成王者, 未闻也。吾以为后录书者加之。’马所据盖即增补之本 ,而致疑于‘成’字,以为后加。所见甚卓。杨于书用 欧阳义。孔疏云:‘马、郑、王本以文涉三家,而有成 字。’欧阳即三家之一,孔所引亦增补之本。孔又称: ‘三家云王年长,骨节成立。’此三家字浑举,或大、 小夏侯之说。欧阳原本作空围。决不为‘成’字作训。 或后来增字者并增此注,亦未可知。马注称:‘
卫、贾以为戒成康叔以慎酒成就人 之道。’则卫宏、贾逵亦有‘成’字。盖自西汉末已盛 行增字本,而空围之本殆绝,故卫、贾、马、郑诸儒皆 未及见,宜杨子之致慨矣。”按:此说亦可备一义。

  虞、夏之书浑浑尔,〔注〕深大 。商书灏灏尔,〔注〕夷旷。周 书噩噩尔。〔注〕不阿借也。下 周者,其书谯乎!〔注〕下周者秦,言 酷烈也。〔疏〕“虞、夏之书浑浑尔,商书灏灏尔,周 书噩噩尔”者,音义:“浑浑,户昆切,又胡本切。灏 灏,胡老切。噩,五谷切。”书尧典下伪孔传题“虞书 ”,孔疏云:“马融、郑玄、王肃别录题,皆曰“虞夏 书”,虞、夏同科,虽虞事,亦连夏。郑玄序以为虞夏 书二十篇,商书四十篇,周书四十篇。赞云:‘三科之 条,五家之教。’是虞、夏同科也。尧典虽曰唐事,本 以虞史所录,末言舜登庸由尧,故追尧作典,非唐史所 录,故谓之虞书。郑玄云:‘舜之美事,在于尧时。’ 是也。”段氏玉裁云:“五家之教,是今文尚书例也; 三科之条,是古文尚书例也。三科谓作三书之时代。尧 典、皋陶谟、禹贡是三篇者,或曰虞史记之,或曰夏史 记之,莫能别异,故相承谓之虞夏书,合商书、周书而 有三科之说。”按:郑君尚书赞多从书纬,纬说皆为今 文。法言说书,亦据当时所诵习。此文以虞夏之书与商 书、周书别为三种,明用三科之条,则不得以此为古文 尚书例可知。盖以有天下者之号名其书,则曰唐书、虞 书、夏书、商书、周书;依作史之时代详近略远,则曰 虞夏书、商书、周书。其例皆出于今文诸师。古文无师 说,安得有所谓书例耶?“下周者,其书谯乎”,音义 :“谯乎,俗本非‘谁’。旧本皆作‘谯’。”宋、吴 作“谁”,司马从之,云:“其书谁乎?言不足以为书 也。”按:谯乎与浑浑尔、灏灏尔、噩噩尔相对,皆形 容之辞,温公说非。御览六百七引作为“憔悴乎”。  注“深大”。按:方言:“浑,盛也。”广雅释训:“ 浑浑,大也。”本篇云:“圣人之辞,浑浑若川。”  注“夷旷”。按:史记司马相如传“灏溔潢漾”,正义 引郭璞云:“皆水无涯际也。”夷旷即平广无涯之谓, 灏溔叠韵,灏灏重言,其义同也。 注“不阿借也”。 按:世德堂本作“不阿附也”。汉书韦贤传“咢咢黄发 ”,颜注云:“直言也。”“噩”即“咢”字,文选韦 孟讽谏诗作“谔谔”,李注云:“正直貌。”不阿借即 正直之义。 注“下周者秦,言酷烈也”。按:音义引 诗传云:“谯,杀也。杀,所戒切。故注云酷烈。”所 引诗传,鸱鸮毛传文。说文:“谯,娆譊也。”娆譊叠 韵连语,烦苛之意,与酷烈义近。秦书酷烈,谓若始皇 、二世诏令及诸刻石之辞,□厉峻急,无复三代遗意。
 
 
 

法言义疏八

  或问:“圣人之经不可使易知与?”〔 注〕嫌五经之难解也。曰:“不可。天俄而可度, 则其覆物也浅矣;地俄而可测,则其载物也薄矣。大哉 !天地之为万物郭,五经之为众说郛。”〔 注〕莫有不存其内而能出乎其外者也。〔疏〕“圣人之 经不可使易知与”者,艺文志云:“故曰易道深矣。” 史记自序云:“夫诗、书隐约者,欲遂其志之思也。” 又云:“‘夫礼禁未然之前,而法施已然之后。法之所 为用者易见,而礼之所为禁者难知。”荀子劝学云:“ 春秋之微也。”云深,云隐约,云禁未然,云微,皆不 可使易知之说。“天俄而可度”云云者,吴云:“俄犹 俄顷。”王氏念孙云:“俄而之言假如也。言天假如可 度,则其覆物必浅;地假如可测,则载物必薄也。‘俄 ’与‘假’声近而义同,周颂维天之命篇‘假以溢我’ ,说文引作‘
□以溢我’,是其例也。而、如古 通,见日知录卷三十二。”按:吴解是也。吾子:“俄 而曰:‘壮夫不为也。’”必不得读为“假如”。此“ 俄而”字当与同义,与上文“易知”字相应。凡事俄顷 可知可能者,皆易易耳。天惟高也,故非不可度,不可 俄而度;地惟厚也,故非不可测,不可俄而测;圣人之 经惟象天地也,故非不可知,不可俄而知。若读“俄而 ”为“假如”,则是天竟不可度,地竟不可测,圣人之 经竟不可佑矣,义殊未安。音义:“覆物,敷又切。” “大哉!天地之为万物郭,五经之为众说郛”者,郛、 郭解见吾子疏。吴云:“言不能出其域。”北堂书钞九 十五引作“天地为万物之郭,五经为众说之郛”。 注 “莫有不存其内而能出乎其外者也。”按:世德堂本作 “莫有不在其内而能出乎其外也。”

  或问:“圣人之作事,不能昭若日月乎?何后世 之□□也!”曰:“瞽旷能默,瞽旷不能齐不齐之耳; 狄牙能喊,狄牙不能齐不齐之口。”〔 疏〕“何后世之□□也”者,音义:“□□,语巾切, 争讼也。”广雅释言:“□□,□□语也。”王疏云: “□□犹□□也。法言问神篇云:‘何后世之□□也! ’”史记鲁世家赞:“洙、泗之间,龂龂如也。”徐广 注云:“龂龂,争辞(一)。”盐铁论国病篇云:“诸 生訚訚争盐铁。”龂、訚并与□同。按:宋、吴作“訚 訚”,温公依李本作“□”,云:“□□,争论之貌, 谓学者争论是非。”汉魏丛书本作“訚訚”。“瞽旷能 默”者,师旷,见吾子疏。周礼春官序官云:“大师下 大夫二人,小师上士四人,瞽蒙上瞽四十人、中瞽百人 、下瞽百有六十人。”郑注云:“凡乐之歌,必使瞽蒙 为焉。命其贤知者以为大师、小师。晋杜蒯云:‘旷也 ,大师也。’郑司农云:‘无目眹谓之瞽。’”贾疏云 :“以其目无所睹见则心不移于音声,故不使有目者为 之也。”孙疏云:“命其贤知者以为大师、小师者,明 大师、小师亦以瞽蒙为之。以其贤知,使为瞽官之长, 故殊异之而称师也。”引“晋杜蒯曰:旷也,大师也” 者,檀弓文。旷即师旷。郑意师旷亦瞽蒙,以贤知而为 大师,故引以为证。然则旷为瞽蒙之长,故谓之师旷, 亦谓之瞽旷。庄子箧胠云:“塞瞽旷之耳。”默谓口不 言而心通。论语云:“默而识之。”皇疏云:“见事心 识而口不言,谓之默识者也。”按:即所谓心不移于音 声。解嘲云:“知玄知默,守道之极。”“狄牙能喊” 者,吴云:“狄牙,易牙也。”俞云:“狄牙即易牙, 犹‘简狄’汉书古今人表作‘简□’也。”按:狄、易 古音相同,故得通用。说文“逖,远也”,古文作“□” ,从易声。又“惕,敬也”;重文“悐”,从狄声。白 虎通礼乐云:“
狄者,易惕也,辟易无别也。”广 雅释诂云:“狄,□也。”皆其证。庄子骈拇释文:“ 淮南云:‘俞儿、狄牙,尝淄、渑之水而别之。’狄牙 则易牙,齐桓公时识味人也。”左传僖公篇云:“雍巫 有宠于卫共姬,因寺人貂以荐羞焉。”杜注云:“即易 牙。”孔疏云:“此人为雍官,名巫,而字易牙也。” 魏策□云:“齐桓公夜半不嗛,易牙乃煎、熬、燔、炙 ,调五味而进之。桓公食之而饱,至旦不觉。”孟子云 :“易牙先得吾口之所耆者也。”音义:“喊,呼览切 ;又呼嫌,下斩切。”说文无“喊”,朱氏骏声以为即 “●”之异文。说文:“●,啮也。”通训定声云字亦 作“喊”,引此文“狄牙能喊”。俞云:“喊者,諴之 异文,从口与从言同。咏、咏,诊、吟,即其例也。说 文言部:‘諴,和也。’广雅释诂:‘諴,调也。’狄 牙能喊,谓狄牙能和调也。”按:俞说是也。司马云: “瞽旷能审正声,而人之耳清浊高下各有所好,瞽旷不 能齐也。狄牙能尝和味,而人之口酸辛咸苦各有所好, 狄牙不能齐也。圣人能行正道,而愚闇邪僻之人相与非 之,圣人不能止也。”

(一)“辞”字原本作“辨”,据史 记鲁周公世家改。

  君子之言幽必有验乎明,远必有验乎近,大必有 验乎小,微必有验乎着。无验而言之谓妄。君子妄乎? 不妄。〔注〕言必有中。〔疏〕说文: “譣,譣问也(一)。”引伸为征譣。经传皆以验为之 。汉书董仲舒传:“制曰:‘盖闻善言天者,必有征于 人;善言古者,必有验于今。’”此必古有是语,故云 “盖闻”。春秋繁露深察名号云:“不法之言,无验之 说,君子之所外,何以为哉?”

(一)今本说文“问”上无重文“譣 ”字。

  言不能达其心,书不能达其言,难矣哉!惟圣人 得言之解,得书之体,白日以照之,江、河以涤之,灏 灏乎其莫之御也!〔注〕有所发明,如 白日所照;有所荡除(一),如江、河所涤,灏灏洪盛 ,无能当之者。面相之,辞相适,捈中心之所欲, 通诸人之嚍嚍者,莫如言。〔注〕嚍嚍 ,犹愤愤也。弥纶天下之事,记久明远,着古昔之 ●●,传千里之忞忞者,莫如书。〔注 〕●●,目所不见;忞忞,心所不了。故言,心声 也;书,心画也。〔注〕声发成言,画 纸成书。书有文质,言有史野,二者之来,皆由于心。 声画形,君子小人见矣。〔注〕 察言观书,断可识也。声画者,君子小人之所以动 情乎?“疏”“难矣哉”者,吴云:“ 难乎为君子也。”司马云:“难以明道。”按:论语云 :“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慧,难矣哉!”郑注 云:“‘难矣哉’,言终无成功也。”“惟圣人得言之 解,得书之体”者,音义:“之解,胡买切,晓也。” 按:说文:“解,判也。”引伸为分析,为节理。史记 吕后本纪:“君知其解乎?”正义云:“
解,节解也。”体谓体裁。文选沈 休文谢灵运传论:“延年之体裁明密。”李注云:“体 裁,制也。”言不必繁而皆中于伦,是谓得言之解;书 不必多而皆应于法,是谓得书之体。得言之解,故言足 以达其心;得书之体,故书足以达其言也。“江、河以 涤之”者,说文:“
涤,洒也。”灏灏乎,世德堂本作 “浩浩乎”。“面相之,辞相适”者,音义:“面相, 息亮切。”宋云:“面相,犹面对;适,往也。言面对 之时,以辞相及也。”司马云:“‘之’亦‘适’也。 ”俞云:“‘之’字绝句。相之、相适,对文成义。” 按:司马、俞说,是也。尔雅释诂云:“适、之,往也 。”面谓颜色,辞谓辞气。荀子大略:“爱之而勿面。 ”杨注云:“谓以颜色慰悦之。”“面相之,辞相适” ,谓以颜色辞气相交接,若往来然也。“捈中心之所欲 ”者,音义:“捈,他胡切,又同卢切,引也。”说文 :“捈,卧引也。”通训定声云:“谓横引之。”字亦 通作“抒”。广雅释诂云:“捈,抒也。”汉书刘向传 :“一抒愚意。”颜注云:“抒,谓引而泄之也。”又 王褒传:“敢不略陈愚,而抒情素。”注云:“抒,犹 泄也。”“通诸人之嚍嚍”者,音义:“嚍嚍,音即刃 切。俗本作‘●●’,误。”按:宋、吴本作“●●” ,此音义以为俗本者。然音义引俗本,往往有古音古义 存其间,转较胜其所据本。嚍、●形近易误。列子天瑞 篇“画其终”,又汤问篇“画然”,释文并云:“‘画 ’一作‘尽’。”重言形况,以声为义,尤难定其文字 之是非。法言多韵语,今以声韵求之,颇疑作“●●” 者为合。盖此文“面相之”四句释言,与下文“弥纶天 下之事”四句释书,文义相对。“弥纶”四句,“远” 与“忞”为韵;此“面相之”四句,“适”与“●”为 韵。若作“嚍嚍”,则不韵矣。离骚:“忽纬繣其难迁 。”王注云:“纬繣,乖戾也。”字亦作“●□”,广 雅释训云:“●□,乖剌也。”王疏云:“意相乖违, 谓之●□。”然则●●即纬繣、●□之意。“通诸人之 ●●”,犹云通□意之相乖耳。“弥纶天下之事”者, 系辞云:“易与天地准,故能弥纶天下之道。”虞注云 :“弥,大。纶,络。”按:弥纶叠义连语,不容分疏 。文选陆士衡文赋,李注引王肃易注云:“弥纶,缠裹 也。”得之。“着古昔之●●,传千里之忞忞”者,音 义:“●●,呼昆切。”文赋注引法言作“昏昏”。又 音义:“忞忞,武巾切。”“忞”与“远”韵,段氏玉 裁六书音韵表袁声第十四部、文声第十三部合用,最近 。按:楚辞悲回风“还”与“闻”韵,天问“文”与“ 言”韵。此“远”与“忞”韵,亦其例。“着古昔之● ●”,承“记久”为义,以时言;“传千里之忞忞”承 “明远”为义,以地言也。“君子小人见矣”者,音义 :“见矣,贤遍切。”“声画者,君子小人之所以动情 乎”者,乐记云:“情动于中,故形于声。”关雎序云 :“情动于中,而形于言。” 注“有所”至“
之者”。按:孟子云:“江、汉以 濯之,秋阳以暴之,皓皓乎,不可尚已!”赵注云:“ 圣人之洁白,如濯之江、汉,暴之秋阳,皓皓甚白也。 ”毛氏奇龄四书索解云:“‘江、汉以濯之,秋阳以暴 之’,从来训作洁白。夫道德无言洁白者。惟志行分清 浊,则有是名。故夫子称‘丈人欲洁其身’;孟子称‘ 西子蒙不洁’,又称‘狷者为不屑不洁之士’;司马迁 称‘屈原其志洁’。大抵独行自好者始有高洁之目,此 非圣德也。夫子自云:‘不曰白乎?涅而不淄。’祇以 不为物污,与屈原传之‘皭然泥而不滓’语同。岂有曾 子拟夫子,反不若子贡之如天如日,宰我之超尧越舜, 而仅云洁白?非其旨矣。”焦疏云:“毛氏说是也。列 子汤问篇云:‘皓然疑乎雪。’释文云:‘皓又作皓。 ’文选李少卿与苏武诗‘皓首以为期’,注云:‘皓与 颢,古字通。’说文页部云:‘颢,白□。楚辞曰:‘ 天白颢颢。’皓皓即是颢颢。尔雅释天云:‘夏为昊天 。’刘熙释名释天云:‘其气布散皓皓也。’然则皓皓 谓孔子盛德如天之元气皓旰。尚,即上也。不可上,即 子贡云:‘犹天之不可阶而升也。’以此推之,江、汉 以濯之,以江、汉比夫子也。秋阳以暴之,以秋阳比夫 子也。皓皓乎不可上,以天比夫子也。”荣按:理堂解 “江、汉”二句为即以江汉、秋阳比夫子,其说甚是。 而解皓皓乎不可尚已为拟夫子于天,殊未必然。法言此 文,全本孟子。白日以照之,即秋阳以暴之之义;江、 河以涤之,即江、汉以濯之之义;灏灏乎其莫之御也, 即皓皓乎不可尚已之义。谓圣人之言与书,明照四方, 若日月之经天;荡涤浊恶,若江、河之行地。其光与力 至盛、至大,莫之能敌。弘范以灏灏为洪盛,即形容白 日、江、河之辞,为得其义。皓皓即灏灏,亦以形容江 、汉、秋阳光力之盛大,固不仅状其洁白,亦不必谓如 天之元气皓旰也。世德堂本此注上有“咸曰”字,则以 为宋著作语,误也。 注“嚍嚍,犹愤愤也”。按:“ 嚍”字说文、玉篇均不录。荀子非十二子篇:“
尽尽焉。”彼杨注云:“极视尽物 之貌。”此望文生训。俞氏樾平议云:“尽尽犹津津也 。庄子庚桑楚篇曰:‘津津乎犹有恶也。’此作尽尽者 ,声近,故假用耳。周官大司徒职曰:(二)‘其民黑 而津。’释文云:‘津本作浕。’然则津津之为尽尽, 犹津之为浕矣。”按:庚桑楚释文津津如字。崔本作律 律,云:“恶貌。”嚍嚍当即尽尽、津津之谓。弘范以 为愤愤者,方言云:“愤,盈也。”国语周语:“阳瘅 愤盈。”韦注云:“积也。”淮南子俶真:“繁愤未发 。”高注云:“繁愤,众积之貌。”然则愤愤者,积意 欲发之义。 注“●●,目所不见;忞忞,心所不了” 。按:俞云:“忞忞与●●同义。史记屈原传:‘受物 之汶汶。’索隐曰:‘汶汶,昏暗不明也。’汶汶即忞 忞也。”

(一)“所”字原本作“如”,据文 义改。

(二)“司徒”二字原本互倒,今据 周礼改。

  圣人之辞浑浑若川。〔注〕浑浑 ,洪流也。顺则便,逆则否者,其惟川乎!〔 疏〕说文:“便,安也。”考工记云:“水属不理孙谓 之不行。”郑注云:“孙,顺也。”按:此以譬圣人之 言,其理至深至大,而不可违。

  或曰:“仲尼圣者与?何不能居世也,曾范、蔡 之不若!”曰:“圣人者范、蔡乎?若范、蔡,其如圣 何?”〔疏〕“曾范、蔡之不若”者, 经传释词云:“曾,乃也。”吴云:“范睢,魏人也, 说秦昭王而为相。蔡泽,燕人也,说范睢而代睢为相。 言孔子不如。”按:范睢、蔡泽,史记有传。解嘲云: “范睢,魏之亡命也。折胁摺髂,免于徽索,翕肩蹈背 ,扶服入橐。激卬万乘之主,介泾阳,抵穣侯而代之, 当也。蔡泽,山东之匹夫也。顩颐折頞,涕吐流沫。西 揖彊秦之相,搤其咽而亢其气,拊其背而夺其位,时也 。”“若范、蔡,其如圣何”者,司马云:“仲尼若为 范、蔡之行,则亦为小人,安得为圣?”

  或曰:“淮南、太史公者,其多知与?曷其杂也 !”曰:“杂乎杂!〔注〕叹不纯也。 人病以多知为杂,惟圣人为不杂。”〔 疏〕“
淮南、太史公其多知与”者,汉书 淮南王安传云:“淮南王安,为人好书、鼓琴,不喜弋 猎狗马驰骋。亦欲以行阴德,拊循百姓,流名誉,招致 宾客方术之士数千人,作为内书二十一篇,外书甚众。 又有中篇八卷,言神仙黄白之术,亦二十余万言。”艺 文志有淮南内二十一篇,淮南外三十三篇,入杂家;又 有淮南杂子星十九卷,入天文。今存淮南子二十一卷, 高诱注。史记自序云:“罔罗天下放失旧闻,王迹所兴 ,原始察终,见盛观衰,论考之行事,略推三代,论秦 、汉,上记轩辕,下至于兹,着十二本纪,既科条之矣 。并时异世,年差不明,作十表。礼乐损益,律历改易 ,兵权、山川、鬼神,天人之际,承敝通变,作八书。 二十八宿环北辰,三十辐共一毂,运行无穷,辅弼股肱 之臣配焉,忠信行道,以奉主上,作三十世家。扶义俶 傥,不令己失时,立功名于天下,作七十列传。凡百三 十篇,五十二万六千五百字,为太史公书。序略,以拾 遗补艺,成一家言,厥协六经异传,整齐百家杂语,藏 之名山,副在京师,俟后世圣人君子。”汉书司马迁传 赞云:“至于采经摭传,分散数家之事,甚多疏略,或 有抵梧。亦其涉猎者广博,贯穿经传,驰骋古今,上下 数千载间,斯已勤矣。又其是非颇谬于圣人,论大道, 则先黄、老而后六经;序游侠,则退处士而进奸雄;述 货殖,则崇势利而羞贫贱,此其所蔽也。”此准南、太 史公多知而杂之事。“人病以多知为杂”,文选何平叔 景福殿赋李注引作“人病多知为杂”,无“以”字。圣 人不杂者,一以贯之也。

  书不经,非书也;言不经,非言也。言、书不经 ,多多赘矣。
注〕动而愈伪。〔疏〕不经,谓不 在六艺之科,非孔子之术者。吾子云:“好书而不要诸 仲尼,书肆也;好说而不要诸仲尼,说铃也。”“多多 赘矣”者,司马云:“言书不合于经,知之愈多,则愈 为害而无用,若身之有赘然。赘,附肉也。”

  或曰:“述而不作,玄何以作?”曰:“其事则 述,其书则作。”〔注〕言昔老彭好述 古事,孔子比之,但述而不作。今太玄非古事,乃自成 一家之书,故作之也。或曰:“孔子述事者有矣,然何 尝作书乎?”〔疏〕“述而不作”,论语述而文。彼皇 疏云:“述者,传于旧章也;作者,新制作礼乐也。孔 子自言我但传述旧章,而不新制礼乐也。夫得制礼乐者 ,必须德位兼并,德为圣人,尊为天子者也。孔子是有 德无位,故述而不作也。”刘疏云:“述是循旧,作是 创始。礼记中庸云:‘非天子不议礼,不制度,不考文 。’议礼,制度,考文,皆作者之事,然必天子乃得为 之。故中庸又云:‘今天下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 虽有其位,苟无其德,不敢作礼乐焉。虽有其德,苟无 其位,亦不敢作礼乐焉。’郑注‘今,孔子谓其时。’ 明孔子无位,不敢作礼乐,而但可述之也。”是皆以作 为指作礼乐而言。然广言之,则凡有所创始皆谓之作, 不必以礼乐为限。论语云:“盖有不知而作之者,我无 是也。”包注云:“时人多有穿凿,妄作篇籍者,故云 然也。”是凡以新意创着篇籍,亦皆是作。此文云“玄 何以作”,明以作为创着篇籍之义也。“玄何以作”者 ,自序云:“雄以为赋者,非法度所存,贤人君子诗赋 之正也,于是辍不复为。而大潭思浑天,参摹而四分之 ,极于八十一。旁则三摹九据,极之七百二十九赞,亦 自然之道也。故观易者,见其卦而名之;观玄者,数其 画而定之。玄首四重者,非卦也,数也。其用自天元推 一昼一夜阴阳数度律历之纪,九九大运,与天终始。故 玄三方、九州、二十七部、八十一家、二百四十三表、 七百二十九赞,分为三卷,曰一、二、三,与泰初历相 应,亦有颛顼之历焉。□之以三策,关之以休咎,絣之 以象类,播之以人事,文之以五行,拟之以道德、仁义 、礼知。无主无名,要合五经,苟非其事,文不虚生。 为其泰曼漶而不可知,故有首、冲、错、测、攡、莹、 数、文、掜、图、告十一篇,皆以解剥玄体,离散其文 ,章句尚不存焉。观之者难知,学之者难成。”(汉书 本传“尚不存焉”句下有“玄文多,故不着”六字,此 班氏所增益,非自序文。)后汉书张衡传章怀太子注引 桓谭新论云:“扬雄作玄书,以为玄者,天也,道也。 言圣贤制法作事,皆引天道以为本统,而因附续万类、 王政、人事、法度,故宓羲氏谓之易,老子谓之道,孔 子谓之元,而扬雄谓之玄。玄经三篇,以纪天、地、人 之道。立三体,有上中下,如禹贡之陈三品。三三而九 ,因以九九八十一,故为八十一卦。以四为数,数从一 至四,重累变易,竟八十一而遍,不可损益,以三十五 蓍揲之。玄经五千余言,而传十二篇也。”刘攽云:“ ‘以三十五蓍揲之’,案:太玄乃用三十六揲,作‘五 ’字,误也。”说文:“玄,幽远也。黑而有赤色者为 玄,象幽而入覆之也。”宋云:“或人以为孔子述而不 作,疑太玄不当作,故问之。”“其事则述,其书则作 ”者,谓玄之义理亦述也,其文辞则作耳。自序云:“ 无主无名,要合五经。苟非其事,文不虚生。”所谓其 事则述也。前文云:“道非天然,应时而造者,损益可 知也。”故其书则作也。道之大原出于天,虽圣人亦但 能有所发明,而不能有所创造。若夫援据所学,发为文 辞,垂着篇籍,则正学者之所有事,虽作,亦述也。司 马云:“仁义,先王之道也。方州部家,杨子所作也。 言杨子虽作太玄之书,其所述者亦先圣人之道耳。”是 也。 注“言昔”至“书乎”。按:治平本无此注;世 德堂本有之,其下更有“咸曰”、“秘曰”等条,则此 非宋、吴注文甚明,当是弘范语。然谓孔子但述古事, 子云乃成一家之言,此显悖杨旨。所引或说,疑“何尝 ”下脱“不”字,言孔子于事则述,于书则作,兼而有 之,初不相悖。明子云之于玄,亦犹孔子之为。若无“ 不”字,则不可解矣。

  育而不苗者,吾家之童乌乎!〔 注〕童乌,子云之子也。仲尼悼颜渊苗而不秀,子云伤 童乌育而不苗。九龄而与我玄文。〔 注〕颜渊弱冠而与仲尼言易,童乌九龄而与杨子论玄。 〔疏〕“育而不苗”者,广雅释诂云:“育,生也。” 苍颉篇云:“苗,禾之未秀者也。”论语:“子曰:‘ 苗而不秀者有以夫!秀而不实者有矣夫!’”刘疏云: “法言问神篇‘育而不苗者’云云,后汉书章帝八王传 赞‘振振子孙,或秀或苗’,皆以此章喻人早夭也。” “九龄而与我玄文”者,礼记文王世子云:“古者谓年 龄。”孔疏云:“谓称年为龄。”音义:“与我,音预 。”按:与之本义为党与,引伸为与闻、与知。党与之 “与”今韵在“语”,与闻、与知之“与”今韵在“御 ”。此“
与我玄文”,则与知之义,故云“ 音预”。与闻、与知字,古或假“
豫”为之。“预”即“豫”之俗也 。 注“童乌,子云之子也”。按:华阳国志序志云: “文学神童杨乌,雄子,七岁预父玄文,九岁卒。”御 览三百八十五引刘向别传云:“杨信字子乌,雄第二子 ,幼而聪慧。雄算玄经不会,子乌令作九数而得之。雄 又拟易‘羝羊触藩’,弥日不就。子乌曰:‘大人何不 曰荷戟入榛?’”按:童乌卒九岁,未必有字,乌盖小 名耳。若云名信,字子乌,则此以父称子,乃字而不名 ,非其理矣。且子云草玄,潭思浑天而得,岂有子乌令 作九数乃会之事?今太玄无“荷戟入榛”语,惟干次七 云:“何戟解解遘。”测曰:“何戟解解,不容道也。 ”别传云云,即因此傅会之,殊不可信。又袁文瓮牖闲 评以“育而不苗,吾家之童”为句,“乌乎”为句,谓 子云叹其子童蒙而早亡,故曰乌乎,即呜呼字。张氏澍 蜀典驳之云:“考汉郎中郑固碑云:‘君大男孟子有杨 乌之才。’文士传汉桓驎答客诗云:‘伊彼杨乌,命世 称贤。’客示桓驎诗,亦云:‘杨乌九龄。’此岂作叹 词解乎?”按:自来说法言者,皆以“童乌”连文,乌 是童名。质甫尽废诸书,妄为穿凿,不足置辩也。御览 五百五十六引新论云:“杨子云为郎,居长安,素贫, 比岁亡其两男,哀痛之,皆持归葬于蜀,以此困乏。雄 (严氏可均云:“当作子云,御览变其词耳。”)察达 圣道,明于死生,宜不下季札。然而慕怨死子,不能以 义割恩,自令多费,而至困贫。”按:子云为郎,在成 帝元延二年,时年四十三。新论云“比岁亡其两男”, 则童乌之卒,盖元延三、四年间事。九龄与玄,可谓智 百常童。育而不苗,甚于夫人之为恸;持归葬蜀,以成 人之道待之,亦情之不容已。而谓“不能以义割恩,自 令多费”,斯鄙夫之见也。 注“仲尼悼颜渊苗而不秀 ”。按:论语“苗而不秀者”章,皇疏云:“又为叹颜 渊为譬也。”翟氏灏四书考异云:“牟融理惑论云:‘ 颜渊有不幸短命之记,苗而不秀之喻。’祢衡颜子碑云 :‘亚圣德蹈高踪,秀不实,振芳风。’李轨法言注云 :‘仲尼悼颜渊苗而不秀,子云伤童乌育而不苗。’文 心雕龙云:‘苗而不秀,千古斯恸。’皆以此为惜颜子 。而世说新语谓:‘
王戎之子万子,有大成之风,苗而 不秀。’梁书:‘徐勉因子悱卒,为客喻云:秀而不实 ,尼父为之叹息。’亦借颜子以言其短折之可惜。自汉 迄齐、梁,相沿如此,当时必自有依据。” 注“颜渊 弱冠而与仲尼言易”。按:颜子与孔子言易,经典无文 。惟北堂书钞百三十七引韩诗外传云:“孔子使子贡, 为其不来,孔子占之,遇鼎。谓弟子曰:‘占之遇鼎。 ’皆言无足而不来。颜回掩口而笑。孔子曰:‘
回也,何哂乎?’曰:‘回谓赐必 来。’孔子曰:‘何如也?’回对曰:‘乘舟而来矣。 ’赐果至矣。”亦见艺文类聚七十一引冲波传。此注所 云,疑即指此。其云弱冠者,列子力命云:“颜渊之才 不出众人之下,而寿十八。”淮南子精神云:“颜渊夭 死。”高注云:“颜渊十八而卒。孔子曰:‘回不幸短 命死矣!’故曰夭也。”是周、汉间传说有解颜子短命 为年止十八者,故后汉书郎顗传云:“昔颜子十八,天 下归仁。”弘范盖亦用其说,故以为童乌九龄之比。

  或曰:“玄何为?”曰:“为仁义。”曰:“孰 不为仁?孰不为义?”曰:“勿杂也而已矣。”〔 注〕纯则巧伪息,杂则奸邪兴。〔
疏〕“玄何为”者,司马云:“为 ,于伪切,言为何事而作。”“为仁义”者,按:自序 云:“拟之以道德、仁义、礼知。”此独云仁义者,备 言之则曰道德、仁义、礼知,约言之则曰仁义,仁义足 以该道德、礼知也。系辞云:“是以立天之道,曰阴与 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玄 推自然以明人事,故约其指于仁义也。玄莹云:“故质 干在乎自然,华藻在乎人事。人事也,具可损益。与夫 一,一所以摹始而测深也;三,三所以尽终而极崇也; 二,二所以参事而要中也,人道象焉。务其事而不务其 辞,多其变而不多其文也。”“孰不为仁?孰不为义” 者,吴云:“贤者立言,无不为仁义,何必玄?”“勿 杂也而已矣”者,前文云“惟圣人为不杂”,此云“忽 杂也而已矣”,然则子云之于玄,固以睎圣之事自任也 。陆绩述玄云:“雄受气纯和,韬真含道,通敏叡达, 钩深致远,建立玄经,与圣人同趣。虽周公繇大易,孔 子修春秋,不能是过。论其所述,终年不能尽其美。考 之古今,宜曰圣人。”可以为知言矣。 注“杂则奸邪 兴”。按:世德堂本“兴”作“生”。

  或问“经之艰易”。曰:“存亡。”或人不谕。 曰:“其人存则易,亡则艰。延陵季子之于乐也,其庶 矣乎!如乐弛,虽札末如之何矣。如周之礼乐庶事之备 也,每可以为不难矣。如秦之礼乐庶事之不备也,每可 以为难矣。”〔疏〕“或问经之艰易” 者,问群经之中孰为难治,孰为易治也。“曰存亡”者 ,经有存有亡,全存者,易、诗、春秋是也;亡过半者 ,书、礼是也;全亡者,乐是也。“其人存则易,亡则 艰”,司马云:“‘人’当作‘文’,字之误也。秦火 之余,六经残缺,虽圣贤治之亦未易悉通。”俞云:“ 今以下文证之,颇以温公之说为然。下文曰:‘延陵季 子之于乐也,其庶矣乎!如乐弛,虽札末如之何矣。’ 夫人如延陵季子,而乐弛则无如何,是所重者在于文, 不在其人也。下文又曰:‘如周之礼乐庶事之备也,每 可以为不难矣。如秦之礼乐庶事之不备也,每可以为难 矣。’是难不难由于备不备,益足见经之艰易存乎文矣 。”按:司马、俞说是也。上文“存亡”,即指经之存 亡。谓经之难易,视其书之完阙何如耳。义本自憭,而 或人不谕,故释之曰:“其文存则易,亡则艰。”其文 者,经文也。若云“其人”,则上文漫云存亡,绝无主 名,孰能知其所指?法言虽简奥,亦安有故作廋辞如此 者?且其人云者,谓作经之人耶?谓说经之人耶?经师 代有,求则得之,存亡之云,于义无当。若夫作者之圣 ,长往不返,必遇其人而后可言治经,将终古无此事, 何以云“在则人,亡则书,其统一也”耶?盖“文”之 驳形似“人”,校书者习知中庸“其人存,则其政举; 其人亡,则其政息”,遂臆改为“人”字耳。陆士衡演 连珠:“问道存乎其人。”李注引法言:“或问经难易 。曰:其人存则易,亡则难。”士衡所谓存乎其人,不 必用法言语。而据李注,则唐初所行法言,此“文”字 已作“人”,其误为已久矣。“延陵季子之于乐也,其 庶矣乎”者,史记吴太伯世家云:“季札封于延陵,故 号曰延陵季子。”汉书地理志会稽郡有毗陵,注云:“ 季札所居。”颜注云:“旧延陵,汉改之。”越绝书吴 地传云:“毗陵,故为延陵,吴季子所居。”又云:“ 毗陵上湖中冢者,延陵季子冢也,去县七十里。”江氏 永春秋地理考实云:“晋置延陵县,宋熙宁中省为镇, 在镇江府丹徒县南三十里。”按:延陵季子亦称延州来 季子,见左传襄公篇,彼孔疏云:“盖并食二邑,故连 言之。”则州来或后所益封。他书多止称延陵季子。季 子请观于周乐事,详左传襄公二十九年。“如乐弛,虽 札末如之何矣”者,说文:“弛,弓解弦也(一)。” 引伸为凡废解之称。艺文志云:“孔子曰:‘
安上治民,莫善于礼;移风易俗, 莫善于乐。’二者相与并行,周衰俱坏。乐尤微眇,以 音律为节,又为郑、卫所乱,故无遗法。汉兴,制氏以 雅乐声律世在乐官,颇能记其铿锵鼓舞,而不能言其义 。”按:此举证以明文存则易,文亡则艰之义。鲁备四 代之乐,季札得以遍观,故闻音知政如此。若使生今之 世,乐无遗法,则虽以札之见微而知清浊,亦无所用其 聪焉矣。“如周之礼乐庶事之备也,每可以为不难矣” 者,此又因论经而推之于一切制度文为也。司马云:“ 监于二代,曲为之制,事为之防,学者习之,固无难矣 。”“如秦之礼乐庶事之不备也,每可以为难矣”者, 司马云:“秦讪笑三代之礼乐,屏而去之,自为苟简之 制。后之学者,求先王之礼乐于散亡之余,诚亦难矣。 ”

(一)今本说文“解”下无“弦”字 。

  衣而不裳,未知其可也;〔注〕 有上无下,犹有君而无臣。裳而不衣,未知其可也 。衣裳,其顺矣乎!〔注〕三桓专鲁, 陈恒灭齐,王莽篡汉,三奸之兴,皆是物也。〔疏〕此 明上下纲纪之为自然,去之则不可以为治也。“衣裳, 其顺矣乎”者,系辞云:“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 治,盖取诸干坤。”九家易云:“衣取象干,居上覆物 ;裳取象坤,在下含物也。”虞注云:“干为治,在上 为衣,坤下为裳。干坤万物之缊,故以象衣裳。干为明 君,坤为顺臣,百官以治,万民以察,故天下治。”盖 取诸此也。 注“有上无下,犹有君而无臣”。按:“ 有君无臣”,公羊传僖公篇文。汉书王褒传云:“盖君 为元首,臣为股肱,明其一体,相待而成。有君而无臣 ,春秋刺焉(一)。”盐铁论论诽云:“故虽有尧之明 君,而无舜、禹之佐,则纯德不流。故春秋刺有君而无 臣。”

(一)今本汉书王褒传中无此文。

  或问“文”。曰:“训。”〔注 〕训,顺。问“武”。曰:“克。”〔 注〕克,能。未达。〔注〕不谕 。曰:“事得其序之谓训,
注〕顺其理也。胜己之私之谓 克。”〔注〕惟公亮也。〔疏〕“事得 其序之谓训”者,序者,叙之假。叙为次第,故以叙释 训。训即顺也。尔雅释诂云:“顺,叙也。”左传昭公 篇云:“经纬天地曰文。”服虔注云:“德能经纬顺从 天地之道,故曰文。”“事得其序”,即顺从天地之道 之谓也。“胜己之私之谓克”者,此本论语“克己复礼 ”。彼马注云:“克己约身。”皇疏以为约俭,刘疏以 为约束,皆不如子云胜己之私之说之精。左传昭公篇引 孔子曰:“古也有志克己复礼,仁也。”孔疏引刘炫云 :“克训胜也,己谓身也。身有耆欲,当以礼义齐之; 耆欲与礼义交战,使礼义胜其耆欲,身得归复于礼,如 是乃为仁也。”朱子论语集注云:“克,胜也;己,谓 身之私欲也。盖心之全德莫非天理,而亦不能不坏于人 欲,故为仁者,必有以胜私欲而复于礼,则事皆天理, 而本心之德复全于我矣。”皆本子云为说,实较马义为 长。刘疏乃云:“法言谓胜己之私之谓克,此又一义。 刘炫援以解左传‘克己复礼’之文意,指楚灵王多嗜欲 夸功伐而言。乃邢疏即援以解论语,朱子集注又直训己 为私,并失之矣。”此则墨守季长,意存伐异,非笃论 也。胜己之私则寡欲,所谓刚者彊志不挠,武之至也。 逸周书谥法云:“刚彊理直曰武。”然则孔子以为仁, 子云以为武者,仁是克己之效,武则克己之德也。注“ 训,顺”。按:训、顺并从川声,音、义俱同,古书互 为通用。洪范:“于帝其训,是训是行。”宋微子世家 “训”皆作“顺”。诗烈文:“四方其训之。”左传哀 公篇引作“顺”。本书修身:“上士之耳训乎德,下士 之耳顺乎己。”亦训、顺互文。说文:“顺,理也。” 汉书韦玄成传:“五品以训。”颜注云:“训,理也。 ” 注“克,能”。按:“
克,能”,尔雅释言文。洪范:“ 二曰刚克,三曰柔克。”马注云:“克,胜也。”郑注 云:“克,能也。”按:能亦胜也。史记田敬仲世家: “寡人弗能拔。”索隐云:“能犹胜也,言不胜其拔。 ”胜之本义为任,引伸为力能过之。能义亦然。能从□ 声,古音奴来或奴代切。今才能、知能字转奴登切,而 训胜者乃以耐为之。下文云:“胜己之私之谓克。”明 克是胜。李训为能者,能,奴代切,即今“耐”字也。  注“不谕”。按:论语云:“樊迟未达。”皇疏云: “达犹晓也。”晓、谕同义。 注“顺其理也”。按: 释名释言语云:“顺,循也,循其理也。” 注“惟公 亮也”。按:胜私则公,公则明,故云公亮。

  为之而行,动之而光者,其德乎!或曰:“知德 者鲜,何其光?”曰:“我知,为之;不我知,亦为之 ,厥光大矣。〔注〕所谓大人用之,不 为善恶改常;日月用之,不为贤愚易光。必我知而 为之,光亦小矣。”〔疏〕“为之而行 ”者,施于事则无不通。“动之而光”者,发于身则令 闻广誉集之。诗假禄:“显显令德。”郑笺云:“显, 光也。”又韩奕:“不显其光。”笺云:“光,犹荣也 。”行、光亦韵语。“知德者鲜,何其光”者,音义: “者鲜,悉浅切。”言世不好德,有德之士多隐没不彰 ,安得荣显?论语云:“子曰:‘由,知德者鲜矣!’ ”王注云:“君子固穷,而子路愠见,故谓之少于知德 。”朱子集注云:“德谓义理之得于己者,非己有之, 不能知其意味之实也。”刘疏云:“中庸之德,民所鲜 能,故知德者鲜。”此诸说皆以知德为通晓道德,据法 言此文,则子云解此,乃以知德为能识贤德,知德者鲜 ,犹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之意。潜夫论德化云:“孔子曰 :‘仁远乎哉?我欲仁,仁斯至矣。’又称:‘知德者 □。’”其下云:“孝成终没之日,不知王章之直;孝 哀终没之日,不知王嘉之忠也。”是王符以欲仁为思仁 人,知德为知有德,盖论语古义如此。“我知,为之; 不我知,亦为之”云云者,孝至云:“不为名之名,其 至矣乎!为名之名,其次也。”即此文之义。

  或曰:“君子病没世而无名,盍势诸名卿,可几 也。”〔注〕盍,何不也。势,亲也。 名卿,亲执政者也。言何不与之合势以近名也。此义犹 王孙贾劝仲尼媚于灶也。曰:“君子德名为几。〔 注〕积德然后近名。梁、齐、赵、楚之君非不富且 贵也,恶乎成名?〔注〕四国,汉时诸 侯王。谷口郑子真,不屈其志,而耕乎岩石之下, 名振于京师。岂其卿!岂其卿!”〔注 〕审乎自得而已矣。慨夫逐物以丧真,而不能求己以绝 伪。〔疏〕“君子病没世而无名”,论语卫灵公文。彼 文作“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集解云:“疾,犹病 也。”此采论语义为说,其文不必尽合。孔子世家述此 语“疾”亦作“病”,皆以诂训字易之也。汉书王贡两 龚鲍传引扬雄书作“疾没世而名不称”,此则依论语文 改之。“盍势诸名卿,可几也”者,“盍势诸”为句, “名”为句,“卿可几也”为句。言君子贵名,何不以 势位为凭藉乎?没世之名,苟位至九卿,则可几幸得之 也。汉制太常、光禄勋、卫尉、太仆、廷尉、大鸿胪、 宗正、大司农、少府为九卿,位高则易于树立,禄裕则 易于为善,是名与势相因。下文梁、齐、赵、楚之君非 不富且贵也,明势即富贵之谓。音义:“几,音机,下 同。”司马云:“几,冀也。”按:檀弓:“其庶几乎 ?”孔疏云:“几,冀也。”晋世家:“毋几为君。” 索隐云:“几,谓望也。”朱骏声以为皆“觊”之假。 “君子德名为几”者,德名对势名而言,藉势位以传者 ,为势名;由德行而成者,为德名。君子所志,在此不 在彼也。梁、齐、赵、楚之君,汉书引作“梁、齐、楚 、赵”;恶乎成名,汉书引作“恶呼成其名”。司马云 :“言四王者非无势也,死之日,民无德而称焉。”按 :此破势名之说,言无德而以势,虽为侯王,犹不能成 名,何有于卿也?“谷口郑子真”者,地理志谷口属左 冯翊,注云:“九□山在西。有天齐公、五□山、仙人 、五帝祠四所,莽曰谷喙。”按:今陕西汉中府褒成县 地。华阳国志汉中士女赞自注云:“
郑子真,褒中人也,玄静守道,履 至德之行,乃其人也。教曰忠孝爱敬,天下之至行;神 中五征,帝王之要道也。成帝元舅大将军王凤备礼聘之 ,不应。家谷口,号谷口子真,亡汉中,与立祠。”汉 书颜注引三辅决录云:“子真名朴。”按:高士传云: “郑朴,字子真,不屈其志而耕乎岩石之下。”屈,汉 书作“诎”。按:寡见“诎人而从道”,又“诎道而从 人”;五百“或问圣人有诎乎”以下,“屈”皆作“诎 ”,此亦当依汉书。颜延年侍游蒜山诗,李注引亦作“ 诎”。又刘孝标辩令论注引作“不诎其节而耕乎”,汉 书引无“而”字,“
乎”作“于”。“名振于京师”, “振”汉书作“震”。司马云:“
李、宋、吴本‘震’作‘振’。” 治平本作“震”,秦校云:“‘震’当作‘振’,音义 可证。此‘震’字依温公集注所改,非其旧。”今据正 。御览八百二十二引亦作“振”。侍游蒜山诗注,又江 文通诣建平王上书注,引皆作“震”,盖依汉书改之。 “岂其卿!岂其卿”者,此证德名之说,谓子真之得名 何尝以卿,非如俞说为对卿可几而言也。注“势亲”至 “名也”。按:李训势为亲,又以名卿为亲执政者,又 云“与之合势”,三句义不一贯,当有脱误。吴云:“ 几,近也。言何不附势于有名之卿,可以近名也。”乃 用李义而整齐其语。俞云:“二注大略相同,以下文求 之,则似皆失其义,且失其读矣。此当以‘盍势诸’为 句。古势力字止作‘埶’,种蓺字亦止作‘埶’,盖本 一字耳。‘盍势诸’即‘盍蓺诸’,蓺犹树也。襄三十 一年左传:‘吾子盍与季孙言之,可以树善。’正与此 言‘盍蓺诸’同意。‘名卿可几也’五字为句,名可几 是一事,卿可几又是一事。下文‘
梁、齐、赵、楚之君非不富且贵也 ,恶乎成名’,是对‘名可几’而言;‘谷口郑子真不 屈其志,而耕乎岩石之下,名振于京师。岂其卿!岂其 卿’!是对‘卿可几’而言。”按:俞读“盍势诸”三 字为句,甚是。而读“势”为“蓺”,殊不必然。至云 名可几是一事,卿可几又是一事,下文两节是分承此二 义而言,尤悖杨旨。汉书引“盍埶诸?名卿可几”,孟 康注云:“言何不因名卿之势以求名。”颜注云:“或 人以事有权力之卿用自表显,则其名可庶几而立。”并 与弘范语大同小异。惟韦昭注云:“言有势之名(一) ,卿庶几可不朽。”义最近之,特语未晰耳。 注“积 德然后近名”。按:世德堂本无此注。汉书韦昭注云: “惟有德者可以有名。”即弘范义所本。颜云:“自蓄 其德,则有名也。”则又用弘范语。积、蓄义同。 注 “四国,汉时诸侯王”。按:世德堂本亦无此注。汉书 诸侯王表云:“汉兴之初,海内新定,同姓寡少。惩戒 亡秦孤立之败,于是剖裂疆土,立二等之爵。功臣侯者 ,百有余邑;尊王子弟,大启九国。自雁门以东,尽辽 阳,为燕、代;常山以南,太行左转,度河、济,渐于 海,为齐、赵;谷、泗以往,奄有龟蒙,为梁、楚;东 带江、湖,薄会稽,为荆、吴;(颜注:“荆、吴同是 一国。”)北界淮濒,略庐、衡,为淮南;波汉之阳, 亘互九嶷,为长沙。”按:此为汉初之制,文、景以降 ,代有变置,梁分为五,齐分为七,赵分为六,楚废而 复建。自元封元年齐王闳薨,无后,不复置齐国。故子 云之时,诸侯王国有梁、赵、楚而无齐,惟城阳、灾川 、高密、胶东四国存,皆故齐地。吴云:“梁孝王武、 齐怀王闳、赵敬肃王彭祖、楚孝王嚣非不富且贵也,咸 不修德,而何有成名?”按:梁、齐、赵、楚之君,犹 泛言诸侯王,举四国以统其余耳,非指孝王等四君而言 。

(一)原本“名”下有偏书小字“句 ”,盖作者以示句读,今删。

  或问“人”。曰:“艰知也。”〔 注〕艰,难也。人之难知,久矣。尧、舜之圣,而难任 人。庄周亦云厚貌深情。曰:“焉难?”
注〕未谕其难,所以又问。曰 :“太山之与螘、垤,江、河之与行潦,非难也;〔 注〕形彰于外,视之易见。大圣之与大佞,难也。 〔注〕物形外显,人神内藏,外显易察 ,内藏难明。乌呼!能别似者为无难。”〔 疏〕“艰知也”,世德堂本作“难知也”。“太山之与 螘、垤,江、河之与行潦,非难也”者,音义:“螘垤 ,上鱼绮切,下徒结切。”说文:“螘,蚍蜉也。”尔 雅释虫云:“蚍蜉,大螘;小者,螘。”诗东山毛传云 :“垤,螘冢也。”方言云:“垤,封场也。楚郢以南 ,蚁土谓之封垤,中齐语也。”又云:“蚍蜉,其场谓 之坻,或谓之垤。”说文:“潦,雨水也。”诗采苹: “于彼行潦。”毛传云:“行潦,流潦也。”孔疏云: “行者,道也。”然则行潦,道路之上流行之水。孟子 云:“泰山之于邱垤,河海之于行潦,类也。”司马云 :“言才德之大小着明者易知。”是也。“大圣之与大 佞,难也”者,说文:“佞,巧□高材也。”孟子云: “孔子曰:‘恶佞,恐其乱义也。’”赵注云:“佞人 ,诈饰似有义者。”按:此文亦为王莽而发。“能别似 者为无难”,音义:“能别似者,彼列切。俗本作‘能 参以似’,非是。”按:世德堂本依集注作“能参以似 ”。司马云:“李本作‘能别似’,今从宋、吴本。见 玉参以□,见□参以玉,则真伪易知矣。”荣谓□之乱 玉,正由见玉者不能辨其为玉,见□者不能辨其为□, 故或以玉为□,或以□为玉。若已知其为玉、为□矣, 则真伪既判,何用参为?吾子云:“或问苍蝇红紫。曰 :‘
明视。’问郑、卫之似。曰:‘聪 听。’或曰:‘朱、旷不世,如之何?’曰:‘亦精之 而已矣。’”能别似即精之之谓。精则能辨,能辨则物 不能遁其情,而难知者为易知也。 注“艰,难也”。 按:世德堂本无此注。 注“尧、舜之圣,而难任人” 。按:尧典:“惇德允元,而难任人。”伪传云:“任 佞难拒也。”释文:“而难,乃旦反。”本书渊骞:“ 昔在任人,帝曰难之,亦才矣。”彼音义亦云:“难之 ,乃旦切。”弘范此注,引以证艰知之义,则读难如字 。今按皋陶谟:“皋陶曰:‘都!在知人,在安民。’ 禹曰:‘吁!咸若时,惟帝其难之。’”说者皆读此“ 难之”之“难”如字,与尧典“难任人”异义。而法言 云:“昔在任人,帝曰难之。”明以尧典之“难任人” 与皋陶谟之“帝其难之”同为一事,下文“大圣之与大 佞,难也”,即任人难知之谓。是子云固读难任人之“ 难”如字也。盖不易谓之难,知其难而慎之亦谓之难, 诗桑扈孔疏云:“难者,戒惧之辞。”然则难任人犹云 戒惧于佞人,不必读乃旦反也。 注“庄周亦云厚貌深 情”。按:列御寇篇引孔子曰:“凡人心险于山川,难 于知天。天犹有春、秋、冬、夏、旦、暮之期,人者, 厚貌深情。”是亦谓人难知之语,故引以为证。

  或问:“邹、庄有取乎?”曰:“德则取,愆则 否。”〔注〕愆,过也;否,不也。“ 何谓德、愆?”曰:“言天、地、人经,德也;否,愆 也。〔注〕论天、地、人经,是德也, 不为过愆,可采取也。〔注〕 欲问其义。语,君子不出诸口。”〔 疏〕此问已见前篇。此重出之者,彼文犹云“取其少欲 自持”,是必不得已而节取之。此则辞益严峻,直谓无 可取也。言天、地、人而经者,易、春秋也。系辞云: “易之为书也,广大悉备。有天道焉,有人道焉,有地 道焉。”春秋繁露王道通三云:“古之造文者,三画而 连其中谓之‘王’。三画者,天、地与人也;有连其中 者,通其道也。取天、地与人之中,以为贯而参通之, 非王者孰能当是?”汉书眭弘等传赞云:“幽赞神明, 通合天人之道者,莫着乎易、春秋。”是也。庄周蔽于 天而不知人,邹衍无知于天地之间,故其言天、地、人 皆缪于经义,是愆非德,执此以绳,则二子之无可取自 见。非谓二子之言天、地、人有经有否也。“愆语,君 子不出诸口”者,愆语谓不经之言。前文云:“
言不经,非言也。”即“愆语,君 子不出诸口”之义。 注“愆,过也”。按:说文“愆 ,过也。从心,衍声”;或体“●,从寒,省声”;籀 文“□,从言,侃声。” 注“论天”至“取也”。按 :此亦弘范不欲子云于庄周有所訾议,故特曲解杨语, 以阿其所好,而不复顾文义之不合也。 注“欲问其义 ”。按:世德堂本“问”作“闻”。俞云:“李于‘愆 ’下出注曰:‘欲闻其义。’是‘愆’一字为句,或人 问辞也。吴读同。然义实未安。‘愆’字当合下‘语’ 字为句。愆语,过愆之言也。过愆之言,君子不出诸口 ,咸曰‘耻言之也’,正得其义。或宋固以愆语连读乎 ?”按:俞说是也。司马云:“邹、庄淫诞之语,君子 所不道也。”则温公固已作如是解矣。
 
 
 

法言义疏九

    问明卷第六〔注〕防奸必有其 统,揆物必以其度,察见至微之理,探射幽隐之情。

  或问“明”。曰:“微。”或曰:“微何如其明 也?”曰:“微而见之,明其悖乎?”〔 疏〕说文:“微,隐行也。”按:引伸为凡隐之称。经 传以为显著之反。问明而曰微,犹问大曰小,问远曰迩 ,取相反为义也。“微而见之,明其悖乎”者,音义: “悖,布内切。”按:读为“孛”。说文“孛,●也, 从●,人色也,从子。论语:‘色孛如也。’”是此。 今论语作“勃”。刘疏云:“谓夫子盛气貌也。”广雅 释训:“勃勃,盛也。”经传亦以“悖”为之。左传庄 公篇云:“禹、汤罪己,其兴也悖焉。”杜注云:“悖 ,盛貌。”悖、悖同字,俗本作“浡”焉。然则明其悖 乎者,谓明其盛矣也。中庸云:“知微之显,可与入德 矣。”春秋繁露二端云:“夫览求微细于无端之处,诚 知小之为大也,微之将为着也。吉凶未形,圣人所独立 也。”

  聪明其至矣乎?〔注〕在于至妙 之人。不聪,实无耳也;不明,实无目也。敢问大 聪明。曰:“眩眩乎!惟天为聪,惟天为明。夫能高其 目而下其耳者,匪天也夫?”〔注〕目 高则无所不照,耳下则无所不闻。言人高其目,则睹德 义之经,圣人之道;下其耳,则闻刍荛之言,负薪之语 。〔疏〕“聪明其至矣乎”者,司马云:“聪者,闻言 察其是非;明者,见事知其可否。人君得之,为尧为舜 ;匹夫得之,穷神知命。才之至美,莫尚于此。”按: 论语云:“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本 书孝至云:“孝至矣乎?一言而该,圣人不加焉。”此 亦谓聪明之德,民所鲜能,虽圣人无以加之,故曰至矣 乎也。“不聪,实无耳也;不明,实无目也”者,俞云 :“两‘实’字皆当为‘是’。不聪,是无耳也;不明 ,是无目也。非实无耳、无目也。‘是’通作‘寔’, 故尔雅释诂曰:‘寔,是也。’‘寔’通作‘实’,故 诗韩奕篇郑笺云:‘赵、魏之东,实、寔同声。’然则 ‘实’亦可通作‘是’矣。”按:俞说是也。司马云: “愚者颠倒是非,反易忠邪,虽有耳目,何异聋瞽!” “眩眩乎!惟天为聪,惟天为明”云云者,音义:“眩 眩,胡涓切,幽远貌。”按:说文:“
玄,幽远也。”音义读“眩”为“ 玄”,故音释如此。荣谓“眩”读为“炫”,胡练切。 广雅释训云:“炫炫,明也。”司马云:“物之视听, 局于形声。天则听于无声,视于无形,发于心者,天必 知之,故无若天之聪明也。目高,所以见远;耳下,所 以听卑。”按:皋陶谟云:“天聪明自我民聪明。”郑 注云:“天之所谓聪明有德者,由民也。”言天所善恶 与民同。然则集众聪以为聪,是为大聪;积众明以为明 ,是为大明。高其目者,自我民视;“下其耳”者,自 我民听。惟天能之,故惟天为聪明也。“匪天也夫”, 御览二引作“惟天也夫”。

  或问:“小每知之,可谓师乎?”曰:“是何师 与!是何师与!天下小事为不少矣,〔 注〕巧历所不能算。每知之,是谓师乎?师之贵也 ,知大知也。〔注〕大知者圣道。小 知之师,亦贱矣。”〔注〕致远恐泥, 是以君子不为,故不贵也。〔疏〕“或问”世德堂本作“
或曰”。“小每知之,可谓师乎” 者,前文言“微而见之,明其悖乎”,疑其近于小必知 之之义,故更设此问。“师之贵也,知大知也”者,音 义:“大知,如字。”按:论语云:“子曰:‘赐也, 女以予为多学而识之者与?’对曰:‘然。非与?’曰 :‘非也!予一以贯之。’”集解云:“善有元,事有 会,天下殊涂而同归,百虑而一致。知其元,则众善举 矣,故不待多学,一以知之也。”知大知,即知其元之 谓。荀子儒效云:“君子之所谓知者,非能遍知人之所 知之谓也,有所正矣。”杨注云:“‘正’当为‘止’ ,言止于礼义也。”礼义即大知之事。“小知之师,亦 贱矣”者,学记云:“记问之学,不足以为人师。”郑 注云:“记问谓豫诵杂难、杂说,至讲时为学者论之。 ”小知即记问之学。注“致远”至“贵也”。按:艺文 志云:“孔子曰:‘虽小道,必有可观者焉。政远恐泥 ,是以君子弗为也。’然亦弗灭也,闾里小知者之所及 ,亦使缀而不忘。”孟坚以小道为闾里小知,与集解以 为异端者不同。盖汉儒说论语如此。此注以小知为致远 恐泥,与班义合。

  孟子疾过我门而不入我室。或曰:“亦有疾乎? ”曰:“摭我华而不食我实。”〔注〕 华者,美丽之赋;实者,法言、太玄。〔疏〕“孟子疾 过我门而不入我室”者,少仪郑注、楚辞惜诵王注并云 :“
疾,恶也。”音义:“过,古禾切 。”孟子云:“孔子曰:‘过我门而不入我室,我不憾 焉者,其惟乡原乎!乡原,德之贼也。’”赵注云:“ 人过孔子之门而不入,则孔子恨之。独乡原不入者,无 恨心耳。以其贼德故也。”按:子云解此,与邠卿异义 。摭我华而不食我实,以草木为喻;则过我门而不入我 室,以宫室为喻也。论语云:“由也,升堂矣,未入于 室也。”又云:“夫子之墙数仞,不得其门而入,不见 宗庙之美、百官之富。”过我门之云“门”,即不得其 门之门;不入我室之云“室”,即未入于室之室。过我 门,谓尝附弟子之列;不入我室,谓不闻微言大义。乡 原自以为是,不可与入尧、舜之道。为其自弃,故不以 其不入室为恨。外此,则凡行束脩以上者,无不欲其由 文章而进于性与天道之学。其有中道而废,则孔子以为 憾。憾焉者,非憾其人,乃自憾启发有未至也。此自圣 人悔人不倦之意,若以为所居之室,则过门者之不入, 是其常事。古人相见之礼,先之以介绍,重之以辞令, 无过门便入之理。及阶及席,事止升堂,更无无故入室 之理。以此为恨,殆非人情。然则邠卿此注,实乖经旨 。子云以为取譬之辞,于义允矣。但此孔子之事,而云 孟子者,语见七篇,遂以为孟子之言。犹汉人引论语所 记诸弟子之言,皆以为孔子。盖当时引述之例如此。“ 或曰:‘亦有疾乎’”者,司马云:“问杨子亦有所恶 乎。”是也。“摭我华而不食我实”者,音义:“摭我 ,音只。”说文“拓,拾也”,重文“摭”。按:“拓 ”或为“摭”,犹“
跖”或为“跖”,今专以“摭”为 “拓”,而以“拓”为“●”,音、义皆别矣。“华” 谓文辞,“实”谓义理,“摭我华而不食我实”,谓但 赏文辞,不研义理。“实”与“室”为韵。司马云:“ 皆谓小知浮浅之人,不能穷微探本。” 注“华者,美 丽之赋;实者,法言、太玄”。按:弘范解此,义极明 憭。音义云:“不入室者,孟子疾之;不食实者,杨子 疾之。近人注法言,误以‘孟子疾’为句绝。”音义所 见法言注,未知何等。而此文宋注则云:“门与华谓法 言,室与实谓太玄,言孟子七篇与法言为教一也,但无 太玄尔。”其意殊不可晓。至吴司封乃解“亦有疾乎” 为孟子亦有所短乎,遂以“摭我华而不食我实”为子云 讥孟子之语。谓孟子与子云俱游于圣人之门,而不与同 入室,孟子不言易,而子云准易,是以谓之。此则谬以 千里,又不仅如音义所讥者矣。

  或谓“仲尼事弥其年,盖天劳诸病矣夫”?曰: “天非独劳仲尼,亦自劳也。天病乎哉?天乐天,圣乐 圣。”〔疏〕“仲尼事弥其年”云云者 ,司马云:“弥,终也。言仲尼终身栖栖汲汲,未尝无 事,盖天劳苦之,亦困病矣。庄、列之论如此”。按: 说文:“沵,满也。”经传多以“弥”为之。汉书司马 相如传:“弥山跨谷。”颜注云:“弥,满也。”“事 弥其年”,谓年促事繁,事溢于年也。庄子大宗师云: “子贡曰:‘然则夫子何方之依?’曰:‘丘,天之戮 民也。’”列子杨朱云:“孔子明帝王之道,应时君之 聘,伐树于宋,削迹于卫,穷于商、周,围于陈、蔡, 受屈于季氏,见辱于阳虎,戚戚然以至于死,此天民之 遑遽者也。”皆天劳仲尼之说。“天非独劳仲尼,亦自 劳也”者,司马云:“天日行一周逾一度,未尝休息。 ”按:易干象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虞注 云:“天一日一夜过周一度,故自强不息。”本书孝至 云:“天道劳功。或问‘劳功’。曰:‘日一曰劳,考 载曰功。’”是天亦自劳也。“天乐天,圣乐圣”者, 于穆不已,天之所以为天也;学不厌,教不倦,圣之所 以为圣也。各乐其道,何病之有?

  或问:“鸟有凤,兽有麟,鸟、兽皆可凤、麟乎 ?”〔注〕言凡鸟、兽之不可得及凤、 麟,亦犹凡人不可彊通圣人之道。曰:“群鸟之于 凤也,群兽之于麟也,形性。岂群人之于圣乎?”〔 注〕鸟兽大小,形性各异;人之于圣,腑藏正同。〔疏 〕“鸟、兽皆可凤、麟乎”者,孟子云:“有若曰:‘ 岂惟民哉?麒麟之于走兽,凤凰之于飞鸟,泰山之于丘 垤,河海之于行潦,类也。圣人之于民,亦类也。’” 然则万类之中,各有卓绝。谓人皆可以为圣人者,是谓 鸟皆可以为凤,兽皆可以为麟也。“群鸟之于凤也”云 云者,鸟、兽者,羽虫、毛虫之总称,凤、麟特其中之 一种,形性各异,非圣人于民之比,不得以群鸟、兽之 不可为凤、麟,证群人之不能为圣也。司马云:“圣人 与人,皆人也,形性无殊,何为不可跂及?” 注“言 凡鸟、兽之不可得及凤、麟,亦犹凡人不可彊通圣人之 道”。按:世德堂本“及”作“而”,“凡人”作“凡 夫”,“彊”作“强”。 注“腑藏正同”。世德堂本 “正”作“并”。

  或曰:“甚矣!圣道无益于庸也。圣读而庸行, 盍去诸?”曰:“甚矣!子之不达也。圣读而庸行,犹 有闻焉。去之,抏也。抏秦者,非斯乎?投诸火。”〔 注〕斯,李斯。〔疏〕“圣道无益于庸也”者,荀子脩 身云:“不由礼则夷固僻违,庸众而野。”杨注云:“ 庸,凡庸也。”此因世人以五经为禄利之路,虽日习圣 人之教,而无裨于身心,故以为喟。“圣读而庸行”者 ,音义:“庸行,下孟切,下‘庸行’同。”按:渊骞 云:“孔子读而仪、秦行,何如也?”彼音义亦云:“ 秦行,下孟切。”然李注云:“欲读仲尼之书而行苏、 张之辩。”是弘范读“行”如字。谓孔子之书是读,而 仪、秦之术是行。则此圣读而庸行者,亦谓圣人之经是 读,而凡庸之习是行也。“行”字不必读去声。“盍去 诸”者,音义:“去诸,丘莒切。”司马云:“言俗儒 虽读圣人之书,而所行无所异于庸人,盍去此俗儒乎? ”陶氏鸿庆读法言札记云:“夫世之俗儒多矣,正之可 也,黜之可也。苟欲去之,则必出于始皇之坑儒而后可 。或人之问,不伦甚矣。今以上下文义推之,或人盖谓 圣道虽高美,而无益于人,故欲去圣道以为治,即老、 庄绝圣弃智之意。问道篇云:‘孰若无礼而德?’先知 篇云:‘圣君少而庸君多,如独守仲尼之道,是漆也。 ’皆此意。盖自秦焚诗、书,微言已绝。汉兴而后,文 帝好刑名,景帝好黄、老。武、昭以还,稍用儒术,诸 儒始为章句之学。而老氏之书风行已久,蔚成政俗,当 世好之者至以为过于五经。观本书问答屡及庄周、韩非 ,庄、韩固去圣道以为治者也。或人之问,犹是当时习 尚之见耳。”荣按:去谓去读,非谓去俗儒,亦非欲去 圣道也。此愤时嫉俗之意,谓口诵圣人之言,而身为鄙 夫之事,虚费日力,了无所补,则不如废读之为愈也。 “圣读而庸行,犹有闻焉”者,谓虽以读经为干禄之术 ,然犹得藉是以闻圣人之教,愈于不闻。荀子儒效云: “不闻,不若闻之。”是也。“去之,抏也”者,音义 :“抏也,五官切。汉书云:‘海内抏獘。’下‘抏秦 ’同。旧本皆作‘抏’。”宋、吴作“坑”,司马从之 。宋云:“坑,陷也,言圣人之道陷矣。”司马云:“ 言俗儒虽不能行圣人之道,犹得闻其道而传诸人,愈于 亡也。若恶其无实而遂去之,则与秦之坑儒何异哉?” 世德堂本因之作“坑”。按:此承“犹有闻焉”而言, 意谓去读则并此无之。则“抏也”云者,必与“有闻” 字相反为义。破抏为坑,固非;解为抏獘,亦于义未协 。抏之为言,顽也。左传僖公篇云:“心不则德义之经 为顽。”抏、顽声同义近。汉书陈平传:“士之顽顿耆 利无耻者,亦多归汉。”如淳云:“顽顿,谓无廉隅也 。”史记郦生陆贾传:“刻印,刓而不能授。”孟康云 :“刓断无复廉锷也。”然则人无廉隅,谓之顽顿;物 无廉锷,谓之刓断。简言之,则曰顽,曰刓,其义一也 。顽顿、刓断,本皆无廉锷之谓。引伸之,则以为无分 别、无智虑之称。说文:“顽,●头也。”段注云:“ 凡物浑沦未破者,皆得曰●。凡物之头浑全者,皆曰● 头。●、顽双声。析者锐,●者钝,故以为愚鲁之称。 ”庄子天下论彭蒙、田骈、慎到之蔽云:“椎拍輐断, 与物宛转,舍是与非,苟可以免,不师知虑,不知前后 。”輐断即刓断。又云:“而不免于魧断。”魧断,亦 刓断也。庄子以状无知之貌,明与“顽顿”义同。此以 “抏”为之,抏亦刓也。今用于愚鲁之义者,习以“顽 ”为之,而不知“抏”之即“顽”;犹顽顿之“顿”今 习以“钝”为之,而不知“顿”之即“钝”也。此言圣 读庸行者,其于圣人之道虽不能行,犹有所知。若去读 ,则一无所知,直顽而已矣。“抏秦者,非斯乎?投诸 火”者,抏秦,犹云“愚秦”。史记秦始皇本纪云:“ 三十四年,丞相臣斯昧死言:‘古者,天下散乱,莫之 能一,是以诸侯并作,语皆道古以害今,饰虚言以乱实 ,人善其所私学,以非上之所建立。今皇帝并有天下, 别黑白而定一尊。私学而相与非法教,人闻令下,则各 以其学议之,入则心非,出则巷议,夸主以为名,异取 以为高,率群下以造谤。如此弗禁,则主势降乎上,党 与成乎下。禁之便。臣请史官非秦纪皆烧之;非博士官 所职,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者,悉诣守、尉杂烧 之。有敢偶语诗、书,弃市;以古非今者,族。吏见知 不举者,与同罪。令下三十日不烧,黥为城旦。所不去 者,医药、卜筮、种树之书。若欲有学法令,以吏为师 。’制曰:‘可。’”然则愚秦者,非李斯乎?不惟去 读而已,且并其所读者焚之,较之犹有闻焉者,果孰愈 乎?吴胡部郎玉缙云:“‘抏’当径读为‘
刓’。广雅释诂‘刓’与‘绝’并 训为‘断’,断亦绝也。圣读庸行者,犹有所闻。若去 读,则一无所闻,是自绝也。” 注“斯,李斯”。按 :“非斯乎”之为指李斯,义无可疑。宋、吴解亦同。 司马云:“斯,此也。言诸儒之所以见坑于秦者,亦以 圣读庸行,好横议以非世,故秦人深疾之,并其书焚之 。若使秦之法遂行于世,则圣人之道绝矣。”如温公说 ,则“坑秦者,非斯乎”,犹云:“坑于秦者,非即此 圣读庸行者乎?”欲以秦法之不可行,明俗儒之不可去 也。然如此解之,与“投诸火”三字文义不贯。且横议 非世,正俗儒所不肯为,谓秦人所坑者皆是俗儒,亦害 于理。然则温公此解必不可通也。

  或问:“人何尚?”曰:“尚智。”曰:“多以 智杀身者,何其尚?”曰:“昔乎,皋陶以其智为帝谟 ,杀身者远矣;箕子以其智为武王陈洪范,杀身者远矣 。”〔疏〕“‘人何尚?’曰:‘尚智 ’”者,春秋繁露必仁且智云:“知者见祸福远,其知 利害蚤,物动而知其化,事兴而知其归,见始而知其终 。言之无敢哗,立之而不可废,取之而不可舍。前后不 相悖,终始有类,思之而有,复及之而不可厌。其言寡 而足,约而喻,简而达,省而具,少而不可益,多而不 可损。其动中伦,其言当务。如是者,谓之知。”“多 以智杀身者,何其尚”者,此误以小慧为智也。方言云 :“智,或谓之慧。”论语:“
好行小慧。”郑注云:“小慧,谓 小小之才智。”然则智、慧散文亦通。故不识智之义者 ,恒以小慧当之。说文:“慧,儇也。”苟以儇为智, 则智者乃所以杀其身者矣。孟子论盆成括云:“其为人 也小有才,未闻君子之大道也,则足以杀其躯而已矣。 ”赵注云:“言括之为人小有才慧,而未知君子仁义谦 顺之道,适足以害其身也。”焦疏云:“慧则精明,精 明则照察人之隐;慧则捷利,捷利则超越人之先,皆危 机也。”即此或问之意也。“昔乎,皋陶以其智为帝谟 ”者,“昔乎”,世德堂本无“乎”字。按:此与问神 “昔乎,仲尼潜心于文王矣”世德堂本亦无“乎”字同 。皋陶,古书或作咎繇,亦作咎陶,俗字作“皋”。音 义:“皋陶,音遥。”按:书序云:“皋陶矢厥谟,禹 成厥功,帝舜申之,作大禹、皋陶谟、弃稷。”史记夏 本纪云:“帝舜朝,禹、伯夷、皋陶相与语帝前,皋陶 述其谋。帝禹立而举皋陶荐之,且授政焉,而皋陶卒。 ”正义引帝王纪云:“皋陶生于曲阜。曲阜,偃地,故 帝因之而以赐姓曰偃。尧禅舜,命之作士。舜禅禹。禹 即帝位,以咎陶最贤,荐之于天,将有禅之意。未及禅 ,会皋陶卒。”又引括地志云:“咎繇墓在寿州安丰县 南一百三十里,故六城东东都陂内大冢也。”白虎通圣 人云:“何以言皋陶圣人也?以自篇曰(一):‘若稽 古皋陶。’圣人而能为舜陈道,‘朕言惠,可底行’; 又旁施象刑维明也。”“箕子以其智为武王陈洪范”者 ,书序云:“武王胜殷,杀受,立武庚,以箕子归,作 洪范。”史记宋微子世家云:“箕子者,纣亲戚也。” 集解引马融云:“箕,国名也;子,爵也。”索隐引司 马彪云:“箕子名胥余。马融、王肃以箕子为纣之诸父 ,服虔、杜预以为纣之庶兄。杜预云:‘梁国蒙县有箕 子冢。’”尚书大传云:“武王胜殷,释箕子囚。箕子 不忍周之释,走之朝鲜。武王闻之,因以朝鲜封之。箕 子既受周之封,不得无臣礼,故于十三祀来朝。”汉书 五行志云:“禹治洪水,赐□书,法而陈之,洪范是也 。圣人行其道,而宝其真。降及于殷,箕子在父师位而 典之。周既克殷,以箕子归,武王亲虚己而问焉。”荣 按:诗、书所载圣贤多矣,明哲保身,其事非一。今论 智而独举皋陶、箕子以为例者,皋陶两更禅让,历仕三 朝;箕子先蒙内难,继丁革命,并以上哲,克全令名, 各着彝训,传于后世。子云自审遭际,有类于斯,而哇 紫之廷,不可论治,括囊无咎,终守吾玄。虽语默不同 ,所以全生远害,其道一也。是则明道为大,诎身为小 ,苟任斯文之重,何取匹夫之谅!问答之旨,实存于兹 ,聊借皋、箕隐以自喻耳。其后班孟坚答宾戏亦云:“ 昔咎繇谟虞,箕子访周,言通帝王,谋合神圣。”沿袭 法言,而未知子云语意之所指。若崔寔政论云:“自古 尧、舜之帝,汤、武之王,皆赖明哲之佐,博物之臣。 故皋陶陈谟,而唐、虞以兴;伊、箕作训,而殷、周用 隆。”斯则本孟坚而增益之,以为明良之泛论矣。

(一)“自”字原本讹作“目”,据 白虎通德论圣人改。

  仲尼,圣人也,或者劣诸子贡。子贡辞而精之, 然后廓如也。
注〕精,明。于戏!观书者违 子贡,虽多亦何以为?〔疏〕“或者” ,世德堂本无“者”字。“仲尼,圣人也,或者劣诸子 贡”者,吴云:“叔孙武叔、陈子禽皆有是言。”按: 见论语。彼刘疏云:“夫子殁后,诸弟子切劘砥砺,以 成其学。故当时以有若似圣人,子夏疑夫子,而叔孙武 叔、陈子禽皆以子贡贤于仲尼,可见子贡晚年进德修业 之功,几几乎超贤入圣。”是也。“子贡辞而精之,然 后廓如也”者,即子贡答武叔、子禽诸语,及孟子所引 “见其礼而知其政”云云是也。赵氏佑温故录引李光地 读孟子札记云:“夫子所以超于群圣者,以其祖述尧、 舜,宪章文、武,使先王之道传之无穷也。宰我、子贡 、有若推尊之意,盖皆以此。而子贡独显言之,如能言 夏、殷之礼,知韶、武之美善,告颜子为邦之类,皆所 谓见礼知政,闻乐知德,等百王而莫违者也。孟子引之 ,以是为孔子所以异者。盖圣则同德,孔子则神明天纵 ,有以考前王而不谬,俟后圣而不惑,非列圣所可同也 。然则宰我、子贡、有若虽皆智足以知圣人,而惟子贡 能明言夫子之所以异于群圣,使后世无所疑惑,所谓辞 而精之也。”“于戏”,宋、吴本作“乌呼”。“观书 者违子贡,虽多亦何以为”者,学者不以子贡之言为圭 臬,笃信孔子之圣超越百王,知所宗仰。则虽博极群书 ,亦所谓多多赘矣也。论语云:“诵诗三百,授之以政 ,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

  “盛哉!成汤丕承也,文王渊懿也。”或问“丕 承”。曰:“由小致大,不亦丕乎?革夏以天,不亦承 乎?”“渊懿”。曰:“重易六爻,不亦渊乎?浸以光 大,不亦懿乎?”〔疏〕“盛”,宋、 吴本作“慎”,属上章。宋云:“言无慎于子贡之明师 道也。”司马从之,云:“李本‘慎’作‘盛’,属下 章。今从宋、吴本。”世德堂本因之,作“慎”。按: “盛哉”,叹美之辞。欲言汤、文之丕承渊懿,故先以 叹美之辞起之。上文“虽多亦何以为”,明用论语文, 其下不得更缀“慎哉”字也。“成汤丕承也”者,白虎 通谥云:“谥或一言,或两言,何?文者以一言为谥, 质者以两言为谥。故汤死后称成汤,以两言为谥也。” 尔雅释诂云:“丕,大也。”说文:“承,奉也,受也 。”“文王渊懿也”者,诗燕燕毛传云:“渊,深也。 ”尔雅释诂云:“懿,美也。”“由小致大,不亦丕乎 ”者,孟子云:“
汤以七十里。”“革夏以天,不亦 承乎”者,汤誓云:“有夏多罪,天命殛之。予畏上帝 ,不敢不正。尔尚辅予一人,致天之罚。”“重易六爻 ,不亦渊乎”者,文王重卦,详前篇疏。系辞云:“夫 易,圣人之所以极深而研几也。唯深也,故能通天下之 志;唯几也,故能成天下之务。”“浸以光大(一), 不亦懿乎”者,庄子大宗师释文引向秀注云:“浸,渐 也。”诗文王云:“文王在上,于昭于天。”郑笺云: “文王初为西伯,有功于民,其德着见于天,故天命之 以为王,使君天下也。”史记周本纪云:“西伯盖即位 五十年,其囚羑里,盖益易之八卦为六十四卦。诗人道 西伯,盖受命之年称王,而断虞、芮之讼。后七年而崩 ,谥为文王。改法度,制正朔矣。”

(一)“大”字原本讹作“火”,据 正文改。

  或问“命”。曰:“命者,天之命也,非人为也 ,人为不为命。”请问“人为”。曰:“可以存亡,可 以死生,非命也。〔注〕是人为者。命 不可避也。”〔注〕大理然者也。或 曰:“颜氏之子,冉氏之孙。”曰:“以其无避也,若 立岩墙之下,动而征病,行而招死,命乎!命乎!”〔 注〕自诒伊戚。〔疏〕“命者,天之命也”者,白虎通 寿命云:“命者何谓也?人之寿也,天命己使生者也。 ”论语雍也皇疏云:“命者,禀天所得以生,如受天教 命也。”是也。“可以存亡,可以死生,非命也”者, 司马云:“人事可以生存而自取死亡,非天命也。”按 :韩诗外传云:“哀公问孔子曰:‘有智寿乎?’孔子 曰:‘然。人有三死而非命也者,自取之也。居处不理 ,饮食不节,劳过者,病共杀之;居下而好干上,嗜欲 无厌,求索不止者,刑共杀之;少以敌众,弱以侮强, 忿不量力者,兵共杀之。故有三死而非命者,自取之也 。诗云:‘人而无仪,不死何为?’”即此文之义。“ 命不可避也”者,孟子云:“莫非命也,顺受其正。” 赵注云:“命有三名:行善得善,曰受命。行善得恶, 曰遭命。行恶得恶,曰随命。惟顺受命为受其正也。” “或曰颜氏之子,冉氏之孙”者,司马云:“言颜渊、 冉伯牛非不知修人事,而颜渊早夭,伯牛恶疾,何也? ”按:论语:“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 幸短命死矣。”邢疏云:“凡事应失而得曰幸,应得而 失曰不幸。恶人横夭,则惟其常。颜回以德行著名,应 得寿考,而反二十九发尽白,三十二而卒,故曰不幸短 命死矣。”今本史记弟子传但云“回年二十九,发尽白 ,蚤死”,无“三十二而卒”之文。惟家语弟子解则云 :“颜回二十九年而发白,三十一早死。”翟氏灏四书 考异谓王肃摭拾史文,于“蚤”字上妄增“三十一”三 字。臧氏庸拜经日记亦云:“‘三十一“之文,不知所 本,必系王肃伪撰。”今考公羊传哀公篇徐疏引弟子传 云:“颜渊少孔子三十岁,三十二而卒。”是旧本史记 如此。今本弟子传此文下索隐云:“家语亦云年二十九 而发白,三十二而死。”可见司马贞所据史记正作“三 十二而卒”,与家语文同,故称“家语亦云”。此邢疏 所称“发尽白”三字明用弟子传语,则“三十二而卒” 之说亦本史记,与公羊疏所据同也。然则旧本史记、家 语于颜子卒年固同作三十二,今史记作蚤,家语作三十 一,皆后刻书者所改。翟、臧二家以“三十一”之文为 子雍增造,失考已甚。毛氏奇龄论语稽求篇,又据王肃 家语注有“颜回死时,孔子年六十一”之语,谓旧家语 本原是三十一岁,坊本误作“二”字,则以不误为误也 。(肃注孔子年六十一,当是六十二之误。)然伯鱼卒 时,孔子年且七十。颜子卒,又在其后。谓鲤也死有棺 而无椁,为设事之辞,断不可通。以颜渊少孔子三十岁 计之,孔子七十,颜已四十,则三十二而卒之说固自相 抵梧。稽求篇因谓弟子传所云少孔子三十岁者,原是“ 四十”之误。钱氏坫论语后录亦同此说。然子路少孔子 九岁,若颜渊少孔子四十岁,则与子路相差至三十以上 ,而论语记颜渊、季路侍,犹先渊后路,于义可疑。人 生四十而仕,颜子甫在立年,孔子遽谓行藏与共,亦嫌 过早。故李氏锴尚史推定颜子享年四十有一,四书考异 亦同,拜经日记谓颜子卒年四十,说皆近理。金氏鹗求 古录礼说,谓颜子之卒与子路相近而稍先,时孔子年七 十二,颜子少孔子三十岁,则其年四十二也。古“三” 、“四”字皆积画,每多互讹,此盖“四”误为“
三”也。其言最允。然则旧本史记 “三十二而卒”,乃“□十二而卒”之误,子雍偶据误 文生疑。若以为伪撰,则必不自为此矛盾矣。洪范六极 ,一曰凶短折,伪传云:“短未六十,折未三十。”孔 疏云:“传以寿为百二十年,短者半之,为未六十;折 又半,为三十。”是则六十以下犹当为短,况四十二耶 ?至若颜渊十八之说,(见问神疏。)则潘氏集笺所谓 ,按诸经传,无一合者,此真不足辩者矣。又论语:“ 伯牛有疾,子问之,自牖执其手,曰:‘亡之,命矣夫 ,斯人也而有斯疾也!斯人也而有斯疾也!’”弟子传 云:“冉耕,字伯牛。孔子以为有德行。伯牛有恶疾, 孔子往问之。”淮南子精神:“冉伯牛为厉。”毛氏奇 龄四书剩言云:“古以恶疾为癞。礼,妇人有恶疾去, 以其癞也。韩诗解芣卫之诗,谓蔡人之妻伤夫恶疾,虽 遇癞而不忍绝。刘孝标作辨命论遂谓冉耕歌其芣卫,正 指是也。”武氏亿群经义证云:“厉、癞音相近。史记 豫让传‘漆身为厉’,注‘音’赖,索隐曰:‘恶疮病 也。’又论衡命义篇:‘伯牛空居而遭恶疾。’是致病 之由,又可附见,疏家皆不及之。”论语刘疏云:“白 虎通寿命篇:‘命有三科。有遭命,以遇暴。遭命者, 逢世残贼。若上逢乱君,下必灾变暴至,夭绝人命。’ 下云:‘冉伯牛危言正行而遭恶疾,孔子曰:命矣夫! 斯人也,而有斯疾也。’是则孔子此叹,盖伤时无贤君 ,有道之士多致夭病,与哭颜渊同意。”“曰以其无避 也”者,即所谓行善得恶曰遭命是也。“若立岩墙之下 ”云云者,孟子云:“是故知命者不立乎岩墙之下。” 司马云:“岩墙,欹危欲崩之墙也。”“动而征病”, 即诗传所谓“病共杀之”;“行而招死”,即诗传所谓 “刑共杀之”、“兵共杀之”者,皆自取之,而非命, 故曰:“命乎!命乎”也。 注“是人为者”。按:世 德堂本“者”作“也”。 注“大理然者也”。按:世 德堂本无此注。 注“自贻伊戚”。按:世德堂本作“ 自诒伊戚”。

  吉人凶其吉,〔注〕居安思危, 存不忘亡。凶人吉其凶。〔注〕 以小恶为无伤而不去也,恶积而罪彰,灭身之凶至也。 〔疏〕司马云:“楚庄王以无灾为惧,曰:‘天岂弃忘 寡人乎?’是得吉犹以为凶也。纣淫虐将亡,灾异并臻 ,而曰:‘我生不有命在天?’是废人事而任天命,得 凶而以为吉也。”按:此亦讥王莽之辞。莽传云:“天 凤三年二月乙酉,地震。大司空王邑上书愿乞骸骨。莽 曰:‘夫地有动有震,震者有害,动者不害。春秋记地 震,易系坤动,动静辟胁,万物生焉。’十月戊辰,王 路朱鸟门鸣,昼夜不绝。崔发等曰:‘虞帝辟四门,通 四聪。门鸣者,明当脩先圣之礼,招四方之士也。’于 是令群臣皆贺。所举四行,从朱鸟门入而对策焉。四年 ,莽遣使者即赦盗贼,还言‘盗贼解辄复合。问其故, 皆曰愁法禁烦苛,不得举手。力作所得,不足以给贡税 ;闭门自守,又坐邻伍铸钱挟铜。奸吏因以愁民,民穷 悉起为盗贼’。莽大怒,免之。其或顺指,言民骄黠当 诛,及言时运适然,且灭不久。莽说,辄迁之。”此真 所谓凶人吉其凶也。子云以天凤五年卒,以上诸事,皆 子云晚年所闻见,故有此言。 注“居安思危,存不忘 亡”。按:世德堂本无此注。 注“以小”至“至也” 。按:世德堂本亦无此注。

  辰乎,辰!〔注〕叹时逝也。曷 来之迟,去之速也,君子竞诸。〔注〕 进德修业,欲及时也。〔疏〕小尔雅广言云:“竞,逐 也。” 注“叹时逝也”。按:尔雅释训云:“不辰, 不时也。”是辰即时也。汉书蒯通传云:“时乎!时不 再来。”颜注云:“此古语,叹时之不可失。”

  謣言败俗,謣好败则,姑息败德。〔 注〕则,法。君子谨于言,慎于好,丞于时。〔 注〕丞,急。〔疏〕“謣言”、“謣好”,治平本作“ ●言”、“●好”。音义:“●,女耕切,譻●。天复 本作‘
謣’。謣,音于,又音纡,妄言也 。”按:謣训妄言,引伸为凡妄之称。妄言者谨于言之 反。妄好者慎于好之反,犹姑息者亟于时之反。若作“ ●言”、“●好”,则义不相应,此形误之显然者。司 马依天复本作“謣”,世德堂本从之,甚是。今亦据改 。“謣言败俗”者,音义:“败俗,必迈切,下同。又 如字。”按:广雅释诂:“败,坏也。”司马云:“妄 言者,不知而作,惑乱后生,故败俗也。”按:即自序 所谓“析辩诡辞,以挠世事”也。“謣好败则”者,音 义:“
●好,呼报切。下‘于好’、‘好 文’同。”司马云:“妄好非圣之书,败先王之法。” 按:即修身所谓“好轻则招淫”也。“姑息败德”者, 姑息,古语苟安之谓。司马云:“宴安鸩毒,故败德。 ”按:檀弓云:“君子之爱人也以德,细人之爱人也以 姑息。”明姑息为德之贼也。“君子谨于言,慎于好, 亟于时”者,音义:“亟于,纪力切。”谨慎则无妄, 亟则无苟安。无妄言,故民听不惑,俗之所以正也。无 妄好,故民志不淫,法之所以立也。无苟安,故自彊不 息,德之所以修也。 注“则,法”。按:世德堂本无 此注。 注“亟,急”。按:世德堂本亦无此注。说文 :“亟,敏疾也。”广雅释诂:“
亟,急也。”

  吾不见震风之能动聋聩也。〔注 〕雷风非不猛,不能动聋聩;圣教非不明,不能化顽嚚 。〔疏〕音义:“瞆,五怪切。”说文:“聩,生而聋 也。”陆士衡演连珠李注引无“之”字。 注“雷风非 不猛”。按:弘范以“震”为“雷”,则震、风平列为 义。然吾子云:“
震风陵雨,然后知夏屋之为帡蒙也 。”震风与陵雨对文,明非雷风,则此亦当与彼文同义 ,犹云怒风耳。“不猛”世德堂本作“不烈”。 注“ 圣教”至“顽嚚”。按:“不明”世德堂本误作“不服 ”。“
顽嚚”治平本作“顽嚚之人”,于 文为衍,今依世德堂本删“之人”字。

  或问“君子”。“在治曰若凤,在乱曰若凤。” 或人不谕。曰:“未之思矣。”曰:“治则见,乱则隐 。〔注〕随时之义,美之大者,治见乱 隐,凤之德也。鸿飞冥冥,弋人何慕焉?〔 注〕君子潜神重玄之域,世网不能制御之。鹪明遴 集,食其洁者矣;〔注〕遴集者,类聚 群游,得其所也。●明非竹实之洁不食,君子非道德之 禄不居。凤鸟跄跄,匪尧之庭。”〔 注〕跄跄者,步趾之威仪也。言其降步于尧之庭,非尧 之庭则不降步也。〔疏〕音义:“在治,直吏切,下同 。”御览九百十五引作“在位”,误。“‘未之思矣’ 。曰:‘治则见,乱则隐。’”司马云:光谓‘曰’衍 字。”按:语有间断,故更着“曰”字,非必衍也。音 义:“则见,贤遍切。”论语:“子曰:‘凤鸟不至, 河不出图,吾已矣夫!’”孔注云:“圣人受命,则凤 鸟至,河出图。今天无此瑞,吾已矣夫者,伤不得见也 。”说苑辨物云:“夫惟凤为能究万物,通天祉,象百 状,达于道。去则有灾,见则有福。览九州,观八极, 备文武,正王国,严照四方,仁圣皆伏。故得凤之像一 者,凤过之;得二者,凤下之;得三者,则春、秋下之 ;得四者,则四时下之;得五者,则终身居之。”论衡 指瑞云:“儒者说凤皇、麒麟仁圣禽也,思虑深,避害 远,中国有道则来,无道则隐。”“鸿飞冥冥,弋人何 慕焉”者,广雅释训:“冥冥,暗也。”素问征四失论 :“窈窈冥冥。”王注云:“言玄远也。”说文:“隿 ,缴射飞鸟也。”按:经传通以“弋”为之。易小过“ 公弋”,虞注云:“弋,矰缴射也。”按:矰者,短矢 ;缴者,生丝缕。以缕系矢而射,谓之弋,故曰矰缴射 。音义:“弋人何慕,后汉书逸民传序引扬子作‘弋者 何慕’。宋衷注云:‘篡,取也。鸿高飞冥冥薄天,虽 有弋人执矰缴,何所施巧而取焉。喻贤者深居,亦不罹 暴乱之害。今篡或为慕,误也。’”按:文选范蔚宗逸 民传论李注引法言宋衷注如此。后汉书此传章怀太子注 云:“‘篡’诸本或作‘慕’,法言作‘
篡’。”下引“宋衷曰‘篡,取也 ’”云云,至“不离暴乱之害也”,与选注引同,而文 字小异。其下云:“然今人谓以计数取物为篡,篡亦取 也。”然则选注“今篡或为慕误也”,乃崇贤所加,音 义亦以为宋妻注语,疏矣。温公集注据音义此条,遂改 “慕”为“篡”,云:“光谓逆取曰篡。”荣按:治平 本作“慕”,钱本同,御览九百十六引亦同。音义出“ 弋人何慕”,是其所据本如此。又音义往往引天复本异 文,此不及之,明天复本亦作“慕”。艺文类聚九十引 亦作“
慕”。张九龄感遇诗云:“今我游 冥冥,弋者何所慕?”用法言语,而以“慕”与顾、树 、惧、恶为韵,其非“篡”误可知。是唐初所行法言多 作“慕”。然则作“篡”者,宋衷本;作“慕”者,李 轨本。慕者,贪羡欲得之谓。淮南子原道:“诱慕于名 位。”高注云:“慕,贪也。”汉书董仲舒传:“古人 有言曰:‘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此言慕,犹 彼言羡,于义甚顺,较宋衷本为优。今文人承用,乃以 作“慕”为误,妄也。“●明遴集,食其洁矣”者,音 义:“
●明,上音焦。说文曰:‘东方发 明,南方焦明,西方鹔鷞,北方幽昌,中央凤皇。’又 司马相如传云:‘●鹏已翔乎寥廓之宇。’又乐纬云: ‘●鹏状如凤皇。’”按:续汉书五行志注引凑图征云 :“似凤有四,三曰焦明,长喙、疏翼、圆尾,身义, 戴信婴仁,膺知负礼。”文选江文通杂体诗李注引乐纬 云:“●鹏,状似凤皇,身礼,戴信婴仁,膺智负义。 ”并引宋均注云:“身礼,质赤色。”选注所引乐纬即 凑图征文,而礼、义字与续汉志注引互异。礼赤义白, 焦明南方鸟,故身礼,与鹔鷞西方鸟身义者不同。南齐 书五行志引凑图征云:“焦明鸟,质赤。”刘志注此文 礼义字误倒,当以选注为正。又●鹏之“鹏”,玉篇: “靡京切,鸟似凤。”广韵:“武兵切,似凤,南方神 鸟。”温公集注引相如传、乐纬字皆误“鹏”,乃云: “光谓说文‘朋’及‘鹏’皆古‘凤’字也。凤鸟象形 ,凤飞,群鸟从以万数,故以为朋党字。”不知焦明、 肃爽等皆合二言为一名,俗施鸟旁,故有“鹏”字。此 与古文以为凤字之“鹏”绝不相涉也。音义:“
遴集,邻振切。”宋、吴并云:“ 遴,行难也。”义本说文。彼段注云:“引伸为遴选, 选人必重难也。”然则遴集者,审择所止,不轻集也。 “洁”,世德堂本作“洁”。按:洁清字古止作“洁” 。广雅释言云:“洁,静也。”静者,“□”之省。说 文:“□,无垢薉也。”今皆以“净”为之。经解云: “洁静精微,易教也。”洁静即洁净也。说文无“洁” 。庄子秋水云:“南方有鸟,其名鹓雏,非梧桐不止, 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释文引李颐云:“鹓雏, 鸾凤之属也。”按:南方鸟,凤属,即●明。然则鹓雏 者,●明异名。非梧桐不止,是遴集也;非练实不食, 非醴泉不饮,是食其洁也。“凤鸟”御览九百十五引作 “凤皇”。音义:“跄,七羊切。”“凤鸟跄跄,匪尧 之庭”者,皋陶谟云:“下管□鼓,合止柷敔,笙镛以 间,鸟兽跄跄;箫韶九成,凤皇来仪。”说苑辨物引书 :“鸟兽鸧鸧,凤皇来仪。”字作“鸧”。尚书大传引 舜时乐云:“舟张辟雍,鸧鸧相从;八风回回,凤皇喈 喈。”与说苑引书合。明今文尚书如此。说文“
牄”篆下引虞书:“鸟兽牄牄。” 周礼大司乐郑注引同。则古文经作“牄”。子云于书皆 用欧阳,此文亦当作“凤鸟鸧鸧”。今作“跄”者,乃 校书者依伪孔改之。广雅释言云:“匪,彼也。”按: 古无轻唇音,匪、彼声近,故诗多以“匪”为“彼”, 详见经传释词。艺文类聚九十九引尚书中候云:“尧即 政七十载,凤皇止庭,巢阿阁讙树。”淮南子缪称云: “昔二皇凤至于庭,三代至乎门,周室至乎泽。德弥粗 ,所至弥远;德弥精,所至弥近。”按:鸿喻避人之士 ,●明喻避地之士,凤鸟喻避世之士。鸿者随阳而至, 有稻粱之谋,然羽翼以就,一举千里,虽有矰缴,将安 所施?犹避人之士,虽不能预择治乱,然色恶言恶则去 ,终免辱殆。●明则择木而栖,择食而食,犹避地之士 ,不仕乱朝,不受非义之粟。若凤鸟,则惟至德之世游 于门庭,犹避世之士,必天下有道,然后一见也。论语 云:“贤者辟世,其次辟地,其次辟色,其次辟言。” 子华子神气云:“吾闻之:太上违世,其次违地,其次 违人。” 注“潜神重玄之域”。按:陆士衡汉高祖功 臣颂:“重玄匪奥。”李注云:“重玄,天也。” 注 “遴集者,类聚群游”。按:弘范读“遴”为“鳞”, 故训为类聚群游。司马长卿难蜀父老云:“二方之君, 鳞集仰流。”李注云:“鳞集,相次也。”汉书楚元王 传云:“夫乘权藉势之人,子弟鳞集于朝。”颜注云: “言其相次如鱼鳞。”然则●明鳞集,喻众贤并进也。  注“
跄跄,步趾之威仪也”。按:鸟兽 跄跄,禹本纪作“鸟兽翔舞”,步趾即翔舞之谓。诗楚 茨毛传云:“济济跄跄,言有容也。”威仪即有容之谓 。说文:“牄,鸟兽来食声也。”玉篇引作“食谷声” 。孙氏星衍书今古文注疏云:“此古文说,以牄牄为乐 声,如鸟兽之来食谷,不以为真鸟兽也。”荣谓重言形 况,以声为义,往往与本义迥别。许君“牄”字之训, 自当有本,然不必为古文书说,其引书者,亦但示古文 尚书“牄牄”字如此,非以为说解之证。王氏筠说文释 例云:“牄下引书则重言之,形容之词也,与食谷声毫 不相涉。”为得其义。大司乐贾疏引郑君书注云:“鸟 兽牄牄,谓飞鸟走兽牄牄然而舞也。”然则牄、鸧、跄 字异而义同。夫乐声而如鸟兽食谷,岂复可听?古文即 有异义,不容怪诞至此,孙说误也。

  亨龙潜升,其贞利乎?〔注〕贞 ,正也;利者,义之和。美龙潜升,得正之利。或 曰:“龙何如可以贞利而亨?”曰:“时未可而潜,不 亦贞乎?〔注〕得潜之正。时可 而升,不亦利乎?〔注〕得义之和。潜 升在己,用之以时,不亦亨乎?”〔注 〕行止不失其所,得嘉之会。〔疏〕“亨龙潜升,其贞 利乎”者,干元亨利贞,子夏传云:“亨,通也;利, 和也;贞,正也。”初九潜龙勿用,沈驎士注云:“称 龙者,假象也。天地之道有升降,君子之道有行藏,龙 之为物,能飞能潜,故借龙比君子之德也。”按:前篇 云“时飞则飞,时潜则潜”,此变飞言升者,升兼见龙 、飞龙而言也。“龙何如可以贞利而亨”,世德堂本无 “如”字。“时未可而潜,不亦贞乎”者,初九潜龙勿 用,干宝注云:“阳在初九,十一月之时,自复来也。 初九甲子,天正之位,而干元所始也。阳处三泉之下, 圣德在愚俗之中。此文王在羑里之爻也。虽有圣明之德 ,未被时用,故曰勿用。”逸周书谥法:“清白守节曰 贞。”“时可而升”,世德堂本无“时”字。“时可而 升,不亦利乎”者,九二见龙在田,利见大人。干云: “阳在九二,十二月之时,自临来也。二为地上,田在 地之表,而有人功者也。阳气将施,圣人将显。此文王 免于羑里之日也。故曰利见大人。”又九五飞龙在天, 利见大人。干云:“阳在九五,三月之时,自夬来也。 五在天位,故曰飞龙。此武王克纣之爻也。圣功既就, 万物既睹,故曰利见大人矣。”“潜升在己,用之以时 ,不亦亨乎”者,内有其德,而行合乎宜,贞而不谅, 利而非贪,非聪明圣知达天德者,孰能知之?故曰亨也 。 注“美龙潜升,得正之利”。按:治平本如此,钱 本同,世德堂本作“得正之和”。荣谓此以正释贞,以 和释利,疑当作“德正而和”。其作“得正之和”及“ 得正之利”者,皆涉下两注而误耳。

  或问“活身”。曰:“明哲。”〔 注〕既明且哲,以保其身。或曰:“童蒙则活,何 乃明哲乎?”曰:“君子所贵,亦越用明保慎其身也。 〔注〕越,于。如庸行翳路,冲 冲而活,君子不贵也。”〔疏〕“或问 活身”者,庄子至乐云:“天下有至乐无有哉?有可以 活身者无有哉?”又云:“列士为天下见善矣,未足以 活身,吾未知善之诚善邪?诚不善邪?若以为善矣,不 足活身;以为不善矣,足以活人。”云:“至乐活身, 唯无为几存。”故欲问其义。“童蒙则活,何乃明哲” 者,易蒙云:“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释文云:“ 蒙,蒙也,稚也。稽览图云:‘无以教天下曰蒙。’方 言云:‘蒙,萌也。’‘童’,郑云:‘未冠之称。’ 广雅云:‘痴也。’”按:童蒙叠韵连语,无知之貌。 淮南子齐俗云:“古者,民童蒙不知东西。”法言序: “倥侗颛蒙。”颜注引郑云:“童蒙,无知也。”司马 云:“言愚者乃所以全生,若庄子论栎社、支离疏。” 按:易蒙云:“童蒙吉。象曰:‘童蒙之吉,顺以巽也 。’”王注云:“付物以能,不劳聪明,功斯克矣,故 云何乃明哲。”“君子所贵,亦越用明保慎其身”者, 吴云:“君子所以贵而异于童蒙者,亦曰用明哲保慎其 身也。越,曰也。”此以保、慎二字连读。晋书曹毗传 载毗对儒云:“虞公潜崇岩以颐神,梁生适南越以保慎 。”当是用法言语,则曹亦读保、慎连文。荣谓“明保 ”字用洛诰“公明保予冲子”,伪传云“言公当明安我 童子”。“慎其身”字用皋陶谟“慎厥身修”及诗燕燕 “淑慎其身”。“用明保慎其身”,谓以明安之道谨慎 己身耳。“庸行翳路,冲冲而活,君子不贵也”者,音 义:“翳路,乌计切。”宋云:“庸,愚也。翳,塞也 。”吴云:“翳路,言多也。”俞云:“汉书甘泉赋: ‘迺登夫凤皇兮,而翳华芝。’注引韦昭曰:‘翳,隐 也。’如庸行翳路,谓以庸愚之人,而行翳隐之路也。 ”荣谓“庸”读为“容”,庄子胠箧“容成氏”,六韬 大明作“庸成氏”。容亦翳也,行亦路也。容行翳路, 偶文以足句耳。周礼巾车:“三侯,三获,三容。”郑 司农云:“容者,乏也。待获者所蔽也。”尔雅释宫: “容谓之防。”郭注云:“形如今床头小曲屏风,唱射 者所以自防隐。”又月令:“罗网毕翳。”郑注云:“ 翳,射者所以自隐也。”管子小匡:“兵不解翳。”房 注云:“翳所以蔽兵。”是容、翳并隐蔽之器。引伸之 ,得为凡隐蔽之称。释宫又云:“路、场、猷、行,道 也。”是行与路亦同诂。容行翳路,谓障蔽其当由之道 ,令不知所趋向也。吴胡部郎玉缙云:“公羊传隐元年 ,疏引春秋说:‘庸者,通也。’庸行即通道。翳者, 隐也。通与隐相反为义。庸行翳路,犹言通衢僻径也。 ”按:胡说亦可备一义。“冲”,说文作“□”,从行 ,童声。今多作“冲”。俞云:“此冲字即上文童蒙之 ‘童’,因或人言童蒙则活,故杨子应之曰:‘□□而 活,君子不贵也。’字不作‘童’而作‘□’者,承上 庸行翳路为文,故从行作□也。”陶氏鸿庆读法言札记 云:“冲冲读为憧憧。易咸卦:‘憧憧往来。’刘瓛注 :‘
意未定也。’五百篇‘冲冲如也’ ,义同。”按:陶说是也。广雅释训云:“□□,行也 。”“冲冲而活”,谓行无趋向,随众往来,罔之生也 ,幸而免耳。 注“既明且哲,以保其身”。按:诗烝 民文。世德堂本此注上有“秘曰”字,而无“既且”二 字,则以为吴司封语,误也。 注“越,于”。按:世 德堂本无此注。尔雅释诂:“粤、于、爰,曰也。”于 、于、粤、越声近义同,详见经传释词。

  楚两龚之洁,其清矣乎?〔注〕 楚人龚君宾、龚长倩也。当成、哀之世,并为谏大夫, 俱着令闻,号曰“两龚”。王莽篡位之后,崇显名贤, 复欲用之,称疾,遂终身不仕,洁清其志者也。蜀 庄沈冥,〔注〕蜀人,姓庄,名遵,字 君平。沈冥犹玄寂,泯然无迹之貌。是故成、哀不得而 利之,王莽不得而害也。蜀庄之才之珍也,不作苟 见,不治苟得,〔注〕所谓沈冥也。久 幽而不改其操,虽随、和何以加诸?〔 注〕久幽,谓卖卜于成都。举兹以旃,不亦珍乎! 吾珍庄也,居难为也。〔注〕人所不能 ,非难如何?不慕由,即夷矣,何毚欲之有?〔 注〕许由、伯夷无欲之至,既不可害,亦不可利。〔疏 〕“楚两龚之洁,其清矣乎”,汉书王贡两龚鲍传引同 。“蜀庄沈冥”,汉书引作“蜀严湛冥”。按:后汉明 帝名庄,故改“庄”之字曰“严”。汉书孟康注云:“ 蜀郡严君平,湛深元默,无欲也。”音义引此注作“渊 默”。按:当作“玄默”,以深释湛,以玄默释冥也。 颜注云:“‘湛’读曰‘沈’。”吴曹侍读元忠云:“ 此颜据李本法言改读。世说新语栖逸篇:‘虽古之沈冥 ,何以过此?’刘孝标注引杨子李轨注,字并作‘沈’ 。王元长曲水诗序李注引侯巴云:‘严君平常病不事, 沈冥而死,亦洁矣。’按:此侯氏法言注之仅见者。” “不作苟见,不治苟得”,汉书引同。颜云:“不为苟 显之行,不事苟得之业。”司马云:“见,贤遍切。养 诸内而晦诸外,不苟徇名而求利。”“久幽而不改其操 ,虽随、和何以加诸”,“随”各本皆作“隋”。音义 作“随”,是其所据本如此,今从之。汉书引同。颜云 :“随,随侯珠也;和,和氏璧也。诸,之也。”按: 李斯上秦始皇书云:“有和、随之宝。”淮南子览冥云 :“譬如隋侯之珠,和氏之璧,得之者富,失之者贫。 ”高注云:“隋侯,汉东之国,姬姓诸侯也。隋侯见大 蛇伤断,以药傅之。后蛇于江中衔大珠以报之,因曰隋 侯之珠,盖明月珠也。楚人卞和得美玉璞于荆山之下, 以献武王。王以示玉人,玉人以为石,刖其左足。文王 即位,复献之,以为石,刖其右足。抱璞不释而泣血。 及成王即位,又献之。成王曰:‘先君轻刖而重剖石。 ’遂剖视之,果得美玉,以为璧,盖纯白夜光。”“举 兹以旃,不亦珍乎!”治平本“珍”作“宝”;钱本作 “珍”,音义本同,今从之。汉书引亦作“珍”。颜注 云:“旃亦之也。言举此人而用之,不亦国之宝乎”, 俞云:“旃字义不可通。咸曰:‘旃,之也。言举此诸 德以议之,庄亦宝也。’则增出议字矣。‘旃’疑‘称 ’字之误。礼记射义篇注曰:‘称犹言也。’”按:曲 园仅读宋注,知“以”字之为语助,而未检汉书颜注, 不知此“以”字之当训用也。论语云:“如有政,虽不 吾以,吾其与闻之。”马注云:“我为大夫,虽不见任 用,必当与闻也。”正此文“以”字之确诂。陶氏鸿庆 读法言札记云:“承上言随珠和璧皆以用而见珍,惜蜀 庄生不遇时,故才不见用耳。”是也。“吾珍庄也,居 难为也”者,经传释词云:“居,词也。”易系辞传曰 :“噫!亦要存亡吉凶,则居可知矣。”郑、王注并曰 :“居,辞也。”诗柏舟曰:“日居月诸。”正义曰: “居、诸者,语助也。故日月传曰:‘日乎,月乎’, 不言居、诸也。”十月之交曰:“择有车马,以居徂向 。”居,语助。言择有车马,以徂向也。生民曰:“其 香始升,上帝居歆。”居亦语助。上帝居歆,上帝歆也 。礼记郊特牲曰:“以钟次之,以和居参之也。”居亦 语助。居参之,参之也。然则此“居难为也”,居亦语 助,犹易云“居可知也”。“不慕由,即夷矣”,华阳 国志蜀郡士女赞自注引作“不慕夷,则由矣”。“何毚 欲之有”,音义:“毚欲,士衔切,贪也。俗本作‘利 欲’。”宋、吴本作“利欲”,宋云:“何利欲之能动 。”按:音义是也。“毚”读为“馋”。玉篇:“馋, 不嫌也。”广韵:“
馋,不廉。”说文无“馋”,古止 作“毚”。言君平非许由、伯夷之志不志,岂复有贪欲 之念扰其中乎?陶氏鸿庆读法言札记云:“庄当王氏擅 权,慕伯夷之行,许由实非其类。杨子不欲显言,故游 移其辞,以寓意耳。” 注“楚人”至“者也”。按: 世德堂本此注惟有“
楚人龚君宾、龚长倩”八字,以下 皆删。汉书王贡两龚鲍传:“两龚皆楚人也。胜字君宾 ,舍字君倩,二人相友,并著名节,故世谓之楚两龚。 胜为郡吏,三举孝廉,再为尉,壹为丞。州举茂才,为 重泉令,病,去官。哀帝征为谏大夫,数上书,其言祖 述王吉、贡禹之意。二岁余,迁丞相司直。徙光禄大夫 ,守右扶风。数月,上复还胜光禄大夫。胜言董贤乱制 度,繇是逆上指。后岁余,胜乞骸骨,出为渤海太守。 积六月,免归。上复征为光禄大夫。会哀帝崩,王莽秉 政,胜遂归老于乡里。莽既篡国,遣五威将帅亲奉羊酒 存问胜。明年,莽遣使者即拜胜为讲学祭酒,胜称疾不 应征。后二年,莽复遣使者奉玺书、太子师友祭酒印、 绶,安车驷马迎胜即拜。胜称病笃,使者要说,胜遂不 复饮食,积十四日死。死时七十九矣。胜居彭城廉里, 后世刻石表其里门。龚舍以龚胜荐,征为谏大夫,病免 。复征为博士,又病去。顷之,哀帝遣使者即拜舍为太 山太守。舍家居在武原,使者至县请舍,欲令至廷拜授 印、绶。舍曰:‘王者以天下为家,何必县官?’遂于 家受诏,便道之官。既至数月,上书乞骸骨。上征舍, 至京兆东湖界,固称病笃。天子使使者收印、绶,拜舍 为光禄大夫。数赐告,舍终不肯起,乃遣归。舍亦通五 经,以鲁诗教授。舍年六十八,王莽居摄中,卒(一) 。”地理志:“楚国,高帝置。宣帝地节元年,更为彭 城郡。黄龙元年复故。县七:彭城、留、梧、傅阳、吕 、武原、甾丘。”按:今徐州府地。胜,彭城人;舍, 武原人,故皆为楚人。彭城,今府治;武原,今邳州西 北。汉书“舍字君倩”,此注作“
长倩”,盖弘范所据汉书如此。今 汉书作“君倩”,疑涉上文“胜字君宾”而误。 注“ 蜀人,姓庄,名遵,字君平”。按:地理志:“
后有王褒、严遵、扬雄之徒,文章 冠天下。”颜注云:“遵即严君平。”而王贡两龚鲍传 颜注引三辅决录云:“君平名尊。”尊、遵字异。按: 名遵,字平”,盖取洪范“遵王之道,王道平平”为义 ,则作“遵”是也。华阳国志蜀郡士女赞自注云:“严 遵,字君平,成都人也。” 注“沈冥犹玄寂,泯然无 迹之貌”。按:弘范喜老、庄,故其言如此。司马云: “光谓沈冥言道德深厚,人不能测。”荣谓沈冥者,幽 邃之貌,言其潜隐之深。即下文所谓“久幽而不改其操 ”,非专指道德言也。 注“是故成、哀不得而利之, 王莽不得而害也”。按:以上三注,世德堂本皆节去。 王贡两龚鲍传云:“蜀有严君平,扬雄少时从游学,已 而仕京师显名,数为朝廷在位贤者称君平德。杜陵李彊 素善雄,久之,为益州牧,喜谓雄曰:‘吾真得严君平 矣。’雄曰:‘君备礼以待之,彼人可见而不可得诎也 。’彊心以为不然。及至蜀,致礼与相见,卒不敢言以 为从事。乃叹曰:‘扬子云诚知人。’君平年九十余, 遂以其业终。” 注“久幽,谓卖卜于成都。”按:世 德堂本亦无此注。王贡两龚鲍传云:“君平卜筮于成都 ,以为卜筮者贱业,而可以惠众(二)。人有邪恶非正 之问,则依蓍龟为言利害。与人子言依于孝,与人弟言 依于顺,与人臣言依于忠,各因埶导之以善。裁日阅数 人,得百钱足自养,则闭肆下帘而授老子,博览亡不通 。依老子、严周之指,著书十万余言。”皇甫谧高士传 云:“
蜀有富人罗冲者,问君平曰:‘君 何以不仕?君平曰:‘无以自发。’冲为君平具车马、 衣粮。君平曰:‘吾病耳,非不足也。我有余而子不足 ,柰何以不足奉有余?’冲曰:‘吾有万金,子无儋石 ,乃云有余,不亦谬乎?’君平曰:‘不然。吾前宿子 家,人定而役,未息昼夜,汲汲未尝有足。今我以卜为 业,不下床而钱自至,犹余数百,尘埃厚寸,不知所用 。此非我有余而子不足乎?’冲大惭。君平叹曰:‘益 我货者损我神,生我名者杀我身。’竟不仕。” 注“ 许由、伯夷无欲之至,既不可害,亦不可利”。按:弘 范训毚为害,训欲为利,故释之如此。荀子脩身云:“ 伤良曰谗,害良曰贼。”广雅释诂云:“谗,贼也。” 毚、谗同声通用。孟子:“养心莫善于寡欲。”赵注云 :“欲,利欲也。”然则“何毚欲之有”,谓谗贼之所 不能加,利欲之所不能动也。

(一)自“两龚皆楚人也”至“王莽 居摄中,卒”止,盖节录汉书本传,错综成文。

(二)“众”下原本有偏书小字“句 ”,盖作者以示句读,今删。

  或问:“尧将让天下于许由,由耻,有诸?”曰 :“好大者为之也。顾由无求于世而已矣。允□尧儃舜 之重,则不轻于由矣。〔注〕允,信也 。□,知也。好大累克,巢父洒耳,不亦宜乎?〔 注〕累,积;克,胜也。积大言以相胜也。巢父洗耳河 濒,河主逐之,皆非通理之谈。灵场之威,宜夜矣 乎!”〔注〕灵场,鬼神之坛祠也。灵 坛所以为威,可冥夜,不可经白日。偏谬之谈可独说, 不可核诸实。〔
疏〕“或问尧将让天下于许由,由 耻,有诸”者,庄子逍遥游云:“
尧让天下于许由,曰:‘日月出矣 ,而爝火不息,其于光也,不亦难乎?时雨降矣,而犹 浸灌,其于泽也,不亦劳乎?夫子立而天下治,而我犹 尸之,吾自视缺然,请致天下。’许由曰:‘子治天下 ,天下既已治也,而我犹代子,吾将为名乎?名者,实 之宾也,吾将为宾乎?●鹩巢于深林,不过一枝;偃鼠 饮河,不过满腹。归休乎君,予无所用天下为!庖人虽 不治庖,尸祝不越樽俎而代之矣。’”释文:“
许由,隐人也,隐于箕山。”司马 云:“颍川阳城人。”简文云:“
阳城槐里人。”李云:“字仲武。 ”按:亦见吕氏春秋求人。史记伯夷列传云:“说者曰 尧让天下于许由,许由不受,耻之逃隐。”“好大者为 之也,顾由无求于世而已矣”者,吴云:“好大言者为 此,无其实。由,隐者也,无所求于世,其行止此耳。 ”按:陆士衡演连珠李注引谯周古史考云:“许由,尧 时人也。隐箕山,恬怕养性,无欲于世。尧礼待之,终 不肯就。时人高其无欲,遂崇大之,曰:‘尧将以天下 让许由,由耻闻之,乃洗其耳。’”谯语正本此文。“ 允□尧儃舜之重”,世德堂本“□”作“哲”。按:说 文:“哲,知也。□,古文‘哲’,从三吉。”□即古 文“哲”之省。诗下武:“世有哲王。”释文:“哲王 ,本又作‘□’。”又抑:“靡哲不愚。”释文出“靡 □”云:“本又作‘哲’。”晋书文帝纪:“惟公经德 履哲。”何超音义:“履哲,本或作‘□’,与‘哲’ 同。”此文治平本、钱本皆作“□”,当是旧本如此。 音义:“儃舜,蝉战切。”按:说文:“嬗,一曰传也 。”汉书律历志云:“舜处虞之妫汭,尧嬗以天下。” 此正字也。经典多假“禅”为之。孟子云:“唐、虞禅 。”或假“擅”为之,荀子正论云:“尧、舜擅让。” 此文则以“儃”为之。后人于“嬗攘”字习用“禅让” ,故律历志颜注云:“嬗,古禅让字也。”正论杨注云 :“擅与禅同。”此文司马注亦云“儃与禅同”也。伯 夷列传云:“尧将逊位,让于虞舜。舜、禹之间,岳牧 咸荐(
一),乃试之于位。典职数十年, 功用既兴,然后授政,示天下重器。王者大统,传天下 若斯之难也。”“允□尧儃舜之重,则不轻于由矣”者 ,重,犹难也。言学者诚知尧禅舜之难,则知必无轻以 天下让许由之事也。“巢父洒耳”,治平本“洒”作“ 洗”,今依钱本。音义:“洒耳,音洗。”是音义本亦 作“洒”也,实皆“洒”之假。说文:“洒,涤也。” 曹子建七启李注引皇甫谧逸士传云:“巢父者,尧时隐 人,常山居,以树为巢,而寝其上。时人号曰巢父也。 ”洒耳事书传多属之许由,具见陆士衡演连珠李注引。 惟彼注又引皇甫谧高士传云:“巢父闻许由之为尧所让 也,以为污,乃临池水而洗耳。”则以属之巢父。后汉 书严光传载光谓光武云:“昔唐尧着德,巢父洗耳。士 故有志,何至相迫乎?”演连珠亦云:“巢箕之叟,不 眄丘园之币;洗渭之民,不发傅严之梦。”李注云:“ 书传之说洗耳,参差不同。陆既以巢箕为许由,洗耳为 巢父,且复水名不一,或亦洗于渭乎?”此皆以洗耳为 巢父事,与法言此文合。演连珠刘孝标注谓:“
或言巢父即许由。”李注亦云:“ 或曰许由夏常居巢,故一号巢父,不可知也。”则又以 巢、许为一人。然诸书记巢、许问答之语,其非一人可 知。盖事出假托,传述参差,不足怪也。 注“允,信 也。□,知也”。按:世德堂本无此注。凡传注训哲为 知者,音家皆读知为“智”。然方言:“党、晓、哲, 知也。”兼释晓义,当读知如字。诗鸿雁:“维此哲人 。”郑笺云:“此哲人谓知王之意及之子之事者。”则 郑亦以知晓字训哲。哲人,犹云晓人也。本书孝至云: “知哲圣人之谓俊。”谓智足以知圣人者,谓之俊。亦 以哲为知晓之知。此文“允□”,明是诚知之义。弘范 此训,当从本读。司马云:“光谓信以尧禅舜之重为智 ,则必不轻授天下于由矣。”失之。 注“累积”至“ 胜也”。按:说文:“絫,增也。”俗作“累”。“累 克”,谓层累而上以竞高也。盖尧让天下为高矣,而许 由耻之不受,是许由高于尧也。由耻尧之以天下见让为 高矣,而巢父闻其言而洒耳,则尤高于由也。以此相胜 ,可至无穷,故曰累克。音义:“累克,俗本误作‘刻 ’。”按:此以音同而误。宋、吴本作“刻”,吴云: “累刻,犹累日也。”无异燕说郢书矣。 注“巢父” 至“之谈”。按:世德堂本删此注,“河濒”治平本作 “河滨”,今依钱本。说文:“濒,水□也。”诗召旻 释文引张揖字诂云:“濒,今滨。”则濒是古“
滨”字也。艺文类聚三十六引魏隶 高士传云:“巢父闻由为尧所让,以为污,乃临池水而 洗其耳。池主怒曰:‘何以污我水?’”河主即池主耳 。 注“灵场”至“诸实”。按:世德堂本删“祠也” 二字,“冥夜”误“宜夜”,又无“偏谬之谈可独说, 不可核诸实”句。治平本“核”作“校”,此形近而误 ,今据钱本订正。说文:“场,祭神道也。”孟子:“ 筑室于场。”赵注云:“场,祭祀坛场也。”国语楚语 :“坛场之所。”韦注云:“除道曰场。”汉书郊祀志 :“能知四时牺牲,坛场上下,氏姓所出者,以为宗。 ”臣瓒注云:“平地为场(二)。”是灵场为鬼神之坛 祠也。荀子解蔽云:“冥冥而行者,见寝石以为伏虎也 ,见植林以为后人也,冥冥蔽其明也。”杨注云:“冥 冥,暮夜也。”又云:“凡人之有鬼也,必以其感忽之 间,疑玄之时正之。此人所以无有而有无之时也。”注 云:“必以此时定其有鬼也。无有,谓以有为无也;有 无,谓以无为有也。”按:荀子以此喻百家异说之蔽, 法言此文,意亦犹是。弘范引伸其辞,正用荀义。吴云 :“灵坛鬼神之威,施于暮夜则见悚;虚诞累久之说, 施于庸常则见信。”司马云:“妄言可以欺愚,不可以 诬智。”并与弘范义同。俞云:“杨子因或问尧让天下 于许由而为此说。灵场者,禅位之坛也。郑康成注尚书 大传曰:‘古者天子命大事,命诸侯,则为坛国之外。 尧聚诸侯,命舜陟位居摄,致天下之事使大录之。’其 后,汉、魏之事,循用此义。故魏公卿上尊号奏有曰‘ 遵大鹿之遗训,遂于繁昌筑灵坛,皇帝乃受天下之籍’ 云云。此灵场之义也。杨子以为帝者禅位,其事至大, 其礼至严,若如或说尧让天下于许由,则以天下之重轻 相传受,灵场之威不必在白日,而宜在冥夜矣,岂其然 乎?故曰:‘灵场之威,宜夜矣乎!’说者以灵场为鬼 神坛祠,斯失其义。且如李说,灵场之威实宜于夜,‘ 矣乎’之文,施之不当矣。”按:此承“好大累克”而 言,灵场之威喻传言之妄,夜喻庸愚,旧注并皆明憭。 曲园以灵场为禅位之谈,义转肤浅。至云“如李说,则 ‘矣乎’之文施之不当”,尤为无理。本书用“矣乎” 字多为唱叹之辞。如云“人心其神矣乎”,“延陵季子 之于乐也,其庶矣乎”,“聪明其至矣乎”,“雷震乎 天云云其事矣乎”,“仪、秦其才矣乎”,“孝至矣乎 ”,“麟之仪仪,凤之师师,其至矣乎”,“汉兴二百 一十载而中天,其庶矣乎”皆是,何云施之不当耶?且 此与上文“不亦宜乎”相叠为文,两“宜”字,两“乎 ”字,义皆相应。如俞说,则属辞之妙全失矣。

(一)“牧”字原本讹作“收”,据 史记伯夷列传改。

(二)据汉书郊祀志注,此为师古曰 ,非臣瓒注。

  朱鸟翾翾,归其肆矣。〔注〕朱 鸟,燕别名也。肆,海肆也。或曰:“奚取于朱鸟 哉?”曰:“时来则来,时往则往,〔 注〕取其春来秋往,随时宜也。能来能往者,朱鸟 之谓与?”〔注〕不愆寒暑之宜,能知 去就之分。〔疏〕“朱鸟翾翾,归其肆矣”者,音义: “翾翾,许缘切,飞貌。”按说文:“翾,小飞也。” 徐氏灏说文注笺云:“翾者,轻举之貌。重言之,则曰 翾翾。广雅释训:‘翾翾、翻翻、骞骞、●●,飞也。 ’皆一声之转也。”按:此盖子云久处伪朝,苦其拘束 ,思归蜀不得,故见秋燕之去而叹其能肆其志也。“时 来则来,时往则往”云云者,月令:“仲春之月玄鸟至 。”郑注云:“燕以施生时来,巢人堂宇。”又:“仲 秋之月玄鸟归。”注云:“归谓去蛰也。”凡鸟随阴阳 者,不以中国为居。左传昭公篇:“玄鸟氏,司分者也 。”杜注云:“以春分来,秋分去。”所谓时来则来, 时往则往也。山林之士,往而不能反;朝廷之士,入而 不能出。二者各有所短,则以人而不如鸟矣。故曰:“ 能来能往者,朱鸟之谓与?” 注“朱鸟,燕别名也” 。按:广雅释鸟云:“玄鸟,朱鸟,燕也。”然则朱鸟 、玄鸟异名同物。弘范说正本稚让。宋云:“朱鸟,随 阳之鸟,谓雁也。雁以时来时往,何独燕哉?”吴云: “朱鸟,凤也。(
凤,世德堂本误“雁”,今据纂图 互注本。)南方朱鸟,羽虫之长。大戴礼云‘羽虫三百 六十,凤为之长’,是也。”此皆杜撰故训,妄更旧说 。广雅王疏驳宋说云:“燕颔下色赤,故谓之朱鸟。且 说文云:‘翾,小飞也。’韩诗外传云:‘翾翾十步之 雀。’是翾翾为小鸟翻飞之貌,惟燕雀之属为然。故晋 夏侯湛玄鸟赋云‘擢翾翾之丽容,挥连翩之玄翼’也。 若雁色遍体苍黑,不得言朱鸟。又翰飞戾天,不得言翾 翾矣。”按:王说至当。凤翔千仞,尤不得以翾翾为言 。则吴说亦可以此驳之也。 注“肆,海肆也”。按: 音义云:“注非也。朱鸟往来以时,不累其身,放肆自 遂。”温公亦用此说,于义为长。五百云:“周之士也 肆,秦之士也拘。”此“肆”字与同义。

  或问:“韩非作说难之书,而卒死乎说难,敢问 何反也?”〔注〕韩非作书言说难是也 。而西入关干秦王,伏剑死云阳,故曰何反。曰: “说难盖其所以死乎?”曰:“何也?”曰:“君子以 礼动,以义止,合则进,否则退,确乎不忧其不合也。 夫说人而忧其不合,则亦无所不至矣。”或曰:“说之 不合,非忧邪?”曰:“说不由道,忧也;由道而不合 ,非忧也。”〔注〕讥其本自挟诡情以 说秦。〔疏〕“韩非作说难之书”者,音义:“说难, 刘伯庄史记音义曰:‘说难,上式拙切,下如字。’司 马贞史记索隐曰:‘说音税,难音奴(
各本皆误“如”,今依史记正。) 干切。言游说之道为难,故曰说难。’”(各本无“曰 ”字,今依史记补。又各本此下尚有“其书辞甚高”云 云。按:此乃索隐解释史记具载说难篇于韩非传之义, 与法言此文全不相涉,音义无引用之理。此皆后刻书者 依史记窜入,故于“
故曰说难”句既脱“曰”字,又“ 其书辞甚高”误作“书其辞”,皆妄人窜改之迹也。) 按:史记老庄申韩传云:“韩非观往者得失之变,故作 孤愤、五蠹、内外储、说林、说难十余万言。然韩非知 说之难,为说难书甚具,终死于秦,不能自脱。”索隐 于“十余万言”下云:“说难者,说前人行事与己不同 而诘难之,故其书有说难篇。”又于“不能自脱”下云 :“言游说之道为难,故曰说难。”前后自相违异至此 ,义甚可疑。盖韩非书有说难篇,有难篇,史记原文当 作“孤愤、五蠹、内外储说、说林、难十余万言”。索 隐说“前人行事”云云,乃释难篇之义。至下文“游说 之道”云云,乃释说难篇之义。自史记传写“说”、“ 林”二字误倒,读者乃以内外储说之“说”字属“林” ,而以下“说”字属“难”,以难为说难,因于索隐“ 难者”字及“难篇”字上各增一“说”字。于是,索隐 于“说难”字一篇之中乃有两解,不可通矣。史记叙韩 非著书十余万言,举孤愤等五篇目,而不举说难者,以 下文别有“为说难书甚具”一语,故不复重出耳。韩非 子说难云“凡说之难,非吾知之有以说之之难也”以下 云云,皆论游说之难,明“难”读如字,必不得以诘难 为训也。“而卒死乎说难”者,非传云:“秦王见孤愤 、五蠹之书,曰:‘嗟乎!寡人得见此人,与之游,死 不恨矣。’李斯曰:‘此韩非之所著书也。’秦因急攻 韩。韩王始不用非,及急,迺遣非使秦。秦王悦之,未 信用。李斯、姚贾害之,毁之曰:‘韩非,韩之诸公子 也。今王欲并诸侯,非终为韩不为秦,此人之情也。今 王不用,久留而归之,此自遗患也。不如以过法诛之。 ’秦王以为然,下吏治非。李斯使人遗非药,使自杀。 韩非欲自陈,不得见。秦王后悔之,使人赦之,非已死 矣。”集解引战国策云:“秦王封姚贾千户,以为上卿 。韩非短之曰:‘贾,梁监门子,盗于梁,臣于赵而逐 。取世监门子,梁大盗,赵逐臣,与同社稷之计,非所 以励群臣也。’王召贾问之,贾答云云,迺诛韩非也。 ”按:秦策文,此非卒以说难而死之事也。俞云:“下 ‘难’字,衍文也。此本云:‘韩非作说难之书,而卒 死乎说。’盖伤其知说之难,而终以说秦王为李斯、姚 贾所毁害致死也。太史公曰:‘余独悲韩子为说难而不 能自脱耳。’亦是此意。今作‘死乎说难’,义不可通 。且如此,则或人已知韩非之死由于说难矣,何以杨子 又应之曰:‘说难盖其所以死乎?’然则此文‘卒死乎 说’下不当有‘难’字,盖涉上下文并言说难而衍。” 荣按:“死乎说难”,谓以游说之难为而死,“难”非 衍字。说难云:“说不行而有败,则见疑。如此者身危 。”索隐云:“是恩意未深,辄评时政,不为所信,更 致嫌疑。”非在秦未见信用,而辄短其重臣于王,正其 所谓如此者身危者。知其难而犹犯之,终以取死。然则 非之死果由于说之难也。曲园习知说难为篇目,故疑“ 死于说难”为义不可通。不知此正用非语以着其不能自 脱,所以云“何反”。若无“难”字,则语弱而义不见 矣。“
说难盖其所以死乎”者,谓以说为 难而忧之者,是正所以取死之道也。司马云:“宋、吴 本无‘其’字。”“君子以礼动,以义止,合则进,否 则退,确乎不忧其不合也”者,孟子云:“孔子进以礼 ,退以义。”论语云:“所谓大臣者,以道事君,不可 则止。”音义:“确,苦角切。”司马云:“确乎,守 正不移貌。”“夫说人而忧其不合,则亦无所不至矣” 者,论语云:“苟患失之,无所不至矣。”郑注云:“ 言谄佞邪媚无所不至也。”“说之不合,非忧邪”,司 马云:“宋、吴本作‘非忧说之不合非邪’。”又云: “邪,余遮切。”“
说不由道,忧也;由道而不合,非 忧也”者,孔子世家云:“颜回曰:‘夫道之不脩也, 是吾丑也;夫道既已大脩而不用,是有国者之丑也。不 容何病?’” 注“伏剑死云阳”。按:宋云:“李斯 遗非药自杀。注谓‘入关干秦王,伏剑死’,未知其据 也。”今考秦始皇本纪:“十四年,韩非使秦。用李斯 谋,留非。非死云阳。”正义引括地志云:“云阳城在 雍州云阳县西八十里,秦始皇甘泉宫在焉。”此非死云 阳之证。非传惟云“李斯遗非药,使自杀”,不云非饮 药死。秦策谓秦王乃复使姚贾而诛韩非。非传亦云:“ 秦王后悔之,使人赦之,非已死矣。”明非死以诛。贾 谊新书阶级云:“古者大臣在大谴大诃之域者,闻谴诃 则白冠厘缨,盘水加剑,造请室而请其罪耳。其有大罪 者,闻令则北面再拜,跪而自裁。”非之诛死,当用此 法,故云伏剑耳。 注“讥其本自挟诡情以说秦”。按 :世德堂脱“其”字,又“诡情”误“诡愦”。

  或问“哲”。曰:“旁明厥思。”问“行”。曰 :“旁通厥德。”〔注〕动静不能由一 涂,由一涂不可以应万变。应万变而不失其正者,惟旁 通乎!〔疏〕“问‘哲’。曰:‘旁明厥思’”者,说 文:“旁,溥也。”广雅释诂:“旁,大也。”又云: “广也。”司马云:“欲知圣人之道,宜广其思。”“ 问‘行’。曰:‘旁通厥德’”者,音义:“问行,下 孟切。”司马云:“欲行圣人之道,宜广其德。” 注 “动静”至“通乎”。按:世德堂本“静”作“情”, “能”下有“得”字。聘义:“孚尹旁达。”孔疏云: “旁者,四面之谓也。”史记五帝纪:“旁罗日、月、 星辰。”索隐云:“旁非一方。”是旁者,不由一涂之 义。系辞云:“天下同归而殊涂,一致而百虑。”韩注 云:“夫少则得,多则惑。涂虽殊,其归同;虑虽百, 其致不二。苟识其要,不在博求。一以贯之,不虑而尽 矣。”论语卫灵公集解云:“天下殊途而同归,百虑而 一致。”焦氏循论语补疏云:“
易传言:‘同归而殊途,一致而百 虑。’何氏倒其文为‘殊途而同归,百虑而一致’,则 失乎圣人之指。庄子引记曰:‘通于一而万事毕。’此 何、韩之说也。夫通于一而万事毕,是执一之谓也,非 一以贯之也。孔子以一贯语曾子,曾子即发明之云:‘ 忠恕而已矣。’忠恕者何?成己,以成物也。孟子曰: ‘大舜有大焉,善与人同,舍己从人,乐取于人以为善 。’舜于天下之善无不从之,是真一以贯之,以一心而 同万善,所以大也。一贯则为圣人,执一则为异端。” 按:焦说甚精。此注谓动静不能由一涂,正博取于人之 义;应万变而不失其正,即一以贯之之义。
 
 
 

法言义疏十

    寡见卷第七〔注〕大道甚夷, 而民好径,此其所以发扬德音。 〔疏〕注“大道甚夷 ,而民好径”。按:老子文。

  吾寡见人之好徦者也。迩文之视,迩言之听,徦 则偭焉。〔注〕叹人皆好视听诸子近言 近说,至于圣人远言远义,则偭然而不视听。或曰 :“曷若兹之甚也?先王之道满门。”〔 注〕言此谈过也。学先王之道者,亦满门耳。曰: “不得已也,得已则已矣。〔注〕不得 已者,官有策试者也。得已而不已者,寡哉!”〔 注〕夫以策试而后学者,为官也。得不策试而好学者, 为己也。为己之学也内,为官之学也外。外之与内,由 南之与北,相去甚远,是以慨其少也。〔疏〕“
吾寡见人之好徦者也”者,音义: “好徦,音遐,本或作‘遐’,下同。”按:法言序: “遐言周于天地。”字作“遐”。汉书本传载此序作“ 假”,温公从之。彼注云:“李、宋、吴本‘假’作‘ 遐’。今从汉书。”于是法言各本“徦”、“遐”字一 律改作“假”矣。此文吴秘注云:“遐,一本作‘徦’ ,古字也。”正与音义语相应。今世德堂本此“徦”字 亦改“假”,不知字惟作“徦”,故吴以为古字耳。说 文无“遐”,古止作“徦”。汉书礼乐志“徦狄合处” ,华山碑“思登徦之道”,武斑碑“商、周徦●”,繁 阳令杨君碑“寮类徦尔”,皆是。亦或以“假”为之。 曲礼:“天王登假。”释文:“假音遐。”列子黄帝: “而帝登假。”张湛注云:“假当为遐。”实当为“嘏 ”。说文:“嘏,大远也。”徦、假皆同声通用也。“ 迩文之视,迩言之听”者,说文:“迩,近也。”迩文 ,谓近代之书;迩言,谓闾里小知之说。“徦则偭焉” 者,音义:“□焉,弥兖切。”吴云:“至于论遐远之 道则背焉,所谓舛驰者也。偭,背也。离骚曰:‘偭规 矩而改错。’”按:说文:“偭,乡也。”系传云:“ 乡谓微向,非正向也。故史记本纪曰:‘项籍谓吕马童 曰:卿非我故人乎?马童面之。注云:‘面,谓微背之 也。’”段注云:“偭训乡,亦训背。如废置、徂存、 苦快之例。离骚:‘偭规矩而改错。’王逸曰:‘偭, 背也。’贾谊吊屈原曰:‘偭蟂獭以隐处。’应劭曰: ‘偭,背也。’项羽传:‘马童面之。’张晏曰:‘背 之也。’张驱传:‘
上具狱事不可却者,为涕泣,面而 封之。’师古曰:‘谓偝之也。’”惠氏定宇左传补注 曰:“面缚之,谓反背而缚之。”考工记:“审曲面势 。”先郑释以阴阳之面背。许言乡不言背者,述其本义 也。古通作“面”。“先王之道满门”者,司马云:“ 言学先王之道者,所在满于师门,不为少。”按:学记 云:“古之学者家有塾。”郑注云:“古者仕焉而已者 ,归教于闾里。朝夕坐于门,门侧之堂谓之塾。”孔疏 云:“周礼:百里之内,二十五家为闾,同共一巷。巷 首有门,门边有塾。谓民在家之时,朝夕出入,恒就教 于塾,故云家有塾。”然则门谓闾门,先王之道满门, 谓诵诗读书之声充溢闾塾也。“得已则已矣”,司马云 :“宋、吴本作‘得已则至矣’。”按:至者,“止” 之误,止亦已也。吴云:“如得已则各至其所至矣,所 至迩文、迩言。”此据误文生义,失之。“得已则已” 者,书非策试所须,则不以为学,一也;干禄既得,则 废其所习,二也;可以他途进者,则无事于稽古,三也 。 注“叹人”至“视听”。按:世德堂本无此注。李 以偭然为形况不视听之辞,似不用本义为训,盖读为“ ●”也。 注“不得已者,官有策试者也”。按:世德 堂本亦无此注。

  好尽其心于圣人之道者,君子也。人亦有好尽其 心矣,未必圣人之道也。〔疏〕音义: “好尽,呼报切。”

  多闻见而识乎至道者,至识也;多闻见而识乎邪 道者,迷识也。〔注〕君子多闻见而心 愈真也,小人多闻见而心愈伪也。〔疏〕注“
小人多闻见而心愈伪也”。按:治 平本如此,钱本同;世德堂作“情愈伪也”,浙江书局 校刻秦本亦然。此据世德堂本改之耳。

  如贤人谋之美也,诎人而从道;如小人谋之不美 也,诎道而从人。〔疏〕俞云:“如, 犹与也。”如贤人谋者,与贤人谋也;如小人谋者,与 小人谋也。如、与声近,故得通用。说见王氏经传释词 。宋云:“美,善也。”说文:“诎,诘诎也。”朱氏 通训定声云:“诘诎,叠韵连语,曲也。凡单言诎者, 皆曲之转声也。亦以屈为之。”“诎道而从人”,世德 堂本“而”作“以”。按:“如贤人谋之美也”七字连 读,“如小人谋之不美也”八字连读。诎道而从人,诎 人而从道,乃申明美与不美之义。司马云:“如,往也 。往就贤人谋之,则彼将屈人之心以从正道。”则于两 “之”字句绝,而以“美也”、“不美也”为论断之语 。盖因未得“如”字之义,故句读亦误也。

  或问:“五经有辩乎?”曰:“惟五经为辩。说 天者莫辩乎易,〔注〕惟变所适,应四 时之宜。说事者莫辩乎书,〔注 〕尚书,论政事也。说体者莫辩乎礼,〔 注〕正百事之体也。说志者莫辩乎诗,
注〕在心为志,发言为诗。说 理者莫辩乎春秋。〔注〕属辞比事之义 。舍斯,辩亦小矣。”〔疏〕五 经有辩乎”者,老子云:“善者不辩,辩者不善。”故 以为问。“说天者莫辩乎易”,御览六百八引作“
辨”,下同。“说事者莫辩乎书” ,意林引作“说地”。按:以尚书为说地,似指禹贡而 言,然于义为隘。盖妄人取与上文“说天”字相对改之 。“说理者莫辩乎春秋”者,丧服四制,郑注云:“理 者,义也。”孟子云:“诗亡然后春秋作,其事则齐桓 、晋文,其文则史。孔子曰:‘其义,则丘窃取之矣。 ’”万氏斯大学春秋随笔云:“春秋之文,则史也;其 义,则孔子取之。诸史无义,而春秋有义也。义有变有 因。不脩春秋曰:‘雨星不及地尺而复。’君子脩之曰 :‘星霣如雨。’诸侯之策曰:‘孙林父、宁殖出其君 。’春秋书之曰:‘
卫侯衎出奔。’此以变为义者也。 晋史书曰:‘赵盾弑其君。’春秋亦曰:‘赵盾弑其君 。’齐史书曰:‘崔杼弑其君。’春秋亦曰:‘
崔杼弑其君。’此以因为义者也。 因与变相参,斯有美必着,无恶不显,三纲以明,人道 斯立。春秋之义遂与天地同功。”孔氏广森公羊通义序 云:“汉世谓公羊为今学,左氏为古学,以其书多古文 训读。贾逵、服虔号能明之,虽时与此传抵牾,而一字 予夺必有意,日月、名氏详略必有说,大旨尚不甚相背 。杜预始变乱贾、服古训,以为经承旧史,史承赴告。 苟如是,因陋就简,整齐册牍云尔。董狐、倚相之才优 为之,而又何贵乎圣人?大凡学者谓春秋事略,左氏事 详,经传必相待而行,此即大惑。鲁之春秋,史也;君 子脩之,则经也。经主义,史主事。事故繁,义故文少 而用广。世俗莫知求春秋之义,徒知求春秋之事,其视 圣经竟似左氏记事之标目,名存而实亡矣。” 注“惟 变所适,应四时之宜”。按:系辞云:“易之为书也不 可远,为道也娄迁,变动不居,周流六虚,上下无常, 刚柔相易,不可为典要,唯变所适。”文言云:“与四 时合其序。” 注“尚书,论政事也”。按世德堂本作 “尚书可论政事”。春秋繁露玉杯云:“书着功,故长 于事。”史记自序云:“书记先王之事,故长于政。”  注“
正百事之体也”。按:世德堂本无 此注。释名释言语云:“礼,体也,得事体也。” 注 “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按:诗关雎序文。 注“属 辞比事之义”。按:经解云:“属辞比事,春秋教也。 ”郑注云:“属,犹合也。春秋多记诸侯朝聘会同,有 相接之辞,罪辩之事。”孔疏云:“春秋聚合会同之辞 ,是属辞;比次褒贬之事,是比事也。”

  春木之春兮,援我手之鹑兮。〔 注〕春木春然而生,譬若孔氏启导人心,有似援手而进 ,言其纯美也。去之五百岁,其人若存兮。或曰: “譊譊者天下皆说也,奚其存?”曰:“曼是为也,天 下之亡圣也久矣。〔注〕其义虽存,言 天下无复能尊用圣道者久故也。呱呱之子,各识其 亲;譊譊之学,各习其师。精而精之,是在其中矣。”
疏〕“春木之春兮”四句,承上章 论五经而为叹美之辞也。司马云:“李本‘春’作‘芒 ’。”按:钱本作“芒”,是元丰监本如此。今治平本 作“春”,乃后校书者依温公集注修改。秦校云:“音 义不出‘春’字,是其本作‘芒’也。其实‘春’是‘ 芒’非,音义本传写讹耳。”按:秦说是也。“春”与 “鹑”、“存”为韵。段表屯声、●声、存声并第十三 部,作“芒”则不韵矣。春、芒形近,传写者少见春, 故误为“芒”也。湘乡曾编修广钧云:“说文无‘春’ 。篆书‘春’作‘●’,从艸、屯,从日。‘春’即‘ ●’之省。然则春木之春语意重复,疑当作‘眷木’。 ‘眷’与‘援’韵,此句首用韵例也。说文:‘眷,顾 也。’眷木之春,犹云顾彼木之春耳。”舍□杳宝云: “春即屯也。说文:‘屯,难也。象艸木之初生,屯然 而难。从屮贯一。一,地也。尾曲。’此屯之本义也。 自后通用为盈满蕃聚之义,而本义转微,故更造从艸之 ‘春’字当之,犹出之本义,象艸木益滋上出达。及后 习用以为入之反,而艸木滋上之义晦,乃更造从艸之茁 字当之。茁即出也。”荣按:东说是也。“春木之春” ,谓五经应时而造,若嘉木乘春而出,屯然其难也。音 义:“援我,音袁。鹑兮,音纯。”按:鹑者,“奄” 之假。说文:“奄,大也。读若鹑。”经传多以“纯” 为之。尔雅释诂云:“纯,大也。”“援我手之鹑”, 言天下方溺,五经之作,如圣人援我以手,奄乎其大也 。吴云:“孔子以鲁哀十六年卒,至汉甘露元年,子云 始生,凡四百二十八岁。后天凤五年,子云卒,去孔子 凡四百九十八岁。言五百岁者,举其成数。”按:吾子 云:“或曰:‘恶睹乎圣而折诸?’曰:‘在则人,亡 则书,其统一也。’”然则五经不亡,无异仲尼常在, 故去圣五百年而其人若存者,书在则然也。“譊譊者天 下皆说也”者,音义:“譊譊,女交切。”按:说文: “譊,恚呼也。”广雅释训:“譊譊,语也。”字亦作 “呶”。说文:“呶,讙声也。”诗宾之初筵:“载号 载呶。”毛传云:“号、呶,号呼讙呶也。”亦作“怓 ”,民劳:“无纵诡随,以谨惛怓。”郑笺云:“惛怓 ,讙哗也,谓好争者也。”释文作“犹讙譊也”。然则 叠义言之曰讙譊,亦曰惛怓,重言之曰譊譊,皆谓争语 之声也。音义:“皆说,一本‘说’作‘讼’。”司马 依宋、吴作“讼”,云:“李本‘讼’作说’,今从宋 、吴本。”世德堂本承之。按:说谓师说,即下文云“ 各习其师”者也。旧刻“说”字多作“说”,漫漶其下 半,则为“讼”矣。艺文志云:“
昔仲尼没而微言绝,七十子丧而大 义乖,故春秋分为五,诗分为四,易有数家之传。”儒 林传云:“自武帝立五经博士,讫于元始,百有余年, 传业者寖盛,支叶蕃滋,一经说至百余万言,大师众至 千余人。”所谓天下皆说也。“奚其存”者,正以仲尼 没而微言绝,故众说纷呶如此。今云其人若存,然则存 者孰谓也?音义:“曼是,莫半切,曼衍无极也。”按 :小尔雅广诂:“曼,无也。”宋氏翔凤训纂云:“曼 ,俗通作漫。”“曼是为也”者,禁止之辞,谓慎毋作 此言也。论语云:“子贡曰:‘无以为也,仲尼不可毁 也。’”皇疏云:“
子贡闻武叔之言,故抑止之,使无 以为訾毁。”朱子集注云:“无以为,犹言无用为,此 ‘曼是为也’,即‘无以为也’之谓,言不须以譊譊者 为诟病也。盖诸经师说虽不胜异义,然皆所以发扬雅训 ,藩卫圣教,异于诸子之言非圣无法者。今以群儒之聚 讼,而遂谓圣道之不复存,则必有以废经学、绝儒术为 便者矣。故深警之,明言之不可不慎也。”“天下之亡 圣也久矣”者,“亡”读为“无”。司马云:“
天下之无圣人已久矣。”是也。“ 呱呱之子,各识其亲;譊譊之学,各习其师”者,音义 :“呱音孤。”说文:“呱,小儿啼声。诗曰:‘后稷 呱矣。’”按:自来说法言者,皆以此为子云讥俗学之 陋。后汉书儒林传论云:“夫书理无二,义归有宗,而 硕学之徒,莫之或徙,故通人鄙其固焉。又雄所谓譊譊 之学,各习其师也。”此文宋注云:“赤子虽识亲,因 其爱而不知礼之序;末学虽习师,溺其说而不明道之正 。”吴注云:“呱呱之子,各识其亲,无他知。哓哓之 学,各习其师,但然其师而已,非师则争。”义皆相同 。然此文先云“曼是为也”,后云“精而精之,是在其 中”,则“譊譊之学,各习其师”之云,决非鄙夷之语 。学行云:“务学不如务求师。”又云:“一卷之书, 必立之师。”古未有以笃信其师为非者。汉世学人尤重 师法,赵氏春沂两汉经师家法考云:“六籍之学,盛于 汉氏,诸儒必从一家之言,以名其学。左雄传注所谓‘ 儒有一家之学,故称家法’是也。家法又谓之师法,外 戚传:‘定陶丁姬,易祖师丁将军之玄孙。’师古注: ‘祖,始也。儒林传:丁宽,易家之始师。’自夫子传 至宽,宽为大师,故以为始师。有始师乃有师法,所谓 说经者传先师之言,非从己出。法异者各令自说师法, 博观其义是也。张禹传:‘萧望之奏禹经学精习,有师 法。’翼奉传:‘元帝问善日邪时孰与邪日善时?奉对 引师法。’五行志:‘朱博为丞相,受策,有大声如钟 鸣。上问李寻。寻对引师法。’吴良传:‘东平王苍上 疏荐良曰:齐国吴良治尚书,学通师法,经任博士。’ 李寻传:‘治尚书,与郑宽中同守师法。’刘宽传注引 谢承书云:‘宽学欧阳尚书、京氏易、韩诗,究极师法 。’翟茂传:‘元帝时,学于长安,事博士江生,习诗 、礼,究极师法。’大抵前汉多言师法,而后汉多言家 法。有所师乃能成一家之言,师法者溯其源,家法者衍 其流也。夫家法明则流派着,可以知经学之衍别,可以 知经文之同异,可以知众儒之授受,可以存周、秦之古 谊。汉学之盛,盛于家法也。”此云各习其师,即各守 师法之谓,乃当时学人之通义。盖天下无圣,承学之士 非即其所习之师说而信好之,何以为学?学者之各习其 师,不可以为陋,犹赤子之各识其亲,不可以为愚也。 “精而精之,是在其中矣”者,司马云:“宋、吴本‘ 是’作‘各’。”按:学行云:“以习非之胜是也,况 习是之胜非乎?”吾子云:“人各是其所是,而非其所 非,将谁使正之?”此是在其中之“是”,即是非之“ 是”,谓圣道之正也。孟子生之谓性章章指云:“孟子 精之,是在其中。”汉书儒林传云:“所以罔罗遗说, 兼而存之,是在其中矣。”皆本此文。是孟坚、邠卿所 见法言并作“是”,可正宋、吴本之误。盖时无圣人, 所赖以见圣道者,师说也。一师之说,不必皆是,而断 不容全非。要在学者熟思而审择之,取其合于圣人之言 ,而舍其不合者,则圣道之正即在其所习师说之中也。  注“春木春然而生”。治平本“春”作“芒”,秦校 云:“
此正文与注歧异,乃初皆作‘芒’ ,后改未画一。”按:正文改“春”,则注亦当尔。世 德堂本作“春然”,今从之。吴胡部郎玉缙云:“庄子 齐物论:‘圣人愚春。’彼释文引李轨音丑伦反。此注 曰‘春然而生’,其即读为万物蠢生之‘蠢’欤?”  注“有似援手而进”。按:春木之春与援我手之鹑各为 一义,不相连贯。檀弓云:“狸首之斑然,执女手之卷 然。”上句谓木材文采如狸之首,下句谓执孔子之手拳 拳然相亲爱。彼释文云:“女,徐音汝。”是也。此拟 之为文。春木之春,谓五经之义理如春木之发生;援我 手之鹑,谓五经之功德如己方溺而援手而出之也。弘范 合二句说之,终嫌牵强。胡云:“
檀弓‘狸首斑然’,喻椁材;‘执 手卷然’,言孔子助之治椁,义自一贯。此援我手云者 ,倒文耳,言手援春然之春木也。春木譬孔子之教。‘ 手援春木’,杨子自谓,即太玄拟易,此书拟论语是也 。” 注“言其纯美也”。按:世德堂本删此语。胡云 :“李注言其纯美,盖读‘鹑’为‘纯’。” 注“其 义”至“故也”。按:“言”当为“然”,方俗或读“ 然”如“言”,故传写误耳。“其义虽存”,释“其人 若存”句。然“天下无复能尊用圣道者”,释“曼是为 也”句。“久故也”,释“天下之无圣也久矣”句。弘 范未得“曼是为也”之义,故释之如此,非子云本旨也 。世德堂本“久故也”作“久矣”。

  或曰:“良玉不雕,美言不文,何谓也?”曰: “玉不雕,玙璠不作器;言不文,典谟不作经。”〔 疏〕“美言不文”,御览三百九十引作“至言不文”。 淮南子说林云:“至味不慊,至言不文,至乐不笑,至 音不叫。”“玙璠不作器”,初学记二十一引作“璠玙 ”。按:音义出“玙璠”,云“上以诸切,下附袁切” ,明不作“璠玙”。治平本、钱本、纂图互注本、世德 堂本皆同。说文:“玙璠,鲁之宝玉。孔子曰:‘美哉 玙璠!远而望之,奂若也;近而视之,瑟若也。一则理 胜,二则孚胜。’”二徐本说文同。初学记二十七引逸 论语、御览八百四引说文并作“璠玙”,段本据改,而 云:“法言亦作‘
璠玙’。”今考法言各本皆作“玙 璠”,不如段所云。陈氏倬●经笔记历引古言玙璠者十 余事,以明御览传刻之讹,则作“玙璠”者,正也。“ 言不文,典谟不作经”者,文心雕龙宗经云:“三极彝 训,其书言经。经也者,恒久之至道,不刊之鸿教也。 故象天地,效鬼神,参物序,制人纪,洞性灵之奥区, 极文章之骨髓者也。自夫子刊述而大宝咸耀,于是易张 十翼,书标七观,诗列四始,礼正五经,春秋五例。义 既极乎性情,辞亦匠于文理,故能开学养正,昭明有融 。然而道心惟微,圣谋卓绝,墙宇重峻,而吐纳自深。 譬万钧之洪钟,无铮铮之细响矣。杨子比雕玉以作器, 谓五经之含文也。”阮氏元文言说云:“许氏说文:‘ 直言曰言,论难曰语。’左传曰:‘言之无文,行之不 远。’此何也?古人以简策传事者少,以口舌传事者多 ;以目治事者少,以口耳治事者多。故同为一言,转相 告语,必有愆误。是必寡其词,协其音,以文其言,使 人易于记诵,无能增改,且无方言俗语杂于其间,始能 达意,始能行远。此孔子于易所以着文言之篇也。古人 歌、诗、箴、铭、谚语,凡有韵之文,皆此道也。孔子 于干坤之言,自名曰文,此千古文章之祖也。为文章者 不务协音以成韵,修词以达远,使人易诵、易记,而惟 以单行之语,纵横恣肆,动辄千言万字,不知此乃古人 所谓直言之言,论难之语,非言之有文者也,非孔子之 所谓文也。”

  或问:“司马子长有言,曰五经不如老子之约也 ,当年不能极其变,终身不能究其业。”〔 注〕言其奥妙。曰:“若是,则周公惑,孔子贼。 古者之学耕且养,三年通一。〔注〕无 训解故。今之学也,非独为之华藻也,又从而绣其 鞶帨,恶在老不老也?”〔注〕鞶,大 带也;帨,佩巾也。衣有华藻文绣,书有经传训解也。 文绣之衣,分明易察;训解之书,灼然易晓。或曰 :“学者之说可约邪?”〔注〕疾夫说 学繁多,故欲约省之也。曰:“可约解科。”〔 注〕言自可令约省耳,但当使得其义旨,不失其科条。 ”〔疏〕“司马子长有言曰”云云者,此史记自序述司 马谈论六家要指之语也。彼文云:“道家使人精神专一 ,动合无形,赡足万物。其为术也,固阴阳之大顺,采 儒、墨之善,撮名、法之要,与时迁移,应物变化,立 俗施事,无所不宜。指约而易操,事少而功多。夫儒者 以六艺为法,六艺经传以千万数,累世不能通其学,当 年不能究其礼,故曰博而寡要,劳而少功。”按:司马 谈习道论于黄、老,为黄、老之术,故其言如此。若史 迁则讲业齐、鲁之都,观孔子之遗风,所学不同,其论 亦异。史记于孔子作世家,称为至圣;于老子则以与申 、韩同传,而谓之隐君子,轩轾之意,显然可见。班孟 坚谓迁“论大道,先黄、老而后六经”,良乖事实。胡 部郎云:“史记孔子世家:‘齐景公将欲以尼溪田封孔 子。晏婴曰:儒者,累世不能殚其学,当年不能究其礼 。’谈盖本此。不知此晏子欲以沮孔子,乃私意,非笃 论也。子长知之,故伯夷列传云‘学者载籍极博,犹考 信于六艺’也。然则此亦以五经不如老子之约云云,为 司马子长有言者,盖世人以语出史记,遂不暇更为区别 。而法言记或问之语,亦但据问直书,不复一一纠正耳 。”“若是,则周公惑,孔子贼”者,谓信如或问所云 ,则周公、孔子为此浩穣难治之业以误学者,在己则为 悖,于人则为害也。“惑”与“贼”为韵。“古者之学 耕且养”,俞云:“此本作‘古之学者耕且养’,传写 误倒耳。古之学者与下文今之学也相对为文,上句用‘ 者’,下句用‘也’,亦犹论语阳货篇‘恶紫之夺朱也 ,恶郑声之乱雅乐也,恶利口之覆邦家者’,孟子尽心 篇‘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者;及其长也,无不知敬 其兄也’,并以‘者’、‘也’互用,是其例也。”按 :汉书艺文志正作“古之学者耕且养”,此可为曲园说 之证。然古者之学犹云古人之为学,于义自通,不必为 误倒也。“三年通一”,治平本如此,世德堂作“三年 通一经”,司马云:“李本无‘经’字,今从宋、吴本 。”然则温公所见旧刻皆无此字。盖“三年通一”乃当 时学人间习用之语,不言经而意自晓,法言引用成语, 故其文如此。艺文志作“三年而通一艺”,此孟坚增成 其辞。宋、吴本有“经”字,乃校书者据汉书增之耳。 艺文志说此文之义云:“存其大体,玩经文而已,是故 用日少而畜德多,三十而五经立也。”按:弟子传云: “孔子曰:‘受业身通者七十有七人。’”而弟子中如 子夏少孔子四十四岁,子游少孔子四十五岁,曾子少孔 子四十六岁,子张少孔子四十八岁,宓子贱少孔子四十 九岁。其他姓字不见于论语之诸贤,且有少孔子五十岁 以上者。计至孔子之卒,其年皆未及三十,而并己身通 六艺。则谓儒者以六艺为法,累世不能通其学者,其言 不攻自破矣。“今之学也”,后汉书儒林传论引作“今 之学者”。沈休文齐安陆昭王碑李注,御览八百十五, 又王半山集李璧笺引法言,并与后汉书同。按:“今之 学也”,承上文“古者之学”云云而为顿挫之辞,自以 作“也”为优。曲园以为此“者”、“也”互用之例, 未尽其旨。至后汉书惟节引此数语,上无所承,则改“ 也”为“者”,于文为顺。义各有当,故不同耳。“非 独为之华藻也,又从而绣其鞶帨”者,音义:“鞶帨, 上音盘,下音税。”艺文志云:“后世经传既已乖离, 博学者又不思多闻阙疑之义,而务碎义逃难,便辞巧说 ,破坏形体,说五字之文至于二三万言。后进弥以驰逐 ,故幼童而守一艺,白首而后能言。安其所习,毁所不 见,终以自蔽。此学者之大患也。”后汉书儒林传论云 :“至有分争王庭,树朋私里,繁其章条,穿求崖穴, 以合一家之说。故杨雄曰:‘今之学者,非独为之华藻 ,又从而绣其鞶帨。’”章怀太子注云:“喻学者文烦 碎也。”是博而寡要,劳而少功,乃今之学者用力于其 所不必用有以致之耳,岂儒术之过也!“
恶在老不老也”者,音义:“恶在 ,音乌。”此对五经不如老子之约而言,谓学之难易, 视为学之方如何,不在书之多寡。老子诚约,然以今人 治经之法治之,则枝叶蕃衍,亦可至于无穷。苟今之治 经者皆务实事求是,不为虚浮无用之说空费日力,五经 虽博,何难之有也?“学者之说可约邪”者,前文云: “譊譊之学,各习其师,精而精之,是在其中。”然精 之不如约之,精之者用力勤而所得少,约之则用力寡而 所得多。今经说之烦如此,终不能求所以约之者耶?“ 可约解科”者,孟子题辞云:“儒家惟有孟子闳远微妙 ,缊奥难见,宜在条理之科。”焦疏云:“广雅释言云 :‘科,条也。’又云:‘科,品也。’盖当时著书之 法各有科等,孟子之意指既缊奥难见,则宜条分缕析, 使之井井着明,故宜在条理之科。‘解科’即条理之科 之谓。欲求经之易治,莫如取一切解科之书,芟其芜秽 ,存其切要,勒为简编,用资精熟,则文不烦而是已在 其中,学者之说不期约而自约矣。” 注“言其奥妙” 。按:世德堂本无此注,治平本作“言其要妙”,今依 钱本。 注“无训解故”。按:下注云:“训解之书, 灼然易晓。”是弘范解此章之义,以为古之为学难,今 之为学易。其解三年通一,不以一为一经,而以为篇卷 之属,故释之如此。盖训解不备,则须以己意求之,又 同时有耕养之事,不能专精其业,故或旷日而竟一篇, 或积久而明一义,此古者之学所以为难,至有终身不能 究其业者也。“古者”云云,即指司马谈作六家要指论 之时而言,时当孝武之世,初置五经博士,传业未盛, 学者通经不易,故谈有是言也。 注“鞶,大带也;帨 ,佩巾也”。按:鞶有二义,说文:“鞶,大带也。” 易讼虞注、左传庄公篇服虔注并同。太玄:“周带其钩 鞶。测曰:‘带其钩鞶,自约束也。’”孙根碑:“束 鞶立朝。”此皆以鞶为带也。内则:“男鞶革,女鞶丝 。”郑注云:“鞶,小囊,盛帨巾者。男用韦,女用缯 ,有饰缘之。”士昏礼记:“视诸衿鞶。”郑注云:“ 鞶,鞶囊也。男鞶革,女鞶丝,所以盛帨巾之属,为谨 敬。”晋书舆服志、宋书礼志并云:“鞶,古制也。汉 世,着鞶囊者侧在腰间,或谓之傍囊,或谓之绶囊。” 此皆以鞶为囊也。此“鞶帨”连文,鞶当为盛帨之囊, 非谓大带。汉时鞶囊常绣虎头为饰。班孟坚与窦宪笺云 :“固于张掖县受赐所服物虎头绣鞶囊一双。”东观汉 纪云:“邓遵破诸羌,赐金刚鲜卑绲带一具,虎头鞶囊 是也。”后汉书儒林传论章怀太子注云:“鞶,带也。 字或作‘幋’,说文曰:‘幋,覆衣巾也。’”是唐时 法言别本“鞶帨”有作“幋帨”者。“幋”乃“
鞶”之假,非用本义也。说文:“ 帅,佩巾也。”重文“帨”。 注“衣有”至“易晓” 。按:皋陶谟:“山、龙、华、虫、作会、宗彝、藻、 火、粉、米、黼、黻、絺、绣,以五彩彰施于五色,作 服。”尚书大传云:“山、龙,青也;华、虫,黄也; 作缋,黑也;宗彝,白也;藻、火,赤也。天子服五, 诸侯服四,次国服三,大夫服二,士服一。”是华者, 华、虫;藻者,藻、火,皆彰施作服之事,所以辨等威 ,故以为训解之喻。言今之为学,承训解大备之后,不 独诸经大义皆已条理井然,如衣服之有华、藻,虽一名 一物之细,亦各分别着明,若鞶帨之施文绣。学者不烦 思索,循诵可晓,何必老子之为易,而五经之为难乎? 此说与班、范二书之义适成相反。弘范所以不用二书之 义而别为此说者,盖以艺文志所云“说五字之文至于二 三万言”,及儒林传论所谓“繁其章条,以合一家之说 ”者,皆元始以后传业寖盛之事,非司马谈论六家要指 时所有,不可以此当彼论所谓“儒者博而寡要,劳而少 功”之说。然“今之学者”云云,乃子云泛论近代俗学 之蔽,不必泥事实为言。弘范以书无训解为古人治学之 难,颇近臆测。假如其说,则周、孔作经,初不自加注 释,岂非以甚难之业遗之世人,所谓惑且贼者,乃实事 而非反言矣。且以“文绣之衣,分明易察”喻“训解之 书,灼然易晓”,亦为牵强,更与下文“可约解科”之 云义不相应。然则弘范此解不如班、范二书之长也。安 陆昭王碑注引此文李轨注云:“鞶带,帨巾也。喻今之 文字多,非独华藻也,巾带皆文之如绣也。”与今本不 同。盖弘范旧文如此。“喻今之文字多”云云,当在“ 衣有华藻文绣”之上,后校书者据说文改“带巾”字为 “大带、佩巾”,而节去“喻今之文字多”数语耳。“ 文绣之衣”,世德堂本“衣”作“衣服”。 注“言自 可令约省耳”。世德堂本“耳”作“尔”。

  或曰:“君子听声乎?”曰:“君子惟正之听。 〔注〕亦听耳,但不邪。荒乎淫 ,拂乎正,沈而乐者,君子不听也。”〔 注〕拂,违也;沈,溺也。学记曰:“其求之也拂。” 子夏曰:“今君之所好者,其溺音乎?”〔疏〕“君子 听声乎”者,御览五百六十五引新论云:“扬子云大才 而不晓音,余颇离雅乐而更为新弄,子云曰:‘事浅易 善,深者难识,卿不好雅、颂,而悦郑声,宜也。’” 是当时有以不晓音短子云者,故或以此为问。“君子惟 正之听”者,正谓雅乐,义详吾子疏。“拂乎正”者, 音义:“拂乎,符勿切。”世德堂本作“佛”。按:说 文:“弗,挢也。”引伸为戾,为违。经传多以“拂” 或“佛”为之。“沈而乐者”,“沈”读为“●”。说 文:“●,乐也。”经传通作“耽”。广韵:“●、耽 皆丁含切。”书无逸:“
惟耽乐之从。”伪传云:“过乐谓 之耽。”沈、耽皆从冘声,古音相同。诗宾之初筵序: “沉湎淫液。”释文云:“沈字或作‘耽’,皆‘●’ 之假。”音义:“而乐,音洛。”“沈而乐”,谓淫过 而以为乐也。“君子不听也”,世德堂本作“弗听”, 浙江局本同。 注“
亦听耳”。世德堂本“耳”作“尔 ”。 注“拂违”至“音乎”。治平本无此注。今据钱 本、世德堂本补。“拂,违也”,世德堂本作“
佛,违也”;“其求之也拂”,钱 本、世德堂本皆作“佛”。按:学记:“其求之也佛。 ”释文:“‘佛’本又作‘拂’。”弘范所据礼记字正 作“拂”,故引以为此文之证。自正义本礼记作“佛” ,校法言者因改此注引学记“拂”字为“佛”,而正文 及注“拂,违也”犹仍其旧。治平本见其前后不相应, 遂将此注删去。而为五臣注者,乃并改正文及注“拂, 违也”字悉为“佛”,以求合于礼记矣。引“子夏曰” 者,乐记文。弘范读“沈”为“湛”,故释之如此。

  或问:“侍君子以博乎?”曰:“侍坐则听言, 有酒则观礼,焉事博乎!”或曰:“不有博弈者乎?” 曰:“为之犹贤于已耳。〔注〕今之所 论,自谓侍于君子也。侍君子者贤于已乎?君子不 可得而侍也。〔注〕人师难遭也。侍 君子,晦斯光,窒斯通,亡斯有,辱斯荣,败斯成。如 之何贤于已也!”〔注〕窒,塞。“侍 君子以博乎”者,“博”详见吾子疏。说苑君道云:“ 鲁哀公问于孔子曰:‘吾闻君子不博,有之乎?’孔子 对曰:‘有之。’哀公曰:‘何为其不博也?’孔子对 曰:‘为其有二乘。’哀公曰:‘有二乘则何为不博也 ?’孔子对曰:‘为行恶道也。’”韩非子外储说左云 :“齐宣王问匡倩曰:‘儒者博乎?’曰:‘不也。’ 王曰:‘何也?’匡倩对曰:‘博贵枭,胜者必杀枭。 杀枭者,是杀所贵也。儒者以为害义,故不博也。’” 是古有君子不博之说,故欲知其然否也。“侍坐则听言 ”者,曲礼云:“坐必安,执尔颜。长者不及,毋儳言 。正尔容,听必恭。”郑注云:“听先生之言,既说又 敬。”是也。“有酒则观礼”者,乐记云:“壹献之礼 ,宾主百拜,终日饮酒而不得醉焉。”孔疏云:“终日 饮酒而不得醉焉者,谓飨礼也。以其恭敬,示饮而已, 故不得醉也。”此以不醉为礼也。燕礼云:“宾醉,北 面坐,取其荐脯以降,奏陔,宾所执脯以赐钟人于门内 霤,遂出。”郑注云:“明虽醉不忘礼。”此既醉亦有 礼也。诗宾之初筵云:“饮酒孔嘉,维其令仪。”郑笺 云:“饮酒而诚得嘉宾,则于礼有善威仪。”是也。“ 焉事博”者,音义:“焉事,于虔切。”“或曰:‘不 有博弈者乎?’曰:‘为之犹贤于已耳’”者,世德堂 本“耳”作“尔”。论语云:“饱食终日,无所用心, 不有博弈者乎?为之犹贤乎已。”皇疏云:“博者十二 棋,对而掷采者也。弈,围棋也;贤犹胜也;已,止也 。言若饱食而无事,则必思为非法。若曾是无业而能有 棋弈以消食终日,则犹胜无事而直止住者也。”陶氏鸿 庆读法言札记云:“‘为之犹贤于已耳’,疑亦或人之 言,‘曰’字当在此句下。或人盖引孔子之言以自解, 言以博侍君子,犹贤于无事也。如今本,则或人之问不 成辞矣。”按:“不有博弈者乎”,乃借论语文以明古 有博弈之事,非不成辞。“曰:‘为之犹贤于已耳’” 者,即用论语文答之,谓论语此言之义乃如此,不可以 为侍君子以博之说,“曰”字不当在句下。“侍君子, 晦斯光”云云者,音义:“窒,珍栗切。”“亡”读为“
无”。司马云:“宋、吴本‘有’ 作‘存’。”此误读亡如字,故改“有”为“存”,以 相对耳。光、通、荣、成为韵。 注“今之所论,自谓 侍于君子也”。按:宋云:“此文本连下句,意未终, 不当于此注之。兼注语大与正文不类,颇失杨旨。”不 知此注乃引伸正文之义而增益其辞,以起下文,正得子 云之旨。宋语殊谬。 注“人师难遭也”。按:世德堂 本“遭”作“逢”。任彦升王文宪集序李注引任昉杂传 :“魏德公谓郭林宗曰:‘经师易获,人师难遭。’”  注“
窒,塞”。按:世德堂本此注上有 “秘曰”字,衍也。说文:“窒,塞也。”

  鹪明冲天,不在六翮乎?拔而傅尸鸠,其累矣夫 。〔注〕拔鹪明之翼以傅尸鸠,不能冲 天,适足为累耳。谕授小人以大位而不能成大功也。又 言学小说不能成大儒。〔疏〕“鹪明冲天”者,鹪明详 前篇疏。吕氏春秋重言云:“是鸟虽无飞,飞将冲天。 ”高注云:“冲,至也。”按:读为“冲”。广雅释诂 云:“冲,当也。”“不在六翮乎”者,音义:“六翮 ,下革切。”尔雅释器云:“羽本谓之翮。”说文:“ 翭,羽本也;翮,羽茎也。”王氏筠句读云:“盖谓羽 本无毛而空中者为翭,众毛所附者为翮也。”“拔而傅 尸鸠”者,国语晋语韦注云:“傅,箸也。”诗鸤鸠毛 传云:“鸤鸠,秸鞠也。”说文句读云:“说苑反质篇 引诗‘尸鸠在桑’,高注淮南时则训同。是诗释文云: ‘本又作尸。’鹊巢序云:‘德如鸤鸠。’释文作‘尸 鸠’,云:‘本又作鸤。’乃至王符潜夫论尚云:‘内 怀尸鸠之恩。’则知经典中所有‘鸤’字,皆后人改也 。”按:荀子劝学引诗正作“尸鸠”。今本说苑“尸” 作“鸤”,淮南高注“尸”作“鸣”,皆传刻之误。平 湖葛氏传朴堂藏明钞本说苑、吴黄氏藏北宋本淮南子并 不误。陈氏乔枞鲁诗遗说考云:“鸤鸠字古但作‘尸’ ,作‘鸤’者,今字也。列女传引诗亦作‘尸鸠’、与 荀子同。而说苑引诗作“鸤鸠”,此后人用今字改之耳 。”(朴园不见明钞本说苑,故云。)法言各本皆作“ 尸鸠”,亦旧文之未改者。尔雅释鸟云:“鸤鸠,鴶鵴 。”郭注云:“今之布谷也,江东呼为获谷。”方言云 :“布谷,自关东西,梁、楚之间,谓之结诰。周、魏 之间谓之击谷。自关而西,或谓之布谷。”戴氏震疏证 云:“此条之首:‘布谷’二字,当作‘尸鸠’。”“ 其累矣夫”者,音义:“其累,力伪切。”按:系辞云 :“
德薄而位尊,知小而谋大,力小而 任重,鲜不及矣。”即此文之义。 注“适足为累耳” 。按:世德堂本“为累”作“以累”。

  雷震乎天,风薄乎山,云徂乎方,雨流乎渊,〔 注〕徂,往也。方,四方。其事矣乎?〔 注〕言此皆天之事矣,人不得无事也。天事雷、风、云 、雨,人事诗、书、礼、乐也。〔疏〕“雷震乎天,风 薄乎山”,颜延年曲水诗序李注引作“雷震于天,风薄 于山”。广雅释诂:“薄,聚也。”天、山、渊韵语。 天声,●声,段表第十二部;山声,段表第十四部。文 子上德山、渊为韵,太玄勤上九亦同。“其事矣乎”者 ,尔雅释诂:“事,勤也。” 注“徂,往也;方,四 方”。按:世德堂本此语在吴注中,盖司封承用李义, 而为五臣注本者因于李注删此语也。 注“言此”至“ 乐也”。按:孔子闲居云:“
天有四时,春秋冬夏,风雨霜露, 无非教也。地载神气,神气风霆,风霆流形,庶物露生 ,无非教也。”郑注云:“皆人君所当奉行以为政教。 ”

  魏武侯与吴起浮于西河,宝河山之固,起曰:“ 在德不在固。”〔注〕辞在史记。曰 :“美哉言乎!”使起之固兵每如斯,则太公何以加诸 ?〔疏〕“魏武侯与吴起浮于西河”者 ,史记魏世家云:“文侯卒,子击立,是为武侯。”孙 子吴起列传云:“吴起者,卫人也,好用兵,尝学于曾 子。魏文侯以为将,击秦,拔五城。文侯以吴起善用兵 ,廉平尽能(一),得士心,乃以为西河守,以拒秦、 韩。魏文侯既卒,起事其子武侯。魏置相,相田文。吴 起不悦。田文既死,公叔为相,而害吴起。吴起惧得罪 ,遂去,即之楚。楚悼王素闻起贤,至则相楚。及悼王 死,宗室大臣作乱而攻吴起。吴起走之王尸而伏之,击 起之徒因射刺吴起,并中悼王。”汉书艺文志有吴起四 十八篇,入兵权谋家。禹贡:“黑水西河惟雍州。”伪 传云:“龙门之河在冀州西。”孔疏云:“河在雍州之 东,而谓之西河者,龙门之河在冀州西界,故谓之西河 。王制云:‘自东河至于西河,千里而近。’是河相对 而为东西也。”墨子兼爱:“古者禹治天下,西为西河 渔窦。”毕氏沅注云:“西河在今山西、陕西之界。” 宋氏翔凤孟子赵注补正云:“魏世家:‘惠王十九年, 筑长城,塞固阳。’固阳,汉志属五原郡,在今陕西榆 林府谷县。魏河西地为极北。秦本纪正义云:‘魏西界 与秦相接,南自华州郑县,西北过渭水,滨洛水东岸, 向北有上郡、鄜州之地,皆筑长城以界秦境。’在今华 州,北至榆林,纵长千余里,皆魏河西地。则魏本尽有 河之西岸,据全晋之险,足以西制秦,所谓‘天下莫强 者’也。”按:秦本纪孝公元年下令国中曰:“昔我穆 公,自歧、雍之间,修德行武,东平晋乱,以河为界。 往者厉、躁、简公、出子之不宁,国家内忧,未遑外事 ,三晋攻夺我河西地,诸侯卑秦,丑莫大焉。”然则西 河本秦、晋之界,秦厉公以来,晋始蚕食河西地。三家 建国,而河西地属魏。自此至魏襄王五年予秦河西地以 前,西河尽在魏封域内,故武侯有与吴起浮舟于此之事 。武侯之立,在周安王十六年乙未,吴起死楚,在安王 二十一年庚子,中闲不过六年。(魏世家:“武侯九年 ,使吴起伐齐,至灵丘。”按:武侯九年,当安王二十 四年癸卯,起死已久。此“使吴起”三字,必误文也。 )起之相楚,史称其明法彊兵,南平百越,北并陈、蔡 ,却三晋,西伐秦,为时必不得甚暂。而起去魏适楚之 前,为西河守,甚有声名,又更田文、公叔之相,则亦 必非数月间之事。此皆在武侯与起浮于西河以后,然则 此“浮于西河”,必即武侯初立时事。“宝河山之固” 者,起传云:“武侯浮西河而下中流,顾而谓吴起曰: ‘美哉!山河之固,此魏国之宝也。’”按:水经注河 水篇云:“孟门即龙门之上口也,实为河之巨阨,兼孟 门津之名矣。此石经始禹凿河中,漱广夹岸,崇深倾崖 ,返捍巨石,临危若坠复倚。其中水流交冲,素气云浮 ,往来遥观者常若雾露沾人,窥深悸魄。其水尚崩浪万 寻,悬流千丈,浑洪赑怒,鼓若山腾。浚波颓叠,迄于 下口。”又引魏土地记曰:“梁山北有龙门山,大禹所 凿,通孟津河口,广八十步,岩际镌迹,遗功尚存。昔 魏文侯与吴起浮河而下,美河山之固,即于此也。”( 按:诸书皆谓是武侯事,此作文侯,误也。)“曰在德 不在固”者,起传云:“起对曰:‘在德不在险。昔三 苗氏左洞庭,右彭蠡,德义不脩,禹灭之。夏桀之居, 左河、济,右泰、华,伊阙在其南,羊肠在其北,脩政 不仁,汤放之。殷纣之国,左孟门,右太行,常山在其 北,大河经其南,脩政不德,武王杀之。由此观之,在 德不在险。若君不脩德,舟中之人尽为敌国也。’”周 礼夏官序官掌固,郑注云:“国曰固,野曰险。”按: 险、固散文亦通。周礼大司马:“负固不服。”注云: “固,险可依以固者也。”盐铁论险固云:“故在德不 在固。”又按:国策魏策云:“魏武侯与诸大夫浮于西 河,称曰:‘河山之险,不亦信固哉!’王钟(一作“ 错”。)侍王,曰:‘
此晋国之所以强也。若善脩之,则 霸王之业具矣。’吴起对曰:‘吾君之言,危国之道也 。而子又附之,是重危也。’武侯忿然曰:‘子之言有 说乎?’吴起对曰:‘河山之险,信不足保也。是霸王 之业,不从此也。昔者三苗之居云云。’武侯曰:‘善 !吾乃今日闻圣人之言也。西河之政,专委之子矣。’ ”是起之再为西河守,即以此言。然吕氏春秋长见(亦 见观表。)云:“吴起治西河之外,王错谮之于魏武侯 ,武侯使人召之。”则起之被谗而去西河,亦即以此言 也。“
美哉言乎!使起之固兵每如斯,则 太公何以加诸?”纂图互注本、世德堂本均作“使起之 兵”,无“固”字,钱本作“用兵”。吴起传集解引法 言“使起之用兵每若斯”,字亦作“用”。按:司马云 :“李本作‘使起之固兵’,(此“固”字世德堂亦作 “用”,纂图互注本作“固”。)今从宋、吴本。惜起 之用兵多尚狙诈,不能充其言也。”明集注本依宋、吴 作“用”,而温公所见李本则作“固”,自五臣注本正 文脱“用”字,校刊者以为宋、吴本如此,因以作“用 ”者为李本,而将集注李本作“使起之固兵”之“固” 亦改为“用”,遂使集注“惜起之用兵”云云与上文“ 今从宋、吴本”之语不相应矣。此承“在德不在固”而 言,故云“使起之固兵每如斯”。盖险可依以固者谓之 固,依险以固亦谓之固。泛言之,则凡安定坚彊及能使 安定坚彊者皆谓之固。“使起之固兵每如斯”者,谓起 知固国以德不以险,不知彊兵以仁义不以权谋。使起本 在德不在固之义以治其兵,则成为王者之师,故曰:“ 虽太公何以加诸?” 注“辞在史记”。按:世德堂本 无此注。

(一)“能”下原本有偏书小字“句 ”,盖作者以示句读,今删。

  或问:“周宝九鼎,宝乎?”曰:“器宝也。器 宝,待人而后宝。”〔注〕道存则器不 亡,道亡则器不存。〔疏〕“周宝九鼎”者,左传宣公 篇云:“昔夏之方有德也,远方图物,贡金九牧,铸鼎 象物。桀有昏德,鼎迁于商,载祀六百。商纣暴虐,鼎 迁于周。成王定鼎于郏鄏,卜世三十,卜年七百,天所 命也。”汉书郊祀志云:“有司皆言:闻昔禹收九牧之 金,铸九鼎,象九州,其空足曰鬲,以象三德,飨承天 佑。夏德衰,鼎迁于殷。殷德衰,鼎迁于周。周德衰, 鼎迁于秦。秦德衰,宋之社亡,鼎迺沦伏而不见。”又 吾丘寿王传云:“
臣闻周德始乎后稷,长于公刘,大 于太王,成于文、武,显于周公。德泽上昭天,下漏泉 ,无所不通。上天报应,鼎为周出,故名‘周鼎’。” 公羊传桓公篇,徐疏云:“殷衰之时,鼎没于泗水。及 武王克殷之后,鼎乃出见。”“器宝,待人而后宝”者 ,左传宣公篇云:“
德之休明,虽小,重也;其奸回昏 乱,虽大,轻也。”即其义。按:元后传:“初汉高祖 入咸阳,至霸上,秦王子婴降于轵道,奉上始皇玺。及 高祖诛项籍,即天子位,因服御其玺,世世传受,号曰 ‘汉传国玺’。以孺子未立,玺藏长乐宫。及莽即位, 请玺太后,不肯授莽。莽使安阳侯舜谕指。太后知其为 莽求玺,怒骂之,因涕泣而言,舜亦悲不能自止。良久 ,迺仰谓太后:‘臣等已无可言者。莽必欲得传国玺, 太后宁能终不与邪?’太后闻舜语切,恐莽欲胁之,迺 出‘汉传国玺’投之地,以授舜。舜既得传国玺,奏之 。莽大说。”此文当为此而发。

  齐桓、晋文以下,至于秦兼,其无观已。或曰: “秦无观,奚其兼?”曰:“所谓观,观德也。如观兵 ,开辟以来,未有秦也。”
注〕秦以兵兼,而不以德;莽以诈 篡,而不以道。言秦兵之无可观,则莽之篡不言可知。 〔疏〕“齐桓、晋文以下,至于秦兼,其无观已”者, 孟子云:“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是以后世无 传焉。”赵注云:“孔子之门徒,颂述宓戏以来,至文 、武、周公之法制耳。虽及五霸,心贱薄之。是以儒家 后世无欲传道之者。”此桓、文不足观也。说文:“兼 ,并也。”秦始皇琅邪台刻石云:“维秦王兼有天下, 立名为皇帝。”贾谊新书过秦下云:“周室卑微,五霸 既灭,令不行于天下。是以诸侯力劲,强凌弱,众暴寡 ,兵革不休,士民罢獘。今秦南面而王天下,是上有天 子也。即元元之民,冀得安其性命,莫不虚心而仰上。 当此之时,专威定功,安危之本,在于此矣。秦王怀贪 鄙之心,行自奋之智,不信功臣,不亲士民,废王道而 立私爱,焚文书而酷刑法,先诈力而后仁义,以暴虐为 天下始,故其亡可立而待也。”此秦之兼不足观也。司 马云:“言皆尚诈力,不以其道而得之,虽强大,无足 观也。”“秦无观,奚其兼”者,谓霸业之成,必有其 道。桓、文之事远矣,今姑置不言。若秦之有天下,非 幸也。荀子议兵云:“秦人功赏相长也,五甲首而隶五 家,是最为众彊长久。多地以正,故秦四世有胜,非幸 也,数也。”又彊国云:“应侯问孙卿子曰:‘入秦何 见?’孙卿子曰:‘其固塞险,形埶便,山林川谷美, 天材之利多,是形胜也。入境,观其风俗,其百姓朴, 其声乐不流污,其服不挑,甚畏有司而顺,古之民也。 及都邑官府,其百吏肃然,莫不恭俭敦敬,忠信而不楛 ,古之吏也。入其国,观其士大夫,出于其门,入于公 门,出于公门,归于其家,无有私事也。不比周,不朋 党,倜然莫不明通而公也,古之士大夫也。观其朝廷, 其间听决百事不留,恬然如无事者,古之朝也。故秦四 世有胜,非幸也,数也。”然则谓秦无观者,是未知秦 之所以为秦也。“所谓观,观德也”者,荀子又云:“ 兼是数者而尽有之,然而县之以王者之功名,则倜倜然 其不及远矣。是何也?则其殆无儒邪!故曰粹而王,駮 而霸,无一焉而亡。此亦秦之短也。”县之以王者之功 名,即观德之谓。所谓秦无观者,正谓其去王者之功名 远也。“如观兵,开辟以来,未有秦也”者,兵谓武功 。或人之所谓可观者,皆武功之类也。如以武功而已矣 ,则古之能以力征定天下者,孰有过于秦者哉?秦始皇 本纪载丞相绾等议云:“昔者,五帝地方千里,其外侯 服、夷服,诸侯或朝或否,天子不能制。今陛下兴义兵 ,诛残贼,平定天下,海内为郡县,法令由一统。自上 古以来未尝有,五帝所不及。”盖专以武功论,则此言 固未为夸矣。 注“秦以”至“可知”。按:此言五霸 之獘,极于嬴秦,论其兵力,前代未有,犹外戚之祸, 穷于新莽,观其邪佞,亦书契所无。李注正得杨意。宋 云:“此正文义似止论秦兵之由,而注兼王莽,亦犹蛇 足矣。且云莽以诈篡不以道,夫岂有以道篡人哉?甚非 谓焉!”不知古人微文刺讥,罕譬而喻。子云于莽,口 诛笔伐,每托文于秦。如重黎云:“赵世多神。”又云 :“恐秦未亡而先亡矣。”又云:“攘肌及骨,而赧独 何以制秦乎?”又云:“子弟且欲丧之,况于民乎?况 于鬼神乎?”语虽谓秦,意实在莽。汉书王莽传赞云: “昔秦燔诗、书,以立私议,莽诵六蓺,以文奸言,同 归殊涂,俱用灭亡。皆亢龙绝气,非命之运。”弘范此 注,亦同班义。宋以为蛇足,可谓不善读书。至注云“ 秦以兵兼,而不以德;莽以诈篡,而不以道”,乃谓秦 之得天下由于力征,而不由于德,以比莽之得天下由于 诈取,而不由于道。非谓莽不以道篡也。宋以文害辞, 益形其陋矣。

  或问:“鲁用儒而削,何也?”〔 注〕杨子贵儒学而贱兵彊,鲁国尝为齐、楚所侵,所以 讥问。曰:“鲁不用儒也。昔在姬公用于周,而四 海皇皇,奠枕于京。〔注〕皇皇归美, 安枕而卧,以听于京师。孔子用于鲁,齐人章章, 归其侵疆。〔注〕章章,悚惧也。一时 暂用,犹至于是,况能终之乎?鲁不用真儒故也。 如用真儒,无敌于天下,安得削?”〔 注〕万物将自宾。〔疏〕“鲁用儒而削”者,孟子云: “淳于髡曰:‘鲁缪公之时,公仪子为政,子柳、子思 为臣,鲁之削也滋甚。若是乎,贤者之无益于国也。’ ”赵注云:“鲁缪公时,公仪休为执政之卿。子柳,泄 柳也;子思,孔伋也,二人为师傅之臣。不能救鲁之见 削夺,亡其土地者多。若是,贤者无所益于国家,何用 贤为?”则此鲁谓缪公时之鲁也。“昔在姬公用于周, 而四海皇皇,奠枕于京”者,广雅释训:“惶惶,●也 。”又释诂:“●,疾也。”皇皇即惶惶。学行“仲尼 皇皇”,义与此同。刘向九叹:“征夫皇皇,其孰依兮 ?”王注云:“皇皇,惶遽貌。”“奠”者,“停”之 古字。考工记:“凡行奠水。”郑司农注云:“奠读为 停。”士冠礼:“赞者奠洒笄栉于筵南端。”士昏礼: “坐奠觯。”郑注并云:“奠,停也。”内则:“奠之 而后取之。”郑注云:“奠,停地也。”说文无“停” ,古止以“奠”为之,奠、停一声之转。音义:“
奠枕,章衽切。”方言云:楚、卫 之间,“轸谓之枕”。郭注云:“
车后横木。”释名释车云:“枕横 在前,如卧床之有枕也。”小尔雅广器云:“轸谓之枕 。”宋氏训纂云:“释名变后言前,亦就枕生义。舆下 四面材谓之轸。其三面前有式,左右有较軨,皆不见。 唯轸后一面,人共见之。故诸家皆以车后横木释轸。” 按:轸、枕亦一声之转。汉、魏以来,每以“轸”代“ 车”字用之。“四海惶惶,停轸于京。”谓四方诸侯争 先恐后朝贡京师耳。鲁周公世家云:“武王既崩,成王 少,周公恐天下闻武王崩而畔,周公乃践阼,代成王摄 行政当国。管、蔡、武庚等果率淮夷而反。周公乃奉成 王命,兴师东伐,作大诰。遂诛管叔,杀武庚,放蔡叔 ;收殷余民,以封康叔于卫,封微子于宋,以奉殷祀。 宁淮夷东土,二年而毕定,诸侯咸服宗周。”新语无为 云:“周公制作礼乐,郊天地,望山川,师旅不设,刑 格法悬,而四海之内奉供来臻,越裳之君重译来朝。” 即其事。胡部郎云:“枕当读为●。●即醓之正字,亦 借‘●’为之,详说文肉部‘●’血部‘●’段注。此 又借‘枕’为‘●’,枕、●同从冘声也。周礼:‘醢 人朝事之豆,其实韭菹、醓醢。’此在第一豆,为最尊 ,故杨子特举之。”“四海皇皇,奠●于京”者,即诗 文王“殷士肤敏,裸将于京”,孝经圣治章“周公郊祀 后稷,以配天;宗祀文王于明堂,以配上帝。四海之内 ,各以其职来祭”者也。“孔子用于鲁,齐人章章,归 其侵疆”者,广雅释训云:“章章,冲冲,行也。”是 章章犹冲冲,皆谓往来无定之貌。子云羽猎赋:“章皇 周流。”李注云:“
章皇,犹仿徨也。”左太冲吴都赋 :“轻禽狡兽,周章夷犹。”刘注云:“周章,谓章皇 周流也。”然则双声言之曰周章,叠韵言之曰章皇,重 言之曰章章,其义同也。公羊传定公篇云:“齐人曷为 来归、讙、龟、阴田?孔子行乎季孙,三月不违。齐人 为是来归之。”解诂云:“齐侯自颊谷会归,谓晏子曰 :‘寡人获过于鲁侯,如之何?’晏子曰:‘君子谢过 以质,小人谢过以文。齐尝侵鲁四邑,请皆还之。’” 左传定公篇云:“夏,公会齐侯于祝其,实夹谷,孔丘 相。将盟,齐人加于载书曰:‘齐师出竟,而不以甲车 三百乘从我者,有如此盟。’孔丘使兹无还揖对曰:‘ 而不反我汶阳之田,吾以共命者,亦如之。’齐人来归 郓、讙、龟、阴之田。”孔疏云:“八年,阳货入于讙 阳关以叛。九年,伐阳关,阳虎奔齐。其时,虎以讙去 ,郓与龟、阴亦从之,皆为齐所取,至今始归之。”此 齐归鲁侵疆之事。运、郓古字通。解诂以运、讙、龟、 阴为四邑。龟也,阴也,同为邑名。服虔、杜预皆以为 龟是山名;阴者,山北;郓、讙、龟阴三田耳。以地理 考之,自以服、杜之说为长。郓,今曹州府郓城县;讙 ,今泰安府肥城县西南;龟山在今泰安府新泰县西南。 陈氏立公羊疏谓何注四邑,盖三邑之讹。运也,讙也, 邑也;龟阴,田也。然新语辨惑亦云:“齐人惧然而恐 君臣易操,不安其故行,乃归鲁四邑之侵地,终无乘鲁 之心。”则邵公语固有所本,不必为讹文也。皇、京、 章、疆为韵。“鲁不用真儒故也”者,俞云:“或人所 问鲁用儒而削,自指鲁穆公时事。盐铁论相刺章曰:‘ 昔鲁穆公之时,公仪为相,子柳、子原为之卿。然北削 于齐,以泗为境;南畏楚人;西宾秦国。’或人此问, 意亦犹是。杨子则以公仪诸人皆未足为真儒,必如周公 、孔子,乃见用儒之效。故曰:‘鲁不用真儒故也。’ 孟子告子篇‘鲁缪公之时’云云,是鲁以用儒而削,自 战国时已有此说。子思疑亦当作子原,不然何以反列子 柳之下?且果用子思,不得谓非真儒矣。观杨子‘不用 真儒’之说,益见穆公之未能用子思也。”今按盐铁论 作“子思、子原”,非“子柳、子原”;说苑杂言引孟 子作“子思、子庚”;卢氏文弨群书拾补、王氏引之经 义述闻皆以子庚为泄柳字。盐铁论作子原,疑即子庚之 误,庚、原隶形相近也。孟子云:“昔者鲁缪公无人乎 ?子思之侧,则不能安子思。”然则子思之曾仕缪公, 固无可疑。特缪公不能尽其用,故谓之不用真儒耳。“ 如用真儒,无敌于天下”者,荀子儒效云:“故人主用 大儒,则百里之地久,而后三年,天下为一,诸侯为臣 。用万乘之国,则举措而定,一朝而伯。”王氏念孙云 :“伯读为白,言一朝而名显于天下也。” 注“鲁国 尝为齐、楚所侵,所以讥问”。按:世德堂本“尝”作 “常”,“所以讥问”作“故讥问之”。 注“皇皇归 美,安枕而卧,以听于京师”。按:吴云:“皇皇,美 也;奠,定也,定枕犹言安枕也。四海皇皇美盛,安枕 无虞,归向于京师。”义同李注。依此为解,则奠枕者 各安其居之谓。然各安其居,以听命于京师,则谓之“ 奠枕于京”,于文为漏。司马云:“四海既平,则王者 安枕于京师。”说较可通。然“四海皇皇,奠枕于京” 与“齐人章章,归其侵疆”相偶为文,“归其侵疆”即 就齐人言,则“奠枕于京”亦当就四海言,增“王者” 字解之,既为牵强,且前后文义参差不相应矣。 注“ 章章”至“终之”。按:世德堂本无此注,有吴注云: “章章宜为慞慞,盖古通用也。慞慞,惧也。”下述鲁 定公十年夹谷之会云云。说文无“慞”,古止作“章” 。华严经音义引切韵:“慞,惧也。”此俗字。 注“ 万物将自宾”。按:老子云:“道常无名,朴虽小,天 下不敢臣。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宾。”

  灏灏之海济,楼航之力也。〔注 〕济,度也。言度大海在舟船,兴大治在礼乐。航 人无楫,如航何?〔注〕虽有舟航,而 无楫桌,不能济难;虽有民人,而无礼乐,不能熙化。 〔疏〕灏灏之海,世德堂本作“浩”。按:问神(一) :“商书灏灏尔。”又:“灏灏乎其莫之御也。”治平 本皆作“灏”,世德堂本灏、浩杂出,乃传写之参差也 。御览七百七十一引作“灏灏于海”。按:经传释词云 :“于犹乎也。”又为叹美之词,论语为政篇:“孝乎 惟孝!”释文及汉石经“
乎”并作“于”,是也。然则“灏 灏于海”犹云灏灏乎海,疑旧本如此,校书者不知于字 之义,改为“之”字耳。“济,楼航之力也”者,司马 云:“济谓所以得济。”音义:“楼航,或作‘斻’, 亦作‘
杭’。”按:说文作“斻”。方言 :“舟,自关而西谓之船,自关而东或谓之舟,或谓之 航。”左太冲吴都赋刘注云:“楼船,船有楼也。”“ 船人无楫”,御览七百七十一引作“舫人无烜”。吴曹 侍读元忠云:“作‘舫人’者,是也。说文:‘舫,船 师,明堂月令曰:舫人,习水者。’北堂书钞一百三十 八引明堂月令曰:‘榜人,舫人,习水者。’是舫人乃 舟师之称。隶书方、亢形近,又涉上下文而误。”按: 曹说是也。楫、烜古今字。“舫人无楫如航何”者,谓 通晓治术之人而不假以政柄,不能治国也。司马云:“ 海以喻艰难,航以喻国,航人以喻儒,楫以喻势位。” 是也。 注“虽有”至“熙化”。按:世德堂本此注全 删。“虽有民人”,钱本作“虽有人民”。

(一)“神”字原本讹作“明”,据 治平本法言改。

  或曰:“奔垒之车,沈流之航,可乎?”〔 注〕言治国及修身者,如车奔舟覆,故欲救之。曰 :“否。”〔注〕否,不也。或 曰:“
焉用智?”〔注〕夫智者,贵能解 患救难也。今有患难不能解救,故曰“焉用智”。曰 :“用智于未奔沈。〔注〕言奔沈,吾 犹人也。必也,使无奔沈。大寒而后索衣裘,不亦 晚乎?”〔注〕御灾在于未发,思患在 乎预防。〔疏〕“奔垒之车,沈流之航,可乎”者,司 马云:“奔垒,谓马惊逸抵敌垒者。可,谓可救乎?” 俞云:“说文夭部:‘奔,走也。从夭,贲省声。’故 ‘贲’与‘奔’古通用。诗‘鹑之奔奔’,礼记表记引 作‘鹑之贲贲’,是也。‘奔垒’当作‘贲垒’。射义 :‘贲军之将。’郑注曰:‘贲读为偾,偾犹覆败也。 ’然则‘贲垒之车’谓车之覆于垒者。下句‘沈流之航 ’,谓舟之沈于流者。两文正相对。隐三年左传:‘郑 伯之车偾于济。’车以偾言,古语然也。”按:俞说是 也。韩非子安危云:“奔车之上无仲尼,覆舟之下无伯 夷。”奔车与覆舟相对,亦谓偾车也。若顾谭新语云: “奔车失辖,泛舟无烜,欲以不覆,未之有也。”(御 览七百六十九引。)则以为奔驰之义,此误读韩非耳。 “垒”当为“●”。说文:“●,絫墼也。”段注云: “墼者,令适未烧者也。已烧者为令适,今俗谓之砖, 古作专。未烧者谓之墼,今俗谓之土墼。●土则又未成 墼者。积●土为墙曰●,积墼为墙曰●。礼丧服:‘剪 屏柱楣。’注曰:‘于中门之外●墼为之。’今本‘● ’皆讹‘垒’。急就篇‘墼垒’亦当作‘●’。盖俗字 ●、畾之不分者多矣。”然则●本积墼为墙之谓,引伸 之为积土之称。偾●之车,谓车之覆于积土者也。“可 乎”当作“可救乎”。李注云:“故欲救之。”明其所 据本有“救”字。今本无者,传写偶脱耳。“用智于未 奔沈”者,司马云:“制治于未乱,保邦于未危。”按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云:“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 不治已乱,治未乱。”王注云:“智之至也。”“大寒 而后索衣裘,不亦晚乎”者,言车偾舟沈而后求救,犹 大寒而后索衣裘,虽有智者,末如之何。四气调神大论 云:“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 穿井,斗而铸椎,不亦晚乎!”注云:“智不及时也。 ”司马云:“言不足以为智。”似失其义。 注“言治 国及修身者,如车奔舟覆”。按:二句义不可通,当有 脱误。 注“否,不也”。按:世德堂本无此注。 注 “御灾在于未发”。按:世德堂本“御”作“御”。

  乘国者,其如乘航乎?航安,则人斯安矣。〔 注〕航倾则人危,法乱则国亡。〔疏〕“乘国者,其如 乘航乎”者,诗七月:“亟其乘屋。”郑笺云:“乘, 治也。”治航,谓主航之事者。胡部郎云:“
乘如论语‘有马者借人乘之’之‘ 乘’。包注云:‘有马者不能调良,则借人乘习之。’ ”宋氏翔凤发微云:“借人乘习,则皆期于善御,亦六 艺之一。”然则乘国犹言御国也,乘航亦得曰驾航。郭 钰诗“
浩荡天风驾海航”,苏轼赋亦云“ 驾一叶之扁舟”,是也。“人斯安矣”,书钞一百三十 八、艺文类聚七十一并引作“民斯安矣”。曹侍读云: “盖唐以前本如此。今作‘人’者,乃唐人避讳改之。 ”按:人谓航人,不当作“民”。此唐以后校书者以唐 讳“民”曰“人”,故遇唐本“人”字辄还为“民”, 或于所不当改者亦改之也。“航安则人斯安矣”者,喻 治国者当知为政之大体,国之利害,先于一切,不得违 道以干百姓之誉。

  惠以厚下,民忘其死;忠以卫上,君念其赏。自 后者,人先之;自下者,人高之。〔注 〕欲上,必以其言下之;欲先,必以其身后之。处上而 民不重,在前而民不害。诚哉,是言也!〔 注〕诚,信也。〔疏〕“惠以厚下,民忘其死;忠以卫 上,君念其赏”者,此言上下报礼之事出于人情之自然 ,非彊而致也。易兑彖曰:“说以先民,民忘其劳;说 以犯难,民忘其死。”诗东山序引作“说以使民,民忘 其死”。左传襄公篇引夏书曰:“惟帝念功。”司马云 :“言志不在于取而自得之。”是也。“自后者,人先 之;自下者,人高之。诚哉,是言也”者,此引古语以 证上文之义。惠以厚下者,薄于己而厚于民,是自后也 。而民至不爱其死以报之,是“自后者,人先之”也。 忠以卫上者,轻其身而重其君,是自下也。而君必尽礼 以尊显之,是“
自下者,人高之”也。 注“欲上 ”至“不害”。按:皆老子文。 注“诚,信也”。按 :世德堂本无此注。论语云:“子曰:善人为邦百年, 亦可以胜残去杀矣。诚哉,是言也!”皇疏云:“诚, 信也。古旧有此语,故孔子称而美信之。”

  或曰:“弘羊榷利而国用足,盍榷诸?”〔 注〕盍,何不也。曰:“譬诸父子,为其父而榷其 子,纵利,如子何?〔注〕有若讥十二 之税,杨子贬榷利之例。卜式之云,不亦匡乎!” 〔注〕匡,正也。桑弘羊榷利之时,天 下大旱。卜式曰:“独烹弘羊,天乃雨。”式之所言, 大匡正矣。〔疏〕“弘羊榷利而国用足”者,史记平准 书云:“桑弘羊以计算用事,侍中。弘羊,雒阳贾人子 。”音义:“榷利,音角。”世德堂本作“搉”,从手 。汉书武帝纪:“天汉三年二月,初榷酒酤。”如淳云 :“榷音较。”韦昭云:“以木渡水曰榷。谓禁民酤酿 ,独官开置。如道路设木为榷,独取利也。”颜云:“ 榷者,步渡桥。尔雅谓之石杠,今之略彴是也。禁闭其 事,总利入官,而下无由以得,有若渡水之榷,因立名 焉。”然则榷利之“榷”,乃取于步渡桥以为义,字当 从“木”作“榷”。说文:“榷,水榷横木(一),所 以渡者也。”朱氏通训定声以此为“覈”之假。说文: “覈,实也。考事襾笮,邀遮其辞,得实曰覈。”按: 榷者,总利入官,其义为专,为独,非考事得实之谓。 榷酒酤之云,必当时立此法者所命之名。专利谓之榷, 犹罔利谓之龙断,古语有然,不烦改读也。史记平准书 云:“元封元年,桑弘羊为治粟都尉,领大农。以诸官 各自市,相与争(二),物故腾跃,而天下赋输或不偿 其僦费,乃请置大农部丞数十人,分部主郡国,各往往 县(汉书食货志无“县”字。)置均输、盐铁官。令远 方各以其物贵时(志作“如异时”。)商贾所转贩者为 赋,而相灌输。置平准于京师,都受天下委输。召工官 治车、诸器,皆仰给大农。大农之诸官尽笼天下之货物 ,贵即卖之,贱则买之。如此,富商大贾无所牟大利, 则反本,而万物不得腾踊。故抑天下物,名曰平准。天 子以为然,许之。于是天子北至朔方,东到太山,巡海 上,并(志作“旁”。)北边以归。所过赏赐用帛百余 万匹,钱金以巨万计,皆取足大农。弘羊又请令吏(志 作“民”。)得入粟补官,(志作“吏”。)及罪人( 志作“以”。)赎罪。(志无此字。)令民能入粟甘泉 各有差,以复终身,不告缗。他郡国各输急处,而诸农 各致粟,山东漕益岁六百万石。一岁之中,太仓、甘泉 仓满,边余谷诸物均输帛五百万匹。民不益赋而天下用 饶。于是弘羊赐爵左庶长,黄金再百斤焉。”汉书车千 秋传:“桑弘羊为御史大夫。八年,自以为国家兴榷管 之利,伐其功,欲为子弟得官,怨望霍光,与上官桀谋 反,遂诛灭。”“譬诸父子,为其父而榷其子”,世德 堂本作“为人父”。按:为其父之“为”,于伪切。若 作“为人父”,则“
为”当平声。“卜式之云,不亦匡 乎”者,平准书云:“是岁(按:元封元年也。)小旱 ,上令官(志作“百官”。)求雨。卜式言曰:‘县官 当食租衣税而已。今弘羊令吏坐市列肆,(志无“肆” 字。)贩物求利,亨弘羊,天乃雨。’”汉书卜式传云 :“卜式,河南人也,以田畜为事。时汉方事匈奴,式 上书愿输家财半助边,上不报。数岁,乃罢式。式归, 复田牧。岁余,召拜为中郎。岁余,拜缑氏令,迁成皋 令,拜为齐王太傅,转为相。会吕嘉反,式上书请行, 死之以尽臣节。元鼎中,征式代石庆为御史大夫。式既 在位,言郡国不便盐铁而船有算,可罢。上由是不说式 。明年,当封禅,式又不习文章,贬秩为太子太傅,以 儿宽代之。式以寿终。” 注“盍,何不也”。按:世 德堂本无此注。 注“杨子讥榷利之例”。按:治平本 “例”作“权”,钱本同,于义难通。今依世德堂本改 。 注“匡,正”至“正矣”。按:世德堂本此注上冠 “秘曰”字,则以为吴注语,其文亦小有增损,盖吴袭 李语而略改之耳。史、汉并云是岁小旱,此云天下大旱 ,误也。又正文“卜式之云”,当指“县官食租衣税而 已”之语,此专以请烹弘羊当之,亦非。

(一)今本说文“榷”作“上”。

(二)原本“争”下有偏书小字“句 ”,盖作者以示句读,今删。

  或曰:“因秦之法,清而行之,亦可以致平乎? ”曰:“譬诸琴瑟郑、卫调,俾夔因之,亦不可以致箫 韶矣。”〔注〕俾,使也。譬之琴瑟调 ,正则合雅,郑、卫则为淫。秦法酷暴,虽欲使圣人因 之,不可以致康哉。郑、卫本淫,虽使夔拊之,而不可 致箫韶。〔疏〕“
因秦之法,清而行之,亦可以致平 乎”者,汉法多因秦制,故以为问。致平谓致治太平。 “譬诸琴瑟郑、卫调”者,颜延年秋胡诗:“声急由调 起。”李注云:“调犹韵也。”又:“义心多苦调。” 注云:“调犹辞也。”“俾夔因之,亦不可以致箫韶矣 ”者,乐记云:“夔始制乐。”郑注云:“夔,舜时典 乐者也。”公羊传哀公篇徐疏引郑书注云:“箫韶,舜 所制乐。”又引宋均乐说注云:“箫之言肃。舜时民乐 其肃敬而纪尧道,故谓之箫韶。或曰韶,舜乐名,舜乐 者其秉箫乎(一)?”按:箫韶叠韵连语,字亦作“箾 ”。说文:“虞舜乐曰箾韶。”简言之则曰韶。论语: “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秦法不可以为治,犹郑 声不可以为雅。极乱之后,非拨乱反正,无以致太平。 荀子不苟云(二):“国乱而治之者,非按乱而治之之 谓也。去乱而被之以治。”是其义也。 注“俾,使” 至“箫韵”。按:世德堂本此注全删。皋陶谟云:“夔 曰:‘于予击石拊石,百兽率舞。’”故云使夔拊之。 “拊”与“抚”同。

(一)“秉”字原本讹作“乘”,据 公羊传徐疏改。

(二)“不苟”原本讹作“脩身”, 据荀子改。

  或问:“处秦之世,抱周之书,益乎?”曰:“ 举世寒,貂、狐不亦燠乎?”〔注〕貂 、狐之裘,于体温燠。或曰:“炎之以火,沃之以 汤,燠亦燠矣!”〔注〕言秦焚书坑儒 于汤火之中,但苦太热耳。此谓或人戏嘲杨子之辞。曰 :“燠哉!燠哉!时亦有寒者矣。”
注〕叹秦之无道也。时亦有寒者, 谓四皓隐居,尸子避地,斯皆清凉其身,不燠秦之汤火 。〔疏〕“处秦之世,抱周之书,益乎”者,周书谓孔 子之书。言世尚刑法,而独守六艺之文,与世不合,无 所用也。“举世寒,貂、狐不亦燠乎”者,音义:“貂 ,音雕。”尔雅释言:“燠,暖也。”司马云:“天下 无道,而独得先王之术,可以自治矣。”“炎之以火, 沃之以汤,燠亦燠矣”者,说文:“●,溉灌也。”今 字省作“沃”。吴云:“何必貂狐之为燠,若用汤火, 亦燠矣。犹言何必周书之为治,若用刑法,亦可治矣。 ”司马云:“言用秦之法,以治秦之民,亦孰敢不从! ”“燠哉!燠哉!时亦有寒者矣”者,司马云:“言虽 不得已,一时暂从,而中心不服,终致乖乱。”按:谓 汤火之焰,俄顷即衰;刑法之威,旋踵而灭。恃汤火以 为燠者,燠暂而寒常;用刑法以为治者,小治而大乱也 。 注“言秦”至“
之辞”。按:焚书坑儒,世德堂本 作“烧诗、书,坑儒士”。此注云云,乃弘范之误解, 不如吴注之长。 注“尸子避地”。按:史记孟荀列传 :“楚有尸子。”集解引别录云:“楚有尸子,疑谓其 在蜀。今案尸子书,晋人也,名佼,秦相卫鞅客也。卫 鞅,商君,谋事画计,立法理民,未尝不与佼规也。商 君被刑,佼恐并诛,乃逃亡入蜀。”艺文志“尸子二十 篇”,注云:“名佼,鲁人。”

  非其时而望之,非其道而行之,亦不可以至矣。 〔注〕天由其时,人由其道,非时之有 ,望之不可得见;非道而行之,不可得至。〔
疏〕司马云:“用秦之法以求治, 犹冬而望生,春而望获,之燕而南,适楚而北,终不能 致。”注“非时”至“得至”。按:世德堂本作“非时 之夏,望之不可见;非道之正,行之不可至。”

  秦之有司负秦之法度,〔注〕秦 法已酷,吏又毒之。秦之法度负圣人之法度,秦弘 违天地之道,而天地违秦亦弘矣。〔注 〕失德之报,何其验哉!〔疏〕“秦之有司负秦之法度 ”者,谓若李斯、赵高矫始皇诏诛太子扶苏之属。秦任 刑法,本以防奸邪,而秦臣之奸邪愈滋,是负秦之法度 也。“秦弘违天地之道,而天地违秦亦弘矣”者,宋云 :“秦欲以万世君之,天地止以二世灭之。”吴云:“ 秦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 止二世而亡,是天地违秦亦大矣。”按:此承秦之有司 负秦之法度而言。圣人之法度,天地之道也。秦负圣人 之法度,是为弘违天地之道。而天假手于有司,使负其 法度,以亡秦。是天地违秦亦弘也。 注“秦法已酷, 吏又毒之”。按:世德堂本“已酷,作“酷矣”。吴云 :“秦之法度本以刑罚决断为本,而秦之有司乃以惨酷 为能,是负其法度矣。”司马云:“秦法虽酷,亦在于 求治,而有司又为文巧以乱之。”二说略同。李义秦法 本酷,有司从而加甚,不得云“负”,且与天地违秦之 义不贯,恐非杨旨。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