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一页 前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
格林纳达是世界上最小的国家之一,在常见的世界地图上,它小得甚至不足以标下它的国名。但在世界政治家、军事家的眼中,它的份量决不低于世界战略要冲马六甲、直布罗陀、福克兰。它处于加勒比海东部向风群岛的最南端,西濒加勒比海,东临大西洋,南和委内瑞拉、特立尼达及多巴哥隔海相望,东近巴巴多斯,它扼守着加勒比海出入大西洋的门户。试想如果某一天这扇门户突然轰地闭上,那世界战略家们将会变得何等惊惶! 也许就因为这个原因,17世纪中叶,一伙白人从海上登上了小岛,用了把斧头、两瓶白兰地和几颗玻璃球,从无比骠悍但同时又无比纯朴的印第安酋长手中,换取了这个岛屿的所有权。从此,这里的统治者便变成了欧洲人。 格林纳达由主岛格林纳达和卡里亚库、小马提尼克等一些小岛组成。主岛上多山多水,河川数以百计,还有一批火山口湖。这个弹丸小国共344平方公里,10多万人口,风景秀丽,气候宜人。 格林纳达这个词,在西班牙语中是石榴的意思,这个美丽而又富于想象力的名字,据说是1498年哥仑布登上该岛时取的。几百年来,这颗石榴太具诱惑力了,法国人、英国人来来回回在争夺,直到1974年2月,才独立为“英联邦”成员,由英国女王派去了一位总督——72岁的保罗·戈德温·斯库恩。 几百年来,沧桑演变,风云激荡。但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却没有演变出惊世骇俗的故事。如果不是因为那一场突然的事变,如果没有那一片惊动世界的枪声,小岛似乎会永远地沉默下去,世界上大多数人也不会知道格林纳达这个美丽的名字。 1972年,莫里斯·毕晓普领导成立了“新宝石运动”,主张建立“人民参政”国家。新宝石运动,在青年知识分子中影响较大,对外同古巴有着密切的联系。 自70年代以来,这个弹丸岛国的政局一直处于动荡之中。罢工、示威、游行、骚乱、冲突,接连不断,国家生活陷于瘫痪。独立后,局势趋于缓和,但矛盾仍很尖锐。以新宝石运动为骨干的反对派力量继续在国内外猛烈抨击埃里克·盖里政府侵犯人权,维持高压统治。1976年大选时,这个运动和其他两个反对党组成人民联盟,提出了保持物价稳定、增加生产、创造更多就业机会的政纲。1979年3月13日,新宝石运动领导人莫里斯、毕晓普乘埃里克·盖里访问纽约之际发动政变,推翻了埃里克·盖里政府,并于3月25日成立新政府,取得国家统治权。 毕晓普上台后,格林纳达开始同苏联,尤其是古巴,建立了非同寻常的关系。毕晓普从卡斯特罗那里得到了粮食、机械和一批格林纳达急缺的物资。毕晓普兴冲冲地宣称:“对于亲爱的古巴兄弟。格林纳达的大门始终是敞开的。” 1980年1月,格林纳达和古巴投票反对联合国关于谴责苏联侵略阿富汗的一项决议。1980年10月27日,格林纳达国防部长与苏联在古巴首都哈瓦那签署了一项主要军事武器援助协议。另一项协议于1982年6月27日签订。后来,格林纳达与苏联、保加利亚、东德和捷克斯洛伐克签订了贸易协议。在1982年的联合国大会上,92%的格林纳达选票赞成苏联集团。 美国人对格林纳达日益和苏联人接近深感不安。美国人常充当“世界警察”,在全球范围内对他国事务指手划脚,横加干涉,以自己的利益和价值原则作为衡量别国的标准。 在古巴和苏联的援助下,格林纳达成立了“人民革命军”,建立了民兵队伍,并由古巴派工程兵和建筑工程人员在主岛西南端的萨林斯角修建一座大型现代化国际机场,在美国入侵前,这个机场已大部竣工,机场跑道长达4000米,造成后,可降落大型飞机,一旦改为军用,苏联、古巴各型作战飞机就可进驻,届时必将扩大苏、古在该地区的影响,威胁到美国在加勒比地区海上运输线的安全。 这下格岛的地位在苏、美全球争霸中就十分重要了。美国向来认为加勒比海是它的“内海”,尤其不能容忍苏联插手这一地区,不能容忍眼皮底下的格林纳达不按自己的笛音跳舞。 当里根总统听说格林纳达正在修筑一条4000米的机场跑道时,着实吃了一惊。“我真不明白,这么个小岛修近4000米的机场干什么?” 美国密切注视着这个岛国上发生的一切,为了稳定它的所谓“后院”,遏制苏、古的影响,摆脱自己的被动局面,一直在寻找机会除掉这一“隐患”。 美国总统在一次广播讲话中说:“格林纳达已成为苏、古的殖民地,准备用来作为输送恐怖和破坏民主的重要军事堡垒。”并曾多次声称,美国准备采取“一切必要的行动来教训”格林纳达,以收杀鸡儆猴之效。 区区一个弹丸小国,如何禁得住美国的恫吓?在美国的压力下,毕晓普不得不开始调整对外政策,在继续同苏联、古巴保持密切关系的同时,努力同欧洲共同体和加拿大等国发展经济合作关系。1983年初,毕晓普亲赴华盛顿会见里根,试图缓和与改善关系。 这对里根和毕晓普来说,都是一次机会,但它过于短暂。 从华盛顿回到圣乔治,毕晓普打算在改善同西方和美国关系方面来点实质性举动,并召集几位亲信进行彻夜商谈。作为一个政治家,他的最大愿望,莫过于在比较充分的国际援助下,使自己国家落后面貌有较大的改善,让格林纳达像宝石一样,在大西洋上放射出璀璨的光芒。 在夹缝中求生存的处境确实太难了!平衡木太窄太险,稍有不慎,就会落入莫名其妙的狂潮之中。 毕晓普不得不踮起脚尖,每一步都小心翼翼,战战兢兢。 但即使如此,他也躲避不开攻击与恫吓。政府内的强硬派公开对毕晓普谋求改善同西方和美国关系的政策表示反对,苏联和古巴对毕晓普的猜忌日渐加深,有人扬言:如果毕晓普不行,那就换掉他。 1983年10月,格林纳达发生了旨在推翻现任总理毕晓普的政变。小岛之国风雨飘摇,人心惶惶。 毕晓普在格林纳达面临着副总理科尔德的政治挑战。科尔德是新宝石运动激进领导人,被看作是持强硬路线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他试图削弱毕晓普在中央委员会中的权力,指控毕晓普没有对国家经济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没有巩固革命,并使用独裁专横手段。1983年夏季,新宝石运动中央委员会一直在争论这个问题。9月27日,毕晓普离开格林纳达访问莫斯科、东欧和古巴,10月8日返回格林纳达,并试图重新掌握新宝石运动领导权。但10月12日,中央委员会通过决议软禁毕晓普。清脆的枪声打破了加勒比海这个岛国的宁静,以政府军司令奥斯汀为首的军官,领导了格林纳达的军事政变,叛军攻占了总理府。奥斯汀宣布,成立以他为首的革命委员会。叛军的公告通过电台播出后,全国立即陷入恐慌,局势动荡不定。拥护毕晓普的人紧急行动起来,举行抗议示威,要求恢复毕晓普的总理地位,严惩政变组织者。 毕晓普曾经宣称,他是个共产主义者。但在格林纳达人看来,他是比较温和的,上台几年来,也确实为民众办过不少事情。出于对毕晓普和其政策的同情,人民纷纷起来,对毕晓普进行声援。 10月19日凌晨,几千名群众聚集在圣乔治市。一大群人登上通往总理官邸的小山,高喊:“我们需要莫里斯!”“没有毕晓普,就没有革命”。守卫在官邸的士兵开了几枪,但显得犹豫不决。人群推开一辆装甲车,从后门涌进官邸,发现毕晓普和他的夫人杰奎琳·克里夫特被绑在床上。毕晓普因监禁和精神混乱显得体态虚弱、憔悴不堪。激动的人群开着一长列小型汽车将毕晓普和克里夫特载走。中心广场的人群正在等待毕晓普出现,而小车却驶向了临港的鲁帕特要塞。经过一阵短时间的混战以后,要塞里的小股守备队被驱散了。毕晓普走进了一楼的作战室。 自由了的毕晓普站到追随者们的中间,慷慨激昂地发表了演说,然后率领队伍继续上街游行。他相信,他的存在就是一种力量,他的声音可以唤起整个国家,他要用自己的方式击败对手,重新夺回政权。 作为政治家,毕晓普过于天真了。既然毕晓普的存在足以危及到新政权的存亡,那么解决办法只有两条:或者是叛军投降,携手交还政权;或者是清除毕晓普,一劳永逸地铲掉这个对手。 奥斯汀自然选择了后者。 中午过后,3艘受革命政府指挥的BTR—60型战舰在圣乔治市东部的弗勒德里克要塞出现。一接受鲁帕特要塞,便用重机枪和RPG—7型火箭开火,工会领导人维斯特·洛尔死在要塞前沿。至少有4名士兵在和毕晓普支持者的战斗中被打死,一大群人在逃跑中被打死或打伤。毕晓普大声叫: “天哪!他们竟然向群众开枪!”士兵们停止射击,命令毕晓普和他的追随者离开要塞。当他们出来时,士兵又强迫一些人返回要塞,其中包括莫里斯·毕晓普。显然,士兵要在要塞里用自动武器处决他们。 仅仅10分钟后,这位前总理便倒在血泊中。与他同时被枪决的,还有几个最坚定的支持者。 格林纳达的历史,被枪子击开了一个染血的窟窿。 以科尔德为首的激进派枪决了毕晓普,是因为毕晓普德高望重,威胁着他们的势力。第二天,武装部队政治部宣布在平息“反革命分子”、“人民叛徒”、“反对社会主义的机会主义分子”的斗争中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 事实上,派别斗争仍在以各种方式继续。10月19日晚,奥斯汀发布了24小时戒严令,凡是不遵守戒严令的人将遭到枪击。动荡在继续。 美国极其密切地注视着格林纳事态的发展。事实上,早在毕晓普上台之后,美国情报机构和军方就高度注视着这个不安分的的邻居了。国防部长温伯格是美国有名的鹰派人物,他强烈反对共产主义,认为只能用军事上的制衡才能换取世界和平。他把格林纳达的所作所为看作是对美国利益的极大挑战。他时常收到有关格林纳达局势的情报摘要,其中包括那个大型机场,温伯格向里根总统提供了机场的照片。 1983年3月23日,在一次全国电视讲话中,里根总统向美国公布出示了这些照片,并毫不掩饰地谈到了格林纳达问题。他说: 格林纳达这座小岛处于加勒比海链条的南端。古巴人在苏联的财政援助和支持下,在这里修筑了一座跑道有一万英尺长的飞机场。格林纳达连一支空军部队都没有,修这么大的机场用来做什么?加勒比海是美国国际贸易和军事运输的最重要的通道,美国石油输入现在有一半以上通过加勒比海。 在格林纳达这个只有10万人口的岛国,这种迅速发展的军事潜力,与它想要抗衡可能受到的威胁这一目的是不相称的,而且,对周围其它加勒比地区的国家来说,也是不适当的,因为这些国家大部分没有军队。总之,由苏联和古巴武装起来的格林纳达完全可以看成是霸权主义在这一地区的渗透。 在这次谈话的两个星期以前,3月10日,里根总统也曾谈到格林纳达明显成为一个军事基地,应引起美国的注意。 美国每年有大量军费开支,掌握着世界最先进、最有威力的核武器,拥有庞大的、精锐的军事力量,然而,它却不能容忍别国——那些不按它的旨意行事的国家发展、武装自己。美国这个所谓的“地球家长”总是这么咄咄逼人,不可一世。如今,格林纳达被认为是苏联古巴支持下的,被用来作为极左政权强加于人民的实验室,美国照例是不会不问不闻,隔岸观火的。 10月21日,星期五,里根及其夫人乘飞机到佐治亚州的奥古斯塔国家高尔夫球场度周末,打高尔夫球。同去的还有国务卿舒尔茨、白宫办公厅主任唐·里甘、前美国参议员尼古拉斯·布雷迪和他们的夫人。里根总统希望能有一两天休息放松的时间。 星期六清晨四时过后不久,里根和南希被巴德·麦克法兰来的电话吵醒。巴德是作为白宫旅行后勤小组的成员来奥古斯塔的。 “总统先生吗?我是巴德·麦克法兰。”电话里传来这位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的声音。 “什么事?” “总统先生,乔治·舒尔茨和我得马上见您。” 几分钟后,里根在他下榻的艾森豪威尔别墅起居室里见到了舒尔茨和麦克法兰。两人虽都穿戴整齐,但从他们脸上的倦意可以看出,他们也是刚刚从酣睡中被叫醒。“总统先生,我们不得不打扰您。”麦克法兰手里拿着一份电话记录,声音有些紧张。“刚刚接到华盛顿的电话,格林纳达发生政变之后,前总理莫里斯·毕晓普曾请求美国援助,但是前天,毕晓普已被叛军枪杀。与格林纳达相邻的几个国家都开始感到不安,联合敦请美国进行干预。正式要求已于昨晚提出。” 听到这里,身着睡衣的里根睡意全消,从麦克法兰手中拿过电话记录本。 舒尔茨向前略略欠了欠身子,向里根报告说,他已指示国务院同几个西方主要国家联系,了解他们对格林纳达政变和毕晓普被杀事件的反应。 当时,还有800名美国学生在格林纳达的一所医学院上学,这也成为美国出兵的借口——他们可能成为人质,美国政府不能坐视这一危险。 里根以及助手们很快在心中打定主意:满足东加勒比国家的要求,为营救美国学生采取一切可以采取的行动。 东加勒比国家组织的正式邀请是在10月23日发出的。 但据美国总统发言人拉里·斯皮克斯说,美国政府事先就派了前驻哥斯达黎加大使里卜·弗兰克·麦克内尔去巴巴多斯的布里奇敦,一再叮嘱正在那里开会的东加勒比国家的5国领导人,发邀请电时务必不要把收报人的地址写错。东加勒比国家组织者未正式发出邀请,美国就急不可耐地表示接受了。 美国人总是这样,在善意和公理的旗帜下行事,把自己打扮成扶危救困的正义事业的主持者,但人们都完全有理由怀疑,里根总统在一个睡眼惺忪的凌晨所作出的“应邀”入侵的决定,实质上只不过是一出自编自导的傀儡戏而已。 就在美国政府秘密制定入侵计划的时候,设在格林纳达布鲁克林区的医学院办公室宣布说,在格林纳达的美国学生没有受到什么威胁,那些要求美国出兵的建议是不会受欢迎的。医学院院长查尔斯·莫德卡发表谈话,期待医学院能继续与格林纳达政府保持友好关系。 尽管如此,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仍在讨论入侵计划。而且就在10月20日,毕晓普被枪杀的第二天,温伯格同意了维塞将军的建议,命令“独立”号航空母舰以及去黎巴嫩接防美军的海军陆战队补充舰队改航朝南行进,到达格林纳达附近后,随机待命。 在北卡罗来纳州的布拉格要塞和南卡罗来纳州的卡姆伯尔要塞,还部署了警戒部队和警戒空降师,这些军队随时听从里根总统的召唤。 参谋长联席会议修改、补充了打算出兵格林纳达的方案,其入侵的目的是不仅要关闭小岛东站的珠珍机场,而且要尽快关闭萨林斯角的新机场,同时,要安全护送小岛西南部医学院的美国学生,救出监狱里的原格林纳达总督和其他政治犯。 里根总统在佐治亚州的奥古斯塔期间,副总统布什便于10月20日星期四凌晨4点45分,主持了国家安全委员会特殊情况小组会议,决定按原计划命令军队处于战备状态。 维塞将军立即通知大西洋舰队总司令做好准备,以确定战时怎样在敌对形势下撤走格林纳达的美国公民。 这个计划方案包括海军陆战队将在珠珍机场附近的贸易港口的东北部登陆,而突击队将空袭到格林纳东南部一座有1万英尺跑道的新机场,这两支部队会合后,迅速向北、向西引进,去营救美国学生,然后,与特种部队一道救出总督,占领电台,释放关押在鲁帕特要塞和利奇蒙德山的其他政治犯。 无疑,这样一次行动要做大量的后勤准备工作。10月22日(星期六)凌晨2点,温伯格和维塞将军与佐治亚州奥古斯塔的总统通了话,商谈了来不及收集那里的情报等问题。为了不引起外界过分注意,里根没有马上离开奥古斯塔。 星期六上午9点,副总统布什在情况室主持了国家安全委员会计划小组会议。会议同意派遣海陆空特混队去获取登陆时所需要的情报,以便继续修改出兵格林纳达的详细方案。 这支特混队是用来执行登陆前的侦察任务,完成各项特别艰难的行动计划,并经过严格的专门训练,能承担起各种危险而又重要的任务的。这时,里根总统还同意会议通过的一项对格林纳达的援助计划,还考虑帮助格林纳达恢复一个所谓的“民主”政府。 国家安全委员会计划会议之后,国防部长温伯格返回五角大楼“坦克”会议厅,会见了参谋长联席会议的成员,大家又重新审阅了整个方案。温伯格要求计划增派一倍的兵力,陆军指挥官认为这是必要的。 10月份对里根总统来说真是一个多事之秋。10月23日凌晨2点半,里根又一次被电话叫醒,他得到报告说,一个与车同尽的投弹手开着满载炸药的汽车绕过美军岗哨,冲进贝鲁特机场海军陆战队营房,制造了一起罕见的爆炸事件。后来统计表明这次共炸死美国海军陆战队241人。 里根再也无法入睡了。他给五角大楼打电话,要求采取一切可能的措施,确保贝鲁特其余的海军陆战队员的安全,接着,里根同随行的舒尔茨、麦克法兰紧急会晤谈了几小时。天慢慢亮起来的时候,贝鲁特传来消息越来越使里根沮丧。清晨6点30分,里根一行前往机场,登上空军一号飞机,飞往华盛顿。 回到华盛顿,里根总统立即在象征美国最高权力的椭圆形办公室里,召开了关于格林纳达局势的秘密会议。 这是里根就任总统以来保密程度最高的一次会议,参加者除了总统、国务卿和国会领导人外,只有里根的几位高级助手。这次会议上没有军方负责人,甚至连白宫的新闻发言人斯皮克斯也毫不知情。事后,当有人问起白宫这次会议的情况时,斯皮克斯大吃一惊:“怎么,白宫开过讨论格林纳达的会议了吗?” 之所以如此谨慎小心、如此秘而不宣,就在于里根将作出任职以来最为严峻,从而也会使国际社会舆论大哗的一项决定:出兵格林纳达! 靠墙的地方挂了一张南加勒比海地图。即使是在这张放大了250万倍的地图上,格林纳达仍然显得那么渺小,似有若无。在地图的下方,有一行提示性的文字:格林纳达,距美国3000公里。 “外界对这件事有什么反应?”里根问国务卿舒尔茨。 “欧洲国家对毕晓普被杀一事普遍感到震惊。”舒尔茨说。 这位里根政府中最大的富翁看上去有些疲倦,但讲话声仍然十分清晰,“毕晓普被处决的第二天,牙买加总理爱德华·西加就公开警告说,格林纳达新的统治者,是古巴训练的马克思主义者。东加勒比海各国都发表声明,对政变一事表示谴责。安提瓜、巴巴多斯、圣卢西亚、圣·文森特、多米尼加和牙买加这6个国家,早就对古巴在格林纳达的活动感到不安。他们经过磋商后,已正式向我国提出,请我们对格林纳达直接进行干预。” “是请我国出兵吗?”国会领导人问。 “是的,”舒尔茨望了望里根,说,“我认为应当这么理解。” 屋内顿时陷入了沉默。 动用军队对别国进行武装干涉,这在美国不是第一次,也肯定不是最后一次,但它所引起的种种内政外交问题,以及美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形象问题,不能不引起决策人士深深的忧虑。 这时候,有人顾虑重重地说,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对世界上最弱小的国家动用武力,胜利了,不会给美国增添光彩,而一旦失败,后果不堪设想。无论胜败,都会招致国际间严峻的政治反应。 有位助手怯生生地说,古巴人已在格林纳达营造了好些年,万一美国军队开进去没能取得决定性成果,拖下去怎么办? 持强硬立场的舒尔茨和麦克法兰强调说,对格林纳达的处置方案必须从以下几点加以考虑:一、在格林纳达的圣·乔治医科大学内,有好几百名美国学生,要是他们发生意外或是被扣作人质,政府无法向全国人民交待;二、美国不能坐视古巴人把格林纳达建成一个反美堡垒;三、格林纳达局势的变化,已经危及了加勒比地区的安全,从而威胁到了美国在加勒比的利益。如果在6国政府敦请美国出面干预后美国毫无作为,那势必会削弱美国在该地区的威信。“再说,”舒尔茨望着格林纳达地图,加重了语气,“在毕晓普被枪杀之前,也曾经代表合法政府,呼吁美国进行援助。” 国务卿和国家安全事务助理的立场,在相当程度上也代表了总统的立场。两人话刚完,里根便对出兵的后果申明了态度:“我知道后果如何,我心里有数。作为美国总统,我个人愿意承担任何后果。” 里根总统之所以态度如此坚决,主要基于对所谓美国“后院”出现问题,向来极端敏感,稍有火星闪烁,就要立即扑灭,决不允许大火燃起。50年代和60年代,美国先后出兵镇压了多米尼加、尼加拉瓜和危地马拉的人民武装斗争,镇压了巴拿马学生爱国运动,出兵进攻古巴,企图镇压那里的人民革命。古巴导弹危机时,美逼迫苏联撤出了援助古巴的导弹。1970年,美国又出兵镇压了特立尼达——多巴哥军队起义。 经过一阵磋商,里根口述了以下三点出兵理由:一、保护在格林纳达圣·乔治大学的几百名美国学生;二、保护在岛上的英国总督保罗·戈德温·斯库恩;三、根据原总理莫 里斯·毕晓普合法政府的请求和加勒比6国政府的紧急要求。 里根还决定,由国务卿舒尔茨向西方盟国讲明情况,取得谅解,并保持同加勒比海国家的联系。为了使出兵一事在政治上具有合法性,敦请美国干预的加勒比6国也应派出军队,哪怕是几名警察。 最后,里根站起身来,望着国防部长卡斯珀·温伯格: “卡斯珀,具体行动就委托您了。从现在起,我每时每刻都在这间办公室里等候您的消息。” “明白了,总统先生。”温伯格严峻地点了点头。 “具体行动时间——”里根拖长声调,望了望日历,“定于10月25日,届时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美国的立场。” 格林纳达的命运就这么被3000公里以外的几个人决定了。此时是1983年10月23日下午5时30分。圣乔治的奥斯汀将军和他的古巴顾问们正忙着应付国内的动荡和接管政权,对即将到来的灭顶之灾毫无察觉。 温伯格再一次会见了维塞将军,温伯格充满信心,对维塞将军说:“相信我们有足够力量。”并授权维塞,如果遇到比预料中更强大的抵抗劲敌,可动用82空降师进行增援。 然后,他俩又一起去会见里根总统和参谋长联席会议的成员。里根分别征求大家的意见,大家都担心时间太紧,得不到更多的情报,也不能进行事前演习,这样,就给行动带来一定的困难。从里根总统的提问和讲话中,很清楚他早已决定出兵格林纳达,除非他们采取有力措施,保证美国学生的安全。 后来,总统在那天下午正式通知温伯格他决定采取行动,营救美国学生,拯救这个岛国。实际上军方早已下令做好准备,包括下令改变军队原来的任务,如:推迟了轮换在黎巴嫩的海军陆战队;让接防部队从前往黎巴嫩的途中改航格林纳达,着手准备后勤支援工作。 里根总统最后说,通知国会领导人和盟国一定要在登陆前才能透露这一情况。 温伯格认识到,总统的做法是对的,因为这一行动需要绝对保密。一是所有的盟国会对此大吃一惊;二是要尽快救出学生,不可能预先进行登陆侦察活动,也不敢透露出任何消息或迹象表明开往中东的海军陆战队已改航,以免使苏联、古巴和其他国家的军队进入战略状态;三是出于同一原因,也不能使警戒部队登机采取行动。尽管尽量保密,美国电视台还是报道了前往中东的海军陆战队分遣舰队已改航南下。 温伯格指示,参谋长联席会议在实施作战计划时,应尽力考虑到最大限度保证安全,保证这次行动成功所需的兵力和军用物资。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维塞将军建议,总统一下达命令就开始行动。 海军中将约瑟夫·麦特卡夫在他的直接上司、大西洋舰队司令麦克唐纳上将的支援下,提出一项强烈要求:在格林纳达登陆时,不允许任何新闻记者和其他类似人员尾随。通常,在到达登陆地点后,就应允许新闻记者采访。温伯格等人也意识到不允许记者随行的决定会引起不快,但他认为应该支持指挥这次行动的司令,所以同意了他的请求,尽力让记者于第一天行动结束后再进行采访。温伯格说,我们相信这位指挥官能取得这次行动的成功。在他看来,如果拒绝指挥官请求,就意味着一个不好的开端,指挥官这样做一定有自己的正当理由。 里根总统决定将格林纳达行动计划在星期一晚上通知国会领导人。出于多种原因,他要他们到楼上家用客厅去,尽量避免在这个非常时刻召集国会和军队的领导人开会而引起谣言。这样,大家聚集在白宫楼上这间客厅里。这是一间装璜漂亮,以金色为主的房子。大家坐在壁炉对面的两条长沙发上。穿过房子,从阳台上可以看到华盛顿纪念馆和下面的林荫大道。这是华盛顿十月的寒夜,壁炉里的火是最受欢迎的。总统、国家安全委员会成员、国务卿、国家安全顾问、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国防部长都在那里等候国会领导人的到来。温伯格简明扼要地又一次谈论预定第二天出兵的计划方案,提到军队可能会取胜和遇到危险的一些事。 温伯格向总统报告说已派海军特遣队在选定的海岸登陆进行事先侦察,并特别嘱咐他们尽量不让人发觉或觉察到他们的意图。实际上,他们此刻正在行动,只不过要在几小时后才能得知他们行动的情况。里根总统对此很感兴趣。 过了一会儿,一些国会领导人进来了。他们至少觉察到正在讨论重大问题——晚上聚集在白宫家用客厅里决不是寻常事情。 里根总统简要而又全面地谈了谈形势,强调美国学生的危险处境,担心可能会被扣为人质或发生比这更坏的事情。总统谈到了来自东加勒比邻岛国家的强烈呼吁,他说:“我认为我们只有答应这项请求,别无选择。不行动比采取行动更为冒险。” 然后,他让温伯格简要讲述了一下军事计划。维塞将军详细而又干脆有力地描述了这一行动方案。总统告诉了国会领导人第二天登陆的时间,自然也要求他们严守机密。 这些国会领导人很少发表意见,众议院议长奥尼尔沉思了一会儿才说:“总统先生,我只说一句话,上帝与你同在,祝我们大家好运气。”参议院民主党领导人比尔德对出兵方案提出了几个问题,诸如派多少部队?我们将遇到多少格林纳达兵和古巴兵?苏联是否在那里?一一作了回答后,其他人没说什么。 10月24日晚,当国会领导人走出白宫二楼家用客厅时,里根总统抬腕看看表,他刚刚接到撒切尔夫人打来的电报,撒切尔夫人对迫在眉睫的行动“深表关切”。里根总统想:他应该与撒切尔夫人协商一下,虽然这时伦敦也很晚了。 里根总统走进隔壁一间房子。从伦敦传来的是撒切尔夫人不满的声音。里根总统认真叙述了计划方案的详细内容和那些惹人恼火的事情,提到格林纳达没有一个能控制局势的 政府,英王的代表保罗·斯库恩总督本人也被囚禁起来了(他本人也请求援助)。里根总统强调地说,面对邻国的请求和美国公民前途未卜的命运,他没有别的选择。 撒切尔夫人十分生气,她说,她刚刚听到就要采取的这次行动(大概是从格林纳达的英国军官那里听到的),她最强烈地要求取消这次行动。她毫不客气地提醒里根说,格林纳达是英联邦一部分,美国无权干涉它的事务。 撒切尔夫人的强硬态度使里根很为难,他知道,撒切尔夫人取消这次行动的要求不可能得到满足,因为此时,行动已经开始。 那么此时此刻古巴和格林纳达岛上的人又在干什么呢? 古巴领导人卡斯特罗,曾经领导过光荣的“7·26”运动,靠7条步枪攻打过反对政府的兵营。到1959年,他终于推翻旧政府。从那时起,他便一直担任古巴武装部队总司令,后来又将党、政、军大权集于一身。60年代初,他领导古巴同美国的侵略、封锁、干涉进行坚决斗争,沉重打击了美国及其走狗的势力。他曾向世界宣称:“古巴正在建设共产主义”。 在他眼里,古巴已不是过去的古巴,古巴是要为整个世界做事的。 曾有人奉劝卡斯特罗,要他在格林纳达小心从事,“美国可能会进行干预的。”卡斯特罗对此报以冷笑。 美国?美国算什么?20年前,拉丁美洲只有古巴,他们尚不敢碰我们一下。今天不仅有古巴,而且有尼加拉瓜、格林纳达!实际上,美国人对他的所作所为的态度,卡斯特罗心中早已有数。 就在10月23日晚,卡斯特罗还向其部下打气说:“别担心美国人会干预我们格林纳达的革命,那不可能。美国人没有那个胆量,也没有那个力量!” 可是到了深夜,一个加勒比国家组织的成员告诉他:美国即将出兵格林纳达!整个夜晚,卡斯特罗在屋内走来走去,毫无睡意。 尤其值得玩味的是,此时给卡斯特罗打电话的这个国家,恰恰是对格林纳达政变深感不安,并于两天前同东加勒比国家组织的另外几个成员国一道,敦请美国武装干涉的国家! 一个弱小国家在国际事务中举步维艰、战战兢兢的苦状,由此可见一斑。 尽管美国进行了严格的新闻封锁,但其即将出兵的消息还是传到了格林纳达。政变之后,格林纳达的新统治者曾警告说,所有人都必须服从政变当局颁发的戒严令,若有人违令擅自外出,一律惩处。实际上,政变当局并没有对圣·乔治医学院的美国学生有过任何威胁或伤害之举。对于一个几乎完全依靠旅游业为其外汇来源的岛国来说,医学院是个主要收入来源。政变领导人并不想在自己执政后给经济上带来灾难。因此,即使是在局势最为动荡的时候,政变军队也没敢动医学院一个手指头。 慑于美国的威力,格林纳达的政变领导人给美国政府发了一封电报,表示任何愿意离开格岛的美国公民都可以自由离开,既可以坐正常航班,也可以包机。 政变领导人奥斯汀一点不想,或者说一点不敢得罪美国。 此时离美国计划入侵时间还有12个小时。10月24日晚10时15分,这时离入侵只有8个小时的时间了,舒尔茨这才发了一封电报给距格林纳达最近的巴巴多斯美国大使馆,让大使通知格林纳达的军事领导人:美国拒绝接受他们的电报,因为美国怀疑这个政府的合法性。舒尔茨还向政变领导人发出了含蓄的警告:“我们将与他们的邻国接触,而且十分重视他们的意见。” 实际上,当天下午5点,作为美国总统的美国三军统帅的里根,已在那份批准入侵行动的文件上庄重快捷地签上了自己的名字:罗纳德·里根。 进攻时间:10月25日清晨5时。 代号“暴怒行动”。 根据里根总统的命令,美国武装部队开始正式受命进攻格林纳达。 美国的企图是,利用格岛的动乱形势,以优势兵力,迅速展开,速战速决,力求尽快控制格岛局势;通过武力“教训”格林纳达,慑服受苏联、古巴影响的其他中美洲国家。美军设想用一天时间完成主要作战任务,5—7天内结束整个岛上的军事行动。 在制定具体的作战计划中,海军大西洋总部司令、海军上将麦克唐纳认为,这次作战兵力只限于海军部队和陆战队来完成。这也就是说这次没有陆军和空军的任务了。对这一方案,陆军参谋长和空军参谋长表示反对。陆军认为格林纳达虽是岛国,但岛上满布丛林,没有陆军的参与,很难保证陆上进攻的顺利进行。 美空军参谋长不甘落后,充分强调了空军的行动快、纵深大、杀伤力强的优势,坚决要求空军应该参战。 经过激烈辩论后,不得不决定重新制定作战计划,把陆、海、空和陆战队的部队都编入作战序列,并把这次作战定名为“暴怒行动”。这次作战的总指挥为大西洋总部司令韦斯利·麦克唐纳,位于华盛顿;登陆部队指挥官为第二舰队司令梅特卡夫中将,位于海上。 具体的参战部队有:一个约1900人的海军陆战队加强营和“海豹”特种分队,搭乘5艘两栖舰船(包括万吨级的两栖攻击舰“关岛”号),配有CH—46、CH—53、UH—1直升机和武装直升机等30多架。空降登陆部队是驻美国本土布雷格堡的第82空降师5000多人和驻佐治亚州、华盛顿州的陆军特种部队第75团两个别动营700人。 担任掩护和支援任务的是第22航空母舰战斗群,其编成内有排水量7.8万吨,且载有A—6、A—7、A—10舰载攻击机和眼镜蛇式武装直升机等85架飞机的“独立”号航空母舰以及另外5艘战斗舰艇。所有入侵登陆部队总人数达8000人左右,舰上人员约1万人;各型舰船15艘,总排水量在12万吨以上;三军各型飞机和直升机总架数约230架以上。 同时,为了表示入侵部队的国际性,美国纠集安提瓜、巴巴多斯、圣卢西亚、圣文森特、多米尼加、牙买加、圣克罗斯托弗——尼维斯等7个加勒比小国,组成约300人的所谓联军,其实有些国家只派了12名警察凑数。 10月24日,美运输机和直升机将部分陆军别动队员和军事装备运往距格林纳达只有250多公里的巴巴多斯。当天,牙买加、多米尼加、巴巴多斯、安提瓜、圣文森特、圣卢西亚、圣克里斯托弗——尼维斯7个加勒比国家的警察部队也在演习的名义下调往巴巴多斯集结。 一切战争准备工作都在悄悄地、紧张地进行着。 格林纳达的清晨却沉浸在生活和寂静中,一切还象往常一样。 但在这个岛上,有两个人一直在为这个小岛的未来担忧。 一个是奥斯汀,另一个是古巴军官托尔托洛上校。 托尔托洛是古巴在格林纳达部队的最高指挥官。他被派到这里的原来任务是指挥他的战斗工兵营训练格国的士兵,同时紧急修建萨林斯角的军用机场。但政变后,他就几乎接管了格林纳达的对外防务。 格林纳达政府军总共只有2个步兵营,一个野战炮连和1个高炮连。没有空军,没有海军,也没有坦克,只有少量已经落后的装甲输送车。仅靠手中的步枪怎能抵御美军的入侵? 格林纳达的主力主要部署在首都圣·乔治周围和格岛西南海岸地区,一部在东北部珠珍机场附近,总部设在首都附近的弗雷德里克堡。古巴人主要部署在萨林机场和附近营地以及从机场到首都的主要公路线上的一些据点。 格岛是一个石榴状的小岛。岛上中部地形起伏,多山地,山峰海拔多在500—700米之间;最高峰为北半部的圣凯瑟琳山,海拔达840米。全岛地势中间向四周逐渐低平,沿海为平原,南北比较平坦。主要城镇和居民地均在四周海滨地区。 陆、海、空交通发达。 虽然格岛地形复杂,但缺乏战场准备,设防薄弱。 面对这样一个局面,作为战地指挥官的托尔托洛上校,越想心里越没底,连连向国内请示增派部队。但卡斯特罗口气却十分强硬:一、坚决地勇敢地抵御美国人的入侵;二、不派任何增援部队。 看来只能背水一战了。整整一夜,托尔托洛站在作战地图前,盯着上面标出的每一处山头,每一片海滩。他相信这将是一场登陆与反登陆的战斗。 10月25日,天色渐明。 当守卫海滩的士兵一觉醒来,看见朦胧的海面上,十几艘大型军舰像鲨鱼一样渐渐向海滩逼近,其中一艘庞大无比,像是一座移动的岛屿。 5时许,格林纳达东北面的海域上空,近百架直升飞机和舰载攻击机护卫着几架AC—130和C—130运输机,像蝗虫一样,遮天蔽日地向海岸扑来。他们没有攻击滩头,甚至没有向滩头上严阵以待的守军扔一枚炸弹,便直扑珠珍机场而去。 这时,托尔托洛有点疑惑,美国人在搞什么名堂,怎么往岛中间飞去,而未先进攻滩头?不会,托尔托洛倒吸一口冷气,心想大事不好,这下要完了。 珠珍机场是一个中型民用机场,如果美国人在那里降落,便会在岛上有了立足之地,美国飞机将源源不断地在那里起降。 看来,美军这种先打“里面”后攻击周边海岸的“中心开花”战术,是托尔托洛没有想到的。即使你的滩头再固若金汤,也成了完全无用的摆设。 其实,托尔托洛上校哪里知道,美国人是有备而来,对岛上的情况早就心中有数。早在古巴派出工兵部队帮助格林纳达修建机场起,美军就不断通过侦察卫星监视机场施工进度和军队修筑其他军事设施的情况。另外,美国还派出特工人员伪装成学生、旅游者、商人、侨民等,以合法身份进入格岛搜集政府军和古巴部队的配置与设防情况,并绘制地形和交通图。 美国设置在格岛的所谓旅游公司印制了十分详细的“导游图”,这次,入侵部队就是利用这种“导游图”进行作战的。 在空袭珠珍机场的同时,美军28架C—130和6架C—5A运输机从巴巴多斯起飞,向正在修建中的萨林斯角机场飞去。正当美军准备在该机场空降伞兵时,猛烈的地面炮火向飞机射来,第一架C—130迅速完成空投后,其余飞机不得不急转弯,躲避地面炮火。 守卫机场的士兵刚准备松口气,美机又从低空返回到空投点。美运输机不顾地面炮火射击,迎着火网,一个拐弯猛扎下来。最后强行在150米的高度上强行跳伞。在地面抗击的古巴士兵目瞪口呆:这不像是跳伞,倒更像是跳楼。 美军在这里遇到最为强烈的抵抗。 7时15分,伞兵就基本控制了萨林斯角机场,并迅速清理了跑道上的障碍。后续部队第82空降师的2个营和多国警察部队共约1500人先后在机场着陆,立即投入战斗。 在25日这一天,萨林斯角的机降行动一直在持续,第二天又机降了2个空降营,使美军在格岛上的兵力得到大大的加强。 两个机场失守后,格岛之战的胜负格局已基本确定。 据说,托尔托洛上校向哈瓦那拍了一份急电,请求卡斯特罗增派军队,而卡斯特罗回电只有6个字:必须坚守阵地! 就在空中和海上的登陆作战激烈进行的时候,两支秘密小分队已利用拂晓前的暗夜偷渡上岸,直插格林纳达首都圣乔治。 这就是美国海军的特种部队,“海豹”突击队。 “海豹”这一名字,早已名扬四海。“海豹”是一支执行近乎自杀使命的秘密突击队,队员是一群胆识过人,独来独往,富于冒险精神,令人闻风丧胆的勇士。 这次,“海豹”突击队的出现,是去执行两项特殊使命:攻占格林纳达电台,解救被围困的英国驻格林纳达总督。 这两支分别由11人组成的突击队行大路,绕小路,斩关夺隘,到中午时分,已静静潜伏于圣乔治市郊的一片丛林之中。 到了市郊后,突击队不能找向导,仅凭手中的几张旅游图,搞错了方向,误攻了另一座楼房。 待他们匆匆赶到电台大楼跟前,发现这里被守军严密守卫,并有装甲车巡逻。10来个人的突击队看来有天大的本事也无能为力。就在这时门前的守军出现混乱,一队队撤离而去。实际上这是美军在圣乔治周围实施了又一次空降,迫使守军撤退。突击队趁此混乱之机冲进大楼,控制了格林纳达广播电台。不久,它就响起了美国音乐。 第二支突击队没有犯第一支突击队的错误,他们准确地找到了位于圣乔治北部的总督府,并且得以全部潜入。 当已被囚禁很长时间的英国总督保罗·斯库恩见到这些操着同一种语言的士兵时,激动得上前拥抱他们。这时,总督府外枪声大作,几辆古巴装甲车已经封锁住总督府。要撤出此地,特别是带着总督撤走已不可能;唯一的办法就是顽强抵抗,等待援军。 艰苦对抗持续10多个小时。由于不敢伤害总督,古巴人只好用轻武器与美军突击队交战。突击队员伤亡较大。 25日中午时分,一支250人的陆战队乘“关岛”号两牺攻击舰,从格岛以北绕到西海岸的大巴尔湾海域。下午2时,陆战队开始登陆。一部乘直升机垂直登陆,一部换乘13艘登陆艇上岸,在飞机的支援下,占领了大马尔。此后,陆战队员仅用10分钟就攻占了总督府,用直升机将总督一家及被困了一天的“海豹”队员送到“关岛”号两栖攻击舰上。 晚上,美军陆战队员营救出美国学生。当陆战队员们一手端着枪,一手打着“V”形手势赶来时,学生们一个个热泪盈眶,欢呼雀跃,几个女学生跑上前,同陆战队员们紧紧拥抱,热烈亲吻。 经过25日一整天的交战,美军基本形成了南北两路对格首都实行夹击的态势。战至翌日,美军在格岛上的地面部队总数达6000余人,形成3倍于格军的优势。随即,美军凭借优势兵力,继续南北夹击,逐个摧毁格军据点。 26日上午,美军充分利用古巴人新修的萨林斯角机场,得到了大批物资和增援部队,使岛上直接作战的部队人数有较大增加。美军在这时,很快攻占了格林纳达军队的司令部所在地弗雷德里克堡。27日,攻占了军事要地里奇蒙山监狱。 28日,进攻首都的战斗打响了。那里人口密集,只能在直升机掩护下进行巷战,逐街争夺。 激战两天,美军控制了岛上所有重要地区,入侵目的也基本达到。 10月29日,美海军陆战队在圣乔治郊区搜捕到前副总理科尔德和一名内阁部长;30日,又陆续搜捕前“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奥斯汀及其他10多名成员,均将他们用直升机押送到“关岛”号舰上。 11月2日,美军完全控制了格林纳达全国局势,停止了军事搜索行动。至此,8天的入侵战争遂告结束。 “暴怒行动”对美国而言是成功的,以美国这样一个庞然大物去入侵这样一个弹丸小国,就像派华盛顿的橄榄球劲旅“湖人队”去对付哪个中学的校队一样。 美国军队最后的伤亡人数是:18人阵亡,93人受伤,16人失踪。 格林纳达方面的伤亡是:45人被打死,337人受伤,死亡的人中有24人是平民,其中21人是在一所靠近一座防空军事设施的精神病医院里被炸死的。摧毁这座军事设施是美国人采取登陆行动的一个必不可少的步骤。 古巴方面的伤亡是:24人被打死,59人受伤,另外有大约600名古巴“建筑工人”被俘。 在获悉入侵成功后,里根总统满怀喜悦,在日记上欣然写下:“看来,胜利照耀着我们。为此,我要感谢上帝。他把我掌握在他的手心里。” 最让里根感动的是,那800名美国学生,当飞机把他们运回美国时,他们一下飞机,其中一些人就跑下来,亲吻足下的美国土地。 里根的眼睛甚至被泪水弄得模糊了。 但是,美国公众舆论却对这次入侵行动持怀疑态度,认为格林纳达的美国学生没有真正的危险。 全国广播公司电视节目“今天”的栏目主持人布赖特·冈贝尔就持这种观点。下面是12月26日电视采访的摘录: 布赖特·冈贝尔:本国美国军人第二次在国外被打死、打伤。今天上午,许多美国人在问:为什么这些伤亡发生在一个叫格林纳达的加勒比的小岛上。下面请国防部长温伯格回答这些问题,他今天上午从五角大楼赶来参加这次电视采访。 国防部长温伯格:早上好! 问:部长先生,里根总统说我们不得不进军格林纳达去保护在那里的美国人,您能举出一些有说服力的证据来说明那些美国人确实处在危险之中? 答:好。当你们处在24小时的宵禁中,并得到警告不能去街上,否则会遭到不分青红皂白的枪击时,我看这种状况至少是相当令人不舒服的。在这样的环境里,你们也许不得不担心会被扣押当作人质。前不久,我们有过这种体验,人质被抓走,过了几百天才获得自由。所以,在我看来,似乎完全可以认为,这1000名美国人是处在危险之中的。 问:在选择动用军队干涉以前,为什么我们不去尽力争取通过外交途径来寻求事情的解决呢? 答:这个岛国的一些邻国已经进行过种种外交上的努力,它们没有军队,实际上,也把自己看成是个群岛的一部分。这些邻国迫切地,并且几乎是绝望地请求我们进行干预,帮助他们恢复格林纳达的民主政府。 问:部长先生,刚才我们去听安德鲁·米切尔的讲话时,我们听到了“战争贩子”这个词。该词已经好长时间没人使用了,现在又重新开始出现。我想在随后的几个月里,我们听到这个词的机会将会非常多。当我们坐在这里时,我们有维持和平部队在黎巴嫩,有顾问在中美洲,有军队在格林纳达。今天上午,有许多美国人在问我们:美国的边界线到底在哪里?对这些美国人,您怎样回答呢? 答:我说,如果你们是这些学生中一员,正遭到混乱、恐怖的威胁,或者是这些学生的亲属时,那么让美国陆军、海军陆战队和空军解除你们的一些担忧,保护任何地方的美国公民,这不会是一个坏主意。我认为这不是“战争贩子的行径”,特别是当我们不仅受到邀请,而且受到再三的恳求去进行干预、控制那座岛上的局势,恢复那里民主政府的时候。一旦人民选举的政府开始行使政权,我们就不会在那里多呆一分钟。 温伯格一直是五角大楼中的强硬派代表人物,他相信世界范围内行之有效的对话方式是武力,他希望以武力来重振美国的雄风。 然而不管怎样解释,公然入侵一个主权国家,这是文明世界所不能容忍的,这也将是美国历史上一个抹不去的污点。 ------------------ allan9扫描校对 || //www.qiuzao.com |
后一页 前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