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一页 前一页 回目录 回主页 |
《列子》是魏晋时人伪托《庄子》中的道家真人列御寇所作的伪书,这已成定论。所以本来不该在我这本专谈先秦寓言的书中提及。但是《列子》中的大部分寓言都能在先秦其他子书中找到源头,这一篇愚公移山却找不到所本(至少我没有发现),而这个寓言却一直家喻户晓,本世纪下半叶更经由毛泽东的同名杰作而无人不知,所以值得一提。 故事情节大家都已熟知,无须我再详述。其大意是,冀州之南的愚公要挖平自家门前阻挡出入的太行、王屋两座大山,被智叟嘲笑为不自量力。愚公口诵豪言壮语道:“我死了有儿子,儿子死了有孙子,子子孙孙永无穷尽,而山却不会再增高,何愁不能把山挖平?”智叟被驳得哑口无言。到这里为止,这篇寓言确实非常有英雄气概,但是结局却令人泄气:愚公感动了上帝,上帝让大力神背走了冀州之南的两座大山,一座放到朔东,一座放到雍南。 愚公虽然说出了可圈可点的豪言壮语,但最后还是没有靠自己的力量完成壮举。也就是说,智叟当初认为愚公不自量力,口气比力气大,并没有大错。按照这个结局,羞愧的不应该是智叟,而应该是愚公。如果愚公要想不羞愧,当时应该这样回答智叟:“我自己是挖不平两座大山,但是我这样一直挖下去,迟早会感动上帝。一旦感动了上帝,事情就好办了。你等着瞧吧!”那样才是老实话。 既然当初愚公没说实话,而只是说大话,那么如果智叟现在再来质问他,愚公至少这回该说老实话了:“我本来就知道这么干迟早会感动上帝的,但我当初不能说。我一说,上帝会认为我在居心叵测地利用他老人家的同情心。所以我当初只能说那些大话,而说那些大话的目的,正是为了感动上帝,而并非真要那么傻干!你误以为我真要那么傻干,那说明你徒称智叟,却愚不可及。而我心底雪亮,料定指点江山的是上帝,而不是我。我虽是愚公,其实倒是大智若愚。” 中国人的这种互斗心计,你骗我,我骗你,历来没有人事后覆按。只看结果是否有利,不管前言是否搭得上后语。像智叟这种一根肚肠通到底的笨蛋,是永远无法了解愚公这种曲里拐弯的算计的。 这且不去说它,更让人寒心的是,两座大山毕竟没有挖平。感动了上帝的愚公,只要自家的出路畅通了,就感谢上帝了;至于朔东和雍南的其他愚公愚婆愚子愚孙们被飞来峰堵住大门,就管他娘了。对于愚公们来说,“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是天经地义。所以自古以来,中国的百姓被地方官欺压,没有别的出路,只好千里迢迢去告御状、舍生忘死去滚钉板,偶而感动了皇天上帝,终于把狗官调任,于是就自以为恭逢盛世,要扬尘舞蹈了。愚公决不会想到,自己虽然不受该狗官的欺压了,但该狗官换个地方,朔东雍南的愚公愚婆就要受苦了。所以,愚公认为自己胜利了,智叟却认为愚公失败了。但寓言没有让智叟来做最后总结,智叟只受到了永远的嘲笑。 更何况,智叟还有进一步的意见:朔东雍南的愚公愚婆也同样会发扬这样的愚公精神去感动上帝。上帝会把大山搬到朔东、雍南,为什么就不能把朔东、雍南的大山也搬到冀州之南?有个民间笑话说:某愚人的左邻是铁匠,右邻是铜匠,愚人被吵得寝食不安,就许诺说愿意出钱让他们搬家。铁匠与铜匠欣然同意,于是领了赏钱,铁匠与铜匠对换了房子,愚人依然鸡犬不宁。把冀州的狗官调到朔东,把朔东的狗官调到雍南,再把雍南的狗官调到冀州,愚公和他的子孙们辛辛苦苦挖了那么多立方的土石来修理地球,能得到什么呢? 毛泽东说,我们的上帝就是人民大众。那么谁是当代愚公呢?把全中国的人民大众当成上帝的当代愚公,在什么时候、用什么方法试图感动过人民大众?在我看来,自称愚公的,倒成了上帝;被称为上帝的,倒成了愚公。但中国的百姓是容易被感动的,欺压得稍微温柔一些,就会忍不住山呼万岁的。当他们是愚公时,他们当然要高呼“上帝万岁”;当他们成了名誉上帝时,他们就改口高呼“愚公万岁”了。当中国的百姓是愚公时,上帝是铁石心肠者,于是百姓们不得不每天挖山不止,付出子子孙孙无数代的巨大代价,才“千年等一回”地等到了上帝的一次感动。而当百姓们成了名誉上帝之后,上帝就成了“心太软”的感伤主义者,于是百姓们差不多每年每月每日都要热泪盈眶地感动几回。 愚公的子子孙孙,无穷无尽地繁衍下来,智叟却没有留下后代。不肯高呼任何人万岁的智叟,也从来没有被任何人高呼过万岁。所以,中国的智叟,在先秦就已经死绝了。 |
后一页 前一页 回目录 回主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