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一页
前一页
回目录
回主页
育人的乐园



鱼进也

  远望桥儿沟,山上五谷庄稼,山下林荫溪流,山坡上窑洞层层叠叠,真是天然的山涧林园。食堂、泉井、球场点缀其间,井然有序,幽美协调。歌声、琅琅读书声、欢声笑语在沟坡上下回荡;一色灰制服的少男少女们活跃在这片黄土坡上,这就是我们称之为育人的乐园延安中学。

溪边晒太阳

  战时的延中生活十分艰苦,但艰苦能够培养人的情操,磨练人的意志。我们这些同学虽说都是娃娃,但生活一切自理,独立生活能力很强。星期天自由安排,读书、写作、打球、游泳、滑冰、劳动、爬山、野游……说是休息,实际很忙。这是我们最快乐的日子。
  1945年夏天的一个星期天,我约了几位同学,有刘玉凯、韩秉义、高耶夫、李精林等,去桥儿沟的后沟野游、洗澡。饭后,我们沿着小溪逆流而上,大家谈天说地,自由自在,嘻嘻哈哈,好不快活呀!夏日的延安,确实是很美的,阳光灿烂,野花遍野,山景如画。我们走到一个水潭处停下来,潭水又清又深。我们脱掉衣服,跳下水,游起来,有的还打水仗玩。游得累了,都爬上岸来搓身上的污垢。过后又洗起衣服来,有的同学拢来灰条草①往衣服最脏处擦,有的同学拣块圆形的石头捶打衣服。洗好了,拧干了,就晾在石头上,晒在野草上,我们则坐在一块很大的石头上晒太阳,一个个像只猴子蹲在石头上,但都是不长毛的猴子,光着赤条条的身子。大家都说这叫晒鳖盖,我们每人只有一套衣服,只能光着身子等衣服晒干。晒得受不住了,就跳进深潭里去游一会儿,游累了再爬上来晒太阳。有时肚子饿得咕咕叫,不管衣服干不干,穿上就往回走。回到学校,衣服也干了。当时晒鳖盖,勾起我们很多议论,有的同学说:“小日本鬼子太坏了,把中国的衣服都抢走运回日本去了,逼得我们这样晒鳖盖。”
  激起我们强烈的民族仇恨。有的说,国民党反动派也够坏的,围困边区,妄想困死我们,同样激起我们强烈的阶级恨。一位同学写了这样一首打油诗:
  日本鬼子最可恨!
  害得我们钻山洞。
  国民党不是好东西!
  害得我们晒鳖盖。
  --------
  ①灰条草:一种含碱的野草,还可当菜吃。

亲密的战友

  世界上没有比革命战友更亲密的。我们延中的师生来自五湖四海,同学关系、师生关系,无比亲密,无比团结,犹如兄弟姐妹,又胜过兄弟姐妹。革命的理想,事业的追求,把我们连结在一起,融为一体了。我们同欢乐,共患难,同学习,共战斗。如果哪位同学病了,不论是男是女,大家都会自觉地、主动地帮他打饭、送水、送药、补习功课。在生产劳动中,总是大同学帮助小同学,男同学帮助女同学,但在补衣、纺线、织袜等方面,又是女同学帮助男同学。这种革命友谊在解放战争年代更是充分地表现出来。
  1947年初,蒋介石背信弃义,撕毁和平协议。胡宗南率军20多万大举进攻陕甘宁边区,侵占延安后又向绥德扑去。
  延安的党政军机关,于3月前主动撤离延安转战陕北,延安中学改编为人民解放军野战医院开赴前线。4月的一天,我们行至子长县西面,上级命令立即转向安塞吴旗一带,并于当天日落前越过安定城西沟岔。我们距安定城有30多里,晚饭来不及吃了,同学们把半生不熟的小米饭装在缸子里,边跑边吃。这时,我的肚子疼起来了,越跑越疼得厉害。王黎明同学把我的枪拿去背上,后来又把背包也拿去背上。我还是疼得跑不动,简直要趴倒在地上了。太阳不知什么时候钻进西山去了,天黑了,已看到敌人在放火烧安定城了,城外山上山下都有民兵在警戒。我看到王黎明同学也跑不动了,就想:要死我一个人死吧!一个拼几个也划得来。我对王黎明说:“你们先走吧,先突围过去。我是个团员,身上还有两颗手榴弹,一个是敌人的,一个是我的。”但黎明同学不听,位着我一股劲地跑,要我忍住疼一块突围过去。我们跑呀跑呀,终于越过安定城,钻进深沟,翻过山去,冲出了敌人的封锁线。这就是延中同学的精神风貌,是真正坚强的革命战友。
  5月间,羊马河战役后,我们转战在安塞吴旗一带。白天敌人飞机炸、机枪射,我们就夜行军。羊肠山道,难以行走,阴雨连绵,道险路滑,炮火连天,情况危急。任弼时的女儿任远志同学,从国统区转来延中学习没有多久,她走不了陕北的山路,在一天的夜行军中,滑倒了还扭伤了脚骨,腿脚肿得很粗,她还硬说不疼,走不成还要坚持自己走,给她找了根棍拄上,她还是摔倒在地,站也站不起来了。怎么办呢?
  我们几位男同学毫不犹豫,背着她继续行军,逢山过山,逢河过河,我们把吃奶的劲都使出来了。在背她的同学中,我是比较小的。有一次,我实在背不动了,摇摇晃晃,差点儿被压倒在地上。即使是这样,我们大家还是争着背,因为她是同学,是女同学、女战友。远志同学当时很难为情,看到我们累得不行了,便让我们赶快把她放下。我们不听她的,背起她一股劲向前走,还鼓励她勇敢些,忍住疼、战胜疼痛。就这样,一连几天背着她行军。以后,我们请老乡号了头毛驴,让她骑上,一村一村地转送,最后把她送到中央机关的队伍中去了。革命胜利后,我们到北京开会时去看望远志同学,谈到这段战时的经历时,倍感亲切。这是我们延安中学的光荣。
  --------
  鱼进也
  男,曾用名鱼锦彦。延中十一班学生。延大毕业后从事新闻、监察工作。现任陕西省人大常委会人事代表工作委员会委员、陕西省徐特立教育思想研究会副秘书长并任《徐特立在延安》一书编委。


后一页
前一页
回目录
回主页